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瓶颈隐现:寻求乳腺癌药物治疗的新突破-张频教授

3)-瓶颈隐现:寻求乳腺癌药物治疗的新突破-张频教授

乳腺癌护理教学查房

胸外科护理教学查房乳腺癌患者自我保健与康复护理 2016.08 2016年8月×日,在示教室内,对31床病人李玉琪进行模拟现场情景护理查房,所有人员准备就绪. 患者:屈娜 护士长:师慧 责护:陈玺萌 护士1:何佳乐 护士2:鲁圆 护士3:谢浪 护士4:孙莎 护士长: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余万妇女发生乳腺癌,越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上升的趋势,在我国、乳腺癌居全身恶性肿瘤第三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是目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那么,乳腺癌如此高发,它有哪些高危因素呢 今天我们主要通过31床病人李玉琪病例的查房一起来讨论学习乳腺癌的自我预防预保健,提高自检能力。下面我们请责任护士小陈汇报病史。 责护小陈: 左乳一包块,约黄豆大小,无疼痛,无症状,未在意,于6月份感觉病变部位明显增大,约蚕豆,仍无触痛,无溢液,无局部红肿热痛症状。于2016年7月16日9:00患者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乳腺包块”诊断收住我科。该患者入院时表现出情绪急躁焦虑,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入院后查体:双乳外形正常,乳头无内陷,于左乳头上方约3cm可及一约2cm×2cm×2cm大小包块,表面欠光滑,周围界限欠清楚,活动度尚可,触痛阳性,表面皮肤未见橘皮样改变,双乳头无溢液,双侧腋窝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乳腺B超示:左侧乳腺混合回声包块,性质待定,右侧乳腺声像图未见异常。术前给予全身检查: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腹部B超示:胆囊结石。胸部CT示:右肺下叶少许纤维灶。血气分析:轻度低氧血症。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稍高。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血糖,血凝系列大致正常。情况基本稳定。于2016年7月20日在全麻下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侧行单纯性包块切除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对症、支持治疗,胸壁引流管及腋下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伤口给予加压包扎,患肢

3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45

3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 2.1 术后常规护理 2.1.1 术后体位 患者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术后由麻醉师和巡回护士送入病房,护士应以饱满的热情 及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提前安置好吸氧装置,让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引起呼吸 道堵塞,氧气吸入2~3L/分,与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严格交接生命体征、切口、引流管、输 液情况等,若血压平稳后,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半卧位和侧卧位(偏向健则)可交替进行(小心引流管扭曲,应保持其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协助拍背吸痰,预防肺 部感染。另外,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可促使皮下积液降至最低,促进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住院天数。 2.1.2 心理护理 首先,术前要充分了解治疗的知识及术后、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等,要使患者产生一定 程度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其情绪稳定,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患者术后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疼痛,这时我们应将病人安置在安静、舒适的病房,取半卧位,抬高患侧上肢,放于枕上,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促进睡眠,使病人减轻疼痛。 尿潴留是术后病人的常见病症,初期给予安慰、诱导、听流水声,按摩下腹部或放置热水袋,擦洗会阴等,若采取以上措施无效,则给以导尿。 另外还应注意胸带包扎,应观察患侧上肢皮肤颜色、温度、脉搏,防止过紧引起肢体血运不良,过松不利皮瓣与胸壁紧贴愈合,保持有效引流,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注意有 无水肿发红现象,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1.3 饮食护理 病人根治术后6h,无麻醉反应后可给予正常饮食,应注意加强营养的补充,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瘦肉、禽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利病人术后的恢复,增 强抵抗力。 2.1.4 伤口护理 绷带或胸带松脱滑动应重新加压包扎,减少创腔积液,使皮瓣或植皮片与胸壁紧贴以利愈合,创面愈合好,可清洗局部,以柔软毛巾轻轻吸干,粗暴的擦洗会损伤新愈合的组织,以冷霜 轻轻涂于皮肤表面,防止干燥脱屑,并促进皮NURSINGCLASS护理。 2.1.5 患肢的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术后1~2天可做伸指、握拳、屈腕动作。术后第3~4 天做屈肘运动,以增加上臂力量,促进淋巴回流。第5天可练习患侧手掌挠对侧肩及同侧耳廓。术后第7天作肩部活动。第14天练习将患侧手掌置于颈后。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可 促进淋巴回流和血液循环,防止患肢肿胀、松解软化疤痕组织,预防疤痕挛缩引起的患肢功 能障碍,它与手术治疗的成功、病人的康复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功 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尽早恢复完全自理日常生活和部分家务活动,但 应避免术侧上肢过重负荷。鼓励病人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或正常工作,并注意保持心情愉快, 继续做手臂的功能锻炼,至少坚持1个月,每天不少于2次或以感到疲劳为宜,保护上侧患 肢免受损伤,尽量避免衣服摩擦局部皮肤;照射部位避免物理刺激。化疗患者常有恶心、呕

