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站投退原则

变电站投退原则

变电站投退原则
变电站投退原则

变电站保护压板投、退原则1

2010-02-10 02:05

变电站倒闸操作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 保护压板投、退是二次设备操作的主要项目。保护压板也叫保护连片, 是保护装置联系外部接线的桥梁和纽带, 关系到保护的功能和动作出口能否正常发挥作用, 因此非常重要。变电站运行人员应了解各类保护压板的功能和投、退原则, 特别是当现场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 有些保护的压板也要作相应的切换, 避免由于误投或漏投压板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等人为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1 保护压板的分类

按照压板接入保护装置二次回路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保护功能压板和出口压板两大类。

保护功能压板实现了保护装置某些功能(如主保护、距离保护、零序保护等的投、退) 。该压板一般为弱电压板, 接直流24 V。也有强电功能压板, 如BP22B 投充电保护、过流保护等, 接直流220 V 或110 V。但进入装置之前必经光电耦合或隔离继电器隔离, 转化为弱电开入, 其抗干扰能力更好。

出口压板决定了保护动作的结果, 根据保护动作出口作用的对象不同, 可分为跳闸出口压板和启动压板。跳闸出口压板直接作用于本开关或联跳其他开关, 一般为强电压板。启动压板作为其他保护开入之用, 如失灵启动压板、闭锁备自投压板等,根据接入回路不同, 有强电也有弱电。

2 保护压板投、退一般原则

当开关在合闸位置时, 投入保护压板前需用高内阻电压表测量两端电位, 特别是跳闸出口压板及与其他运行设备相关的压板, 当出口压板两端都有电位, 且压板下端为正电位、上端为负电位, 此时若将压板投入, 将造成开关跳闸。应检查保护装置上动作跳闸灯是否点亮, 且不能复归, 否则有可能保护跳闸出口接点已粘死。如出口压板两端均无电位, 则应检查相关开关是否已跳开或控制电源消失。只有出口压板两端无异极性电压后, 方可投入压板。

除了与二次回路直接连接的保护硬压板之外,某些厂家还设置了保护软压板, 便于监控后台机、调度后台机远方投、退保护。软压板与硬压板组成“与”的关系来决定保护功能的投、退, 只有两种压板都投入且控制值整定为投入时, 保护功能才起作用, 任一项退出, 保护功能将退出。保护软压板一般设置在投入状态, 运行人员只能操作硬压板。

正常运行方式下所有保护功能压板按定值整定要求投、退, 所有出口压板均投入。当一套保护装置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共用跳闸出口时, 退出这套保护装置中的某些保护时只能退其功能压板, 而不能退出口压板, 否则该套保护装置中的其他保护将失去作用。

3 压板投、退注意事项

3.1 主变保护压板投、退

3.1.1 高、中压侧零序保护及间隙零序保护压板

220 kV 变压器星形接线侧(一般为高、中压侧) 的零序保护压板和间隙零序保护压板的投、退, 由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当中性点地刀合上时, 应投入主变相应侧后备保护零序保护压板,退出间隙零序保护压板; 当中性点地刀拉开时, 应投入主变相应侧后备保护间隙零序保护压板, 退出零序保护压板。目前东莞供电局500 kV 主变压器的高、中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 不存在零序保护及间隙零序保护压板切换的问题。

3.1.2 变压器高、中、低压侧退出压板

该压板正常应退出, 当主变某一侧后备保护TV 断线时应投入。此时保护装置不考虑该电压,可有效避免TV 断线后, 对本侧和其他侧后备保护的影响。

3.1.3 双母线双母联双分段接线方式

主变运行方式改变时应切换相应压板。以图1为例, 当主变接于220 kV I 母线运行时, 主变后备保护跳母联2012 压板, 跳分段2015 压板应投入,跳分段2026 压板应退出。若倒母线,

当主变接于Ⅱ母线运行时, 应退出跳分段2015 压板, 投入跳分段2026 压板, 许多运行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忽略压板的切换, 造成主变后备保护动作时跳错了开关。

图1 220kV双母线双母联双分段接线方式

变电站保护压板投、退原则2

2010-02-10 02:05

3.1.4 旁路2030 开关代变高开关

旁路代主变开关是比较复杂的操作, 涉及到几个保护屏压板的切换, 在此只阐述旁路2030 开关代变高开关。

a. 220 kV 旁路保护装置中的某些线路保护功能不用, 并且由于主变保护没有重合闸和单相启动失灵保护, 所以应退出旁路保护屏中的纵联保护、零序保护、重合闸和A、B、C 相启动失灵压板,投入三相启动失灵压板及跳闸出口压板。

b. 主变保护屏投入跳旁路2030 开关压板,退出跳变高开关压板, 变高开关启动失灵压板。

c. 当主变的2套差动保护1套采用大差、1套采用小差时, 旁代路过程中, 只需退出大差功能压板, 代路完毕后, 再投入该压板, 不需切换电流回路。

d. 220 kV 母差、失灵保护屏投入跳旁路2030 开关压板, 退出跳变高开关压板。

e. 主变保护上的联跳压板很多, 如主变后备保护跳母联、分段, 当主变停用或备用时要退出联跳压板, 防止主变定检或试验时误跳运行中的开关, 造成大面积停电。

3.2 220 kV 母差保护压板投、退

220 kV 母线有母联、分段开关, 而500 kV、110 kV、35 kV 母线接线比较简单, 所以各电压等级母差保护中220 kV 母差最复杂, 在此只阐述220 kV母差保护压板的功能和投、退原则, 其他电压等级母差保护可以此为参考。

