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帝内经》养生的智慧I-曲黎敏

《黄帝内经》养生的智慧I-曲黎敏

《黄帝内经》养生的智慧I-曲黎敏
《黄帝内经》养生的智慧I-曲黎敏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I

―――――――――――――曲黎敏教授讲座笔记

一、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1)

二、中医与日常生活 (2)

三、十二时辰养生(子至卯) (3)

子时:夜里11~1点,胆经当令 (4)

丑时:(夜里1~3点)肝经当令 (4)

寅时(夜里3~5点),肺经当令 (5)

卯时(早5~7时)大肠经当令 (5)

五、十二时辰养生(辰至申) (5)

辰时(上午7~9点)胃经当令 (5)

已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 (6)

午时(上午11~13点)心经当令 (7)

未时(下午13~15点)小肠经当令 (7)

申(下午15~17点)膀胱经当令 (7)

六、七、十二时辰养生(西至亥) (8)

酉时(下午17~19点)肾经当令 (8)

戌时(晚上19-21点)心包经当令 (8)

亥时(晚上21~23点)三焦经当令 (9)

七、八、《黄帝内经》第一篇讲什么(上、下) (10)

九、阴阳本性 (14)

十、四气调神大论 (17)

十一、食物的意义 (19)

十二、食物的偏性 (21)

十三、夏秋如何养生 (23)

十四、冬季如何养生 (25)

十五、不治已病治未病 (27)

十六、情志病 (30)

十七、十八、亚健康 (33)

一、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圣字何解:圣古写法是:聖,耳,听从本性,把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又能使别人听从自己,则由人至王,就成了圣人。

人体是最精密的组织结构。

肝火盛,肝(木)生心(火),则易烦乱,做事急燥,肾精不足,则思维力就不够。

学习内经可以知自我:魄力、胆识、意志、聪明都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和领导力的词

汇。

魄力:魄,是一个人做事有没有决断性,在中医里是肺的神,肺气足以后的外现,这个人有没有神,精气神的那个神,神足不瞳,实际都是说人精和气足了以后的外观,就像火焰的光芒一样,那个叫神。这个魄指的是肺神,也关涉到另一个脏器肾,我们的力量都来自于腰,是从肾来的,肺肾都涉及一个先天本能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魄力关系到本能的问题,是学不来的,是自己肺气不足不足,肾气足不足的问题。

精神,说一个人看上去很有精神,生命活力旺盛,或者精神不萎靡,同样指肾,肾的基本物质为精,神是心的神明,精神,在中医里是心肾相交的能力,心肾相间通的能力的外现就是精神。如果心力不足,肾精不足,这个人就显得没有精神。

胆识:胆是主决断的,是领导力的一个体现。

意志:意是中医里脾(精)的外现,脾的神为意。脾,心之所存谓之意,脾主运化,脾精足,运化能力就强,则头脑灵活,看到这个事物能关联到另一个事物,这两个事物能关联起来,这种关联性就是意,志也是肾,意志实际就是人体运化和收藏能力的体现。

聪明,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是否聪明,看肝肾的能力。

学习内经是培养我们向内看的能力,向内看很痛苦也很难,此谓“自古圣肾皆寂寞”。

我人中国社会追求的目标是天人全一,天人,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谐,人与自然界的这种和谐程度越高,越接近于至善,关键是这种和谐度。

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生为中国人是一种难得的福份,只有中国有这五千年连续的历史,才有这么多的经典让我们去读,重新反省人生,体悟身体每个细微的变化。

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俯卧大地,心在上,上为南。东为木,为生发,南为火为生长,西为金为收敛,北为水为收藏。

我们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是因为,四方中,只有东西是可承受之物。故说买东西,不买南北。

二、中医与日常生活

肾精藏的越足,向外散的东西也越多。

习能胜恐,习惯能战胜恐惧。

封禅的由来,作为国君,要掌握国家最重要的问题,国家生发之机的问题,就是东方的问题,这就是封东岳泰山的由来。

肚脐叫神阙穴,此穴可炙不可针。

人中穴为人体的中部,是任督两脉的连接点。督脉:起于会阴,一从尾椎骨的长强穴,

一直沿脊柱上到人中,此脉主气,对男人讲决定他的脑,生殖,肾、腰脊、脊柱、脊髓这些方面,男人生育否要看督脉。

任脉:人体前面的一条正中线,起于会阴,沿上腹至唇里面,任脉主血,是人体最大的一条阴经。

奇经八脉,十二经络,奇经,是元气储存的地方。任督二脉就是两个奇经。

晕倒、昏厥为阴阳离合,易经卦象为天地否卦,阴阳离合,要掐中间,调合阴阳,使阴阳和合,转为天地泰,才能回归正常,人中穴为人体的中部,此穴又名:寿宫、子庭。人中穴长且深,主长寿,生育力强,故名思意,寿的宫殿,子的家庭。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是说夏天阳气在外,在我们身体催部形成一个寒湿的格局,所以要吃些温热的东西,此时人体的脾胃是虚的,是消化能力最弱的,要吃些姜类温暖的宣发的东西;冬天,人体阳气内敛,形成一个内热的格局,可吃些滋补类的东西,萝卜可以使我们保持一种清凉和通畅,萝卜是顺气的,可以下顺。

又讲“仁义礼智信”,仁为东,是生发的东西;义为北方,是要散的东西;礼为西,要收敛,规矩;智为南,肾精;信为中,人言为信。

《黄帝内经》讲什么?

1顺其自然(因天之序)

2健康长寿靠自己

3天人合一

1顺其自然,就是要顺应天序,从春到秋,从秋到冬,再从冬到春;人体也要顺应这个自然的规律,最好的状态就是四个象都有,就是“见群龙无首,吉”。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四个都有了,都正常各部就班,就吉祥了。

2、人才能健康,另一角度讲,疾病和生活密切相关,真正的医疗保险是“精神文明”,与人,与人性相关,调理好生活,才能调理好这个人的健康。

3、天人合一,人一定要和自然和谐,自然法则在人身上都公有体现,“有诸内必行诸外”你的内部表现是什么,外边一定会表现出来。

三、十二时辰养生(子至卯)

本课学习因天之序,就是人体生命日节律,一天当中人的养生法则。

子时:夜里11~1点,胆经当令

1、养生机,子时一阳生,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2、为什么十二生肖老鼠为首

3.失眠的原因与治疗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取于胆的生发。

中医里任何一个藏器都关系到形气神,形指具体的器官,如胆的这个器官,气是指经络的运行,生命的运动方式,神是形气足了以后的外现。

中医讲内藏,就有外象相对应。一根手指,就包括了五脏,肺主皮毛,皮毛的问题,都根肺气有关,脾气主肌肉,心主血,肾主骨头,肝主筋。。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台,一直沿人的头两侧下来,沿人体侧面,一直走到脚的无名指。胆主决断。

为何老鼠为首,子时的象是老鼠,在子时胆生发的时候,阳气特别是小象小老鼠。

十一点以后不睡觉,容易引起失眠,是因为心肾不交造成。因为肝南方火,肾北方水,心肾不交,卦象为火水未济,要把火拉下来,形成水为即济,就好了。

另一种失眠是胃不和则卧不安。假如晚上吃了很多的东西,元气,血都要去消化食物,阳气不能充分到头上,老翻身睡不着觉,这种失眠,晚上少吃。白天上午阳气升起,阳气化万物,上午吃的东西容易消化,到晚上阴气聚,晚上吃的不易消化,过午不食已经这么来的。

丑时:(夜里1~3点)肝经当令

1、左肝右肺(降龙伏虎最难)

2、肝藏血,肝主筋

3、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生理上为右肺左肝,中医讲左肝右肺,去药五店供的孙思邈,下面坐着老虎,手里抓一条龙。四兽四方,东青龙,西白虎,青龙是升发,白虎为降,主收敛。

易经中乾卦:见群龙无首吉。已经几条龙连在一起达到和谐的程度。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体的最高境界,是健康的时候。

如果人天天没精打彩的,是因为他的生发之机出了问题,因为冬天的时候肾精藏的不够,肾水生肝木,肾耗的厉害了,没有东西要以生发,所以没精打彩。中国文化一定要看前三步,后三步,前三步的因,后三步的果,而不能只看当下。在治病上也是“不治已病,治未病”,固摄住中央脾土,再把收敛功能恢复,肝病才能好。这就是左肝右肾,肝肾同源的问题。