浅淡乳腺癌术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浅淡乳腺癌术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乳腺癌是女性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手术是乳腺癌综合性治疗中重要手段之一,但手术后由于女性特征发生改变,以及放疗、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心理上造成很的压力,往往存在焦虑、悲观、失望、自卑等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及生命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16例患者,均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入我科进行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的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55±2)岁,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均已婚。 1.2方法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及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获得资料,调查问卷内容分为3个方面,包括生理心理、精神因素、性生活有无影响。 2心理特点分析 2.1恐惧心理大多患者都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谈癌色变,情绪紧张,心神不安,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害怕死亡。 2.2焦虑心理因家庭经济困难,担心沉重的治疗费用使今后的生活加困难,表现为整天唉声叹气、忧心忡忡、不思饮食等焦急不安心理。 2.3自卑心理多见于性格内向的患者,由于手术损毁了女性特有的胸部外形,害怕失去丈夫的疼爱,担心性生活的和谐,害怕被别人

歧视、嘲笑,常常表现为愁眉不展,失眠等抑郁心理。 2.4悲观心理当病情不见好转,在恐惧和焦虑的同时,缺乏对乳腺癌的正确了解,加之难以言状的痛苦和不适,常常乱发脾气,或少言寡语,精神萎靡,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 2.5绝望心理病情恶化,肿瘤转移及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等,患者意识到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到头来会是人财两空,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拒绝治疗,等待死亡,严重时还会出现自杀倾向。 3心理护理措施 3.1协助患者适应身体外观的改变通过护理行为影响患者对危机的认识与评价,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形体改变的现实,适时调整心理状态,使其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器官,一旦切除将意味着失去哺乳功能、女性的体态魅力,往往使患者情绪低落,产生孤独、绝望、无助的情绪,并影响性生活的和谐。由调查表可反映出患者的这些心理特点。这样就需要我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理解患者,安慰和鼓励患者,伤残已是事实,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由此而产生的强烈刺激和心理压力,积极主动的调整心态,才能不被内心痛苦压倒,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及其造成的痛苦,以乐观的情绪去迎接挑战。同时可以向患者解释,手术后形体改变只是暂时的,待病情稳定后,可以戴义乳或重塑乳房,恢复形体,让患者看到希望,并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 3.2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肿瘤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成员造成巨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患侧肢体发生功能障碍。方法入院时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同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做好各项常规护理。结合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结果经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改良根治术后的护理方法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手术和化疗,提高了治愈率。 标签: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护理;围手术期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长,且逐渐年轻化。困扰着很多女性的乳癌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大城市报告乳癌已占恶性肿瘤之首位。这种情况大大挫伤了疾病女性生活的自信心,降低了生活质量。本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共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8例,并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乳腺癌患者38例,年龄36~66岁,平均51岁,平均住院时间20d。术后病理报告:5例导管内乳头状癌,33例浸润型癌。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因对疾病缺乏了解,处于一种心理恐惧状态,担心手术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担心乳房的缺失及术后乳房切除会影响自我形象与婚姻质量,因此,术前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与患者主动交谈,听取患者的倾诉,适当地给予安慰,帮助解释和开导,讲解术后有办法弥补乳房缺失,如佩戴义胸、假乳、乳房重建等。尽量把同一疾病的患者安排在一个病室,介绍患者与曾接受过类似手术且已经痊愈的妇女联系,通过成功者的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渡过心理调适期。同时与家属做好工作,给予患者关心,能够使患者以更加稳定的情绪来接受治疗。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好解释,告知术前准备的必要性,避免患者因负性情绪导致焦虑及激动,术前哭泣、血压升高等,保证患者围手术前安全。 2.2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做好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全胸片、心电图、B超、胸部CT、肿瘤指标、乳房MRI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肿瘤的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远处转移等,告之拟采取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康复锻炼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2.3术前皮肤及肠道准备手术前1d告诫患者洗澡更衣,严格按不同手术进行备皮,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向患者解释禁食禁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以便取得患者配合。

