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平衡概述

财政平衡概述

财政平衡概述
财政平衡概述

第十二章财政平衡概述

一、基本概念

1.财政赤字2.预算赤字3.决算赤字4.赤字政策

5.软赤字6.硬赤字7.结构性赤字8.财政平衡

二、填空题

1.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两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______或大体平衡。

2.经济学在研究财政赤字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时,通常是将不包括国债利息的赤字称为原始赤字或基本赤字,加上______的赤字称为总赤字。

3.周期性赤字是由经济周期波动决定的,它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是一种______,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增减。

4.与私人一样,当收入不足以弥补开支时政府就必须向公众借钱,即发行国债,发行国债为赤字融资称为债务融资或赤字债务化。政府与私人不一样的是,政府拥有______,可以通过货币创造方式弥补财政赤字。

5.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进而按照货币乘数作用扩大货币供应量,因而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是增加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需求之上,从而对总需求具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因而有极大的可能导致______。

6.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______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不过是总供求平衡一种手段。

7.财政政策的选择与制定即是采取扩张性政策还是采取紧缩性政策,不能由主观意志决定,应当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取决于对经济形势和当前______的正确判断。

三、判断题

1.如果赤字规模过大,可能造成政府债台高筑,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还可能因为过大的政府债务规模形成对民间投资的排挤。()

2.常态的财政不平衡是常态。()

3.财政赤字不利于扩大购买力,会减少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

4.如果财政赤字是正常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那么通过发行国债就可以弥补,但是对经济发展势必有不利影响。()

5.财政平衡若采用财政软赤字的办法计算,则从账面上看,财政收支永远是平衡的。

()

6.居民、企业、商业银行或者中央银行购买国债,一般只是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不会改变货币供给量。()

7.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因而赤字政策不是个别年度或少数年度存在赤字,它的主要标志是连续多年安排预算赤字,甚至是巨额赤字。()

四、选择题

1.总支出-(经常收入+债务收入)=()。

A.原始赤字

B. 软赤字

C.硬赤字

D. 总预算赤字

2.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支出=()

A.原始赤字

B. 软赤字

C.硬赤字

D. 总预算赤字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的口径是()。A.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B.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C.赤字或结余=(总收入+无条件赠款)-(总支出+净增贷款)

D.赤字或结余=债务收入-债务支出

4.一般来说,经常收入包括()。

A.税收收入B.公债收入

C.规费收入D.国有企业上缴利润

5.一般来说,经常支出包括()。

A.行政管理费B.社会文教费用

C.国防费用D.经济建设费E.债务利息支出

6.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包括()。

A.动用历年财政结余B.向银行投资

C.举借内外债D.开征新的税种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2.阐述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

3.硬赤字和软赤字有何区别?

4.不同主体购买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有何不同?

5.简述造成财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6.政府如何通过调节财政收支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六、论述题

1.请简述财政赤字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财政赤字逐年增长,试分析其必然性。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财政学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部分习题与答案

第十三章: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一、填空题 1. 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两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 _或大体平衡。 2. 周期性赤字是由经济周期波动决定的,它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是一种—,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增减。 3. 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进而按照货币乘数作用扩大货币供应量,因而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是增加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需求之上,从而对总需求具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因而有极大的可能导致_0 4. 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不过是总供求平衡一种手段。 5. 经济学在研究财政赤字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时,通常是将不包括国债利息的赤字称为原始赤字或基本赤字,加上_的赤字称为总赤字。 1-. 基本平衡 2. 内生变量 3. 通货膨胀 4.. 社会总供求 5).国债利息

