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学案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学案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学案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学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标题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制作:田春福 审核:张孝荣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2

、会分析某气候的成因

重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难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二、 学习对象

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大气环流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人为因素。

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因素):主要影响气温,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

亚寒带、寒带气候;

②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高气压带控制下降水少,低气压带控制下降水

多;西风带(向岸风)影响下降水多,信风带(离岸风)影响下降水少;季风环流中夏季风影响下降水多,冬季风影响下降水少;

③海陆因素:近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近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

区温差大;沿海地区形成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④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风坡上降水多,背风坡上降水少,水汽抬升不明显的地方降水少;迎风坡上降水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后减少;与同高度的山谷上空相比,山坡升温快降温也快,山顶与山谷之间形成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盆地谷地,地形封闭,气温较高,水汽丰富的盆地谷地常有夜雨;

⑤洋流因素: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⑥人为因素: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全球变暖、城市热岛、城市雨岛、城市

风等现象;水库改善当地小气候,使当地湿度增大,降水增加,温差减小。

2.非地带性气候

(1).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

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纬度低,气温高;

②地处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③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

(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应为热带雨林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加上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3).南非高原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①南半球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多为湿季;

②南半球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为干季。

(4).南美大陆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狭长且延伸到赤道附近的原因

①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秘鲁寒流,使得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5).南美大陆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荒漠的成因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温带荒漠。

(6)南北美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狭长的原因

受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的阻挡,西风难以深入内陆。

(7).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东西宽南北长的原因

①平原为主的地形和东西走向的山脉,利于西风的深入;

②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破碎,受海洋影响大;

③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使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至北极圈以北。

(8).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

(9).亚欧大陆上亚寒带针叶林南缘在大陆西岸偏北东岸偏南的原因

①亚欧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②亚欧大陆东岸受千岛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 .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专题复习 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及决定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2、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及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3、掌握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以及地球上的五带。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地球的公转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现在是冬天,我们感觉很冷,但由于气候不同,远在我国北方的黑龙江早已经下雪了,而我国南部的海南岛还是风和日丽。这是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候不同,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气候也不同,比如今天早上很冷,中午温暖了一些,晚上又将会很热。一年中气候不同,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那么是哪些因素引起了气候的不同呢?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 过渡: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板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3分钟) 过渡:请同学们认真的预习教材P78—P82,并完成导学案预习反馈部分。(5分钟) 检查预习情况(2min) 过渡:那么地球的形状与地球运动到底是怎样影响气候的呢?请同学们看到导学案探究展示部分,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第一组讨论一,第二组讨论二…第七组讨论七。(8分钟) 展示、质疑、点评(18~20分钟) 教师补充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板书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地球的形状为不规则球体,使各纬度的太阳高度不同,从而影响气候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的公转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五带的划分 2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一天天气的变化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一、典例剖析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2为图1中甲城市的气候资料。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图1 图2 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 600 mm 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多(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解析:结合气候特征描述的一般思路,即从年均温高低、年较差大小、日较差大小、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大小等方面进行描述。据图中气温曲线来看,各月均温在20℃以上,说明全年高温;将各月降水量数值加起来,年降水在1 600 mm以上,说明年降水量大;从时间分配来看,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均匀,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旱 季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4月。 二、方法讲解 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

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般从气温、降水、光照三个方面来分析。在高考中常以“描述某地的气候特征”的设问形式来呈现。 1.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1)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大于15 ℃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 10 ℃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小。 (2)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 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 mm描述为稀少,10~50 mm为少雨,50~100 mm为多雨,大于100 mm为丰富。 (3)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对上述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进 行比较,并对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进行描述,如7月均温大于22 ℃、降水量超过50 mm,可描述为“高温多雨”。 (4)光照特征:主要分析平均日照时数或年日照时数多少。其数值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天气状况,如云量大小,雾日或阴雨天多少等。 (5)风力、风向特征:主要分析某级别以上大风天气的多少(日数)以及季节分布、风向和风速情况等。 其答题思路为: 2.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知识与能力: 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重 点: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难 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前自主预习案: 、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上气温较 ,陆地上气温较 ,冬季相反。 2、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 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是全球气温变暖。 3、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 、 和人类活动都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4、一般来说, 坡降水多, 坡降水少。 、我国x疆地区气候干旱,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点拨:x疆身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 活动一: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是: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慢 读本83页黑体字,并完成活动。 读图4-24,填写相关内容。 活动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小组探究: 、读图4-27,看安第斯山东西联测景观有什么不同? 东侧: 西侧:

