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一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命题思路与得分点

1.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最早抗战:中国共产党最早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最早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以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组织抗战: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这条统一战线没有共同纲领、没有共同的组织形式,是两党和两个军队的合作,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巩固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领导抗战: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全民族抗战指引了胜利方向。

(4)艰苦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1)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世界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当代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3.抗日战争胜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的重要地位

(1)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策应与配合盟国作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3)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为创建联合国和建设战后国际新秩序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42 年1 月1 日,以中、美、英、苏四国为首的26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1945 年4 月25 日至6月26 日,中国政府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会议讨论并签署了《联合国宪章》,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条件。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任凭列强宰割奴役、濒临亡国的历史,改变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历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游击战争相互配合,第一次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

(3)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奠定基础。中华民族在抗击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所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因胜利而树立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军民通过自身抗战努力而重新确立的大国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决定因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2)关键: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3)重要法宝: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4)外部支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

6.局部抗战与全国性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1)局部抗战与全国性抗战是抗日战争两大发展阶段,既有统一性,也有差异性。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起点,1937年七七事变是全国性抗战的开端,二者之间即为局部抗战。

一方面,局部抗战与全国性抗战具有统一性。局部抗战是全国性抗战的基础和准备,全国性抗战是局部抗战历史的继续和发展。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全国性抗战,也要充分肯定局部抗战,二者不可偏废。

(2)两个并存战场的出现,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特点,是民族史上的壮举,战争史上的奇观。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分别由国共两党主导。正面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起着主战场的作用。后来,由于国民党当权者采取了消极抗战的政策,正面战场的作用受到严重影响。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逐渐取代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敌后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改变整个战局发展的战略作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持的关系。

7.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习近平主席指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铭记历史”的要求内涵丰富:(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三个“牢记”: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

(2)强调血的教训不能忘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历史观,牢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

(3)强调要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8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为了和平,就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人民将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

贡献。

(2)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一举措表明中国始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诚意和决心,展示了中国推动国际军控和裁军的积极的负责任态度,使西方抹黑中国阅兵的“秀肌肉”论不攻自破,有力地回应了“中国军事威胁论”,既显示了中国的自信,也有利于实现强军目标。

二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善于处理矛盾

命题思路与得分点

1、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分析求同存异处理矛盾,实现和谐共处

(1)概念: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存在的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范围和规模。

(3)应用:以“和”的思想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文化价值观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要求以求同存异的方式处理矛盾以期达到矛盾的和谐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借助,向对立面转化实现互利共赢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同一性的作用:利用、吸收、转化。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的作用:量变、质变。第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第二,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应用:各种矛盾的转化。矛盾双方相互借助利用,向对立面转化实现事物发展。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分析理论与实际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概念: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离开特殊性的普遍性。

另一方面,任何特殊性中都包含着普遍性,也没有离开普遍性的特殊性。

在一定条件下,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3)应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4、运用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说明处理问题要全面与重点相结合,防止片面的看问题的一点论与不分主次的均衡论(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同时兼顾次要矛盾,注意支流。

(3)应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这是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哲学基础的揭示。

三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思路与得分点

1.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原因。

(1)中国外交的一贯追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我们党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在主要大国中率先把实现合作共赢确定为国际间交往的根本目标,符合中国外交的一贯追求。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新中国外交实践的延续。中国人民从自身的经历中深深懂得,得道才能多助,合作才能共赢。

(3)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更应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新型国际关系的表现

(1)新型国际关系,新在合作共赢。历史上,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曾以大国、强国或者霸权国家之间的实力均衡为基础。而今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新型国际关系主张不再以盟友和非盟友来排队,不再搞阵营划分,而是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中美推进各领域务实交流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确保中美关系朝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发展。中英决定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两国关系“黄金时代”,践行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一致同意,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型国家关系强调合作共赢,意味着要摒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拒绝赢者通吃,共同发展,携手前进,建设命运共同体。

(2)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是有底线的,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要敢于划出红线,亮明底线。

3.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1)我们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要贯彻联合国宪章主权平等原则。主权原则不仅体现在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内政不容干涉,还应该体现在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体现在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实践应当受到尊重。要倡导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

(2)我们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是国与国相处之道。穷兵黩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要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

(3)我们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联合国发展峰会制定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我们要将承诺变为行动,共同营造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光明前景。