、判断题 1. 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因而赤字政策不是个别年度或少数年度存在赤字,它的主要标志是连续多年安排预算赤字,甚至是巨额赤字。 2. 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充分就业水平(如失业率不超过4%- 5% 条件下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内生变量,它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3. 现实中的财政赤字是由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两部分组成。结构性赤字是充分就业水平下的赤字,是由政府的财政政策决定的;而周期性赤字是经济周期性赤字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是被动的,可以用现实赤字与结构性赤字之差来表示。 4. 从长期的动态来看,增加结构性赤字虽然暂时扩大了现实赤字,但增加结构性赤字可以促进产出的恢复并进一步增长,从而税收也随着增长,最终不仅可能消除结构性赤字,而且有可能最终消除周期性赤字。 5. 财政平衡可以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6. 当政府通过出售国债为财政赤字融资时,利率一定会上升。如果中央银行为了维持利率的稳定,就会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国债,也就是将赤字债务化转变为赤字货币化,导致了基础货币的增加,因此举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净效应将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如果财政赤字持续不断,国债供应量不断增加,推动利率上升的压力在持续增强,于是中央银行不断地购买国债,货币供应也不断增加,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尽管发达国家具有发达的国债市场和金融市场,但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国债也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7. 国债利息支出应计入经常性支出,只有利息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才有可能靠税收的自然增长支付利息,否则也要靠借新债来偿还旧债的利息。

财政学作业3和4答案

2011年5月财政学作业(3、4)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

财政手段D、法律手段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

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

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 目录 一、引言 二、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 三、中国的财政收支结构 四、中国财政收支平衡的变化 五、参考文献

一、引言 自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中国财政收支规模由小到大不断壮大,呈现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财政收支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将以时间为主线,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收支规模和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并且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的方式来揭示我们的主题。 二、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 (一)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 1.财政收入各阶段的发展情况 财政收入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繁荣的直接体现。从增长速度来看,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50—1977年为第一阶段,财政收入长期保持在百亿元的水平。1978—1998年为第二阶段,财政收入走上了千亿元的台阶。l999—2007年为第三阶段,财政收入跃上了万亿元新高。其中1994-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最快,是我国财政发展的黄金时代(见表l)。 在第一阶段中,1950年是开国的第二年,由于经济还处在战火之中,因此是新中国历史上财政收入最低的一年,总收入只有65.19亿元。1951和1952年由于长期衰败的经济开始得到恢复,财政收入上升到了l00多亿元。之后在逐渐增加,长期保持在200亿元~800亿元之间,最高的是1977年的874.46亿元。 在第二阶段中,改革开放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从几百亿元跃上了千亿元大关。l978—1984年,财政收入保持在1000亿元左右,最多是l984年的1642.86亿元;1985—1998年,财政收入保持在2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其中1978—1984年为l000亿元左右,1985—1990年为2000亿元左右,1991—1997年为3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最多是l998年的9875.95亿元。 第三个阶段从l999年开始,全国财政收入迈上了万亿元的新台阶,由原来的稳健增长转向了快

财政支出的概述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概述 本章重点: 1。财政支出的组成 2。财政支出的四种分类 3。财政支出的三条原则 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含义与组成 本节主要内容: 财政支出的含义 1.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是各级政府在财政年度内的支出总和(不包括政府间的转移支出,以避免重复计算)。 财政支出的内容是由法律、法规确定的。 财政支出是由“社会公共需要”决定的,收入是按照支出的需要来组织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出现财政赤字。 2.财政支出的范围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财政支出由公共预算支出和预算外资金支出组成。 注意:预算外资金也是财政性资金,是公共部门按照法律法规收取或者提取的收入。公共部门来源于预算外收入安排的支出也是财政支出。 3.我国的财政年度 采用自然年度,即从当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有些国家采用跨年历制,例如美国。 4.公共部门及其类型 (1)履行政府职能的单位也是财政会计中的核算单位,称之为公共部门。 (2)公共部门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政府的职能机构,或称行政部门(单位),另一类是事业单位。

【例题·单选题】我国财政年度的起止时间是()。 A.1月1日至当年l2月31日 B.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C.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D.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 答案:A 解析:我国的财政年度采用自然年度,即从当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止。 【例题·单选题】财政支出的内容是由( )决定的。 A.法律法规 B.财政收入 C.国民经济 D.经济活动 答案:A 解析:财政的内容是由法律、法规确定的。 二、财政支出的组成 财政支出的内容组成: (1)行政事业单位的经常支出。是指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为公共部门的日常活动所安排的支出。 (2)国家投资性支出。是指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为公共部门的固定资产安排的投资。 (3)财政补贴。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对公共部门或者市场机制主体(单位)的补助支出,在我国,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计划亏损补助,二是价格补贴,三是政府支援农业生产的支出。 (4)社会保障支出。这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支出。 (5)政府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 【例题·单选题】在我国,财政补贴包括的内容有() A.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 B.价格补贴

