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红人_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下的_草根偶像_余霞

网络红人_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下的_草根偶像_余霞

网络红人_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下的_草根偶像_余霞
网络红人_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下的_草根偶像_余霞

第49卷第4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7月

Vo l .49 No .4Journal o f Huazho ng N or mal U nive rsity (H umanities and So cial Sciences )Jul . 2010

收稿日期 2010-04-10

网络红人: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下的“草根偶像”

余 霞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武汉湖北430070)

摘要 网络红人是网络中产生的“草根偶像”,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文化现象,它展示了一个后

现代主义的文化景观。网络红人与榜样、偶像密切相关,但在生产主体、情感取向上不同。其编码模式深深打上了后现代的烙印:通过去背景与背景重置,消灭了历史感;通过碎片化,呈现出肤浅化;众人狂欢式的集体生产令主体消亡。其生产和消费中的娱乐心态和放纵心态亦具有后现代的特征。网络红人的文化意义变动不居,同样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网络红人反映了普通网民的心理需求,特别是满足了青少年群体追求自我的需要。但是,网络红人消解或消弱了传统榜样和文化偶像的影响力,会对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总之,网络红人的出现表明网民对话语权的拥有和实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取消了先前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或商业文化间的界限,表明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力发生某种程度的转移,即大众媒介与科技文化和大众文化汇流,造成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话语,这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草根偶像;网络红人;自我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当代传媒日益将人们带离物质消费,引向符号消费,深刻体现了后现代社会的文化逻辑。网络无疑是其中最具后现代特征的媒体,其强大的技术支撑使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形

式成为可能,草根参与文化创造和消费就是一种表现。大众文化时代,文化的机械复制特征解构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遭受来自精英文化的深刻批判和种种抵制之后,这种市场和经济驱动的文化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形式。网络在承继大众文化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新的可能,这就是网民借网络参与生产新的文化形式———草根文化。

草根文化不同于传统大众传媒时期由媒体主导生产的大众文化,也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一个需要经历漫长时间浸润方逐步形成,且受制于空间的文化形式。草根文化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多元格局下的一种文化形式,在这个特殊语境中,中国、西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等多种文化共时并存①。后现代主义正是“一种允许一系列极不相同而又从属的特征存在和共存的文化概念”②

。带有网络媒体技术独特性的网络文化展示了一个后现代的文化景观。本文拟对其中的网络红人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关注它与传统的

榜样、偶像的差异,探讨它的编码模式及其后现代文化特征,进而分析其生产和消费心理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以此为基础总结网络红人作为一种草根文化的意义。

一、榜样、偶像与网络红人

偶像是什么?其历史内涵在当代社会中逐渐被篡改,演变成有复杂多元文化含义的概念。历史

上,偶像的宗教含义是神像,在《圣经》中,指所有上帝之外的其他神③

。敬拜偶像,是原始宗教后期的信仰形式,它有赖于神话故事的发展和雕刻、绘画、塑造等工艺美术的发展。偶像崇拜一直延续到阶级社会④。当下,它除了部分地保留崇拜等含义外,内涵和外延都被世俗化扩大,这种世俗化就像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样,从高雅文化走向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偶像在今天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大众文化和草根文化。这里的大众文化主要指由现代大众传媒等文化工业所制造的流行文化,草根文化则强调来自普通人。作为颇具代表性的草根文化现象,网络红人就是由草根生产、主要在网络中被广泛传播,随后为传统媒体跟进关注,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的大众偶像———本文中称为“草根偶像”。

105

网络红人与榜样、偶像密切相关,他们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如被关注,被喜爱,被学习和模仿),但本质上却存在差异。

第一,生产者不同。榜样是官方生产的,他们既可以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也可以是被塑造的文学艺术形象。他们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往往表征了某个时代官方所鼓励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追求。如雷锋、焦裕禄等所代表的政治榜样,鲁迅等所代表的文化榜样。偶像是当代各种社会力量共同生产出来的,其中传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代表为体育明星、歌星、影星等。他们是消费社会背景下迎合受众的消费心理被商业化地生产并通过批量复制和广泛传播制造出来的大众偶像,有比较突出的经济和文化意义。网络红人是由网民生产出来的。如“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凤姐”、“犀利哥”等等,他们具有较多的文化意义。榜样、偶像、网络红人的生产体现了一种历史的变化,“走过了一个政治文化驱动———商业文化驱动———草根文化驱动的历程”⑤。

第二,受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取向不同。受众对三者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取向。受众对榜样是“敬”———敬仰榜样的行为,相信榜样的力量。榜样为官方推介,受众被教育,逐渐形成对榜样的敬爱,将之视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受众对偶像是“爱”———喜欢并崇拜偶像,甚至出现盲目崇拜。受众对网络红人则是“乐”———一种娱乐的心态。网络红人的受众就是网民自己,他们有特殊的情感渗透在里面,不同于对榜样的崇敬和对消费偶像的喜爱,更多的是一种娱乐。网民生产网络红人并置之于被看的位置,既不是用来自我教育,也不是用来模仿,只是一种带有欣快感的娱乐化的体验和观赏。在这场草根阶层的文化盛宴中,真正主导的是平民大众。正是这种娱乐的平民化才使“芙蓉姐姐”的S型身材暴露在网民的视线里,“凤姐”才可以毫无顾忌地将自己与鲁迅相比较。因为摆脱了政治的束缚和经济的控制,作为纯粹的娱乐,这些原本普通的人才“受关注”和“受重视”。

