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_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基于微项目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

【设计说明】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规律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材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在中学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学生只有掌握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在后续元索化合物的学习中理解反应的实质,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它所?载的学科思想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反应、认识物质,理解反应实质,而且有利于科学方法的养成,帮助学生有效建构化学

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应用化学反应。除此之外,它还能指导我们

探索物质性质的研究,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

本教学设计以建立学生学科思维和培养核心素养能力为最终目标,选取具有一定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84”消毒液为微项目课题。

本课时设计为以下四个部分:

本课时虽然属于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但并不枯燥。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从生活中感受到氧化反应,前面学习的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为这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准备。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在教学时,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次氯酸钠的性质。

项目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做中学”的平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科学、技术等知识相互融合,最终为整体科学素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模型认知是中学化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将研究物质的方法和思路构建成一种认识问题的思维模型,从而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学科素养及学业质量水平】

【学习目标】

1. 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的性质。

2.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

3.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并解释消毒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出现的问题。

4. 列举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 强化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

【重难点】

重点:从价态和类别两条主线,预测“84”消毒液的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

难点:根据预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并尝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相关反应。

【评价目标】

【教学过程】

行杀菌消毒,你用过吗?你用对了吗?“84”消毒液有什么性质?今天咱这么多问题,你可能还不知道答案,咱今天就以“84”消毒液作为研究的对象。看看我们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认识“84”消毒液,有哪些是情理之中的,有哪些是意料之外的。

展示【课前预习区】常见的氧化剂、还原产物;常见的还原剂、氧化产物。

这些转换你都同意

吗?【温故知新】复习

常见的氧化剂、还

原产物;常见的还

原剂、氧化产物。

引导学生关注化

合价的改变。为后

面的实验现象分

析做铺垫。

回顾课前预习

区,思考,回答。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

本概念,认识元素的

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

价态,可通过氧化还

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

价态,同种元素的物

质的相互转化。

板块一:探究“84”消毒液的

性质

完成【探究任务清

单】

1.阅读说明书及课

前阅读材料,预测

84消毒液的性质

引导学生分析说

明书,从中提取84

消毒液的主要成

分、可能具有的性

质等信息。

【讲解】

预测物质的性质

就要从物质类别

和元素化合价两

个维度去分析。

如果你拿了一瓶

84消毒液,想探究

它的性质,你第一

反应是去找什

么?对,说明书。

生产商也怕你不

清楚,使用过程中

出现危险,所以给

了你一个注意事

项。

阅读84消

毒液说明书及

注意事项。小组

合作,讨论预测

NaClO的性质,

设计实验验证,

记录现象。

自主运用化合价和分

类分析预测次氯酸钠

的性质,初步学会收

集各种证据,物质的

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

能的假设。

完成【探究任务清

单】

2.根据预测,小组合

作设计实验进行验

证,并思考实验方案

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板书:物质分类、化

合价。

从分类的角度,次

氯酸钠属于盐,大

家现在还认为盐

溶液一定是中性

的吗?碳酸钠碳、

酸氢钠就是碱性

的。根据说明书你

预测一下,次氯酸

钠是什么性?当

然,盐的性质不光

有酸碱性,还有很

多。

在从化合价的角

度分析一下,一是

中间价态,预测它

有什么性质?

根据预测的化

学性质,小组讨

论,思考验证实

验方案,班级交

流分享,统一实

验方案。

通过离子反应及氧化

还原反应原理,设计

实验过程。

【实验探究】:

分享实验方案,小组

合作进行实验,记录

巡视、指导学生实

验,发现学生的现

象和预测有冲突,

及时引导、追问,

启发学生从氧化

进行实验,

观察、记录实验

现象。小组讨

培养了设计实

验,实验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

实验现象。

完成【探究任务清

单】:

3.分组实验,观察

记录实验现象,给出

合理解释。

还原离子反应的

角度,分析实验原

理。

论,合作解决问

题。

和创新意识。

完成【探究任务清

单】:

4.尝试用离子方程

式表示相关反应。

从本质到特征,借助

离子方程式,解释反

应的原理。

【分析实验现象】

好,时间到。请一

个小组来汇报一

下你们的实验结

果。

在PH值得检验中,

你们有哪些意料

之外的现象?

