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颐和园整体布局特点

颐和园整体布局特点

颐和园整体布局特点
颐和园整体布局特点

1、试述颐和园整体布局特点颐和园是依照原有的瓮山和西湖修建的。有山有水这便是颐和园最初的山水地形。后来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形成了万寿山和昆明湖。这样的山水骨架就为颐和园的大的整体布局限定了大的框架。颐和园使用功能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区整治活动区、生活区、风景区。前两个区集中在东宫门主要的建筑有仁寿殿、乐寿堂、玉兰堂、宜芸馆等。而风景则主要集中在万寿山和昆明湖周围有佛香阁、排云殿、长廊、十七孔桥、铜牛、知春亭等著名的建筑。这些知名建筑显示了颐和园布局的整体脉络主次分明。这样的布局形式不仅很好的和原有地形相结合也成就了这座古典皇家园林的使用功能。颐和园的布局也很好的表现出了空间概念。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山水地形本身的尺度就很大让人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空间感另外颐和园还巧妙地利用“借景”的手法来实现了空间的延伸。

2、颐和园及周边水系的关系以及园中理水的做法以杭州西湖作为规划蓝本北方园林之摹仿江南大致按其规划布局而仿建的颐和园就是仿造杭州西湖而建的。颐和园的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其一西湖在建清漪园时乾隆把西湖该为昆明湖从元、明以来就是京郊的一处风景名胜区。“西湖景”早就神似杭州西湖的口碑文人笔下亦多以前者直接比于后者的吟咏。并且有好事者也摹仿杭州的“西湖十景”来命名北京的西湖十景。其二当时翁山即后来的万寿山与西湖的位置有北山南水的态势。虽然这种北山南水的关系有点尴尬但这为摹仿西湖造景提供了有利的地貌基础。这一点在营建中有为重要。其三乾隆对杭州西湖的喜爱杭州西湖素为乾隆所向往。建成后的颐和园昆明湖水面的划分同杭州西湖一样都有一条湖堤把水面分成几块万寿山和昆明湖的位置关系与孤山和西湖相同都呈现北山南水的态势大致成南北走向苏堤在西湖中也成南北走向但是颐和园之摹拟杭州西湖并不是简单的抄袭可以说有“本于西湖高于西湖”的园林艺术效果。造园与水利工程的完美结合拦蓄西山、香山、寿安山一带的大小山泉和涧水通过石渡槽导入于玉泉山的水系再通过玉河汇入西湖结合兴建颐和园来拓宽、疏浚西湖作为蓄水库这三条水利工程完成后形成了玉泉山—玉河—昆明湖—长河这样一个可以控制调节的供水系统。这个供水系统圆满地解决了通惠河上源的接济保证农田灌溉和园林用水。同时还创设了一条由西直门直达玉泉山静明园的长达十余公里的皇家专用水上游览路线。昆明湖湖面经过开拓、改造后构成了山嵌水抱的形势。万寿山仿佛脱出于水面的岛山形成的北山南水这样的理想的山水格局湖面往北拓展直抵万寿山南麓龙王庙保留为湖中的一个大岛——南湖岛。同时在西北角另开河道往北延伸经过万寿山西麓通过青龙桥沿着元代的白浮堰的引水故道接于北面的清河清河绕过万寿山西麓再分出一条支渠兜转而东沿北麓把原先的零星小河泡连缀成为一条河道“后溪河”也叫做后湖。湖面以东是一望无际的田畴平野湖面以西则水泊连绵直抵玉泉山麓衬托更远处的西山群峰。高水湖和养水湖相继而凿并与昆明湖相临因此在前湖不是宫墙这样昆明湖大大扩大了圆明园内的景观使园内园外融为一体。

3、根据建筑学知识对历史中不同年代、不同文化、不同造型风格的亭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特点独醒亭位于湖南省汨罗市玉笥山顶屈子祠前。根据屈原的《渔父》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称“独醒亭”。亭为六角形状花岗石辅基红柱碧瓦彩绘藻井内绘二龙戏珠。该亭始建于汉代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移建于此。亭为六角形攒尖顶灰瓦角翼然微翘傲然伸于苍穹。亭为木结构呈铁红色周有靠背栏杆围护。花岗石辅基红柱碧瓦彩绘藻井内绘二龙戏珠天花藻井雕有金龙翔舞生气勃然。亭体不同凡响既古拙宽厚又有壮丽之风。亭前有现代文学宿将茅盾、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独醒亭”匾额。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称“沧浪亭”。“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沧浪亭为一方形石亭结构古雅飞檐凌空檐下为斗石刻四枋上有仙童、鸟兽及花卉图案。石柱上有石刻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杜甫草堂亭原型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内的少陵亭而杜甫草堂正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成都杜甫草堂正门匾额的草堂二字为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书写。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

