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元二次方程 小结与思考 (2)

一元二次方程 小结与思考 (2)

一元二次方程 小结与思考 (2)
一元二次方程 小结与思考 (2)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 小结与思考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够根据方程的特征,灵活运用一元二

次方程的解法求方程的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会运用它解决

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

数学模型并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

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中体验建立一元二次

方程数学模型的重要性,并运用这样的数学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并培养归纳、总结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学习

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四种解法;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

际问题。

.教学难点:建立相关知识体系明确知识间的联系

【课前预习】

1.一元二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

数是 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是 .其中 叫做二次项, 叫做一次

项, 叫做常数项; 叫做二次项的系数, 叫做

一次项的系数.

2. 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2)配方法:

(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求根公式是

(4)因式分解法: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其规律是:

4.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有两根分别为1x ,

2x ,那么=+21x x ,=?21x x .

【课堂追踪】

一、出示教学目标

二、复习过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定义

由一名学生解读课前预习1后口答下面两题。

(以下两题由各有一名学生口答,其他学生纠错)

例题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2x +1=0 B 、y 2+x =1 C 、x 2+1=0 D 、 例题2. 关于x 的方程(m -2)x m2-2+3x-7=0 是一元二次方程,求m 的值。 巩固训练

1.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1)4x- x2 + =0 (2)3x2 - y -1=0

(3)ax2 +bx+c=0 (4)x + =0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m2-1)x2+(m-1)x-2m+1=0,当m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当m= 时是一元一次方程,当m= 时,x=0。

3.若(m+2)x 2 +(m-2) x -2=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并总结解法步骤(学生板演并口答解法步骤)

1. (x+2)2=9

2. 4x 2-8x-5=0

3.

3x 2=4x+7 4.(y+2)2=3(y+2)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应用(学生口答解法过程) 例题3.若a 是方程x 2-3x-3=0的一个根,则3a 2-9a+2= 。 例题4.若n 是方程x 2+mx+n=0的一个根,则n+m= 。 例题5.若x 2-4x+2=0,则配成(x+m )2=n 的形式是 。 例题6.请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他的根为-1和2, 。

(四)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1.复习课前预习3,完成下列题目。(学生板演解法过程)

例题7: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 2x 2+3x-4=0 (2) 16y 2+9=24y (3)5(x 2+1)-7x=0

(五)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由学生总结应用题的类型。

2.师生共同完成下列题目:

例题8. 在宽为20米、长为30米的矩形地面上修建两条同样宽的道路,余下部分作为耕地.若耕地面积需要551米2,则修建的路宽应为( ) x 1112=+x x 21

3

A.1米B.1.5米C.2米D.2.5米

例题9.利用一面墙(墙的长度不超过45m),用80m长的篱笆围一个矩形场地.

⑴怎样围才能使矩形场地的面积为750m2?

⑵能否使所围矩形场地的面积为810m2,为什么?

例题10.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世界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某商品原价为200元,连续两次降价a%后售价为148元,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200(1+a%)2=148;

B.200(1-a%)2=148;

C.200(1-2a%)=148;

D.200(1+a2%)=148;

例题11 Rt△ABC中,∠B=90°,AC=10cm,BC=6cm,现有两个动点P、Q分别从点A和点B同时出发,其中点P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终点B 移动;点Q以1cm/s的速度沿BC向终点C移动,其中一点到终点,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连结P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x秒。是否存在x的值,使得四边形APQC的面积等于20cm2?若存在,请求出此时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题12.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BC=16,AD=21,DC=12,动点P从点D出发,沿线段DA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B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 点P、Q分别从点D、C同时出发,当点P运动到点A时,点Q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问:当t为何值时,△BPQ是等腰三角形?

【课堂小结】

请你谈谈学习本节课后的感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