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融与创生_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交融与创生_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交融与创生_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交融与创生_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侯建新

内容提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不仅呈现在当代,同样呈现在过去的历史长河里,因此探究历史上不同文明的特殊性非常重要。西欧文明始于公元5世纪,初步成型于11—15

世纪,源于古代日耳曼传统、古典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不同质的文化。日耳曼人的马尔

克村社制度是欧洲文明的胚胎;古典文明,尤其罗马法促使中世纪个人权利概念逐渐形成

并进入公法领域,成为法治社会的广泛基础;基督教的政治哲学及政治斗争结束了神圣王

权时代,有助于建构起上层政治框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三要素熔

为一炉,逐渐生成西欧文明的雏形。很明显,西欧文明是次生的、混合的文明,其创生过程

也是不同文明的融合和嬗变过程;16世纪后衍生为资本主义文明,后者表现了不凡的创造

力,冲击了整个人类社会,同时也显现了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关键词西欧文明日耳曼罗马法基督教

本文旨在分析西欧文明的来源及其主要成分,深化对欧洲文明特殊性的理解,进而解读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大约出现在18世纪,相对于野蛮状态而言,一方面是开化的人,另一方面是原始的野蛮人或蛮族。当时西方人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人类的唯一标准,文明仅为少数特权民族所拥有,所以“文明”一词只有单数形式。19世纪初叶“文明”一词初次被用作复数形式,淡化了文明的价值判断,从而承认不同文明存在的合理性。文明指人们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及方式,用布罗代尔的话说,即是“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集体生活所共有的各种特征”①。因此,出现了埃及文明、中华文明、古典的希腊罗马文明之类的并列说法。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人类很早就创造了不同的区域文明。任何一个文明体系都相当的繁复,不仅有物质层面,还有精神文化层面,它规范着人们的心理、观念和社会行为,是正在形成中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架构的内在指导原则。历史无数次表明,长期积淀的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当人们还不能反省自己,不能识别和吸收其他文化,也就是说还不能主动地创造历史的时候,那样的影响和制约显得格外强大。西欧文明逐渐成形于中世纪,发轫于中世纪以前,并且源于不同质的文化。梅特兰曾经说过:“任何力图叙述历史的人都会感到,他的第一句话就会撕开一件无缝的天衣。”②

①②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F.波洛克,F.W.梅特兰:《英国法律史———爱德华一世以前》(F.Pollock and F.W.Maitland,The History of English Law———Before the Time of Edward I)第1卷,牛津大学出版社1898年版,第1页。

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

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在谈到西欧“封建制度”(Feudal System)来源时,曾经特别指出它的“二因素”,即古代蛮族习惯(即古代日耳曼习惯法)和罗马法。①梅因的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例如,梅特兰在研究英国法律史时就认为是罗马法体系与日耳曼习惯法构成了英国法律的来源。②不过梅因的研究基本着眼于欧洲的封建制度,未推演至文明层面。布赫馁尔也是这样,他分析西欧中世纪王权时提及基督教的、罗马的和日耳曼人观念的三个要素,同样未推演至文明层面。韦伯和伯尔曼视野宏大,研究成果颇为引人注目,但他们几乎完全侧重于基督教因素。韦伯系统阐释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生的意义,伯尔曼则集中论述了基督教信仰与西方法律传统形成的内在关系。③也有学者提及欧洲文明创建于古典文明、基督教及日耳曼三种文化的综合,④不过未见系统论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不甚明了,不能呈现整体画面。

关于该话题,国内的一个误区是对欧洲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往往不大区分,统称为西方文明,认为古典文明是源头,近代欧洲则是后者的“复兴”,只是经历了一个“黑暗的中世纪”。该历史画面虽然近年不断被修正,但仍然不尽如人意。其实二者是不同的文明体系。公元5世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法兰克王国等一系列“蛮族王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前身),经过若干世纪逐渐发展起一种新的经济与社会方式,不同于古典的希腊和罗马:无论种族、文化、制度还是前途,莫不如此。虽然欧洲文明吸收了古典文明的某些元素,但从整体上讲不失为一种崭新的文明,也就是后来的资本主义文明。⑤本文的“西欧”概念是地缘与人文意义上的结合,既有西欧,也有中欧和一部分北欧和南欧。西欧通常也指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笔者认为,西欧文明是次生与混合的文明,其来源似应为三要素,即古代日耳曼传统、古典文明和基督教。日耳曼人的马尔克村社制度是西欧文明的胚胎;古典文明尤其是罗马法则提供了成熟的法律参照体系,促使中世纪权利概念逐渐形成并进入公法领域,成为法治社会的广泛基础;基督教的政治哲学及政治斗争,结束了神圣王权时代,建构起西欧社会的上层框架。上述三要素均来自不同的区域文明,显然,西欧文明并非单一的和封闭的,而是若干不同文明要素的混合体。与世界大多数文明的形成一样,西欧文明的创生过程是不同文明的融合和嬗变过程。

61

①②③

④⑤梅因著,沈景一译:《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05页。

F.波洛克、F.W.梅特兰:《英国法律史》第1卷,导言。

马克斯·韦伯著,彭强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哈罗德·J.伯尔曼著,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霍莱斯特指出,“中世纪欧洲文明创建于古典、基督教及日耳曼三种文化的综合”,他认为欧洲文明融合于六七两世纪期间,正式诞生于八世纪左右。C.沃伦·霍莱斯特著,陶松寿译:《欧洲中世纪简史》,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8页。国内学者的类似观点见李秋零、田薇:《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许多严肃的学者从来不把“西欧”与古典的希腊罗马混为一谈。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一节中,将前资本主义生产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即“亚细亚的”、“古典古代的”、“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众所周知,“亚细亚的”指亚洲,“古典古代的”(the ancient classical)指希腊罗马,而“日耳曼的”则指罗马帝国覆灭后的西欧。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不同形式。马克思还提到斯拉夫等其他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5—491页。汤因比对已知的31种文明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其中被认为独立的文明有中国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河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等14种。他指出,希腊文明(显然包括罗马文明),无疑已经完结,被两个接替者所取代,一个是西方文明,另一个是拜占庭文明。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50、52页。斯宾格勒认为,近代以前曾出现8种独立的文化系统,其中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并立的。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4、107—149页。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让我们先从日耳曼要素谈起。

公元475年,日耳曼人攻陷罗马城,西罗马帝国覆灭。随之,大批日耳曼部落涌入西罗马帝国境内,纷纷建立起日耳曼政权,蛮族王国成为西欧的新主人。萨拜因指出:“在六世纪和九世纪之间,西欧的政治命运永远地转移到了日耳曼入侵者之手;他们对古老的帝国结构的冲击终于把它粉碎了。”①日耳曼人来自欧洲北部多雾的海边。他们分为不同的部落,后来被统称为“日耳曼人”。不知道有民族和国家观念的日耳曼人,只形成了暂时的集团或战斗同盟。不同的日耳曼部落使用极为相近的语言,有着相同的传统、信仰和社会制度,其中最典型的是通行马尔克(Mark)村社制度。在古代日耳曼部落里,马尔克制度几乎是唯一的制度,它在日耳曼人的全部生活里扎下了根,并且对中世纪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恩格斯指出:“在整个中世纪里,它却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和典范,浸透了全部的公共生活,不仅在德意志,而且在法兰西北部,在英格兰和斯堪的纳维亚。”②中世纪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乡村。在欧洲乡村公共生活中,有着马尔克传统的村社组织,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三十年西方的研究成果对此给予了特别的肯定。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庄园是欧洲中世纪乡村经济社会史研究的中心,村庄仅仅被看作“古代公社的残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关心村庄共同体、公地制度等,庄园反而逐渐淡出历史学家的视野,这种现象被称为“退出庄园”(the retreat from the manor)。笔者认为,事实上,庄园和村庄同等重要,庄园始终没有完全取代村庄,即使在残酷的农奴制下,村庄共同体仍然具有抵抗手段和行动的空间。无论一个佃户如何依赖他的领主,他都同时处于村庄共同体的权力之下,是其中的一员,参与活动,受其制约,也受其保护。村社从没有丧失集体行为,而且得到广泛认同。

中世纪庄园的“敞田制”(open field),明显保留了村庄的共耕习俗。敞田制本属于村社,被植入庄园并与领主经济结合起来,在欧洲存活了数百年。敞田制由份地制、条田制、轮耕制和共享荒地林地的公地制组成,该制度直到近代的圈地运动以后很久才寿终正寝。事实上,在中世纪的庄园里,村庄共同体承担着农业生产的管理职责,并通过一个耕作者会议来实施。在大多数地方,这一会议就是庄园法庭,当若干庄园聚集在一个村庄时,则要召开村民会议(village meeting)。③村社负责定期调整每一户的条田,负责确定犁地、播种、收割的时间,同时提供“草地划分员”(meadsman)等一类的管理人员。面对领主或上级权威,当需要的时候,村庄共同体可以集体行动。在意大利和法国农村到处都有具有自治特征的“公社”(communio,communia,communantia),他们大多经过集体盟誓,有着共同的原则、目标和集体行动的能力。如果佃户集体认为领主的劳役量超过习惯法,村庄共同体可以出面谈判,进行抵制。英国某庄园因劳役量问题佃户与领主发生争议,漫长的诉讼斗争竟然经历了一个半世纪,最终以领主做出让步方告结束。④倘若没有村庄共同体的存在,这样长时期乃至世代

71

①②③④

乔治·萨拜因著,邓正来译:《政治学说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4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7页。

琼·瑟克:《公地》(Joan Thirsk,“The Common Fields”),《过去与现在》(Past and Present),第29卷,1964年12月,第3页。齐维·拉兹:《13至14世纪黑尔斯欧文修道院院长与佃户间的斗争》(Zvi Razi,“The Struggles between the Abbots of Haleso-wen and Their Tenants in the13th and14th Centuries”),T.H.阿斯顿等编:《社会关系和思想———纪念希尔顿论文选》(T.H.Aston et al,eds.,Social Relations and Ideas:Essays in Honour of R.H.Hilton),牛津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1—167页。

