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创定量肝脏脂肪含量的新方法

无创定量肝脏脂肪含量的新方法

无创定量肝脏脂肪含量的新方法
无创定量肝脏脂肪含量的新方法

肥胖性脂肪肝

肥胖性脂肪肝(北京百姓堂) 当前内容仅供参考。 肥胖性脂肪肝形成之原因,有人认为是食物中含有高热量碳水化合物所致,并不是脂肪过高或蛋白质饮食缺乏所致。脂肪肝可伴有肝细胞坏死,形成脂肪肝性肝炎,即使是某些非酗酒女性的病患,时间久了,也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脂肪肝性肝炎之发生率及程度与肥胖程度有一致性相关,肥胖程度高的,其脂肪肝性肝炎发生率及程度较高。重度肥胖有肝脂肪变性者,其肝纤维化发生率相对较高。 1肥胖性脂肪肝形成原因 原因——营养过剩 人体组织器官细胞代谢的直接能源物质是葡萄糖,而营养物质代谢的共同点是转化为葡萄糖。当人体内的葡萄糖含量(即血糖)超过了机体日常所需时,超出的葡萄糖转移至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转化分别为肝糖原和肌糖原(以备)机体血糖低时再分解成葡萄糖供能。而当糖原储存达到上限时,多余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肝细胞内,同时肝细胞也极力地进行脂肪动员、糖异生来清除多余的脂肪。由于脂肪储存过多超过了肝细胞的清除能力,便造成了肝细胞内脂肪的蓄积。还有一部分脂肪转移至皮下(如腹部、胸背部、腋窝及臀部等)形成肥胖。

肥胖的诊断标准: 医学上诊断肥胖的标准常用有Broca指数和BMI指数(体重指数也称体质指数)。Broca指数公式为:男性标注体重(kg)=身高(cm)-100,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超过标准体重的15%~20%为明显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20%~30%为过度肥胖。而BMI指数公式为:BMI(kg/m^2)=高(kg)/体重(m^2),正常男性标准体重约为22kg/m^2,正常女性标准体重约为20kg/m^2。BMI指数在25~29kg/m^2为超重,BMI 指数大于30kg/m^2成为肥胖。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0% 以上成为病态肥胖。 2肥胖型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的人之所以容易发生脂肪肝,是因为腹部周围的脂肪细胞对刺激比较敏感,以致由腹部脂肪细胞输送至肝的脂肪酸增加。肝内脂肪酸的去路除部分合成磷脂和胆固醇外,主要合成三酰甘油,新合成的三酰甘油在与肝细胞内的载脂蛋白结合释放入血,当肝内合成三酰甘油超过了肝脏将三酰甘油转运出肝脏的能力时,就可导致三酰甘油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此外,肥胖的人多合并有糖耐量减低和高胰岛素血症,在肥胖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肌肉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也就随之下降,以致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葡萄糖不断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大量的胰岛

肥胖性脂肪肝的饮食疗法.doc

肥胖性脂肪肝的饮食疗法 肥胖是脂肪肝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甜食,缺乏体力活动,营养过剩,是引起肥胖最直接的原因。有资料表明,肥胖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脂肪肝的检出率就越高,病变也越明显。因此,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矫正不良行为,减轻体重对肥胖性脂肪肝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肥胖性脂肪肝的饮食要点:加强饮食管理,严格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脂肪,胆固醇,和单糖,双糖食物的摄入,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保证营养的均衡。 1.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轻度肥胖者首选持续低热量的减食疗法,即不间断使用低热量食品直至体重降至正常。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给予热量20—25kcal,每日1200—1800kcal,并需长期坚持。重度肥胖者最好采用低热量饮食治疗,即每日进食总热量控制在1200kcal之内,体重下降以每周500g为好。 2. 减少单糖,双糖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该占总热量的50%左右为宜,主要应由稻谷,蔬菜,水果等多糖提供,尽量少食富含单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饮料,糖果,冰淇淋等。可适当添加一些如甜叶菊苷,阿斯巴甜等甜味剂,其优点是甜味高,无毒,低热能,即可改善口味,又不至于引起体重增加。 3. 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脂肪具有较高的热能。1g脂肪能产生9kcal 的热量,是蛋白质和糖类的2倍之多。豆**,花生**,葵花籽**等植物**虽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但其热量较高,多食可引起体重增加,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控制用量。猪**,羊**,牛**,黄**,奶**,椰子**因为富含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水平较高,应极力限制。鳗鱼,鳊鱼,鲳鱼,猪瘦肉,牛瘦肉等可放心使用。鸡蛋的蛋黄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所以每周2~4个为宜。一般而言,兽肉的胆固醇高于禽类,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蛋黄,鱼子,蟹黄及动物内脏的胆固醇较高。 4. 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加剧肝内脂肪沉积。一般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1.5~2.0g主要包括肉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类。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有差异。因此,必须在摄入时注意不同蛋白质互相搭配,以提高生理价值。豆类,豆制品,瘦肉,鱼类,牛奶,鸡蛋清,兔肉等都是脂肪肝患者的理想选择。 5.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由于限制了食物的摄入量,常常会产生饥饿感。饮食中保证足够的纤维素可以延缓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有利于减轻餐后血糖增高,降低血脂,防治便秘。每日可以摄入纤维素40~60g.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玉米麸,糙米,豆类,香菇,魔芋,海带,木耳等。 6. 增加维生素的摄入低热量饮食疗法必须保证营养素的均衡,防治营养不良。所以应适当多进食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但是由于水果的含糖量较高,故应选择苹果,梨,樱桃,柚子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并放在两餐之间饥饿时进食。必须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每日的总热量之内。萝卜,番茄,黄瓜因热量低,维生素含量丰富可作为饥饿时的“点心”。

