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正负数教案

认识正负数教案

认识正负数教案
认识正负数教案

《认识正、负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意义,结合具体实例正确的读写正负数。

2、在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简单现象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与创造的兴趣。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体验正负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看过《西游记》吧,在《西游记》里,师徒四人经过一座非常热的山,火焰山,火焰山的气温非常的高,在中国也有这么一个地方,气温非常的高,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幅图片。让学生读信息。

提到最多的信息是什么,测量温度用什么工具?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

活动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再看零上13℃和零下3℃的信息,你能在没有标0℃的温度计(课件)上找出零上13℃和零下3℃吗?学生找不出,发现没有0℃,课件温度计上标上0℃,再让学生从温度计上找出零上13℃和零下3℃。

提出问题:0℃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我指几个零上的温度上学生说出度数,你发现0℃以上的温度都是什么温度?指几个零下的温度上学生说出度数,你发现0℃以下的温度都是什么温度?

如果有很多温度需要记录,你觉得怎样?你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方法?请你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零上13℃和零下3℃?学生试着表示。针对学生的表示方法及时鼓励,如果我们各有各的符号来表示,你觉得怎样?——统一符号

板书:零上+13℃-3℃零下

领着学生正确读正负数

课件展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最低盆地吐鲁番盆地

比海平面高+8843.43米怎样表示,比海平面低155米怎样表示?

+8843.43米表示什么?-155米表示什么?

板书:比海平面高+8843.43米-155米比海平面低

学生自己表示出吐鲁番葡萄去年减产8吨,今年增产10吨?

+10吨表示什么,-8吨表示什么?

板书:增产+10吨-8吨减产

这些数跟以前学的数一样吗?

像+13,+8843.43,+10这样的数叫正数,像-3,-155,-8这样的数叫负数。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认识正、负数

注:通常“+”省略不写。

让学生举正负数的例子。

8是什么数,为什么?

看课件温度计,提出问题,0℃在这里什么作用?0℃以上是什么温度?用什么表示?0℃以下是什么温度?用什么表示?课件将问题答案在相应位置展示出来。那么0℃是什么温度,是什么数?学生讨论。得到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在看零上温度与0℃比较,正数与0比较,得到正数>0,零下温度与0℃比较,负数与0比较,得到0>负数。

刚才用正数来表示零上,负数表示零下,用正数负数表示比海平面高和低,表示增产和减产,你能用正负数来表示一下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提到的这些量有什么特点?

板书: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活动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3,4,5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正负数,是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温度计入手,便于学生的理解。本节课我只是从零上和零下一个例子就引出了正负号,如果再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用汉字太复杂,非常需要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引出正负号,会更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负数(1)(导学案)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铁山中心小学何逸春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中学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和意义打下基础。 2.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气温预报”和“存折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等进一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从而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教材在活动情境中完善在直线(数轴)上表示数的基本模型,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直线(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1)负数的初步认识 1课时 (2)在直线上表示数 1课时 (3)单元核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通过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在直线(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第1课时负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第3页例2。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借助熟悉的生情境,在亲历与合作中体会负数的意义;通过交流探究,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加深对数的认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思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

认识正负数课件汇编

认识正负数课件 认识正负数是初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较正负数的大小。接下来由小编整理了认识正负数课件,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认识正负数课件【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正负数,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会用正负数描述在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了解正负数的意义,感知正负数的作用。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正负数,会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 课件、自制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一下我国的热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

风光! 师:出示课件,观察画面,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结合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正负数。 师:谁能解释零上13℃和零下3℃是什么意思? 学生尝试说。 师:谁能借助自制温度计来说一说,现在温度计上表示多少摄氏度?零上13℃在哪里?零下3℃又在哪里? 生:零上13℃是从0℃向上说13小格,零下3℃也就是从0℃向下数3个小格。 2、认识正负数及读写方法。 师:你能在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零上13℃和零下3℃吗? 学生展示。 小结:为了便于交流,我们采用一种统一的说法。零上13℃通常用+13℃表示(板书:+13℃),它是正数(板书:正数)。零下3℃通常用—3℃表示(板书:—3℃),它是负数(板书:负数)。 师: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小结:“+”,表示正号,+13℃读作“正十三摄氏度”,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正负数练习题

