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模拟卷(一)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模拟卷(一)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模拟卷(一)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模拟卷(一)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模拟卷(一)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在使用或获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p

2. A B C D 从海水中获得精制食盐用液氨制冷用高粱、小麦酿酒用铝制容器蒸、煮腌制的咸菜

A. A

B. B

C. C

D. D

3.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 2.8 mol 电子的 Mg 34 S 晶体中 34 S 所含中子数为 1.8N A

B. 17gH 2 O 2 中所含极性键总数为 0.5N A

C. 31gFeI 2 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 A

D. 以 Mg、Al 为电极, Na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若正极生成的 H 2 体积为 22.4L,导线上流过 2N A 个电子

4. 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 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将装有 NaOH 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入液面深处并挤压

C. 向蔗糖水解后的产物中加入银氨溶液,加热,检验蔗糖是否水解

D. 将饱和 FeCl 3 溶液滴入 NaOH 溶液中制备 Fe(OH) 3 胶体

5. 下列有关离子大量共存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I - )=0.1mol/L 的溶液中: K + 、Na + 、SO 4 2- 、ClO -

B. 常温下,通入 SO 2 气体的溶液中: Al 3+ 、Ca 2+ 、MnO 4 - 、Cl -

C. 控制 pH 为 9-10, 用 NaClO 溶液将含 NaCN 废水中的 CN - 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

气体: 2CN - +5ClO - +H 2 O=N 2 ↑+2CO 2 ↑+5Cl - +2OH -

D. 向含有 Ba 2+ 、Cl - 、HCO 3 - 的离子组中加入少量的 NaOH 溶液: HCO 3 -

+OH - =CO 3 2- +H 2 O

6. 化合物 G 的分子式为 C 4 H 6 O 2 。G 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NaHCO 3 溶液反应放出 CO 2 , 则 G 的可能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

A. 2 种________

B. 3 种________

C. 4 种________

D. 5 种

7. 短周期主族元索 R、X、Y、M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占据三个周期 .Y 和 M 位于同主族,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3 倍,原子序数 R+X=Y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简单的离子半径: M>X>Y

B.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Y>X

C. X、M 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 由 R、X、Y、M 四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盐

8. 用浓度为0.5mol·L -1 的 NaOH 溶液滴定50mL 0.01mol·L -1 Al 2 (SO 4 ) 3 溶液,测得导电能力随加入溶液的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存在关系: c(Al 3+ )+c(H + )=c(SO 4 2- )+c(OH - )

B. b 点溶液中有: c(Na + )= c(SO 4 2- )

C. c 点对应的溶液显酸性

D. 滴定过程中始终存在: c(SO 4 2- )>c(AlO 2 - )

二、实验题

9. ICl的冰醋酸溶液可用于测定油脂的不饱和溶液,其原理为 +ICl

。ICl制备装置图如下,(夹持装置及加热仪器已省略);

已知:ICl的熔点为27℃,沸点为97.4℃,易水解,且能发生反应ICl(1)+Cl 2

(g)=ICl 3 (1)。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__ ;装置C中的试剂名称是 ________ 。

(2)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___ ;不能用装置F代替装置E,理由是 ________ 。

(3)用ICl的冰醋酸溶液测定某油脂(M=880)的不饱和度。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 1 :将 4.40g 该油渍样品溶于四氯化碳后形成 l00mL 溶液,从中取出十分之一,加入 20mL 某浓度的 ICl 的冰醋酸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加入足量 KI 溶液,

生成的碘单质用 1.00mol/L 的 Na 2 S 2 O 3 标准溶液滴定。经平行实验,测得消耗

的 Na 2 S 2 O 3 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V 1 mL 。

实验 2 (空白实验):不加油脂样品,其他操作步骤、所用试剂及用量与实验 1 完全

相同,测得消耗的 Na 2 S 2 O 3 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V 2 mL 。

① 滴定过程中可用 _________ 作指示剂。

② 滴定过程中需要不断振荡,否则会导致 V 1 _______ (填“ 偏大” 或“ 偏小” )。

③ 若 V 1 =15.00mL , V 2 =20.00mL ,则该油脂的不饱和度为 ___________ 。

三、填空题

10. H 2 S 在金属离子的鉴定分析、煤化工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请回答:

(一) H 2 S 是煤化工原料气脱硫过程的重要中间体。反应原理为

①COS(g)+H 2 (g) H 2 S(g)+CO(g) △H=+7kJ/mol

②CO(g)+H 2 O(g) CO 2 (g)+H 2 (g) △H=-42kJ/mol

已知断裂 1mol 气态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如下表所示。 p

11. 分子 COS(g) H 2 (g) CO(g) H 2 S(g) H 2 O(g) CO 2 (g) 能量 /kJ/mol 1310 442 x 678 930 1606