肝藏血、主筋,手掌握不起来,就是筋的弹性没有了,就是肝了了问题,是血有问题,血不能濡润这条经了。夜里丑时不睡觉,就养不起肝血。

肝为将军之官,主谋略,将军不是能打仗的人,而是运筹帷幄的人,肝的这种运筹帷幄的功能就是藏血的这个功能,把肝气养足了才能出谋略。

刚生气的时候,左边疼,是肝气抑郁,再生气就是吃不下饭,肝克脾,就是把脾胃克制住了。

寅时(夜里3~5点),肺经当令

1.经脉从肺经开始

2.老人早醒

3.心脏病人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

《黄帝内经》经脉篇里,是从肺经开头的,顺序是:肺肝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肺。现在过春节也是在寅月。

肺经主气,主治节。从此时开始,人体的所血重新分配,所以3~5时是睡得最沉的时候。人老以后,没有多少精收敛了,只有生发,所以早醒。

心脏病人要慢起床,最好不做晨练

卯时(早5~7时)大肠经当令

1、天门与地户

2、肺与大肠相表里

3、便秘与拉稀(主津所生的病)

早晨排便,是人体正常现象。早晨天门开,天就亮了,相应的地门,魄门(肛门)也就开了。

肺与大肠相表里。

津是往外渗透的,造成便秘。。

五、十二时辰养生(辰至申)

辰时(上午7~9点)胃经当令

1、为什么一定要吃早餐

2、早饭多吃不会胖

3、肾经的含义

4、血病与胃(主血所生病)

阳明胃经起于迎香,往上走至山根,然后沿头角至额颅,先走颜面,然后沿身体,一直走到脚趾的中趾下面,如经二脚趾出现疼痛,那是胃出问题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长痤疮,长在脸上额上,这都是胃经的病。治痤疮一个好的办法是从胃经治疗。痤疮是由胃寒造成的,通常是特喜欢喝冷饮的人,造成胃寒,人体的恒温机制是有自保功能的,会形成胃火来攻出胃里的寒,就显得更渴,更愿意喝冷饮,人体就会生出更多的热来攻这个寒,如此反复恶性循环下去,燥火就表现在脸上为痤疮,夏天,恰恰我们应该唱温水,越喝凉水越不解渴,所以痤疮就从胃经治就可以了。

为什么一定要吃早餐。经脉从子时一阳生到这会阳气已经全部升起到大肠经的时候中,到卯时全升起来,太阳也已升起,一天阳的象,这时候上饭就像春雨贵如油,要补充一些阴,食物就是属阴的。前面都是阳气在运化,这时候吃食物补充很重要。

吃早饭不容易发胖。上午是阳气最足的居委会,人体也是阳气气机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吃饭不发胖也和下一个脾经脉相关,脾主运化,能够通过运华把这些变成精血,然后输到全身五脏去。所以吃早饭不会发胖。

胃经沿着颈部一直往下走,乳汁是血的表现,下落大肠,沿前腿回复,我们前腿的毛病出现的时候,通常都是胃经出了问题,是胃病。经膝盖,膝盖保暖很重要,古人坐时手放膝盖上,手中劳宫穴属火,可以温暖膝盖上的胃经。膝下三寸足三里穴是一个长寿穴,常按摩足三里,也是养护胃气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已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

1、脾主运化,

2、脾主身之肌肉

3、脾在志为思,思伤脾

4、诸湿肿满,皆属脾

脾和肺在中医里同属太阴,太阳它们都有分配的这种功能,肺分配的是全身的气血,脾这时候主管把胃腐熟了的食物的气血输送到肌肉腠里当中,脾相对于肺来说是一个前期初步工作。

脾主一身之肌肉,脾胃不合,就会出现肌肉无力,身体无力,脾的一个表现在嘴唇上,如果脾运化功能很好,嘴唇就会很滋润很丰满,如果脾弱,就会出现嘴唇发扁,干枯现象。现在所说的生症肌无力的问题,也是由于脾造成的。老年人越老的时候,眼皮来来越下垂,这也是脾弱的表现。

脾在志为思,意为脾的神明。脾发达的人头脑灵活,关键性就非常的强。过思伤脾,就伤了那个意。

身体的诸湿肿满,皆属脾病,由脾治疗。

午时(上午11~13点)心经当令

1、午时一阴生

2、为什么要午睡

3、子午功(心肾相交)

4、午“马”的涵义

午时心经当令,是跟子时相对的,恰是午时一阴生,一根阴爻就升起来了,恰在最热的时候,阴气升起来,这个时辰在古代很重要,古代很重视子午这两个时辰,练功的人重视子午功。就是心肾相交的问题。心肾相交的能力越强,人就越有精神。

心的神明为神,肾的神明为精,这时候要心肾相交,就是让心火沉下去,让肾水上来。

子午时睡觉,就是心肾相交,午睡很重要,哪怕是眯一会也行。

马属火性,驴属水性。马的性子烈火,象心脏永远跳跃。不可用马的皮熬制阿胶,要用驴的水性,收敛的驴皮来熬制。服用阿胶增加了血的收敛功能,功能补血。

未时(下午13~15点)小肠经当令

1、受盛之物,化物出焉

2、午饭要吃好

3、心与小肠相表里。

小肠主吸引,中医叫“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象国税局,自己收了钱不能花,要重新分配出去。被小肠吸收以后,最终要拿出来人各个脏器去,这是小肠的功能。

未时主吸收,所以午饭要吃好。这个好是营养和口味,相对要很高才可以更好的吸收。

心与小肠相表里。表为阳,内里为阴,阳出了问题,阴也会有问题,阴出了问题,阳也不会好,心为君之官,心是不受邪的,它主散,心脏病最初可能表现在小肠经上。

申(下午15~17点)膀胱经当令

1、朝受业,夕而习复

2、膀胱与肾相表里

3、存储津液,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经,从精明穴上脑,沿后背到小趾,和我们记忆力有关,古代叫“朝受业,夕而习复”就是早震学习完的东西,应该在这个时间去练习,增强我们的记忆力。

头痛,如果两边痛,是胆经的问题,左边痛,有可能是肝血的问题,右边痛可能是肺气的问题,前额痛是胃经问题,后脑痛是膀胱经的问题,中空痛,肝经的问题。

膀胱经贮储津液,唾为肾所主,膀胱经好就可以把肾水带上来,就可以有满口的唾液,如果膀胱经气化功能不好,阳气不足的话,肾水上不来,所以我们就口唇干躁。

六、七、十二时辰养生(西至亥)

酉时(下午17~19点)肾经当令

1、肾主藏精

2、肾神为志

3、“酉”鸡的内涵

4、酉时发低烧是肾气大伤

此时肾经当令。肾主藏精,精就象是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那个东西就是精,就是你缺这种细胞了,它能够给你生出来,也就是支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一个物质。

肾神为志,肾表现出来的为志,小孩志向大,老人肾精不足,志向就比较短浅。这个时辰,相当于鸡,鸡在所有的动物里,它是最下的,但鸡的性质是火性,肾中的火气称为“龙雷之火”,鸡要炖,鸭要烤。鸡属火,鸭属水,鸡为发物,能把热散出来。

发高烧是气血足的象,低烧是气血水平很低的一个象,欲不要早,女子房事过早伤血,男子房事过早伤精。

肾精最具有创造力。《内经》曰:“技巧出焉”,心灵手巧是肾精足的表现。男女肾精足,就可以造化形容,生一个孩子。

元气就是先天带来的那点东西,就象我们去煤气站,拿到手的那个煤气罐,是足还是不足,就是元气的多少,只有半罐,说明元气很虚,这个人有没可能长寿呢,这个人要长寿的话,必须把它的火尽量开低或者少用,这就是养;如果煤气罐很足,你拿回来使劲的拿大火来烧,这样的话也会短寿,人生的阀门也不可能开得太大。人体的气机是少阳,是小火,暖曛,《易经》里讲“氤氲”。元气藏在肾里面,五脏象五个兄弟,元气就是父母,父母通常居住在老大家里。盐是调元气的。如果喜欢吃浓辣辛冲的东西,说明我们的肾精不足了。抑郁,情绪不通畅,为暗耗接触肾精,暗耗肾精比明耗更伤身体。身体好的时候,房事是可以激发生机的,身体不好的时候,房事会损耗身体。

戌时(晚上19-21点)心包经当令

1、“心包”解

2、阴气盛,阳气将尽

3、膻中者,喜乐出焉,

4、敲打“心包经”的好处

心包是西医里没有的概念,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是不受邪的,总得有人代邪受过,代邪受过的就是心包。心包经从心脏外走腋下三寸,一直沿手臂前中线,包括前面讲的劳宫穴,到中指。我们每一根手指上都有经脉通过,中指出现麻木,心包的病。心包代心受过,发出来,首先表现在心包上,中医上讲,“心瀛瀛大动”,当你心慌的时候,嘭嘭往外跳的时候,那是心包的病,还不是心脏的病。