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

相传的坚持和努力,是不可想象的。一些村庄共同体还有自己的印章,甚至有旗帜。①日耳曼马尔克村社标志性的政治制度是自由民大会。一切重大事情,包括罪犯的审判,都由自由民大会集体决定。酋长们可以决定小的事情,重大事情则先由酋长们详细讨论,然后再交部落会议做最后决定。庄园出现后,庄园法庭和村民会议往往合二而一。初期的庄园法庭,裁决者是法庭全体出席人,这显然是村民大会的遗风。以后,村民大会才逐渐被陪审团取代,而陪审团也是由佃户组成。十五六世纪庄园制名存实亡,村民会议更加凸显出来。以德国为例,他们定期举行村民会议讨论公共生活的相关问题,任命或罢免村官,而且不断颁布新村规。在法国,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②在实际生活中,“村规”(by-laws)一直是庄园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村民和领主的共同协商和认可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被认为比一般的习惯法具有更高的权威。

上层架构也深受日耳曼传统的影响。入主西欧前的日耳曼人也有“国王”,所谓“王”就是部落领袖,没有无限的权力。和平时期,他们的左右没有一般官吏簇拥。在日耳曼人的最高权力机构民众大会上,国王远不能随心所欲,不得施行刑罚、捆绑、拷打,而巫师则可以。③塔西佗描述的日耳曼部落统治方式,不论军事首领还是国王,其主要特征是权力来源于民众大会或共同体,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下源理论(ascending theory of government)。④进入中世纪,西欧王权明显保留着古代日耳曼人的深深烙印。在一些地区,例如德意志的法兰克人是没有国王的。在英国,诺曼征服之前,国王对其民众的权力一直是相当微弱的。不论人们的观念中还是事实上,中世纪王权的合法性,不仅取决于血统,还取决于宗教性国王授职仪式和一定范围内的推举。研究王权的著名学者科恩指出:“在中世纪思想中,与自由选举的村社首领相似,王国的统治者既有权利也负有义务。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他们也由推举产生;而且这种相似性比差异性更加重要……中世纪国王在某种程度上仅是一个村社首领而已”。显然,“村社首领和国王之间没有天壤之别,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⑤科恩对欧洲王权的深入研究,引导他将目光投向日耳曼人的野蛮时代,他明确指出,中世纪基本政治思想与其说是中世纪的,不如说源于古代日耳曼人。即使中世纪最有光彩的思想之一———附庸抵抗权利的观念,也是起源于古代日耳曼习惯,人们有权抵抗违反法律的国王。⑥

王国的法律也有日耳曼传统的印记。在原始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法律是部落生活中的习俗和惯例,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日耳曼蛮族王国建立伊始,统治者颁布的法典,就是以往习俗和案例的记录。中世纪早期王国的法律,不过是将民众中业已流行的习惯法收集起来汇编成册而已。所以许多学者认为,西欧的法律是“发现”(discover)的,而不是“制定”(make)的,似颇有缘由。随着蛮族王国的成长,部落民主的方式落伍了。日耳曼传统对中世纪政治制度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尽管统治者81

①②

③④

⑤⑥戴尔指出,在中世纪英国,中央王权以下的地方政治单位,从横向关系看,是由郡共同体、镇(borough)共同体和村庄共同体构成的。克里斯托弗·戴尔:《中世纪英国村庄共同体及其衰落》(Christopher Dyer,“The English Medieval Village Community and Its Decline”),《不列颠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第33卷,1994年第4期。

沃伦·O.奥特:《共同同意的村规》(Warren O.Ault,“Village By-laws by Common Consent”),《反射镜》(Speculum)第29卷,1954年第2期,第380页。

塔西陀:《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9、60页。

沃尔特·乌尔曼:《中世纪政治思想史》(Walter Ullmann,Medieval Political Thought),企鹅1965年版,第12—13页。在中世纪出现了与之相对立的理论,认为权力并非来自民众,当然也并非来自国王,而是来源于至高无上的上帝,被称为上源理论(descending theory of government)。

弗里茨·科恩:《中世纪的王权与法律》(Fritz Kern,Kingship and Law in the Middle Ages),纽约1956年版,第6页。

弗里茨·科恩:《中世纪的王权与法律》,导言,第xviii页。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权力逐渐强化,社会等级分野日益明显,然而,法律来源于惯例的观念仍然存活,并且始终是法律来源、本质和其权威基础的主导理念。法律的权威在于它是早已实行的习俗与惯例,不论成文与否都具有约束力。正如同乔利夫指出的:“最初法律不是从国王那儿来的。”①“法律是祖先的法律”,维护“美好而古老的法律”(the good old law)是最重要的。②不仅在观念上,一些中世纪法律直接承袭日耳曼的惯例法,日耳曼人的《萨利克法典》即为英吉利法的重要蓝本。③著名学者霍莱斯特指出:“政府的立宪原则多少世纪以来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中世纪盛期最终订立时,仍是源于过去欧洲日耳曼的传统。”④

罗马法是古典时代最发达的法律体系,也是西欧法律和法学的重要来源。

进入中世纪后罗马法似已沉寂,实则不然,法兰西南部和意大利的本土居民一直使用罗马法,在其他地区,也是罗马法和早期日耳曼王国法典并存。始于11世纪后期,以教会大学为中心,罗马法在西欧各国先后活跃起来,这就是著名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以往国内学界多介绍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次之,罗马法复兴则鲜有人问津。殊不知,罗马法的传播,对于正在形成中的欧洲文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罗马法复兴运动,梅特兰将12世纪称作“一个法律的世纪”⑤。对于这场运动,伯尔曼曾有这样的评论:“查士丁尼汇编的抄本在大约1080年的发现,人们以与发现了《旧约全书》中长期失传的一些篇章抄本同样的心情来接受。”⑥伯尔曼生动描绘了当时人们对罗马法的态度,将罗马法与圣经并列,十分值得注意。

罗马法复兴运动一般从11世纪晚期意大利法学家伊尔内留斯(Irnerius)创办波隆那大学法学院算起,该大学成为罗马法复兴的发源地。作为教师和法学家,伊尔内留斯主要对《民法大全》原文做出评注,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的《评注集》(Glosses)中,奠定了注释法学派的基础。他不仅解释每段文字的表面含义,而且努力揭示内在的原则和精神,深得罗马法要义,从而赋予法学以独立学科的地位。伊尔内留斯及其继承人的成果被认为代表着中世纪欧洲知识分子最杰出的成就,甚至是唯一成就。⑦从12世纪到16世纪,意大利成为罗马法在整个欧洲传播的中心,与此同时,西欧各国纷纷跟进。法国每年有大批学生前往波隆那留学,而且几乎所有学校都采用意大利法学家的著作为教材。在法国南部,12世纪已经拥有《彼得摘录》(Exceptiones Petri),主要内容摘自《民法大全》。王室欢迎罗马法,其周围聚集着一大批精通罗马法的法学家,因此各国王室也是传播的重要途径。德意志一贯以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诩,在德皇的鼓励下,罗马法在德意志发展很快。在西班牙,罗马法作为补充

91

②③④⑤⑥⑦J.E.A.乔利夫:《中世纪英国宪政史》(J.E.A.Jolliffe,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Medieval England:From the English Settle-ment to1485),纽约1961年版,第41—42页。

弗里茨·科恩:《中世纪的王权与法律》,第70页。

F.波洛克,F.W.梅特兰:《英国法律史》第1卷,第7页。

C.沃伦·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第20—21页。

F.波洛克,F.W.梅特兰:《英国法律史》第1卷,第111页。

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146页。

哈斯丁·拉什德尔:《中世纪欧洲的大学》(Hastings Rashdall,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第1卷,牛津大学出版社1895年版,第255页。

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

法律长期存在。即使远在英吉利海峡对岸,自成法系的英格兰也出现了布莱克顿那样研究罗马法的著名学者。12世纪许多英国神职人员去波隆那学习法律,并且经常摘引罗马法学家的言论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教会法和罗马法,这两套法律体系实际上是“手拉手地传到英国”。波隆那的评注家也来到英国传道,并对《查士丁尼法典》和《法理汇要》进行摘编,对象是买不起昂贵书籍又没有时间研读罗马法原始资料的学生,故取名为《穷人之书》(The Poor Man's Book);牛津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因此得到了“穷人”称号,可见罗马法在英国的影响之大。在西欧大部分地区,罗马法一直作为帝国的“残存物”发挥着作用。①罗马法的复兴和传播,给正在成型期的西欧文明带来重大的影响。伯恩斯指出,当时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具有与《圣经》同等的权威性,而且受到了像《圣经》一样的尊崇”②。

罗马法的复兴不是简单的发现与采用,③而是适应西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重新发掘和改造。与其说复兴,不如说再造———在相当大程度上改造并吸纳罗马法(还有教会法)的基本元素为其所用。在地中海世界,特别是在欧洲的中西部,商品经济的复苏与发展需要更灵活、更都市化的法律,也需要一种比地方习惯法的适用范围更广、普适程度更高的法律。商品货币经济越繁荣,个体权益越需要做出明确的界定。系统而又缜密的罗马法恰逢其时,不仅具有详细的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权法和诉讼法,而且对社会各种组织的地位亦有较为明确的法律界定。这样一种个人主义的法律,为企业家的活动提供了一种适当的法律基础。罗马法以私法为主,而权利观念又是私法中的精华。不过罗马法中“权利”的概念具有多义性和含混性,甚至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词汇来表达;更重要的是它仅局限在私法领域,没有公法上的范式与之呼应,不能保障国家权力掌握在权利主体手中,因此不能与现代权利概念对接。进入中世纪后,经改造后的罗马私法中的“权利”概念才被引申到公法领域,形成新的权力、权利观,给西欧的法律政治体系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从而演绎出一种以个体权利为基础的全新的法治文明。当然,这一过程也离不开基督教会的参与以及教会法的改造。

关于近代权利观念的起源,西方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起初人们普遍认为近代权利观念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大约起源于17世纪。约翰·洛克在《政府论》中明确提出个人至上的观点,认为在最高伦理原则名义下,个人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享有生命、自由、私人财产的权利。政府的职责是保护这些权利。对这些权利的保护是通过社会契约由个人委托给政府,因此政府与人民之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18世纪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以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不过,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自然权利观念起源于中世纪,它接受了罗马法和教会法的影响,并在中世纪的权力、权利斗争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这种观点于20世纪中叶后在西方学术界占据了主流地位。