乳腺癌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乳腺癌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常见护理诊断/ 问题: 1. 疼痛 2. 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 3.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4. 出血和皮下积液的危险 5. 患肢肿胀 6. 患肢活动受限 7. 自我形象紊乱的可能 一、疼痛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情绪稳定,疼痛程度减轻 3. 护理措施: (1)术后48 小时内按医嘱适当给予止痛剂,并观察疗效 (2)麻醉消退后予半卧位 4.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 ( 2 )指导术后患肢活动的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疼痛是否减轻 (2)是否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 1. 相关因素:与术后痰多、刀口疼痛或咳嗽无力有关 2. 预期目标: 病人咳嗽或咳痰后呼吸平稳,呼吸道通畅,病人掌握有效的排痰技巧 3. 护理措施: (1)术后24 小时鼓励患者坐起活动 (2)协助病人扣背、咳痰、双手保护切口 (3)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有无胸闷、气短、必要时吸氧 (4)观察体温变化,测四次温 (5)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4 次,湿化 呼吸道,促进排痰 4. 健康教育: (1)指导术后咳嗽咳痰的重要性 (2)指导术后正确的咳嗽咳痰技巧 (3)讲解应用雾化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病人术后是否有效的将痰咳出,保持呼吸道通常(2)病人是否掌握了解健康教育内容

三、活动自己能力缺陷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术后生活能够自理 3.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生活所需,做好晨晚间护理 (2)术后48 小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活动时保护患者 (3)根据病情做晨晚间护理 4. 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 ( 2 )指导术后患肢活动的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病人术后生活是否自理 (2)病人是否掌握了健康教育内容 四、出血和皮下积液的危险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术区辅料清洁无渗出 3. 护理措施:

护理教学查房(乳腺癌)

二月份护理教学查房 ———乳腺癌 病史简介: 患者9年前无意间发现左乳肿块,遂就诊于平庄矿务局医院,行左乳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回报: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恢复良好,并于术后1个月于当地医院给予表阿霉素联合氟尿嘧啶化疗6周期。过程基本顺利。后出院回家休息,此后患者定期复查,于2008年复查发现左乳术后复发,同时给予化疗四周期(紫杉醇),后患者再次就诊于赤峰220医院,给予左乳局部直线加速放疗一疗程,效果良好,因出现放射性皮炎,后对症治疗。2014年患者左侧乳腺再次复发,遂再次于赤峰220医院行左乳局部直线加速治疗一疗程,效果良好。一年前患者无意间发现右侧腋窝下淋巴结肿大,始未重视,后逐渐增大,并出现疼痛,活动度差,限制活动,随后就诊于平庄矿务局医院,行淋巴结彩超示:右侧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左侧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患者未行任何诊治。为进一步治疗,特来我院,门诊以 “左乳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状态尚可,时有腰部疼痛,尤以活动后明显,无发热,无咳嗽,无胸痛、气短,食欲良好,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病因病理: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

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需要解释的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欧、美国家做了大量研究,现已知的有BRCA-1、BRCA-2,还有p53、PTEN等,与这些基因突变相关的乳腺癌称为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10%。具有以上若干项高危因素的女性并不一定患乳腺癌,只能说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还是低的。 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