设驿亭故名兰亭。鹅池碑亭系兰亭的园林建筑之一位于浙江绍兴为纪念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建。因王羲之爱鹅故凿鹅池。亭中立一镌有“鹅池”的两字石碑此碑系清同治年间立石头采自东湖碑高193cm宽86cm 厚28cm。鹅池碑亭在鹅池岸边是一个单檐三角攒尖顶亭。石柱、石梁、亭翼高高向上翘起造型轻巧翩若骛鸿有展翅欲飞之势。亭内有巨碑一方上面刻有鹅池两个大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传为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二人合写。百坡亭位于四川省三苏公园。南宋嘉定1214年四川眉州太守魏了翁根据苏东坡“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的诗句在眉州修建了百坡亭。百坡亭是一座桥亭一九二八年眉山人为纪念苏东坡并希望眉山有更多的东坡式的人物出现在三苏祠瑞莲西池修建了百坡亭。亭长二十米中间为八柱小亭攒尖式屋顶筒瓦房面。亭边设飞来椅供游人临池俯照。每当夏季莲花盛开游人观鱼赏荷趣味甚佳。二泉亭位于江苏无锡的锡惠公园。二泉开凿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有“龙津螭唾”之称。宋高宗赵构曾饮泉于此筑庭池上名《二泉亭》。二泉亭造型纤巧俊秀亭顶饰有双龙戏珠。庭中有辽代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天下第二泉”的石碑。浸月亭原亭坐落在江西九江甘棠湖中系东吴大将周瑜之点将台。后人因白居易的《琵琶行》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故命名为《浸月亭》。一览亭原建于浙江温州。原名为《江山一揽亭》。一览亭又名圣览亭。坐落于金华城区铁岭头附近一处高坡上。这里原是金华城区的制高点东耸八咏楼、天宁寺西布三苏祠苏洵、苏轼、苏辙祠堂南临双溪北濒明月楼、文昌阁一览亭鹤立其中。登高远眺北山芙蓉诸峰蔚然深秀东南数峰如万马奔驰西隅兰江诸山远在天际双溪二水在城下合流西去。四处为山岗、湖泊农庄似在烟云香霭之间寺观楼阁参差排列于山城雉堞之中举目一览无余故名。

颐和园景观设计手法

颐和园景观设计手法

北京农学院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 实习一 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课程名称: 园林艺术理论 任课教师: 郑强 学生姓名 乔丹 学 号 201420521212 系 别 园林学院 专 业 风景园林 成绩:

实习报告提交时间:2016 年 3 月30 日 实习一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实习目的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重要类型园林的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类型的园林布局及造景手法 2.了解并掌握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平视景观,仰视景观,俯视景观的不同视觉效果 3.了解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特点 4.了解皇家园林前宫后苑这一园林形式 5.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诗情画意,典故传说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6.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皇家园林 一、颐和园背景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

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东西向1600米,南北向1900米,湖面占总面积四分之三。 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瓮山泊、西湖。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 宫庭画师郎元宁画颐和园设计初稿。 二、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颐和园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颐和园 颐和园的园林建筑,继承了我国古代园休艺术的传统特点和造园手法,并且有所发展。 颐和园园林布局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水取胜。广阔的昆明湖水面,是园林布置极好的基础。园的周围共有十三里(六公里半),全园面积四千三百多亩(约三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仅占四分之一,在当时北京诸园中是水面最大的一个。因此,设计人抓住了水面大这一特点,以水面为主来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都面临湖水,或是俯览湖面。当时取名“清游园”,也就是清波满园的意思。 湖山结合,是颐和园的又一特点。位于广阔的昆明湖北岸,存一座高达五十八米的万寿山,好像一座翠屏峙立在北面。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镜子,把万寿山映衬得分外秀丽。湖山景色密切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古代的造园艺术家和工匠们,在设计和建造这座园林的时候,充分利用了这一湖山相连的优越自然条件,适当地布置园林建筑和风景点。如抱山环湖的长廊和石栏,把湖和山明显地分清而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伸入湖中的知春亭,临湖映水的什景花窗,建造在湖边山麓的石肪等等,都巧妙的把湖山绪合在一起。 鲜明对比的手法,是颐和园园林布局的另一特点。我们在颐和园中,不仅可以看到有建筑壮丽、金碧辉煌的前山,还可以看到建筑荫蔽、风景幽静的后山;不仅可以俯览浩荡