戌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心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在两乳之间,叫膻中穴,当心情特别特别郁闷的时候,生大气的时候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拍打自己的胸脯,膻中穴是主鼓乐的一个穴位,这儿堵了,对身体会很不利,日常要常按膻中。膻中相当于西医里的胸腺,是一个很大的免疫系统,等出生以后,这个免疫系统开始退缩,在按摩膻中时,就是在刺激胸腺的振动。

民间有种断种锻炼方法:拍打心包经的这种方式,让自己的郁闷,心包积液都可以出去,对身体非常有好处,据说可以减肥,心包各液清除了,心脏的活力就加强了,心脏活力加强,整个身心的代谢都会加强。

戌时,鼓乐出焉,相当于娱乐的时间,到这个点数,大家都要出去玩去娱乐,7~9点古代娱乐活动就是唠嗑,交流沟通,为下一时辰亥时做准备,由心的愉悦,然后进一步为身体的愉悦。现代医学认为房事的最佳时间为夜里22点。这时要先保持一个心的舒畅,从内心深处来愉悦自己。

人生两个重要十分仲:一,每天和自己身体交流十分钟。比如拔心包经,拍打心包经、胆经、甚至闭目养神十分钟;二,跟生命中最爱的人交流十分钟。和谐社会关键一条要有一个家庭的和谐。认认真真的和自己爱的人交流,谈情也好,说事也好,这十分钟,是保证你将来可有序发展的十分钟。

有人手心老出汗,一紧张了手心就出汗,意味着心包经的气血不收敛。两手合十,虚掌,实际上是收敛心包,真正合十,掌根处正对的就是膻中穴,这是收敛心神的一个动作。一合十,眼睛自然会闭上,心收敛了,神也就收敛了。眼睛是神的外散,是肝魂,眼睛就会收回来。下跪,也是一种心身的修炼,只有放下自我的时候,才能重现人生的另一面,不是对任何人都可以下跪的,是在某个特定的人面前才可以放下自我。这些动作的养生称为“以形领气”,就是通过你的身体,来保障你气的运行。

亥时(晚上21~23点)三焦经当令

1、“三焦”解

2、“亥”字解

3、做爱最佳时机

亥时是晚上21点到23点,三焦经当令,中医里很特殊的一个概念“焦”是小火,少阳,三焦,人体上部的腔子,人体的这些部分都包括在里面,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痤疮长在下巴上,是动的肾里的真火,真火上来,下巴上生痤疮,是思春了。。

心肝脾肺肾五脏,这中间都有一个联系的系挂,就是联系它的东西,系挂个人认为三焦,联系它们的东西,膜、筋、脂肪这些都要保持通畅。

亥,《说文解字》以“一”开头,以“亥”结束。古文化,道以一贯之,12时辰最后

一个也是亥,亥字是这样写的象就是:一个男人搂着一个

怀孕的妇人睡觉。西医以为22点是做爱的最佳时机,前面戌时的喜乐出焉,心愉,自来带来身悦,有孕,就是生命开始了,生命又重新开始新的轮回。

七、八、《黄帝内经》第一篇讲什么(上、下)

经是这样写的“”图,也有人说左边的是脐带,脐带是人体很重要的东西,连接先天与后天,是一个根本性的东西,看过织布或地球仪就知道,南北为经,先拉过来的为经线,先拉过来的就永远不变动。古代有经书也有纬书。中医是《黄帝内经》为经,经书有一个特点,是亘古不变的,讲根本的东西,讲本质的东西叫经,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称为经书的。

所有发“仑”音的,都代表次序和次弟。说话的次序叫言论;人的次序是人伦;水的次序是沦。《伤寒论》是涉及到治疗学的一本书。这本书在讲人得病的次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指的是人的表

层。膀胱经是人体后部的一条太阳经,胃经属于阳明,病往深走,刚感冒发烧,往深一步,就会出现阳明胃的问题,胃经问题,就吃不下饭,吃东西不好,再往下走到少阳,就是发烧,半里半表,一会冷一会热,得病的次序是这样子的。治病的次序就要反过来,把病一层一层向外推。中医的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讲究的不是病而是证。生命是一个过程。

上古天真论。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人体中五脏六腑最天真,它自己本身就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和格局,中医用五行,本身具有生克,来表达这种和谐。比如说肾水足了,肾精足了就可以生发起来,肾水生肝木,肝阳一上来,就能够助心火,肝木生心火,火生脾土,都是按这个五行,本身具有和谐性,没有比人体更聪明,以无为的方式达到一个非常的有为,这是人体的象,讲人体的本性。

生活中无处不养生,以抑扬顿挫吟诵下来本身就是养气。讲生命过程,握固,小孩出生时,手是握着的,我们手有劲能握,是肝精足的表现,掐住无名指根处,为握,固,固的是魂。信门,是灵魂出入的地方,固的这个魂有自保功能,小孩子握力大,说明肝气足,人死时撒手而去,肝精散了。。。

喝菊花茶,菊花得的是秋冬二气,补的是我们的肾和肺。

上古人生活的核心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今时之人则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把喝酒当喝水一样,经典不是这个意思,酒可以让我们丧失理性,会让我们进入一个非理性的事情。“以妄为常”妄就是胡来,常就是东西南北,春夏秋冬的那个常,常是不变的。而我们现在是该干什么不去做,该结婚时不结婚,该生育时不生育,不该生育时又去生,再想生的时候就不容易生了。这就是“以妄为常”。内经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掌控自己,老想让人说自己好的人,一定会肝瘀。《黄帝内经》讲习性造病的问题,要控制自己身体,包括自己的情欲方面。“以欲竭其精“因为欲念耗散了你的精,都是欲望得的病“以好散其身”因为你的喜好,丧掉了你的真阳气,“不知持满,不识御神”,就是不知足,不懂得驾驭自己的精神,总在追求外在的事物,现在在人烦恼多是因为太向外追求了。古人追求身心的那种修养,所以烦恼少,只知道图快乐,起居作息没有规律,所以五十就老了。人的生存是很容易满足的,人的欲望是不容易满足的。把坏的生活习惯改了,人的病就好一半了。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就是说,坏的地方不要去,坏的事物不要想,“虚邪贼风”就是坏的东西。大道总纲是“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告诉我们,怎么才能不得病,就是恬淡虚无的境界很了不得。如何能淡定,精神内守是淡定的方法,肾精足可以定,神是心,这就是心肾相交的能力,就是心肾发生作用,功能强了我们才能淡定。功能强化就要内守。

心肾相交的办法,心包经手心上的劳宫穴,肾经是足部的涌泉穴,每天用两手心去人大两脚心,就可以达到心肾相交的作用了。。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志闲少欲,不是让我们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是要有个界限,欲望少一点,就不会恐惧。锻炼不主张出大汗,汗是心血的变现,血全身无处不有,全身都可以出汗。津液少,唾液少,是膀胱经气化不足,泪从肝,肝属厥阴,鼻涕是肺气,肺寒引起;涎,口水由脾来,不孩常充口水,是因为他脾胃发育不好,所以小孩爱吃甜,是正常的。五脏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了。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这句话出自老子,只得自己该得的东西,小肠得液,大肠得粪,以自己该得的那个食物为美。古人不同阶层有不同的衣服,不可乱。这就是传统文化里的守时守位。五脏守好自己的本份,五脏就不生病,乐其俗,就是只干自己该干的事。地位低的不去羡慕地位高的,高的也不会瞧不起低的。大肠不去羡慕心,心也不会看不起大肠。脏腑本性是无为的,它是非常朴实的,所以其名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任何外在的欲望都不能干扰你,淫邪就是过分过度的,任何过度的东西都不可以干扰你的心,惑乱你的心,不管愚智贤不肖。五脏六腑都各自满足自己的精足,就合于道了。人的本性是合于道的,现代的人有太多的欲望在里面,就不合于道了。德全不危,就是没有被欲望所迷惑,就不会出现危险了。

九、阴阳本性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黄帝说:人年纪老的时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于精力衰竭了呢,还是受自然规律的限定呢?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本节讲男女,女,是阴的代名词,丈夫是阳的代名词。女子的生命节律是和七有关的,男子的生命节律是跟八相关的,女子四十九、男子六十四,更年期,相差十五岁。女子齿发长,男子发长齿更。一个牙齿,一个头发。头发在中医里是药,叫血余,肝生血,头发为肝生血,头发的长速度和肝气相关,牙齿是肾气的外现,牙齿收敛,头发生发,所以女子收敛在前,生发在后,这是阴的特征;男子生发在前,收敛在后,这是阳的特征。