肥胖者要减轻多少体重可改善脂肪肝

健康管理稿件 肥胖者要减轻多少体重可改善脂肪肝 肥胖与脂肪肝关系密切,对于体重超重和肥胖以及近期内体重增长过快额脂肪肝患者,必须考虑减肥治疗。事实证明,减肥不但可以防治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症及其相关的心脑血管事件,而且可以有效防治肥胖相关的肝病。 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在半年内基础体重下降10%后,肝内脂肪沉积可以完全消退,同时肿大的肝脏回缩,肝功能回复正常。对于肥胖相关的转氨酶增高的治疗,并非联苯双酯,垂盆草等降酶药物,而是减肥治疗。一般情况下,体重每下降1%,血清转氨酶可以降低8.3%,体重下降10%,增高的转氨酶多能恢复正常。而体重持续增长者其转氨酶往往仍然居高不下。 值得注意的是,减肥的目标不仅仅是减轻体重,更重要的是缩小腰围。腰围的缩小意味着中心性肥胖的到控制,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得到纠正,而这些正是脂肪肝,高脂血症,糖尿病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所以腰围的缩小对脂肪肝的好转更有意义。 另外,减肥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也有积极地影响。对于乙性肝炎病毒携带者合并肥胖性脂肪肝,减肥可使脂肪肝逆转,转氨酶恢复正常;对于慢性乙性肝炎病毒携带者合并肥胖性脂肪肝并存的患者,减肥治疗和抗病毒治疗齐头并进,可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因此,对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积极减肥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减肥的目标是控制体重和缩小腰围。即使减肥后的体重没有达到标准体重,但只要较前下降10%左右就能使脂肪肝的病情明显缓解。 减肥方法主要有节制饮食,增加运动,修正不良行为及减肥药物和极低热量饮食。其中前三种方法为基本的治疗措施。多数病人仅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治疗就可以达到减肥和防止肝病的目的。减肥药物仅仅起辅助治疗的作用,其对肥胖性肝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尚待考察,主要用于中重度肥胖,特别是合并血脂、血糖、血压升高者。尽管少数病人可能对某些治疗方法特别有效,但是大多数病人需要综合治疗。病人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健康目标,并力争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适当参加能持之以恒的体育活动,以取得长期持续的减肥效果。 此外,预防体重的反跳也是减肥的重要目标。总的来说,减肥的成功率不高,大多数病人虽然尽力使体重有所下降,但其后体重迅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事实上,有些病人在其一生中曾减掉近1吨的体重,但其体重最后还是处于极高水平,其原因是减肥后的体重反跳。归根到底,减肥的成功以及长期维持,需要患者彻底改变其生活方式。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并予以坚持谈何容易,需要病人极大地自制力和家人,医生,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

肥胖脂肪肝如何治疗

肥胖脂肪肝如何治疗

肥胖脂肪肝如何治疗

肥胖脂肪肝如何治疗

肥胖脂肪肝如何治疗 脂肪肝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肝脏上有了过多的脂肪附着,这种疾病和长时间的进食大鱼大肉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肥胖脂肪肝治疗方法: 1.脂肪肝的治疗原则 脂肪肝不仅是一个可逆性疾病,而且也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如能早期发现,针对病因及时综合治疗,肝内病变在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以前仍可得到逆转,脂肪肝的治疗原则可概括为: 1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积极控制原发病。 2调整饮食方案,纠正营养失衡。 3坚持必要的锻炼以维持理想的体重。 4维持相对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 5自我保健意识的教育以纠正不良行为。