在氧化性的实验

中,哪些现象出乎

你们的意料?

汇报实验结果,

尝试从原理上

解释反应现象。

用离子方程式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

你能写出淀粉碘

化钾试纸变蓝的

离子方程式吗?

观察这个反应中

氧原子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板书)

阳离子,不能存在

于溶液中酸性条

件下,会结合溶液

中的氢离子变成

水,联系陈连香,

或中性条件下会

结合溶液中的水

分子变成氢氧根。

自主完成学案,

完成后组内交

流讨论,查找错

误原因

通过书写离子方程

式,加深学生对话还

原反应的理解,就会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反

应的本质。为深入分

析,氧化还原反应打

下基础。

【巩固练习】

【是真是假】

倾听、思考、回

答。

巩固,加深理解。

探究、

验证次氯酸钠的还原性【教师演示实验】

演示高锰酸钾与

84消毒液,原液的

反应,没有明显现

象。说明次氯酸钠

的还原性很弱,从

侧面表明了它的

氧化性很强。

观察实验

现象、思考、回

答。

【小组展示】

1.酸碱性对次氯酸漂白性的影响。

2.色素种类对次氯酸漂白性的影响。

观察思考,小组研讨,合作解决问题。

板块二: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小组展示】分享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应用,介绍同

学们身边发生的

衣食住行中的氧

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

维生素C的奇妙用

2.自由基

3.光合作用、呼吸

聆听、思考、

总结

通过解释生活中

的现象,以及设计实

际问题解决方案,深

化对氧化还原反应原

理的认识和理解,让

学生切实感受到氧化

还原反应就在我们身

边,激发学生继续探

究的兴趣和欲望。同

时培养环保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

作用

4.金属的锈蚀

我们生活在一个

氧化还原反应的

环境中!!!

课后任务分层设计,题目略

《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学情分

氧化还原理论是重要的化学理论,对学生的认识发展有重要作用,能使学生学会从新的视角认识化学反应的物质,并学会这一理论去研究物质性质。新课标学业要求提出: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一、认知基础

学生学习了物质分类、氧化还原等知识,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规律及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为探究次氯酸钠性质提供了知识和方法的保障。初步具备了从通性和化合价两方面分析和预测物质性质的思路和能力。

二、技能基础

学生在对前面氧化还原反应、钠、氯气和铁的性质、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已经在整体上对如何学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有了初步的认识。基本掌握根据物质分类、化合价定性判断物质性质的方法。

实验方面,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学生真正的动手探究的机会较少,实验探究能力有限,只是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因此,本节实验探究内容设计较为基础,教师在学生实验前做好细致的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还是不存在困难的。

三、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合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这一概念原理时存在以下几点困惑:

1.在题目明确要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时候,能够较好的分析问题情景。但在题目提示不明显的情况下,学生并不能自主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角度,分析问题情境。

2.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大都是机械的记忆,注重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本身,忽略了氧化还原内容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3.学生在生活中使用化学品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解读的意识和方法。

4.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局限在课本上的物质和反应中,没

有意识到生活当中时时处处都发生着氧化还原反应。

《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效果分析【学习目标】

1. 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的性质。

2.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

3.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并解释消毒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出现的问题。

4. 列举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 强化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

【评价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顺利达成学习目标。在NaClO性质探究环节,大部分同学能建立分析陌生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能够从类别和价态两角度认识含氯物质的转化关系。通过小组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科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发展了个人能力。通过预测、实验、分析、归纳、结论等探究过程的经历,体验到探究的喜悦,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了化学的价值,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二、学生的学习效果

1.从生活中的“84”消毒液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教学中我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84消毒液这种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引起学生的兴趣。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预测,实验探究

学生在课堂上主要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积极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课堂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

3.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实验背后的原理

在学生预测与实验验证过程中,教师给学生预设了三个认知冲突:次氯酸钠的碱性;次氯酸钠与氯化亚铁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次氯酸钠与淀粉碘化钾试纸反应,试纸出现两次变色。然后引导学生,从原理结构的角度解决这些认知冲突,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

三、教师的教学效果

1.教学的基本观念

为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节复习课采用微项目学习的方式,生活中常见的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为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