(1)计算表中 x= ____________ 。

(2 )向 VL 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COS(g) 、 amolH 2 (g) 和 1molH 2

O(g) ,发生上述两个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容器内 CO 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 T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 T I K 时测得平衡体系中 COS 为 0.80mol , H 2 为 0.85mol 。

① 随着温度的升高, CO 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理由是 ____________ 。

② a= ______ 。 T 1 K 时 CO 的平衡转化率为 _______

③ T 1 K 时容器内总压强为 pMPa ,用气体分压代替气体浓度计算反应 l 压强平衡

常数 Kp = ____ 气体组分的分压 = 总压强× (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 / 气体总物质的量)(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 3 )少量的羰基硫( COS )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过程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

下图是反应Ⅱ中,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时间与H 2 产量的关系图(Na 2 S的初始含量为

3mol),

① Na 2 S溶液显 _______ (“酸性”或“碱性”)。

② 判断T l 、T 2 、T 3 的大小: _______ 。

(二)H 2 S 用于金属离子的鉴定。

(4)已知:25℃时,K(sp)(SnS)= 1.0×10 -25 , K(sp)(CdS)= 8.0×10 -27 。该温

度下,向浓度均为0.1mol/L的CdCl 2 和SnCl 2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H 2 S,当Sn 2+ 开

始沉淀时,溶液中c(Cd 2+ )= ______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2. 砷( 33 As)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氮、磷同主族,其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化合物有砒

霜(As 2 O 3 )、雄黄( As 4 S 4 )、雌黄(As 2 S 3 )等。

(1)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__ 。

(2)在一定条件下,雄黄 (As 4 S 4 (雄黄中 As 元素化合价为 +2 )和雌黄 As 2

S 3 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H 3 AsO 3 中砷元素呈 _______ 价;则在转化关系 I 中,被还原的元素名称是

____________ 。

② 反应Ⅱ 中,若 1mol As 4 S 4 参加反应时,转移 12mole - ,则物质 a 为

______ (填化学式);将 As 2 O 3 (俗称砒霜)在高温下用焦炭还原可制备砷,同时产生一种无毒气体,写出用焦炭还原 As 2 O 3 时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③ 在转化关系Ⅲ 中,将 As 2 O 3 溶于热水生成亚砷酸(H 3 AsO 3 ),已知 H 3 AsO 3 是两性偏酸性的化合物, Na 3 AsO 3 溶液呈碱性,原因是 _________ (用水解离子方程式表示)。

(3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电池总反应为 AsO 4 3- +2I - +H 2 O AsO 3 2- +I 2 +OH - 。当 P 池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 。

13.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 TiNi )被广泛用于人选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天线,在临床医疗领域内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l )写出基态 Ni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 。

(2) 钛镍合金能溶于热的硫酸生成 Ti(SO 4 ) 2 、 NiSO 4 ,其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 ,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__________ 。

(3) 工业上将金红石 ( 主要成分 TiO 2 ) 转化为液态 TiCl 4 ,再用金属镁在高温下还原得到金属钛,同时生成 MgCl 2 。

①MgCl 2 的熔沸点比 TiCl 4 高得多,其原因是 _______ 。② 原子半径 r(Cl)

_____ ( 填“ >” 、“ <” 或“=” ,下同 )r(Mg) ,离子半径 r(O 2- )

______ r(Mg 2+ ) 。

(4) 金属镍能与 CO 反应生成一种配合物 Ni(CO) 4 ( 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 。 Ni(CO)

4 的固体属于 _____ 晶体, Ni 与 CO 之间的化学键称为 _________ 。

(5) 一种钛镍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合金中 Ti 的配位数为 _______ 。

四、推断题

14. 有机物 H 是一种有助于睡眠的药物,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 1 、R 2 为氢原子

或烃基)

回答下列问题:

(1)G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______ ;Z 的名称是 ________ 。

(2)反应 A 的条件和试剂是 _________ ;Z E 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 。

(3)写出 E F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4)在一定条件下, G 与 CO( NH 2 ) 2 ,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有机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 .

