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中科技大学812传热学2003年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812传热学2003年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812传热学2003年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812传热学2003年真题

2003 传热学

一、简答

1)什么是温度场?什么是温度梯度?写出其数学表达式,且以此来描述傅立叶定律。

2)我们为什么把肋片的散热归入一维稳态导热问题?肋片效率是如何定义的?它与哪些因素相关?请定性分析在给定肋片材料下是否存在使散热最大的最佳的肋片效率?

3)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组的无量纲化可以产生一系列无量纲的准则,试问雷诺数Re、贝克莱数Pe和努赛尔数Nu各自是从什么微分方程中导出的,它们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4)努赛尔建立竖板层流膜状凝结换热模型时做了许多假设,你能指出有哪些主要的假设吗?在实际的膜状凝结过程中,因不满足这些假设因素会对凝结过程带来何种影响?

5)从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得出物体的黑度等于吸收率的结论,但用于一般的物体是有条件的。你知道这些条件吗?灰体是否还要这些条件?请解释一下原因。二、分析

1)一个原来温度为T0的铜球突然浸入液体中,该液体温度是由电热器控制,其变化关系式为:T∞-T m=Asin(ωτ),其中T m为液体的平均温度,T∞为液体的温度,A为温度变化的振幅,ω为角频率。今假设球及液体的温度均可认为是集总的,且球与液体之间的换热系数为常数,试建立铜球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并解方程得出球的温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2)管内湍流强迫对流换热时,换热准则关系式为Nu=0.023 Re0.8Pr n。试问:(1)流速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对流换热系数α如何变化?(2)管径缩小一半,流速等其他条件不变,α如何变化?(3)管径缩小一半,容积流量等其他条件不变,α如何变化?

3)圆管外包上保温材料,当其小于某一外直径时会使热流量增加,导出这一临界直径的表达式。球外包保温材料会有这种现象吗?如果有也请导出其表达式。

三、计算

1)一外径d0=0.3m的水蒸气管道,水蒸气温度为400℃。管道外包了一层厚0.065m的材料A,测得其外表面温度为40℃,但材料A的导热系数无数据可查。为了知道热损失情况,在材料A 外又包了一层厚0.02m、导热系数λB=0.2 W/(m·℃)的材料B。测得材料B的外表面温度为30℃,内壁面温度为180℃。试推算未包材料B时的热损失和材料A的导热系数λA。(提示:蒸汽凝结换热热阻和金属壁导热热阻可以忽略)

2)有一热水管道,加上保温层后的外直径为300mm,已知当周围环境温度为-10℃时其自然对流的热损失为q1=168 W/m2。试求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误差不大于1℃)。设空气物性值:λ=0.025W/(m·℃),ν=14.16×10-6m2/s,Pr=0.705;准则关系式为:Nu=0.53(GrPr)0.25 3)如图所示的半球状壳体中,黑度ε3=0.475的半球表面3处于辐射热平衡;底部圆盘的一半表面1为灰体,ε1=0.35,T1=555K,圆盘另一半表面2为黑体,T2=333K。半球的半径R=0.3m。试计算:(1)表面1和表面2的净辐射换热量;(2)表面3的温度。

4)外直径为25mm而内直径为22m的某冷凝器管子的导热系数λ=89 W/(m·℃)。水蒸气在管外凝结,换热系数为5000 W/(m2·℃)。试分别以管内、外表面积为基准计算出对应的传热系数。

华中科技大学812传热学2008年真题

2008 传热学 一、简答 1)一无限大平板,左右两侧的温度固定为t 1和t 2(t 1 > t 2),已知平板材料的导热系数为λ=λ0(1+βt )。分别就β>0,β=0和β<0三种情况画出稳态时平板内的温度分布曲线。 2)写出肋效率ηf 的定义。对于等截面直肋,肋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3)管内强迫对流换热考虑温度修正系数时,为什么液体用粘度( w f μμ)n 来修正,而气体用温度 (w f T T )n 来修正? 4)水蒸气在管外凝结换热时,一般将管束水平放置而不竖直放置,为什么? 5)什么是临界热绝缘直径?平壁外和圆管外敷设保温材料是否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为什么? 6)两块平行平板(表面1、2)置于大厂房内(表面3)。平板背面(表面4、5)也参与换热,试画出辐射换热网络图。 7)采用稳态平板法实验测量物体的平均导热系数时需要测量哪些量?由这些量如何计算材料的导热系数? 8)用热电偶测量炉膛出口的烟气温度,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会引起测温误差?对此可采取哪些措施? 二、分析 1)半径为R 的长圆柱体,其内部有均匀内热源,强度为Φ(W/m 3 )。现将柱体置于温度为t ∞ 的流体中冷却,表面传热系数为h 。试将稳定后柱体的壁面温度用已知条件表示。