的昆明湖,还可以漫步怡静的苏州河(后湖);不仅有建筑密集的东宫门,还有景物旷野的西堤和堤西区。处处有阴阳转换,时时有矛盾开展,才觉山穷水尽,忽又柳暗花明,使游人心情随着抑扬顿挫。 “借景”的造园技法,是我国古代造园工匠多年积累的经验,在颐和园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设计时不仅考虑到园里建筑和风景点互相配合借用,而且把四周的自然环境、附近的园林以及其他建筑物,也一并考虑在内。当我们转过仁寿殿来到昆明湖东岸的时候,西山的峰峦,西堤的烟柳,王泉山的塔影,好像都结合在一起,也成了颐和园中的景色。这种不仅园里有景而且园外也有景的“借景”手法,使园的范围更加扩大,景物也更加丰富。 颐和园水中布置岛屿,也是继承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传统手法。用长堤把湖面划分成儿个区域,还在昆明湖中布置了凤凰墩、治镜阁、藻鉴堂等孤立湖心的岛屿,象征传说中的蓬莱、方丈、流洲的海上三神山。它的实际作用是打破广阔的昆明湖面的单调气氛,增加了湖中的景色。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我国园林艺术和造园技巧中的又一传统经验。如颐和园后湖的风景,虽然是人工所造,但是宛如江南水乡一样。园中许多风景、林木,也力求达到宛如自然景色的效果。

颐和园景观设计手法

北京农学院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 实习一 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课程名称: 园林艺术理论 任课教师: 郑强 学生姓名乔丹 学 号201420521212 系 别园林学院 专 业风景园林 实习报告提交时间:2016 年 3 月 30 日 实习一 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实习目的 成绩: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重要类型园林的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类型的园林布局及造景手法 2.了解并掌握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平视景观,仰视景观,俯视景观的不同视觉效果 3.了解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特点 4.了解皇家园林前宫后苑这一园林形式 5.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诗情画意,典故传说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6.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皇家园林 一、颐和园背景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东西向1600米,南北向1900米,湖面占总面积四分之三。 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瓮山泊、西湖。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

宫庭画师郎元宁画颐和园设计初稿。 二、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 三山五园包括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畅春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其中清漪园于光绪变法时改为颐和园。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万寿后山三部分。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颐和园内有哪些特别建筑