“癸”的甲文为为四方流入中央的水,天一生水,很大程度上讲的是人的创造力。肾精的创造力,是说天癸。小孩肾精足,他是潜龙勿用,他的肾精都密固在那里,不启动,等到青春期开始后才启动。任脉是人体的一条,任脉主血,任脉通了以后,太冲脉盛,太冲脉从人的气街部分(在腿根部),沿腹往上走,女子散于胸,第二性征为乳房发育,男子至于环口,第二性征为胡须长。阴阳和合才能月事时下,来月经是阴阳和合的表现,这样才能有子,才能创造新的东西。三七肾气平均,二十一岁的时候,肾气开始平均,然后故真牙生而长极,真牙生指的是肾的密固,达到一个很高的顶点,然后生长收藏开始平均,所谓肾气平均就是说的,生发和收藏是平均的。中国把一年叫作“春秋”,而不说“冬夏”,春秋就代表着阴气、阳气比较平均的,而冬夏都是有长短的。阴阳是不平衡的。真牙生就是收藏程度达至顶点,然后生发也达到顶点。二十八岁筋骨坚,筋为肝所主,筋为肝,肝气特别盛,肾气也特别盛,然后发长极,头发长以极至,身体盛状。女子在二十八岁身体达到顶峰。女人衰老的快。三十五岁时,阳明脉衰,阳明脉就是先前讲的胃经,胃经起于迎香然后到山根,再到额头,另外一支走脸。面始憔,胃主血所生病。我们吃东西最终都生成血,人体气血衰弱的病都是从胃经所得,血不能荣于面,所以脸就变得憔悴。阳明脉衰,女人就长鱼尾纹和抬头纹。额头上会长皱纹,所以女子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显出老相了。头发也开始脱落了。四十二岁,这时候三根阳经都衰伤,少阳胆经两鬓斑白,阳明胃经衰前额头开始变白,太阳经衰,阳气没有冲上来,所以面皆憔。脸上开始出现憔悴之相。阳气不能上荣于脑,就什么事也记不住。这叫三阳脉衰。从四十二开始,注意养生,注重养生,就可以推迟到“四十二”的时

间,这个“四十二”指的是一种生理状态,不是生理年龄。十五岁头发白了,也是四十二。四十九岁的时候,任脉虚,太冲脉衰伤,阴阳俱虚,天癸竭,这时候创造力就基本上枯竭了。。形坏而无子了。。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阳是生发在前,收敛在后,生理结构的功能决定了你的性情会在这时候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十六岁第二性征出现,二十四岁,阴阳平衡,三十二岁,筋骨隆盛,肌肉满壮,肌肉脾功能的运化达到一个顶点,二十岁称为“弱冠”,就是很弱,三十二岁为壮。告诉你,还未到三十二岁,还不强,不要去完成你身体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过早的消耗自己,而要培养自己的心性,培养自己承担起社会义务的这种能力和心态,这才是重要的。到三十二岁,筋骨隆盛,肌肉满壮,这时给你娶妻,让你生子,根据心理生理全身的结构来完成自己人生的大事。四十岁男子开始出现衰老相,肾气就衰了,发堕齿稿。生发也衰落了,牙齿收敛也衰弱了。四十八岁少阳气衰,两鬓斑白;五

十六筋不能动,肝主筋。太阳膀胱经主筋。筋的弹性,收缩性都是跟肝膀胱有关,都是相通的。男子最能体现筋功能的就是男子的生殖器,肝筋也是绕阴气的。肝这条经脉,治男性病有中医从肝上治疗。另一种是从肾水治,肾水生肝木。五十六岁男子现现阳萎现象了。这是人体的自保功能,身体不行了,就歇着,没必要强迫自己,这个时候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六十四岁齿发去。牙齿和头发掉。说明生发和收藏全都没有了,老人生发收敛都没有了,这时得病就很难治,因为不能创造了,小孩子有发生之机,就可以自己向前走。老人到这时候,就竭着,尽可能的维持自己的这种运化和收藏的功能。。。

十、四气调神大论

1、春天怎么养生2、夏天怎么养生

3、秋天怎么养生4、冬天怎么养生

内经的养生智慧第一条顺应四时,就是顺应因天之序的春夏秋冬。

四气跟四季相关。黄帝问岐伯什么是气,岐伯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候就是事物的表现。事物五天就会出现一个变化,十五天天地自然之气就会出现一次转换,人体养生要跟上这个气,春天生发起来了,你也要跟上这个气,如果没有,就会得病。秋天收敛之气,你又没跟上这个气,你也要生。这也是中医里“天人合一”概念的一个表现。

古代的气不是呼吸之气,更多的是在讲节气,也就是说的二十四节气,四季我们现在说的春夏秋冬,各占六个节气。气是不断在发生变化的,我们

人的情志,就是要跟上这个变化。就可以养生。生长收藏都是四季里边气的表现。化,就是生长收藏全有,就是乾卦上九的那个“见群龙无首吉”把这四个全包括在里面,这个是中央脾土的特性。

古代居住最好的风水是四合院,四合院,而门一定朝北开,门是主散,出入主所。东边房孩子们可以住,老人收藏住四边,壮年长住正房,就是生长收藏全有,所以只有这种情形,才是我们原先所说的吉。现在人住楼房,都接不着地气。

做企业也是一样,四样全有了,就成功了,达到一种无为的境界。

春天如何养生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生发之机是从冬那儿一点点升起来的,冬天你要是过不好的话,春天就得病。春天天地俱生,天都都开始生起来,就是我们讲的子时一阳起。这时养生夜卧早起,晚点睡,但也不要超过子时,太阳出来就起来,万物都在生发。广步于庭,步在古代就是慢慢地走,慢慢的在院子里走,披发缓形,披着头发,放松心情,缓形,就是放松腰带,穿宽松的衣服。以使志生,志是肾精肾的神,使肾精的精气一点点升起来,生而不杀,春天你折一枝花,冬天就少收一个果,要给予,不要掠夺,要奖赏,不要处罚。让它好好的长。这就是春天的反应。

这就是养生发的道,养生发的规律。如果不这样,违背它,就伤肝,肝木生心火,如果春天没养好,给夏天的东西就少了,就易病。

十一、食物的意义

1食物为什么重要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藏气时论)

2、中国人的饮食习性

●以纤维性食物为主。

●讲究和谐圆融。

●喜“社稷”

药补不如食补,古代的药都叫毒(毒就是草生的浓密),毒指的是偏性,食物用的是平和之气,中药的采摘时间很重要。药是用来赈灾的,气出现阴阳失调,用药临时的调节,食物可以天天吃,身体健康是一个积精养气的过程,没有一个药是入奇经八脉的,补元气的,食物就可以补元气。

春天要吃粮食,粮食是种子,含有生发之机。

夏天要吃羹剂,夏天阳浮在外,五脏空虚,重味的对我们难以消化。

秋天吃酱。酱是发酵出来的,有利于消化吸收。

冬季注重饮剂,淡酒,通筋,取暖。古酒是用粮食发本酵的,类似于现在的醪糟。

我们用筷子,两根,一阴一阳,动的为阳,不动的为阴。百姓日用而不知,可以不知,但不可以违背。

西方人用刀叉,他们吃的是肉。鱼生火,肉生痰,西方人就要喝大量的冷饮,来去胃里的胃燥火,慢慢在体内形成一种湿气,容易状大和肥胖,都是和饮食习性相关的。中国是讲究和谐圆融的。吃饭要用圆桌,是最放松的时候,应该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去吃饭,这时是不分贵贱尊卑的。别老催孩子快点吃,快点吃,那样对他的脾胃有坏的影响。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鼓励大家喝的不是牛奶,而是小米粥。孕妇生完孩子也是要喝小米粥,小米种子可以发芽的,注重的是食物这种生发性。

孔子的饮食观念“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吃东西要精细,肉切的越细越好,五畜对人是精血的。腐烂的不吃,颜色不好的不吃,味道不好的不吃,烹调手法不对的不吃,不按节气的食物不吃,吃应季的食物,按时节去吃,叫守其气。割不正的不吃,告诉我们做人要精粹,不同季节配不同酱,不当不吃,吃肉很多也不可以,胜食物之气,肉不可多过主食。酒可以多喝,原则不及乱,不要让自己喝多了做出非理性的事情。醪糟妇女可以多吃些,大补气血。市井上买来的酒不吃,要讲究卫生。

曲黎敏讲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之十二时辰与养生

xx(心): 归属于火;也意味着生长之象,即散、疏布; xx xx(肝): 归属于木;xx(肺): 归属于金;秋礼也意味着生发(文化)之象;崇文门也意味着收敛(收肃杀)之象;宣武门北(肾): 归属于水;也意味着收藏之象; 冬xxxx、xx 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竹篮打水一场空,而金木可以柃走;买军火石油等对身体有害;) 骂人时说你真不是东西,就说你是南北,就像水和火一样无情无义。 听到声音就害怕,是因为胃肾气不足; 黄帝内经的内容: 顺气自然;健康长寿靠自己;天人合一; 二、十二时辰与养生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肾主骨;肝主筋; 1、子时: 夜里23点到1点——胆经当令;中午12点之前,阳气可以化万物,所以吃什么都容易消化。 2、丑时: 夜里1点到3点——肝经当令;

