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正确把握歌唱中气息的掌控

如何正确把握歌唱中气息的掌控

如何正确把握歌唱中气息的掌控
如何正确把握歌唱中气息的掌控

如何正确把握歌唱中气息的掌控

【摘要】声乐演唱是一项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较高的复杂的行为。声乐演唱水平的高低,跟天生的嗓音条件固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跟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对歌曲的理解和处理水平及演唱者自身的心理素质的高低有关。往往很多喜欢唱歌的人都会出现气息掌控不好这一现象,包括一些声乐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在通过了很多发声训练并做了一些准备之后,演唱一首歌曲时同样容易出现气息掌控不好这一问题。这就说明在某些环节我们做得还不到位。一个声乐的学习者要想唱好歌曲,就需要通过正确的科学的发声和呼吸训练等行之有效方法加强训练,从而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来完成。所以掌控好气息是每位唱歌者必须要做好的第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使歌唱者的歌声更加美妙动听。

【关键词】歌唱;气息;掌控

(引论)声乐演唱是一项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较高的复杂的行为。气息贯穿于声乐演唱中的每一环节,如果气息掌控不好就会给声乐演唱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要讲的声乐演唱中气息掌控不好的的问题也是我在学习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的问题,我将以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从以下四个方面的来进行阐述如何避免气息掌控不好这一问题。

一、正确的呼吸训练是掌控好气息的第一步。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自然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但在此我提到的呼吸部位是指调节肺部呼吸的横膈膜及调节肺部呼吸的胸部和腹部肌肉。自然状态下的人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的本能的呼吸,这种呼吸最放松、最自然,是唱歌时最完美最适合呼吸。但对于初学者却不能仅仅寻找这种自然的呼吸,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正确的科学的训练,培养出一种有意识的,有技巧性、有控制性,有目的性的、运用自如的自然的呼吸。因为我们人体的器官、骨骼都已定位我们无法调控,要做到有意识的控制呼吸,那就只能是有意识的控制这些可以调节肺部呼吸的肌肉。尤其是横膈膜,因为生理上它就是调节呼吸的关键部位。我们只有把它运用好才能更好的控制呼吸。在学习中我及很多同学都曾遇到吸气太浅导致气息不足的现象,

这是因为我们只单单用了胸腔呼吸,这种呼吸方式使气息深入太浅,使得横膈膜与腹肌对其控制力太小,无法做到对气息有意识的控制运用。而且这种呼吸会伴随着脖颈肌肉紧张和耸肩现象,使得歌唱者既达不到歌唱的自然放松状态,也影响歌唱者演唱的整体形象。老师教导我们要运用横隔膜及其附近的腹部肌肉带动肺部做深呼吸,这种掌控好气息深度的呼吸方法是避免歌唱中出现气息不足最基础的因素。为了避免气息掌控不好给声乐演唱带来严重的影响,我们应先做好呼吸训练。

呼吸的训练与运用方式有:慢吸慢呼、急吸急呼、慢吸急呼、急吸慢呼等。1、慢吸慢呼训练——扩张横膈膜附近的肌肉,即用腹部肌肉的扩张带动横隔膜的扩张,慢慢的深呼一大口气并保持住,再慢慢以最小的量往外吐气,这种练习有助于歌唱时对气息运用的控制,避免气息过度浪费,唱缓慢歌曲或长音时一般都需要这种呼吸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唱缓慢歌曲或长音时的气息不足现象,这是避免声乐演唱中出现气息掌控不好问题最基础的一个方法。2、急吸急呼——同样是做扩张横膈膜的深呼吸,但要求快速吸入再马上快速呼出,这种练习有助于锻炼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力,利于歌曲中跳音的演唱,可以避免跳音没有弹跳力或跳音不够明亮等,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弹跳造成的气息不足,这是训练横膈膜对气息控制力最关键的方法。3、慢吸急呼——慢慢的深吸一口气之后快速呼出,这种呼吸有助于避免演唱歌曲中音量较强的地方时的气息不足问题,可以有效的加强气息力度。4、急吸慢呼——这种呼吸也是必须建立在深呼吸的基础上的,这种呼吸方法利于歌唱中遇到的紧急换气点处,尤其是在歌词连贯呼吸间隙太小后又跟长音的地方换气,有利于避免乐句太长间隙太小造成的气息不足问题。这些方式都需要通过在长时间的不断地学习、训练过程中努力摸索并总结积累经验才能运用自如的用于歌唱中。

