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启航考研 政治考前绝密提纲

2016启航考研 政治考前绝密提纲

2016启航考研 政治考前绝密提纲
2016启航考研 政治考前绝密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 回答启示类的问题:(根据材料选择其中的回答)

1.创新意识在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

2.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从实践中汲取智慧;

3.要辩证思维,坚持用联系、发展和创新的眼光看问题,善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

4.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的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5.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

6.认识世界就是为了改造世界,让生活更加美好。为了有效的改造世界,就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按规律办事。

7.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有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用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

二. 关于认识论的原理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即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完善的动力。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想获得真理性认识,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也只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失败乃成功之母,谬误向真理的转变必须把握住一定的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 直接经验是通过实践直接获得的认识;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和书本得到的认识。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二者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我们要善于借鉴前人的宝贵经验,去发现真理、加以利用;还要以辩证的否定观的态度去对待事物。

3. 在实践中,既要看到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也要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最终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人类谋福利的目的。

4. 认识世界就是为了改造世界,发现真理的过程一定要付诸于实践,既要符合尊重规律的真理尺度,也要服务于人类需要,实现真理的价值追求。

5.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

时间、地点、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三. 关于辩证法的原理

1. 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即有区别又有联系。现象和本质相互依存。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态。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是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所以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 必然与偶然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角度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生活中,我们要正视矛盾,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中才能推动事物发展。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解决矛盾的精髓。

角度二:共性和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如何特别,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这也说明人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 经济新常态(结合创新的发展理念)

1. 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

现在,中国经济总的走势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稳中有难,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2. 应该如何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我们应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第二,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第三,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第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3. 为什么说确立新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原因和必要性)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4. 为什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是我国发展的形势所迫;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所以,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5.如何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培育发展新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

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二. 社会建设与共享、协调发展理念以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1. 如何理解“一切为了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的和目标?

前一句是目的,后一句是目标,不论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2. 联系发展理念,说明为什么要“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协调发展,要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从共享和协调发展的理念出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指南针”,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3. 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我国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有的地区生活生产水平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标准,有的地区仍然徘徊在贫穷落后国家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是解决“短板”地区和群体,因为这些“短板”才是检验是不是“全面”的标准,而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就是“短板”集中的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4. 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第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第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第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三.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问题

1.为什要坚持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和自然和谐问题。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即“两山论”)?

如何对待生态环境,核心是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具体地说,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之所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要是因为:第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第二,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3. 如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其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最后,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四.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

1.为什么我国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虽然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而且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所以,我国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2.如何利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是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形象说法。两只手都要用好是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所以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没有市场这只手或是没有政府这只手,经济发展都会“孤掌难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首先,政府要“定好位”,就是把政府的职能定好,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二是“防越位”,就是把该放的坚决放开,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第三,“补缺位”,就是要把该管而没管好的事坚决管好,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发挥政府的优势。

3.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一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二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三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四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 怎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二要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机遇,以开放促发展,紧跟世界变革潮流,通过开放促进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利用外资与大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促进内外资源合理配置、内外市场互为补充,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三要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四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5. 结合今后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要求,说明为什么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上确立了“两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将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上一个很大的台阶,这就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中国近现代纲要

一.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1. 如何理解中国抗日战争“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反抗强国的正义战争。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人民以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而且,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第二,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是亚洲反法西斯主战场,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第三,中国抗战有力地制约了日本的世界战略,有效地支援了苏美英等盟国的作战,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第四,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为创建联合国和建设战后国际新秩序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表现在:第一,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第二,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走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第三,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 如何理解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4. 如何理解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经历抗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主张,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革命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5. 坚持正确的历史观

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历史不容抹杀,也是抹杀不了的。历史会逐渐久远,但历史的启迪和教训,不管承认不承认,永远就在那儿。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侵略历史,是对历史的嘲弄,是对人类良知的侮辱,必然失信于世界人民。

二. 孙中山积极促成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

1. 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背景)

第一,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与国内军阀勾结,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更趋恶化。“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这一条也是国民革命的背景)。第二,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第三国民党是代表资产阶级的政党,没有多少实力,并且成分复杂,脱离群众。第四,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即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首先,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其次,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无产阶级必须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再次,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无产阶级要实现对革命的领导,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最后,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3. 我们今天依然要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原因。

孙中山先生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他在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建立了历史功勋,是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今天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对于巩固和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是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客观社会条件。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辛亥革命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理论基础;辛亥革命也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干部条件。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的是辛亥革命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为争取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三. 遵义会议

1.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宝贵经验及启示。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2. 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问题的?