(4)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

(5)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4.中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

(1)依据:13亿多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离不开各国人民的理解、支持、帮助。中国人民圆梦必将给各国创造更多机遇,必将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中国在国际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习近平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宣布中国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并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

中国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宣布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还要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来同各国一道研究交流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中国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等重要经济治理平台上呼吁,应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公平包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国还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

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将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走合作发展的道路。

四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命题思路与得分点

1.时代精神主要体现为改革创新

(1)时代精神的内涵: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了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它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2)改革创新的内涵: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为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体现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2.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1)社会意义: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2)国家意义:它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必须通过全面的改革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

(3)个人意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

3.大学生要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l)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改革创新,首先要求人们必须树立敢于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未知、勇于创新创造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有突破难关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力前行。其次,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再次,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改革创新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时代大潮中,有人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随波逐流,有人则意气风发、力争上游、拼搏进取。这两种不同选择的根源,除了信心和勇气外,更在于是否具有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中应自觉培养创新型思维,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命题思路与得分点

1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性

(1)驳斥“中国经济崩溃论”目前,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2)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一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1)速度调整: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3)动力转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3 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增速放缓,增量可观: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2)增长平稳,动力多元::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

(3)结构优化,前景稳定: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部门。

(4)职能转变,活力释放: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4.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

(1)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5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新的理念引领新的发展

(1)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3)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4)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5)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六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开拓创新

命题思路与得分点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认识过程为什么会犯错误)

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1)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2)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等因素的制约。

2.真理与谬误、失败与成功的关系(认识过程中怎样对待错误、挫折)

(1)对立:真理和谬误成功与失败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2)统一: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首先,真理是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其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成功要靠累积失败的经验教训方可取得。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

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出现谬误从而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

的原因,积累丰富的经验教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修正谬误,掌握真理,变失败为成功。

3.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用理论创新引导实践创新

(1)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我们青年学生,必须以创新为己任,提高创新意识,一要注重实践,从中汲取智慧。二要辩证思维,坚持用发展和创新的眼光看问题,打破形而上学观点,敢于想象突破陈规,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在偶然中发现必然。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七打赢扶贫攻坚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

(1)提出:2015年2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四个全面”是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所形成的“战略布局”。

(2)依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首先,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其次,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再次,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问题意识和人民情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最深刻根据,它集中体现了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2.“四个全面”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战略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举措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四个全面”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或“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3.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当前,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对此,要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

(2)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这是因为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共同富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4.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

(1)理论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2)实践意义: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四个全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深刻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1)创新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形势所迫.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成功推进产业升级,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创造一个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

(2)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谁主导创新,谁就能主导赛场规则和比赛进程,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3)创新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面向未来,只有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创新发展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研体系日益完备,整体水平正处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我们的科技储备还有待加强,高端人才仍然十分急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的障碍迫切需要革除。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现实挑战,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确立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抉择。

2、牢牢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核心要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强调“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在中国的最新探索,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使我们党对创新的认识、发展的认识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

(1)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建设的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活动不竭的精神动力。要通过创新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促进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持续发展和全面融合,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

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释放巨大的发展潜能。

(3)必须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有蓬勃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让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都有机会和空间,加速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希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3、科技创新是创新的牛鼻子

(1)各类创新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是科技创新,最困难、最具挑战的也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决定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具体举措:①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②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③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④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九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就永远不会关上

(1)客观依据: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30多年来,对外开放和改革一起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坚持扩大开放。

(2)历史依据:总结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扩大对外开放。综观世界历史,每个强国盛世都是开放的。从我国经验看,也是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开放。

(3)现实依据: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扩大对外开放。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大势。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根据国情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这样才能加快发展,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4)主观依据:实行对外开放,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国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在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就不会关上.不但不会关上,而且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开放。因此说,中国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2 “一路一带”、“亚投行”体现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1)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内涵:主要是在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福利,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2)“一带一路”: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国际秩序深刻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3)亚投行:中国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的是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同现有国际发展金融机构优势互补。中国愿同各成员国一道,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成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共同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4)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相应扩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5种货币。此举有助于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中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

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有更多期许。在此背景下,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主体: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

(2)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机遇,以开放促发展。通过开放促进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