二、正确的发声练习对歌唱中气息控制的影响。

在发声练习前,我们常常会先练习打“嘟”,这是一种用气息带动嘴皮振动发声的方法,无音高练习时它就是一种单一的较好的控制气息的练习方法,若加上音高它便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较好的练声方法,它要求要将嘴巴嘟起,用缓慢呼气带动嘴皮的震动发出“嘟”的声音,这种发声方法利于学习者寻找头腔共鸣位置,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控制气息缓慢呼出保持发声长度。发声练习时,一般我们常用

a,e,i,o,u等单母音或ma,me,mi,mo,mu等混合母音套入:1234,54321/13,53,1/1234,53,42,1/13,24,35,42,1/53,42,13,53,1/565、454、343、232、1等音阶式发声练习曲中做发声练习。歌唱者平时的发声练习影响歌唱者演唱时对气息的控制。如拿闭口音:mi和开口音:ma在音阶1234,54321中练习,mi是闭口音口形不宜开得太大,但要注意mi音上行时口腔内部应尽量像唱开口音时一样,舌头和下颚都要自然放松,抬起软腭,打开喉咙来发声,ma音下行时,则要上下打开口腔,尽量抬高软腭,打开喉咙,放松舌头和下颚来发声。如果mi 音上行时不注意正确练习,口腔内部打开不够,口形横向打开则会使发音太扁无法让口腔有效的控制气息的呼出量,很容易造成气息不集中、撒气、漏气的的现象;当歌唱中遇到:新,心,星,幸,青,里,行,银,衣,盈,喜轻等闭口发声的文字就会影响歌唱者歌唱时对气息的控制。ma音为开口音,外部口腔要尽量打开,发音练习时如果不注意将口型口腔横向打开,软腭不能高高抬起,就很容易让气息一呼而出,无法让气息在口腔和头腔内停留支撑声音在口腔和头腔中共鸣;当歌词中出现:啊,爱,哎,哀,阳,山,满,慢,长,寒等开口发声的文字时就容易出现音高位置不够,气息不足的现象,影响到歌唱者歌唱时对气息的控制。

就拿歌曲《孟姜女》为例来做简单的分析:这是首叙事歌曲,属于慢板形式,第一段曲调柔美,描绘了孟姜女与丈夫分离的场景,歌唱时要稍慢一点,带有一种委婉、哀怨的情绪去演唱,这时要用深呼吸把气息放沉稳,避免因气息控制不好导致提气演唱造成声音太虚;尤其在低音旋律部分一定要注意气息与胸腔共鸣的正确的科学的运用,以免因气息控制不好造成的气息不足或过度换气影响乐句的歌唱性;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里,新,喜,盈;长,城等,这就需要注意发声训练中闭口音、开口音发声方法的运用,避免影响歌唱者演唱时对气息的控制。第二段旋律稍作流动表现了孟姜女盼与丈夫重逢的急切心情,因乐句与歌词排列产生了紧密的衔接处形成弱位音,这时要运用急吸慢呼地方法避免未能及时呼吸造成的气息不足;这一段里出现了夏,银,星等也需要注意发声训练中开、闭口音发声方法的运用。第三段运用了转调,旋律跌岩起伏,力度张弛有序,表现了孟姜女为夫做寒衣的感人情景,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要做渐强处理,到高音为最强又做渐慢,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气息、打开喉腔、抬起软腭、做好头腔共鸣,尤其是到高音演唱的“啊、寒”和“衣,行”等开闭口字眼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气息。

到了第四段及最后结尾部分再度转调,带有戏剧紧拉慢唱的手法,表现了孟姜女失去丈夫哭天喊地的极度悲痛心情,将歌曲推向高潮,我们可以选择“哭唱”的演唱方法使气息保持沉稳有力,以有效的控制气息支持有力而激动的高潮部分的演唱,尤其到了尾声多是高音且多数是长音,如果控制不好气息很容易出现气息不足的问题。我们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控制好气息,再让气息支撑好歌唱中的发生与共鸣,才能保证演唱整首歌曲时声音的统一与美妙。

三、正确的歌唱共鸣利于气息的控制。

我们所说的歌唱中的共鸣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发音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基音”在共鸣腔体内引起的共振叫做“共鸣”。人的声带是极短的振动体,气息冲击声带形成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量是微小的,这些声音被传到人体的各个腔体里面形成共鸣才使得音量变大,就如乐器可以通过其音箱产生共鸣一样,人的演唱中也需要腔体产生共鸣来扩大音量美化音色,这些腔体就是共鸣腔,主要包括口腔、鼻腔、咽喉腔和胸腔。根据人歌唱时声音的高、中、低三种音区可以大体将共振声区划分为三种:胸声区,是唱低音时主要用到的共鸣腔体,声音要浑厚结实;混声区,以口、咽、喉等腔体为主,可以起到适度调节配合胸腔和头腔的作用,是唱中音时主要用到的共鸣腔体,声音要圆润流畅;头声区,是唱高音时主要运用的共鸣腔体,声音要高亢明亮。虽然为了更明确各个共鸣声区的位置及作用将其划分为三个声区,但在歌唱运用过程中,发声时最好是运用“混合共鸣”的方法。低音、中音和高音的正确共鸣需要正确的控制气息来完成,反过来正确的共鸣也利于气息的控制与运用。当我们在唱歌时,我们通过有意识的调节气息和共鸣腔体内的空间使其产生有意识、有技巧性、有控制性,有目的性的共鸣,以达到用较少的气息产生声音通过正确的共鸣获得最好的发音效果。