(1)政治路线的解决:遵义会议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局势,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为抗日战争的到来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而党的思想路线问题还没来得及解决。

(2)思想路线的解决:1941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就是要端正思想路线,增强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当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七大正式命名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中国革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

四. 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变化。

近代以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切,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中英关系发展历程:中国同英国的关系、同西方的关系,曾一度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英国是第一个发动侵华战争的西方列强,也是第一个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英国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是首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的外国政府,也是首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中英关系的变化,折射的是世界之变、中国之变。)

2.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第一,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它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第二,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

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 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理解“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确定不移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道路可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中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第二项历史任务,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最好的选择。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备了相应的条件。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大学生双创(创业创新)与个人道德修养

1. 为什么大学生也要投身创新创业?

从世界范围看,由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创办的新兴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新增工作岗位的提供者、财富的创造者和创新的发起者。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可以从“找饭碗”到“造饭碗”,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缓解就业压力,更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因此,我国的大学生也应当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2. 大学生如何适应从择业到创业、从“找饭碗”到“造饭碗”的转变?

一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就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创业艰苦磨难多,只有创业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具备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的创业勇气。只有勇敢地接受创业的挑战,破除依赖心理和胆怯心理,才能敢于创业、

善于创业,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三是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大学生在创业问题上,既不能拘泥于陈规,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创业的环境等各种现实的因素。打破“学历本位”的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创业的能力,是需要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破解的一道难题。

3. 大学生应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一要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要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包括学思并重的方法,省察克治的方法,慎独自律的方法,积善成德的方法;三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二.中国精神和道德建设方面

1. 中国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第一,中国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第二,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第三,弘扬中国精神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2. 中国革命道德的含义、主要内容和意义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越,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第四,树立社会新风;第五,修身自律,保持节操。③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于:第一,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第二,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第四,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3. 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要做到:①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②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③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中国革命道德内容丰富、历久弥新,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④以辩证的否定观的态度来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开拓创新、融会贯通。⑤对个人而言,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等。

三. 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它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第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2. 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所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3. 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如何全面实施宪法?)

加强宪法实施,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领导核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加强宪法实施,①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②要加强宪法实施,要引导公民把宪法作为必须践行的准则,真正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③要坚持党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④要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注

意与西方国家宪政划清界限。

四. 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及权利义务的统一

1.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及区别

法治与人治的分水岭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①依据不同,法治思维处理法律问题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②方式不同,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③价值不同,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④标准不同,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2.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第一,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第三,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第四,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人民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才能真正树立法律的权威。

3.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一,科学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科学立法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第二,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严格执法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第三,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第四,全民守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

4.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互利共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依据。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依法救济权利;同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5. 尊重他人权利

认同是权利产生的条件,尊重是权利实现的保证。只有尊重他人权利,每个权利人才能真正获得并最终实现自我权利。严格说来,尊重他人权利本身就是一项义务。第一,尊重他

人权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第二,尊重他人权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又是一项道德义务。第三,不尊重他人权利,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利。

四.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 为什么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首先,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其次,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必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另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最后,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不过,应当明确,法治和德治虽然对治理国家和社会都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但是,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而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2. 应如何正确认识保障公民互联网言论自由与加强互联网管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关系?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但是,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因此,公民在互联网上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时,要坚守道德底线和法律法规底线,不得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为了构建开放、自由、规范、有序的互联网秩序,营造更加可信、更加有用、更加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联网,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管理互联网,维护互联网安全——这是互联网健康发展和有效运用的前提。

3. 结合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说明应如何认识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道德和法律来约束、协调。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表达的权利,但是,公民在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自由时,应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权利的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权利包括表达的权利,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同时,要尊重他人权利,还要依法履行义务。

形势政策与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1.中国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要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丝路基金、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其目的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而不是要谋求政治势力范围。

2.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

第一,“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第二,“一带一路”是多元的,涵盖各个合作领域,合作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第三,“一带一路”是共赢的,各国共同参与,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3. 为什么说把“一带一路”战略说成“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是“糟糕的一顶黑帽子”?

