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与世界深度互动》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与世界深度互动》教案

3.2与世界深度互动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在世界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树立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善于学习。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事例,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明确要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明确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掌握文化借鉴的原则,端正对其他文明的态度。

【教学重点】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的表现。

【教学难点】

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意义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

阅读教材P33“运用你的经验”,思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来中国报道“两会”?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后过渡:中国开“两会”,通过“两会”看中国,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着中国动向,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世界深度互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探究一:中国的影响

1看视频:《外国人过中国春节》

2.思考问题:(1)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过中国春节?

(2)在国际舞台上,你还感受到哪些中国文化的影响?

3.教师小结:中国影响一:(文化方面)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4.阅读教材P35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1)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对中国与世界分别意味着什么?

提示:①中国高铁不断走出国门,成为继“熊猫外交”后的又一外交手段——“高铁外交”。这不仅仅是我国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更是我国通过高铁项目的合作与技术输出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国际交流,让中国更加自信地面对世界。②高速铁路是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是各国的共同需求。我国的发展状况使世人看到了高铁对社会经济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希望拥有高铁,使得高速铁路能够服务更广泛的地区和人民。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将实现他们的希望,实现中外双方互利共赢。

(2)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还有哪些?

提示:伴随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步伐,一张张“中国名片”亮相世界。有大熊猫、中国核电、中国中车、中医药、古典名著、书法、景泰蓝等。每一张“名片”,都是一扇感受中国、读懂中国的文明之窗。

5.教师小结:中国影响二:(经济方面)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6.出示阅读材料: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勾画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美好前景,郑重宣告中国将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涵归结起来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天下一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也有话要说。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思考: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什么道理?

提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各国一律平等。

(2)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7.教师小结:中国影响三:(政治方面)①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②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标探究二: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1.观看视频:《文明交流互鉴》

2.阅读教材P37“探究与分享”,思考:

(1)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各种文明。以上文明成果分别属于哪个国家?

提示:天坛祈年殿属于中国,克里姆林宫属于俄罗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属于埃及,埃菲尔铁塔属于法国。

(2)小组交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的不同文明成果。

提示:阿拉伯数字,佛经,唐朝时朝鲜音乐传入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借鉴国外法律成果,等等。

3.教师小结: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4.阅读教材P38阅读感悟。思考:中外文明相互交流,对彼此有何重要意义?

5.教师小结: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6.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思考:

(1)汽车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遵守交通规则,司机和行人具有较高的文明素质和生命安全意识,有自制力,法律意识较强,负责任,遇到救护车、消防车等特种车辆要及时避让,在闹市区开车不随意鸣笛、过斑马线礼让行人,提升环保意识,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等。

(2)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文明出行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①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骑自行车不得载人,遇到动作迟缓的老弱病残者,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②乘坐公交汽车排队候车、先下后上,让妇女、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先上车。注意安全,扶好、坐好,不要将身体伸到车厢外,或随意动车厢里的设施。主动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乘客让座。尊重司乘人员,主动按规定买票,爱护环境卫生,保持车厢和站内的环境卫生,不能向窗外扔东西。③搭乘出租车时,乘客应当坐在后排,注意带好随身物品,不要将垃圾、废弃物留在车上。④驾驶机动车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过十字路口不闯红灯和违反交通路线。控制好车速,不开快车、英雄车、斗气车。并线柔和,不猛拐、来回穿插、别车等。不在快车道上开慢车。不向车外吐痰、乱扔杂物。礼让非机动车和行人,特别是在下雨下雪时,注意不要将雨雪溅到行人身上。停车时要将车停到车位中,不要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交通,不要猛按喇叭或长时间鸣笛。夜间驾车要正确使用远、近光灯。

7.教师小结:汽车文明只是我们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在经济、文化、世界格局等方面对世界的影响,知道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进步。我们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而感到自豪,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文明,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传播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