3.2.1 充电保护压板

充电保护压板正常应退出, 当一段母线通过母联向另一段母线充电时, 压板应投入, 其保护功能只在充电瞬间起作用, 充电完毕应退出。

3.2.2 母联(分段)过流保护压板

母联(分段)过流保护压板正常应退出, 当一段母线通过母联向另一段母线充电时, 该压板应投入, 其保护功能在充电全过程中均起作用, 作为充电保护的补充, 充电完毕应退出。

3.2.3 母联(分段)分列运行压板

当母联(分段)开关退出运行时, 压板应投入。当母联(分段)并列运行时, 应退出。

3.2.4 母联互联压板

母联互联压板正常应退出, 断开母联开关操作电源之前投入。

3.2.5 双母双分段接线方式

对于双母双分段接线方式, 母线保护实际由2套双母差保护来完成。当任何一套母差保护退出运行时, 要把该套分段Ⅰ、分段Ⅱ启动失灵压板退出。

3.3 220 kV线路压板投、退

3.3.1 零序Ⅰ段压板

根据广东省调度中心整定要求, 当220kV线路保护设有零序Ⅰ段压板时, 应退出该压板。3.3.2 投高频保护

正常运行时, 该压板应投入, 当高频通道告警, 如通道3dB告警, 收发信装置异常时, 应申请调度退出。

3.3.3 投主保护压板(主要用于RCS2931 保护)

正常运行时, 该压板投入, 当通道告警, 如光纤通道断线, 衰耗大时, 应申请调度退出。

3.3.4 重合闸出口压板

当运行方式要求投入线路重合闸时, 该压板投入, 否则应退出。

3.3.5 投检修状态压板

为了防止在保护装置进行试验时, 有关报告经IEC60870252103 规约接口向监控系统发送相关信息, 干扰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装置检修时, 将该压板投入, 在此期间进行试验的动作报告不会通过通信口上送, 但本地的显示、打印不受影响, 运行时应将该压板退出。线路停电时, 若两侧纵联保护无工作, 保护一般不能停用或退出。

3.3.6 沟通三跳压板

对于RCS2900 系列保护, 在退出重合闸压板的同时, 要将沟通三跳压板投入。沟通三跳压板是开关量压板, 投入后对重合闸装置进行放电, 同时在软件上将沟通三跳回路接通, 使任何故障保护都发三跳命令。当线路停用重合闸时, 需投入该压板,以确保任何故障情况下保护都三跳不重合。现在的保护均带有重合闸, 有时1条线路同时投运2套重合闸, 构成双重化, 3/ 2 接线方式中, 1条线路的2个开关均使用重合闸。当1套重合闸停用, 另1套重合闸在单重方式下运行时, 投、退沟通三跳压板很容易出现错误, 若操作不当, 重合闸将不动作。沟通三跳压板操作的几种情况如下。

a. 1条线路仅使用1套重合闸。重合闸投入时, 沟通三跳压板打开; 重合闸停用时, 沟通三跳压板投上, 确保任何故障都三跳。

b. 1条线路使用2套重合闸。2套均投入时沟通三跳压板打开;2套均停用时沟通三跳压板投上, 确保任何故障都三跳;1套投入、1套停用时,沟通三跳压板打开。此时, 若沟通三跳压板投入,单相故障时保护将发三跳命令, 未停用的重合闸若运行在单重方式下, 将导致无法重合。

3.3.7 旁路开关代线路开关

a. 线路两侧只用1套纵联保护, 将其通道切至旁路开关保护, 而另1套纵联保护应退出运行。

b. 保持非代路侧已退线路纵联保护屏中的后备保护在运行状态。

c. 220 kV 母差、失灵屏投入跳旁路2030 开关压板, 退出跳线路开关压板。

3.5 失灵保护压板投、退

220kV及以上开关都配有失灵保护, 当开关停运后应立即退出失灵启动压板。防止线路或开关保护定检和试验时失灵保护动作, 误跳运行中的断路器造成大面积停电。运行人员如果不清楚压板的作用, 不能及时进行操作, 就有可能形成不安全因素。

4 结束语

要使保护正确动作, 保护压板投停方式的正确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保护压板投、退的一般原则,并以主变保护、220 kV 母差保护、220 kV 线路保护、短引线保护、失灵保护为例, 重点分析了一些比较特殊或在操作中容易出错压板投、退应注意的问题, 这些压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可作为其他未提及保护的参考。(原著作者:东莞供电局吴东升、陈冬霞)

变电站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分析 一起220kV线路保护异常跳闸的分析 一、事故简述: XXXX年XX月XX日500kV某变电站(以下简称甲站)至220kV某变电站(以下简称乙站)的一条环网运行的220kV线路,因乙站侧TV断线异常,在重负荷情况下引起TV断线相过流保护动作,两侧断路器三相跳闸。 该220kV线路两侧保护配置为: 第一套保护包括:国电南自PSL602(允许式光纤纵联保护、三段式距离、四段式零序保护、)+GXC-01(光纤信号收发装置);国电南自PSL631A(断路器失灵保护)。 第二套保护包括:南瑞继保RCS931(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具备远跳功能、三段式距离、二段式零序保护);南瑞继保CZX-12R断路器操作箱。 甲站侧220kV该线路保护TA变比2500/1,乙站侧220kV该线路保护TA变比1200/5,TV断线相过流定值950A(一次值),线路全长9.14KM。931保护重合闸停用,使用602保护重合闸(单重方式)。 XX月XX日2时03分,甲站220kV线路断路器三相跳闸, 602保护装置报文显示: XXXX年XX月XX日 02时03分14秒553毫秒 000000ms距离零序保护启动 000000ms综重电流启动 000001ms纵联保护启动