(5)芳香化合物 T 是 Z 的同分异构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的结构有 ____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 苯环上有 2 种侧链② 能与新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③ 能发生水解反应

(6)参照上述流程,以乙二醇、乙醇为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合成香料乙二酸二乙酯的路线图 ____ 。

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

第5题【答案】

第6题【答案】

第7题【答案】

第8题【答案】

第9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1题【答案】

第12题【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高考模拟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理综模拟考试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2020年全国1卷高考理综试题

2020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 1.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 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 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 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4.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 实验材料实验目的A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B蝗虫的精巢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D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6.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7.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CH2OH能与水互溶 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附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7题,共300分,共12页。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P 31 S 32 K 39 Fe 56 I 127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8.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HNO3:S2O32-+2H+=SO2↑+S↓+H2O B.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2Al3++3CO32-=Al2(CO3)3↓ C.“侯德榜制碱法”首先需制备碳酸氢钠: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NH4Cl D.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溶液:Cu2++HS-=CuS↓+H+ 9.已知气态烃A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有机物A~E能发生如图所示一系列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B.常温下有机物C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分子式为C4H8O2的酯有3种 D.l mol D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为22.4L 10.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MZ 11.下列实验对应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或解释都正确的是 12.25℃时,向10 mL 0.l mol·L-1 H2C2O4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的pH与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c(H+)=c(OH-)+c(HC2O4-)+2c(C2O42-) B.HC2O4-在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C.C点溶液中含有大量NaHC2O4和H2C2O4 D.D点溶液中,c(Na+)>c(C2O42-)>c(HC2O4-)>c(OH-)>c(H+) 13.电渗析法淡化海水装置示意图如下,电解槽中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相间排列,将电解槽分隔成多个独立的间隔室,海水充满在各个间隔室中。通电后,一个间隔室的海水被淡化,而其相邻间隔室的海水被浓缩,从而实现了淡水和浓缩海水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届高考全国I卷理综化学全真模拟冲刺卷02

2020届高考全国I卷 理综化学全真模拟冲刺卷02 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 7.CO2和CH4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 B.①→②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 C.①→②吸收能量 D.Ni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答案C 解析由图示可知CO2和CH4在Ni催化作用下,最终生成CO和H2,故A正确;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构成反应物中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键的形成,由图示可知①→②过程中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故B正确;①的能量总和大于②的能量总和,则①→②的过程放出能量,故C错误;由图示可知CO2和CH4催化重整生成CO和H2的过程中Ni的质

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Ni为催化剂,故D正确。 8.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 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根据有机物中碳原子成键特点,吲哚的分子式为C8H7N,故A错误;苯环是平面正六边形,—CHO中C是sp2杂化,立体构型是平面形,因此苯甲醛中所有原子可能全部共面,故B错误;苯甲醛中含有醛基,能使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时,出现红色沉淀,中间体中不含醛基,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无现象,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故C正确;1 mol中间体中含有2 mol苯环和1 mol碳碳双键,因此1 mol中间体最多与7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9.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9全国1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2019全国1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9全国1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真题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2018高考理综全国1卷及答案解析清晰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NO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 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2017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带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 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CaCl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 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4.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X)

高三化学试卷(附答案)

高三化学试卷 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Peter Agre和Roderick Mackinnon以表彰他们在“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研究成就。Mackinnon教授的研究内容主要是Na+、K+体积很接近,但在生物体内呈现的差别却高达1万倍,他革命性的让科学家观测Na+、K+在进入离子通道前、通道中以及穿过通道后的状态,可为病人在“离子通道”中寻找具体的病因,并研制相应药物。下列关于钠、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钠的密度比钾的密度小 B、钠和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过氧化物 C、钠和钾都是短周期元素 D、钠和钾的合金[ω(K)= 50%—80% ]在室温下呈液态 2、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它所提供的清洁、廉价或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5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建成和使用有助于控制:①氮氧化物的排放②酸雨的形成③臭氧空洞扩大④温室效应⑤白色污染 A、①②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⑤ 3、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下列物质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面粉B、食醋C、海带D、菜油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的CO: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SO2中的少量的C2H4:通过足量的溴水,收集气体 C、除去AlCl3溶液中的少量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D、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加足量MgO,过滤 5、由ⅢA族元素A和ⅥA族元素B组成的阴离子有如 右图所示结构,从其结构分析,该阴离子所带的电 荷数x为 A、1 B、2 C、3 D、4 6、希尔实验是将分离出的叶绿素加到草酸铁溶液中,经光照后发生反应: 4Fe3++2H2O === 4Fe2++4H++O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 B、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 C、叶绿体被氧化 D、该实验可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 7、将1×10 -3 mol·L-1的盐酸a L跟下列3种溶液混合后,溶液均成中性。 ①1×10 -3mol·L-1的氨水b L;②c (OH - ) = 1×10 -3 mol·L-1的氨水c L;③c (OH - ) = 1×10 -3 mol·L-1的Ba(OH)2 d L。其中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d B、b>a=d>c C、b>a>d>c D、c>a=d>b 8、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有100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具有完美对称性的C100原子团,其中每个碳原子仍可形成4个化学键。最内层是由20个碳原子构成的正十二面体(即每个碳与其它三个碳相连)。外层的60个碳原子形成12个分立的正五边形(即每个碳原子与其它2个碳相连)。处于中间层次的碳原子连接内外层碳原子。当它与氢或氟形成分子时,其分子式为 A、C100H20和C100F20 B、C100H60和C100F60