“马歇尔计划”从根本上是服务于当时杜鲁门的“遏制战略”的。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是经济合作倡议,不带有政治色彩,不是地缘战略的工具,不针对任何国家或特定的组织。“一带一路”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是开放、包容的区域合作平台,将充分照顾各方的地位、利益和舒适度,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让沿线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得益于中国的发展,这与“马歇尔计划”有本质区别。

4. 为什么说“‘一带一路’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方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倡导政治上,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借鉴,建设各国和谐共处、公正、民主的世界。经济上,提倡进行互利合作,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文明方面,提倡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取长补短、倡导开放、包容的精神。安全方面,提出实行全球新安全观,建立和平、稳定的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一带一路”的战略合作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

“丝路精神”。

二. 中国提出的“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1. 如何认识和对待现行国际秩序?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正向建立共同体的方向迈进,国际经济秩序应向更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才是贸易规则的正解。现行国际秩序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背景下,以联合国为核心、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由国际社会共同确立的。中国参与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建构,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和维护者,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融入国际体系。

中国在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同时,也希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将为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公正合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但这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这符合世界各国和全人类共同利益,也是历史演进的必然。

2. 中国提出“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和措施。

中国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总揽世界大势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既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和创新,必将对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只有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第一,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第二,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第三,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第四,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第五,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3. 为什么“中国人民圆梦必将给世界各国创造更多的机遇,必将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一,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第二,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第三,中国将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走合作发展的道路。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

上签字的国家,将继续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因此,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圆梦必将给各国创造更多机遇,必将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三.发展中问题和发展问题

1. 什么是万隆精神?如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新万隆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习近平就新万隆精神提出三点倡议:第一,深化亚非合作。第二,拓展南南合作。第三,推进南北合作。

2. 如何理解万隆精神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孵化器”?

万隆会议形成的处理国际关系十项原则,成为国际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并由此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各国皆大欢喜。万隆精神倡导的做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政治伙伴,安危与共、守望相助的安全伙伴,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利益伙伴,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文明伙伴,共同推进了国际治理。所以说万隆精神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孵化器”。3. 如何理解“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

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关系不可动摇的根基,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一员,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中国在联合国要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发展机遇将同发展中国家共享。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相连的命运、相依的未来,中方将把自身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中国梦和发展中国家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紧密联系起来,携手走出一条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

4. 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解决全球的发展问题?(中国的发展观)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对各国人民而言,发展寄托着生存和希望,象征着尊严和权利。要解决好各种全球性挑战,包括最近发生在欧洲的难民危机,根本出路在于谋求和平、实现发展。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应该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解决全球的发展问题必须:第一,增强各国发展能力。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本国自身努力。第二,改善国际发展环境。各国要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

第三,优化发展伙伴关系。发达国家应该及时兑现承诺、履行义务,国际社会应该坚持南北合作主渠道地位,深化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第四,健全发展协调机制。各国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避免负面溢出效应。

四. 中美关系与共同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

1. 中美两国为什么必须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是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且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可以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中美冲突和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从中美关系的全局把握,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双方合作始终是主流。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避免陷入这一“陷阱”,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双方的共同愿望。习近平访美的成果,充分反映了当前中关利益交融的“基本面”。所以,两国利益和时代需要要求中美两国必须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2. 21世纪全面伙伴中英关系对处理大国关系的启示

中英作为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存在差异的两个大国,关系步入发展快车道,选择通过相互合作来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同时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这再次说明政治互信是任何一对双边关系发展的基础,对于人们思考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发展,如何同步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打交道,具有启示意义,也让越来越多人看到中国所倡导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给全球发展带来光明前景。

3. 大国之间如何能够避免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大国之间如何避免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首先要正确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加深对彼此战略走向、发展道路的了解,防止战略误解误判。其次,要坚定不移推进合作共赢。再次,要妥善有效管控分歧。最关键的是双方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采取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最后,广泛培植人民友谊。

4. 为什么必须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战胜了黑暗、进步战胜了反动。现行国际秩序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背景下,以联合国为核心、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由国际社会共同确立的。《联合国宪章》体现了人类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反思,寄托着各国对免于战争、恐惧和匮乏的殷切期望。70年来,联合国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但《联合国宪章》没有过时,依然是共建美好世界的可靠保证,《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依然是指导当代国际关系的准则。国际社会应当共同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2016年考研政治:洋务运动知识点