2.教学情境的创设

设置合适的情景,如问题组、实验、新闻报道、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等,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或对实验现象描述、分析,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强调自主参与,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

探究。重视合作交流,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恰如其分的运用各种媒体手段,真正体现教学手段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思想。

《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规律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材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在中学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学生只有掌握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在后续元索化合物的学习中理解反应的实质,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它所?载的学科思想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反应、认识物质,理解反应实质,而且有利于科学方法的养成,帮助学生有效建构化学

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应用化学反应。除此之外,它还能指导我们

探索物质性质的研究,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

本教学设计以建立学生学科思维和培养核心素养能力为最终目标,选取具有一定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84”消毒液为微项目课题。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鲁教版高中必修《化学1》第二章第3节内容。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是应用第二章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认识物质的性质,探讨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内容编排上,《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在“元素与物质分类”

和“离子反应”之后,是分析元素化合物性质方法的延续。教材的大体思路是,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通过分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所承担的角色,建立起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以及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最后通过探讨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应用新形成的概念。

本节教材内容框架为:

本节计划共用教学时间4课时。本节是第四课时,复习课。

《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评测练习【课前检测区】

1、指出下列常见氧化剂、还原剂对应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用分子或离子的化学式表示):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 价态,只有氧化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处于 价态,只有还原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处于 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_______________)。 3、制备“84”消毒液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从物质分类氧化还原角度分析“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知识巩固区】

1.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金属冶炼

B .燃放鞭炮

C .食物腐败 D

.点制豆腐

2. 草酸(H 2C 2O 4)是一种酸性较强的二元弱酸,0.1mol/L 的H 2C 2O 4溶液pH 为1.3,它常用作沉淀剂、漂白剂、助染剂、除碱剂。实验室中,通常以草酸为标准液,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消耗草酸的量来确定KMnO 4溶液的浓度。

(1)生活小窍门:如果衣服沾染了铁锈或蓝黑墨水时,可用2%的草酸溶液在50℃左右温水中洗涤除去,然后用清水漂净。请结合草酸的化学性质分析去污原理,并对去污操作提几点建议。 (2)菠菜中富含草酸,不宜与豆腐一起烹饪,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MnO 4溶液与草酸反应时,高锰酸钾被_______,草酸被_______。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草酸与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课后作业区】

1. 制作一份家用消毒液使用手册(方式可以是思维导图、手抄报等),介绍消毒原理、使用说明、常见使用误区、误区的解读...向父母、同学宣传。

2. 阅读以下新闻,调查工业盐的成分,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思考工业盐不能食用的原因,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分享。

《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课后反思

这一次我有幸参加“一师一优课”的比赛,从准备到授课结束,

我受益颇深。准备阶段的查阅资料、教学设计、实验改进等工作,让

我体会到了教学研究的乐趣;授课过程的反复打磨、精益求精,让我

的心理素质、授课技能等方面得到了提升;课后的反思对我以后的教 (2017-08-16 02:57:52)

村民顺走高速路上工业盐 被劝勿食不听:这就是盐 新闻摘要: 15日中午,一辆运输工业盐的货运车辆在行至成南高速遂宁段桂花互通时,

车上工业盐口袋出现破损,散落长达400米。当地村民在帮忙清扫高速路面的过程中,偷偷将工业盐打包带回家中准备食用。路政人员告诉村民不能吃,而其中一个村民用手指拈了一些放在嘴里,“咸的,就是盐。”老百姓的举动让路政人员哭笑不得:“工业盐是咸

的,但是不能吃”,一些老百姓听说吃工业盐的危害,但仍然不想放弃到手后的工业盐。老百姓说这些盐可以拿回去种庄稼。

学工作也必将带来较大的影响。

上课前的准备阶段中,在教研员乔艳冰老师、师傅付敏老师、教研组长赵嵘老师、集备组长王献红老师及教研组内各位同事的帮助、指导下,我几易其稿。磨课过程中收获颇多。

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关注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关注了课堂教学效益,整节课学生的收益是比较大的。