(3)国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4.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1)提出:日前,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将“积极参加全球经济治理”写进五年规划建议。中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制度性权力和话语权,促进构建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2)要求: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促进全球经济平衡、金融安全、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3)意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既是深化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助于打破少数国家对全球经济法律规则的“垄断”,使规则向更为合理均衡的方向发展。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重要保障,必然会赢得更多的国际理解和支持。

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

1.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是贯彻绿色发展理

念的根本要求,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客观需要。

2..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1)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报恩之心,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2)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3)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主动回报自然。

3.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2)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尽可能集中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促进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4.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3)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1)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性决定了它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不能建立起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将革命进行到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2)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因为如此,"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五四以来的情况,仍然是如此。

(3)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蒋介石不允许民盟这样的组织存在,这就"使在蒋介石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归于破灭”。

2.20世纪50年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改变中国作为农业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面前的严重任务。

(2)从世界历史上看,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是欧洲各国、美国和日本走过的,而且走通了;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是苏联走过的,而且也走通了。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已经失去了。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优越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来说,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是最好的选择。

(3)向社会主义过渡具备的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已经开始实行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这是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也完全具备了条件。

3.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5.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现在,我们已经处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1)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2)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共十八大,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曲折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变化是进入新常态。党和政府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4)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2013年3月,习近平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5)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展示了我国外交的新气象。

正在进行中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十二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

1. 中国共产党完成建党的伟大工程

(1)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革命时期我们战胜强大敌人的一大法宝。

(2)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①中国共产党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党员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②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密切地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进行的,注重在端正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③培植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党内斗争中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

2.遵义会议与延安整风

(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2)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明确党的思想路线:遵义会议后,党纠正历史上的“左”、右倾错误,在全党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对党的历史上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特别是没有从思想路线的高度对造成过去“左”、右倾错误的根源进行清算,党内在指导思想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1942年2月,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整风运动既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使全党端正了思想政治路线,破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整风运动为党的七大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3.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首次强调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1)背景:

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夕,在党的工作重心面临由农村向城市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的历史性时刻,怎样保证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不变色,顺利地适应工作重心的转变,担负好新的历史重任,是摆在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

(2)成果: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强调要加强执政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

设,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党的队伍,有预见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重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指出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了保持谦虚谨慎,防止对个人歌功颂德,根据毛泽东提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六条重要规定。一不祝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并列。

(3)意义: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4.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1)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显著特点和特有优势。

(2)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组织建设的重点是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还要严明纪律。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还必须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至关重要,作风问题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以改革精神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十三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运用

1.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逐步认识到土地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是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

2.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发展我国经济提出了独创性的观点

(1)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闻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之间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毛泽东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途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同时,也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开展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外国的长处和好的经验,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3)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4)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刘少奇则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陈云提出了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此外,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观点。

十四净化网络环境,正确看待网络上的言论自由

1.网络生活也需要道德规范

(1)从本质上说,网络交往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的真实生活,因而也必须遵守道德规范。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而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坚持文明上网,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成为净化网络空间的积极力量。

(2)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查询资料、下载数据、开展交往。但与此同时,网上也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虚假、低俗甚至反动、淫秽和暴力等信息内容,特别是一些有组织的网上恶意攻击和思想渗透行为,更是严重影响了网络生活秩序。大学生应当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对网络内容和信息的鉴别力,积极运用网络传播正能量,使网络成为开阔学习视野、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2.大学生上网要坚持的网络道德要求

(1)大学生网民要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出发,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理性对待网络,促进网络生活的健康与和谐。

(2)为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国出台了许多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大学生应当自觉学习和遵守有关互联网的法律规定,坚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这也是遵守网络道德的要求。

3.正确看待网络言论自由

(1)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自由。通过网络表达观点意见已经成为年轻人传播言论思想的主要渠道。

(2)要全面看待言论自由,它不仅是指一个人有“说”的权利,同时指其他人有”听”的权利,言论自由不是一种纯个人的权利,而是一切人的权利。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制的。根据我国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必须遵守以下义务:①不得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②不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其他公民;③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④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⑤不得教唆他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⑥不得发表猥亵性、淫秽性的言论:⑦不得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

十五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国革命道德

1.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1)中国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优秀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行为风范的综合体现。

(2)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它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3)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中华传统美德的长期发展和丰厚积淀,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革命道德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的糟粕,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延续和发展,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