1、生活中的数,比“0”大的数叫做______数,比“0”小的数叫做____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量。 3. 如果-30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 m记作- 0.2 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0.5m 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向左移动12m,记作- 12m ,"记作8m"表示向____移动_____m. 6.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________米;海平面的高度为_______米。 7. 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那么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支出200元应记作________元。 8.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层,那么它下降6层应记作_______层。 9.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2球应记作_________ 10. 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4℃,凌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低8℃,傍晚5时的气温是____,凌晨4时的气温是_____. 11.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小明家的收支情况. 5月4日爸爸工资收入1500元记作:_____________ 5月6日水、电、煤气支出200元记作:_____________ 5月12日电话费支出120元记作:_____________ 5月15日妈妈工资收入1400元记作:_____________ 12.工厂生产一批零件,要求零件的直径是40mm,现检验员检验其中的10件,检验结果如下:(单位:mm) 40 40 如果以40mm为标准,超过部分为正,不足的部分为负,则这10件零件可分别记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完成下面的表格。 下面的表格是全国各地的一天中的气温变化情况:(单位:℃) 城市深圳广州天津上海江西哈尔滨 最高气温20 22 8 5 9 -1 最低气温15 16 -3 -1 3 -13

《亿以上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亿以上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亿以上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亿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上数。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亿级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写,下面这几个数你会读吗? 出示:30706900700054361000000 (出示时上下数位对齐,并留出能写出数级的位置) 提问:亿以内的数怎样读?(出示读法) 2、如果我在61000000后面添上更多的0,又该怎么读呢?

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出示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 ⑴创设情境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的情景图。 美丽的蓝色地球原本在轻快的转动着,现在上面站满了人,地球累的大汗淋漓说:我快背不动了! ⑵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 ⑶谁来读我国人数?说说你是怎么读的?为什么不读61万呢? 师:这个数在含有两极的数位顺序表中还能读吗?谁能将数位顺序表再完善一下呢? ⑷出示:10040002000400305000000 同桌试着读出这两个数。(指名读数。) 思考:亿以上的数怎么读? ⑸讨论: 1、先读哪一级? 2、亿级的数和万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3、数位上的0怎么读? 4、读含有亿级、万级的数时,应注意什么? 强调:读亿以上的数,要想读得又对又快,需要先分级。确定最高位是什么位。 ⑹试一试: 读出下面各数。

认识正负数

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意义,结合具体实例正确的读写正负数。 2、会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 3、在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简单现象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与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体验正负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感熏陶、获取信息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景色迷人,有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值得游览。你知道吗在我们的祖国还有一个非常神奇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老师说它的特点,你来猜猜看它是哪个城市,好吗?(边说边出示信息) 这个地方“(吐鲁番)是我国最热的地方,夏季平均气温在38℃左右,(盆地中心)有的地方的平均气温达到49℃以上,有记录的地表最高气温达82℃,它素有“火洲”之称,堪称中国的“热极”。 猜出来了吗?没关系,接着猜, 这里一日的气温差别特别大,3月份,一天中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左右,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有句民谣说:“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就是这里。 现在能猜出这是什么地方了吗?你可真聪明,这的确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出示新疆图片课件)。你是怎么知道的?那咱们同学对吐鲁番还有哪些了解呢? (方案一)如果学生交流的水果比较多,师:是呀,这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有首民谣说的好:“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一枝花。” (方案二)如果学生不能说,师:大家听说过火焰山吧,《西游记》里,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说的就是这里,而且也是在这实地拍摄的,不仅如此,这里既有干燥炎热的沙漠,又有两千年前的古城遗址,可以说这里处处充满着神奇,将来有机会大家可一定要亲自去感受一下哟。 二、回味信息、提出问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DOC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 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复习所学的数的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大数的需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

2021年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1单元 负数

第1单元负数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有什么含义呢? 二、自主探究 1.感知负数。 (1)-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我的结论: ①-3℃表示,3℃表示; 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 (2)0℃表示什么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2.认识正负数 (1)2000.00表示。 “500.00”与“-500.00”意义相同吗?