微项目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大大增强:更加关注教学问题的设计,通过问题串儿的设计,不断引发学生的思考、交流,并能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通过追问,思维外显,评价和示范,引导学生基于认识模型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课上给学生时间空间,让学生去做完整的活动,让学生去说完整的一大段话,进行完整的思考,高认识的思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进行完整的思维,才能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考查。在学生活动设计过程中要善于预设差异,善于发现差异,善于抓住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学生汇报交流活动成果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差异,创设生成性问题。在教师的陈述和总结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陈述到位,评价到位,精致到位,总结到位,PPT给出到位的结果,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教师的认识思路外显,以便更好的转化为学生的认识思路,让学生认识到位。

由于知识理论抽象,教学中适当的在理论分析中穿插一定量的实验探究或验证,使理论分析丰富、生动起来,同时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获取科学探究的体验。进行实验前,我们可以先理论分析推测可能的实验现象,然后再进行实验验证,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观察重点,减少实验的盲目

性,同时也有利于发现异常现象,制造思维冲突,然后我们才能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考虑到课时时间有限,为节省时间,实验试剂已经给出,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实验试剂限定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

《以“84”消毒液为例,探究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课标分析一、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课程标准中《主题2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如下描述:

1.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2.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氮、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结合实例认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究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二、课标分析

【学科素养及学业质量水平】

(完整)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 氧化还原反应 一、基本概念 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产物, 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如 反应4FeS 2 +11O 2 =2Fe 2 O 3 +8SO 2 中,Fe 2 O 3 和SO 2 均既为氧化产 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 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 2 )、O 2 、 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 含氧化合物;如MnO 2 、浓H 2 SO 4 、HNO 3 、KMnO 4 等(4)过氧化 物;如Na 2 O 2 、H 2 O 2 等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 n 、Fe 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 2 、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 CO、SO 2 、H 2 S、Na 2 SO 3 、FeSO 4 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 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 ⑵.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制备氰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N = Ca(CN)2 + CO↑+ H2↑+ CO2↑,在反应中() A. 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 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D. 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CaCO3+ 2HCN = Ca(CN)2 + CO↑+ H2↑+ CO2↑(注意生成物中CO2碳元素来自CaCO3,它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即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故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CN)2 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答案:B、C。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 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基本概念 . 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 有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 有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 bCl2+ cC aTiCl4+ c CO ……反应① TiCl4+2Mg Ti + 2MgCl2 ……反应② 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①、②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a=1,b=c=2; ⑤每生成19.2 g 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 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⑤ 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 ①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 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 3Cl2+6KOH KClO3+5KCl+3H2O ②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例: 得2e-—— 2e- 失2e-— — 失5e 得5×e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千余次充放电,但长时间使用后电池会失效,其中的化学试剂排放至环境中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验室模拟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Co、Ni、Li的流程如图。 已知:LiCoO2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回答下列问题: (1)LiCoO2中Co的化合价是__。 (2)LiCoO2在浸出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3)浸出剂除了H2O2外,也可以选择Na2S2O3,比较二者的还原效率H2O2__(填“>”或“<”)Na2S2O3(还原效率:还原等物质的量的氧化剂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4)提高浸出效率的方法有__。 (5)利用Cyanex272萃取时,pH对钴、镍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如图。从图中数据可知,用Cyanex272萃取分离时,最佳pH是__。 (6)反萃取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R2=Co2++2HR,则反萃取剂的最佳选择是__。 (7)常温下,若水相中的Ni2+的质量浓度为1.18g·L-1,则pH=__时,Ni2+开始沉淀。 [K sp(Ni(OH)2=2×10-15] (8)参照题中流程图的表达,结合信息设计完成从水相中分离Ni和Li的实验流程图(如图)___。 已知: 提供的无机试剂:NaOH、Na2CO3、NaF。 【答案】+3 2LiCoO2+6H++H2O2=2Co2++O2↑+2Li++4H2O < 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加H2SO4浓度 5.5 H2SO4 7.5 ①NaOH ②Ni(OH)2 ③NaF