2)有一钢管换热器,热水在管内流动,空气在管间作多次折流,横向冲刷管束以冷却管内热水。拟改造采用管外加肋片,并将钢管换为铜管,以增加冷却效果,试从传热学角度来评价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3)对于流体外掠平板的稳定流动,边界层动量方程22y u y u v x u u ??=??+??μρ)(。试利用数量级分析 的方法,从动量方程中引出边界层厚度的如下变化关系式:δ/x ≈Re 1/2 。 三、一厚10mm 的大平壁(假定满足集总参数分析法求解的条件),初温为300℃,密度为7800 kg/m 3 ,比热容为0.47kJ/(kg ·K ),导热系数为45 W/(m ·K),一侧有恒定热流q=100 W/m 2 流入,另一侧与20℃的空气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为70 W/(m 2·K)。 1)列出平壁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式并由此求解温度表达式; 2)求3min 后平壁的温度; 3)求到达稳态时平壁的温度。 四、两根水平放置的圆管,表面温度和长度分别相同,受空气自然对流冷却;其中一根管子的直径为另一根管子的10倍。已知小管子自然对流换热的Gr ·Pr=104,试求两管表面传热系数的比值以及换热量的比值。 五、一直径为0.8m 的薄壁球形液氧贮存容器,被另一个直径为1.2m 的同心薄壁容器所包围。两容器表面为不透明漫灰表面,发射率均为0.05;两容器表面之间是真空的,如果外表面的温度为300K ,内表面温度为95K 。已知液氧的蒸发潜热为2.13×105J/kg ,试求由于蒸发使液氧损失的质量流量。(要求画出辐射换热网络图)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

研途宝考研https://www.doczj.com/doc/8211675325.html,/zykzl?fromcode=9820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 在考验的路上努力拼搏,趁自己年轻的时候拼一把!研途宝小编认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全力以赴! 1.华科实力 关于华科社会学系,总体来说,实力很强悍,五个博导,六个教授,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工作都不错。华科还是34所,自主划线,虽然是工科院校,但报考华科,说实话,不算太亏。个人觉得比之武大,华师,稍强一点。 2.参考书 关于参考书,说实话,现在没有指定参考书,不过现在用的多的是王思斌的社会学教程;孙秋云的文化人类学;佟新的人口社会学风笑天的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主要是这几本,至于李培林的那本,以及刘铮的人口理论教程,说实话,用处不。 3.招生人数 社会学里面有参加学术夏令营,只要被导师看中又过线的,一般都能上,这是一个秘密,好多人不知道。华科不存在公费名额,因为公费的也就是全额奖学金全部给推免的了,自己考上的一般都是半额奖学金,这一点很意外。此外,以后学术性研究生会越来越少,社工会越来越多。 4.考研真题 关于理论,华科就考一本教程,应该来说在所有院校中,本人觉得难度最低。所以这一点不用害怕,但是出题比较活。在几本书中,出题最多的也是这一本,华科的题量很大,没有名词解释,十个简答100分,四个论述但是选作三道50分,所以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 虽然华科真题理论性不强,但是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还要注意,特别是在复试的时候,笔试是三道大题,两道分析题,一道方法,希望大家好好看看理论,如果没有考上,要调剂其他院校,大多数院校都是要考理论的,特别是考后现代的,所以,现在一定要打好基础,广泛涉猎,以备将来。一方面看参考书,一方面扩大知识面,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5.复习时间 前边说过,华科的理论性不强,所以备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我是在六月份选的华科,但是由于要准备期末考试,没有好好看书,暑假更别提了,正式开始看书是在九月份。那会好多人已经做完了笔记,开始背书了。我先做笔记,我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一遍笔记能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因为光是看,很容易困乏,看后边的忘前边的,所以花了一个半月到十月二十三的时间做完了全部笔记。说是做笔记,其实就是抄书,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原文,

(完整版)传热学期末考试试题

传热学(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稳态导热中 , 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 ( B) A. 导温系数 B. 导热系数 C. 传热系数 D. 密度 2. 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C ) A. 雷诺数 B. 雷利数 C. 普朗特数 D. 努谢尔特数 3. 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 B)

A. B. C. D. 4. 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C ) 自然对流。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比较 5. 对流换热系数为 100 、温度为 20 ℃的空气流经 50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D ) A. B. C. D. 6. 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 C) A. 粗管和细管的相同 B. 粗管内的大 C. 细管内的大 D. 无法比较 7. 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 A) A. 逆流大于顺流 B. 顺流大于逆流 C. 两者相等 D. 无法比较

8.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A ) A. 有效辐射 B. 辐射力 C. 反射辐射 D. 黑度 9. (D )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 灰体 B. 磨光玻璃 C. 涂料 D. 黑体 10. 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B ) A. 大一点好 B. 小一点好 C. 大、小都一样 D. 无法判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1. 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非稳态温度场