我的想法:。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正负数吗? 。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3)你能试着把数分一分类吗? 3.做一做 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三、课堂达标 1.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

第1单元负数 第2课时直线上的负数 【学习目标】 1.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填一填。 (1)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2)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3)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直线上的数。 ⑴出示例3图。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我的发现:。 (2)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你准备怎么画? 我的想法:以为起点,向为正,向为负。原点处表示的位置,方向表示向东,一个单位表示1m。 2.感知直线上数的变化 (1)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和小数,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法。 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如果小明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

认识正负数_数学_小学

认识正数和负数课堂实录 课前互动(利用说反话游戏,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师:上课前我们来玩个轻松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做“说反话”。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即可。 1.师:向上看(生:向下看) 2.师:向前走200米(生:向后走200米) 3. 师:电梯上升15层(生:下降15层)。 4. 师: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生:取出了500元)。 5. 师: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生:扣了20分)。 6. 师:在经贸节活动中我赚了5元。(生:亏了5元)。 一、情境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你都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课件出示“爸爸去哪儿”宣传海报) 生:喜欢。 师:你喜欢看什么节目? 生1:奔跑吧,兄弟。 生2:爸爸回来了。 生3:爸爸去哪儿。 师:前段时间卫视热播了一个节目叫做“爸爸去哪儿”,你喜欢里面的谁?(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小朋友的名字,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从中挖掘优秀的品质,提出对大家相应的期待)生1:我喜欢Kimi ,因为他长得很可爱。 生2:我喜欢Grace,因为她很可爱也很勇敢。 生3:我喜欢阳洋,因为他很纯真。 生4:我喜欢悦轩,因为他很勇敢。 师: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因为在他身上有你喜欢的一些品质在里面,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这节课里,也能发挥自己所喜欢的小朋友的品质,好不好?那卢老师就带着大家上演一期“老师,去哪儿?”的节目。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1)师:卢老师和孩子们的第一次旅行将要去哪儿呢?出发之前,先来关注一下那里的天气。

亿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亿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瞿惠风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并能正确地读写出亿以上的大数。 2、通过亿以上数的读、写规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有能力。 3、进一步理解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 4、掌握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数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未尾有0的数是读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写,下面这几个数你会读吗? 出示:30706900 7000543 61000000 思考:要想读得又对又快,需要先干什么?几位一级?(课件:分级)指名读。提问:亿以内的数怎样读?(出示读法) 2、如果我在61000000后面添上更多的0,又该怎么读呢? 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出示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例1 ⑴创设情境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 美丽的蓝色地球原本在轻快的转动着,现在上面站满了人,地球累的大汗淋漓说:“我快背不动了!” ⑵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 ⑶谁来读我国人数?说说你是怎么读的?为什么不读61万呢? 借助数为顺序表来读比较方便。(出示数位表)因为61在亿级,所以读作六十一亿。) ⑷出示:10040002000 4 这两个数又该怎么读呢?指名读,说出理由。 思考:亿以上的数怎么读? ⑸讨论: 1、先读哪一级? 2、亿级的数和万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3、数位上的0怎么读? 4、读含有亿级、万级的数时,应注意什么? 指名汇报。强调:读亿以上的数,要想读得又对又快,需要先分级。确定最高位

是什么位。 ⑹试一试: 读出下面各数。 92 0000 0000 267 0500 0000 5080 4000 0000 3 0020 0000 提问:读含有亿级、万级的数时,应注意什么? 三、亿以上数的写法 我们已经会读亿以上的数了,那你们会写吗?请看例2. 1、三亿怎么写?能写成30000吗? 2、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这两个数怎么写?自己试一试。 3、写亿以上的数,关键要先干什么? 4、出示:说一说亿以上的数该怎么写?(先找到“亿和万”字,每级的数的写法都和个级的写法相同。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占位。) 说明:为了便于检查,每级中间空一格或用小逗号隔开。 强调:写亿级和万级的数时,关键要先找到“亿”或“万”字。 5、试一试: 写出下面各数。 二十五亿写作: 五千零四亿零七百万写作: 四、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自学例3 2、讨论: (1)、怎么改写为以“亿”为单位的数? (2)、不是整亿的数怎么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的。 得出:改写为以“亿”为单位,只要去掉8个0,再写上一个亿字就可以了。不是整亿数的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否满5,在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3、试一试: 五、巩固应用 1、读出下面各数。 (1)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 4960 0000千米。 (2)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 3547 9600人。 (3)地球陆地总面积是1 4900 0000 平方千米。 2、写出下面各数。 (1)、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以看到十亿颗星。 (2)、地球海洋总面积是三亿六千二百万平方千米。 (3)、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四百五十亿双,需要砍伐二千五百万棵树。