乳腺癌护理教学查房

胸外科护理教学查房乳腺癌患者自我保健与康复护理 2016.08

2016年8月×日,在示教室,对31床病人玉琪进行模拟现场情景护理查房,所有人员准备就绪. 患者:屈娜 护士长:师慧 责护:玺萌 护士1:何佳乐 护士2:鲁圆 护士3:浪 护士4:莎 护士长: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余万妇女发生乳腺癌,越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上升的趋势,在我国、乳腺癌居全身恶性肿瘤第三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是目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那么,乳腺癌如此高发,它有哪些高危因素呢? 今天我们主要通过31床病人玉琪病例的查房一起来讨论学习乳腺癌的自我预防预保健,提高自检能力。下面我们请责任护士小汇报病史。 责护小: 左乳一包块,约黄豆大小,无疼痛,无症状,未在意,于6月份感觉病变部位明显增大,约蚕豆,仍无触痛,无溢液,无局部红肿热痛症状。于2016年7月16日9:00患者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乳腺包块”诊断收住我科。该患者入院时表现出情绪急躁焦虑,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入院后查体:双乳外形正常,乳头无陷,于左乳头上方约3cm可及一约2cm×2cm×2cm大小包块,表面欠光滑,周围界限欠清楚,活动度尚可,触痛阳性,表面皮肤未见橘皮样改变,双乳头无溢液,双侧腋窝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乳腺B超示:左侧乳腺混合回声包块,性质待定,右侧乳腺声像图未见异常。术前给予全身检查: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腹部B超示:胆囊结石。胸部CT示:右肺下叶少许纤维灶。血气分析:轻度低氧血症。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稍高。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血糖,血凝系列大致正常。情况基本稳定。于2016年7月20日在全麻下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侧行单纯性包块切除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对症、支持治疗,胸壁引流管及腋下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伤口给予加压包扎,患肢予以收抬高,一级护理,流质饮食,留陪人,持续吸氧,雾化吸入,监测生命体征,病情监测。现患者为术后第6天,胸壁引流管已拔除,腋下引流管仍保留,伤口愈合佳,患肢功能恢复良好。 护士长:

乳腺健康知识讲座

乳腺健康知识讲座 乳腺甲状腺科程双玉 2013.3.8 乳腺癌的简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全球每年新发病例120万,死亡50万。平均每9位美国女性一生中,其中有1人要罹患乳腺癌。我国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比农村及内陆地区发病率高,而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十年来,城市和农村分别上升38%及39%,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疾病之一。 常见的诱发原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1.无痛性肿块: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 状。 2.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 3.乳头和乳晕异常: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炎性乳腺癌时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肤,同时伴有皮肤水肿。皮肤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 4.扩散及发展: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平均为12年(6~20年)。肿瘤一旦发生,其发展可通过以下方式:局部扩展、淋巴道播散、血行播散。 5.乳腺癌如不经治疗,或者给药无效,会逐渐侵犯以下一些区域:淋巴腺、骨、肺、肝、脑、胸膜腔、心包渗液、高血钙、脊髓受压。 临床表现 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

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护理对提高患者术后耐受力、降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3年时间分别对我院5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研究并探讨了术后心理护理、功能锻炼、伤口护理、化疗及放疗的护理。结果52例乳腺癌患者中48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定期行化疗和(或)放疗,50例术后恢复较好,2例未随访。结论乳腺癌发病率高,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承受重大疾病的心理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前言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为23/10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癌大都发生在40-60岁的妇女,其中以更年期和决经前后的妇女尤为多见,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内分泌因素:②饮食与肥胖:③乳腺癌家族史。可见乳癌已经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在国内的大多数采用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单纯乳腺切除术仅做全乳切除,此法简单,但局部复发率高,临床上用此法手术较少,保留乳房手术在我们市级医院由于条件限制暂未开展。针对乳癌术后护理从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诸多因素对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1][2] 1.临床资料