颐和园里几乎集中了所有古代建筑的形式,亭台楼阁、殿堂厅室、廊馆轩榭、塔舫桥关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当中的特色建筑有:世界最长的画廊“长廊”──漫步于此,远望风景之余,又可欣赏古代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说的彩画;十七孔桥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大的一座联拱石桥;还有全用汉白玉石、青石筑砌,造型优美的玉带桥;现存最大的古戏楼──德和园;巧夺天工的铜造建筑“宝云阁”;著名的水上建筑“清宴舫”;荟萃了江南水乡特色,商店聚列于一河两岸的“苏州街”等。 长廊 长廊又名千步廊,全长728米,为世界之最。它是典型的中国式建筑,为连接在房屋间的有顶无墙走廊,既可漫步长廊欣赏风景,也可免除雨水、日晒之忧。颐和园长廊贯通于前山山麓临湖地带,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每四根柱子隔为一间,总共273间。长廊的中央部位随湖岸的弯曲作成新月状,正中折向排云门形成临湖广场,在立面上穿插着象征春、夏、秋、冬四季的四座八角亭子──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及清遥亭,并和两座水榭──对鸥舫及鱼藻轩衔接,作为长廊的重点装饰。此外,亭子的高度调节了长廊地基的高低不平,因长廊是依万寿山前山的起伏地形而建。长廊的装修彩画精致,273开间柱上部一律安装楣子(横木),下面一律装设坐凳栏杆,所有梁、枋上都施以苏式彩画,绘以当年杭州西湖风景、人物、花鸟、故事画共14,000多幅,无一雷同。当年乾隆皇帝每逢巡幸江南时,均有画师沿途写生,回京城后再令其把作品绘于长廊的木枋上。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外形仿芦沟桥,桥面两侧,装饰着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栏杆。全桥共有124根望柱,从造型角度来看,典雅优美。每根望柱上的石狮造型各异,雕工精美,为古代石雕艺术珍品。十七孔桥共有十七个券洞,中间的券洞最大,两侧的券洞由此逐渐缩小。无论是从左或右边向中间券洞来数,桥洞的数目都是九个,喻意长久、吉祥和平安。 清宴舫 清宴舫又名石舫,顾名思义,它完全是用石头雕造而成,有上下两层舱房。船舱内地墁花砖,窗崁五色玻璃。这个著名的水上建筑,位于颐和园的前山岸边,其两侧的舵轮模仿了西方技术,可谓中西结合的产物。乾隆曾引用唐代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来形容清宴舫,以此告戒后人,并喻示清王朝坚如盘石,水不能覆。清宴舫是慈禧太后赏览风景和饮宴之地。夏天时,慈禧常在舱内用早点、夜宵。 德和园大戏楼 清代宫廷每逢庆典都有演戏活动,乾隆以后此风愈盛,戏楼、戏台也就成了宫廷及御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建筑物。德和园大戏楼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它总高约22米,第三层檐口以下的高度18米,底层舞台总宽17米,总深16米。戏台共有三层台面,名福、禄、寿三台。每一层台面都设上下场门,可同时演出。大戏楼首层上部有七个天井,地面有六个地井,天井、地井都通向后台,演员可从中出入。雪花可从天井飘下,水景可从地井喷出。台面地板下还安置了水缸,起聚音和共鸣作用。戏台还设有翻板和高压水机等机关。神仙自天而降,鬼怪由地而出,十分惊险壮观。

颐和园造园手法

颐和园造园手法 简介:颐和园具有皇家园林特色 ;园中的古典建筑 ,不仅将整个园林在空间上分割成 3个景区 ,而且发挥了主体建筑的统驭作用 ,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之美 ;园中的山和水 ,各自独立成景 ,又相互依托 ,形成了天然的山水园。 一、效法自然的布局。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如颐和园后湖的风景,虽然是人工所造,但是宛如江南水乡一样。园中许多风景、林木,也力求达到宛如自然景色的效果。位于广阔的昆明湖北岸,存一座高达五十八米的万寿山,好像一座翠屏峙立在北面。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镜子,把万寿山映衬得分外秀丽。湖山景色密切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二、诗情画意的构思。 颐和园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前身是清漪园,取“颐养太和”之义。其有如下特点:众多的殿、堂、楼、阁、廊、榭、亭、桥点缀于一片湖光山色之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布局得宜。伫立知春桥,远眺佛香阁、彩画长廊、十七孔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和玉泉山宝塔,真是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无限深远,加上满园绚丽多彩的山石花木,犹如一幅宏图画卷。后山后湖,小桥流水,苍林修竹,幽深恬静、清新秀丽,另有一番江南景色。步入这座名园,恍如置身于画卷之中,有“人在画中游”之感。 三、因地制宜的处理。 颐和园园林布局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水取胜。广阔的昆明湖水面,是园林布置极好的基础。园的周围共有十三里(六公里半),全园面积四千三百多亩(约三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仅占四分之一,在当时北京诸园中是水面最大的一个。因此,设计人抓住了水面大这一特点,以水面为主来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都面临湖水,或是俯览湖面。当时取名“清游园”,也就是清波满园的意思。