(4)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中国革命道德的继承和发展。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对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与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体有: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2)中国革命道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则、要求、态度、修养、风尚等方面,也包括理想、思想意识方面的“应当”。具体有: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3.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4.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1)“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

现实中,一些人不顾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假设否定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用主观分析否定客观规律,用个别现象否定本质趋向,甚至编造历史、混淆是非,以“重新评价”丑化英雄美化反面人物,以“重新发现”裁剪事实曲解历史真相,最终达到“解构主流”“重构历史”的目的。种种走偏的言行,正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

(2)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目的非常明确,它不仅仅是一种错误思潮,更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

. 十六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 法治和德治的区别

(1)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它强调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

(2)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但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行为人违反两种规范以后承担的后果也不相同。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德治发挥作用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对公民和社会组织进行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

(3)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国家要保护什么、不保护什么,倡导什么、禁止什么,都得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实行法有禁止不得为,体现的是规则之治。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价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引导人们自觉地在行动上符合道德才可为,违反道德不可。

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1)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中国,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只有让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要通过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将社会主义道德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中,使法律成为饱含道德价值的良法;要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使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弘扬和遵循,并成为衡量执法、司法公正性的重要标准;要通过全民守法,使社会主义道德成为公民内心的信仰,充分发挥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要发挥道德的教化和引领作用。要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坚持以道德滋养法律,以道德丰富法律,以道德支撑法律,以道德精神和价值促进并引领全社会信仰法律。

十七正确看待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实现公平正义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辩证统一

(1)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同样,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法治社会中不存在没有权利根据的法律义务。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互渗透,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同样,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

(3)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还具有二重性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一律平等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这里的平等讲的就是权利和义务平等。我国宪法和刑法等法律都明确规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不允许一些人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者多享受权利少承担义务,另一些人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或者多承担义务少享受权利,反对任何形式的厚此薄彼。

(2)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上要平等。如,对于一个具体的民事侵权或者刑事犯罪行为设定法律义务,就必须与权利受到侵害的程度相适应,不能超出公正和平等的限度设定权利。再次,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平等实现,要求权利人只能按照权利的内容行使权利,不能“得理不饶人”,向义务人提出过分要求。同样,义务人必须满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变相或部分逃避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

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互利互赢

从表面上看,法律权利表现为“需要”、“获得”、“占有”等属性,似乎只对权利人有利;法律义务表现为“必须”、“给予”、“付出”等属性,似乎只对义务人不利。

但实际上,在国家规定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一致的情况下,在实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人人平等的制度中,一个人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对自己有利的。因此,不能简单机械静止地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4公平正义的内容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分配和占有。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1)权利公平包括三重含义:一是权利主体平等,国家对每个公民“不偏袒”、“非歧视”:二是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三是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2)机会公平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成员拥有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反对任何形式的岐视。机会公平包括起点平等:国家和社会要积极为社会成员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努力创造平等的起点;发展平等:社会成员的发展进步权要受到同等尊重,不断拓展社会成员的发展领域;代际平等:不仅要关注当代人的平等机会,还要考虑后代人的机会平等。

(3)规则公平是指对所有人适用同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包括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任何人也不会被法律排除在保护之外。

(4)救济公平是指为权利受到侵害或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提供的救济公平。救济公平包括司法救济公平,即司法要公正对待每一个当事人,致力于实现司法公正;行政救济公平,即政府对需要救济的社会成员提供的救济服务要一律平等,不得区别对待;社会救济公平,即社会对需要救济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救济服务要一律平等,不得厚此薄彼。

必须指出的是,实现公平正义需要漫长过程,需要发展经济创造条件。养成公平正义思维,有利于增强实现公平正义的责任感,为促进全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奋斗。

十八巴黎大会应对气候变化

1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历史性协议

11月30日至12月11日,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在法国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活动并发表讲话,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当地时间12月12日中午时分,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进入延长期后重新开会,大会主席、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向196个缔约方提交了巴黎气候协议“最终案文”。晚些时候,大会举行全体会议,进行“一系列后续程序”。

法比尤斯在讲话中说,巴黎气候协议谈判已“几乎抵达目的地”,协议将成为一个历史性转折点。这份“最终案文”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持久、平衡原则,并有法律约束力。