000027ms 综重沟通三跳 000038ms 故障类型和测距CA相间接地401.40Km 000039ms 测距阻抗值136.529+j136.529 Ω RCS931保护装置报文如下: 启动绝对时间 XXXX年XX月XX日 02:03:14:560 动作相 ABC 动作相对时间 00001MS 动作元件远方起动跳闸 故障测距结果 0000.0kM 602保护装置“保护动作”指示灯亮、保护出口。931保护装置“TA、TB、TC”灯亮、保护出口。断路器操作箱上第一组“TA、TB、TC”灯亮。录波图显示断路器跳闸前线路负荷电流约1040A、峰值约1470A。(见甲站侧931保护故障录波图) 此次异常跳闸情况甲站侧主要有几个疑点是: (一)为什么负荷电流情况下,甲站侧保护就地判别条件成立,保护会远跳出口? (二)为什么602保护装置有测距且不正确,而931保护装置没有测距? (三)为什么602和931两套保护都动作,而断路器操作箱上只有一组跳闸灯亮。 (四)为什么602保护综重沟通三跳出口? 二、事故原因分析

10kV及以下变电所场所设计规范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第二节对建筑的要求 第6.2.1条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第6.2.2条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第6.2.3条配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第6.2.4条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第6.2.5条配电室、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应抹灰刷白。地(楼)面宜采用高标号水泥抹面压光。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的顶棚以及变压器室的内墙面应刷白。 第6.2.6条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当变电所采用双层布

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第6.2.7条配电所〃变电所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4.10 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4.10.1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和高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4.10.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 (1)变压器室位于高层主体建筑物内。 (2)变压器室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 (3)变压器位于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 (4)变压器位于地下室或下面有地下室。 (5)变压器室通向配电装置室的门。 (6)变压器室之间的门。 4.10.3 变压器室的通风窗〃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4.10.4 配电装置室及变压器室门的宽度宜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宽度加0.30m〃高度宜按不可拆卸部件最大高度加0.30m。

继电保护装置及压板管理细则

继电保护装置及压板管理细则 1 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压板的管理,明确电气专业各级人员责任,规范电气值班人员或检修人员投退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压板的操作行为,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机动部、运行五部和维保单位。 3 编制依据 3.1 《电气运行规程》,TM28-16。 3.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 3.3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 3.4 《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电气管理办法》,MP-01-04,2015,公司。 4 释义 4.1 继电保护装置 当电力系统本身或电气设备(如发电机、线路等)发生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及时向运行值班人员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扩大发展,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它由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等多个电子元器件模块或单元组成。主要包括: a) 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遥控和通信等功能的监控装置; b) 电力线路、母线、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电力电容器及补偿装置等 设备的保护装置; c) 自动重合闸、备用设备及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及电源快切装置; d) 发电机自动调整励磁装置、自同期与准同期装置; e) 低周低压减载装置、故障录波装置; f) 连接控制与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与元件。 4.2 压板 连接或断开电气二次控制回路中某个节点的连接片简称压板。主要包括: a) 安装在开关柜和保护屏上的联锁或保护压板;

【免费下载】变电站站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变电站站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楼主 小狗大熊 发表于 搜房网 - 东莞业主论坛 - 反变电站 变电站地址选择与总布置是一门科学性、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工程,是电力基本建设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站址选择是否正确,总布置是否合理,对基建投资、建设速度、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前期工作,站址选择得好,总布置合理而又紧凑的,则投资省、建设快、经济效益高,反之,将给电力建设造成损失和浪费,甚至影响安全供电。 1 站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1.1 靠近负荷中心 变电站站址的选择必须适应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布局的要求,尽可能的接近主要用户,靠近负荷中心。这样,既减少了输配电线路的投资和电能的损耗,也降低了造成事故的机率,同时也可避免由于站址远离负荷中心而带来的其它问题。 1.2 节约用地 节约工程用地是我们的国策,我们需要遵循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布置,尽可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凡有荒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耕地,凡有差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良田。尤其要避免占用菜地良田等经济效益高的土地。用地要紧凑,因地制宜,用劣地作为站址选择方案是决定一个设计方案好坏的主要条件之一。随着北京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区用电量的增加,单独拿出一块土地用于变电站建设是很困难且不经济的,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发展地下式变电站,全部设备均设置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以适应城市建设的要求。如北京电力设计院设计的北太平庄110 kV 地下变电站和甘家口110 kV 地下变电站,这些变电站占地面积小,但造价颇高,重点要解决好通风与防火问题,这将是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电力发展的趋势。 1.3 地质条件的要求 随着对农业的保护及对农民利益保护的不断加强,注重山区的电力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对于农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也会为北京郊区开展旅游事业及提高山区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前提条件,电力深入山区,供电范围大,交通不便,所以选好站址是非常重要的。 选址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测内容主要是研究和解决站址稳定性和建站的可行性,查明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并对站址的稳定性作出基本评价。土建专业在勘测内容详尽的情况下,对站址的抗震是否有利,作出正确的评估。由于变电站设施造价很高,如果把变电站建在不利于建筑物抗震的地段,若发生地震就可能发生滑坡、山崩、地陷等灾害。对国家财产造成损坏。对于北京地区,由于城市周围大都被山区所包围,滑坡、洪水都是可能发生的。在选址前一定要对山区地质有充分的了解。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是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依据。一般在收集地区性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址具体位置,进行分析研究。对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规律、渗透系数、出水量等尽可能的详细了解。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水源地较难确定时,工程选址阶段的水源勘探尤为重要。必须进行必要的勘探,有条件时还应观察地下水位,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以便科学地、可靠地判断变电站的供水水源。 随着变电站科技含量的增加,无人值班站是偏远山区的建设模式,但是变电站又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工业设施,所以做好防火设施至关重要。变电站中的水泵房、蓄水池、上下管道,都对水源有较高的要求,故在选址阶段必须对水源(水量、水质)予以落实,并对选址地区的供水水源提出评价。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水源的位置及可靠性; •和农业及其他工业用水的关系; •有无其他可能利用的水源; •需进行的勘探工作,如具体确定水源的补给和可开采的水量、水质,以及取水地段和取水方式 0顶或踩的标志 3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保护压板投退要点