浅析颐和园中央建筑群

图一 颐和园平面图 1、题目:浅析颐和园中央建筑群 2、摘要 题目:浅析颐和园中央建筑群 论文摘要:颐和园全园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两大部分。苑林区又可分为昆明湖区、 万寿山前山区、后山后湖区三大部分,中央建筑群位于万寿山前山区。中央建筑群主要是以佛香阁为主体的建筑群。下面对中央建筑群的各景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中央建筑群的景观作用及建筑群的空间关系并的出了研究总结。中央建筑群的规划布局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点景的作用,也充分利用了它的景观的条件。佛香阁、五方阁、转轮藏、敷华亭、撷秀亭,居高临下,视野开阔,都是观赏湖景和园外借景的绝好场所。 关键字:万寿山前山区景点、中央建筑群的景观作用、中央建筑群的空间几何关 系、研究总结。 3、正文 一、颐和园概况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郊,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占地约290公顷。是我国保存的最完整也是造园艺术极高的一所大型古典皇家园林。(见图一 颐和园平面图)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15年即1750年,至1764年竣工,历时15年。颐和园是清代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最后建成的一座皇家园林。咸丰十年(1860)被

图二 万寿山全景 英法侵略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改名为颐和园,光绪二十一年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光绪二十六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翌年修复。 二、颐和园分区 全园可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两大部分。 1.宫廷区 颐和园是当时“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长期居住的离宫,兼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因此在进园的正门内建置一个宫廷区作为接见臣僚、处理朝政及寝居的区域 。宫廷区是由殿堂、朝房、值房等组成多进院落的建筑群,占地不大,相对独立于其后的广阔的苑林区,二者既分隔又有联系。 2.苑林区 苑林区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万寿山东西长约1000米,高约60米。昆明湖水面广阔,约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四,湖的西北端绕过万寿山“西麓”而连接于北麓的“后湖”,构成山环水抱的形式,把湖和山紧密的连成一体。苑林区又可分为昆明湖区、万寿山前山区、后山后湖区三大部分。 三、前山前湖景区总体概况 前山前湖景区占全园面积的88%,前山即万寿山南坡,前湖即昆明湖。山屏列于北,湖横陈于南,西面衬托着玉泉山和远处西山的层峦叠嶂,这是一个自然环境极为开朗的景区。前山南面,有良好的朝向和开阔的视野,位置又接近宫廷区和东宫门,因而成为景区内的建筑荟萃之地。建置在前山中央部位的“大报恩延寿寺”,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多宝殿、石砌高台上的佛香阁、琉璃牌楼众香界、无梁殿 智慧海,连同配殿、爬山游廊、蹬道 等密密层层地将山坡覆盖住,构成纵贯前山南北的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见图二 万寿山全景)。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也富于变化的空间序列,使得中轴线的地位更明确、形象更突出。这个序列上的建筑有前奏、有承接、有高潮、有尾声,结合山形地貌因势利导地

浅析颐和园建筑艺术特色

浅析颐和园建筑艺术特色 今天观看了观看了纪录“颐和园”,让我感触颇深,在感叹颐和园壮丽的宏伟的同时,为它被毁灭感到气愤与惋惜,但在这里抛开它的建设历史和政治地位不谈,只想分析一下这座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有悠久的传统,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有重大的成就。颐和园更是皇家园林佳作,它凝聚了我国古代造园工匠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园林。 一、与环境相协调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就是把建筑与地形、地势、地貌相结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时为配合自然界中的各种环境,还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造型的建筑类型,而每一种类型又富于变化。做到总体布局依形就势,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颐和园的园林建筑就利用了这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建筑布局、景点的安排多是依山之势、依水之形。依山多是高山崇阁,依次排列,层层向上,形成了高耸突兀之势。而临水为长廊小榭,给人以幽远纵深的感觉。 二、风格含蓄,精巧雅致 “含蓄”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中国园林建筑的“巧”主要是木构架的灵活性,同时在布局上又很注意以“巧”取胜。欲扬先抑是常用的一种造园手法,也是表现含蓄的一种体现。整个园林的建筑从整体到部分不仅注意总体造型上的美,而且注意装修、装饰的美,注意陈设的美。万寿山南麓陡坡直抵昆明湖边,山水之间的狭长地带,通常就是修一条环湖路。然而园林艺术讲究含蓄,现在有一条雕梁画栋的长廊横贯于山水之间,犹如山之彩屏,水之锦帐,巧夺天工,妙不可言。 三、强调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意境是人们对园林建筑形象、色彩、气氛的一种感受。一般来说,园林要突出“幽雅”,以人工的巧奇,创造“宛自天开”的景色,然后将精巧的建筑融化在自然的怀抱之中,便营造出幽雅的意境。颐和园的北部万寿山耸立如翠屏,各种建筑物和风景点布满其间,而南部却是碧波粼粼