华科传热学

传热学复习题
《传热学》考前辅导题
一, 简答题 1 热量传递有哪三种基本方式?它们传递热量的机理任何?自然界是否存在单一的热量 传递方式?试举例说明。 2 什么是温度场?什么是温度梯度?傅立叶定律指出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成正比所反映 的物理实质是什么? 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各自从什么地方产生?它们各自反映了物质的什么特性?并指 出它们的差异? 不同温度的等温面(线)不能相交,热流线能相交吗?热流线为什么与等温线垂直? 非周期性的加热或冷却过程可以分为哪两个阶段,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 什么是集总参数系统,它有什么特征? 时间常数是从什么导热问题中定义出来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同一种物体导热过程 中的时间常数是不是不变的? 对流换热系数是怎样定义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常用哪些途径去求解对流换热问 题? 对流换热问题的支配方程有哪些?将这些方程无量纲化我们能够得出哪些重要的无量纲 数(准则)?你能指出这些准则的物理意义吗?
3
4 5 6 7
8
9
10 流体流过平板会在垂直流动方向上产生速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如果流体与壁面存在温 差) ,要使边界层的厚度远小于流动方向上平板长度的条件是什么?而速度边界层和热 边界层的相对厚度又与什么因素相关? 11 什么是热边界层?能量方程在热边界层中得到简化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这样的 简化有何好处? 12 在导热过程中产生了 Bi 数, 而在对流换热过程中产生了 Nu 数, 写出它们的物理量组成, 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13 写出对流换热过程中的无量纲准则 Re 数、 数和 Gr 数的物理量组成, Pr 并指出它们各自 表示的物理意义。 14 指出热射线的波长范围,它主要由哪两种射线组成?请解释我们为什么称它们是热射 线? 15 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黑度,它与哪些因素相关? 什么是物体表面的吸收率,它与哪些因素
1

2016-2017传热学试题整理版

2016-2017年传热学试题整理版 一.判断题 1.对流换热系数h和传热系数a都不是物性参数 2.热流密度是矢量,方向沿等温面法向指向温度降低的一侧 3.求解二阶导热微分方程时,如果边界条件全是第二类边界条件,则可以得到温度的 绝对值及其分布。 4.圆管内的强迫湍流换热,物性参数一定时,Nu和Re0.8成正比。 5.对流换热中,如果已知t f和t w,,则可以确定热量的传递方向。 6.自然对流换热中,流动为湍流时,若对流换热系数h与特征尺度无关,则流动相似。 7.黑体定向辐射强度为常值,与空间方向无关。 8.黑体的单色辐射力随波长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且单色辐射力的最大值对应的 波长不随温度发生改变。 9.温度均匀的空腔壁面,开一个具有黑体辐射性质的小孔,则空腔内避免可看成黑体 辐射。 10.热力管道外径大于临界直径时,增加保温层可以减小热损失。 二.简答题 1.画图题: 画出空心球体在导热系数为常值、无内热源的情况下,稳态时温度和热流的分布。 (设R1>R2,Tw1>Tw2)

2.两个细长杆,导热系数相同且为常值。A、B两点温度相同,为T1;C、D两点温 度相同,为T2,记中间点为E,有AE=BE,CE=DE。中间点温度相同,求该点的温度。

3.相似定理二中并没有提到相似现象,请解释定理二在相似理论中的作用。 4.求下图对应的当量直径。其中外面的大圆半径R1,里面的两个小圆直径均为R2。 5.冬季室内取暖时,传热过程主要是暖气片中的水与暖气片进行对流换热,然后暖气 片与空气进行换热。有人试着提高水的流速以提高换热,但效果不明显,请解释原因。 6.太阳能集热器表面的吸收率为0.9,发射率为0.3,求表面的反射率。

2012传热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华科)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对于过热器中:高温烟气→外壁→内壁→过热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 .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 .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C .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D .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 2 .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可能大于、小于 3 .对充换热系数为 1000W/(m 2 · K) 、温度为 77 ℃的水流经 27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A . 8 × 10 4 W/m 2 B . 6 × 10 4 W/m 2 C . 7 × 10 4 W/m 2 D . 5 × 10 4 W/m 2 4 .流体流过管内进行对流换热时,当 l/d 时,要进行入口效应的修正。() A .> 50 B .= 80 C .< 50 D .= 100 5 .炉墙内壁到外壁的热传递过程为() A .热对流 B .复合换热 C .对流换热 D .导热 6 .下述哪个参数表示传热过程的强烈程度?() A . k B .λ C .α c D .α 7 .雷诺准则反映了的对比关系?() A .重力和惯性力 B .惯性和粘性力 C .重力和粘性力 D .浮升力和粘性力 8 .下列何种材料表面的法向黑度为最大? A .磨光的银 B .无光泽的黄铜 C .各种颜色的油漆 D .粗糙的沿