二、网络红人生产的编码模式及

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几乎同步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它强调解构、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共生、折中主义、否定权威等等,按詹姆逊的归纳,有平面感/深度模式削平、断裂感/历史意识消失、零散化/主体消失、复制性/距离感消失等特征。作为后工业社会的标志之一,互联网也许是后现代主义状态的最完美的说明书。可以说,网络传播与后现代理论所倡导的思想不谋而合⑥。如网络传播主体的消解、文本的拼贴与粘合、信息的表面化、肤浅化等等。网络红人是作为普通民众的网民———草根生产出来的,其编码模式深深打上了后现代的烙印。我们将以“芙蓉姐姐”和“犀利哥”为例进行分析。

网络红人这一名称在中国的出现与“芙蓉姐姐”有关,可以说,她是中国网络红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经百度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等网站的检索发现,作为专有名词,“网络红人”2005年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并与芙蓉姐姐产生较多的联系。因此,选定芙蓉姐姐为例进行分析是有代表性的。另一个案例是2010年初最有名的网络红人“犀利哥”。“犀利哥”源自蜂鸟网上传的一组照片,后于2010年2月23日,因天涯论坛一篇帖子,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等。其影响席卷国内,并迅速传至日韩和欧洲国家。“犀利哥”的传播和走红表明:网络时代的当代中国文化,在深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对其他国家产生类似的影响,这正是詹姆逊所说的多国资本主义时期的文化特征。因此,本文将“犀利哥”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案例讨论。

(一)去背景与背景重置———历史感的消失

历史感的消失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其手段往往就是借助于背景的模糊化或者去背景化。这也正是当下网络红人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编码模式。

“芙蓉姐姐”最初借网络进行自我展示,利用了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论坛,大学生们的力捧使其渐渐脱离原型本身的背景。她的身份、生活经历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放大和突出的对自我的身体迷恋。

“犀利哥”源自摄影爱好者的偶然捕捉,一旦进入网络传播,他就被去背景化了。令其迅速传播和走红的不是他的真实身份和生活背景,而是与图片相关的视觉刺激。网络上被疯狂传播的是背景越来越变幻无穷的犀利哥,大都市中乞丐的阴暗的背景渐渐被消解,移入的是T台、影视场景等充满时尚气息的场所。与此一道被消解和替换的还有人物身份。犀利哥蒙上了电影明星的光环,除了显目的着装和独特的眼神外,其他真实的东西都被隐去,犀利哥转身成为与其他明星偶像一起闪耀在荧

106

幕和舞台上的偶像———尽管是虚拟的符号化的偶像,但这才是真正被喜欢的网络红人“犀利哥”。

詹姆逊在揭示后现代主义的内在逻辑时,正是以大众传媒的影响作为典型加以论述的,他说:“我只能就着一个重要的题旨揭示这一点:即历史感的消失,那是这样一种状态,我们整个当代社会系统开始渐渐丧失保留它本身的过去的能力,开始生存在一个永恒的当下和一个永恒的转变之中,而这把从前各种社会构成曾经需要去保存的传统抹掉……于是,媒体的资讯功能可能是帮助我们遗忘,是我们历史遗忘症的中介和机制”⑦。当网络红人被从真实的历史生活场景中剥离出来之时,不仅其本身变成了一个没有历史内涵的空洞的符号,历史本身在这里也变得不清晰,甚至看不见了。

(二)碎片化的原型与变型———平面化、肤浅化

网络红人的生产经历了由原型到变型的编码过程。无论是原型的呈现还是变型的过程,都表现出无深度的平面化,使之最终成为与有深刻政治内涵的传统榜样和经济内涵的大众传媒偶像不同的肤浅的网络“草根偶像”。

尽管传统的榜样和偶像生产过程中,也会突出某些方面,但整体性仍然是受众所期待的。网络红人则不同,受众和生产者都只是关注某一点,或者某些零散的方面。如“芙蓉姐姐”的S型,“犀利哥”的“混搭”服饰。“芙蓉姐姐”在网络上传播的照片和抒情文字可以说是碎片化的视觉文本,以视觉的刺激吸引注意力,而不是以完整的形象吸引人。“犀利哥”亦是如此,网民在传播过程中专注于根据原型的着装和表情来变型,破旧的牛仔裤、醒目的腰带、皮夹克和大衣的组合、冷漠的眼神,这些纯粹视觉化的碎片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力。对原型的种种变型仍借用这些碎片化的东西,与大家熟知的影星、电影等随意嫁接,产生奇特的效果———一种由网民自己生产出来的虚假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自实现预言,即网民们在发掘出犀利哥的视觉化特征后,将它和熟悉的影星及背景融合,从而生产出更加熟悉和喜爱的形象和场景。于是,变型更加以碎片化的方式和印象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犀利哥”的变型大量运用了PS手法———以计算机进行图文处理的方法,实际上它正是网络红人生产的技术特征,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上的特征———操作日益简单化的电脑技术使网民成为草根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同时也导致了网络红人的另一个后现代主义特征,即主体性的消失。

(三)众人狂欢的集体生产———主体之死

根据传播符号和传播时间,中国的网络红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木子美、蔡痞子等为代表,他们以文字等传统符号介入网络,受众关注的是他们传播的信息而不是他们本人;第二阶段以“芙蓉姐姐”为代表,综合运用图片、视频等符号展示自己或他人,受众关心的是信息和信息所指向的人;第三个阶段是以“天仙妹妹”、“犀利哥”等为代表,他们偶然被发现并被传入网络,受到网民合力编码和传播,成为备受关注的第三代网络红人。显然,这是一个从传统符号与新媒体嫁接到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特性和多元化符号进行传播的过程,这也是一个由传统的有明确生产者向网民集体生产转变的过程。第三代网络红人最能体现网络作为一种后现代传媒的去主体化特征。