颐和园 布局结构

颐和园布局结构 颐和园,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所组成,面积4350亩,水面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全园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全园建筑依据山湖形式巧妙安排,并且以西山群峰为借景,更加使景色变幻无穷,美不胜收。颐和园成功地运用了"抑景"和"借景"的手法,以园外数十里西山群峰为北京,把玉泉山上的宝塔纳入全园画面之中,从园中西眺,人们会更感到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总之,颐和园的设计运用散点透视手法,取得建筑全而齐,不显杂乱;景物广布,不显分散的效果。 1、自然的山水骨架影响布局方式 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是依照原有的瓮山和西湖修建的。有山有水这便是颐和园最初的山水地形。后来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形成了万寿山和昆明湖。这样的山水骨架就为颐和园的大的整体布局限定了大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决定了颐和园的布局方式(不知能否这么说?)。设计师还非常巧妙的将这些山水地形条件加以很好的利用和改造,有取有舍,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典皇家园林所特有的“一池三山”的格局。 2、功能的分区显示布局特点 颐和园根据使用功能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区:政治活动区、生活区、风景区。前两个区集中在东宫门,主要的建筑有仁寿殿、乐寿堂、玉兰堂、宜芸馆等。而风景区则主要集中在万寿山和昆明湖周围,有佛香阁、长廊、排云殿、十七孔桥、铜牛、知春亭等著名的建筑。众多的建筑和景点构成了颐和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显示出了颐和园布局的整体脉络,主次分明。这样的布局形式不仅很好的和原有的地形相结合,也成就了这座古典皇家园林的的使用功能。 3、布局中的空间问题 颐和园的布局也很好的表现出了空间的概念。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山水地形本身的尺度很大,让人能够感受到强类的空间感;另外颐和园还巧妙的利用“借景”的手法来实现了空间的延伸。 站在知春亭,远看对面最远处,山水一色不可辨认,近处稍稍清晰,然后是雾蒙蒙的一片,然后才渐渐清楚。所谓“水的三远”,在此处就完全体现体现出来了。同时知春亭作为观赏全园景色的最佳位置之一,既可以看到万寿山一带的华丽、气派的景色,也可以远眺西堤看到对岸杨柳飘飘的自然之美,同时还可以看到远处玉泉塔和玉泉山若隐若现的旷远景色。这正是由于颐和园在整体布局中做到了“有放有收”的原因,是整体布局中极为成功的体现。 所以,地形本身的因素再加上设计师很好的规划,就自然形成了颐和园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不仅最大限度的运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资源,还有效的合理的分配了各个空间,使每一个地方都展现了特有的美,而且也表现出了皇家古典园林所特有的气魄和魅力。我认为这正是颐和园整体布局最为成功的地方。

颐和园景观分析

颐和园景观分析 一、园区简介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 位于北京城西北郊约10 km。其中,以昆明湖为主的水面占全园总面积的3/4, 以万寿山为主的陆地占全园总面积的1/ 4。全园有各种形式的古建筑3000余间,各种乔灌木10万多株。园内有清如明镜的湖水,葱郁秀丽的山峦,金碧辉煌的宫殿,精巧别致的亭阁;规模庞大,气势宏伟,景色怡人,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典范,也是举世罕见的古典园林珍品。 颐和园是现存最完整,也是造园艺术极高的一所大型古典皇家园林。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像颐和园这种大园当然更不例外,不使用写意的手法凿山造水,完全是用自然之山水。 二、历史回放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为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员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颐和园重建几次虽然在某些局部上逊色于当年的清漪园,但总体上还是沿用了乾隆年间清漪园的规划与