2、为什么景观会有如此的的差异? 提示:分析原因时,可以画图表示哦! 活动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小组组织分析: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2、学生自主学习“地球在变暖”。 后练兵: 、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温暖的主要原因(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 2、防止全球变暖的的最好措施是( ) A、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B、大力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 、通过科技手段大量投放制冷物质调节气温 D、开发新能源或者减少能源使用量 3、“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题一: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主要得益于哪种气候()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题二: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原因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B.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 夏季长 D. 大陆性强 题三:我国气候大陆性较强,主要表现在( ) A.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B. 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C.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 7月一般为气温的最高月 题四:洞庭湖畔的贝贝家附近,有一座高大的烟囱,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相关()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大陆性特征明显 C. 季风气候显著 D. 多特殊天气 题五:“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其中“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我国气候特征中的()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C. 海洋性特征显著 D. 大陆性特征显著 题六:读“冬季风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冬季风①盛行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 图中冬季风②吹向() A. 印度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 太平洋 题七: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其原因是() A. 纬度位置的影响 B. 海陆位置的影响 C. 地形复杂多样 D. 地势西高东低 题八:《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一种重要食材—蜂蜜,抚州有很多蜂农为了赶上油菜花花期,他们

七年级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热带草原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亚洲是世界上气候,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读图4.19,亚欧大陆40°N—60°N附近气候差异

甲乙 有人去南美洲旅游,在安第斯山A,B两处分别拍下了两张照片。过了些日子,他记不清哪一张是A地,哪一张是B地了,你能帮他辨别清楚吗?

漫画反映了当前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带来的后果是 造成此问题的人为原是

小结: 世界的气候 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与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因素 热带气候 温带气候 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互相影响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气候的两 大要素 气 温 和 降 水 《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本科的要求是: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三大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根据这一要求我做了深入的教材分析及学生学情分析,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纬度、地形和海陆。 2、举例说明三大因素对于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结合实际生活、各类地图、景观图,并要通过读图和实例分析自己得出,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2、通过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人类活动和气候要让学生以身边的实例来说明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电子白板与引导、启发,讲解相结合。使学生达到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地理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的基本规范,具体体现在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三维目标要求上。将课标上的这一要求细化为具体的三维目标,使得教学目标更为明确。三维目标紧紧结合课标要求的“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三大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这一目标展开,突出本课的重点,又指出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方向,一举两得,在实际教学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地理】地理天气与气候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图为沿南纬3°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两题。 (1)图中②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A.乞力马扎罗山 B.刚果盆地 C.撒哈拉沙漠 D.东非高原 (2)一位地理学家在③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下图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南纬3°纬线经过的非洲地形区判断,③处为东非高原,东非高原的西部②为刚果盆地,东部④为乞力马扎罗山。故答案为:B。(2)从气候资料上来看,ABCD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理学家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答案为:B。 【点评】(1)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型高原地形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整个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有两列山脉,整体上海岸线十分平直,岛屿、海湾数量少。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