无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三代网络红人,众人参与都是他们被生产出来的基本条件。没有网民的主动参与(编码、传播或接收),网络红人就不可能产生。被公认为网络造星平台的天涯社区某高层指出,天涯并不是在制造人、策划人,他们所做的只是找寻大家关注的热点,并有效地放大。“而明星的产生,更多源于网友的发现、关注,网友的力量远远大于所谓的策划团队”⑧。还是以“芙蓉姐姐”、“犀利哥”为例,通过谷歌,用时0.05秒获得与“犀利哥”相关的网页14,100,000条,用时0.06秒获得与“芙蓉姐姐”相关的网页约6,600, 000条。通过百度,用时0.024秒找到“犀利哥”相关网页约25,300,000篇,用时0.039秒找到“芙蓉姐姐”相关网页约21,900,000篇。网络红人的网络关注度由此可见一斑。2004年,芙蓉姐姐横空出世,造就过水木清华数千人等待其上线传照片的奇迹,影响逐渐由高校BBS扩展到广大传媒,连续3年居百度搜索风云榜冠军,更是被各大媒体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正是有网民的推波助澜,网络红人才得以产生。换句话说,网络红人的生产者不是某个个体———既不是原型(如芙蓉姐姐本人),也不是所谓的“网络推手”(他或许起到了推动作用),而是众多的网民。即便是“芙蓉姐姐”这样的自觉传播者,她本人作为生产者的身份也渐渐消失在众人的编码和传播中。事实上,网络红人的生产过程中,无法判断谁是真正的传者,亦无法找到真正的编码者个体,于是,你、我、他,共同组成一个虚拟的网络集体生产者,狂欢式地参与到网络红人的生产中,传统的具有明确个体性的传播主体不见了,芸芸网民取

107

而代之。传统传播主体的消解与变更,正是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一个根本区别。网络主体较之于传统传播主体由真实走向虚拟,由确定走向不稳定,由单一走向多重,由集中走向分散⑨。后现代社会所培养的身份形式与现代社会的身份形式存在差异甚至对立。网络后现代性的交往实践所构建的是“不稳定的、多重的和分散的主体”⑩。网络红人生产中,个体化生产主体的消失正是后现代网络传播主体特征的体现。

三、网络红人生产与消费心理的

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

传播学向心理学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说网络,网络让社会心理学发生了很多改变。有很多新的话题需要研究1。网络红人的生产和消费心理就是其中一个。网络红人之层出不穷,实质是网民的不断生产和消费。网民付出时间和精力,进行网络红人的生产和消费,获得观看他人的欣快感和自我放纵的快感———实际上是真正感情的消失———这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又一特征,我们需要运用心理学的自我等理论进行分析。

(一)指向网络红人的娱乐心态———窥探他人的快感

前面分析已指出,受众对网络红人主要表现为一种娱乐的心态,如对“芙蓉姐姐”的态度。如果说她本人的表现或多或少有一点病态,那么,网民作为生产的参与者和消费者以看客的心态怂恿芙蓉姐姐发帖并苦苦等待照片,其背后更有一种窥探他人的快感。尽管网络传播是一种公开的传播,但观看者的匿名性意味着一种隐蔽的参与,因而获得一种类似于窥探快感的心理效果。事实上,无论是“芙蓉姐姐”们,还是“犀利哥”们,一经网络生产和传播,就处于被看的地位,成为被看的他者。你是谁?你怎样?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满足观赏者透过视听觉获得的娱乐化的心理满足。编码过程中对背景的隐藏或抹去,亦是满足无聊的好奇之心。网络红人本身的生活不是被关注的重点,而是生产和消费的副产品。

消费原则强调娱乐性、商业性和消遣性。在这样的逻辑下,任何东西都存在被消费的危险,甚至包括人的尊严。“芙蓉姐姐”与其说满足了人们好奇的目光,不如说恰好迎合了某些人心中隐秘的欲求12。在娱乐化行为中,网络红人成为被消费的网络符号。随着西方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摄影、广告、电影、录像、电视和电脑日益普及,形象和符号纷纷取代事物本身而存在,使事物本身逐渐消隐在它们的背后。人们习惯了跟事物的形象和符号打交道,事物本身和符号的指涉物似乎可以缺席,而人们照样可以做出真切的反映13。在网络红人文化现象的背后,正隐藏着这样的秘密。他们作为一种被消费的符号而存在,这种符号是一种被娱乐的对象,他们本身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情感关注。

(二)指向自我的放纵心态———参与建构的快感

指向被消费对象的娱乐心理是网络红人现象的表层原因,真正的内在驱动力是指向生产者和消费者自我的放纵心态。后现代的网络中,身份意识被最大限度的淡化,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在匿名中被消解了。匿名性满足了网民创造、享用文化又不承担相应文化责任的生产和消费需求———这正是网络红人生产和传播中网民的基本心理。在它的驱动下,一种放纵的心态表现出来。从网民对网络红人进行变形的编码方式来看,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地将场景、情节和原型拼凑在一起,以取得娱乐的传播效果。如“百变小胖”、“犀利哥”都被按此模式PS为新的符号。

透过对网络红人的娱乐化操作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体现的当代网民的心态。“芙蓉姐姐”能凭借夸张的自我身体展示在中国掀起网络红人风暴,很大程度上与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特殊心态有关。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我国3.84亿网民中,10~19岁的青少年群体占31.8%,20~29岁的青年群体占28.6%。即青少年群体共占60.4%,他们构成中国网民的主体。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心理成长阶段,性压抑、逆反、宣扬个性、追求自我等是这个阶段的突出心理特征。日常生活中不仅缺乏发泄的通道,反而不断积累心理压力,于是相对自由的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宣泄的平台———一种可以打破传统和现存社会现实规则的传播平台。“芙蓉姐姐”首先在大学生网民群体中得到追捧就与此有关。性压抑是中国青少年群体的普遍体验,在校规校纪的约束和传统文化的浸染下,中国大学生会尽可能地压抑性欲。“芙蓉姐姐”的网络传播打破了这种沉默,无论是照片还是文字,大学生们都可以看到性的追求和张扬,正是在性本能的驱使下,大学生们或看,或传播,共同参与制造了一个网络神话。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里面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心理问题———自我的问题。社会经济发