我科2004年5月到2007年12月共收治疗52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67岁,平均45.3岁,住院时间15—20d,其中48例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定期化疗和(或)放疗,50例术后恢复较好,2例未随访。 2.术后护理 2.1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2.2伤口护理 2.2.1妥善固定皮瓣根治术后用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应注意患侧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情况(皮肤颜色、温度、脉搏等),若皮肤呈紫绀色,伴皮温低,脉搏扪不清,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以患侧上肢血运恢复正常为宜。如绷带或胸带松脱滑动应重新加压包扎,减少创腔的积液,使皮瓣或植皮片与胸壁紧贴以利愈合。 2.2.2伤口引流护理伤口放置引流物的目的是排出局部或体腔内的积液、积脓、积血等,起到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作用;保证缝合部位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注意预防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放置引流物的位置需正确,引流物应按体位放在引流部的最低位,以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管不扭折、不受压。如管腔被血块、黏液或坏死组织等堵塞,可松动引流管或轻轻抽吸和冲洗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准确记录为预防目的而放置的引流物,一般在术后24~48h拔除。[3] 2.2.3患肩制动术后3天内患侧上肢应制动,尤其应避免上臂外展,下床活动时应用吊带将患肢托扶,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

新型乳腺托架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72389905.html, 新型乳腺托架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朱琳等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3期 摘要:目的介绍新型乳腺托架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12例采用新型托架患者在治疗前段、中段、后端在HT、LR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结果体态偏胖的患者较偏瘦的患者摆位误差大,但都不超过6mm。结论新型乳腺托架可以很好的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治疗;乳腺托架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几乎已经成为乳腺癌术后必不可少的常规治疗[1]。整个乳腺癌放疗过程一般由16~29次的分次治疗完成[2],选择合理的固定方法和固定器材保证疗效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我科使用新型乳腺托架治疗约7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摆位速度快,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新型乳腺托架适用于97%以上的乳腺癌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新型乳腺托架的组成乳腺托架材质为碳纤维,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射线的衰减,其主要组成部件包括水平垫板、倾斜垫板,头托、头枕,臀托,手柄等部件,见表1。 1.2方法首先确定患者在托架上最放松、自然的乳腺托架斜坡角度,接着由患者的身高低到高选择臀位限位柱的1~7号位,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身体下滑。确定患者头枕位时要注意患者头的偏向与乳腺患侧的位置关系,根据患者的身高、胖瘦以及头偏向左或向右,定下头枕参数。患者患侧手臂由上臂托架支撑,通过上臂托架旋转、位置和倾斜以及手柄位置等调整,使患侧手臂充分上举,暴露胸壁利于照射野设计和患者治疗。 1.3乳腺托架的记录表单乳腺托架的设置表单是患者放射治疗的重要依据,定位时应准确记录患者姓名、放疗ID号、定位日期、定位技师、相关说明等基本信息,同时精确填写1.2 中所涉及到的参数。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主要依据表单来保证病患每次治疗体位的重复性,它是乳腺癌放射治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乳腺癌放疗质量控制和保证的重要因素[3]。 1.4重复摆位误差患者使用乳腺托架固定后,在体表贴上标记远点后进行CT扫描。治疗计划采用半野方式连接锁骨上野和切线野外,应用等中心技术照射避免剂量"过冷"或"过热",并减少摆位时间[4,5]。选取12例患者(体态分别为瘦、微胖、较胖)利用电子射野成像系统(EPID)分别在治疗期间的前段、中段、后段拍摄三张射野验证片将其与患者在治疗前首次 的治疗验证片相比,统计HF方向(头脚)、LR方向(左右)误差,见表2。 2 结果

乳腺健康知识讲座优选稿

乳腺健康知识讲座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乳腺健康知识讲座 乳腺甲状腺科程双玉 2013.3.8 乳腺癌的简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全球每年新发病例120万,死亡50万。平均每9位美国女性一生中,其中有1人要罹患乳腺癌。我国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比农村及内陆地区发病率高,而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十年来,城市和农村分别上升38%及39%,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疾病之一。 常见的诱发原因 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其他乳房疾病。 4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口服避孕药。 9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饮酒。 11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1.无痛性肿块: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 2.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 3.乳头和乳晕异常: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炎性乳腺癌时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肤,同时伴有皮肤水肿。皮肤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 4.扩散及发展: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平均为12年(6~20年)。肿瘤一旦发生,其发展可通过以下方式:局部扩展、淋巴道播散、血行播散。 5.乳腺癌如不经治疗,或者给药无效,会逐渐侵犯以下一些区域:淋巴腺、骨、肺、肝、脑、胸膜腔、心包渗液、高血钙、脊髓受压。 临床表现