保护压板投退要点 一、常规保护压板投退 1.投入退保护压板,应分项填写保护压板的名称和编号,每一套保护装置需投退的保护压板全部填写完毕后,应对所投退保护压板是否正确进行检查。 2.一次设备处于冷备用或检修状态,保护应处于退出状态。 3.双母线进行倒母线操作时,在断开母联开关控制电源前,必须先投入母线互联压板,在合上母联开关控制电源后,再退出母线互联压板。在互联状态下(即馈路甲、乙刀闸同时合上或投入母线互联压板),应检查母差保护或监控后台“互联灯亮”;每操作一组刀闸,应检查母差保护屏和线路保护屏电压切换正常。在倒换完母线后应检查“互联灯灭”。具体检查示例如下: (1)检查**母差保护屏互联灯亮。 (2)检查**母差保护屏互联灯灭。 (3)检查**母差保护屏电压切换正常。 (4)检查**线路保护屏电压切换正常。 4.关于充电保护的投退说明: (1)线路(断路器)保护中有充电功能压板的,在向线路、母线充电,合开关之前应投入,在开关合上且检查充电正常后

应立即退出。 (2)为防止误投充电保护,线路充电保护投入前,应检查线路确无电压。 (3)在断路器两侧均已带电,合环操作时,不投充电保护。 (4)向主变(高抗)充电时,各站按保护定值的要求进行投退(保护定值中说明不投或躲不过励磁涌流的不允许投入)。 (5)双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在用母联(分段)开关向另一组母线充电,或用主变中(低)压侧向母线充电时,应投入充电保护压板,充电正常后,应立即退出。具体充电方式可根据调令执行。 (6)对于3/2接线和角形接线,合环操作的开关充电保护不投。 5. 关于线路保护的投退说明: (1)对于3/2接线和角形接线方式线路的高频保护,在一次设备运行方式发生改变时,必须根据现场运行方式操作断路器的停信压板,即:在断路器停电,断开控制电源前投入断路器的停信压板,在合上控制电源空开后,必须及时退出。对于断路器与所带线路同时停电时,不投入去已停电线路的停信压板,只投入去运行线路的停信压板。 (2)沟通三跳压板,根据厂家、保护版本不同,其功

变电站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变电站事故处理应急预 案编制导则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变电站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一、事故处理原则 1.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保证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尽快恢复对已停电的用户供电; 3.如果对人身和设备构成威胁时,应立即设法解除,必要时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如果未对人身和设备构成威胁时,应尽力保持或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应该特别注意对未直接受到损坏的设备的隔离,保证其正常运行。 二、事故处理的一般步骤 1.详细记录事故时间、光字、掉牌及有关负荷情况; 2.向主管领导和部门汇报; 3.判断事故性质及按照预案进行事故处理; 4.根据检查、试验情况,按调度指令恢复送电;

5.详细记录事故处理经过。 三、编制各类事故处理预案的提纲 1.人身伤亡事故处理预案 1.1人身触电事故 根据运行方式,尽量使停电范围为最小的情况下运行人员与带电设备的隔离(包括一、二次设备),同时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法、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1. 2人身中毒事故 通风排气,保证空气畅通,施救人员正确进行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将中毒人员与毒源隔离。若是食物中毒,注意留取可疑食物进行化验。 1. 3人身遭物体打击事故 严格按急求原则进行正确的现场处理,并立即呼救。 1. 4高空坠落事故

注:以上事故预案都必须首先保证救助人员自身的安全,且在施救的过程中,及时向120求救并向上级汇报。 2.电网事故处理预案 3. 1误操作事故 误操作事故有可能引发人员伤亡及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应分情况进行处理,误操作引起故障时若人员没有伤亡需立即通知主控室告知明确的人为故障点,使值班人员快速进行恢复操作;若发生人员伤亡,主控室应根据保护动作号及当时的工作安排,速派人查看现场,启动人员触电事故的处理预案进行施救。导致电网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将情况汇报调度,根据指令进行事故处理。 2.2全站主要进线电源失电(要考虑此时通讯也中断后的事故处理预案 按照调度规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3各级电压等级的母线全停事故 2.4双回并列运行的电源进线其中一回跳闸 2. 5谐振引起变电站带母线电压突然大幅升高或降低事故

继电保护运行及投退管理制度

继电保护运行及投退管理制度 1. 总则 继电保护是风电场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加强固本风电场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管理,保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健康水平,提高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保证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制度。 2.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 2.1任何电气设备都不能在无保护的条件下运行。 2.2配置双重主保护的电气主设备不允许两套主保护同时退出运行。 2.3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有关的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程。 2.4继电保护现场校验和消缺工作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拆接二次线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2.5继电保护定值改变、二次线变动以及校验工作结束后,应有明确交待继电保护定值、二次线变动情况以及校验传动结果、能否投入运行等内容。 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投退管理 3.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投、退是指场220kV系统、35kV和380V 场用电系统各种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投入、退出运行时所应履行的手续和流程。严禁任何班组、个人未经批准私自投退保护。 3.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投、退由风电场场长负责总体协调。