一种以法国哲学家维利(Villey)为代表,认为自然权利的渊源应追溯到14世纪,关键人物是奥卡姆。奥卡姆首次将ius阐释为个体的能力(potestas),因而被视为主体权利(subjective right)学说的创始人。他强调“权利来源于个体”,这一观点被认为是他形而上学的唯名论中道德和政治的必然结02

②③J.H.伯恩斯主编:《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1450年》(J.H.Burn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ought c.350-c.1450),剑桥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J.H.伯恩斯主编:《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1450年》,第47页。

R.N.斯旺森:《12世纪文艺复兴》(R.N.Swanson,The Twelfth-Century Renaissance),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果。奥卡姆将自然权利思想与基督教福音派的自由权观念以及宗教法学家对权利的理解综合起来,成功地进行了一种新的结合。他把主体权利定义为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在没有过失或原因”的情况下不能被剥夺的东西,而且将这种权利归结为个体而不是普遍的人。①在维利看来,这是一种趋势的开端,“个人……开始成为法律科学关注的中心,自此以后,法律开始着力描述人的法律特征,人的能力及个人权利的范围”,因此奥卡姆被称为“主体权利之父”。

另一种观点以蒂尔尼为代表,认为自然权利概念在12世纪即已启动。蒂尔尼指出,自然权利产生于12世纪教会法学家格兰西(Grantian)等对《教令集》的注释过程中,基督教的教会法文本为权利讨论提供了平台。蒂尔尼认为当时的背景非常重要,12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变革时期,推动了自然权利语境的形成。格兰西和这些评论家都用拉丁文书写,因此同一个词可能因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ius就是这样的一个词,它最初来自罗马法,在中世纪法律中反复出现。这个词义的演变伴随着主体权利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它通常与个人或个体能力有关,也可以理解为权利。后来的法学家们在注释《教令集》时,普遍将ius这个拉丁词理解为主体意义上的权利,认为这种主体的、主观上的意义是其最初意义,客观的含义则是由此引申出来的。私有财产的支配权也是一种自然权利。②可以说,格兰西不自觉地表述了西欧业已存在的两大法律体系。事实上在欧洲法律理论中,至少从那一时期起就存在着“神法”、“自然法”或“自然权利”等概念,与人类制定的法律即“实定法”、“实定权利”并立。两种法律的并立在罗马法中即已存在,但由两套法律所确认的两种权利(自然权利和实定权利)的并立显然是12世纪文化变革中的一种创造。两种法律及两种权利有时能达成一致,更多的时候存在分歧和距离。不论一致还是分歧,不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在人们的心目中“神法”、“自然法”、“自然权利”总是作为“实定法”的内在原则出现,因而对“实定法”的制定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两个世纪后,奥卡姆第一次明确地强调了两大法律体系的区分,即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s)和实定权利(positive rights)的区别,或者“天赋权利”(ius poli)和“法庭权利”(ius fori)的区别,进一步阐发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理论,进而论及统治者权力的限度。他认为,“实定权利”仅是物的外在的法定权利,是人们经协商而确立的,当持有者发生某种罪错或外界发生某种变动时,该权利可以被剥夺,或可能被剥夺。自然权利或主体权利则不然。奥卡姆强调指出,它是所有人都拥有的权利,这种权利不是源于人定的法律,而是“源于自然”,因此,“这种权利永远不能被放弃……它是维持生命之必须”③。

最近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自由,权利和自然》一书,据称是针对上述讨论的“震撼之作”。作者布雷特利用13世纪至16世纪法学和神学的原始资料,梳理了这一问题的所有传统观点,考察个体权利的起源。作者特别坚持和强调奥卡姆对ius一词使用的原创性,认为奥卡姆将ius理解为能力,不同于早期方济各修会的理解。奥卡姆在亚里士多德“潜在与现实”的基础上,发展了与客观理性秩序或自然法相关的主体自然权利的概念。④它的重要性首先在于,自然权利的观念是一个道德

12

②③④布赖恩·蒂尔尼:《自然权利的观念:自然权利、自然法与教会法研究》(Brian Tierney,The Idea of Natural Rights:Studies on Natural Rights,Natural Law and Church Law,1150-1625),埃默里大学学者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布赖恩·蒂尔尼:《自然权利的观念:自然权利、自然法与教会法研究》,第62、66、178页。

布赖恩·蒂尔尼:《自然权利的观念:自然权利、自然法与教会法研究》,第121—122页。

安娜贝尔·布雷特:《自由、权利和自然———后期学术思想中的个人权利》(Annabel S.Brett,Liberty,Right and Nature:Individ-ual Rights in Later Scholastic Thought),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章。

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

观念,它不是人们在任何社会都能实际运用的权利,却是所有社会都应该承认的权利,因为它们可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和目标。无论如何,自然权利概念形成以及自然权利与实定权利并立,是欧洲文明确立伊始就显示的重要特征。

语言是观念的外在表现,而观念的形成与其承袭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事实也正是如此。例如,西欧土地制度的历史就是一部权利发展的历史,不论附庸的采邑由及身而止到世代承袭,还是佃农对土地占有和支配的程度不断深化,人们都可以看到个人权利发展的深刻轨迹。领主权力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而附庸和佃农对土地的持有变得如此牢固,以致11世纪出现了一个新概念“Seisin”(实际保有),以刻画那些持有土地并不拥有它们的人的权利。一个处于“实际保有”状态的人,即使他是农奴,任何人都不能强行剥夺他,甚至他的领主也一样不能如此。伯尔曼指出:“农奴被称作‘束缚于土地上的人’(glebae adscriptae)。这意味着,除非根据某些条件,他不能离开土地;这也意味着,除非根据某些条件,也不能将他们驱赶出去。”①显然,这是一种独立于所有权的财产观,一种在罗马法和日耳曼法都未曾有过的概念。它不是“占有”,而是一种占有权,一种受到法律体系保护的权利———既受法庭法律的保护,也受到有着广泛社会基础的自然权利的深刻认同。它抛开了所有权概念,开创了新的欧洲产权观念。唯此,我们才能理解西欧土地制度的历史,才能理解庄园农奴何以演变为近代早期的自耕农,即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实际的主人。在欧洲历史上,也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此点极为重要。“在这里,土地的所有权是个人独立性发展的基础。它是农业本身发展的一个必要的过渡点。”②

以权利、权力的斗争为主线,中世纪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考察分析农民起义、异端运动、贵族反抗王权的斗争等,都不难看到这些观念的表露。进入12世纪,随着权利语境的形成,政治、经济、宗教以及社会生活领域内的权力、权利斗争更加激烈。这方面,英国的《自由大宪章》便是典型的例证。《自由大宪章》的基本精神是以法律限制王权,巩固并扩大诸侯、僧侣、骑士、市民等的自由与权利,涉及土地、动产、赋税、债务、人身等诸多问题,可视为个体权利积淀和发展的一次集中表现。此后,《大宪章确认令》、《牛津条例》以及众多的国会文件,甚至农民起义纲领都涉及个人权利、自然权利或主体权利问题。在中古法国,权利意识虽不像英国那样强烈,但略加考察同样可见这样一条清晰的线索。《三月大敕令》即可视为《自由大宪章》的同类文件,其中也涉及有关国民自由、权利的多方面问题。

中世纪的个人权利是残缺的、不平等的,实际上是有限的等级权利,所以也是发展中的个人权利。自然权利与实定的权利和法律并立,而且逐渐地被认为先于客观的法律秩序而存在,是客观的法律秩序存在的依据和基础。帝国的“残存物”———罗马法中的权利概念本属私法范畴,此时经过一番改造后被延伸到公共权力领域;或者说,日耳曼人原始权利思想的萌芽借助实践,也借助罗马法概念、逻辑及其演绎而得到发展。“抵抗权”是日耳曼人入主欧洲发达地区后的一项发明,是迸发于沉闷欧陆的一道耀眼金光,不论在日耳曼人传统中,还是在封建领主附庸的相互权利和义务关系中,都可以发现它的原始形式。801—813年的法兰克王国敕令中说,如果证明领主有下列罪行之一,附庸22

①②

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372、40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12页。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就可以背弃他的领主。①这大概是有关抵抗权的早期文献之一。进入12世纪,借助罗马法的改造,朴素的抵抗权逐渐发展成丰满的权利理论系统,并且催生了更多的形形色色的抵抗运动。如果说《大宪章》是贵族对国王的抵抗,那么市民对领主、农奴对庄园主、帮工学徒对行会的斗争,均属不同层次的抵抗运动。斗争形式不论是暴力的、法庭的,还是货币赎买的,其结果都不同程度限制了各级统治者的权力,有效维护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推动了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显然,罗马法的权利概念,经过日耳曼人社会的改造和发酵,焕然一新,虽然还是粗陋和残缺的,但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权利内涵已依稀可见。这种原始权利可以不断向现代权利转化,重要的是它开启了现代个人权利之门,成为西欧法治社会的广泛基础。

西欧文明主要来源于三要素,三要素相互交叉、相互交融,也相互影响。罗马法中权利要素的演绎与日耳曼人的传统相连,同时离不开基督教的作用。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一种价值系统,浸透了整个欧洲社会,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在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均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基督教是欧洲生活的一个基本实在,布罗代尔指出:“它甚至在无神论者身上也留下了痕迹,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这点。伦理规则、对待生活和死亡的态度、工作的观念、努力的价值、妇女和儿童的地位———它们表面上可能与基督教情感毫无关系;不过,一切还是源于基督教。”②比起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基督教的影响似乎更为深远,所以欧洲文明又被一些人称为基督教文明。