9 .在热平衡的条件下,任何物体对黑体辐射的吸收率同温度下该物体的黑度。() A .大于 B .小于 C .恒等于 D .无法比较 10 .五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换热过程为: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传热过程和() A .辐射换热 B .热辐射 C .热对流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1 .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 10mm ,材料导热系数为 45W/(m · K) ,则通过该平壁单位导热面积的导热热阻为。 12 .已知某换热壁面的污垢热阻为 0.0003 ( m 2 · K ),若该换热壁面刚投入运行时的传热系数为340W ( m 2 · K ),则该换热壁面有污垢时的传热系数为。 13 .采用小管径的管子是对流换热的一种措施。 14 .壁温接近换热系数一侧流体的温度。 15 .研究对流换热的主要任务是求解,进而确定对流换热的热流量。 16 .热对流时,能量与同时转移。 17 .导热系数的大小表征物质能力的强弱。 18 .一般情况下气体的对流换热系数液体的对流换热系数。 19 .在一定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的平均温差最大。 20 .是在相同温度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1 .稳态导热 22 .稳态温度场 23 .热对流 24 .传热过程 25 .肋壁总效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2011华科传热学考研真题

2011年传热学考研真题 一、简答 1)什么是温度场?什么是温度梯度?傅立叶定律指出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成正比所反映的物理实质是什么? 2)若平壁和长圆筒壁的材料相同,温度条件相同,且平壁的表面积等于圆管的内表面积。试问哪种情况导热量大?并画出平壁和长圆筒壁中的温度分布曲线。 3)写出毕渥数Bi的定义式并解释其意义。Bi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使用集总参数法?4)表面传热系数是从什么公式定义出来的?与哪些因素有关?有哪些方法解决对流换热问题? 5)管内流动充分发展段中心汇合处流体温度和速度沿轴向不发生变化,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6)角系数的性质有哪些?角系数计算,如图,下列正确的是? (1)X(2a+2b),1 > X2a,1+X2b,1 (2)X(2a+2b),1 = X2a,1+X2b,1 (3)X(2a+2b),1 < X2a,1+X2b,1

7)人们常用塑料薄膜来保护幼苗的生长,为什么使用塑料薄膜有利于幼苗的成长? 8)在波长λ<2mm的短波范围内,木板的光谱吸收比小于铝板,而在长波(λ>2mm)的范围内则相反。在木板和铝板同时长时间放在太阳光下时,哪个温度高?为什么? 二、分析 1) 直径为d,长为L的长圆棒放置在环境中,两端接墙,左侧温度为t1,右侧温度为t2,环境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环境温度为t f,试建立长圆棒的导热微分方程并写出定解条件。2)管内湍流强制对流换热时,Nu数与Re数和Pr有关,试以电加热方式加热管内水的强制对流为例,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应测定哪些物理量。 3)两漫灰平行平板间存在辐射换热,并保持表面温度T1>T2,表面发射率分别为ε1,ε2。为减少两板间的辐射热流,用一个两侧面发射率不同的薄遮热板将两板隔开。试问: (1)为使两板之间的辐射换热有最大的减少,遮热板应如何放置?即应将该板发射率小的还是大的一侧朝向温度为T1的平板? (2)上述两种放置方法中哪一种使遮热板温度更高?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港澳台社会学系博士招生简章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港澳台社会学系博士招生简章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是我国高校中最早恢复、重建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院系之一。自 上世纪80年代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来,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教学、科研、管理以及 其他方面的人才。目前,社会学系设有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社 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社会保障二级学科博士点,社会保障二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心理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社会学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并 设有博士后工作站。2013年公布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举行的学科评估,社会 学一级学科排名第十位。 社会学系设有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研究所、人口研究 所和城乡文化建设研究中心5个研究机构和“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出版学 术年刊《社会学评论》,办有“社会学研究网”。与各方合作建有18个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建有社会调查研究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面积350平米,软硬件设备150余万元。系资 料室有中外文图书近3万册,期刊百余种。 社会学系有较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0人,讲师11人,60岁以下教师 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教授、副教授大多有国(境)外访学、研修经历。教师历年来主持的国 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一般项目、湖北省社科基 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各级政府委托项目等100余项。科学研究成果享有很好的学术声誉 和很高的知名度,曾先后获得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二、三等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等20余项。 有特色的研究领域有: 农村社会学与政治社会学方向:关注当代中国基层公共权力的运作及秩序建构、乡村治 理及乡村社会变迁的区域差异,注重“三农”政策的研究与绩效评估、政策服务和社会实验。人口与社会问题方向:关注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关注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出生人口性 别比、人口与教育、工程移民等现实社会问题。 社会保障和福利社会学方向:关注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政策的特征及社会基础,注重我国 转型期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理论与政策实践。 社会文化与社区建设方向:关注社会转型期存在的社会文化问题研究,关注我国少数民 族文化的变迁、碰撞与融合问题,关注我国城乡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97