15财政学(第十五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十五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 第二节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三节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 ●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年度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总量上的对比关系。 1.财政平衡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平衡。 2.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3.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 4.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 5.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 6.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 ●财政赤字(或财政结余)的计量口径和分类——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 财政赤字 预算赤字 赤字财政 1.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2.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的口径: 财政赤字或结余=(总收入+无条件赠款)-(总支出+净增贷款) 总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不含债务收入); 无条件赠款包括各国政府赠款、本国其他各级政府赠款和国际组织赠款。 总支出包括行政、国防、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经济服务、国债利息等经常性支出,还包括购置固定资产和购买存货、土地和无形资产及资本转让; 净增贷款是指本期政府对国内其他各级政府、国内金融机构、国内非金融公共企业的贷款和对国外贷款减去各项贷款的还款。 ●财政赤字(或财政结余)的计量口径和分类——财政赤字的分类 1.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的区分 周期性赤字(cyclical deficit)是指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赤字。 结构性赤字(structural deficit)是指非周期性因素引起的财政赤字,即经济活动保持在某种潜在水平时预算赤字依然存在的情况(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也称为高度就业赤字或充分就业赤字。 2.区分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的政策意义 结构性赤字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而周期性赤字是经济衰退的结果和表现。 由此,将财政赤字分为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两部分,对判断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政府的财政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财政概述

\第一章财政概述 第一节 一、为什么要学习财政 财政是国家大事,是指导国家大政方针,但实际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先说财政现象 1、财政补贴、财政赤字是什么 2、我国有那些税种 3、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之间应保持什么样的比重 4、什么是总需求与总供给 5、财政与价格、工资之间的关系 (二)财政活动我们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国家建造的公路、桥梁、铁路、发电站等等都是有国家财政投资建成的。国家机关、团体、学校、医院也是由财政拨款维持和发展的。 上述的政财现象和财政活动我们一眼就能够看到,但要揭示内在规律,认识其本质就不容易。必须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角度,透过政财现象对财政政策、财政制度和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进行深入考察和研究,才能完整的把握财政质的规定性。 二、什么是财政 了解什么是财政,必须先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错综复杂的分配现象(一)两种不同类型的分配现象 财政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环节的一种特定的分配现象,而分配现象不全都是财政现象。人们取得一定量的社会产品的前提和条件不同,是社会产品的分配,无论在分配形式、结构或分配的层次上,都表现为相当的复杂。 1、一般经济关系的分配 决定一般经济关系分配的直接力量是经济因素,即人们依据生产要素的占有权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 (1)奴隶社会→奴隶创造劳动产品,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其余都归奴隶主 封建社会→地主无偿占有农民交纳地租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无偿地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我国这些都表现为对社会产品的占有,都是一种分配,在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进行的,表现为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成果,这种分配不是国家直接出面进行的,而是按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私人占有进行的。 (2)我国目前工人劳动得到工资、奖金,农民收获的果实。这是按劳分配,虽然这些分配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但也不是由国家直接参与分配,而 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按照劳动者付出的劳动量进行分配。 (3)人们把钱存入银行,多余房子出租,过一段时间得到利息,这部分利息也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人们在交换过程中,由于价格与价值背离,形成一种不等价交换,(通常低于成本价格)一部分人由此多得一定量社会产品,而另一部分人少得一定量社会产品,这就形成了一种对社会产品的再分配,这种分配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三种现象。不论是劳动者、存贷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甚至是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被迫进行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不是以国家名义直接进行的分配,这些由生产要素决定的分配,就是一般经济关系的分配。

2018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情况汇报

2018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情况汇报 (草案) 管委会并理财小组: 根据临汾市政府确定的财政收入计划和我区经济工作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按照《预算法》及《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的要求,2018年预算已编报完毕,现就汇总情况做如下简要说明,请审议。 一、公共财政预算财力收支平衡情况。 (一)财力收入13433万元。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95万元。 2、转移性收入3738万元