3.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投、退由当值值长、值班员完成。 3.4对于220kV系统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投、退: 3.4.1运行中的电气设备需要投退保护时,由值长提前两天提出申请,风电场场长批准。 3.4.2场长批准后,由值长向调度提出申请,待申请批准后值长下达操作命令,值班员进行投、退的操作,值长做好监护工作。 3.5对于35kV系统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投、退: 3.5.1值长提前一天提出投、退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申请,风电场场长批准。 3.5.2值长下达投、退命令,值班员进行操作。 3.6对于场用380V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投、退: 3.6.1值长提出申请,由风电场场长批准。 3.6.2值长下达投、退命令,值班员进行操作。 3.7遇到特殊运行工况或紧急情况需投、退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时: 3.7.1对于220kV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投、退: (1)值长向场长口头提出申请。 (2)值长备案并向调度提出申请。 (3)申请批复后,值长下达命令,值班员操作。事后按流程补办投、退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手续。 3.7.2对于35kV或380V场用电系统继电保护的投、退 (1)值长口头向场长提出申请。 (2)值长将口头申请备案并下达命令由值班员执行,事后值长按流程补办投、退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申请手续。

220kV变电站站址选择相关技术问题分析

220kV变电站站址选择相关技术问题分析 变电站是上下级电网的交汇点,它既是上级电网的负荷点,又是下级电网的电源点。变电站站址的选择是电力系统规划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所处的具体位置将直接影响着未来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供电质量和运行的经济性。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变电站站址,对电网的合理布局、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分析了220kV变电站选择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给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有益参考。 标签:变电站站址选择 长期以来,变电站站址选择日益困难,所受的影响因素与干扰甚大,一些站址选择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惊人,教训也极为深刻。变电站站址的选择是一门科学性、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工程,对基建投资、建设速度、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前期工作,站址选择得好,总布置合理且又紧凑的,则投资省、建设快、经济效益高,反之,将给电力建设造成损失和浪费,甚至影响安全供电。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变电站咨询设计工作,因此,通过本文并结合具体工程从电力系统、建设规划、土地资源、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和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论证和分析,寻求理想的站址,使今后类似工程选址时能尽量减少或避免因不当的站址选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1 站址选择的主要技术条件 1.1 靠近负荷中心变电站站址的选择必须适应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布局的要求,尽可能地接近主要用户,靠近负荷中心。这样,既减少了输配电线路的投资和电能的损耗,也降低了造成事故的机率,同时也可避免由于站址远离负荷中心而带来的其它问题。 站址应接近110kV负荷中心,适当兼顾10kV供电。理想的位置是与它连接的110kV变电站分布在其周围,变电站之间的距离还应考虑下一级电压合理的供电半径。同时,站址宜处在需解口进入的220kV、110kV线路附近。 1.2 线路走廊方便对于电压在110kV及以上的大、中型变电站,在变电站周围应有一定宽度的空地,以利于线路的引进和引出,避免或减少线路相互交叉跨越,路径合理。故进出线走廊应与所址选择同时确定。在确定出线走廊时,还应考虑与城镇规划相协调。 1.3 节约建设用地用地要紧凑,因地制宜,用劣地作为站址选择方案是决定一个设计方案好坏的主要条件之一。 1.4 地形地质条件选址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测内容主要是研究和解决站址稳

变电站保护压板投、退原则

变电站倒闸操作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保护压板投、退是二次设备操作的主要项目。保护压板也叫保护连片,是保护装置联系外部接线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到保护的功能和动作出口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因此非常重要。变电站运行人员应了解各类保护压板的功能和投、退原则,特别是当现场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有些保护的压板也要作相应的切换,避免由于误投或漏投压板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等人为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1保护压板的分类 按照压板接入保护装置二次回路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保护功能压板和出口压板两大类。 保护功能压板实现了保护装置某些功能(如主保护、距离保护、零序保护等的投、退)。 该压板一般为弱电压板,接直流24V。也有强电功能压板,如BP22B 投充电保护、过流保护等,接直流220 V或110 V。但进入装置之前必经光电耦合或隔离继电器隔离,转化为弱电开入,其抗干扰能力更好。 出口压板决定了保护动作的结果,根据保护动作出口作用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跳闸出口压板和启动压板。跳闸出口压板直接作用于本开关或联跳其他开关,一般为强电压板。启动压板作为其他保护开入之用,如失灵启动压板、闭锁备自投压板等,根据接入回路不同,有强电也有弱电。 2保护压板投、退一般原则 当开关在合闸位置时,投入保护压板前需用高内阻电压表测量两端电位,特别是跳闸出口压板及与其他运行设备相关的压板,当出口压板两端都有电位,且压板下端为正电位、上端为负电位,此时若将压板投入,将造成开关跳闸。应检查保护装置上动作跳闸灯是否点亮,且不能复归,否则有可能保护跳闸出口接点已粘死。如出口压板两端均无电位,则应检查相关开关是否已跳开或控制电源消失。只有出口压板两端无异极性电压后,方可投入压板。 除了与二次回路直接连接的保护硬压板之外,某些厂家还设置了保护软压板,便于监控后台机、调度后台机远方投、退保护。软压板与硬压板组成“与”的关

110kV变电所典型事故案例

110kV 变电所典型事故案列

第一章110kV变电所主接线 110kV变电站根据供电可靠性、经济性、环境条件等多个因素,采用了不同的主接线方 式,其中大多数采用内桥、单母线分段接线,还有少量的线变组接线。各种接线都有其特有的优缺点: 一、内桥接线: 优点:设备少、接线清晰简单,引出线的切除和投入比较方便,运行灵活性好,还可采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缺点:当变压器检修或故障时,要停掉一路电源和桥断路器,并且把变压器两侧隔离 开关拉开,然后再根据需要投入线路断路器,这样操作步骤较多,继电保护装置也较复杂。 、单母分段接线: I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缺点:不够灵活可靠,任意元件故障或检修,均须使整个配电装置停电。单母线可用隔离开关分段,但当一段母线故障时,全部母线仍需短时停电,在用隔离开关将故障的母线段分开后才能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 三、线变组接线:

■—- □ d n 点。 优点:具有小型化、高可靠性、安全性好、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检修周期长等优缺点:设备价格昂贵,一般在环境污秽条件恶劣,地价昂贵的城区等少数变电所采用。

第二章110kV 变电所主要的保护配置 一、 线路保护 线路保护的配置主要是保证在故障来临时,保护能快速、可靠、正确的切除故障, 以保证非故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1、 10kV 线路保护 三段式过流保护:电流速动保护、限时电流速动保护、过电流保护; 过流加速保护:是独立的一段过流保护,与重合闸配合可选择前加速或后加速; 三相一次重合闸; 2、 35kV 线路保护 三段式过流保护:电流速动保护、限时电流速动保护、过电流保护; 过流加速保护:是独立的一段过流保护,与重合闸配合可选择前加速或后加速; 三相一次重合闸; 二、 主变保护 现代生产的变压器,在构造上是比较可靠的,故障机会较少。但在实际运行中,还 要考虑发生各种故障和异常工作情况的可能性, 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 装设专用的保护装置。 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本体故障和引出线故障两种。本体故障主要是:相间短路 ?绕 组的匝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 发生本体故障是很危险的因为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弧不仅 会破坏绕组的绝缘,烧毁铁芯,而且由于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受热分解而产生大量的气 体,还可能引起变压器油箱的爆炸。 变压器的引出线故障, 主要是引出线上绝缘套管的 故障,这种故障可能导致引出线的相间或接地短路。 以下接合主接线图, 分析一下主变 保护的保护范围及动作情况: 1、 主变差动保护 作为主变压器线圈匝间短路及保护范围内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的主保护。 正常 保护范围为主变三侧差动 CT 之间。 2、 主变后备保护 主变常见的后备保护有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零序过电流保护、零序电压闭锁过 流保护。 (1)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可作为变压器内外部各种故障的后备保护,主要由复合电压元件 HOkVI nokvn JrHU± (负序及相间电

变电所设计规范要点

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 年 5 月1 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变电所的设计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 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压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 A 及以上新建变电所的设计。 第1.0.3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 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 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条变电所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 第2.0.1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一、靠近负荷中心; 二、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 三、与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便于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引入和引出; 四、交通运输方便; 五、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 六、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例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 风口和有危岩或易发生滚石的场所),所址宜避免选在有重要文物或开采后对变电所有影响的矿藏地点,否则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七、所址标高宜在50 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工 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内涝水位; 八、应考虑职工生活上的方便及水源条件; 九、应考虑变电所与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 第2.0.2条变电所的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 第2.0.3条变电所宜设置不低于 2.2m 高的实体围墙。城网变电所、工业企业变电所围墙的高度及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2.0.4条变电所内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度,应为 3.5m。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可根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 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2 第2.0.5条变电所的场地设计坡度,应根据设备布置、土质条件、排水方式和道路纵坡确定,宜为0.5%~2%,最小不应小于0.3%,局部最大坡度不宜大于6%,平行于母线方向的坡度,应满足电气及结构布置的要求。当利用路边明沟排水时,道路及明沟的纵向坡度最小不宜小于0.5%,局部困难地段不应小于0.3%;最大不宜大于3%,局部困难地段不应大于6%。电缆沟及其他类似沟道的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5%。

设备保护投退制度电气

输煤设备保护投退制度 1.总则 继电保护是风电场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加强" 固本风电场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管理,保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健康水平,提高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保证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制度。 2.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 2.1任何电气设备都不能在无保护的条件下运行。 2.2配置双重主保护的电气主设备不允许两套主保护同时退出运行。 2.3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有关的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程。 2.4继电保护现场校验和消缺工作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拆接二次线·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2.5继电保护定值改变、二次线变动以及校验工作结束后,应有明确交待继电保护定值、二次线变动情况以及校验传动结果、能否投入运行等内容。 3.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投退管理 3.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投、退是指场220kV系统、

35kV和380V场用电系统各种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投入、退出运行时所应履行,的手续和流程。严禁任何班组、个人未经批准私自投退保护。 3.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投、退由风电场场长负责总体协调。 3.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投、退由当值值长、值班员完成。 3.4对于220kV系统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投、退: 3. 4.1运行中的电气设备需要投退保护时,由值长提前两天提出申请,风电场场长批准。 3.4.2场长批准后,由值长向调度提出申请,待申请批准后值长下达操作命令,值班员进行投、退的操作,值长做好监护工作。 3.5对于35kV系统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投、退: 3.5.1值长提前一天提出投、退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申请,风电场场长批准。 3.5.2值长下达投、退命令,值班员进行操作。 3.6对于场用380V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投、退: 3.6.1值长提出申请,由风电场场长批准。 3.6.2值长下达投、退命令,值班员进行操作。 3.7遇到特殊运行工况或紧急情况需投、退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时:

配电站选址要求

4 配变电所 4.2 所址选择 4.2.1 配变电所位置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1 深入或接近负荷中心。 2 进出线方便。 3 接近电源侧。 4 设备吊装、运输方便。 5 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的场所。 6 不宜设在多尘、水雾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如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的下 风侧。 7 不应设在厕所、浴室、厨房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也不宜与上述场所贴邻。 8 配变电所为独立建筑物时,不宜设置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9 配变电所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层时,不宜设置在最底层,当设置在最底层时,应采 取适当抬高该所地面等防水措施。并应避免洪水、消防水或积水从其他渠道淹渍配变电所的可能性。 10 配变电所设置在地下层时,宜选择在通风、散热、防潮条件较好的场所。且尚宜加 设机械通风及去湿设备。 11 民用建筑内附配变电所,宜设置在一层或地下层,但当供电负荷较大,供电半径较 长时,也可分设在某些楼层、屋顶层、避难层、机房层等处。 4.2.2 建筑物内附配变电所不应装设带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并不应使用裸露导体配线。 4.2.3 当配变电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层、楼上层时,应充分考虑变配电所的相应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开关柜等的水平、垂直运输通道以及对楼面荷载的要求。 4.2.4 配变电所为独立建筑物时,其位置应尽量接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且其环境要求尽量隐蔽。 4.2.5 居住小区可设独立式配变电所,也可附设在某建筑物内或选用带防护外壳的电缆进26 出线的户外预装式变电所,不宜设置杆上变电所或露天、半露天配变电所。