传热学试题库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四、简答题 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差别,并各举1~2个实际例子说明。 (提示: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方式) 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 (提示: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角度,分析水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力与壁面的影响情况)3. 试比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自的单位是什么? (提示: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比较,单位分别为W/(m·K),W/(m2·K),W/(m2·K)) 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入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入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 (提示: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用。) 5.结合你的工作实践,举一个传热过程的实例,分析它是由哪些基本热量传递方式组成的。 (提示:学会分析实际传热问题,如水冷式内燃机等) 6.在空调房间内,夏季与冬季室内温度都保持在22℃左右,夏季人们可以穿短袖衬衣,而冬季则要穿毛线衣。试用传热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提示:从分析不同季节时墙体的传热过程和壁温,以及人体与墙表面的热交换过程来解释这一现象(主

工程传热学 习题解答 华中科技大学 许国良版 (5-7章)

《工程传热学》习题解析 华中科大许国良版(5-7章) 适用于以下版本教材(题号按中国电力出版社版,华中科大出版社版本题号需微调) 5-4解:(1)当以同样流速流过两管时,21u u = 871.022 1Re Re Pr Re 23.08 .0128 .02121218 .021*******.0=?=??? ? ??=????? ??==== d d d d h h d d l Nu l Nu h h hl Nu n λ (2)当以同样质量流量流过两管时,21Q Q = 287.02 1 2 12124141//5 .08 .0128 .022112112221121=? =? ?? ? ???=??? ? ??=? ===d d d u d u h h A A A Q A Q u u 5-9解: (1) 定性温度452 ' ''=+= f f f t t t ℃ 查45℃水的物性参数有: s m kg s m v K m W K kg kJ Cp m kg ??==?=?=?==--/104.601,93.3Pr /10608.0),/(642.0),/(174.4,/2.9906 263μλρ

15=w t ℃时:46 3 1095.310 608.010202.1Re ?=???===--v d d υμρυ为紊流流动 则λ hd Nu n = =Pr Re 023.08 .0因为是被加热,所以n 取0.4 K m W h h ?=????=??-24.08.043 /1.607193.3)1095.3(023.0642 .01020 (2) 定性温度452 ' ''=+= f f f t t t ℃,物性参数与(1)相同,因为是被冷却,所以n 取 0.3 λ hd Nu = =3.08.0Pr Re 023.0 K m W h h ?=????=??-23.08.043 /5.529493.3)1095.3(023.0642 .01020 h 不同是因为:一个是被加热,一个是被冷却,速度分布受温度分布影响,Nu 不同。 5-11解:设暂取入口水温度为定性温度 60=t ℃时,物性参数为: 8 .16256415.0Re 99 .2Pr /10478.0,/109.65,/179.4,/1.9832623=?===?=??=?==-ρ πλρdv v ud s m v K m W K kg kJ Cp m kg 所以为紊流。 K m W h hd Nu ??=?= =233.08.0/1097.1Pr Re 023.0λ 由热平衡关系式4.42)(4 1)('''''2 =?-= -f f f m f w t t t Cp u d t t dl h ρππ℃ 2.512 ' ''=+= f f f t t t ℃ 查物性参数: K m W m kg s m v K kg kJ Cp ?===?=?=-/6493.0474 .3Pr ,/5.987,/10547.0,/175.4326λρ 9.14142Re =为紊流 K m W h ?=?2/15.1815 4.43''=f t ℃ 7.512 ' ''=+=f f f t t t ℃ 则s t L d b l t t t dl h s s w f 3363)41()(2 2 =?- =-πρπ 5-15解:定性温度102 20 0=+=m t ℃

社会研究中与分析单位有关的若干问题

社会研究中与分析单位有关的若干问题 张小山 2012-8-27 15:12:06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哈尔滨)2008年3期第134~137页【作者简介】张小山,博士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武汉430079),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武汉 430074) 【内容提要】分析单位是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它的选择与确定直接影响到研究的结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研究的成败。分析单位又称研究对象,它不同于研究内容与调查对象,也不同于抽样单位。分析单位具有不同的层次,对应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现实中存在大量对分析单位的误解和误用的地方,由此产生严重的逻辑谬误。经典社会学大师涂尔干虽对此有过深刻的阐述,但在他的研究中也无意中犯下了同样的错误。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研究的分析单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关键词】社会研究/分析单位/层次谬误/简化论/涂尔干 分析单位是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它的选择与确定乃是研究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单位是否合适、能否清晰地界定与使用,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有效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研究的成败。然而,笔者发现,现实中仍有不少研究者对于分析单位存在某些误解和误用的地方。本文将针对与分析单位有关的若干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讨论。 一