【解析】 【分析】 (1)通过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 (2)由流程图中有机相反萃取得到CoSO4,可知LiCoO2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写出化学方程式; (3)根据等物质的量H2O2和Na2S2O3作为还原剂转移电子的多少进行判断; (4)提高浸出效率即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5)分离Co2+和Ni2+时,由于Co2+进入有机相,Ni进入水相,因此,应该选择钴的萃取率高而镍的萃取率低的pH范围; (6)将钴洗脱进入水相中时,应该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7)根据K sp(Ni(OH)2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8)根据表格中所给物质溶解度信息,调节pH应该用碱性物质,但要考虑分离Ni和Li元素不能使Ni和Li元素同时沉淀。 【详解】 (1)LiCoO2中O元素为-2价,Li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得Co的化合价为+3价; (2)由流程图中有机相反萃取得到CoSO4,可知LiCoO2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LiCoO2+6H++H2O2=2Co2++O2↑+2Li++4H2O; (3)1molH2O2作为还原剂转移2mol电子,1molNa2S2O3作为还原剂转移8mol电子,则 Na2S2O3的还原效率更高; (4)提高浸出效率可以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加H2SO4浓度等; (5)分离Co2+和Ni2+时,由于Co2+进入有机相,Ni进入水相,因此,应该选择钴的萃取率高而镍的萃取率低的pH范围,所以最佳pH是5.5; (6)将钴洗脱进入水相中时,应该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为不引入新杂质,反萃取剂最好选择H2SO4; (7)c(Ni2+)=1.18 59 mol/L=0.02mol/L,则开始沉淀时,c(OH-)= -6.5mol/L,则pH=14-6.5=7.5; (8)根据表格中所给物质溶解度信息,调节pH应该用碱性物质,但要考虑分离Ni和Li元素不能使Ni和Li元素同时沉淀,所以选用NaOH,则Ni(OH)2先沉淀,过滤后滤液中加入NaF生成LiF沉淀。 【点睛】 本题(5)选择合适的pH时,注意读懂图中信息,要根据实验的具体操作情况来分析。 2.根据当地资源等情况,硫酸工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作为原料。完成下列填空: (1)将0.050mol SO2(g) 和0.030mol O2(g) 充入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Q。经2分钟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SO3)=0.040mol,则O2的平

新苏教版氧化还原反应优秀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临海六中黄春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3、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2、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3、通过网上查询,调动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并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重点难点: 知识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过程方法重难点:实验观察、比较分析 三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实验探究—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四分组实验准备:白色滤纸玻璃皿滴管淀粉溶液氯水饱和NaI溶液饱和NaBr溶液五教学思路 根据本节教材的安排特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深入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对氯、溴、碘元素间置换反应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宏观判断特征,能根据特征判别氧化剂和还原剂。在讨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进行深化和拓宽,重新建构学生完整的知识网络。 六教学过程

原子得到溴离子给出的而带负电,

七、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 失2Xe- 2NaBr + Cl2 == 2NaCl+Br2 得2Xe- 还原剂氧化剂 失电子物质得电子物质 失e 得e 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八反馈练习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高温CaO+CO2↑ B.Na2O+H2O=2NaOH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4HNO3(浓)△4NO2↑+O2↑+2H2O 2.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B.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中被还原 4.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Cl→AgCl B.H2O→O2 C.KClO3→KCl D.MnO2→MnCl2 5.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以上都不是 6.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ClO2是氧化剂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7.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指明氧化剂还原剂。(选做)