亿以内数的认识导学案

亿以数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容:教材第3--4贞 学习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 “白万” “千万”个大数;知道亿以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 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学习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白万、千万和亿”。 学习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新授 ㈠导入:你能举出身边比“万”更大的数吗?比“万”更大的数,还有多少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㈡尝试练习 1、10个一是(),10个十是(),十个白是(),10个千是( )。 2、数数: 1)从689 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 一^|——的数到540 3)从1010 一千一千的数到9010

4)从200一^|——的数到1000 3、个、十、白、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㈢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是()。 思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是()。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10个一白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4、阅读教材第3、4页,完成下题。 1)、一(个)、十、白、千、万、十万、白万、千万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2)、一(个)位、十位、白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白万位、千万位都是 ()。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 5、把数位按从大到小,从右到左的顺序排列起来,制成数位顺序表,如下(补 充完整):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1单元 负数 导学案

第一单元负数 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有什么含义呢? 二、自主探究 1.感知负数。 (1)-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我的结论: ①-3℃表示,3℃表示; 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 (2)0℃表示什么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2.认识正负数 (1)2000.00表示。 “500.00”与“-500.00”意义相同吗? 我的想法:。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正负数吗? 。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3)你能试着把数分一分类吗? 3.做一做 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三、课堂达标 1.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 第二课时直线上的负数 【学习目标】 1.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填一填。

1.负数的复习导学案答案

单位:开发区实验中学备课老师:六年级数学备课组课题:第一单元:负数的复习班级:姓名:

探究在直 线上表示 数。 达标测试 温比北京市(高3℃)。 (2)、六(1)班数学平均分为89分,高于平均分3分记作+3分,那么低于平均分4分应记作(-4分),小红在这次考试中得了91分,应记作(+2分)。 三.在直线上表示数 可以用有负数和正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 例1:小明家在书店西400米处,小林家在书店东200米处,如果把书店作为起点。 (1)请你在下面直线上标出书店、小明家、小林家的位置。 (2)如果小明从家出发走-100米就到达小东家,请你标出小东家的位置。小明家和小东家相距多远?小林家和小东家呢?(100米)(700米) -500 -400-300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练习: 例2 (1)在直线上上表示出下列各数: 1.5 -0.5 -3 2.5 5 -5 (2)用“小于号”把各数连接起来。 (3)通过观察直线上的数,你发现这些数排列有什么规律? 解:在有正负数的直线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右边的数是正数,0左边的数是负数。负数<0<正数 达标测试 1.判断对错。 (1)比0大的数都是正数(√) 1.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2)比5小的数只有0,1,2,3,4。(x) (3)0是负数。(x) (4)气球上升2米,又上升-2米,共上升4米。(x) (5)0℃就表示没有温度。(x) (6)比负数大的数都是正数。(x) (7)在带有正负数的直线上,表示-1的点在表示-2的点的左边。(√) (8)盈利1000元可以记作+1000元,那么亏损300元也可记作-300元(x) (9)如果向南走记为正,那么-20米表示向北走-20米。(x) (10)上升一定用正数表示,下降一定用负数表示。(x) 2.先读出下列各数,再把这些数进行分类。 -12.50-3.60.6+- 解:正数:2.5 0.6 +负数:-1 -3.6 - 3.学校开展冬炼活动,六(1)班进行了跳绳能力测试,以一分钟能跳155个为标准。老师记录的其中5名学生的成绩如下:(单位:下) 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11-103-3 谁能一眼就看出五个同学跳绳的平均个数?这样的记录和普通记录相比,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 解:(11-1+0+3-3)÷5+155=157(个) 答:五个同学跳绳的平均个数是157个。 4.六(1)班平均体重为33.5千克,以超出平均体重为正,低于平均体重为负。小红的体重记为4.4千克,小丽的体重记为-2.6千克,小超的体重记为+6.6千克,小敏的体重记为-3.9千克,四人的实际体重分别是多少千克? 解:33.5+4.4=37.9(千克)33.5-2.6=30.9(千克)33.5+6.6=40.1(千克) 33.5-3.9=29.6(千克) 答:四人实际体重分别是37.9千克、30.9千克、40.1千克、29.6千克。 5.由于实际测量时的误差限制,或为了表示在某一数值上下浮动的一个范围时,许多产品及说明上用到了诸如“300±3”等这样的表示方法,例如:某工业用设备的零件直径尺寸为300±3(㎜),它表示该直径的正常尺寸应是多少? 解:300+3=303(mm) 300-3=297(mm) 答:它表示该直径的正常尺寸是297mm——303mm. 课堂小结:本单元学了1、正负数的意义。2、正负数的读法、写法。3、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4、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和0。并且能够比较数的大小。 课本6页——7页:5,6,7,8题