2020全国高考理综模拟试题(1)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2)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引起人类恐慌,主要是外泄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电离辐射侵袭生物体分子后会形成自由基,进而损害蛋白质、DNA以及细胞膜等。下列有关细胞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B. DNA是人体主要的遗传物质,由C、H、O、N、P五种化学元素组成 C.磷脂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各种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下列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正确的叙述是 A.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都要经过衰老和坏死的过程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 C.有丝分裂是所有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加数目的唯一方式 D.被病原体侵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正确叙述有几项: ①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个体的保存②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③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④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A.零项 B.一项 C.二项 D.三项 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极性运输 B.植物茎的背重力生长和向光生长均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一般将插条的顶端浸泡在生长素溶液中 D.在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5.下列有关科学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萨克斯通过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 C.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促胰液素的发现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6.以下图示分别是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图示中的染色体只代表其状态,不表示具体数目)。其中,假设和推论与图示相符的是()

高三化学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高三化学综合测试卷 第I 卷I (选择题 共7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探索月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迹象,首先分析月球岩石是否含碳氢化合物.科学家用氘盐酸(即DCl 的O D 2溶液)处理岩石样品,收集放出的气体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些碳氘化合物,据此推断所得碳氘化合物是由氘盐酸与岩石中的那种物质反应的产物( ) A .岩石中的碳酸盐 B .岩石中的碳酸氢盐 C .岩石中的碳化物 D .岩石中的碳氢化合物 2.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 A .甲基的电子式 B .氟化钠的电子式 C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碳-12原子C 126 3.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氯气和二氧化硫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它们去漂白某一润湿的有色物质,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 B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 .苯酚有杀菌和止痛作用,药皂中也掺有少量苯酚,所以我们可以用苯酚对环境消毒或直接涂抹于皮肤上进行消毒 D .工业酒精不能加水当饮料品尝,其原因是它含有甲醇,它虽具有酒香味,但饮后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4.试管装有足量的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投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碱金属可能是钾或钠 B .若是金属锂则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C .碱金属上下运动是由于与水反应产生了氢气 D .反应一段时间煤油会燃烧 5.下列各项中的“黄色”,不属于因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现象的是( ) A .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呈黄色 B .在硫化钠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后有黄色沉淀生成 C .食盐在无色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 D .久置的碘化钾溶液呈黄色 6.由短周期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32B A ,+3A 比-2B 少一个电子层,且+3A 具有与Ne 原子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2 B A 是三氧化二铝 B .+3A 和-2B 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同 C .A 是第2周期第ⅢA 族的元素 D .B 是第3周期第ⅣA 族的元素 7.某溶液含有较多的42SO Na 和少量的342)(SO Fe ,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42SO H 溶液,②加金属Na ,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 溶液,⑤加强热

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第Ⅰ卷 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三聚氰酸分子式为C3H3N3O3,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碳氮极性键、碳氧极性键和氧氢极性键)。氰酸的结构为HO—C≡N,3个氰酸分子发生加成生成三聚氰酸。本题是用NH3捕获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聚氰酸,其过程是:NH3先与CO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H2N—COOH,3个H2N—COOH失去3个水分子生成三聚氰酸。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2I—== Fe2+ +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SO42—+Ba2+ +3OH—== Fe(OH)3↓+BaSO4↓ D.1 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 gFe 【答案】D 【解析】A选项:Fe3+与C6H5OH反应:Fe3++6C6H5OH==[Fe(OC6H5)6]3—+6H+ B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 2Fe2+ +I2 C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3SO42—+3Ba2+ +6OH—== 2Fe(OH)3↓+3BaSO4↓ 9.为实现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 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 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 D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 mol/L盐酸 【解析】A选项:Br2和CCl4是两种互溶的液体,Br2和CCl4混合物是溶液,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 B选项: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分子中含—CHO),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分子中不含—CHO)。 C选项:实验室制取H2的试剂通常是用锌粒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是稀硝酸。锌与稀硝酸反应反应通常不能得到H2,而是低价氮的化合物或氮单质。 D选项:缺少酸碱指示剂。 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准确的是 A B C D