关于基督教思想,须从《圣经》说起。基督教作为救世之说,它对欧洲文明的真正贡献在于它引进了一整套全新的价值体系,受其影响,西欧人的社会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其一,原罪说。“原罪说”在《圣经》中有成型的表述,而后又经神学家多次提炼。先是奥古斯丁,后有托马斯·阿奎那等系统阐述,成为基督教信仰的重要基石。按《圣经·创世纪》,一方面,人是根据上帝的形象造的,所以人身上的能力为万物所没有———人有灵魂,可直接与上帝沟通,人有创造器物的能力,人有上帝一样的自由意志。另一方面,人的知与能是有限的、可善可恶的、被造和被主宰的,据此,人有不可克服的终极困境。如果人肯追随上帝,就可以靠上帝的恩赐和能力来克服这种局限性;倘若人背离了上帝,属世的特点占了上风,就会陷于矛盾和混乱中不能自拔。人总在不断地斗争,不断地制造信仰,意图摆脱却永远不能离开上帝带来的终极困境和深层迷茫。《圣经》选取了亚当和夏娃吃禁果作为堕落的开端,相信吃禁果后“眼睛就明亮了,便如神能知道善恶”。这意味着知善恶可以不凭神的指引,人可以如上帝一样行事,于是唤起了人肉体中的本能的贪欲———人的傲慢自大和对上帝的反叛。人自大地模仿上帝,企图将自我树为存在的中心。人与神的秩序被打乱了,所以奥古斯丁说“恶是向着高一级存在的僭越”。原罪的本质是“僭越”,即人仅具备有限的智能

32

①②801—813年的法兰克王国敕令中说,如果证明领主有下列罪行之一,附庸就可以“背弃他的领主”:第一,封君不公正地奴役他;第二,封君想谋害他的生命;第三,封君和封臣的妻子通奸;第四,封君拔剑向他进攻企图杀死他;第五,封臣将自己的手交付给封君之后,封君未能向他提供应尽的保护。《圣路易斯法令》中也完整规定了领主和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和附庸之间的义务是相互的,双方必须以同样的关注来保持它;不履行义务或由于冒犯领主而有罪的附庸将失去他的封地;如果领主拒绝执行法庭的判决,或引诱附庸的妻子或女儿,那么附庸将免于义务,并可继续持有他的封地。A.J.卡莱尔:《中世纪西方政治理论》(A.J.Carlyle,A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eory in the West)第3卷,布莱克伍德父子公司1928年版,第62页。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43页。

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

和德行,却有着无限的贪欲;或者说,有限的人却要试图比附无限的上帝。

“原罪说”的影响颇为深刻,事实上它已经成为欧洲文化的重要理念。根据原罪说,即使贵为国王、皇帝,在上帝面前仍然是有罪的。这样一种论证本身就使得国王不能把自己在道德方面打扮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原罪说”对“人性原罪”的预设势必导致世俗权力原罪。霍布斯就认为:“持续的和孜孜不倦的对权力的要求,是整个人类的共同欲望。”①显然,对世俗权力的怀疑,使其丧失了在世人心目中的神圣性,这也就为国家权力的对立物预留下了空间。议会一类的政治组织似乎可以想象了,甚至呼之欲出。权力制衡权力的实践在罗马时代已出现,但基督教的原罪说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从而为这种实践开辟了真正广阔的前景。

其二,政教分离的二元政治观。在《圣经》里,面对死亡,耶稣平静地说:“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②基督徒对来世的信仰,降低了世俗政治生活在人们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曾被认为“至善”而成为人们追求的政权模式。而在基督教看来,由于人的本性,任何政权的形成都无法避免局限性,不可能达到神所具有的至善,所以,他们与国家拉开距离,以保留、怀疑的眼光审视国家。同时,也不完全放弃政治领域,因为人类生活的最高理想———爱的理想———既不能放弃,又无法完全实现,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性现实。③基督徒一般承认和服从世俗权威;一方面要服从上帝的权威,另一方面也要服从世俗国家的权力。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圣经》上耶稣用一句很平常的话做了概括:“恺撒的物当归给恺撒,神的物当归给神”,④此为教俗权力关系的经典表述,即基督教的“二元政治观”。

政教分离的思想在《圣经》中有多处表述。例如,《旧约·创世纪》就排除了君王和祭司产生于以色列同一支派的可能,而是预言他们将来自不同的支派,当时以色列存在12支派。⑤政教角色不可合一,也不可混淆,倘若逾越权限,就会受到神的处罚。又如,祭祀上帝本不是国王的事,而是祭司的圣职,可是乌西雅王心高气傲,行事邪僻,执意进耶和华圣殿上香。勇敢的祭司劝阻他,“他向祭司发怒的时候,在耶和华殿中香坛旁众祭司面前,额头上忽然发出大麻风……因为耶和华降灾与他”⑥。

从基督教的根本理论上讲,上帝创造一切,主宰一切,被称为“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应当置于世俗权威之上。然而,该理论在肯定上帝权威优先性的前提下,并不主张神权掌控一切,导致极端的神权政治;也不鼓励在上帝的旗帜下反叛,或流于消极遁世的一般的宗教传统。而是主张将神俗两界分开,承认两者的价值,划出各自的大致领域。教皇基拉西乌斯一世早在5世纪即指出,耶稣将世俗权力与精神权力连接为一体,他既是国王也是教士;又是耶稣将这二者区别开来,给予双方各自的权力,形成相互需要又相互独立的领域。⑦实际上,《圣经》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模式:在上帝的物与恺撒的物之间做出区分,意味着精神权力与世俗权力分离,教会与国家并立,任何一方都不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坚持教会应保护那些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们,但驳回了教会权威替代世俗正常司法程序的任何尝试。例如,几位骑士因封地问题与世俗领主争执不下,特利尔主教欲传42

①②③④⑤⑥⑦

克劳斯·冯·柏伊姆著,李黎译:《当代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34页。

《圣经·约翰福音》,第18章第36节。

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章。《圣经·马太福音》,第22章第20节。

《圣经·创世纪》,第49章。

《圣经·历代志下》,第26章第16—21节。

A.J.卡莱尔:《中世纪西方政治理论》第2卷,布莱克伍德父子公司1928年版,第148页。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讯他们到主教法庭,并做出裁决。然而,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并不支持主教,宣布主教裁决无效,他解释说只有当世俗法庭没有公正处理时,教会法庭方可受理。教皇英诺森三世秉持同样的原则,他授命维切利主教明确宣布,如果属于当地的世俗事务,主教法庭做出的判决无效;只有世俗法庭未能秉公断案时,教会法庭才可受理。①可见,教会权威与日俱隆,但教会并没有宣称对国家的权威。

其三,上帝选民说。《圣经》说:“因为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信仰上帝的基督徒认为自己是神的儿女,天国的公民,无论人的世俗地位如何,通过受洗入教,他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成为“新人”。②原罪的教义,不仅使个人成为罪的承担者,而且灵魂得救也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从而使古老的共同体的统一性让位于个体性。在中世纪激烈的政教冲突中,个人或个体概念得到发展,而这是古代世界所意识不到的。对基督教来说,人的灵魂单独与上帝发生关系,超脱社会的控制之外。个人的宗教和道德体验可以超越政治权威。③人的得救纯粹是灵魂的事,与种族、出身、团体无关,甚至不分“为奴的”还是“自主的”。原来被称为上帝选民的以色列人,本来应该享有上帝子民的名分,律法、礼仪等原来都是属于他们的,甚至基督肉体的血统也是以色列人;然而基督教认为血统不是“以色列人”的唯一标志,肉体的和属灵的是两回事。“肉体所生的儿女不是神的儿女;唯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④,关键是对基督的信仰和上帝的恩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基督徒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人,是新的种族,是真正的以色列人……是天国耶路撒冷的公民”⑤。单个人要对上帝负责,单独接受审判。审判的根据不是所归属的团体,而是本人的行为。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拣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成为天国的选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

基督教不仅贡献了它的理念,而且直接参与了西欧文明的锻造。

基督教最初形成后的300年间,基本处于非法地位,遭到罗马帝国的残酷迫害。由于基督徒的坚持与坚韧,313年,东西部皇帝达成共识,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宗教信仰自由,基督教获得了合法地位,从此结束了“三百年教难”。到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唯一合法的宗教。一方面,在政府支持下,基督教的传播迅速而广泛,很快覆盖了帝国全境;另一方面,基督教失去了往昔的自由和独立,从主教的任免、调动到教义的确定都受到皇帝的控制。在争取自治权力的早期斗争中,米兰主教对皇帝的抵制最为典型。米兰主教安布洛斯(约340—397年)明确宣布,皇帝作为基督徒同样是教会的儿子,皇帝“在教会之中,而不是在教会之上”。一次,皇帝指令把若干教堂交给阿利乌斯派,安布洛斯断然拒绝,声称“宫殿属于皇帝,教堂属于主教”,迫使皇帝做出让步。另一次,由于皇帝对民众的屠杀,安布洛斯拒绝皇帝参加感恩圣事。卡莱尔指出,作为教会独立的第一个实际倡导者,安布洛斯清楚地意识到皇帝权力即使在世俗事务中也是有限的。⑥安布洛斯的言行对中世纪教会与国家关系

52

①②③④⑤⑥

A.J.卡莱尔:《中世纪西方政治理论》第2卷,第222—223页。

《圣经·申命记》,第14章;《圣经·哥罗西书》,第3章。

A.J.卡莱尔:《中世纪西方政治理论》第3卷,第8页。

《圣经·罗马书》,第9章。

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孙善玲等译:《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A.J.卡莱尔:《中世纪西方政治理论》第1卷,布莱克伍德父子公司1903年版,第180—184、193页。

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

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因为这不是一般的权力之争,而是在尝试履行一种新的原则。

这样一种新原则不是一蹴而就的。日耳曼人入主西欧后,随着基督教的传播,整个西欧大地逐渐基督教化。8世纪至9世纪中叶,特别是查理曼在位时,教会一度受世俗政权的管辖和支配。751年,教皇为丕平加冕,其含义相当复杂。一方面,“君权神授”给王权涂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另一方面,为国王加冕意味着教皇对王位有批准之权,自然也有罢免之权。总之,这一时期西欧的政治结构虽然已经包含了“二元政治”的基本要素,但就教会与国家的权力关系而言仍然是不确定的,充满变数的,根据双方力量的较量在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倾向,总体看,似乎向国家政权倾斜的时候更多些。