五年级数学认识正负数测试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正、负数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2.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3.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18分表示(),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4.+8.7读作(),-读作()。 5.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边。 6.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 7.比较大小。 -7○-51.5○0○-2.4-3.1○3.1 二、判断。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2.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3.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吨记为-8吨 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 D、+3吨表示重量为13吨 2.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米。 A、30 B、-30 C、60 D、0 3.数轴上,-在-的()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 4.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正负数》导学案

《正负数》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抵消。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进一步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突破方法:引导观察分析讨论。学习难点: 理解负数表示的量的意义。 突破方法:讨论比较、引导归纳。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热 1、出示童话故事,复习对负数的认识。 2、课前预热 1、生活中的数,比0大的数叫做()数,比0小的数叫做()数,()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如果-30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则表示()。 3、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米记作-0.2米,那么比正常水位高0.5米记作() 4、一物体可以做左右移动,向左移动12米记作-12米,那么如果记作8米则表示物体向()移动()米。 5、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米;海平面的高度为()米。 二、游戏,探索新知。(创设游戏比赛计分的情境,知道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 1、同学们,大家喜欢做游戏吗?石头剪刀布玩过吗?(玩过)好,我们就来玩玩,同桌玩游戏,并做好记录 出示记分规则。(课件出示)规则:胜一次记1分,输了记—1分,平手不计分,统计三次游戏结果,并记录在表格中,同桌合作讲每个人的比赛结果合计在最后一行,结束后抓紧时间做好。 设计意图:第一层次的活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体验比较简单的+1和-1抵消,初步感知正负怎样抵消。 2、三局过后双方的得分各是多少?说说你是如何计算得分的?(巡视中选择体现相互抵消的例子) 3、小结并追问:我注意到,你用到了抵消2字,(师板书抵消)抵消什么意思?(就是+1和-1加在一起等于0。)(让学生明确胜一局负一局相当于平局,即+1和-1合计是0,)也

认识正负数

《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七单元第88--89页“正、负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生活素材进一步认识负数,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 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运用正、负数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正负数 1.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某天天气预报(长春最低气温零下8℃,上海最低气温4℃,天津最低气温零下2℃,青岛最低气温0℃,北京最低气温零下4℃…),请同学们记录上海、青岛、北京的最低气温。 2.汇报 上海(4℃)青岛(0℃)北京(零下4℃) 出示三所城市图,提问:北京与上海最低气温一样吗? 3.说明:(以0℃为界,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的,而北京的气温是零上。一个在零摄氏度以上,一个在零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

我们在数学上是如何区分和表示零上4℃与零下4℃的呢? (零上4摄氏度记作 + 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4也可以写成4)(板书) 上海的气温可以读作十4℃;北京的气温可以读作-4℃ (此设计环节主要从学生熟悉的温度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知正负数是互为相反的量,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二、联系生活、进一步体会正负数 1.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①、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图(如下图) ②、介绍海平面:图中的这条红线就表示海平面。你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④、反馈、总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板书:海平面),比海平面高8 844.43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43米,可以记作+8844.43(板书+884 3.43);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记作-1 55米(板书:-155)。 ⑤、学生齐读:珠穆朗玛峰海拨+ 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拨-155米。 看来用这样的数还能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用正负数表示比赛得分情况

五年级数学认识正负数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五年级数学认识正负数教学反思(精选3篇) wtt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认识正负数教学反思(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认识正负数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熟悉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生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正、负数是两个相反的定义,在教学的时候,我着重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明晰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与0的关系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并且认清零在正、负数之间所处的位置是学生正确认识正、负数的关键。我对本节课细细揣摩,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 1、情境内容源于实际生活,由此深入展开对问题的探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记录数据,请同学们来记录下面两个班篮要球比赛的得分情况”,以活的真实情境为研究素材,呈现出不同的记录结果,透视出学生的原认知状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新问题的研究,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又能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实施有效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收集生活中的有效素材,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我收集生活中的有效素材。从天气预报中听一听;在购物小票上认一认;根据各地的气温读一读;在实际生活中举例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正、负数表示两个正好相反的意义,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正数可以表示增多、高于、正方向等意义,负数可以表示减少、低于、反方向的意义。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做足文章”,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尝试写出温度—5℃、—20℃;在温度计上拨出指定温度;把温度计横放后抽象出数轴,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据,学生学习起来有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没有忽略自己的主导地位,多次在关键处设问“上海(零上4摄氏度)和北京(零下4摄氏度)的温度相同吗”“—5℃、—20℃比较谁低,谁高”“+5℃、—5℃之间相差多少度“……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动手做,而且动脑思考问题,再通过交流就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的思想和具体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数学活动实效性就明显。 3、深挖知识背后折射出的数学思想、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