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巴西高原等地区。其中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2.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2)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位于南半球。【点评】(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内陆空气干燥降水少;②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地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降水少;③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 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认识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明白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教学教法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讲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3 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案 (新版)湘教版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1)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课前预习】 1.用手电筒按照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先直射,后斜射(注意观察墙壁上光线的明亮程度),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完成课本79页活动①、②、③,通过这三个活动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阅读课本79页正文部分,说明地球的形状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4.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想一下这一现象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5. 认真阅读课本80页“地球公转示意”(图4-21),结合79-80页的正文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地球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在公转时地轴的倾斜角度。 (3)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 (4)春分:____月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线,北半球昼____夜____。 夏至:____月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线,北半球昼____夜____。 秋分:____月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线,北半球昼____夜____。 冬至:____月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线,北半球昼____夜____。 6.总结地球公转对气候有哪些影响? 【课堂突破】 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本节内容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地球运动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需要教师运用模拟实验法和演示法、图解法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 1.模拟实验法:课本中出现两个模拟实验,一是“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二是“探究海陆温度的差异”。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自主地感悟到其中的奥秘。 2.演示法:教师可以借助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动画等演示。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013-2014学年山东省安丘市东埠中学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湘教版) 安丘市东埠中学个性化主题备课课时教案 课题名称课型讲解讨论型序号 1 授课时间2013年12 月 2 日主备人孙永强共享人初一地理组教学 目标 及重 点难 点教学目标板书设计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1太阳高度 2地球形状决定各处太阳高度不同 3直射: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强 斜射: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 教学 环节集体备课个性化修 改与反思一、 定 向 预 习 明 确 目 标什么是太阳高度? 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还是平面? 地球各处太阳高度是否一样?二、 互 动 共 享, 深 化 认 知 小组共享,收集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太阳高度概念不理解,具体解决的办法是从日常中举例说明。 2.集体共享,完善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太阳高度大小与气温关系不明,具体解决的办法是用手灯演示。 三、 精 讲 点 拨, 完 善 共 享重点和难点的点拨: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也不一样: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因而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四、 分

层 达 标, 全 面 提 升 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变化怎样? (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 想一想早上我们影子的长短和感觉到的气温高低与中午时有什么不同? 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出近似为平行直线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观察每条光线与球面交角的大 小。 (平行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时,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气温高低 不同。) 5、观察居民楼顶上太阳能装置:怎样在冬、夏季节都获得最佳的太阳能量?五、 反 馈 评 价, 归 纳 总 结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导学案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 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4.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提纲】 1.我国的气候类型有: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2. 以上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3.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4. 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气温的垂直变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5.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6.冬季风:内陆吹来,偏北风,寒冷干燥,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夏季风: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7.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是季风区,降水多。 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是非季风区

【导学过程】 自学导航: 1.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气温差异。降水地区差异, (东部/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地形类型,多山地。使我国气候。 2我国东部为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气候,气候,气候。 3.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气候。 4.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冬季。 5.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冬季。 6.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是。 7.温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下,雨季短。 亚热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上,雨季长。 8.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9.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等。 10.我国位于大陆东部,洋的西岸,西南部离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 11.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吹来,盛行,性质是。 12.夏季风从洋和洋吹来,盛行,性质是,雨热同期。 13.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降水越来越。 合作探究: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藏北高原的高山气候 C.东北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 D.两广丘陵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少 D.雨季来得迟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案(七年级湘教版上册)

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昼夜等长。 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越往南黑夜时间越长, 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 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昼夜等长。 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越往北黑夜时间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越往南白昼时间越长, 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 热带23.5°S——23.5°N 温带: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北温带23.5°N——66.5°N 南温带23.5°S——66.5°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 北寒带66.5°N——90°N 南寒带66.5°S——90°S 2.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海洋(临海地区)冬暖夏凉,温差小,最热月8月最冷月2月出现晚。 陆地(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温差大,最热月7月最冷月1月出现早。 降水:距离海洋较近且迎风地区降水较多,远离海洋的地区降水少。 3.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向阳坡气温高,背阴坡气温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降水: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稀少。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①温室效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 ②排放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 ③热岛效应: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城市中心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 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较多 二、友情提醒 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对气候造成的影响是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地区除外),使各地获得的热量不同,使中纬度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四季更替,主要原因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是66.5度。 三、中考必会—夯实基础 1. 赤道地带和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不同,是由于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分布的不同 C.地形差异 D.洋流的影响不同2.某山顶气温为-2 ℃,山麓气温为22 ℃,则该山顶与山麓的相对高度大约为 A.2400米 B.4000米 C.1440米 D.3333米 3.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因素北寒带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90°N 66.5°N 23.5°N 0°23.5°S 66.5°N 90°S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一、学习目标 1.能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描述气候的特征。 2.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并找出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并学会描述它们特征。 4.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体验高考 1、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 2、左图为北非简略,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差异的原因。3、读下图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 原因。