其中:上级补助收入2118万元。 (1)返还性收入1055万元。 ①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收入210万元; ②所得税基数返还23万元; ③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收入822万元。 (2)专项转移支付1万元。 (3)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62万元。 ①结算补助收入9万元。 ②固定数额补助2万元。 ③其他结算补助1051万元。(2017年较2016年省、市收入增长部分返还1629万元;市级跨界断面扣款565万元;定额扣款13万元) 上年结余1554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994万元) 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6万元。

(二)财力支出13433万元。 1、公共预算支出12634万元。 2、转移性支出799万元。 ①上解上级支出61万元。 ②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722万元。 ③援助其他地区16万元。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634万元。 (一)基本之支出 3875.46万元。 1、人员经费支出2964.1万元 财政发放工资人员212人。其中:正式人员192人【在职人员177人(长期病假2人、外调2人);退休人员15人】;承担业务临时工20人; (1)工资福利支出2469万元。(包含:公安补发2017和2018年全年岗位津贴和加班补贴78万元;调资预留和薪资改革预留500万元;消防雇员经费86万元)

财政学第一单元 概要 试题

Chapter 1 Problems and Solutions 1.The United States Treasury borrows money on behalf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ll the time. One type of government borrowing, called a Treasury bill, promises a fixed payment at some number of months in the future. The Treasury receives less for a promise to make a payment of $100 in six months than it does for a promise to make a payment of $100 in three months. Why? Explain how this arrangement illustrates the core principle that time has value. Answer: Since time has value, a promise to make a payment of $100 three months from now is worth less than $100 today. 2.Describe the links between the five component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five core principles of money and banking. Answer: a.Money economizes on the need to obtain information. Sellers don’t need to know who buyers are. b.Financial instruments promise payment that may or may not be made in the future. Pricing them uses the first two core principles: time has value and risk requires compensations. c.Financial markets are where financial instruments are bought and sol d. They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they set prices. Core principles #3 and #4 come into play. d.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llect and process information. They are based on then fact that information is the basis for decisions. e.Central banks are engaged in stabilizing the economy and averting financial crisis; their behavior is based on the core principle that stability improves welfare. 3.Socialists argue that, to reduce the power exerted by the owners of capital, the state should control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us, in a socialist system, the state allocates investment resources. In a market-based capitalist system, financial markets do that job. Which approach do you think works better, and why? Relate your answer to the core principle that markets set prices and allocate resources. Answer: Markets allocate use the price system to allocate resources to their most efficient uses. Markets aggregate information from a multitude of sources. Command economies do not aggregate information as well, and do not allocate resources as efficiently. 4.Most investment advisers tell their clients to purchase shares in one or more mutual funds rather than to buy individual stocks. They argue that this practice reduces risk. Explain why.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十四章财政平衡 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1. 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年度内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支出大于收入称为赤字,支出小于收入称为盈余。 就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而言,财政赤字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经济现象。财政平衡不过是把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追求的目标和考核目标而已。因此,在研究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之前,必须首先明确应当如何理解财政平衡——财政平衡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财政平衡,是动态平衡,并且要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去考察财政平衡。 2. 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口径和分类 (1)口径。 在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的问题上,还有一个关于财政平衡的计算口径问题,或者说是计算赤字(或结余)口径问题。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可以有以下两种不同的口径: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的口径如下: 财政赤字或结余=(总收入+无条件赠款)-(总支出+净增贷款) (2)财政赤字的分类。 根据财政赤字和经济运行的关系,通常按照产生赤字的经济背景和原因,将财政赤字划分为两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 周期性赤字:经济周期的波动导致财政赤字自动的产生和增减,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 结构性赤字: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既改变结构性赤字又改变周期性赤字。从短期来看,改变结构性赤字的净作用是按同一方向改变现实的财政赤字,而从长期的动态来看,结构性赤字的增加最终能够消除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3)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比较 第二节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1.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 在分析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及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时,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运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暂不考虑货币政策的影响,只分析财政赤字对总量平衡的影响;二是引入货币金融市场运用IS-LM模型分析较为复杂的财政赤字影响。 财政赤字的增加,可以不影响需求总量,因为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可以来源于民间的储蓄结余;当用国外结余弥补赤字时,总需求会增加。 2.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1)债务融资和货币融资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两种常规方法 发行国债为赤字融资称为债务融资或赤字债务化;通过货币创造方式弥补赤字是政府特有的方式,称为赤字货币化。 (2)不同的融资机制产生了的不同经济效应。 债务化融资,由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购买国债,一般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如果政府发债推动了利率的上升,或者政府债务规模过大而不得不增发货币,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财政学选择题