所谓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就是一项研究中被描述、分析与解释的对象,它可以考察和归纳同类事物的特征,解释和说明相应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别。分析单位也称研究对象,它不同于研究内容与调查对象。研究内容是分析单位的属性或特征,它们以分析单位为载体,是研究中需要收集的信息与资料,通常以变量与指标等形式呈现出来。而调查对象则是指直接提供信息与资料的对象,但它不一定就是研究的对象,即它并不能和分析单位画等号。比如,通过对某家公司经理的访谈来考察公司的人际关系,此时,公司就是研究的对象即分析单位,人际关系则是研究的内容,而作为受访者的经理便是调查对象。分析单位也不能等同于抽样单位(sampling unit),后者指进行抽样调查时,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当然,在某些研究中,分析单位和抽样单位可能是一致的,就像分析单位有时和调查对象是一致的一样。一般认为,分析单位主要有五种基本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产品。但正如艾尔·巴比指出的,“社会科学家绝对可以研究任何事物”[1]123,因此,社会研究的具体分析单位可以说是无限的,如实践、插曲、邂逅、角色、关系、聚落、空间、制度、文化、社会世界、生活形态、报刊、书籍、图片、建筑物等等,都可以作为分析单位。然而,无论哪种类型的分析单位,都具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中的每一个个体;二是将对这些个体的描述聚合(集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总体,或用这种描述的聚合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比如,研究某校大学生对待学校社团的态度与看法,此时分析单位为大学生(个人),所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每一个学生的性别、年龄、年级、专业、成绩、家庭背景、身心状况,以及对学校社团的态度与看法等,而这些对每个大学生的描述又可以通过平均数、百分比等形式聚合起来,用以描述该校大学生的整体特征及其对学校社团的态度与看法。再如考察某校大学生社团的状况,此时的分析单位为社团(群体或组织),所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每一个社团的规模、结构、性

工程传热学试题华中科技大学

传热学试题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3级使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概念题(34分) 答:非周期性的加热或冷却过程可以分为初始状况阶段和正规状况阶段(2分)。前者的温度分布依然受着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也就是说热扰动还没有扩散到整个系统,系统中仍然存在着初始状态,此时的温度场必须用无穷级数加以描述( 2分);而后者却是热扰动已经扩散到了整个系统,系统中各个地方的温度都随时间变化,此时温度分布可以用初等函数加以描述(2分)。 答:时间常数是从导热问题的集总参数系统分析中定义出来的,为 A ατ= 0,(1分)从中 不难看出,它与系统(物体)的物性、形状大小相关,且与环境状况(换热状况)紧密相联(3分)。因此,同一物体处于不同环境其时间常数是不一样的(2分)。 四个无量纲准则的物理量组成为: 23 Re;Pr ;Pr ;Re νβννTL g Gr Pe a L u ?= ?===∞。(各1分) Re ――表征给定流场的流体惯性力与其黏性力的对比关系;Pe ――表征给定流场的流体热对 流能力与其热传导(扩散)能力的对比关系;Pr ――反映物质的动量扩散特性与其热量扩散特性的对比关系;Gr ――主要表征给定流场在浮升力作用下产生的流体惯性力与其黏性力的对比关系。(各1分) Bi=αL s /λs 而Nu=αL f /λf 。从物理量的组成来看,Bi 数的导热系数λs 为固体的值,而Nu 数的λf 则为流体的值;Bi 数的特征尺寸L s 在固体侧定义,而Nu 数的L f 则在流体侧定义。从物理意义上看,前者反映了导热系统同环境之间的换热性能与其导热性能的对比关系,而后者则反映了换热系统中流体与壁面地换热性能与其自身的导热性能的对比关系。(2分)

传热学真题整理版要点

199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 直径100mm 的蒸汽管道,绝热层外径250mm ,若绝热层内外璧温度均不变而改用 新的绝热材料(已知导热系数2λ=1λ/2,单位体积价格1G =22G )。问价格相同时,但位管厂的热损失变化是多少? 2. 两个表面黑率的平行平板,其温度分别为1T 与2T 。板间辐射换热,热在中间插入一块厚δ,导热系数λ,表面黑率ε的平板,问热流有什么变化? 3. 空气在方管内作强迫对流紊流时,若流量增加一倍,问对流换热系数变化多少?压 力损失多少?(阻力系数与雷诺数无关) 4. 设计一个采用瞬态导热理论测试材料热物性(如导热系数a )的实验装置。说明其 工作原理与测试方法。 5. 用裸露热电偶测量管中的气流温度,热电偶读数1t =170c ?,已知管壁温度2t =90c ?, 气流对热接点的对热换热系数α=50c m w ?2 /,接点表面黑率ε=0.6,试确定气流的温度。若考虑热电偶导热的影响,则真实的温度应有何变化? 6. 流量为的907kg/h 水,通过长4.6m 的钢管,水温16c ?升高至49c ?,钢管内壁温度 66c ?。求钢管的内径。 水的物性:

一、请设计一个存放液氮的金属容器,附上简图并加以说明(按传热学原理) 二、导热微分方程 )(222222z T y T x T T ??+??+??=??ατ 的推导过程与条件 三、请说明并比较换热器计算中的平均温压与传热单元数法。 四、长铜导线置于温度为∞t 的空气中,已知导线的电阻值为m /10*63.32 Ω-,密度为 3/9000m Kg =ρ,比热C Kg J C ?=/386,直径为2.2mm ,问当为8A 的电流通 过及对流放热系数C m W */1002=α时,该导线的初始温升及其时间常数是多少? 五、流量为h Kg /10*11.03 的水在直径为50mm 的管内作强迫对流换热,管内表面温度 为50℃。试问水由25℃加热到35℃需要多长的圆管? )*/174.4(C Kg KJ C = 六、由表面1与表面2两平行黑体表面组成的空腔,内有空气流过,进出口空气的平均 温度为2 7℃,空气与热壁的对流换热系数为50W/C m *2,空腔是窄通道。表面1外侧绝热,表面2的温度为127C ,平均厚度m 1.0=δ,C m W /5.17=λ。其外侧被高温流体加热,问表面3的稳态温度是多少?

2009华科传热学真题

2009 传热学 一、简答 1)说明推导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律,并解释求解导热问题的三类边界条件。 2)右图为三种不同情况下双层平板稳态导 热时的温度分布。假定双层平板各自的导热 系数λ1和λ2为定值,试分析比较三种情况 下λ1和λ 2 的相对大小。 3)写出毕渥数Bi的定义式并解释其意义。Bi→0和Bi→∞各代表什么样的换热条件?4)流体在两平行平板间做层流充分发展的对流 换热。在充分发展段某截面上流体温度分布剖面 如右图所示。试说明:(a)流体是被加热还是被 冷却?(b)哪一侧壁面处的热流密度绝对值要 大? 5)同一种流体流过直径不同的两根管道,A管直径是B管的两倍,A管的流量也是B管的2倍。两管中的流动现象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 6)简述维恩位移定律,并分析为何炼钢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钢锭表面颜色由暗黑逐渐变白? 7)在漫灰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中采用有效辐射J。什么是有效辐射?结合投入辐射G写出有效辐射J的表达式,并说明有效辐射包含哪几部分辐射?黑体的有效辐射J为多少?

8)一动力蒸气管道,外直径25cm,外面包上5cm厚的绝热材料。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12 W/(m·K),绝热层与环境之间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为45 W/(m2·K),试问为了进一步减少散热损失是否可以增加绝热层厚度,为什么? 二、分析 1)一直径为d,长度为L,导热系数为λ的金属棒内部有强度为q W/m3 的均匀内热源,两端分别维持固定的温度t1和t2,周围和温度为t∞的空气进行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为h,假设金属棒同一断面温度分布均匀,试导出此金属棒的导热微分方程,并给出定解条件。2)对于竖直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换热计算公式为q=h(t w1 – t w2),格拉晓夫数Gr=gβ(t w1 – t w2)δ3/ν 2 ,式中t w1 、t w2 分别为两壁面的温度;δ为夹层厚度;H为竖夹层高度。已知恒壁温条件下竖直间层内空气的换热准则关系式为: 当Gr<2000时,Nu=1 当2×104m2c p2)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化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与其它的动物物种相比,人类是以不成熟或者说未完成的个体形式进入这个世界的。人一出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但在复杂丰富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变成了符合社会期望和要求并具有自己独立意识的人。归根到底,人正是在与周围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各种知识,形成了自己的各种态度、价值观以及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行为方式,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社会的产物。试想,一个从小在与世隔绝环境中长大的人,他能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能与他人正常沟通吗?他能自觉遵守各种社会规范,保持与整体社会的一致性吗?本章将讨论这些问题,分析个人进入社会的条件、过程和特点,以此深入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 什么是人的社会化 一 社会化的含义 在诸多社会科学研究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化一词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生产社会化、教育社会化、家务劳动社会化、养老保险社会化等。这是指人们某方面活动的集中化、统一化与标准化,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与此不同,在社会学中,社会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有着特定的内涵。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他(她)的社会化过程。许多年轻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准备好了两个名字:一个男孩名与一个女孩名,名字的差 异体现了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孩子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刚出生的婴儿就背负着各种期望开始了他(她)的生物和社会成长过程。从咿呀学语到确立理想抱负,从不谙世事到人情练达,从家庭到学校到走向社会,从为人子女到为人夫妻再到为人父母,不同的生命历程,不同的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在人类社会的环境中接受塑造和影响,学习生存技能并学会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生活。这种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1895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社会学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化这