GB50053-94 第二章所址选择 第2.0.1条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接近负荷中心; 二、进出线方便; 三、接近电源侧; 四、设备运输方便; 五、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六、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七、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八、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九、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第2.0.2条装有可燃性油浸电力变压器的车间内变电所,不应设在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当设在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时,建筑物应采取局部防火措施。 第2.0.3条多层建筑中,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电所、变电所应设置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 第2.0.4条高层主体建筑内不宜设置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电所和变电所,当受条件限制必须设置时,应设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第2.0.5条露天或半露天的变电所,不应设置在下列场所: 一、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二、挑檐为燃烧体或难燃体和耐火等级为四级的建筑物旁; 三、附近有棉、粮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集中的露天堆场; 四、容易沉积可燃粉尘、可燃纤维、灰尘或导电尘埃且严重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场所。

变电站保护压板投、退原则

变电站倒闸操作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 保护压板投、退是二次设备操作的主要项目。保护压板也叫保护连片, 是保护装置联系外部接线的桥梁和纽带, 关系到保护的功能和动作出口能否正常发挥作用, 因此非常重要。变电站运行人员应了解各类保护压板的功能和投、退原则, 特别是当现场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 有些保护的压板也要作相应的切换, 避免由于误投或漏投压板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等人为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1 保护压板的分类 按照压板接入保护装置二次回路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保护功能压板和出口压板两大类。 保护功能压板实现了保护装置某些功能(如主保护、距离保护、零序保护等的投、退) 。该压板一般为弱电压板, 接直流24 V。也有强电功能压板, 如BP22B 投充电保护、过流保护等, 接直流220 V 或110 V。但进入装置之前必经光电耦合或隔离继电器隔离, 转化为弱电开入, 其抗干扰能力更好。 出口压板决定了保护动作的结果, 根据保护动作出口作用的对象不同, 可分为跳闸出口压板和启动压板。跳闸出口压板直接作用于本开关或联跳其他开关, 一般为强电压板。启动压板作为其他保护开入之用, 如失灵启动压板、闭锁备自投压板等,根据接入回路不同, 有强电也有弱电。 2 保护压板投、退一般原则 当开关在合闸位置时, 投入保护压板前需用高内阻电压表测量两端电位, 特别是跳闸出口压板及与其他运行设备相关的压板, 当出口压板两端都有电位, 且压板下端为正电位、上端为负电位, 此时若将压板投入, 将造成开关跳闸。应检查保护装置上动作跳闸灯是否点亮, 且不能复归, 否则有可能保护跳闸出口接点已粘死。如出口压板两端均无电位, 则应检查相关开关是否已跳开或控制电源消失。只有出口压板两端无异极性电压后, 方可投入压板。 除了与二次回路直接连接的保护硬压板之外,某些厂家还设置了保护软压板, 便于监控后台机、调度后台机远方投、退保护。软压板与硬压板组成“与”的关系来决定保护功能的投、退, 只有两种压板都投入且控制值整定为投入时, 保护功能才起作用, 任一项退出, 保护功能将退出。保护软压板一般设置在投入状态, 运行人员只能操作硬压板。 正常运行方式下所有保护功能压板按定值整定要求投、退, 所有出口压板均投入。当一套保护装置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共用跳闸出口时, 退出这套保护装置中的某些保护时只能退其功能压板, 而不能退出口压板, 否则该套保护装置中的其他保护将失去作用。 3 压板投、退注意事项 3.1 主变保护压板投、退 3.1.1 高、中压侧零序保护及间隙零序保护压板 220 kV 变压器星形接线侧(一般为高、中压侧) 的零序保护压板和间隙零序保护压板的投、退, 由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当中性点地刀合上时, 应投入主变相应侧后备保护零序保护压板,退出间隙零序保护压板; 当中性点地刀拉开时, 应投入主变相应侧后备保护间隙零序保护压板, 退出零序保护压板。目前东莞供电局500 kV 主变压器的高、中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 不存在零序保护及间隙零序保护压板切换的问题。 3.1.2 变压器高、中、低压侧退出压板 该压板正常应退出, 当主变某一侧后备保护TV 断线时应投入。此时保护装置不考虑该电压,可有效避免TV 断线后, 对本侧和其他侧后备保护的影响。 3.1.3 双母线双母联双分段接线方式 主变运行方式改变时应切换相应压板。以图1为例, 当主变接于220 kV I 母线运行时, 主变后备保护跳母联2012 压板, 跳分段2015 压板应投入,跳分段2026 压板应退出。若倒母线, 当主变接于Ⅱ母线运行时, 应退出跳分段2015 压板, 投入跳分段2026 压板, 许多运行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忽略压板的切换, 造成主变后备保护动作时跳错了开关。

变电站事故分析及处理

1 事故处理的主要任务 1)及时发现事故,尽快限制事故的发展和扩大,消除事故的根源,迅速解除事故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 2)尽一切可能确保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3)密切与调度员联系,尽快恢复对已停用户供电,特别是要尽可能确保重要用户的供电。 4)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 2 处理事故的一般原则 1)电网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运行值班员必须冷静、沉着、正确判断事故情况,不可慌乱匆忙或未经慎重考虑即行处理,以免造成事故的发展和扩大。 2)迅速、准确地向当值调度员汇报如下情况: ①异常现象、异常设备及其它有关情况; ②事故跳闸的开关名称、编号和跳闸时间; ③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 ④频率、电压及潮流的变化情况; ⑤人身安全及设备损坏情况; ⑥若未能及时全面了解情况,可先做简单汇报,待详细检查清楚后,再做具体汇报。 3)处理事故,凡涉及到设备操作,必须得到所辖调度的命令或同意。 4)处理事故时,值长、主值、副值均应坚守岗位,不可擅自离开,