乳腺癌放射治疗

乳腺癌放射治疗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可同时配合中药真情散以降低放疗的副作用。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术前放射治疗 1.适应症 (1)原发灶较大估计直接手术有困难者 (2)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长者 (3)原发灶有明显皮肤水肿或胸肌粘连者 (4)腋淋巴结较大或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者 (5)应用术前化疗肿瘤退缩不理想的病例 (6)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患者 2.术前放疗的作用 (1)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再获手术机会 (2)由于放射抑制了肿瘤细胞的活力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3)由于放射延长了术前观察时间有使部分已有亚临床型远处转移的病例避免一次不必要的手术 3.术前放疗的缺点 增加手术并发症影响术后正确分期及激素受体测定 4.术前放疗的应用方法 术前放射应尽可能采用高能射线照射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放射技术方面目前多数采用常规分割中等剂量一般不用快速放射或超分割放射放射结束后4~6周施行手术较为理想 (二)术后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放射曾经是乳腺癌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近年来较多作者承认术后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自从Fishor对乳腺癌提出新的看法后乳腺癌的治疗已逐渐从局部治疗转向综合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广泛应用术后放射已不再作为根治术后的常规治疗而是选择性地应用 适应症 (1)单纯乳房切除术后 (2)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有腋中群或腋上群淋巴结转移者 (3)根治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占检查的淋巴结总数一半以上或有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者 (4)病理证实乳内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照射锁骨上区) (5)原发灶位于乳房中央或内侧者作根治术后尤其有腋淋巴结转移者 放疗原则 (1)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术或仿根治术后原发灶在乳腺外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者术后不放疗;中国生物治疗网https://www.doczj.com/doc/872389905.html,杨教授特别指出,腋淋巴结阳性时术后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原发灶在乳腺中央区或内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时术后仅照射内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教学查房

时间:2016-01-25 地点:10A护士长办公室 主持人:XXX 主讲人:XXX 参加人员:XXX 内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教学查房 一、相关知识 一病因 1、家族史:与乳腺癌相关基因 2、生殖因素:1)初潮年龄 2)停经年龄 3)月经周期 4)第一胎足月妊娠 年龄 5)产次 6)哺乳史 3、性激素 4、营养饮食 5、其他环境:1)电离辐射 2)药物 3)体育锻炼 4)职业 6、其他系统的疾病 二临床病理分类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3、浸润性特殊型癌 4、浸润型非特殊型 癌 5、罕见癌 三临床表现 1、乳房肿块 2、局部皮肤改变 3、乳房糜烂 4、乳头溢液 5、乳房疼痛 6、 区域淋巴结肿大 7、远处转移性临床表现 四、诊断 1、体检检查 2、乳腺 X线检查 3、B超 4、乳管内视镜 5、乳腺MRI 检查 6.、实验室检查 7、病理学检查:1)1、脱落细胞学检查 2、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2)活组织检查 1、切除活检 2、空芯针活检

二、资料收集 姓名:XXX 床号:10A-27 住院号:145363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年龄:43岁 职业:自由职业者 入院方式:步入 入院诊断:右乳肿块 1.患者一周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肿块,无发热,无咳嗽咯血,无乳头溢液,遂 至我院查乳腺B超提示左乳低回声团块 BI-RADS 4B级,左腋下淋巴结肿大。 现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左乳腺癌(cT1NxMx)”收治入院准备手术治疗。患者无咳嗽咯血,无尿黄发热,无全身骨骼疼痛,无进行性消瘦。病程中患者精神可,食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2.既往史: 1 按时全程预防接种,否认“血吸虫,结核、伤寒”等传染病接触史。 2 否 认食物、药物过敏史。3、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4.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3.个人史: 1 出生无锡,久居原籍,否认血吸虫疫水疫区接触史及传染病流行地区接触 史;2 否认吸烟史、饮酒史。3 无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4否认冶游史;5 月经史:,已婚已育,1-0-3-1,配偶体健。 (一)起始评估资料 体温 36.7℃脉搏 75次/分呼吸 16次/分血压 100/70mmHg 神志:清楚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存在营养状态:良好 五官功能:正常排泄:二便正常皮肤粘膜:正常 睡眠:正常肢体活动:正常心理状态:焦虑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规范