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2

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发生条件 2. 从加(脱)氢、脱(加)氧和碳原子的氧化数变化两个角度认识还原(氧化)反应。 3. 能够从试剂、条件、产物等不同角度判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从加(脱)氢、脱(加)氧和碳原子的氧化数变化两个角度认识还原(氧化)反应。 三.教学思路分析 先由复习有机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入手,结合无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自然过渡到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逐步深入分析加(脱)氢、脱(加)氧的本质,结合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引出氧化数的概念,然后逐渐过渡到也可以从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氧化数来预测或判断该有机化合物是否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样做,符合由表及里的认识顺序,更能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最后结合化学键的类型和氧化数来分析有机反应类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四.教学过程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我们初中学习了无机化学反应中的四种基本类型反应,而在高一时又接触了氧化还原反应。我们有机化学也学习了三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既然无机化学中有氧化还原反应,那有机反应中有没有呢?如果有,如何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定义: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氧原子或减少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常见的氧化反应: ①醛的氧化,如:2CH3CHO + O2→2CH3COOH ②醇的氧化,如:2CH3CH2OH+O2→CH3CHO+2H2O ③有机物的燃烧。 ④烯烃、炔烃、酚、醛等有机物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含醛基的有机化合物与新制Cu(OH)2悬浊液、银氨溶液的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氧气、臭氧、酸性高锰酸钾、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悬浊液等。 2.还原反应 ?定义: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常见的还原反应: 烯、炔、苯及其同系物、醛、酮、酚、油脂等的催化加氢。 ?常见的还原剂:氢气、氢化铝锂(LiAlH4)和硼氢化钠(NaBH4)等。 3.氧化数 ?定义: 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的用于表示分子中某原子所处氧化状态的一种数值。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最高氧化数为+4,最低氧化数为-4. ?规定: ①氢原子的氧化数为+1,当碳、氧原子上连有一个氢原子的时候,碳、氧等原子的氧化数就为-1 ②若碳原子分别与氧,氮、硫等电负性大的原子以单键、双键、叁键相结合,碳原子的氧化数分别为+1、+2、+3 ③若碳原子与碳原子相连时,其氧化数均为零 ?利用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氧化数的升降来判断:反应后氧化数升高的有机物,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有机物,则发生了还原反应。氧化数处于最高价的原子只能被还原,处于最低价的原子只能被氧化,介于中间价态的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氧化数能否升高或降低是有机物能否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前提。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1 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 (2)反应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表现氧化性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表现还原性 (3)产物: 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具有氧化性 还原产物:得电子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具有还原性(4)物质性质: 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 注意:a.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b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C。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是指物质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能力,与物质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5)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0价的S和+4价的S...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 (2)重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②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高价含氧化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4,HNO3;KMnO4,KClO3,FeCl3等。...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③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3)重要的还原剂 ①金属单质,如Na,K,Zn,Fe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 ③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等。

校级公开课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公开课说课稿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本次的说课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对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本节课的教学处于承上启下阶段,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2.学情分析 从知识层面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主要包括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能够正确标出化学式中任意元素的化合价;能够正确表示出原子及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并且掌握了分类的思想。 从能力上看,完全具备自主预习、积极思考和在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心理分析,既然运用已有知识做铺垫,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轻松地在教师引导下来层层递进的推进的学习新知识。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这个判断依据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认识它们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专题练习题 (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补充适量的硒还可以延缓衰老。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能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面有关Na2SeO3在该反应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 A.该反应中是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Se的化合价从+2→+4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的物质,可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物质”在40oC~50oC时反应来制备,CuH不稳定,它既能与HCl反应产生气体,又能在氯气中燃烧,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D)A.CuH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B.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 C.CuH跟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CuCl2+2H2↑+Cu D.CuH在Cl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H+Cl2 CuCl+HCl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多少无关,B错,Fe2+有还原性,C错,NaCl没有强氧化性,D错 4.据广州日报:2008年2月23日深圳市龙岗宝龙工业区小食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该事件已正式确定为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为了食品安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实验,定量检测NaNO 2的含量:NO2-+MnO4-+H+NO3-+Mn2++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 A.滴定过程中不需加入指示剂 B.滴定实验后溶液的pH增大 C.滴定实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1molKMnO4参加反应时消耗2.5molNaNO2 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滴定终点,不需加入指示剂,A对;该反应中消耗H+,滴定实验后pH增大,B对;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胶部分,C错;该反应中亚硝酸钠作还原剂,KM nO 4 作氧化剂, A对;MnO 4-Mn2+,NO 2 -NO 3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molKMnO 4 参加反应时消耗