108

展后的心理精神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从心理学角度看,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自我的问题。其表现多种多样:如看不到自我、看不到别人、只有积极的自我、只有消极的自我、管不住自己、分裂的自我、主我客我不能正确对待、欲望的无限膨胀、攀比之风、红眼病、对权力的控制欲、不珍爱生命、自杀、自残、自我封闭等。尽管网络红人产生的背景各有不同,但青少年群体对常规生活的不满,对性的需要,对各种压力舒缓的需要,对自我的追求,总是其中的重要力量。

网络红人走红网络,就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自我有关。不论是“芙蓉姐姐”的无限放大的自我夸耀和展示,木子美的自暴隐私,还是“菊花姐姐”和“红衣教主”的自我展示,“犀利哥”的冷酷与寂寞,实际上体现的都是网民的自我。两千年前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后,人们就开始了对自我的心理学探索。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网民的参与就是通过放纵被压抑的自我,从而试图寻找自我。卡西尔指出:“即使连最极端的怀疑论思想家也从不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他们怀疑一切关于事物本性的普遍原理,但是这种怀疑仅仅意味着去开启一种新的和更可靠的研究方式。15”个体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这个社会化的过程首先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人际关系,最后形成群体的思想与行为。格根(K.J.Gergen)认为,“自我在社会心理学乃至在整个心理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概念”16。可以说,自我也是人毕生在思考、在追求的对象。在青少年时代,强列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一旦压抑,就会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寻找发泄口,网络正好提供了这种可能。网络红人的建构中,自我的压抑得到释放,自我的追求(这里主要是对性、对自由等的追求)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四、网络红人流行的文化意义

网络红人显示了詹姆逊所说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和文化特征,是西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和中国本民族历史与当下文化杂交的产物,那些身上具有某种时尚特质和追求个性解放的平民偶像越来越受到推崇17。变动不居是时尚与个性的内在要求,网络红人的文化意义也相应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这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内在特征。但总的来说,无论其具体的文化内涵是什么,网络红人都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某些与生俱来的消极意义。

从积极的角度看,网络红人反映了普通网民的心理需求,特别是满足了青少年群体追求自我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娱乐的同时,缓解了生活的压力、成长的压力。网络较之传统媒体的民主性特征广受关注,其核心含义就是网络为普通民众真正提供了一种参与传播的可能。只要具备基本的硬件设备、软件设备和电脑知识,就可以参与网络传播,成为网络文化的生产者、消费者。这对缺乏公共表达渠道也怯于公开传播的中国普通民众来说,无疑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匿名的低成本的传播。正是基于此,我们认为网络红人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是源于草根,又充分体现草根的民主文化形式。在当代中国,无论是从培育和鼓励公众的民主意识,还是从身心健康出发,它都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也不能忽视和低估网络红人文化现象的消极性。首先,网络红人和影星、歌星、体育明星等共同构成大众偶像,消解或削弱了传统榜样和文化偶像的影响力。大众偶像在一种流行与时尚的规律中载沉载浮,与之相对,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偶像出现缺位18。由新浪网与国内17家强势媒体共同推出的大型公众调查“二十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中,鲁迅、金庸、钱钟书、巴金、老舍、钱学森、张国荣、雷锋、梅兰芳、王菲按序当选。张国荣、王菲等大众偶像的入选带来争议19。虽然其间没有网络中产生的“草根偶像”,但七年后,当网络红人“凤姐”出现后,我们不得不再次关注中国文化偶像的地位与影响力。在对鲁迅尚无根本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凤姐”贬低鲁迅,夸耀自己。尽管不能轻易对这种传播的影响下结论,但绝不可低估它对传统文化偶像的破坏力和影响力。

心理学和传播学的研究都表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越来越多的人将注意力从传统文化偶像和榜样移到大众偶像,尤其是不断更换变动的网络“草根偶像”之时,难免会导致第二个消极结果:影响青少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文化的一种次文化形式,将深刻影响到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无论其价值观及行为模式何其特别,这种文化形式都应该尽可能地有助于青少年的自我成长,应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快乐,丰富和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产生激励自我、塑造自我、调节和赋予情感依托的积极效应,激发青少年追求美好理想的特质。如果缺乏审美批判思维,在当代大众文化中,盲目追求偶像会丧失个性和自我价值20。

总之,网络红人的出现表明网民对话语权的拥

109

有和实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取消了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或商业文化之间先前的界限21。它经由网络影响和渗透进网民以及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具有詹姆逊所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民众主义的特征,表明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力发生某种程度的转移,即大众媒介与科技文化和大众文化汇流,造成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话语,这种话语正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人的思想、意识、思维及行为方式发生巨大的影响。还是借用詹姆逊的话来说,“它既是灾难同时又是进步”2。因此,当我们分析网络红人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时,应清醒地认识到,后现代主义主要是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要素”,讨论它在中国网络文化中的呈现,除考虑传播的基本问题,还牵涉到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即种族与文化背景下作为个体或群体的“我们”与“他们”如何交流的问题23。对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现象,我们或许应该借鉴詹姆逊提出的品味、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品味即对特定作品的主观偏好,分析是对产生具体形式的历史状况的客观研究,评价是对文化潮流或运动的政治效果大胆的评价24。只有采取客观分析的态度,运用批评的方法,才能使它成为中国当代文化景观中一种健康发展的文化形式。

注释

①邹广文、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学海》2001年第5期。

②212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55页,第154页,第204页。

③杨慧林、曹利群、方鸣:《基督教文化百科全书》,济南:济南出版社,1991年,第51页。

④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50页。

⑤20徐鹰、岳晓东:《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变迁与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⑥张品良:《网络传播的后现代性解析》,《当代传播》2004年第5期。