2016年考研政治:洋务运动知识点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我们说过这一章主要内容就是三个不同阶级对于国家出路的一些探索,从阶级角度来讲并不是我们史纲的重点,但是从考点扫盲来讲,大家要以选择题的形式来把握具体细节。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对于国家出路的探索,虽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但是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并且在当时使统治者也产生了危机,这个时候代表封建统治的阶级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因此无论是主张引进西方武器装备还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最终还是为了封建统治服务,这里我们并没有去学习西方的政治统治。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这个指导思想和它的直接目的是相吻合的。 对于考试来讲,关于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事业是需要我们把握一些细节点的,因为在这几年的考试中有所涉及,而且细节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因此需要我们识记一些知识点。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 第一,兴办近代企业。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次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然后洋务派又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对军用企业提供一些支持,也解决一些民生问题。这里需要我们掌握的是这些企业经营的方式,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都是李鸿章筹办或控制的。也就是民用企业具有很明显的官僚色彩。 第二,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的军队纷纷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湘军也是用洋枪装备的军队。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筹办下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 第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

2016考研政治知识点《中国制造2025》的总结

2016考研政治知识点《中国制造2025》 的总结 《中国制造2025》是经李克强总理批准、国务院印发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主要部署了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结合知识点来说,主要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针对《中国制造2025》总结一下知识点,供各位考生备考: 首先是实现制造强国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其次是实现制造强国的任务和重点。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一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二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三要强化工业基础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四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五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六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七要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2016考研政治真题:毛中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2016考研政治真题:毛中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D A.群众路线 B.独立自主 C.改革创新 D.实事求是 解析: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 A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立足点,哲学原理是矛盾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C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内涵,与题干无关。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B A.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解析:正确答案 B 本题比较简单,是对《论十大关系》基本内容的考查,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论十大关系》是一篇比较重要的政治报告。 A是1956年周恩来提出来的,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c 是党的八大1956年9月份提出来的,《论十大关系》的时间是1956年4-5月份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7.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特征,但是,这些新的阶段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这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 B 、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C 、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社会生产的矛盾运动过程 D、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的有机统一过程 解析:正确答案B本题的干扰项比较多,但其实考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A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是进入21世纪提出来的,而初级阶段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已经系统阐述了。 CD本身表述没有错误,但与题干无关。

2016政治考研真题答案

2016政治考研真题答案 【篇一: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lass=txt>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 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 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了盐以后,味道好极了, 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 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 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b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d.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2.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 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 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前者是( )的观点,后者是( )的观点:a a. 唯物辩证法/唯意志论 b. 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c.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 3.某资本家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 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 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为:c a.20% b.50% c.200% d.100%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 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

2014_2016年考研政治毛概部分真题多选与解析

2016考研政治毛中特真题及答案解析 22.2015年10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国企联合体正式签署组建中印合资公司协议,该公司负责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表明我国 A.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B.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C.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日益提升 D.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根本性转变 答案:ABC【解析】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能够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故A能选,高铁所代表的新兴技术行业的兴起体现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故B能选,我国高铁与印尼国企的联合体现出国际投资合作水平的提升故C能选,高铁这一个项目的提升不能代表整个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故D 不能选。因此本题答案为ABC。 23.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放活民间投资的普惠政策,如保障民企业等使用土地、减免税收,扩大民间投资在电网、电信、铁路等非竞争性领域的参与力度等。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 A.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B.鼓励所有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D.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答案:AC【解析】民间投资政策的放活可以使得小型的难以融资的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故A能选;保障民企平等使用土地可以体现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故C能选。本题所题的各种政策中未涉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故B不选,也未涉及股份制企业员工的持股问题故D 不选,本题答案为AC。 24.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但是到2014年末,全国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实施这一方略的主要举措有 A.产业扶持 B.转移就业 C.易地搬迁 D.社保政策兜底 答案:ABCD【解析】精准扶贫的方略包括一系列的举措,包括产业扶持、教育支持、转移就业、异地搬迁和社保政策兜底,故本题答案为ABCD。 25.从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10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有46次会议部署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他还用"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等生动而深刻的话语回应了公众对简政放权的期待。简政放权旨在 A.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C.激发市场主体在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D.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考研政治必背全面依法治国