2020全国卷高考理综模拟题

2020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B.细胞分化会导致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其功能有关,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的慢 2“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是以外源DNA或mRNA为模板,人工添加所需原料和能源物质以细胞提取物为条件合成蛋白质的体外基因表达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以外源DNA为模板,该系统具备完成转录和翻译的能力 B.该系统中添加的tRNA种类数多于组成目标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 C.为了保证编码目标蛋白的mRNA的数量,应适当添加RNA酶 D.与胞内蛋白质合成相比,该系统可表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特殊蛋白质 3.下图是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图甲中,切断②,刺激④,不会发生反射,但⑤有反应 B.在图甲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的方向一致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糖体与新冠病毒COVID-19,一种单链RNA病毒)的化学成分相似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无法形成核糖体 C.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5.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B和b指导 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 品系X hB X b(如图所示)。h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二起, B纯合(X hB X hB、X hB 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 B.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了B、b基因是基因重组 导致的 C.果蝇的眼形由野生正常眼转变为棒眼可能是分裂间期时碱基对替换导致 的

2016年全国1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6高考全国Ⅰ卷理综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 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 三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Mg :24 Al :27 Fe :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是( ) A 、纤维素 B 、蛋白质 C 、淀粉 D 、糖类 2、下列过程需要通过直流电才能实现的是( ) A 、电化腐蚀 B 、比较同浓度盐酸和氨水的导电能力 C 、电泳 D 、电离 3、为防止富脂食品长期放置产生变质现象,在食口包装袋内,除了放置干燥剂外,为防止食品氧化,还要放置( ) A 、无水硫酸铜 B 、铁粉 C 、食盐 D 、生石灰 4、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l 2、ClO 2(其还原产物为Cl -)、O 2(1molO 3转化为 1molO 2和 1molH 2O)、H 2O 2等物质都具有氧化性,因而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 ) A 、Cl 2 B 、ClO 2 C 、O 3 D 、H 2O 2 5、绿色化学是当今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其原则之一是单一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原子经济性)要最大化。根据该原则,下列反应原子经济性最差的是( ) A 、获1950年诺贝尔奖的 反应: CH 2=CH 2+CH 2=CH —CH=CH 2→B 、获 1979年诺贝尔奖的(Ph- C 、乙烯催化氧化制乙醛:2CH 2=CH 2+O 2 2CH 3CHO D 、获1963年诺贝尔奖的烯烃聚合反应: NCH 2===CH —CH 3 [CH 2—CH]n 二、不定项选择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由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C 、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7、如右图所示,A 池用石墨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B 池精炼粗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 池D 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H 2CH 2+Ph 3===O 催 3

2018全国高考1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 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 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 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 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 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 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 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与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2013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北京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 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 ...的是 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l=NH4Cl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2-3+H2O HCO-3+OH-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9.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10.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I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 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 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I 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I更难溶 1 / 8

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 B . C . D . 12.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乙烯的制备 试剂X 试剂Y A CH 3CH 2Br 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 H 2O KMnO 4酸性溶液 B CH 3CH 2Br 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 H 2O Br 2的CCl 4溶液 C C 2H 5OH 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NaOH 溶液 KMnO 4酸性溶液 D C 2H 5OH 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NaOH 溶液 Br 2的CCl 4溶液 25.(17分) 可降解聚合物P 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 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2)羧酸a 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 (3)B →C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 (4)化合物D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中,D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 H 2O 2溶液 MnO 2 将NO 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羧酸a 浓H 2SO 4,△ 浓HNO 3 浓H 2SO 4,△ 还原 ①一定条件 ②NaOH A C 8H 10O D C 8H 9O 2Na E C 8H 8O 2 G C 18H 18ON 2O 4 (含3个六元环) ①HCN ②NH 3 ③H 2O/H + B C F P O ⅰ.HCN C OH NH 3 C NH 2CN C NH 2COOH H 2O/H + ⅱ.Cl C O Cl +2ROH 催化剂 RO C O OR +2HCl (R 为烃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