3、寅时: 夜里3点到5点——肺经当令;重新分配气血,心脏病者不适宜早炼。 14、卯时: 早晨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心梗者解大手不要太用力,便秘说明肺气不好。 5、辰时: 上午7点到9点——胃经当令;长痤疮源于胃经(胃寒)。 吃早饭犹如春雨贵如油。月经痛经、乳房胀痛与乳汁和胃经有关。常按摩足三里(膝盖下三寸处)养足胃气,长寿。 6、巳时: 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肺输送气血而脾是把胃腐熟了的食物输送到肌肉腠理中。脾主肌肉。脾的外现在嘴唇上。老年人眼皮耷拉下来是脾的问题。脾在志为思。身体的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病。 7、午时: 上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重视子午功就是借助天地一阳生和天地一阴生达到心肾相交,心的神明为神,肾的神明为精。 普通人怎么达到心肾相交?睡觉 8、未时: 下午13点到15点——小肠经当令;心与小肠相表(阳、丈夫)里(阴、妻子),类似夫妻关系。心脏病最初可能表现在小肠经上,比如胸闷,心里难受等。 9、申时:

颜面望诊图 -

颜面望诊图- 颜面望诊歌 ­火星斑痔心压抑,两眼之间胸和乳。 ­眉宇中分外为肝,内侧心脑肺相连。 ­鼻梁中肝两侧胆,准头两翼脾和胃。 ­大肠本在颧骨外,内侧便是小肠区。 ­巧嘴一张生殖器,人中便是膀胱系。 ­水星地阁是肾区,尿毒症者耳发黑。 ­五脏六腑在脸上,综合观察细分析。 . . ­. ­ ­https://www.doczj.com/doc/823039264.html,/215743977/blog/12449692 06 ­点击进入颜面望诊 ­ ­. ­ ­.

­ ­   浅谈养生(一)­ 首先声明,我是喜好中医养生,只知皮毛,仅就我所理解方面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请多指教。常言“闻过则喜”,您的点拨对我来说就是十全大补丸。­ 一、养生书目­ 答:我认为目前热销的曲黎敏教授的《养生的智慧》,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告诉我们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充分讲解了五行与五脏的关系)。结合实际举例,简单明了的阐述了中医“良医治未病”的基本原理。“疾病 ”二字是人体的两种状态。“疾”是亚健康,是器官受损的开始表象,这时候西医指标往往正常,及早调理就很容易恢复健康。“病”是器官由损到毁的过程。这个阶段西医指标显示异常,治疗也很复杂甚至是艰难,一旦病入膏肓,任何治疗都无法逆转器官的功能。这也许是洪韶光教授为什常提倡预防为主的缘故吧。­ ??????养生最重要的书目是《黄帝内经》。但由于时间的推移,后人多重治疗而轻养生,以至于后来的医者都钻研《行医杂记》、《本草纲目》,到现代药店多于米店的城市比比皆是。我想老祖宗看到后人舍本逐末,一定顿足捶胸。

曲黎敏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中文名: 曲黎敏师说: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版本: 录自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系列 发行时间: 2007年 地区: 大陆 对白语言: 普通话 文字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师说:黄帝内经--四季养生》介绍: 黄帝内经大智慧 《师说》之《四季养生》内容取材于中国传统中医名著《黄帝内经》,这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医学典籍,倡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在维护好自身健康的前提下,达到事业、家庭和生活的良性循环。

现代社会的人们,面对紧张的工作,生活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往往疲于奔命,健康与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透支。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令人堪忧的状况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副教授做客《师说》,主讲的《四季养生》系列节目,结合《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指导人们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规律,合理起居饮食,科学调整脏腑器官,寻求阴阳平衡,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中医文化专家 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特聘顾问 个人专著: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 研究领域:中医与传统文化、周易与中医学 她的主要著作《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师说》之《四季养生》内容取材于中国传统中医名著《黄帝内经》,这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医学典籍,倡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在维护好自身健康的前提下,达到事业、家庭和生活的良性循环。 现代社会的人们,面对紧张的工作,生活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往往疲于奔命,健康与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透支。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令人堪忧的状况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副教授做客《师说》,主讲的《四季养生》系列节目,结合《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指导人们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规律,合理起居饮食,科学调整脏腑器官,寻求阴阳平衡,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主讲: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曲黎敏副教授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大学里主讲“中华文化与《黄帝内经》”、“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同时在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循环讲演,她的讲演举重若轻、深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阂疟,奉收者不和,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天的解释: 冬天的三个月,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潜藏了,阳气潜藏于内。自然界呈现的是水结冰、地被冻裂的萧杀寒冷之景。冬天阴寒之气盛行,所以人体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扰乱阳气,尽量使阳气潜藏。冬天天气阴寒,所以生活上应该早卧早起,确实要“日入而息,日出而作”。“必待日光”,不是作,是起床,避寒,意思就在于躲避冬天的寒凉。同时要跟自然界一样,把情志保持像潜伏、藏匿起来那样。若有私意,好像自己有什么事不愿意泄露,就是保持好的情绪,好像自己有什么好事不告诉人一样。若有己得,要保持一种好像自己有所得、有所心得、有所成就,那样一种心态。(冬季自然的阳光少,天气寒冷,人多半是少外出的因此不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容易得病的。)同时生活上要注意,去寒就温,不要冒触风寒,要注意保暖。不要无缘无故的泄露皮肤,不穿好衣服将皮肤暴露在外,受风寒侵袭,使人体的阳气反复受到夺失。这就是符合冬天气候的养生的道理,冬气就是闭藏,所以人阳气也应该闭藏,

《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 名家论坛五 周年特别奉献《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主要内容: 1.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2.中医与日常生活 3. 二 时辰的养生(子 ~卯) 4. 二 时辰养生(辰 ~申) 5. 二 时辰养生(酉 ~亥) 6. 二 时辰养生(亥时) 7.黄帝内经 第一篇 到底讲什么(上) 8.黄帝内经 第一篇 到底讲什么(下) 9.阴阳的本性

10.四 季养生 . 四 气调神大论 11.食物的意义 12.食物的偏性 13.四 季养生(上) 14.四 季养生(下) 15.不治已病治未病 16.情志病 17.中医如何对治亚健康 18.中医的要点(根据网上下载的视频录象整理)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曲教授先后获得北京师范大学语言文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等。 多年来,曲黎敏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华医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不仅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主讲“中医与传统文化”. “周易与中医学”. “道家思想研究”. “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还多次受邀在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著名高校和中国教

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主讲《黄帝内经》及养生智慧。 曲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内容广博,使听众于绵绵细语之中既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又能参悟大道至简.真切实用的养生智慧。(视频搜索:“黄帝内经 01 曲黎敏”1-2 和3-14 集为 63.4M 左右。03 和15--17 集54M 左右。18 集 44.4M)xx 年11 月6 日星期四整理。01 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2.可以自我认知:(1)人身难得: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和自己内在脏腑的运转。懂得了人体就懂得了人生的很多方面。 (2)真法难闻:黄帝和他的老师的一些对话。 (3)中国难生:作为中国人该感恩.自豪。只有中国有这么多经典。 3.可以培养我们的洞察力。 “百姓日用而不知” 。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如中国人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中国人连骂人都讲文化的。说这个人不是东西,那就是南北。是无情无义的人。对日常生活的感情:了解北京城各个城门的作用也就理解下面这个图下面是中国古代的一个