《亿以上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亿以上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亿以上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使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够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知识体系:本节是在亿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主要根据数位顺序表进行学习亿以上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建立在亿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以数位顺序表和亿以内数写法作为这些知识的铺垫,学生通过观察数位顺序表,亲身感受到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本节课知识是在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写后学习亿以上数,主要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学生在知识和学习方法上都有了充分的准备,通过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学情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以数位顺序表和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为基础,通过作业和练习,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读写”掌握良好,达到了要求,那么,在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这节课中,继续通过例题讲解,作业批阅,练习订正,小结检测等方法查漏补缺,让学生完全掌握各个知识点及之间的联系。 2.学生已经能对亿以内的.数进行读写,本节课引导学生运用已

有知识学习亿以上的数,学习方法和亿以内的数学习方法相同,继续利用数位顺序表来学习。 3.运用数位顺序表来学习亿以上的数是比较容易的,关键是如何突破“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这一难点,提高读写的正确率。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并能正确地读写出亿以上的大数。 2、通过亿以上数的读、写规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有能力。 3、进一步理解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 4、掌握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数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未尾有0的数是读写法。

最新《认识正负数》导学案优秀名师资料

《认识正负数》导学案 《认识正负数》导学案 老师寄语:笃学善思,挑战自我,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60-62页。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相反意义的量,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负数读法、写法。 2、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 3、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在亲历与合作中,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学习重点: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法提示: 1、从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感知符号意识。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交流想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导学 一、情感熏陶,初步感知正负数。 +2000元存入 -500元支出 2层地上-1层地下 1、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 2、说说这些信息的实际意义量有什么共同特征? 3、像+13这样的数,是(),读作:(); 像-3、-155这样的数,是(),分别读作:()、()。

4、读出下列各数,并说一说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4 -8 +2.8 + -20 +16 -15.7 9 正数:负数: 5、跟踪小练习 读出下面各数,并按要求填一填。 -7 -2.5 +3.8 -5 9 +14 不带正号的数是不是正数?你认为呢? 二、走进生活,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 1、挑战记忆:用正负数来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①向左走2步记作+2步,向右走5步;记作 ②学校四年级共转来25名新同学记作+25名,五年级转走了18名同学;记作③小明的妈妈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记作+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记作。 2、变式练习 ①淘气昨天数学作业,若+5道,表示做对5道;那么—3道表示 ②若-30米表示电梯下降30米;那么+30米,表示。 ③在足球比赛中,如果+3表示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3个球;则 -2表示 课中——探究学习 一、实践操作,深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1、用正负数来表示这两个温度:、 2、在温度计上找出零上13度和零下3的位置。 3、思考:温度计上的0与以前学习的0有什么 不同? 4、新疆天池比海平面高1980米,吐鲁番盆地比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正负数教案(3个)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信息窗1:认识正、负数(1)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活动内容:教科书2—3页。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重点、难点: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课件、温度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 (教师出示课件,伴随音乐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师谈话:从情境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认识正、负数》。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课件出示第一红点问题) 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 师谈话:谁能说一说零上13度与零下3度表示什麽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分组交流)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交流结果) 师小结:用一组相反的符号表示出零上与零下的温度,通常这样表示: (师板书+13℃-3℃)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课件出示第二个红点问题) 1.小组自主探索第二红点问题。 师谈话:比海平面低115米怎样表示? (请各小组自己解决,并交流解决办法) 师谈话: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海平面以下115米通常表示为“-115米”。 (课件出示海平面示意图) 师归纳总结:像+13℃、+38℃、+49℃……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独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 师谈话:看小电脑中的问题,你能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 (学生讨论,师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找) 全班交流。 师谈话:同学们都能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