教会争取权利最重要、影响也最为深远的实践,当属11世纪末到12世纪发生的主教授职权之争。该事件对于欧洲文明的意义如此重大,以致著名法学家伯尔曼称其为“教皇革命”,是“西方历史的断裂”,是一次真正的历史转折。①“革命”的发端是1075年《教皇敕令》宣布废除世俗的圣职授予权,“只有教皇才可以废黜和恢复主教”②,从而挑战先前的政治和法律秩序。自此,直到12世纪后期甚至进入13世纪,历经几代人,一种新的秩序才有了最后的保证,即法律的保证。最后的解决方案,双方都放弃了他们最激进的要求,通过艰苦的谈判,以妥协告终。德国、法国、英格兰和其他地区莫不如此。教俗对抗在德国最为突出,斗争持续了半个世纪,最后达成沃尔姆斯协定。根据协定,依教会法规,在教会内部选举产生主教和修道院长,皇帝可临场监选;同时,教皇承认皇帝的世俗授任权。在英格兰,直到1170年,即格列高利发出《教皇敕令》95年后,国王才最终放弃了成为英格兰僧侣最高统治者的要求。从此,教会权力和国家权力,尽管密切相关却又分别独立。③“教皇革命”的后果相当明显。其一,以法律的手段,平抑了皇帝或国王的权力,剪灭了他们头上的光环,逐渐结束了神圣王权时代。“教皇革命”从挑战单一权威开始,宣称皇帝或国王的权威从来就不具备“神圣的”或“超凡脱俗的”品格。伯尔曼指出,“古代国家和日耳曼—法兰克国家是宗教国家,在其中,最高政治统治者还负责维护宗教教义和宗教仪式,并且经常自以为是一个神圣或半神圣的人物。“教皇革命”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剔除最高政治权威的宗教职能和宗教特性。在那以后,皇帝和国王被那些遵从罗马天主教教义的人当作俗人,从而在精神事务上完全不具有权能。”撤销了皇帝和国王的精神权能,为中世纪,最终也为近代世俗国家奠定了基础。其二,确认了西欧社会存在两种并行的权威———教会权威和世俗权威,二者相互独立又保持某种紧张关系,实践了二元政治观。

倘若将“教皇革命”的后果置于整个历史背景下,人们不难发现,这里所涉及的远不只权力之争,而是预示着一种新的事物秩序,“随着教皇革命而来的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教会法体系和各种新的世俗法体系”。按照伯尔曼的观点,社会多元化使法律的最高权威性成为必要和变得可能。“西方法律的多元论,已经反映和强化了西方的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多元论,它一直是或一度是发展或成长(法律的成长和政治与经济的成长)的一个源泉。”④

显然,欧洲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缓慢、复杂又有踪迹可寻的过程。5—9世纪是日耳曼人入主欧洲、欧洲社会秩序发生转换时期,在激烈的社会振荡中迎来文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9世纪62

①②

③④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50页。

S.Z.埃勒,J.B.莫拉尔编:《历史上的教会与国家》(S.Z.Ehler&J.B.Morrall,eds.,Church and State through the Centuries),伦敦:1954年,第43—44页。

A.J.卡莱尔:《中世纪西方政治理论》第1卷,第175—176页。

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137、140、12页。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采邑制确立,欧洲逐渐由动荡趋向稳定,至十一二世纪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此时,土地大面积开垦,人口增长,贸易活跃,城市兴起,大学诞生,罗马法复兴。罗马法复兴表明罗马因素进一步融入欧洲,而且深入到欧洲法学体系的创生过程。当然,此一时期最重要的标志还属基督教的大规模介入。在数百年乃至上千年逐渐发展的基础上,教堂林立,基督教全面兴起,特别是“教皇革命”引发社会政治框架重组。欧洲文明的三个要素,进入集中混合“发酵”期,一种新的欧洲文化依稀可见。难怪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11和12世纪,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①

进入13世纪以后,西欧社会明显加快了历史步伐,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结构性变迁。例如,从共同体中心到个人本位,从领主强权到个人自由,从生活性消费到投资性消费,从糊口经济到商品生产,从劳动到休闲,等等。戴尔指出,全社会成员都参与了这样的变化过程,但主要的受益者却是贵族以外的普通人。在其后的几百年中,贵族减少和失去了特权,而普通人相应地扩大和获得了许多权利,中世纪中晚期的历史就是在贵族和普通人的权利的此消彼长中进行着的历史。②不论欧洲文明生成期还是发展转型期,我们不难发现一条主线,那就是普通人与贵族领主、民权与王权的抗争,在斗争中前者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毋庸置疑,这样的进程有利于底层民众力量的成长,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也有利于当时整个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效积累。

总之,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日耳曼人马尔克制度、古代罗马法和基督教思想三要素熔为一炉,大约在12世纪逐渐生成欧洲文明的雏形,规定了其后发展的轨迹。西欧文明并非单一的、完全土生土长的:马尔克传统来自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日耳曼原始部落,罗马法来自被征服的罗马帝国,基督教则源于东方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教。可见,与世界大多数文明的形成一样,欧洲文明的创生过程也是不同文明的融合与嬗变的过程,各文明要素扬弃和契合的过程。笔者希望文明要素的探源与分析,有助于深入认识欧洲的历史与现实,吸纳欧洲智慧,也有助于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事实上,没有一种文化的边界是一成不变的。

人类历史曾先后出现数十种文明,自16世纪以来,唯在西欧文明的基础上衍生出资本主义文明。资本主义文明一亮相就身手不凡,极大冲击了整个人类社会,同时也显现了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它一方面使人们普遍摆脱了人的依附关系,建构契约社会,创造了历史上空前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则撕下了传统社会中温情脉脉的面纱,人际关系冷漠,又陷入物的依赖关系中。③马克思以及西方的有识之士对此做过颇为深刻和系统的剖析。

[本文作者侯建新,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天津300387,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210093]

(责任编辑:国洪更)

72

①②

③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94页。

克里斯托弗·戴尔著,莫玉梅译,徐浩审校:《转型的时代———中世纪晚期英国的经济与社会》,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见该书及中译本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SUMMARIES OF ARTICLES

He Shunguo,World History:Marx's Concept and Ideologies———A Discussion of the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of Global History of the West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history of the West has posed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teaching,research and compilation of world history in China.In response to this challenge,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Marx's concept and ideologies of“world history”,and argues that the theory of“universal band”among all ethnic groups and the theory of“the evolution of social formation”can be considered as two main points or ways of thinking.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Marx's ideologies cover both the transverse and fore-and-aft development of“world history”,and provides a preliminary survey about the five major issues concerned.By analyzing these factors,the author lays out a very strong argument that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formation,rather than the transverse development of society,is the central drive of“world history”,and the development of“great industry”is jus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intersection”between the two trends in world history,wherea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the“real intersection”between the two trends.Therefore,the global history of the West is not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world and cannot replace traditional“world history”.

Hou Jianxin,Blend and Creation:Three Origins of the Western European Civilization The diversity of human civilization exists not only in the contemporary,but also throughout the long history.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explore the particulariti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in history.The Western European civilization,which sprang in the5th century and took the initial shape in the early second millennium,derived from cultures of various essences:ancient Germanic tradition,Greco-Roman civilization and Christianity.Mark was the embryo of Western European civilization;classical civilizations,especially the Roman law,laid the broad foundation for the law-ruled society by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personal right in the middle ages and its gradual introduction into the field of public law;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struggles of Christianity ended the age of Divine Kingship and contributed to build up a new social structure.In short,after several centuries of development,the three elements merged as a whole under particular social conditions and transformed into the prototype of the Western European civilization.Obviously,Western European civilization is the secondary and mixed culture.Its creation was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civilizations.After the16th century,it turned into

the capitalist civilization which showed extraordinary creativity,impacted the whole human society and demonstrated inherent limitations.

XüMinglong,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by Montesquieu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once introduced to Europe,drew widespread attention among French intellectual elite.Montesquieu started watching the controversy since1713.But,instead of getting involved in the controversy,he sat on the sideline.He read most of the major works related to China that were available at that time in Europe.He also conducted long conversations in Paris with Mr.Arcade Huang,a gentleman from China,and in Rome with Father Fran ois Foucquet,a missionary returned from China.All of his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and his general concept of China were on the basis of th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he accumulated from reading and conversations.To him,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was nothing but nonsense,and the evangelization in China was doomed to failure.From his own perception of China,his observation of China is a blend of praise and censure.He pointed out both good and bad aspects of China and finally defined Chinese government as despotic.

Li Yongsheng,A Study of German-American-Chinese Entente of1907-1908 In1907,the German Government raised the proposal of German-American-Chinese Entente to cope with the agreements about China among Great Britain,France,Japan and Russia.There is currently a prevailing viewpoint holding that the Qing Government appointed Tang Shaoyi as special envoy to thank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for remitting the indemnity of 1901nominally while Tang's actual task was to establish the German-American-Chinese Entente.In fact,the Qing Government showed little enthusiasm toward the proposal of Entente initiated by the German Government and the secret talk between the American president and Tang Shaoyi ended the proposal of Entente.The American Government at first told the German Government that it would like to take the Entente issue.But soon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changed its tune,signed the Root-Takahira Exchange of Notes and declined Germany's proposal.The German-American-Chinese Entente Proposal was hazardous to the United State and China,so it was declined by them.