然而对于一些初学者却很难一下就找到正确的共鸣, 因为我们往往会进入这样那样的误区:如由于舌身后缩,舌根往下压,或过分的撑大喉咙,从而造成喉部肌肉过分紧张、僵硬,使得声音太靠后产生喉音,吐字不清楚,歌唱时嘴里像含了东西一样,听着很不自然,但声音自我感觉却会很大,误认为是共鸣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声带闭合不自然,无法有效的控制气息,引起气息不集中、洒气、漏气等现象,以至于歌唱时出现气息不足.因此,我门在唱低音和中音时要注意口腔自然打开,下颚放松,舌头自然放松的放于口腔底部微贴在下牙根部,软腭自然

上抬,喉头稳定下放,利用胸腔、口腔、咽喉腔、鼻腔的混合共鸣发声, 避免口腔太扁、舌头后缩或上翘、下颚紧张下压造成的声音太扁、大舌头和压喉等问题,就会减少了气息不必要浪费。唱高音时,则要高高抬起软腭、保持鼻腔畅通,做到正确的头腔和口腔的混合共鸣,使声音在头腔和口腔中获得最好的共鸣效果,避免气息不集中、洒气、漏气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提起笑肌、放下喉节、保持气息在共鸣腔体内做到最大限度的自然的循环,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唱高音时出现气息控制不好导致音高不到位,音色太单薄,气息不足等问题.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歌唱时气息的运用。

在声乐演出、比赛或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精神紧张、身体发抖,不能正常发挥,甚至出现大脑空白,记不得歌词,节奏不稳,底气不足,呼吸太浅薄而提气等问题,这些都是因为我门的自信心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声乐演唱中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而过于紧张造成的.这其中由于过度紧张引起的呼吸太浅薄,使得本身吸入的气就不多,又加上精神过度紧张和身体的颤抖会影响歌唱者对气息的控制而造成不必要的费气,导致提气演唱或气息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演唱效果.影向心里紧张的发生的因素有:演唱者基本技能掌握不够熟练,个人得失感太重,演唱者的心情不太好或者是演唱者性格过于内向等。因此我们除了通过长时间的学习训练提高基本技能外,还要注意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如,不要急于求成,树立勤奋思想、克服侥幸心理,不要过在乎面子重视得失,用一种愉快轻松地心情把演出、比赛、考试当成自己娱乐的一种方式,用心去展现自己的情感;平时生活中要多去参加一些聚会或可以提高心理素质的演出活动等;关键是在歌唱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可有效的控制自我情绪,利于排除外部干扰的,保证歌唱者能集中精力去有意识的进行气息的控制运用。还有在歌唱时,歌唱者首先要使自己置身于情境中,用激动的心情去表现歌曲中的思想感情,抑制各种杂念和干扰,排除心理的紧张因素,集中注意力运用正确的呼吸、发声及共鸣方法,避免引起身体各器官的过度紧张,带来的气息控制不好等问题影响歌唱。

美妙的歌声是一种无价的艺术珍宝,里面有万千的奥妙和精神享受值得我们去体会和研究。气息控制不好只是声乐演唱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却是一个人声乐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歌唱中如果没有了气息就如同脊柱坏掉的人体,没有支撑,软弱无力,就算还有精髓也一潭死水。在长期的学习训练中,我们通

过正确的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及心理素训练并不断的提高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处理能力,在整体把握好歌曲风格与内在思想的基础上,控制好呼吸这一“脊柱”,运用好正确的发声及共鸣,融入感情,让歌声精粹而动人!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田鸣《科学的唱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3]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妙》,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4]朱名燕《歌唱艺术与名曲欣赏》,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

[5]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On the control of singing in the atmosphere

Abstract:V ocal concert is a high techn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content of the complex behavior. The level of vocal music, with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course, the voice, but more importantly, with the singer singing skills,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a song and the artist's own level of psychological level of the. A lot of people tend to like to sing to control bad breath will appear this phenomenon, including some vocal learners, especially beginners through a lot of vocal training and has done some preparation, speech singing the same song, breath control is not prone to well the problem. This shows that in some areas, we do not yet in place.

A vocal learners want to speak optimistically about the song, you need to happen through proper scientific and breathing training effective ways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sum up the experience accumulated to complete. So, good breath control is that each person have to do a good job singing the first session, in order to make singing the songs of a more beautiful sounding.

Key words:Singing; breath; contro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