⑦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419页。

⑧刘晓玲:《谁在制造网络红人》,《市场圈》2006年第6期。

⑨秦志希:《网络传播的“后现代”特性》,《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⑩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1钟年:《跨学科与心理学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2彭兴庭、刘牧洋:《消遣芙蓉———网络红人和哄客的娱乐法则》,《大学生》2005年第8期。

13丁和根:《后现代与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页。

15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页。

16王小章:《社会心理学:从现代到后现代》,《社会心理研究》1996年第4期。

17王亚鹏:《网络红人现象剖析》,《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18张法:《中国文化偶像的陨落与重塑之艰》,《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1日第18版。

19文继红、杨竞、王臻青:《十大文化偶像怎么看》,《辽宁日报》2003年7月2日第5版。

23单波:《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心理学路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4佩里·安德森:《后现代性的起源》,紫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37页。

责任编辑 梅莉

110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摘要】《文化转向》是詹姆逊分析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本文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梳理的同时,发掘詹姆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解读方式。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中辩证的看待后现代文化中的全球化浪潮,并加以借鉴,以便更好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是透彻和独到的。《文化转向》这本书中,涵盖了詹姆逊丰富的后现代文化思想,他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谈起,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解读了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视像文化盛行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同时詹姆逊坚持对后现代持一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入题,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此外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批判。 一、后现代文化关键词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概念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联系起来,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提到后现代两个特征,一是大部分的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这意味着,有多少不同形式的高级现代主义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后现代主义”。二是,一些主要边界或分野的消失,“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和所谓的大众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弭,高雅艺术和商业形式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难以划清”。詹姆逊敏锐地觉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一方面经济进入到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文化也逐步变得经济化,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较为狭小的文化圈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詹姆逊理论的核心论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的到来。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将后现代主义置于一个偌大的历史语境之中,既强调了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同时又突出了与以往各种文化形式的相连,不仅仅视其为一次历史的断裂,而且视其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2主体性消解

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精神 “变化是生活的法则,现实是永远否定历史的。”西方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包括各个时 期的艺术思想和流派往往也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运转着。从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的巴 洛克到18世纪的洛可可以及古典风,继而到19世纪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 象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不难看出西方艺术在不断否定自我,同时也在发展自我。尤其从近代的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精神衍变,反映了人类对艺术的一种新的精神心 理结构,使我们产生了对艺术新的思考。 一、现代主义艺术的精神和特征 西方艺术早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就构建起了以客观、写实为特征的审美艺术精神。但是 这种精神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走到了尽头。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和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随 之而来是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社会的剧烈变动,加之社会思潮的激烈动荡,必然深刻影响 人们的精神世界,当然也引起了艺术语言的变化。在艺术领域,人们对传统形式的厌倦,以 及审美情趣和审美格调的变化,都在不断冲击着古典传统和写实主义。客观写实的艺术风格 终于在印象派这里终于演奏完了最后一个音符。印象主义画家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现 代艺术史就是从他开始写起的,然而这位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法国人所发动的只是一场画 布内的革命,他要批判的对象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写实主义。从后印象主义开始,具有主观和 写意的艺术精神得到大大的发展。现代主义就是在这种强调个体和艺术自主的时代应运而生的。 现代西方开放式的文化策略,诸如生活方式、宗教、哲学等在传统精神领域的破坏,都在艺 术领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现代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形式与风格。对以前的写实主义而言内容或题材至为重要,而到了现代内容或题材被忽略了,形式和 风格突显出来,艺术家的创作语言得到了解放。例如达达主义杜尚的创作艺术就极富有革命性,他是一个彻底的思想家。杜尚告诉世人,当艺术家不必画画,不必做雕塑,因为世界和 生活本身就是艺术,观念比作品更重要,艺术终究还存在一种过程和行为。第二、具象转向 抽象。古典主义的艺术基石就是模仿的审美原则,解剖与透视的科学方法更使得这种“模仿” 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在现代西方艺术中,这种空间关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成为了被批判 的对象。抽象被人们认为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通过一步步将客观物象分解、 重构、简化和抽象化,创造出了一种独立于客观自然的抽象主义艺术。加之对旧有空间形式 的破坏,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就是典型的代表。第三、表现比再现更重要。古典艺术追求的是 一种客观的外在美,而现代艺术则截然不同,它是与个人的主体性密切相关的,更钟情于个 人的感受。例如凡高内心世界的痛苦体验,以及蒙克等表现主义艺术家对社会危机的回应, 都表现在其绘画作品中。第四、创造高于审美。“美的失落”是现代西方艺术的一个重要问题,艺术家们在不断寻找着美的异点,他们在不断的否定这美也在创造着美。正是通过否认在那 里能找到美这样的问题,去寻找美的答案,也正是这种艺术无关审美的看法,使人们看到了 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与创新,艺术体系是不断革命的体系。艺术领域的不断创造也就意味这 对历史的不断否定,按照欧文•豪的观点要为现代主义下个定义,必须用否定性的术语,把它当作一个“包蕴一切的否定词”。无论是形式语言、表现主题、还是审美功能,现代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浅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后现代 影视 课后习题

个人学习笔记,欢迎交流 (重点在后半部分) 后现代经典影视课后习题 第一章单元测试 1 【判断题】(10分)后现代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而后波及世界的文化现象A A.对 B.错 2 【判断题】(10分)从经济发展的速度衡量,后现代就是工业化时代。B A.对 B.错 3 【判断题】(10分)认识事物的不确定性是后现代意识形态。A A.对 B.错 4 【判断题】(10分)后现代主义的时间观念是,未来从历史的土壤中产生,现在的贡献包含着对未来的贡献。B A.对 B.错 5