(完整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高一(8)班授课教师宋欣授课时间:2005/10/28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还原反应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此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够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删除了旧教材从化合价变化多少、电子转移多少去分析和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细、过繁、过难的内容,大大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负担。学生可以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达到优化知识结构的效果。对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介绍,起到了培养学科感情的目的,同时,教材还辨证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以引导学生形成辨证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有关氧化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从得、失氧的角度学习过,因此有较好的知识基础,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可以把通过比较和归纳得出结论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以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探究习惯。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定义是不同的,其中的不同之处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在教学中要给予指出,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设计理念: 该设计从学生熟悉的化学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通过无法对铁冶炼反应类型的判断,指出按反应体系物质种类和数目进行反应分类的不足,为建立新分类标准奠定基础;再通过一些典型反应分析,帮助学生建立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进而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深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对比氧化还原反应,有利于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最后设置应用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去认识,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价值。 四、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能从化合价升降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五、教学媒体设计: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投影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带答案)上课讲义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23 一、选择题 1.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补充适量的硒还可以延缓衰老。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能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面有关Na2SeO3在该反应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是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Se的化合价从+2→+4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的物质,可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物质”在40oC~50oC时反应来制备,CuH 不稳定,它既能与HCl反应产生气体,又能在氯气中燃烧,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CuH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B.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 C.CuH跟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CuCl2+2H2↑+Cu D.CuH在Cl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H+Cl2 CuCl+HCl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4.据广州日报:2008年2月23日深圳市龙岗宝龙工业区小食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该事件已正式确定为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为了食品安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实验,定量检测NaNO2的含量:NO2-+MnO4-+H+NO3-+Mn2++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滴定过程中不需加入指示剂 B.滴定实验后溶液的pH增大 C.滴定实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1molKMnO4参加反应时消耗2.5molNaNO2 5.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的分解反应为: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当有n mol电子转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学案 教学内容 T -----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直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各类反应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要求:均生成CO2 ①; ②; ③; ④o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

1 .化学反应与元索化合价的变化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元素得到电子,化合价;失去电子,化合价0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笠壬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 2. 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学反应。 ①氧化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②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问题导思】 1、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能单独存在吗? 2、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总数有什么关系? 3.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吗?试举例说明。 5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是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2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教学过程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A+B=ABAB=A+B A+BC=AC+B AB+CD=AD+CB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的反应属于 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氢气还原氧化铜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初中时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 讨论结果 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去分析,结果也不相同。四种基本反映类型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反应。 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片面,不能真实地反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对于这一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氧与失去氧的数目关系怎样。 哪种元素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化合价降低?升高的化合价降低的化合价关系怎样?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如何帮助、指导学生从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肤浅认识,提升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这是第一章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高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判断,从外在显形的判断转向隐形本质的判断,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4对重要的基本概念,如何正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结构的基础。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自主构建以氧化剂、还原剂为核心,以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为判断依据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 本节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本节教学难点:用双线桥和单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教学过程】 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主要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如在利用几个反应分析化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的关系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听取学生的结论加以点评,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真正体验学习的过程。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实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必修1 第二章) 【教学设计构架图】 在开始本课题教学设计之初,首先对教学设计的各环节予以统筹考虑,初步搭建与整合教学设计架构,使之保证后续教学设计各环节的合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图所示本课题的教学设计将按照以下关系展开。 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具体的内容标准部分要求到:“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1]本课题位于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为《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这样编排教材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之初便逐步熟悉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分类方法,并在初中学习化学反应四大类型的基础上,继续深入介绍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方法的掌握,以此贯彻课标中关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的精神。教科书中是以“思考与交流”中问题1:“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来实现这一要求的。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课题,在初中化学中已有涉及:分别是以Fe在O2中燃烧产物为Fe3O4,表现为物质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元素,进而定义氧化反应的概念;以CuO与C高温下反应使CuO失去氧元素,明确了还原反应的定义。[2] 在高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将初中关于“氧化反应是得氧,还原反应是失氧”这一认知进一步升华,从以“元素观”看待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到以“微粒观”来看待氧化还原反应。鉴于第一章刚刚以“物质的量”的教学给学生加深了对于化学微粒概念的认知,因此,上述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教学完全找到了合理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这也恰恰体现了课标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 的使用范围。 2、掌握从化合价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类概括、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设疑、启发、讨论、讲解。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1、列举几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 吗?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引入]初中所学许多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可将其进行分 类,其中有重要的四种基本 反应类型,请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写出生成CO2的四个化学方程 式。 [板书 ] 一、化学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投 影 ] 反应类型举例表示式 化合反应 C+O 2CO2 A+B====AB 分解反应 CaCO3 CaO+CO2 ↑ AB====A+B 置换反应 C+CuO Cu+CO↑ A+BC====AC+B 复分解反应AgNO 3+NaCl====AgCl ↓ +NaNO3AB+CD====AD+CB [讨论]以上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小结]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来区分。 [思考] Fe2O3+3CO 2Fe+ 3CO2、 CH4+ 2O2CO2+2H 2O 两反应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 [小结]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说明此种分类方法不能囊括所有化学反 应, 不能反应所有化学反应的本质。 [过渡]那么 Fe2O3+ 3CO 2Fe+ 3CO 2反应属于什么类型 呢 ?(从得失氧角度分 析 )