财政学选择题 第一章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 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集体收入与国家收入B 、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A. C、企业利润与个人收入 D、国家收入与个人收入

财政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是使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A: 违章处理 B: 税率 C: 纳税人 D: 课税对象 答案: D 【2】国家取得税收收入凭借的是()。 A: 国家信用 B: 所有权 C: 政治权利 D: 使用权 答案: C 【3】在财政支出增长方面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提出的理论是()。A: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B: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C: 财政支出不断增长法则 D: 财政支出增长发展模型 答案: C 【4】工商营业执照的工本费属于政府的()。 A: 国有资产收益 B: 税收收入 C: 收费收入 D: 公债收入 答案: C 【5】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 A: 会计利润 B: 总资产 C: 应纳税所得额 D: 收入总额 答案: C 【6】由于政府信用是比较可靠的,国债又被称为()。 A: 金边债券 B: 钻石债券 C: 银边债券 D: 锡箔债券 答案: A 【7】下列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有()。 A: 社会保障支出 B: 债务利息支出 C: 捐赠支出 D: 国防支出 答案: D 【8】下列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B: 个人所得税 C: 增值税 D: 营业税 答案: C 【9】疾病预防与控制属于下列产品中的()。 A: 准私人产品 B: 准公共产品 C: 私人产品 D: 纯公共产品 答案: D 【10】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 A: 13% B: 0% C: 17% D: 3% 答案: C 【11】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最高税率为()。 A: 30% B: 45% C: 40% D: 35% 答案: B 【12】如果消费者不购买补贴品就享受不到的财政补贴是()。A: 明补 B: 企业亏损补贴 C: 暗补 D: 财政贴息 答案: C 【1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 A: 社会公共需要 B: 私人需要 C: 企业需要 D: 市场需要 答案: A 【14】下列项目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A: 教育 B: 食品 C: 国防 D: 公共卫生 答案: A 【15】税法构成要素中最基本要素是()。 A: 课税对象

第五章-财政收入概述

第五章财政收入概述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马克思一、财政收入分类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1、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利,主要从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手中取得的由政府支配的一定量的社会 产品价值。 2、财政收入的原则 ?(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原则 ?(2)兼顾三者和两级利益原则 ?(3)“合理负担”原则 (二)财政收入分类 1、财政收入分类的依据 ?一是要与财政收入的性质相吻合,二是要同各国实际相适应。 2、财政收入的分类标准 ?(1)按财政收入形式: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债务收入、其他收入?(2)按财政收入来源:以所有制结构和部门结构为标准 ?(3)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预算内与预算外 (三)预算外资金 1、预算外资金的含义 ?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各种财政资金。 ?(1)属于国家财政资金的范畴。 ?(2)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财政制度的规定设置。 ?(3)政府预算必要的补充,收入有规定的来源,支出有指定的用途,不能违反国家统一规定。 ?(4)一种特殊形态的财政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接受监督。 2、预算外资金性质

?(1)法定性 ?(2)专用性 ?(3)分散性与繁杂性 3、预算外资金的作用 ?(1)可保证某些专项事业的需要 ?(2)有利于加快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调动理财的积极性 4、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形成与发展 ?(1)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发展历程 ?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②“一五”时期和“大跃进”时期 ?③“二五”时期 ?④“文化大革命”时期 ?⑤从改革开放起步到企业会计制度改革 ?⑥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实施至今 ?(2)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预算外资金快速增长的原因 (四)税费体制分析及税费改革 1、税费体制分析 (1)税收、收费形式必然性的理论基础 (2)税收和收费的区别 (3)各国规范化的收费的类型 ?①规费:国家机关为居民和团体提供特殊服务和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②使用费: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凡是公共部门可以通过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可以采用收费形式。 2、我国的税费改革 (1)税费改革的概念 ?即将可以以税收形式取得收入的“收费”改为税收,取消各项不合理的收费,规范合理收费的改革。