曲黎敏+通俗还是庸俗

曲黎敏通俗还是庸俗 在新书发布会上,她留下一句话,“任何东西不能太热,太热就蕴藏了风险。“ 和于丹的《论语心得》被批为“强奸”孔子一样,被称为“中医养生界于丹”的曲黎敏亦不断遭受来自专业人士的质疑。在互联网上,骂声与“曲迷”的力挺往往形成口水战。 特约记者_刘江北京报道 江湖别号:“文化养生专家”、“中医养生界的于丹” 治病理论:“中年当中无色鬼”、“人体比大脑更聪明”、“肺癌患者=完美主义者”、“露脐装”终会害了女性、十二时辰养生法等等。 畅销著作:《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从头到脚说健康》 有消息说,她的4月新作《把健康彻底说清楚》爆出200万元的“天价稿酬”,她的一场讲座已涨到5万元。 也有人说,她的讲座创下《名家论坛》栏目收视率新高,她的《从头到脚说健康》一书销售量高达70万册,她的粉丝团数量庞大得惊人,上到7旬老人下到年轻网友,纷纷按照她的讲授开始了自己的养生保健:上班的路上拍心包经,每天早晨搓脚心和脚后跟…… 在电视里,有点发福的她说,“人体比大脑更聪明”,“男人有胃病,要么受上司的气,要么受老婆的气”。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养生观点,在电视外面,早已准备好纸和笔的“曲迷”,赶紧记录在案。 在医院,如果医生的判断与“曲老师”的相左,“曲迷”们会理直气壮地抗议,“曲老师在电视上说的,错不了!” 在一场又一场的养生造神运动中,与张悟本一样,看似出身科班的曲黎敏,被塑造成了“文化养生专家”、“中医养生界的于丹”,掀起中医养生热潮的重量级人物。 在张悟本出事后,习惯了在电视里聆听“曲老师”教诲的“曲迷”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养生导师不见了;而北京一干记者也发现,想采访曲黎敏,已经不可能了。 亲近她的人说,近期比较敏感,她拒绝了任何媒体的采访。 寻找曲黎敏 从青岛到河北再辗转到北京。

黄帝内经与养生

《黄帝内经》与养生 生、长、壮、老、死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自古至今,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类的追求与向往。自神农尝百草到如今基因工程的突飞猛进,人类从未停止过与疾病斗争的脚步。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更加重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人们逐渐注意到中医的治病与养生,在现代医学中具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 今天我们讲的是《黄帝内经》与养生。我讲的开场白是“养生之道与经商之道易理相通”。作为企业经营者,大家都希望获得利润,对既定的目标都是信心百倍,志在必得。可是这种信心和希望,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愿以偿的。有的人可能严重亏,甚至倾家荡产,弄不清失败的原因。因而常常抱怨运气不好,有谁能想到生意场上的失败和自己的健康不佳存在内在的联系呢?回答是肯定的。今天就这个问题和各位老板探讨养生与经商的规律及其相关关系。 《黄帝内经》告诉人类,保证健康长寿的根本是预防疾病的发生,所以聪明的人在有疾病先兆,但尚未发展成疾病的时候就去预防,使人不得病,这就叫不治己病,治未病。在有动机征兆,但尚未发展成大乱的时候,积极预防,使大乱不能形成,这是个必须要牢记的忠告。如果有了疾病才去养生与医治,大乱形成才去治理,如同渴了才去打井,战斗正打起来了,才去造兵器,岂不是大晚矣! 这就是《易经》上的忧患意识,《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国家如此,企业亦复如此,企业管理领导当未雨绸缪,应时时抱有危机感。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所以《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患意识是《易经》三大主题思想:企业家必须有忧患意识,才能充满革新精神,不断改进管理革新技术,创造新产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适应市场变化,保持强劲的竞争力,这不是养生之道与经商之道易理相通吗? 根据以上所述,养生虽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但可防止未老先衰,祛病延年。养生的关键是预防为主,在这一思想影响下,后世医家和养生家都十分强调预防为主的健身防病原则,所以,在没有病的情况下,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一旦有病症,必须不失时机去医院检查治疗。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简称《内经》)。其成书年代是千百年来学者医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有多种说法。经考证成书于战国及秦汉,汇编成书于西汉。其作者非一人一时之作,它是汇编者收集、整理、汇编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上古时代民族智慧和医学和养生学方面的总结和体现,他不但清晰地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而且对人体生理学、医学地理学的论述,比西方近代才兴起的医学对人的发现论述还要精确和全面。现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一股研究中医学的热潮就是最好的明证。它涉及天文、地理、哲学、心理学、风水、历法、阴阳五行等各个门类,是我国第一部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而应用于疾病的防止和养生的巨著,是用阴阳八卦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器官与环境统一的典范,被历代医家称为“医学之宗”,是学习中医首先必读之书。 《内经》是根据《周易》中“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医学模式,莫定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医理源于《周易》,古代医家都强调“医通于易”,故有“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之称,这已有历代著名医家

百家讲坛-曲黎敏《黄帝内经》(文字版) 第10集 四季养生 四气调神大论

百家讲坛-曲黎敏《黄帝内经》(文字版)第十集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的第二篇文章。 春天怎么养生 夏天怎么养长 秋天怎么养收 冬天怎么养藏 顺应四时为养生第一条。因天之序才是它的要领。 是四气而不是四季。调的是神。重的都是神的层面。 气,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什么是气?五日谓之侯,三候谓之气。 候,是物候,是树木等事物的表现。事物五天会出现一个变化。三候十五天,天地自然之气就会出现一个转换。 人体养生要能跟上气的变化,不然就会得病。这也是天人合一概念的一个表现。古代时讲气,更多指节气,即24节气。 一年四季,一季有6个节气。 在春夏秋冬四季里,气是不断地在发生变化,人的情志要跟上这个变化,就能养生。 生长收藏都是四季里气的表现。 化,这四季全有,是指四季全包括,乾卦的上九,见群龙无首吉。 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四合院,东南西北生长收藏全有,门朝南开,门主散,出入之所。东边的房子主生发,孩子们住;老人住西边,壮年住正房。 春天怎么养生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春三月”,春天的生发之机,是一点点起来的,是分步骤的。 “此为发陈”,陈就是陈旧,是从冬这起来的。春天的毛病是冬天做下的。发的是积聚在冬天的东西。 非典(瘟疫与时节有关,陈旧的发作)中很少有老人和孩子,基本是青壮年,他们生活无规律。目前来讲,老人和孩子比较注重养生,按时睡觉。 “天地俱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都可以生发,也就是子时,一阳,二阳,三阳这样生起来。 “万物以荣”,万物都开始来发育生长。如何养生,列举三个例子。 一个是“夜卧早起”,晚睡早起,晚不过子时。“广步于庭”,步,在古代是慢慢走的意思。慢慢走,走很远。 一个是“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披发,不要约束生机,生发,应该放松心情;缓形,放松腰带穿宽松的衣服,也意味着放松心情。调神,神最重要。志是肾经,肾的神。使肾精能够一点点生起来。 还有一个是“生而勿杀”,此时只怀一个欣欣向荣的心思,不要起一点杀心。春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养生三层次 ●形体保养是《内经》养生方法最初级的层次,以保证形体、体格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包括避虚邪毒气、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等,内养正气以强身,外避虚邪以防病。 ●形神共养是指思想安闲清静,心无杂念,可保正气调和,精气和神气守持于内,从而达到形体与精神的协调共存。 ●天人合一是主动将自己日常行为和精神情志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这是《内经》养生方法中的最高境界。 养生理论是《黄帝内经》最重要的学说之一,其“形神共养”、“天人合一”等养生观点对后世养生学说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有关养生方面的理论分布在《内经》各篇章中,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形体保养、形神共养、天人合一,兹做简要分析。 形体保养 形体保养是《内经》养生方法最初级的层次,以保证形体、体格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包括避虚邪毒气、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等等,不外内养正气以强身,外避虚邪以防病两方面。 内养正气以强身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段经文以对比的方式,阐述了不同养生方式带来的后果,即善养生者可度百岁,不善养生者半百而衰。其中被后人作为养生基本原则的内容,涉及日常饮食、生活起居、形体锻炼等方面。 慎起居“起居有常”,一般指起居有规律,此处常指“正常”、“常态”,并不单纯指生活起居有规律,更要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一致,即“法于阴阳”,只有符合阴阳变化规律的起居方式才能算作“有常”。 节饮食食饮有节在中医养生中一直被历代医家所重视。食物是脏腑气血化生之源,但饮食不当也会妨碍养生,“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内经》要求食饮有节应包含三层含义:节食量,“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说明饱食是不利健康的因素。节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五味对脏腑有补益作用,如果五味偏嗜,会损害机体。还提出“五禁”的观点,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从治疗角度说明五味对五脏的影响,进食五味一定要适度有节。饮食要有规律,食饮有节还应包括时间的规律。 不妄作劳即不要违背常规过度劳作。妄者乱也,此处有违背常规之意。作劳即劳作,包括劳力、劳心、房劳等方面。《素问·宣明五色》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视、卧、坐、立、行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但过度会出现伤血、伤气、伤肉、伤骨、伤筋等。华佗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其意与《内经》相同,强调劳逸结合。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 学习笔记 2