布局。 三、颐和园的整体布局 1、自然的山水骨架影响布局方式 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是依照原有的瓮山和西湖修建的。有山有水这便是颐和园最初的山水地形。后来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形成了万寿山和昆明湖。这样的山水骨架就为颐和园的大的整体布局限定了大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决定了颐和园的布局方式。设计师还非常巧妙的将这些山水地形条件加以很好的利用和改造,有取有舍,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典皇家园林所特有的“一池三山”的格局。 颐和园的设计 运用散点透视手法, 取得建筑全而齐,不 显杂乱;景物广布, 不显分散的效果。主 要有万寿山和昆明 湖所组成,面积4350 亩,水面面积约占四 分之三。园内建筑以 佛香阁为中心,共有 亭、台、楼、阁、廊、 榭等不同形式的建 筑3000多间。 当年修建颐和 园是为了给慈禧祝寿。皇帝下令要在园林中体现“福、禄、寿”三个字,雷家第七代雷廷昌却巧用心思,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务。他设计了一个人工湖,将这个人工湖挖成一个寿桃的形状,在平地上看不出它的全貌,但从万寿山望下去,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大寿桃。而十七孔桥连着的湖中小岛则设计成龟状,十七孔桥就是龟颈,寓意长寿。至于“福”字,雷廷昌将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设计成蝙蝠两翼的形状,整体看来成了一只蝙蝠,蝠同“福”,寓意多福。 2、功能的分区显示布局特点 颐和园根据使用功能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区: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前两个区集中在东宫门。而风景区则主要集中在万寿山和昆明湖周围,有佛香阁、长廊、排云殿、十七孔桥、铜牛、知春亭等著名的建筑。众多的建筑和景点构成了颐和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显示出了颐和园布局的整体脉络,主次分明。这样的布局形式不仅很好的和原有的地形相结合,也成就了这座古典皇家园林的的使用功能。 3、布局中的空间问题 颐和园的布局也很好的表现出了空间的概念。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山水地形本身的尺度很大,让人能够感受到强类的空间感;另外颐和园还巧妙的利用“借景”的手法来实现了空间的延伸。以园外数十里西山群峰为北京,把玉泉山上的宝塔纳入全园画面之中,从园中西眺,人们会更感到山外有山,景外有

颐和园所代表的明清园林建筑群特点

颐和园所代表的明清园林建筑群特点 13级美术视觉传达2班姓名:赖城娇学号: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为后世所沿用:都城北京和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于明代的规划和经营,清代帝王的宫殿也是在明宫殿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完善而来的。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是在园林领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园林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古代建筑群。中国历代都建有大量宫殿,但只有明清的宫殿——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得以保存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景点。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

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在感叹颐和园的壮丽和宏伟的同时,也为它被毁灭感到气愤与惋惜。避开它的建设历史和政治地位不谈,我们也可以从这座皇家园林中看出明清时代园林建筑的特点。 在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有悠久的传统,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有重大的成就。颐和园更是皇家园林佳作,它凝聚了我国古代造园工匠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园林。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有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明清园林代表——颐和园的特点。 一、与环境相协调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就是把建筑与地形、地势、地貌相结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时为配合自然界中的各种环境,还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造型的建筑类型,而每一种类型又富于变化。做到总体布局依形就势,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颐和园的园林建筑就利用了这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建筑布局、景点的安排多是依山之势,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颐和园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下面整理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颐和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颐和园古典园林介绍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市中心约15公里,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颐和园的营造始于金代,元明时期,这里以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游览胜地。经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扩建和改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颐和园清乾隆年间称为“清漪园”。公元1860年(清朝咸丰十年),清漪园与圆明园等著名皇家园囿一起被英法联军焚毁。园内数以万计的文物珍藏皆被抢掠一空。公元1886年(清朝光绪十二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等其他银两,在清漪园废墟上重新修建并于1888年改园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到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的野蛮抢掠和破坏,1903年重新修复。 颐和园总面积达294公顷,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园内有古建筑三千余间,面积约七万平方米。颐和园内的建筑结构皆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其建筑形式多模拟江南名胜古迹,或肖其意,或仿其型,因地制宜地创建了众多绚丽恢宏的廊、桥、亭、榭,殿、宇、楼、台。 颐和园的正门为东宫门,它坐西朝东,宫门内外南北对称建有值房及六部九卿的朝房。由宫门进入仁寿门,是以仁寿殿为主的朝政建