财政平衡概述

第十二章财政平衡概述 一、基本概念 1.财政赤字2.预算赤字3.决算赤字4.赤字政策 5.软赤字6.硬赤字7.结构性赤字8.财政平衡 二、填空题 1.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两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______或大体平衡。 2.经济学在研究财政赤字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时,通常是将不包括国债利息的赤字称为原始赤字或基本赤字,加上______的赤字称为总赤字。 3.周期性赤字是由经济周期波动决定的,它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是一种______,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增减。 4.与私人一样,当收入不足以弥补开支时政府就必须向公众借钱,即发行国债,发行国债为赤字融资称为债务融资或赤字债务化。政府与私人不一样的是,政府拥有______,可以通过货币创造方式弥补财政赤字。 5.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进而按照货币乘数作用扩大货币供应量,因而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是增加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需求之上,从而对总需求具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因而有极大的可能导致______。 6.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______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不过是总供求平衡一种手段。 7.财政政策的选择与制定即是采取扩张性政策还是采取紧缩性政策,不能由主观意志决定,应当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取决于对经济形势和当前______的正确判断。 三、判断题 1.如果赤字规模过大,可能造成政府债台高筑,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还可能因为过大的政府债务规模形成对民间投资的排挤。() 2.常态的财政不平衡是常态。() 3.财政赤字不利于扩大购买力,会减少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 4.如果财政赤字是正常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那么通过发行国债就可以弥补,但是对经济发展势必有不利影响。() 5.财政平衡若采用财政软赤字的办法计算,则从账面上看,财政收支永远是平衡的。 () 6.居民、企业、商业银行或者中央银行购买国债,一般只是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不会改变货币供给量。() 7.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因而赤字政策不是个别年度或少数年度存在赤字,它的主要标志是连续多年安排预算赤字,甚至是巨额赤字。() 四、选择题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 第一节、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 学习要求: 掌握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 掌握税收分类的内容; 掌握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学习内容: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原则 1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活动中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范围与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程度。 2、财政收入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包括: (1)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的原则(即开源”) 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 (如93-08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6%)。 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首要任务是直接发展经济;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如何让企业积极去创造财富,最终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生财”的含义是支持和推动市场内在机制的生成与发育,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使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传导更有效率。 (2)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原则 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确定的条件下,财政收入的多少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必须根据经济的客观承受能力、经济主体的实际负担能力,公平合理的确定企业和个人的负担水平,同时要以规范的形式和相对稳定的标准取得财政收入。 (3)规范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收入分配关系取决于事权的合理划分。既要防止中央财权过度集中,也要防止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过低;另外中央和地方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要以规范的体制形式确定下来,并保持相对稳定。 【例题1--07年、08年单选】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是()。 A.税率标准 B.纳税人数量 C.经济发展水平 D.居民收入水平 【例题2--课后题第2题】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生财”的含义是() A财政直接投资办企业B支持市场内在机制的生成和发育 C提高税率D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二、财政收入分类 国际上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

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财政收入的基本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 一、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 (一)财政收入的基本含义(掌握)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二)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掌握) 1.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的原则 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生财”的含义是支持和推动市场内在机制的生成与发育,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使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传导更有效率。 2.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原则 3.规范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取决于政府间事权的合理划分。 【例题·单选题】(2007年、2008年)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是()。 A.税率标准 B.纳税人数量 C.经济发展水平 D.居民收入水平 【答案】C (三)财政收入的分类 考试内容:掌握税收分类的内容;了解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的内容。 国际上对财政收入的分类,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分类。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 1.税收收入 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是各国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1)税收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流转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我国的财产税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此外我国还有资源税类(资源税和土地使用税)和行为税类(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2)税收按计量标准划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消费税、营业税属于价内税,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采取价外税,在零售环节采取价内税。 (4)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在直接税下,纳税人即负税人;在间接税下,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属于直接税;流转税属于间接税。 (5)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我国消费税、关税等属于中央税;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属于地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例题1·多选题】我国税收收入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