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的第二篇文章。 春天怎么养生,夏天怎么养长 秋天怎么养收,冬天怎么养藏 顺应四时为养生第一条。因天之序才是它的要领。 是四气而不是四季。调的是神。重的都是神的层面。 气,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什么是气?五日谓之侯,三候谓之气。候,是物候,是树木等事物的表现。事物五天会出现一个变化。三候十五天,天地自然之气就会出现一个转换。 人体养生要能跟上气的变化,不然就会得病。这也是天人合一概念的一个表现。 古代时讲气,更多指节气,即24节气。 一年四季,一季有6个节气。 在春夏秋冬四季里,气是不断地在发生变化,人的情志要跟上这个变化,就能养生。 生长收藏都是四季里气的表现。 化,这四季全有,是指四季全包括,乾卦的上九,见群龙无首吉。 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四合院,东南西北生长收藏全有,门朝南开,门主散,出入之所。东边的房子主生发,孩子们住;老人住西边,壮年住正房。

春天怎么养生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春三月”,春天的生发之机,是一点点起来的,是分步骤的。 “此为发陈”,陈就是陈旧,是从冬这起来的。春天的毛病是冬天做下的。发的是积聚在冬天的东西。 非典(瘟疫与时节有关,陈旧的发作)中很少有老人和孩子,基本是青壮年,他们生活无规律。目前来讲,老人和孩子比较注重养生,按时睡觉。 “天地俱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都可以生发,也就是子时,一阳,二阳,三阳这样生起来。 “万物以荣”,万物都开始来发育生长。如何养生,列举三个例子。 一个是“夜卧早起”,晚睡早起,晚不过子时。“广步于庭”,步,在古代是慢慢走的意思。慢慢走,走很远。 一个是“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披发,不要约束生机,生发,应该放松心情;缓形,放松腰带穿宽松的衣服,也意味着放松心情。调神,神最重要。志是肾经,肾的神。使肾精能够一点点生起来。 还有一个是“生而勿杀”,此时只怀一个欣欣向荣的心思,不要起一点杀心。春天不能起杀心,“春天攀折一枝花,秋天少收一个果”。 此时如压抑自己,你就会得病,要愉悦。这叫“生而勿杀,予而勿夺”。不要压抑万物和自己。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 有常,不妄劳作 原文: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生命是一个过程) 现在告诉大家,你看它都是很完整的,就是四个字,四个字的。其实大家可能老觉得养生,说老师你一定要教我们很多的养生方法,我告诉你,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养生,比如说同样读这句话,你是吟诵下来的,你声音如果保持了一个抑扬顿挫的话,你本身就养气。所以大家要好好地去读《黄帝内经》,不要怕读不懂,前面不懂,后面都会有人给你解释。 那么昔在黄帝,生而神灵,这第一段讲的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是在讲生命是一个过程。昔在,我稍微说一下这个昔字,昔字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昔(象形字),就是日在水下,太阳已经到了洪水里边了,这意味着一个很远古的洪水时代,那么用英文来翻译就是longlongago,就是很久很久以前。那么很久很久以前有个黄帝,生而神灵,看上去好像是在说黄帝,实际上真的是在说黄帝吗?难道我们每个人出生都不是神灵吗?

那么生而神灵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神灵就告诉你,任何一个生命的出生,都有他不可思议的那一方面。比如我们想一个受精卵,然后在经过细胞分裂,然后再经过十月怀胎,他就能够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这难道不是一种神灵吗?所以实际上这不是单纯在说黄帝,而是说我们人的生命都是生而神灵。我们每个人都生而神灵。而且我现在告诉你,每个人生而神灵都是有相的。 养生智慧 所谓神灵大家看下面我举个老子的一句话,叫做什么呢?老子是最爱用小孩子来打比方的,老子最喜欢的几类人物,一个是小孩子,一个是少女。那么他说小孩子说什么呢? 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的小孩子连毒虫,比如说我们大家在生活当中都看到过或者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有狼可以把孩子抱回去,没听说过狼把大人抱回去,为什么?想没想过,为什么能去把小孩子抱回家去养一个狼孩出来,没说把你抱回去,为什么?因为什么呀,小孩子在老子的眼里,老子就解释,这是为什么,因

《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国学教育论文 《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 地点:山东大学国学大学堂 主讲人:徐平 整理:本刊编辑部 背景资料:《黄帝内经》是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中医的“圣经”,是几千年医药养生的源头活水。其荟萃了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医疗之术、长寿之诀,承载了独特的“中国式”养生理论。 《黄帝内经》又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奇异之书,它不同于西医,它还在帮助我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黄帝内经》是国学经典中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传统上多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到西汉。《黄帝内经》共十八卷,《灵枢》《素问》各有九卷、八十一篇,内容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和论治之道等。 理想的健康人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健康观,不仅仅是肌体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还应当使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满状态。 《黄帝内经》中描述理想的健康人应该是合天时、合人事、惜精养神的,即: 1、合天时指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2、合人事指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意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3、惜精养神指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每天都在忙碌做事的人难成大气,唯有善于思考、懂得劳逸结合的人才是最具智慧的人。休息即为放下,表面看好像无所作为,然而真正放下才能够五毒不侵、成就大事。值得一提的是生活中一个真实的病例,一个商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后选择了乐观对待,将其视为自身的一部分,平和心态,每天与癌细胞进行对话,与癌细胞和平相处,病情得到稳定并基本治愈。只有一个人毫无心理压力,彻底放下、合理休息,才能够变得无比强大,才可能击败病魔、重获健康。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诸如遗传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医疗条件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个人的生活方式。这就需要个人对生命进行把控,只有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谈到健康层次,《黄帝内经》讲“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根据现代寿命计算标准100-120 岁是人的自然寿命,而现代人的平均寿命仅为82-83 岁,刚刚达到下寿标准。“道法自然,生生大德”,按照天时规律、自然法则进行养生才能长寿。广西一村多长寿老人,据采访调查,按时饮食、粗茶淡饭、素食为主、思想简单、知足常乐是其长寿秘诀。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病治未病主要有三,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1、未“病”先防:发现早期的疾病征兆,提前预警。 2、既“病”防变:已经出现病症后,积极治疗调理,防止进一步恶化。 3、愈后防“复”:疾病治愈后,注重日常基础保健,使病不再复发。

曲黎敏教授讲座《黄帝内经与中医养生》

中医体质养生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存在、活动于父母、环境、自我耕耘所形成的土壤或温床——体质上。多样化的土壤生长出异彩纷呈的树木花草;不同的温床养育着强弱不同的幼苗;不同的体质带给我们不同的生命体验。呵护生命、关注健康、保健养生,就要先了解、关注自己的体质。 第一章体质是先天禀赋加后天养成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存在、活动于父母、环境、自我耕耘所形成的土壤或温床——体质上。多样化的土壤生长出异彩纷呈的树木花草;不同的温床养育着强弱不同的幼苗;不同的体质带给我们不同的生命体验。呵护生命、关注健康、保健养生,就要先了解、关注自己的体质。 一、体质偏颇是常见现象什么是体质?让我们先看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比如从形态上来看,有的人高大威猛,有的人短小精悍,有的人五大三粗,有的人娇小玲珑,女性更是环肥燕瘦,体态各有不同。 从皮肤上来看,有的人皮肤非常好,肤如凝脂,不用花很多的钱去买化妆品,一年四季皮肤都非常有光泽;有的人皮肤干燥,尤其到了秋冬季,天天离不开油腻的、滋润的护肤品;而有一些人是油性皮肤,终年毛孔粗大,油光满面,时不时地脸上还长痤疮,令人烦恼。 从头发上来看,有的人的头发浓黑茂密;有的人的头发则稀疏黄软。 从性格心理方面来看,有的人心胸宽,有的人心眼小;有的人比较敏感,有的人比较迟钝;有的人外向开朗,有的人内秀沉静。 从疾病方面来看,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癌症,或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家族史,在一个家族里面,可以有多个患者。这些病本身不遗传,但是因为