《传热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传热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 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 W /(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 W /(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 W /(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 热流量是指单位是。热流密度是指 ,单位是。 (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 W ,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W/m2) 3. 总传热过程是指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 4. 总传热系数是指 (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W /(m2·K) ) 5.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W /(m·K) , W /(m2·K) , W /(m2·K) ) 6. 复合传热是指 ,复合传热系数等于之和,单位是。 (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之和,对流传热系数与辐射传热系数之和, W /(m2·K) ) 7. 单位面积热阻 r t 的单位是 ;总面积热阻 R t 的单位是。 (m 2·K/W, K/W) 8. 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表达式为 (δ/λ) 9. 单位面积对流传热热阻的表达式为 (1/h) 10. 总传热系数 K 与单位面积传热热阻 r t 的关系为。 (r t =1/K) 11. 总传热系数 K 与总面积 A 的传热热阻 R t 的关系为。

2013华科传热学考研真题

2013 传热学考研真题 一、简答 1)导热系数、导温系数的定义式、物理意义及单位。 2)试用所学过的知识说明用套管温度计测量流体温度时如何提高测温精度。 3)毕渥数Bi的定义式、物理意义。非稳态导热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可用集总参数法? 4)流体在两平行平板间做层流充分发展的对 流换热。在充分发展段某截面上流体温度分布 剖面如右图所示。试说明:(a)流体是被加热 还是被冷却?(b)哪一侧壁面处的热流密度 绝对值要大?5)短管的修正系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 6)“用增大ε的方法无法增强辐射换热。”请判断是否正确。 7)“善于发射必善于吸收。”请判断是否正确。 8)深秋或初冬季节的清晨在屋面上常会看到结霜,分析:室外空气温度是否一定低于0℃。 二、分析 1)已知圆管内径d1,外径d2,圆管壁导热系数为λ1,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为λ2,内壁对流传热系数为h1,保温层外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2。推导:临界热绝缘直径d x。

2)对于竖直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换热计算公式为q=h(t w1 – t w2),格拉晓夫数Gr=gβ(t w1 – t w2)δ3/ν 2 ,式中t w1 、t w2 分别为两壁面的温度;δ为夹层厚度;H为竖夹层高度。已知恒壁温条件下竖直间层内空气的换热准则关系式为: 当Gr<2000时,Nu=1 当2×104T2,表面发射率分别为ε1,ε2。为减少两板间的辐射热流,用一个两侧面发射率不同的薄遮热板将两板隔开。 试问: (1)为使两板之间的辐射换热有最大的减少,遮热板应如何放置?即应将该板发射率小的还是大的一侧朝向温度为T1的平板?(2)若遮热板两表面发射率不同,板的朝向会影响遮热效果吗? 三、一种火焰报警器采用低熔点的金属丝作为传感元件。已知熔点为500℃,λ=210W/(m·K),ρ=7200kg/m3,c= 420J/(kg·K),初始温度为25℃。问:当他突然受到650℃的烟气加热后,为在一分钟内发出报警信号,求金属丝直径应小于何值。假设对流和辐射换热的总换热系数h=12 W/(m2·K)

2021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转眼收到录取通知书也有一段时间了,想想还跟做梦似的。真的不敢相信自己能够这么顺利的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下面来分享下我的复习经验。 【英语】 英语是我们的弱项了,在这上面要多些时间,多做些真题,时间充裕多做一遍英语我跟的是蛋核英语的辅导课,他们的老师很棒的,讲的是真不错,得阅读者的天下,建议先背单词,我买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这本书很适合我们记忆,我也买了《一本单词》,其他考研人买了其他资料书,我不知道这怎么样,考研真相还是比较适合英语基础不好的。在英语上多研究下,英语不过关很要命啊。另外大家也可以关注下蛋核英语、木糖英语以及一本单词的微信公众号,用起来比较方便。 再来说下政治 答主作为一个理科生,对于政治这门课程其实在一开始就很重视,因为实在很怕政治单科不过线(毕竟记得当年文理还没分科时候,每次考试考政治,政治就没及格过)。所幸自己摸索出了政治考研的一些应试技巧,两年的政治考研分数也都是还算可以,也没有花太大的精力在政治上,性价比惊人。 我觉得按目前考研的趋势,随着保研的比率上升以及经济下行,越来越多人扎堆考研,考研的难度确实不小。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往往会轻视政治这门学科,我觉得这个是不可取的。因为考研政治是一门性价比很高的的学科,你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抢分,短短几个月学习,可以取得70,80的成绩,这对于你的总分也是大有帮助啊。废话不多说,讲讲我的政治考研心得。 很多人说政治可以晚点复习,这个看法我不可置否。如果你时间实在来不及,缩短政治时间那也是无奈之举,如果你想政治拿70分以上,那么我建议你按我下面的计划来。 辅导材料:李凡《政治新时器》及相关的微信公众号 九月中旬开始必须进行政治的复习了,我没有用政治考研大纲,因为一般它出的比较晚。我直接用李凡《政治新时器》的精讲精练来代替大纲来看(其实两者是差不多的,你之后再看一点今年大纲修改的部分就行了),看一章做一章题目,做的题目就是李凡《政治新时器》上配套的。考研政治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分析题5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