6必要时适当辅以保肝,祛脂,抗肝纤维化类药物,促进肝内脂质排泄,防止肝细胞坏死,炎症及纤维化。 2.去除病因 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获得性疾病,寻找与去除病因和积极控制原发病对脂肪肝的防治至关重要,轻度或中度脂肪肝在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病后,肝组织学改变即可获得好转,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大多数药物性脂肪肝在及时停药后2~3个月内可完全恢复正常,因长期酗酒,酒精中毒所致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戒酒,戒酒对单纯性酒精性脂肪肝绝对有效,肝内脂肪沉积一般在戒酒数周或数月内完全消退;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者应合理加强营养;因小肠改道手术所致的脂肪肝,应重新手术吻合,使肠管恢复到改道前的状况,并补充必需氨基酸;肥胖和糖尿病性脂肪肝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体重和血糖;胃肠外营养所致脂肪肝应避免过高热量及过多脂肪乳剂的输注,并尽可能及早开放经口或经管饲饮食;慢性肝炎患者不论病情是否需要,长期过高热量摄入和过分强调休息,均可因体重增加而诱发脂肪肝,故应尽可能避免这些因素;妊娠呕吐引起的脂肪肝补充营养后肝脏损伤消失,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在终止妊娠和控制并发症后,肝内脂肪沉积可完全消退,且不留任何后遗症。 3.合理膳食

什么是脂肪肝

什么是脂肪肝 导读:生活小常识什么是脂肪肝 大家都知道脂肪肝吗,在现在的社会中很有脂肪肝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多了,这和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平时都是鱼肉经常不断,经常喝酒,抽烟还不运动就会很容易引起脂肪肝的形成,那么对于什么是脂肪肝吗,大家都了解吗,特别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有脂肪肝了吗。 脂肪肝现在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的疾病了,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的生活方式很多都是不科学的,特别是饮食上,就会容易诱发脂肪肝,可是对于什么是脂肪肝,大家又真正的了解吗。 脂肪肝的分类 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性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这类脂肪肝的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基本原则为“一适两低”,即适量蛋白、低糖和低脂肪,平时饮食注意清淡,不可过饱,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限制热量的摄入。同时要加强锻炼,积极减肥,只要体

重下降,肝内脂肪浸润即明显好转。 酒精性脂肪肝 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饮酒后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生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此类脂肪肝发展的危害性较大,但轻度酒精性脂肪肝只要戒烟酒4—6周后,其转氨酶水平就能减少到正常水平。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如重症营养缺乏病人表现为蛋白质缺乏性水肿,体重减轻,皮肤色素减退和脂肪肝,在给予高蛋白质饮食后,肝内脂肪很快减少;或输入氨基酸后,随着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脂肪肝迅速消除。 糖尿病脂肪肝

脂肪肝与年龄、肥胖和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

脂肪肝与年龄、肥胖和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作者:范瑞玉,艾乃椿,来跃文,柳菁,葛懿波,谷卫党,胡凤仙,陈祥凤 【摘要】目的研究脂肪肝与年龄、肥胖、血脂的关系,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659例健康体检中发现161例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比较分析。结果随着年龄上升脂肪肝发生率逐渐升高;体重指数、血脂水平、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脂肪肝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肥胖、高脂血症是中老年脂肪肝的主要病因;减轻体重、饮食控制、有效控制血脂,是防止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脂肪肝;年龄;肥胖;血脂异常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变化,脂肪肝的发生率正在逐步上升[1]。随着肥胖、血脂异常及低龄化,脂肪肝已成为富裕地区第一大肝病,并有望在数十年后跃居肝硬化的首要病因[2]。只有全面评估脂肪肝对健康的影响,才能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本文对2008年5月上海金融学院全体教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教职工体检总数659人,年龄24~78岁,平均36岁。其中30岁以下106人,30~39岁155人,40~45岁171人,55岁以上227人。对照组为同一人群非脂肪肝者。受检者均在清晨空腹时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糖(GLU),并空腹作肝脏B超检查,测体重、身高。 1.2 方法 1.2.1 血生化指标均采用7060C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固定专业技术人员测定,血脂异常标准:TG>1.8mmol/L,TC>5.9mmol/L(酸反应法),空腹血糖>6.1mmol/L(GOD法)。 1.2.2 B超检查采用美国GE500超声诊断仪,依据《实用超声诊断学》的标准进行诊断。脂肪肝可分为轻、中、重度。 1.2.3 肥胖程度判断依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代谢综合的工作定义进行判断。超重以体重指数(BMI)≥24且<28为标准,肥胖以体重指数≥28为标准。BMI=体重kg/身高(m2)。 1.2.4 统计学处理计量均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