这个家族的先天禀赋有共性,体质遗传,使得他们对这些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易感性。 从治疗效果来看,同样药物治疗同样疾病时会得出迥异的效果:多数病人体现了很好的药物疗效;有些人就会过敏或不适;而个别病人只反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毫无疗效可言。所以医生会感叹“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方少”。这也是体质使然。 冬天来了,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火锅。有的人一吃火锅就浑身发热,面色红扑扑的,非常舒服;而有的人一吃火锅,第二天早上就会牙痛或者扁桃体发炎,或者脸上生很多痤疮,或者小便很黄,或者大便干结。我认识一个人,他晚上吃了狗肉火锅,第二天早上,嘴里起了七个溃疡面,舌头上有,颊黏膜上也有,非常疼,疼得连着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觉。 夏天很热,人们在外工作一天回到家里,通常都喜欢吃冰镇的西瓜或者喝冰镇的饮料,有的人吃喝以后会觉得非常舒服,有的人却马上会拉肚子,非常敏感。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应?因为这两种人是不同的体质。 还有的人喝凉水都增膘,而有的人“浸油缸都不肥”。 不同的体质对于季节的感受也不一样,热性体质的人通常怕热不怕冷,寒性体质的人通常怕冷不怕热,这些现象在《黄帝内经》中叫做“能冬不能夏”、“能夏不能冬”。 …… 以上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实际上都是体质现象。可以看出,体质和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的健康出现问题,通常就是体质出现了问题,是体质出现了明显的偏颇。二、中医自古就重视辨体识病 体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体验、生存质量,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自古以来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前言 蓝草咨询的目标:为用户提升工作业绩优异而努力,为用户明天事业腾飞以蓄能!蓝草咨询的老师:都有多年实战经验,拒绝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讲故事为核心,化繁为简,互动体验场景,把学员当成真诚的朋友! 蓝草咨询的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的个性化培训为出发点,通过学习达成不仅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做准备。课程设计不仅注意突出落地性、实战性、技能型,而且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在实践中运用。 蓝草咨询的愿景:卓越的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同时是学员快乐的旅程,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目前开班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香格里拉、荔波,行万里路,破万卷书! 蓝草咨询的增值服务: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让用户合理利用国家鼓励培训各种优惠的政策。报名学习蓝草咨询的培训等学员可以申请免费成为“蓝草club”会员,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某些活动只收取成本费用)蓝草club定期不定期举办活动,如联谊会、读书会、品鉴会等。报名学习蓝草咨询培训的学员可以自愿参加蓝草企业“蓝草朋友圈”,分享来自全国各地、多行业多领域的多方面资源,感受朋友们的成功快乐。培训成绩合格的学员获颁培训结业证书,某些课程可以获得国内知名大学颁发的证书和国际培训证书(学员仅仅承担成本费用)。成为“蓝草club”会员的学员,报名参加另外蓝草举办的培训课程的,可以享受该培训课程多种优惠。

课程背景 一年四季应该如何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养生防病?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给出了答案。 《黄帝内经》是古老的中医医典,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这部经典之中,几千年前就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关于一年四季如何养生的方法,这部书告诉人们如何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和人体自身的规律,按照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积极有效地养生。预防疾病。 本课程的开设,正是为了帮助您破解《黄帝内经》中的健康奥秘和养生智慧! 课程的主讲人张云溪老师,作为《黄帝内经》中医六法的传承者和防未病健康工程的推广者,深研《黄帝内经》近20年,在十多年的习业和讲学经历之中,更是掌握和积累了大量的健康案例和养生方法,将为您全面系统地讲清楚四季养生的健康秘法。 学习《黄帝内经》,不仅能够让您了解如何健康地养生,还能帮您系统性地掌握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观念,帮助您根据自身的体质特点预防疾病,管理自身的健康! 课程收益 帮助培训对象了解《黄帝内经》的四季养生秘法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了解中医如何用整体观念看待人的健康,以及如何管理健康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与《易经》中的时间养生观念,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对人体的影响,做到科学养生 课程对象:本课程适合各类社会精英群体 课程特色:结合中医经典讲述“健康管理学”,并例举大量健康案例和养生方法生动讲解,确保每个参加者都能学有所获 课程大纲

曲黎敏——《黄帝内经》视频讲座 文字版

曲黎敏——《黄帝内经》视频讲座文字版1 一、默认分类2008-11-22 15:14阅读404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第一期,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的题目是《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第一我们要先说一下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这是一个口,这是一个耳,然后底下是一个人,这个口和耳放在一起,也就是繁体字里边的听的意思,那么所谓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就是说人体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一个原因。这句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就是说的你能够把医学领悟了,你有可能就领悟到天下之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从第二点上讲,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让我们认知自我,这里大家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去想一想,我们的生命活力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一些词汇,比如说魄力,精神,还有胆识,意志,聪明,像这些词都是表达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一些词汇,和代表我们领导力的一些词汇。那么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想一想,所谓魄,你这个人有没有魄力,做事有没有决断性,那么这个魄力到底是什么呢?它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呢?实际上这个魄在中医里它涉及到一个词,它是肺的神,所谓神在这儿要解释一下,什么叫神呢?就是肺气足了以后,它的外现就叫做神。它的表现,我们说你这个人有没有神,精气神的那个神,神足不足,实际上都是说你的精和气足了以后的外现,就像火焰的光芒一样。那个叫神。那么这个魄指的是肺神,而力关系到我们另外一个脏器,就是肾。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都是从腰这儿来,从腰这儿来,所以力量是从肾来的。那么这两个概念,像肺和肾都涉及到一个本能

1.1曲黎敏黄帝内经讲座(最全面的整理笔记)

曲黎敏讲座1 曲黎敏 曲黎敏:女,山东人,1964年生,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医史人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哲学与文化。著有《易道气功养生》、《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有《中医学形成的文化背景》、《五运六气与流行病相关问题研究》、《中医抗击瘟疫史》、《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中医学?人的学说》等30余篇。 一、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和意义

1.《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唯一一本以帝王命名的书。 (1)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2)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3)圣人为什么重医药 圣人为什么重医药 《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 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 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 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这也是中国古代为什么说: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 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

曲黎敏黄帝内经讲义

曲黎敏《黄帝内经》讲义 1.1 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 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这个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那么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边,是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本身有一个和谐的机制,那么这也是中国古代认为就是说为什么: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一个原因。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的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是没有变的。所以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那么比如说国学里边《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一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思维就不够,就是思维力就不够。假如说打一个比方,如果是你端着这个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话,那么你这个控制手的能力都没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没有,你怎么能控制全局?你的身体本身出问题了,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也是后来有一句话,拿破仑的一句话叫做: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在中医里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是命运。 从这个角度往下接着讲呢,就是说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学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就是说的你能够把医学领悟了,你有可能就领悟到天下之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那么从第二点上讲,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让我们认知自我,这里大家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去想一想,我们的生命活力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一些词汇,比如说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像这些词都是表达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一些词汇,和代表我们领导力的一些词汇。那么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想一想。 所谓魄,你这个人有没有魄力,做事有没有决断性,那么这个魄力到底是什么呢?它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呢?实际上这个魄在中医里它涉及到一个词,它是肺的神。所谓神在这儿要解释一下,什么叫神呢?就是肺气足了以后,它的外现就叫做神。他的表现,我们说你这个人有没有神,精气神的那个神,神足不足,实际上都是说你的精和气足了以后的外现,就像火焰的光芒一样,那个叫神。那么这个魄指的是肺神,而力关系到我们另外一个脏器就是肾。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都是从腰这儿来,所以力量是从肾来的。那么这两个概念,像肺和肾都涉及到一个本能的,我们先天本能的问题。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魄力它关系到本能的问题,是学不来的。你不可以向别人学魄力,是你自己肺气足不足,和你自己的肾精足不足的问题。 那么另外一点,精神,说你这个人看上去真的很有精神,生命活力很旺盛,要不然你就特别萎靡,可是这个精到底是什么呢?这个精同样是肾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指精,在中医的概念里就指的是精,而神在这里边,神是心的神明,心之神为神。那么所谓精神,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在中医里有一个固定的词汇,是心肾相交的能力,就是你心和肾相交通的能力如何,它的能力的外现就是精神。如果你心力不足,肾精不足的话,你这个人就显得没有精神,所以这个精神也是指的我们身体层面上的一种东西。 那么胆识,在《黄帝内经》里认为,胆是主决断的,那么你有没有决断力,这也是你的一个领导力的一个体现。那么决断力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的是什么呢?就是你胆气的足不足,并不是说这个人把胆囊切了,他就没有决断力,关键是一个胆气的足不足,胆精的问题。 那么意志,意志也涉及到,男人就要看他的意志力如何,那么这个意志是由什么来,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它的物质基础,意是中医里脾(精)的外现,脾的神为意,那么脾,心之所存谓之意,那么就是说脾的外现是神,是意,因为脾主运化,所以说如果你的意很足,你的脾的脾精很足的话,你运化的能力就强,而运化的能力强,意味着我们不是记忆力的问题,而是关联性的问题,比如说你头脑非常灵活,你看到这个事物,你马上就能够关联到那个事物,当你把这两个事物能够很关联起来,这种关联性就是意。这就是运化,就是灵活,就是头脑非常灵活的表现。那么志也是肾,志是肾之神,所以说像意志这种词,就是在说肾的这种能力,那么在这个意志来讲,实际上如果精神是心肾相交的话,那么意志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运化,人体的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因为肾主收藏,是运化和收藏能力的体现。你能够运化多少,然后你又能够定得住多少,这是你的意志力。你如果只是运化很聪明的话,而你又定不住,你又坚持不下来,那就是意志不坚定。所以这也是我们生命力的一种体现。 那么聪明就很好解释了,聪明在中医里认为,肾开窍于耳,就是说肾气是开窍于耳的,肝开窍于目,肝是开窍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