早期乳腺癌放射治疗规范性指导原则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Date of last version: 2005/7/1) 临床研究证据和证据类型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证据 1.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保乳手术后放疗)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疗效相同,生存率和远 处转移率无差别,合适的病人应争取做保留乳房治疗(I类证据)。 2.对大部分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第I和第II水平清扫是标准治疗(II类证据)。 3.局部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的放射治疗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并减少进一步乳腺切除的可能性。既使 在有选择的病人,术后放疗也不能省略(I类证据)。 4.乳腺导管内癌保留乳房手术后的放射治疗显著减少局部复发(I类证据)。 术后辅助治疗证据 5.乳腺癌根治术后高危病人的术后放疗能显著减少局部区域复发率,并提高长期生存率(I类证 据)。 6.年龄少于50岁的女性乳腺癌病人,卵巢切除能减少复发率和死亡率(I类证据)。 7.年龄少于70岁的病人,联合化疗能减少复发率和死亡率(I类证据)。 8.4-6个月的联合化疗疗效优于少于4个月的化疗,4-6个月化疗和8个月的化疗疗效相同,但后者 毒副作用增加(I类证据)。 9.含阿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优于CMF方案,提高了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但脱发、心脏毒性和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危险性增高(I类证据)。 10.高剂量化疗仅限于临床研究,而非常规治疗方法(II类证据)。 11.不论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况和绝经状况,三苯氧胺能显著提高雌激素受体阳性病 人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I类证据)。 12.三苯氧胺降低对侧乳腺癌的发生率(I类证据)。 13.三苯氧胺的潜在毒副作用包括子宫内膜癌、肺栓塞、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阴道干燥等,和其治疗 增益比较,三苯氧胺的毒副作用微不足道(II类证据)。 14.化疗合并三苯氧胺和单纯三苯氧胺或单纯化疗比较,提高无病生存率(I类证据)。 15.没有证据证明,密切随诊能改善生存或提高生存质量(II类证据)。 参加人员:余子豪教授、李晔雄教授、刘新帆教授、钱图南教授、顾大中教授、韩嘉珠副教授、雷英衡副教授。

乳腺癌专题讲座

乳腺癌专题讲座 (一)介绍乳腺癌现状 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乳腺癌也成为了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主要发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在我国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宫颈癌而位居第二位。好发于40-60岁的女性,其中又以45-49岁(围绝经期)女性发病多见。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在全世界排第一。 乳腺癌来势汹汹 (二)我们的计划 由上述数据及相关资料可知,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正以极快的速度逐年上升,然而我国妇女对于这一疾病的了解程度又是如何的呢? 于是我们在上海某社区进行了妇女对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一个调查。详情如下? 我们小组成员执行了一个这样的计划“蓝天社区乳腺癌预防健康教育计划”。 通过以枫林街道的蓝天小区为单位,将该社区35岁以上女性175人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该社区妇女对乳腺癌的认知情况及预防概况。 评价结果如下? ●36-40岁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然而41-55岁者对于相 关知识知晓率较低; ●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者对于乳腺癌的认知程度最高; ●89.1%女性社区居民对乳腺癌疾病采取积极预防态度;但其中41-49岁(围 绝经期)妇女却仅占23.3% 10.28%女性患过乳腺肿瘤,其中乳腺良性肿瘤6例,乳腺癌12例 通过数据可见对于乳腺癌认知程度较高的妇女们大多趋于年轻和或学历较高者,同时还可以反映女性对于乳腺疾病预防的积极态度,说明该社区35岁以上的妇女还是很重视自己乳腺方面的问题。 于是我们制定了如下计划: 总目标:枫林街道蓝天社区通过实施乳腺癌预防诊断教育计划,使妇女对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形成积极预防的态度和健康生活的习惯,增加妇女通过对乳房的观察,提高早期乳腺肿瘤的发现,减少晚期乳腺癌的发生率。如有手术者,则为