氧化还原反应 优秀教案一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课前预习学案(1) 一、预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地观点及电子转移地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地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地对应关系. 3.了解常见地氧化剂、还原剂 二、预习内容 1、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和失氧地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化学中把得氧地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失氧地反应称为________反应.例如,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发生了还原反 应.碳得到了氧变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得氧和失氧是同时发生地,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地,这样地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地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下面几个反应中化合价地变化情况: 反应得氧和失氧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 2CuO+C高温2Cu+CO2↑C得氧 CuO失氧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铜元素化合价降低 C发生氧化反应 CuO发生还原反应 H2O+C高温 H2 +CO ____得氧 ____失氧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 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 ____发生氧化反应 ____发生还原反应 CuO +H2△Cu +H2O____得氧 ____失氧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 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 ____发生氧化反应 ____发生还原反应 从上面地反应可以看出,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地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地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地反应称为__________,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地反应称为__________.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电子,化合价,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具有性;还原剂电子,化合价,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具有性,实质. 2、常见地氧化剂、还原剂 常见地氧化剂: 常见地还原剂: 三、提出疑惑 疑惑点疑惑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复习进程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 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⑵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高一化学专题复习_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

1.以油类为溶剂的防锈漆称为油基防锈漆,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 A.KMnO4B.NaNO2C.FeCl3D.HNO3 2.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SO32-→SO2B.HCl→Cl2C.Na→Na+D.SO2→S 3.下列反应中有一种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 A.2KI+Br2=2KBr+I2 B.2AgNO32Ag+2NO2↑+O2↑ C.Cu2(OH)2CO32CuO+CO2↑+H2O D.2Na2O2+2H2O=4NaOH+O2↑ 4.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但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2O2+2H2O=4NaOH+O2↑B.C+H2O CO+H2 C.Cl2+H2O=HCl+HClO D.2F2+2H2O=4HF+O2 5.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若有5mol水发生氧化反应,则被还原的BrF3物质的量为() A.2mol B.5mol C.5 3mol D. 10 3mol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含氧酸可作氧化剂而无氧酸则不能 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就强D.氯气分子可作氧化剂,但也可被其他氧化剂所氧化7.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A.3.0mol B.1.5mol C.1.0mol D.0.75mol 8.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是() A.4 B.3 C.2 D.1 9.已知Cu2S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生成硝酸铜和硫酸,若反应中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A.N2O B.NO C.NO2D.N2O3 10.臭氧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为:KI+O3+H2O→KOH+I2 +O2(未配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3在反应中被还原为O2B.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I2 C.1mol O3在反应中得到2mol电子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3 11.根据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3

氧化还原反应公开课教案

年级 教学目标公开课教案 高一课题氧化还原反应授课老师 1、知识与技能 :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这个判断依据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认识它们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发展的过程,并学会用元素化合价方 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重难点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 讲授法 方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思考 1】 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属于哪一种反应? ( 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 我们在初中学过哪些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表达式举例 点燃 化合反应A2H2+O2 2H2O B=GaO+HO=Ga(OH) 22 B MnO 2 分解反应AB=A+B2KClO2KCl+3O 32 GaCO=GaO+CO 32 置换反应A+BC=AC+B Zn+HSO=ZnSO+H 2442 Fe+CuSO= FeSO + Cu 44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NaOH+HCl=NaCl+H2O BaCl +CuSO= BaSO ↓ +CuCl 2 244 [ 讲解 ] 由此可以看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分类,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也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 【思考 2】我们在初中还学过哪些化学类型,其分类标准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还原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木炭还原氧化铜等) (氧化反应:镁在氧气中燃烧、铁生锈等) 【思考 3】刚刚举例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得到氧 --- 氧化反应 失去氧 --- 还原反应 【分析】对一个化学反应而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有失氧的物质就一定有得氧的物质,例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