【判断题】(10分)后现代的伦理观念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B A.对 B.错 6 【判断题】(10分)经典的“经”是四书五经中的经,“典”是春秋战国之后出现的的公文体制。B A.对 B.错 7【判断题】(10分)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仍具备经典意义。A A.对 B.错 8 【多选题】(10分)后现代的特征(ABCD ) A.多元思维 B.圆融和合 C.开拓创造 D.集体领导 9 【多选题】(10分) 经典的标志(ABCD ) A.典范性 B.权威性 C.经久不衰

D.代表性 10 【多选题】(10分) 以下对经典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B ) A.经得起检验,能够引起共鸣 B.悖逆传统,具有精神加持力量 C.历史悠久 D.受人喜爱 第二章单元测试 1 【判断题】(4分) 《老炮儿》表现了个人的仁义精神。B A.对 B.错 2 【判断题】(4分) 《荒野猎人》歌颂了主流英雄形象。B A.对 B.错 3 【多选题】(4分) 对美国梦主题的表现描述正确的是(AB)

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源起及其理论景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而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随之全面推进到后现代时期。这个时期,各种文化哲学理论都陷入偏激的争执和论战之中,各种理论群体和流派杂色纷呈,各种文化(艺术、文学、美学、哲学等)倾向更迭汰变。随着一次次理论撞击和兼容,后现代主义逐渐露出自己的头角,并迅速扬弃现代主义而成为风靡当代西方 的“显学”。后现代主义的迅速崛起反映出西方文化流向的新变化,也标示出它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承续”的逻辑必然性。因此,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成为20世纪文化发展和精神流向的内在轨迹。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这一发展轨迹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成为整个文化逆转问题的焦点。这个问题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后现代主义源起的时间及其分期;二是后现代主义究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还是现代主义的继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 现代主义在西方文化近半个世纪的激荡之后,西方文化氛围和思维逻辑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30年代以后,它的内部诸多流派的松散组合的离心力以及自我发难和颠覆,加速了现代主义运动的解体。后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的母胎中发生发展起来,它一出现,立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不同寻常的逆转和撕裂,引起哲人们的严重关注。后现代主义绝非如有人所说的仅仅是一种文艺思潮。后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倾向,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的问题。由这个高度去看文艺思潮,才会有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才会使其内在精神逻辑呈现出来。进一步说,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性危机(利奥塔德)。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规范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生命的意义和本文的深度同时消失,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从此,后现代文化与美学浸渍了无所不在的商品意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在此归于失效,商品禀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而文化则贴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211079325.html,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解析 作者:崔剑峰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03期 [摘要]在伊格尔顿眼中,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形式,主要反映时代变幻莫测的风格,主张消解中心、离散主体、虚拟时空、审美游戏、多元文化、自我反思、追求不确定性等方式去解读时代。我们在欣赏后现代主义独特文化视域的同时,伊格尔顿忍不住思考:究竟后现代能走多远,仍然是个疑问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主体;本质主义;文化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4)03-0008-03 [收稿日期]2014-04-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伊格尔顿文学生产理论探究”(12522220) [作者简介]崔剑峰,黑龙江大学社会科学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工作。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已步入了广泛运用智能工具的信息网络时代。电子计算机成为信息网络时代主要的智能工具。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延伸了人脑功能,使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日益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知识成为信息网络时代的主导资源和要素。电子计算机产业、光缆通信、卫星通信、网络经济信息网络时代的主导趋势,都是后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部门、产业以及人与人之间日益独立化和疏散化,知识日益相对化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社会生活、生产越来越平面化,人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旋转起来、光怪陆离、色彩斑斓、虚实难辨的世界之中。后工业文明企图消解中心,但却越来越压抑人的个性。人越想独立自主,却越无法自由自觉。 一、伊格尔顿解读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理论旨趣 伊格尔顿视后现代主义为一种文化形式,“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 在伊格尔顿看来,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形式,主要反映时代变幻莫测的风格,主张消解中心、离散主体、虚拟时空、嬉戏游戏、多元文化、自我反思、追求不确定性等方式去解读时代。后现代主义确实具有独特的文化视域,这一点是伊格尔顿值得肯定的,而伊格尔顿却质疑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真实性。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心得 ——以电影《巴别塔》为践 张伟杰黄河科技学院 摘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中比较摩尔根和德鲁兹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时,作者举到了《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突然让我联想到了获得第59届奥斯卡金奖的电影《巴别塔》。又想到单纯地复述原文,阐发理解不免生涩。因此,我想以这部电影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巴别塔超符码化解符码化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是由唐小兵先生将美国杜克大学弗·杰姆逊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专题课讲稿进行翻译整理拟定的。 杰姆逊教授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他这次在北大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化不仅表现于一切物质产品,而且渗透到各个精神领域,甚至“理论”本身也成为—种商品。人们生活在无边无际的由“商品化”了的广告、电视、录相、电影所构成的形象的汪洋大海中,生活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这些形象的模仿和复制。在这样的社会,上层建筑起看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正是对于这些特征的概括。 因为是讲稿整理作品,这本书的语言都是由浅入深,条分缕析,以文化概念为线索贯穿各章节,间以理论阐释和概念引入。由“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研究与叙事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五章组成,附录“意识形态诸理论”。下面我以电影《巴别塔》为例,关于其理论的两方面元素来阐释我对杰姆逊关于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理解。 1、“知识即控制别人”——西方殖民主义 在阐释生产方式的结构时,杰姆逊谈到关于东西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而指出福柯、萨伊关于“西方殖民主义”的理论。萨伊写的《东方主义》极有影响.他认为美国大学中的各东方研究所或系的来源是西方殖民主义,那一整套现在已极富学术成果的系统首先是由英国人建立的(这原因可想而知),然后是由法国人和美国人通过对东方的扩张而充实的。杰姆逊对此也表示赞同,“西方学者的成果是巨大的,而且确实对了解东方的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把东方人或东方的现象无一例外地看成一件物才有可能的,比如把他人叫做阿拉伯或穆斯林,只是在这种把他人物化的基础上,东方研究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建立起来,这无疑是统治相权力的一种形式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巴别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眼中的摩洛哥人、非洲人,甚至是他们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对他们永远怀有无尽的仇恨、嫉妒,和他们的关系只能是对抗关系;但这种文化对美国人来说又是异质的,他们有着强大的好奇和向往,希望有机会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美国夫妇为挽救婚姻到北非旅游,而他们表现地完全排斥异质的世界。美国人对这种边缘文化从来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强大、自由、民主、文明,而边缘文化则落后、 1