财政概述

央广网北京3013年11月14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2013年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名单,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上公示一周后确定下来,河北石家庄市、唐山市,辽宁铁岭市等10个城市榜上有名。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10个城市并不是由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敲定”的,而是完全由专家通过公开评审从15个入围城市中选定的。这一方式,开了中央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的先河。 当时评审的过程是这样的:在15个城市的40多名代表的见证下,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将7个领域28位专家名单投入会场上一个封闭的箱子中,财政部监督检查局派员依次抽取。专家名单来自两部门多年建立的专家库,涵盖工业、建筑、交通、环保,以及财税政策、投资融资等众多领域。为保证评审的公正性,相继赶来会场的专家们立刻被工作人员迎进会议室,看相关材料、审阅各地上报方案,避免与外界接触。评审期间,专家的手机均被集中保管,整个评审过程工作组还安排了全程录音、录像备查。在评审正式开始后,按照规定,地方代表陈述、答辩加上专家提问,然后再由专家进行打分,分数排名靠前的城市胜出。 由此可以看到,评审程序公开、结果公平,无论是入选还是落选,结果都令人信服。财政资金分配实行公平竞争、专家评审,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财政部门自由裁量权减少的同时,资金使用方案更加完整,资金绩效目标更加明确,资金分配上的公信力大大提高。中央财政首次竞争分配。事实上,这种创新的财政资金分配形式,近年来已在广东推广实施。 请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次中央财政实行竞争分配资金的方式,有着怎样的优势和意义? 案例分析参考 1. 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是一项改革创新,打破了以往平均分配和逐级下达财政资金的分配模式,在二次分配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把钱用在关键处,切实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2. 中央财政资金分配,由行政主导到地方竞争答辩、专家评审决策,意味着财政资金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公正,避免财政公共资金被滥用,防止资金分配当中出现腐败。 1

第九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习题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财政平衡 2.预算赤字 3.决算赤字 4.赤字政策 5.结构性赤字 6.周期性赤字 7.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8.通货膨胀税 9.铸币税 10.排挤现象 二、判断题 1. 财政平衡可以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2. 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因而赤字政策不是个别年度或少数年度存在赤字,它的主要标志是连续多年安排预算赤字,甚至是巨额赤字。 3. 从长期的动态来看,增加结构性赤字虽然暂时扩大了现实赤字,但增加结构性赤字可以促进产出的恢复并进一步增长,从而税收也随着增长,最终不仅可能消除结构性赤字,而且有可能最终消除周期性赤字。 4. 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充分就业水平(如失业率不超过4%~5%)条件下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内生变量,它体现了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5. 当政府通过出售国债为财政赤字融资时,利率一定会上升。如果中央银行为了维持利率的稳定,就会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国债,也就是将赤字债务化转变为赤字货币化,导致了基础货币的增加,因此举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净效应将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如果财政赤字持续不断,国债供应量不断增加,推动利率上升的压力在持续增强,于是中央银行不断地购买国债,货币供应也不断增加,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尽管发达国家具有发达的国债市场和金融市场,但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国债也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6. 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三、单项选择题 1.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量平衡的恒等式为() A. C+S=G+X B. C+S+T =I+G+X C. C+S+T=C+I+X D. C+S+T+M=C+I+G+X 2.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关键取决于() A. 企业收支平衡 B. 信贷收支平衡 C. 财政收支平衡 D. 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统一平衡 3.国家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有支大于收情况称为() A. 预算赤字 B. 决算赤字 C. 赤字财政 D. 以上都不是 四、多项选择题 1. 研究财政平衡要注意的问题() A. 财政平衡不是绝对平衡 B. 要用动态平衡的观点 C. 要有全局的观点 D. 注意平等的真实性 2. 为了达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应该() A. 增加税收 B. 增加财政支出 C. 增加财政补贴 D. 减少财政补贴 3. 判断财政收支平衡要全面理解,这主要包括() A. 静态和动态平衡 B.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平衡 C. 真实与虚假平衡 D.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