左乳腺癌护理病历讲课讲稿

左乳腺癌护理病历

左乳腺癌护理病历 一:基本情况 姓名:余勤秀 性别:女 年龄:47岁 族别:汉族 职业:退休 婚姻状况:已婚 主诉:发现左侧肿块半个月 住院日期:2015-07-12 12:23:49 二:既往史: 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痢疾病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否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史,否认精神病史、地方病史、职业病史。否认外伤、输血、中毒、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三:现病史: 患者自述半月前自检时发现左侧乳腺肿块,位于乳腺外上,大小约2×2cm,质地硬,活度固定,局部疼痛,局部皮肤不伴有红肿、破溃,否认乳头乳晕区皮肤糜烂,否认乳头溢液,病程中否认肿块大小、性状发生变化。门诊以“左侧乳腺肿块乳腺癌”收入我科。病程中,精神尚可,睡眠尚可,食欲尚可,否认发热,否认乏力,否认骨痛,否认胸痛、咳嗽,否认头痛、头晕,大便正常,小便正常,否认体重有明显变化。

四:病历摘要 患者入院后在完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和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包括心理护理、有关疾病介绍、手术方式介绍、患者手术前后的具体配合方法及其意义等),病人情绪较为稳定,一般情况尚好。于2015年7月16日在全麻下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在标本送快速病理检查,提示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随即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尤其是生命体征变化和切口引流量、性质及皮瓣愈合情况;给予持续吸氧、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补充、心理护理、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导尿管护理、生活护理、并发症预防和观察、手术后康复指导及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等一系列治疗和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于术后第一天上午恢复正常饮食,手术第三天停止供氧;拔出导尿管自行解尿;术后第7、10天分别拔出胸壁、右侧腋下引流管;术后第12天间断、第14天拆除剩余缝线,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报告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乳头、残腔及基底未见癌累及,腋下淋巴结1/8阳性。2015年8月12日出院,继续门诊治疗与随访。 四:B超检查: B超所见:双乳腺体增厚,内呈“蜂窝样”回声,左乳外上探及实性低回声肿物,大小约2.1×1.4cm,边界不清,不规整,内回声不均,内可见短棒状血流信号。右乳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回声。双颈部、双锁骨上、双侧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回声。 超声提示:双侧乳腺增生并左乳实性肿物(提示:Ca可能),双颈部、双锁骨上、双侧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 五:影像科MR报告单

乳腺癌专题讲座

乳腺癌专题讲座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乳腺癌专题讲座 (一)介绍乳腺癌现状 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乳腺癌也成为了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主要发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在我国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宫颈癌而位居第二位。好发于40-60岁的女性,其中又以45-49岁(围绝经期)女性发病多见。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在全世界排第一。 乳腺癌来势汹汹 (二)我们的计划 由上述数据及相关资料可知,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正以极快的速度逐年上升,然而我国妇女对于这一疾病的了解程度又是如何的呢? 于是我们在上海某社区进行了妇女对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一个调查。 详情如下 我们小组成员执行了一个这样的计划“蓝天社区乳腺癌预防健康教育计划”。 通过以枫林街道的蓝天小区为单位,将该社区35岁以上女性175人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该社区妇女对乳腺癌的认知情况及预防概况。评价结果如下 ●36-40岁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然而41-55岁者对于 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 ●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者对于乳腺癌的认知程度最高; ●%女性社区居民对乳腺癌疾病采取积极预防态度;但其中41-49岁(围绝 经期)妇女却仅占% %女性患过乳腺肿瘤,其中乳腺良性肿瘤6例,乳腺癌12例 通过数据可见对于乳腺癌认知程度较高的妇女们大多趋于年轻和或学历较高者,同时还可以反映女性对于乳腺疾病预防的积极态度,说明该社区35岁以上的妇女还是很重视自己乳腺方面的问题。 于是我们制定了如下计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