2016考研政治必背: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 (1)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5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坚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016年考研政治点睛班】万磊在12月20日9:00—12:00,14:00—17:00行考前三小时模考,三小时预测。秒杀16考研政治马原、毛中特、史纲、时政考点。稳稳提分,你距离名校只差这六小时! 登录天猫,进入文都网校旗舰店,搜索课程“2016考研政治点睛班万磊直播课文都网校视频课程预测六套卷解析” 【2016年考研政治点睛班】蒋中挺在12月22日9:00—12:00,14:00—17:00进行考前三小时模考,三小时预测。以热点捕捉考点,分分钟绝杀考研政治毛中特、思修、行策!正在火热报名中,名额有限,抓紧时间! 登录天猫,进入文都网校旗舰店,搜索课程“2016考研政治点睛班文都网校蒋中挺考研预测模考网络视频直播课”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错题整理 第一章(下)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错题整理第一章(下) 2016考研政治马原政经部分,一般出现在论述题和材料题部分的频率较低,大部分分值都会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因此,对政经部分的选择题练习需要考生在冲刺阶段多加练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易考又易错的选择题,并有详细的命题解析,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预祝大家能够取得好成绩!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多选 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C.商品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 D.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普遍采取商品形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研究商品的目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这是因为:第一,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量、最普遍的经济现象。“庞大的商品堆积”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第二,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抽象、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细胞形式”。第三,商品内部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矛盾的胚芽。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是从资产阶级社会的“细胞”——商品的分析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或其胚芽。因此,找到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形式,就可以从这个最简单的经济范畴为起点,一步一步地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经济过程。最后,由于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 A.一种商品价值与另一种商品价值相交换量的关系或比例 B.一种商品使用价值与另一种商品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C.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D.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交换价值的内涵。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它只能通过交换来解决。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交换价值,即它能够用于交换别的商品,并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比较,就是由于在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中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商品的价值。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详解分析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百喻经》中有一则谚语,有一个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之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谚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去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2.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A,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A,200% B,50% C,100% D,20%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 A,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B,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C,全面自由化与放松金融监管 D,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A.改革创新 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 D.群众路线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7.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特征,但是,这些新的阶段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这表明,社会主义初

2016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

2016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了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B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D.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2.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前者是( )的观点,后者是( )的观点:A A. 唯物辩证法/唯意志论 B. 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C.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 3.某资本家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为:C A.20% B.50% C.200% D.100%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资本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A A.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错题整理 第三章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错题整理第三章 2016考研政治马原政经部分,一般出现在论述题和材料题部分的频率较低,大部分分值都会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因此,对政经部分的选择题练习需要考生在冲刺阶段多加练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易考又易错的选择题,并有详细的命题解析,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预祝大家能够取得好成绩! 第三章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A.全部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 B.部分预付固定资本和全部流动资本的周转 C.预付资本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D.部分预付流动资本和全部固定资本的周转 [命题说明]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的计算。 由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因而资本周转速度通常是指整个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预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是: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速度:(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因此,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在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快。二是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所占比重既定情况下,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也就越快;反之,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也就越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将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目的是揭示: A.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B.生产资本的构成对利润率的影响 C.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 D.生产资本的构成对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命题说明]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它的价值却是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中的物质要素在每次生产过程中被全部消费掉,因而每次生产过程都需要不断更新。它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收回。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如表所示: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2016考研政治毛中特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考研政治毛中特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 A.群众路线 B.独立自主 C.实事实是 D.改革创新 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毛中特的精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故选C。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故选B。 7.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是,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这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 B.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C.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社会生产的矛盾运动过程 D.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的有机统一过程 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根据材料描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选出最优选项B。 8.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今天的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向好,各方面成绩卓著。实践证明,民族

考研政治必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016考研政治必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a.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b.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c.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d.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c.是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d.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c.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201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