Meng Zhongjie,On the Change of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he Weimar Germany:The Case of the Eight-hour Working Day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he Weimar Germany underwent a transformation from cooperation to opposition.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ight-hour working day was the example.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Weimar Germany,the eight-hour working day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pressure from the revolution and demobilization,so that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

简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的基本观点。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模块专题六作业 1、简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的基本观点。 答:一、忠实取向: 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实现程度高,则课程实施成功;实现程度低,则课程实施失败。取向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其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 二、相互适应取向 该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三、课程创生取向 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2、简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模式。 答:一、“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学科结构运动”所采用的也是“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这种模式把课程变革视为一种技术化、理性化的过程,包括如下四个分离的、有顺序的步骤,即“研究——开发——传播——采用”的线性过程: 第一,研究:通过研究确立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是课程变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指导原则。 第二,开发:将研究发现的基本原理运用于课程资料的开发过程中,由此获得新课程。 第三,传播:将研究开发出的新课程系统传播给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供其使用。 第四,采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使用新课程并将新课程整合于学校课程之中。 二、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兰德社团于1973-1977年对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教育变革展开研究,这项研究统称为“兰德变革动因研究”。“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即产生于该研究。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研究发现,课裎变革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启动阶段。在本阶段,课程变革的发起者致力于使人们支持课程变革计划,这需要对课程变革计划的目标作出解释,以使教育实践者理解与接受。 第二,实施阶段。兰德模式认为,成功的课程实施取决于课程变革的特征、教学和行政管理人员的能

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路径和对策研究

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路径和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显得愈发重要,所以本文先解释什么是文化影响力,然后再说明文化的作用。接着再说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其对世界影响力。进而指出中国如果想要让自己在国际上长期地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得到他国的尊重,那么只有提升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从影响力,从而在指出提升本民族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性。然后再结合中国文化和国际的大环境,从而找出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中国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路径;对策;提升 正文 一、文化影响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上所产生的认同的深度和广度 (一)文化影响力的内容和文化的重要性 1.何为文化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对周围国家所产生认同的深度和广度,是一种可以间接调控或改变他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力量。一方面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面貌和整体文化素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内在素养的体现。 2. 文化的作用 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化对人的作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二)中国文化及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1.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以易诗书礼乐春秋为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曾经都拥有着耀眼的文明,可是如今文化仍然蓬勃发展并不断传承的却只有中国,这也充分显

中国鸟禽文化赏析答案第二章单元测试答案知到APP.docx

中国鸟禽文化赏析答案第二章单元测试答案知到APP 问:1912年,()组建了中国国民党。 答:宋教仁 问:1912年,孙中山批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法案是在哪里制定并获得通过的? 答:南京 问: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公布《普遍教育暂行条例》,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除”。() 答:对 问: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宋教仁担任()。 答:法制局局长 问:1912年1月1日,宋教仁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的()。 答:法制局局长 问:保护乘客的安全保护装置有( )。 答:BDE 问:宋代第一位专力作词,并成为市井文化的代表人物和先驱者的词人是: 答:柳永 问:下面是一个复合式标题中,请问起到支撑主题、补充主题是() 新洲靠山

店发生重大车祸一轿车撞到19名小学生肇事司机乘机逃逸 答:肇事司机乘机逃逸 问:以下哪些属于潮州筝乐? 答:《思凡》《倒骑驴》《寒鸦戏水》《锦上添花》 问:轿厢安全钳动作时,装在安全钳拉杆上的电气开关应在安全钳动作之后使电动机停转。 答:× 问:标准的握手方式是:握手时,上身稍前侧,伸出左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简单地用言语致意、寒暄。() 答:错误 问:布鲁诺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被活活烧死,这体现了创新的()。 答:艰巨性 问: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 答:发现科学问题的敏锐眼力 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策略 对学术权威怀疑的勇气 对问题求证到底的毅力 问:J型是什么性格类型: 答:判断型 问:Is Rose studying music? 答:√ 问:下列关于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的概述,正确的是: 答:20世纪之前,中国舞蹈以写意、抽象、表现型舞蹈为主,西方舞蹈以模仿派、再现型为主20世纪初至60年代,中国舞蹈以模仿生活的现实主义为主,西

课程实施的取向

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取向 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 1)忠实取向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课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实现程度高,则课程实施成功;实现程度低,则课程实施失败。 该课程取向的课程实施研究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测量一项特定的课程革新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第二,确定影响课程实施过程的因素(促进因素或阻碍因素) 2)相互适应取向 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施之后,可能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既定的课程计划会发生变化,以适应各种具体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既有的课程实践会发生变化,以适应课程变革计划的要求。在相互适应看来,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相互适应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必然 性。该课程取向的课程实施研究也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借用社会科学中新的方法和理论以发现关于各种教育问题的详尽的、描

述性的资料。第二,确定促进或阻碍课程按计划实施的因素,特别是各种组织变量。 3)课程创生取向 课程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新兴取向。这种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该课程取向的课程实施研究的问题有:第一,创生的经验是什么?教师与学生是如何创造这些经验的?怎样赋予教师和学生权利以创生这些经验?第二,课程资料、程序化教学策略、各级教育政策、学生和教师的性格特征等外部因素对创生课程有怎样的影响?第三,实际创生的课程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隐性课程”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 近代以来,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中国人只讲求实用的技术,而缺乏真正的科学。我们到底应当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古代的科学是非常发达的。比如,在数学方面,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计算,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墨经》中光学部分,虽然只有八条,但次序安排合理,逻辑严密,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在化学方面,西汉时的《淮南万毕术》发现了金属置换反应。东汉末年的《周易参同契》认识到了物质进行化学反应时配方比例关系。东晋时的《抱朴子》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而中国人在天文学、地学和医药方面的成就,更是有口皆碑,就不必细说了。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与如何定义科学有关。李约瑟认为,近代科学与古代科学的区别是将数学与实验结合起来。他分析伽利略方法的特点是:(1)从所讨论的现象中,选择出几个可用数量表示的特点;(2)提出一个包括所观察各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在内的假说(模型);(3)从这个假说推出某些能够实际验证的结果;(4)观察,然后改变条件,再观察即进行实验(反复实验),尽可能把测量结果用数值表示出来;(5)接受或否定第二步所作的假说;(6)用已经接受的假说作新的假说的起点,并让新的假说接受考验。如果按照这样完整的六步进行才算是科学研究的话,不仅中国古代没有,西方也没有,就连文艺复兴的巨人达·芬奇也还没有做到这一步。 上世纪80年代有位留美学者说中国古代一无对科学的兴趣,二无科学教育,三无科学的思想方法,四无对科学作用的认识。我认为,这种看法过于偏激。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为了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就必须发展生产,必须去认识自然界,去发展自然科学,只是关注的程度有所不同,发展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中华民族能够持续发展几千年,没

课程创生取向

简述题 1、简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的基本观点。 根据很多美国课程学者的归纳,课程实施主要有三个基本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 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实现程度高,则课程实施成功;实现程度低,则课程实施失败。取向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其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 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2、简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模式。 一、“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二、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三、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 3、简述课程创生取向的特点。 1、课程创生取向认为,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并且是教师与学生实际体验到的经验,那么这种课程的性质就是地道的经验课程。 2、课程创生取向认为,课程知识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这里,课程知识是一种“人格的建构”。当然,这种“人格的建构”必须既回答个人的标准,又回答外部的标准。 3、课程创生取向认为,课程变革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思维和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一套设计和实施新课程的组织程序。课程变革包含“真正的重构”:人的思维、感情、价值观都必须变革,而不只是变革课程内容和资料。因此,成功的课程实施(即个性的变革与发展过程)需要接受课程变革参与者的主体性,并给予充分理解。 4、课程创生取向还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教师连同其学生成为建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课程创生的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持续成长的过程。 5、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看,持课程创生取向的研究者更倚重“质的研究”。由于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教师与学生从事课程创生的真实情况,而不同教育情境中的课程创生迥异,因此,研究者对个案性质的“深度访谈法”倍加青睐。

2018年全新《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2018年全新《中西方文化比较》尔雅网课章 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1 1 【单选题】从文学与审美的角度来瞧,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就是()。 A、白话诗 B、古体诗 C、现代诗 D、格律诗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 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就是()。 A、 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 B、 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 C、 好恶的原始冲动就是可以被控制的 D、 最初的喜好更多地就是冲动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就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1、2 1 【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 B、个人 C、特定人群 D、大众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长期来瞧,()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 B、接触的频率 C、她人的喜好 D、事物的外表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与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1、3 1 【单选题】《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A、道 B、象 C、规 D、气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村山节与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 B、800年 C、1200年 D、300年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2019智慧树知到[中国鸟禽文化赏析-2018暑期学期]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中国鸟禽文化赏析-2018暑期学期]章节答案 [第一章测试] 绪论单元测试 1.【单选题】两足而()谓之禽 喙 尾 鳞 羽 答案:羽 1.【单选题】鸟纲通常被分为三个总目,它们分别是平胸总目、企鹅总目和() 突胸总目 古鸟总目 今鸟总目 鸵鸟目 答案:突胸总目 2.【单选题】我们国家没有分布的鸟类有() 鸌形目 鵜形目 蜂鸟目 鷿鷈目 答案:蜂鸟目 3.【单选题】通常把鸟类分为8种生态类群,我们国家没有的生态类群是水禽和()走禽 涉禽 游禽 攀禽 答案:走禽

4.【单选题】鸬鹚、鹈鹕、鲣鸟等鵜形目鸟类的足属于() 半蹼足 蹼足 全蹼足 瓣蹼足 答案:全蹼足 5.【单选题】天鹅、鸳鸯等雁形目鸟类的足为() 瓣蹼足 半蹼足 蹼足 全蹼足 答案:蹼足 6.【单选题】丹顶鹤、小白鹭等岸边活动的鸟类的足为() 併趾足 对趾足 前趾足 涉足 答案:涉足 7.【单选题】鸡形目鸟类的足为() 前趾足 併趾足 掘足 对趾足 答案:掘足 8.【单选题】猫头鹰、老鹰等属于猛禽,它们的足为() 奇形足 常态足 瓣蹼足 攫足 答案:攫足 9.【单选题】几维鸟分布在() 澳洲 亚洲 非洲 美洲 答案:澳洲 10.【单选题】黄鹂、画眉、麻雀、燕子等雀形目鸟类属于鸣禽,世界上的鸣禽数量占整个鸟类数量的() 10-20% 50%左右 60-70% 30-40% 答案:50%左右

[第二章测试] 1.【单选题】钩辀格磔是拟声于() 答案:鹧鸪 2.【单选题】鸻的正确发音() 答案:héng 3.【单选题】古人对鸡的解释是() 答案:这三种都是 4.【单选题】云中谁寄锦书来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其作者是() 答案:李清照 5.【单选题】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这首诗描述的是()答案:鹤 6.【单选题】鸳鸯在中国寓意着() 答案:美满姻缘 7.【单选题】通常发出布谷、布谷,两声一度叫声的杜鹃鸟是() 答案:大杜鹃 8.【单选题】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该诗借景抒情,流露出的是()答案:妹妹出嫁的心情 9.【单选题】鸥字的书写源自于() 答案:殹 10.【单选题】我国古代鸠杖的用意在于() 答案:孝敬老人