随时保持通讯联系。 5)处理事故时,地调向运行人员发命令时,运行人员应立即执行,并将执行结果同时汇报地调。 6)处理事故时,除领导和有关人员外,其它无关工作人员均应退出事故现场。 7)处理事故时,值班员应迅速执行当值调度员一切指令。若值班员认为当值调度员有错误时,应予指出,当值班员仍确定自己的指令是正确的,值班员应立即执行。但直接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指令,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执行,并将拒绝理由汇报当值调度员和上级领导。 8)处理事故时,当值班员对当值调度员的指令不了解或有疑问时,应询问明白后再执行。 9)事故处理中出现下列情况,值班员可立即自行处理,但事后应迅速汇报当值调度员: ①运行中设备受损伤威胁,应加以隔离; ②直接对人身有严重威胁的设备停电; ③确认无来电的可能,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 10)交接班时发生事故,且交接班后的签字手续尚未完成,仍由交班者负责处理,接班者协助处理。事故处理告一段落或已结束,才允许交接班。 11)处理事故中,值班员必须集中精力。事故处理结束后,应详细记录事故发生原因、现象以及处理经过,并将上述情况汇报调度。

继电保护装置投退管理制度

Q/XXX XXX有限公司XXX电厂 企业标准 Q/XXX—2020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及投退管理制度 2020-04-30 发布2020-04-30 实施 XXX有限公司XXX电厂

目录 前言 (3) 企业标准控制表 (4)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及投退管理制度 (5)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术语与定义 (5) 4 总则 (5) 5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 (5) 6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投退管理规定 (5) 7 附则 (6) 附录 A (7) 附录 B (8)

前言 本标准由XXX有限公司XXX电厂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XXX有限公司XXX电厂维护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本标准审核人:XXX 本标准审定人:XXX 本标准批准人:XXX 本标准由XXX有限公司XXX电厂维护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代替XXX有限公司XXX电厂2018年5月下发的制度汇编。 签发人:

企业标准控制表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及投退管理制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XXX电厂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及投退管理制度的职责、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报告与记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电厂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及投退管理制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无 3术语与定义 无 4总则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加强XXX电厂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保持继电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健康水平,提高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5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 5.1在任何情况下电气设备不允许无保护运行,必要时可停用部分保护,但主保护不允许同时停用。 5.2 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XXX电厂继电保护系统运行规程。 5.3 继电保护现场校验和消缺工作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拆接二次线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5.4 继电保护定值改变、二次接线变动以及校验工作结束后应明确交待继电保护定值、二次接线变动情况以及校验传动结果、能否投入运行等内容。 5.5 继电保护在运行中不得修改定值或进行继电器出口试验。 6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投退管理规定 6.1 调度管辖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投入、停用按调度值班员的命令执行,其余保护均按值长命令执行,在保护投退工作完毕后,运行值长必须在值长记录中进行详细记录。 6.2 有关保护投退的操作及工作都按照《运行规程》的相关规定并经值长的同意后方可进行、保护装置投入、退出等操作须由运行人员负责进行操作,其它人员无权操作。

2.高压变电站站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高压变电站站址选择的基本要求变电站地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是一门科学性、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工程,是电力基本建设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站址选择是否正确,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对基建投资、建设速度、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前期工作,站址选择得好,总布置合理而又紧凑的,则投资省、建设快、经济效益高,反之,将给电力建设造成损失和浪费,甚至影响安全供电。 一、站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1.1 靠近负荷中心 变电站站址的选择必须适应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布局的要求,尽可能的接近主要用户,靠近负荷中心。这样,既减少了输配电线路的投资和电能的损耗,也降低了造成事故的机率,同时也可避免由于站址远离负荷中心而带来的其它问题。 1.2 节约用地 节约工程用地是我们的国策,我们需要遵循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布置,尽可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凡有荒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耕地,凡有差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良田。尤其要避免占用菜地良田等经济效益高的土地。用地要紧凑,因地制宜,用劣地作为站址选择方案是决定一个设计方案好坏的主要条件之一。随着北京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区用电量的增加,单独拿出一块土地用于变电站建设是很困难且不经济

的,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发展地下式变电站,全部设备均设置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以适应城市建设的要求。 1.3 地质条件的要求 随着对农业的保护及对农民利益保护的不断加强,注重山区的电力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对于农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也会为北京郊区开展旅游事业及提高山区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前提条件,电力深入山区,供电范围大,交通不便,所以选好站址是非常重要的。 选址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测内容主要是研究和解决站址稳定性和建站的可行性,查明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并对站址的稳定性作出基本评价。土建专业在勘测内容详尽的情况下,对站址的抗震是否有利,作出正确的评估。由于变电站设施造价很高,如果把变电站建在不利于建筑物抗震的地段,若发生地震就可能发生滑坡、山崩、地陷等灾害。对国家财产造成损坏。对于有些地区,由于城市周围大都被山区所包围,滑坡、洪水都是可能发生的。在选址前一定要对山区地质有充分的了解。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是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依据。一般在收集地区性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址具体位置,进行分析研究。对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规律、渗透系数、出水量等尽可能的详细了解。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水源地较难确定时,工程选址阶段的水源勘探尤为重要。必须进行必要的勘探,有条件时还应观察地下水位,采取水样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