筑,为清朝帝后驻园期间处理政务的地方。仁寿殿西北方分别建有慈禧太后看戏用的德和园大戏楼,光绪皇帝及皇后居住的玉澜堂与宜芸馆,再往西数十米就是慈禧太后的寝殿乐寿堂。 万寿山南麓,金黄色琉璃瓦顶的排云殿建筑群在郁郁葱葱的松柏簇拥下似众星捧月,溢彩流光。这组金碧辉煌的建筑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起,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其东面山坡上建有转轮藏和巨大的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建筑是五方阁及闻名中外的宝云阁铜殿。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形态互异、婀娜多姿。浩淼烟波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水中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在湖畔岸边,还建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镇水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 万寿山北麓,地势起伏,花木扶疏,道路幽邃,松柏参天。重峦叠嶂上,仿西藏寺庙建造的四大部洲建筑群层台耸翠,雄伟庄严。山之脚下,清澈的湖水随山形地貌演变为一条舒缓宁静的河流,顺地势而开合,依山形而宽窄。两岸树木蓊郁,蔽日遮天,画栋雕梁,时隐时现。后溪河中游,模拟江南水肆建造的万寿买卖街铺面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钱庄、当铺招幌临风;茶楼、酒馆画旗斜矗。沿河东游,水尽处,闻溪流琮琮,如琴如瑟,是为谐趣园。小园环池而筑,

颐和园景观分析

一、园区简介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 位于北京城西北郊约10 km。其中,以昆明湖为主的水面占全园总面积的3/4, 以万寿山为主的陆地占全园总面积的1/ 4。全园有各种形式的古建筑3000余间,各种乔灌木10万多株。园内有清如明镜的湖水,葱郁秀丽的山峦,金碧辉煌的宫殿,精巧别致的亭阁;规模庞大,气势宏伟,景色怡人,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典范,也是举世罕见的古典园林珍品。 颐和园是现存最完整,也是造园艺术极高的一所大型古典皇家园林。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像颐和园这种大园当然更不例外,不使用写意的手法凿山造水,完全是用自然之山水。 二、历史回放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为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员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颐和园重建几次虽然在某些局部上逊色于当年的清漪园,但总体上还是沿用了乾隆年间清漪园的规划与布局。 三、颐和园的整体布局 1、自然的山水骨架影响布局方式 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是依照原有的瓮山和西湖修建的。有山有水这便是颐和园最初的山水地形。后来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形成了万寿山和昆明湖。这样的山水骨架就为颐和园的大的整体布局限定了大的框架。从某

从颐和园看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是很高的,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主要是摹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 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所以,园林中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文人画为 蓝本,参与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 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 皇家园林。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都刻意追求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颐和园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 居的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下面,以颐和园为例,详析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 一、效法自然的布局 世界园林中, 按其布局格式而论,可分为三种: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我国古典 园林是效法自然,采取自然式,它包含着两种意思:其一,园林的景色应以自然山水为主;其二,一切要顺其自然,以曲为美。 地貌地形完全任其自然,有起伏高低;水体的轮廓为自然曲线,,大多是自然界的溪流、瀑布、池沼、河流的艺术再现;植物“必以虬枝枯干,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水 边石际,横偃斜坡或一望成林, 或孤株独秀”,构成了一幅草木争荣、鸟啼花开的天然画景, 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 但是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力求达到自然与建 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怎样融合?怎样协调?最重要的就是要顺其自然,无 论在布局上、形态上或色彩上都要顺其自然。从颐和园具体情况来看,它做到了。 二、诗情画意的构思 诗情画意为强调意境,造园如同绘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最好达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境界。所以评论一个园林不仅要看它的景致如何优美, 还要看有否幽深的诗情画意,,能否寓情、寓意於景,使人能见景生情,因景联想,把思维扩大到更广阔、更久远的境界中去。 造园者, 布景造园以表达自己或园主人的某种意愿.所以古典园林的每一个景点或景 区都是经过精密构思蕴蓄着一定的诗情画意.如皇家园林中的颐和园青晏舫则表示江山永固, 寓意与私家园林不同,这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特色。 三、园中有园的手法 “借景”的造园技法,是我国古代造园工匠多年积累的经验,在颐和园的设计中得到了 充分的运用。设计时不仅考虑到园里建筑和风景点互相配合借用,而且把四周的自然环境、附 近的园林以及其他建筑物,也一并考虑在内。当我们转过仁寿殿来到昆明湖东岸的时候,西山 的峰峦,西堤的烟柳,王泉山的塔影,好像都结合在一起,也成了颐和园中的景色。这种不仅 园里有景而且园外也有景的“借景”手法,使园的范围更加扩大,景物也更加丰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