儒家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西方的文化启蒙当西方被基督教神学黑暗的中世纪统治接近窒息的时候,一些知识分子精英在反思在思考,是为启蒙时期,恰在这时,来华的传教士带回了中国文化,当然包括儒家思想。 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传入是对西方文化一次巨大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被发现,对西方思想家们来说,是与达.伽马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新发现,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他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他说,当中国已经成为广大繁庶而且具有完善而明智的制度治理国家的时侯,“我们(欧洲各国)还是一小撮在阿尔登森林中流浪的野人哩”!他认为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首先从中国那里开始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遥遥领先。 伏尔泰指出,“他们帝国(中国)的组织,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管理最好,而且最优秀、最古老、也是最广博的王国”。是他大声疾呼;法国要“全盘华化”!他主张,每个法国人都应该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其它启蒙运动人物如霍尔把赫、狄德罗、爱尔维修,以及更早的莱布尼兹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指出:“众所周知,哲学的启蒙运动开始时,孔子已经成为欧洲的名人。一大批哲学家包括莱布尼茨、沃尔夫、伏尔泰,以及一些政治家和文人,都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动他们的主张,而在此进程中他们本人亦受到了教育和影响。法国和英国的实情是,中国,在儒学的推动之下,早就彻底废除了世袭贵族政治,现在儒学又成为攻击这两个国家的世袭特权的武器。在欧洲,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民主理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展。” 间接的儒家思想影响-科举制度:自古以来,欧洲的官爵都是世袭的,除非有战功受到国王的封赏,一般人想进入权力阶层是不可能的。当科举制度被引进的时候,在教育领域和人才选拔录用模式上可以说革命性的颠覆了以前落后的模式,这种凭借学问和才干、"学而优则仕"的制度与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一拍即合,它们终于找到了实现其启蒙思想的手段,英国由此造就了排出世袭制的具有英国特色的科举制度——文官制度,一举成为日不落;后来美国拿去搞有美国特色的科举制度--公务员制度,成为又一个超级大国......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7册《统计》精品课程研究整体规划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7册《统计》精品课程研究整体规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来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 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 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 第一学段: 一年级(上册)渗透(象形条形统计图) 一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二年级(上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二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 三年级(下册)纵、横两种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平均数 第二学段: 四年级(上册)纵、横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上册)中位数的统计意义 五年级(下册)众数的统计意义,复式折线统计图 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 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信息误导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 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

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 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 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 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能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单式条形统计图学具若干份,复式条形统计 图学具若干份,课堂小调查表若干份。 六、设计意图: 我们在研磨《统计》时,围绕新课标教学理念把整节课的教学划分为6个部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点: 1、复习旧知,激发兴趣。本节所学的内容实际上是三年级单式条形统计图 的纵向提升。教学中,我们通过观察统计表获取信息、利用学具制作单式 条形统计图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中

课程创生取向的幼儿园课程文化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92581251.html, 课程创生取向的幼儿园课程文化构建 作者:杨华俊 来源:《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19年第02期 “课程创生”这一术语由美国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等人于1992年最早提出。课程创生的实施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在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为这个经验创生过程提供了工具或材料。学前教育课程创生是指幼儿园教师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或幼儿的兴趣需要,优化整合幼儿园内外资源,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反思批评,主动地、创造性地构建适合幼儿全面、和谐而又富有个性发展课程的过程。我园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坚持课程创生取向,初步形成了课程创生取向的课程文化。 传统的幼儿园课程管理更多地强调教师要忠实执行、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却忽视了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我园转变课程管理理念,引领教师树立课程信念,以幼儿发展目标为引领,以开放性的课程资源为依托,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微事件,开辟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形成了具有本园特点的课程行事方式。 1.微——课程创生于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事件 案例:牙齿里的小蚂蚁 区域活动时,小一班的泽泽突然哭了起来,教师赶紧上前询问,泽泽说牙疼,因为牙齿里有小蚂蚁。教师说为什么会有小蚂蚁呢?泽泽说因为自己爱吃糖,小蚂蚁也爱吃糖。师幼对话引来了其他幼儿的关注。区域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了关于牙疼的谈话活动,牙齿里究竟是不是小蚂蚁呢?孩子们发生了争论。这时教师提供了手电筒和放大镜,孩子们给泽泽检查牙齿,发现泽泽牙齿上有黑洞,却没有发现小蚂蚁。下午游戏时,教师在科学区投放了放大镜、小镜子、手电筒等材料,孩子们自发地互相检查牙齿,产生了新的话题:饲养园里的小动物们有没有蛀牙?孩子的兴趣在不断地发展,教师及时捕捉兴趣,开展了科学活动“动物有没有蛀牙”、绘本阅读《小熊不刷牙》、健康活动“你会刷牙吗?”同时在角色区投放牙刷,科学区投放牙齿模型,美工区投放小镜子和制作牙齿模型的黏土和纸盘,阅读区里投放和牙齿相关的绘本,使得“牙齿里的小蚂蚁”这个主题活动一步步深入下去。 教师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更容易发现孩子们的需求,蛀牙虽是小事,但是给孩子们带来的生理和情感上的感受却并不微小。教师及时捕捉到这个事件的教育价值,生成系列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牙齿、保护牙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护齿习惯,并在情感上予以关照。 2.实——课程创生以幼儿发展为本

中西文化比较-网课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网课答案 1. 单选题中医对血液循环的了解比西方人至少早()年。 2000 2. 单选题西方语言文字本身的挑战是()。 语法 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表现了近古音的语音著作?() 《中原音韵》 4. 单选题中国古代的乡校除了办学以外的另外一个作用是()。论政 5. 单选题 ()是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第一原则。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6. 单选题中国产生的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过于强烈的()。 平等民主心态 7. 单选题中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中“道”的意思不包括()。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8. 单选题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更加强调()。原型 9. 单选题“全盘西化论”在()前后就已经形成了。 “五四”时期

10. 单选题民主社会鼓励成员()。 由克己利人的心态转换为损人利己的心态 11. 单选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的名言。 管仲 12. 单选题 ()提出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观点。 佛家 13. 单选题全盘西化派对诗歌是提倡()。 白话诗 14. 单选题认为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的是()。 黑格尔 15. 单选题中西语音比较下,不是中国语音特点的是()。 闭音节 16. 单选题中国不受列强欺负的方法不用强调()。 统一性 17. 单选题莱布尼茨在要求加入中国国籍的同时在()创立了一所中国学院。 法兰克福 18. 单选题人口数量与文化先进程度成()关系。 梭型 19. 单选题德国学者()首次将中国“圣人”这个意思诠释清楚。佩德斯 20. 单选题索绪尔的()强调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共时语言学 21. 单选题西方的哲学家一般也成为了()。 科学家 22. 单选题以下错误描述西方社会的民主的是()。 自觉自发的民主 23. 单选题以下正确描述乔姆斯基语言学习的机制的是()。 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 24. 单选题下列关于辜正坤教授对于社会和法律的见解,说法正确的是()。 社会越安定法律的作用越小 25. 单选题幼儿可以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因为其()记忆能力强。 机械 26. 单选题中国哲学倡导的是()。 气一元论 27. 单选题中西文化在字形比较上,中国更注重()思维。 整体综合 28. 单选题中国政治强调为官者或者为皇帝者的德行,是受到了()思想的影响。 民本 29. 单选题中西资源及文化比较中,古代社会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土地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下蛋啰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下蛋啰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唱、说、演和游戏欣赏感受歌曲《下蛋啰》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学习模仿歌曲《下蛋啰》的衬词韵律节奏 xxxxx|xxxxx|xxxx|xxx| 3、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 【教学重点】 通过听、唱、说、演和游戏欣赏感受歌曲《下蛋啰》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掌握歌曲中的衬词(gegegegedagegegegeda)要求不多唱不少唱 【活动准备】 flash动画、图谱、节奏卡、场景布置、鸡蛋若干、草窝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带你们到小鸡家里去做客好看谁的家到了你们知道鸡爸爸是怎样叫的呢鸡妈妈又是怎样叫呢 二、欣赏歌曲《下蛋啰》 1、教师演唱歌曲并用flash演示母鸡下蛋的情景

2、师:母鸡是下蛋的母鸡坐在里下蛋为什么要坐在草窝里下蛋下蛋时为什么它脸要涨得通红(用劲)鸡妈妈还可以做什么动作把鸡蛋生下来(再听一遍歌曲) 三、学习歌曲《下蛋啰》的衬词韵律节奏 1、你们觉得歌里一句最好听最有趣(完整听flash的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有节奏地说唱(分两部分进行练习强调不多唱也不少唱) 3、演示flash节奏图谱幼儿模仿节奏说唱(引导幼儿用肢体模仿母鸡开心的动作与表情) 师:出示草窝、交代规则:唱得像母鸡妈妈一样的不多也不少就会奖励一个草窝学做母鸡下蛋了 四、游戏:分角色对唱 现在我们都有草窝了请所有的小母鸡一块来下蛋吧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演我做大母鸡来(唱词)你们唱(母鸡叫声)比一比只小母鸡下得蛋最多母鸡们辛苦了我们快把喜事去告诉其他小朋友好

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概述 智慧课堂是安徽讯飞皆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服务平台,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应用的新型信息化课堂模式。该 产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决策、评价反馈、交 流互动、资源推送等方面实现了数据化、智能化,促进传统课堂教学内容与方 式的全面变革,为智慧的教与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 讯飞皆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实行“理论、技术、应用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设有讯飞教育信息化研究院,对智慧课堂的理论进行了专门研究. [1]承担并完 成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智慧课堂:基于动态学习 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研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智慧课堂》专著(2016年5月)。该书被誉为“国内首部基于信息化视角,专门、系统地研究 智慧课堂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著作”。 智慧课堂的定义 所谓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其实质,是基于 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 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 学习环境,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 发展。 [1] 智慧课堂的特征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智慧课堂从依赖于存在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 向依赖于对海量教学数据的分析。用于分析的数据大部分来自LMS、CMS和 学生档案库等数据库,也有些来自于学生个人的非正式知识管理系统(如个人主页、博客、微博等)。采用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挖掘 和分析,据此进行教学决策,依靠数据精准地掌握学情和调整教学策略。智慧 课堂教学中采取动态伴随式学习评价,即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学习诊断与评价,并可根据需求实时反馈评价结果,包括课前预习测评和反馈、课堂实时检 测评价和即时反馈、课后作业评价和跟踪反馈,从而实现了即时、动态的诊断 分析和评价信息反馈,重构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资源的载体形式上是 多样化的,包括电子文档、图片、影视、语音、PPT等多种样式的资源;在资源 推送方式上也是多样的,既包括自动推送、人工推送等方式,也可以采取自主 订阅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富有个性的多样化学习需要。 智慧课堂教学流程 智慧课堂教学的教学流程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组成。