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的私以为: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①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张扬主体性,这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empirenews.page--]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 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文化展开批判,并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思辨的特色,也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 他认为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又提出“认知图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眼光,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认清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从而对这种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都提醒着我们应当批判的接受和吸纳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背景,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腐蚀人类思想灵魂的文化对我们的侵略。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主义所出现的“问题”,要透过现代主义的表面现象,去寻求真理而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现代主义的目的是要改变历史和社会,是资本主义人的异化下的一种乌托邦理想。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具有消费性、大众性、商业性、文化创作的目的是商业利润,文化创作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文化创作者就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贴上商品的标签,大批量的复制,比如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战争不再需要真枪实战,而是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它不需要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 首先来看电影领域,仅2012上半年中国票房近55个亿,超过去年的48.41亿。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从《上半年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来看,上半年有155部片上映,过八成是国产片,但国产票房目前却只占总票房38%。《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12部好莱坞电影,赢得票房27亿。而选择与对方同期上映的17部国产片,总票房才4亿,除了《绣花鞋》和《黄金大劫案》基本保本,上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 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 第三章文化主义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精神分析 第六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七章女性主义文化研究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九章大众政治 By Antlin~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文化 雷蒙德·威廉斯:第一,文化可以指“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二,文化指“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指涉“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 二、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可以指“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2.意识形态是某种掩饰、扭曲或欺骗,用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经典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常用的定义) 3.用意识形态指代意识形态构成,理论前提是:社会的概念建立于互相冲突而非彼此赞成的基础之上,是围绕着不平等、剥削和压迫被建构出来的,在冲突中,文本总是有意无意地偏袒着一方,即所有文本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味; 4.罗兰·巴尔特:意识形态主要在内涵层面发挥作用,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的或可能承载的、间接的、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文本将原本特殊的东西普世化、合法化,让观众误将文化之物当做自然之物; 5.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的集合,而是一种物质实践,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观念之中。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所必须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使其继续运行。 三、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和喜好的文化;(无法解释为何很多权威人士认可的“高雅文化”也有很大的销量) 2.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即大众文化是一种低等文化。大众文化是为了满足乌合之众而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高雅文化则是个体创造活动的结果; 3.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 (1)在过去一直存在着一个黄金时代:有机社区或民间文化; (2)群氓文化不仅具有欺骗性且毫无营养,是美国的舶来品; (3)大众文化的文化事件可以被视为公众幻想的形式,是人类的梦幻世界; (4)结构主义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架意识形态机器,轻而易举地对宰制性的权力结构进行着再生产; 4.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大众文化仅属于人民的本真文化,等同于民间文化,乃是一种民治、民享的文化;(这种观点无法分清究竟谁是人民,忽视了大众文化生产的商业属性) 5.“葛兰西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在这里,被统治集团之抵抗的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 大众文化的文本与实践在这种均势妥协中流动,这一过程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史性的;6.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文化已经不再具有高低之分。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群氓文化意识形态理论 背景:城市化阶级与阶级居住地的分离,工业化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关系,加之法国大革命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恐慌,工人阶级得以在统治阶级之外发展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这种文化有两种来源:(1)文化企业家以赢利为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文化;(2)思想激进的匠人,新兴城市无产阶级和倡导革新的中产阶级生产出来的、旨在鼓动政治变革的文化。前者通过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一、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风靡全球。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哈桑、罗蒂、利奥塔德等分别从艺术、哲学、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概括,不可否认,种种言说对后现代概念清理有着不同的助力。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复杂且争论颇多的问题,但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特征,如反传统、反本质、非主流、反理性、多元化等等在一定范围内却已形成某种共识。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精神已渗透到哲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研究领域和戏剧、电影、电视、广告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济学和市场营销领域也开始研究经济及消费生活中出现的后现代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后现代主要是指一个以信息、传媒等为主导的新时代。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消费环境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物质丰盈了,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新技术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消费占据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我们可 以清楚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消费主义热潮正在社会中涌动。但是消费不再或主要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之类的文化行为。正如托夫勒所预言的,消费社会已经到来。这是一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人们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实质上,这种消费社会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在后现代社会里,人类在物质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则是通常意义上的后现代消费文化。 在消费社会中,后现代主义正影响着人们经历一场文化变迁,这种文化变迁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意识,正因为如此,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才吸引了更多公众的兴趣。 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的特征 1消费的符号化 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生产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达消费者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在服装消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身着最新潮的服装,人们会产生一种胜过他人的优越感,比如金利来,人们之所以以高出普通服装十几倍的价格来选择这一牌子,主要在于金利来独特的商标符号及它对地位财富的象征和宣示,穿上它,无异于展示自己是上流社会成功人士的一员。后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从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到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 2消费价值观发生变化 后现代消费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态度。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们把追求和占有物质,追求享受作为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规范,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功利。许多人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享乐,忙于购买那些标榜自己身份的物品,而这意味着那些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由于缺少了商品的符号价值而失去了他的消费价值,被纳入废弃品的行列而被扔进垃圾箱,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挥霍性浪费。而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 3审美平面化 由于追求短暂,即时性的审美趣味使消费文化全然摒弃了对深度意义、永恒价值、理性蕴涵的追求。几句无厘头的广告词,几个非连续、逻辑和时间关系模糊的电视镜头就可以拼接成