2016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来源:河南文都教育 一、单选题 1.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适度原则。AC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目无关。D表述错误,现象表现本质的。只有B与题干相符,所以答案为B。 2.B【解析】前一句话"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体现的是辩证法的思想。后一句'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体现出来的是唯意志论,所以正确答案为A。 3.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部分。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来表示:m′=m/v。此题中资本家投资100万,一轮生产后总资本达到了120万,说明剩余价值是20万。购买劳动力支付10万,也就是指可变资本是10万。所以剩余价值率为20/10=200%。 4.A【解析】这是2016年考纲的新增考点“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者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在金融垄断资本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金融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5.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毛中特的精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故选C。 6.B【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故选B。 7.B【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根据材料描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选出最优选项B。 8.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为给予少数民族人民自治权利,故本题答案为D。 9.B【解析】近代以来,中国受到外敌入侵,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也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和外国瓜分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因此,正确答案是B。 10.C【解析】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师和科学技术,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长技”指的是外国先进的军师和科学技术。因此,正确答案是C。 11.A【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史实,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忻口、太原会战是平津失陷、淞沪会战开始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第二战区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这次会战从1937年10月13日——11月 8日,历时近一个月。会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和一二九师一部先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夜袭阳明堡战斗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会战。忻口、太原会战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在这次会战中,国民党将士与八路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以伤亡10万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 3万余人,创华北战场歼敌之最新纪录。本题正确答案是A。 12.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在解放战争时期,党改变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变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

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马原概念(part5)

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马原概念(part5) 很多考生在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反映不知道到底要背诵哪些概念,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李老师就为考生整理了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的83条马原概念,以下是第五部分。 64.社会经济结构 又称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 65.阶级 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 66.社会政治结构 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67.国家 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68.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69.社会文化结构 又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 70.社会基本矛盾 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共同组成,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形式、内容和方向。

7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7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 73.社会形态 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74.阶级斗争 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5.人民群众 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76.生产力标准 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77.群众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78.社会形态 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79.人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016考研政治冲刺必背马原重点总结(完整版)

2016考研政治冲刺必背:马原重点总结(第一章) 很多同学都不擅长总结和整理,在复习的时候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复习起来很费劲。尤其是现在到了2016考研冲刺复习阶段,只剩下30多天的复习时间了,只有抓住重点才能提高复习效率。针对2016考研政治在冲刺阶段的复习,给大家分享考研政治各科的重点总结,以下是马原第一章的重点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2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2这是一脉相承的表现; 3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体现。 只有抓重点、有条理地复习,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在短短的冲刺复习阶段将2016考研政治中的重点牢牢掌握,从而轻松应对2016考研政治。希望以上考研政治重点的总结对大家有帮助。 2016考研政治冲刺必背:马原重点总结(第二章)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1、世界的物质性 (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014-2016年考研政治毛概部分真题及解析

考研政治毛中特真题及答案解析: 1.2015年10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国企联合体正式签署组建中印合资公司协议,该公司负责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表明我国 A.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B.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C.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日益提升 D.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根本性转变 【解析】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能够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故A能选,高铁所代表的新兴技术行业的兴起体现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故B 能选,我国高铁与印尼国企的联合体现出国际投资合作水平的提升故C能选,高铁这一个项目的提升不能代表整个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故D不能选。因此本题答案为ABC。 2.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放活民间投资的普惠政策,如保障民企业等使用土地、减免税收,扩大民间投资在电网、电信、铁路等非竞争性领域的参与力度等。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 A.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B.鼓励所有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D.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解析】民间投资政策的放活可以使得小型的难以融资的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故A能选;保障民企平等使用土地可以体现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故C能选。本题所题的各种政策中未涉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故B不选,也未涉及股份制企业员工的持股问题故D不选,本题答案为AC。 3.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但是到2014年末,全国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实施这一方略的主要举措有 A.产业扶持 B.转移就业 C.易地搬迁 D.社保政策兜底 【解析】精准扶贫的方略包括一系列的举措,包括产业扶持、教育支持、转移就业、异地搬迁和社保政策兜底,故本题答案为ABCD。 4.从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10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有46次会议部署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他还用"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等生动而深刻的话语回应了公众对简政放权的期待。简政放权旨在 A.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C.激发市场主体在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D.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 2016年研究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16年的同学们可以稍作休整,养精蓄锐后备战复试。对于备考2017年考研的同学们来说,真题是最具参考性的指导资料,精确的真题解析能够帮助大家找准复习方向,不走弯路,直击考试重点,轻松考研。博仁考研老师为备考2017年研究生同学们整理出2016年政治考研真题,解析及答案可以咨询博仁教育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百喻经》中有一则谚语,有一个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之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谚语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去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2.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A,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 A,200% B,50% C,100% D,20%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