莱布尼兹学术成就

莱布尼兹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 学家、物理学家和析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 才.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 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生平事迹 来布尼xx出生士德困东鄙来比镯的一个书杳 之家,)‘一泛接触占希腊罗马文化,阅读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著作,由此而获得了坚实的文化功底和明确 的学术目标.巧岁时,他进了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还)‘一泛阅读了培根、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著作,并对他们的著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在听了教授 讲授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木》的课程后,莱布尼兹对 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岁时他在耶拿大学学习 了短时期的数学,并获得了析学硕士学位. 20岁时他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论组合的艺术》.这是一篇关于数理逻辑的文章,其基木思想是 出于想把理论的真理性论证归结于一种计算的结 果.这篇论文虽不够成熟,但却闪耀着创新的智慧 和数学才华. 莱布尼兹在阿尔特道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 便投身外交界.在出访巴黎时,莱布尼兹深受帕斯卡 事迹的鼓舞,决心钻研高等数学,并研究了笛卡儿、 费尔马、帕斯卡等人的著作.和牛顿并蒂双辉共同奠 定了微积分学.1700年被选为巴黎科学院院士,促 成建立了柏林科学院并仟首仟院长. 始创微积分 17世纪卜半叶,建立在函数与极限概念基础上 刊微积分理论风还向生丁.微积分思想,最早叫以退 溯到希腊由阿基米德等人提出的计算面积和体积 的方法.1665年牛顿创始了微积分,莱布尼兹在 1673-1676年间也发表了微积分思想的论著.只有 莱布尼兹和牛顿将积分和微分真正沟通起来,明确 地找到了两者内在的直接联系:微分和积分是互逆 的两种运算.而这是微积分建立的关键所在.只有确 立了这一基木关系,才能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微 积分学.并从对各种函数的微分和求积公式中,总 结出共同的算法程序,使微积分方法普遍化,发展 成用符n5表示的微积分运算法则. 来布尼xx在数字万向的成就足巨人的,他的研究及成果渗透到高等数学的许多领域.他的一系列 重要数学理论的提出,为后来的数学理论奠定了基 础.莱布尼兹曾讨论过负数和复数的性质,得出复数 的对数并不存在,共扼复数的和是实数的结论.在后 来的研究中,莱布尼兹证明了自己结论是正确的.

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渝教宣〔2010〕21号 各高校: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我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得到加强,但仍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刻不容缓。针对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各高校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领导体制、经费投入、考核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要建立健全学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要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门机构,并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建设,设立不低于生均十元的专项经费。 二、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选拔、配备和管理。到2013年底,各高校按不低于1:3000的比例配齐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按不低于1:1000的比例配齐兼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目前每所高校配备的专职人员至少不得低于2人。要把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纳入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或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教师队伍统一管理,评聘相应的教师职称,并将咨询、辅导等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入工作量。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新进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市教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的积极作用,每年开展全市心理骨干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的心理辅导理论和实践培训,实现持证上岗。 三、全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云上智慧课堂解决方案

云上智慧课堂解决方案 无边界教学新体验

智慧地球: 下一代领导人议程 首次提出智慧地球 智慧概念深入教育行业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 正式宣告中国开启教育信息化时代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明确以“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为抓手 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提出,在教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强调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强调以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到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 中国教育现代化 强调到 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强调技术对于教育优质和均衡的推动到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

大学高职高专培训机构为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提供科研(网上科研空间)教学(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平台)智慧校园(安防移动化校园服务形成数据闭环)产业学院 突出移动化、混合式、智能化、多场景、全流程为 核心能力的新一代教学平台 新模式(虚商模式混合云模式)下的高校科研, 为高校打造更便利,更高效、更节约的科研环境 为学校构建智慧安防,园区,打通信息中台,人脸库 提供校园指引、停车等全信息化中台,结合教务、教学 等系统,实现校园数字化端平台:钉钉(主)支付宝优酷能力平台(终身学习账户)产业学院(阿里云大学淘宝大学学科生态) 基于云边的基础能力的云服务外延, 如混合云管控、安全合规、实验沙箱等 基于达摩院的能力,提供的基于语音识别、 图像识别等教学场景的智能服务, 如英文评测、公式识别、行为评测(监考)等 以不同学科的科研场景为主的软件工具平台的 打造,可作为科研云学科服务的支撑能力 以不同学科的科研场景为主的开放数据平台, 可作为科研云学科服务的支撑能力 提供的专有云服务和超算平台的服务基于公有云实现科研、教学等场景的服务提供云服务、、应用、产业学院的多类型一体机能力

中西地理与文化关系比较(三)作业

1、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3.13分) ?A.环境 ?B.语言文字 ?C.社会 ?D.人口 2、代表中华文化最高成就的是:(3.13分) ?A.商文化 ?B.周文化 ?C.唐文化 ?D.宋文化 3、不论世界文化,还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3.13分) ?A.循环 ?B.直线 ?C.圆 ?D.三角 4、当环境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比较多的时候,人类适应的方式是:(3.13分) ?A.求全 ?B.逃避 ?C.迎战 ?D.改变 5、下列哪一项不是辜正坤提到的东西方文化的关系:(3.13分) ?A.互根 ?B.互补

?C.互帮 ?D.互抗 6、根据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东方文化衰落的时候,西方文化会:(3.13分) ?A.衰落 ?B.兴盛 ?C.灭亡 ?D.都有可能 7、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三要素的影响:(3.13分) ?A.开放与封闭 ?B.率直与温婉 ?C.好战与厌战 ?D.挑战与迎战 8、下列哪一项不是商文化的典型代表:(3.13分) ?A.铜器 ?B.钟鼎 ?C.甲骨文 ?D.篆书 9、地理环境因素中和人类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三大因素不包括:(3.13分) ?A.地形 ?B.位置 ?C.资源 ?D.气候

10、下列哪一项不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文化上被同化的表现:(3.13分) ?A.说汉话 ?B.写汉字 ?C.和汉族通婚 ?D.参加科举考试 11、象数之学根于足数则(),增数则(),减数则(),尽数则 ()。(3.13分) ?A.长衰生亡 ?B.亡长衰生 ?C.衰长亡生 ?D.生长衰亡 12、中西文化发展的出路:和而不融—因时选择—循环取用—阴阳互泽—二元标准—:(3.13分) ?A.彼此对立 ?B.互相融合 ?C.此生彼克 ?D.水火不容 13、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和中华文化本身的发展有某种程度的()关系。(3.13分) ?A.正向 ?B.反向 ?C.对应 ?D.没有关系 14、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文化演进原因系统论:(3.13分)

智慧课堂解决方案

智慧课堂整体解决方案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校园部 2014年11月

1 系统概述 1.1 智慧教室建设背景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国务院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渐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素质培养方面转变,从教师的宣讲向教与学的互动方面转变。 课堂教学环节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做好教学互动环节,是掌握好教学环节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现行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签到环节、疑问确认环节、提问互动环节、课堂小测试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基于“云”技术集智慧教学、课堂互动、人员考勤、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在逐步的推广运用。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师生互动能力,从而提升综合教学质量。 1.2 智慧教室方案简介 智慧教室系统打通教学流程的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各环节,使用专项定制的人人通学习机,可与学校现有的课程中心、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平台、电子书包进行灵活畅通对接互通。 智慧教室课堂系统根据学校的现有信息技术架构,提供了数据中心版、私有云服务版、公有云服务版多种灵活的部署实施方式,为学校的教学模式创新与落地提供个性化、灵活逐级扩展、安全稳定的技术与服务水平。智慧课堂系统的特色: ★颠覆传统教学,提高学生知识应用力、自主思考力、探究学习力 ★无线多屏互动技术,权限控制、跨平台多点交互 ★大数据挖掘分析,助力教师针对性制定教学方案 ★满足各种需求的定制服务 ★个人学习空间满足进阶式教学 多种教学互动场景与功能推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等创新型教学理念的研究与实现,并同时支持多种教学终端(电子白板、人人通学习机、PC、笔记本等等)。 智慧课堂允许学生和教师在开课前掌握预习情况,并在课堂上导入课前作业进行讲评,老师主持与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小组教学活动,系统自动采集课堂信息生成质量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唐鉴真东渡以后,把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带到了日本,日本也派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此外,日本的文字、建筑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在我国几乎已经消失了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在韩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更大,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如果我们看韩国哲学家譬如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镛等人的著作,你不会认为它们是韩国人写的著作。另外,中国的一些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但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因此,韩国备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去年的端午节申遗之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所以,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东亚文化圈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关注和思考的焦点就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在汉唐时期传播到了韩国、日本等国,还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的影响最大,法国成为当时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一些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就通过法国传到了欧洲。法国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如笛卡儿、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霍尔巴赫,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程度,让我们现在都感到震惊。伏尔泰就在礼拜堂里供奉着孔子的画像,把孔子奉为人类道德的楷模,他认为,中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他极力主张法国乃至全欧洲都应该在政治、法律、哲学、文学和工艺技术等方面效法中国。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直到费尔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过中国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如莱布尼茨就认为,正是中国的发现,才使欧洲人从宗教的迷惘中觉醒过来。莱氏学术思想的形成,除了希腊哲学外,还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与耶稣会士白晋通信探讨《易经》思想,以易卦的阴阳二元论与西方数学的二进制相匹配,至今仍为学界所乐道。同时,在欧洲大陆还出现了一批研究中国文化的书籍,如《孔子道德论》、《中国哲人孔子的道德》、《中国道德哲学与政治立法》、《中国的哲学》等,这种影响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影响了德国的辩证法思想,也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文化,中国人那么义无反顾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顺利传播和发展这个问题。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在过去,就是在现在,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仍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举韩国和日本为例。 他山之石——韩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