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摘要: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科学观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全文共分为四章: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首先从建筑开始。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是为极少数权贵服务的,这一点从西方建筑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因为其建筑设计不是为王公服务,就是为教会服务,或者为国家服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hughes)所谓“穷人没有设计”。从20年代前后开始,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股势力,掀起了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新建筑运动。尽管这个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但是与现代主义的思想意识是相一致的。包括精神上、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包括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钢材的运用,也包括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阶级社会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现代主义设计从建筑设计开始,很快便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几乎所有的传达设计等领域,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现代主义单一的设计艺术形式、单纯追求理性而忽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导致产品形式的千篇一律而感到厌倦,越来越受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 关键词:比较;区别;单纯追求 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简介: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设计,所以这里我也用建筑论述我自己所理解的现代主义风格。我觉得现代主义最主要的内容是设计为大众;强调功能性;反装饰;理性主义;经济主义;批量标准生产。像在1910年,格罗佩斯就开始提出探用工业手段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为大众的住宅,同时也提出构件的建筑方法的设想。还有一位现代主义大师,科布西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造公寓就是明显的功能主义的,六个面,反装饰的。科布西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的公寓。 后现代主义设计一种具有明确宗旨的设计风格,而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首先提出的一整套关于建筑的思想体系和设计方法,决定了后现代主义风格首先表现在建筑设计上,而后再影响到其他领域。其方式一是后现代主义已成为一股发展的潮流和一种时尚的象征,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则是这一时尚的代表,同时又跨越了设计领域的界线,成为其他设计领域的设计师。二是建筑师认为产品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同样投入极大的热情,从而带动了其他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发展。 二、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背景: 现代主义设计是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等欧洲国家,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二战以后通过美国影响到全世界,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的一场国际性运动。它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设计,提出艺术与科技象相结合的“机——器美学”,反对因袭传统,厌恶附加装饰,强调功能主义,用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的精神进行设计。希望通过现代设计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表现出强烈的民主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义融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 1 历史背景 2 哲学 2.1 文学批评及文化理论 2.2 社会批评 3 艺术创作及人文思潮 3.1 建筑 3.2 设计 3.3 文学 3.4 电影 3.4.1 堂皇语境的终结与多元化 3.4.2 解构主义的启示 3.4.3 社会文化领域的更迭态势 3.4.4 审美意识的新趋向 4 资料来源 5 外部连结 [编辑] 历史背景 若论者接受现代主义是战后社会的处境:人类以刻苦自强精神来重建文明,建立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社会发展运动,当中又结合美国的清教精神,和冷战时代的美苏二元对立政治方式,那么我们就可了解到为何后现代主义衍生的文化信念会是反对主流方案、反对单一以理性为中心、反对二元对立,更反对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主的美式文化生活。相反的,对于现代主义以前的旧式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却充满了怀念之情。建筑师对都市文明和乡间生活的反思,引发我们对现代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对人类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思考。当然由于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脱离现代生活方式的制约,而各种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恶果,并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 ●几个概念的发展辨析: 1.文化: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 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 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与实践(意指实践) 2.意识形态: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用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 关注文本如何持续不断地呈现关于外部世界的图景 文本或实践所承载或可能承载的、间接地、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 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仪式与风俗 3.大众文化:被很多人广泛热爱与喜好 除“高雅文化”外的其他文化,一种剩余的范畴 群氓文化(mass culture) 人民的文化,非自上而下强加于人民的 富含冲突的场所,统治阶层“收编”与被统治阶层“抵抗”的“均势妥协” 无高低区分的后现代文化 4.作为“他者”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含义的理解需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得出。 ●“文化与文明”传统(大众文化先天存在问题,需加以驯服、规范与控制): 1.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文化是“最好之物”,是获取“最好之物”的能力,是将“最好之物”运用于精神与灵魂,是对“最好之物”的追求;大众文化即是政治骚乱。 2.利维斯主义:文化始终是少数人的专利,要用教育去抵制大众文化/群氓文化。 3.美国派:德怀特。麦克唐纳(群氓文化上自上而下强加给人民的) 欧内斯特。海格(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和大众化生产的必然结果,生产与消费) 莱斯利。费德勒(大众文化=美国文化) ●文化主义: 1.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 “过去的文化”(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与“新文化”(50年代大众文化) 怀念过去的个人经验与学术批判当时文化 2.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 文化是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记录”的文本与实践,是“社会性”的(对某种特定生活方式描述) 感知结构:为某一特定群体、阶级或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是某种不确定的结构,是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意识形态的混合物。 文化的三个层次:活文化(历时性);文化记录;选择性传统(由统治阶层利益支配) 大众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截然不同 3.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构成》: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价值观、行为、欲望,大众文化是他们进行反抗的场所 4.斯图亚特。霍尔与派迪。维诺《大众艺术》:

论述什么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论述什么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十九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社会变成了人的一种异己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二十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使用借助科技发明的武器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等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在思想方面,非常突出地表现为对传统的叛逆态度,在人与世界、社会的关系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表现了人与社会的分离,外在的世界作为人的异己的、陌生的、对立的环境包围了孤独无靠的人。人与人之间的隔绝是许多现代主义作品中常见的主义。在艺术特征上,现代主义主张表现论,反对再现论,强调主观性、自我表现。重视艺术想象,强调艺术直觉提出心里现实主义的理论吧内心的想象高置于客观现实之上。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

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那么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有什么关系呢?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