三、知识归纳 (一)气候特征的描述: 1气温:冷热程度,时间变化(年较差和日较差)。 降水:总量,变化,季节分配。 其他:光照,风等。 2具体分析思路: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

(二)气候成因分析思路 1纬度因素:决定太阳辐射,引起气温差异 2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大陆东岸为季风环流,大陆西岸受气压带风带控制。 3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包括海陆、地形、洋流、地面覆盖物 (1)海陆——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气温和降水(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2)地形:a 、海拔——水热以及组合状况的差异——高山气候(垂直差异);b 、坡向:迎风与背风,阳坡与阴坡 (3)洋流 (4)地面覆盖物:裸地与植被覆盖地 4、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或通过改变下垫面(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四、能力提升 4、读下图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5、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到下列问题。 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降水量/mm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降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图8 °

七年级地理上册_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_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公开课教案 课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分析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填图、析图、绘图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灵活运用 掌握的目的。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 二、教学重点 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具准备 板图课本插图地球仪手电筒 五、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千差万别。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别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板书)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的变化是怎样?(早晨冷中午 热晚上冷) 2、设问: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呢?(早晨、晚上,中午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 3、用手电筒按照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先直射,后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墙壁上光线明亮程度 的不同,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墙面上光照明暗程度不同,直射时光束明亮而集中,斜射时光束分散而暗淡) 4、有谁观察到或能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手电筒照射的角度不同) 5、利用P67图4-15 、4-16,让学生比较阳光照射角度的不同对地面所获得的热量的影响。 6、教师在此引出并简单介绍什么是“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7、活动:做教材P67活动第二题: 8、总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 小,太阳辐射弱。 9、强调: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低纬度 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因而从低纬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10、课后活动:指导学生做教材P68活动题“太阳高度与气温”。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板书) 1、出示表格如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地过的知识讨论“地球自转运动”和“地球公转运动的 不同” 2、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①做教材P68活动题“演示昼夜更替现象”,强调地球自转形成昼夜更替是关键。 ②完成该题中的第3题。 ③设问:地球自转对气候造成什么影响? ④提问:大家每天都要经历清晨—正午—傍晚—子夜—清晨的连续变化,其中能感受怎样的天气变化? 3、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根据教材P69“地球公转示意图”,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①地球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近似圆的椭圆) ②地球在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转?(斜着身子转) ③设问: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多少?观察教材P69图4—20得出结论(66.5°)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案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并能举例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探究、小组合作精神,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活动一:自主学习 (一)海陆分布与气候:(完成下列表格) 散热快 一年中,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一般出现在月,最低出现在月,而海洋则分别出现在月和月。由此得出: 海洋的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比陆地出现的_______(早、迟)。 (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湿度,阳坡气温湿度小。 2、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 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降低摄氏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平原气温。 (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1、影响局部气候:如人工造林、和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可以使当地气候。 2、导致气候反常:等温室气体的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

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危及人类健康。3、城市热岛效应: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气温,风速比郊区,上 升气流显著,和低云增多。 活动二:合作探究 1、结合图,思考:纬度相同的地方,一年内,靠近海洋的地方,和远离海洋的 地方,哪里温差大些?为什么? 2、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 这座山相对高度为()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3、看图,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的景观差异大。为什 么? 【达标检测】 1、小青从北京到新疆玩,火车上看到沿途有草原、沙漠的景观变化,这是() A.海陆位置差异的结果 B.河流差异的结果 C.地形差异的结果 D.纬度差异的结果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势影响 D.季风的影响 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4、将下列气候现象与其相应的影响因素连起来: 气候现象影响因素 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纬度位置 海南岛是我国南方旅游避寒胜地:海陆位置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地形地势 安第斯山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人类活动 ●拓展提升 地球变暖的结果是:海平面,热带风暴猖獗,干旱面积,生物多样性的良性平衡受到威胁。 【反思与收获】 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简单的写一下。

答题模板类型气候特征描述类

类型3__气候特征描述类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描述的基本内容表达形式 气温特征气温的高低及季节或年际变化 恒温型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严寒 变温型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温带:冬冷夏热(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 年雨型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少雨型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夏雨型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 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典题示范 [2013·福建卷]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3-1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图3-1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描述M城气候特征。 解题分析分析某地气候特征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气温从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气温年、日较差等方面分析,降水从降水的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 答题要领(1)气温方面必须体现“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2)降水方面必须体现“年降水量小”的特点 [答案]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小,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规范演练 1.读某区域图(图3-2),回答问题。 图3-2 图中加利福尼亚半岛(甲)与佛罗里达半岛(乙)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试比较它们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3-3(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3-3(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知识与能力: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 重点: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课前自主预习案: 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上气温较,陆地上气温较,冬季相反。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是全球气温变暖。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人类活动都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般来说,坡降水多,坡降水少。 我国x疆地区气候干旱,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点拨:x疆身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 活动一: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是: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

升温慢,降温慢 读课本83页黑体字,并完成活动。 读图4-24,填写相关内容。 活动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小组探究: 读图4-27,看安第斯山东西联测景观有什么不同? 东侧:西侧: 为什么景观会有如此的的差异? 提示:分析原因时,可以画图表示哦! 活动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小组组织分析: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地球在变暖”。 课后练兵: 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温暖的主要原因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因素 防止全球变暖的的最好措施是 A、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B、大力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 c、通过科技手段大量投放制冷物质调节气温D、开发新能源或者减少能源使用量 “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

A、地形因素的影响 B、纬度因素的影响c、海陆因素的影响D、洋流因素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复习课学案

学科:地理年级:初一编制者:徐红红备课组长签字:主管部门意见: 学习内容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班级组号姓名 学习目标1.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 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法图文结合法 归纳总结学习法合作讨论学习法 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 (一)太阳高度和地球运动 1.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的夹角,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 2.地球的运动: 概念:地球绕_______的旋转 方向:自_____ 向_____ 周期:_____天(约_____小时) 地球意义:昼夜_______;太阳_____升_____落。 概念:地球绕_______的运动。 方向:自_____向_____ 周期:_____年 地理意义:太阳____点的移动;正午太阳____、昼夜____的变化及____的划分。(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地球形状 ①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_____,气温_____; ②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_____,气温_____; ③当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纬度升高,太阳高度________,太阳辐射,气温逐渐。 2.地球运动 ①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北半球太阳高度______,昼_____夜_____。 ②冬至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北半球太阳高度______,昼_____夜_____。 ③五带划分的依据:地表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现象。 3.海陆分布 ①同纬度地区,陆地与海洋气温不同: 夏季,大陆气温_____,海洋气温_____;冬季,海洋气温_____,陆地气温_____。 ②同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 4.地形地势 ①同纬度陆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 ②阳坡气温_____,阴坡气温_____; ③迎风坡降水_____,背风坡降水_____。 5.人类活动 ①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气候;比如人工造林、____________。 ②城市热岛效应;城区中心气温_____,郊区气温_____。 ③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__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自主评价: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3-1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的描述(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 3-1 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的描述 知识系统 (专辑所有的思维导图均有导出emmx格式一起打包上传,下载mindmaster即可对思维导图进行再编辑) 考点精讲 一、气候类型 (一)分布:分大陆东西岸的排序进行识记。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1、7月)”定“球”(半球),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以“形”定位(半球):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以“温”定带(温度带): 热带:终年皆高温:> 15℃;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寒带:冷季最低温:< 0 ℃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

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2.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先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判断是大陆东岸的季风环流模式还是大陆西岸的三圈环流模式;再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 3.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 (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 )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 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气候类型的分布】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 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 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 4)。据此完成第 1题。 先根据经度或海陆位置“定模式” 西岸 东岸 气压带、风带模式季风模式 内陆 再根据气候的纬度分布规律推演“热型” 气候类型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相关图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统一,培养其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

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具准备 板图、课本插图、地球仪、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千差万别。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板书)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的变化是怎样?(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2.设问: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呢?(早晨、晚上和中午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 3.用手电筒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先直射,后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墙壁上光线明亮程度的不同。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墙面上光照明暗程度不同:直射时光束明亮而集中,斜射时光束分散而暗淡) 4.有谁观察到或能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 (手电筒照射的角度不同) 5.读太阳光照图,学生自主探索纬度、太阳辐射、气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此引出并简单介绍什么是“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