巴黎气候协议“最终案文”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需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作为目标,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认为这将大大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和影响。案文内容还包括以5年为周期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总体盘点,以解决各国“自主贡献”力度尚无法达到控温目标等问题。协议“最终案文”既雄心勃勃又很现实,它考虑到了富国的责任,也兼顾了区别,为最脆弱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已经承诺给予它们的应对气候变化帮助,也确定了一种对这份协议的公信力至关重要的盘点机制。

这份文件将是历史性的,它有雄心为世界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走向一个低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未来。希望发达国家为减缓和适应提供资金,坚定走低排放道路,发展中国家也能够根据各自能力,发挥更多积极作用。

2 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贡献

(1)必要性: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制度建设,既是中国保障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战略需求,也是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担当。

(2)今年6月底,我国公布了2020年后国家自主贡献,提出了富有雄心的二氧化碳减排增汇目标。包括2030年左右化石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升到20%左右,以及森林蓄积量增加45亿立方米。这是我国统筹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内可持续发展两个大局的战略选择。

(3)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多年来,中国政府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方代表团与各方一起共同努力,寻求达成共识,“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谈判取得进展,在谈判中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发达国家应在减排、气候资金等问题上承担自己的义务并履行做出的承诺。

十九南南合作的典范—中非合作

1.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

习近平主席于12月4日至5日赴南非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这对于提升中非关系水平,深化中非传统友好和互利合作,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1)峰会紧紧围绕“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一主题,全面阐述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的政策理念,宣布未来一段时期中非合作重要举措,提出把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迈向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

(2)习近平强调,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长期以来,中非始终风雨同舟、相互支持。中非友好历久弥坚,永葆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双方始终坚持平等相待、真诚友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此要做强和夯实“五大支柱”:第一,坚持政治上平等互信。第二,坚持经济上合作共赢。第三,坚持文明上交流互鉴。第四,坚持安全上守望相助。第五,坚持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共同利益。中方支持非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3)习近平表示,为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中方愿在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即中非工业化合作计划、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基础设施合作计划、金融合作计划、绿色发展合作计划、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合作计划、减贫惠民合作计划、公共卫生合作计划、人文合作计划、和平与安全合作计划,着力支持非洲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2.中非合作--南南合作的典范

(1)中非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2)中非关系的本质特征是真诚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发展。

(3)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年来,伴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中非经贸关系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为双方各自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4)本次峰会的召开,将对未来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打下基石、指明方向。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中非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为中国与非洲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3.南南合作的意义

(1)它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根基,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走集体自力更生的道路,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2)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促进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整个发展中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将产生重要影响。

(3)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有利于提高它们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义。

二十联合国地位、作用的发挥

1.联合国的成立

联合国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凯歌中。1945年4月25日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6月26曰参加会议的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曰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一个国际性组织,有193个成员国。

2.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

(1)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

(2)联合国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等等。

3.联合国维和作用的发挥

(1)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但和平是人类共同愿望和崇高目标。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维和行动给冲突地区带去信心,让当地民众看到希望。

(2)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期间,提出加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倡议:中国主张恪守维和基本原则,继续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哈马舍尔德原则。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应该得到完整执行,任何国家不能越权行事。要完善维和行动体系。要提高快速反应水平,为和平争取机会,为生命赢得时间。要加大对非洲的帮扶,支持非洲国家提高自身维和维稳能力,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

中国方案既恪守原则,同时兼具现实针对性,是中国践行世界和平建设者角色所付出的实实在在努力。

4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1)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是2015年后发展议程启动的标志。

(2)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重重挑战和道道难关,我们必须攥紧发展这把钥匙。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时至今日,南北发展失衡、8亿多人仍在挨饿等众多全球性挑战摆在面前,发展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丝毫没有降低。

(3)各国应携手努力,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增强各国发展能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优化发展伙伴关系、健全发展协调机制。

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诗朗诵诗稿

托起明天永远不落的太阳 1历史的风,抚摸着记忆的脸庞; 2我们在纪念碑下畅想; 3岁月如歌,早已掩盖白山黑水的创伤; 4不曾忘记的是为自由而战的梦想; 5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在我脑海里徜徉; 合一首首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之歌在华夏大地回荡! 1卢沟桥,枪声划破夜空的忧伤, 2震惊的呐喊穿越盛京的黑夜茫茫 3日寇的铁蹄践踏在古城的大街小巷; 4硝烟掩埋了同胞屈辱的目光, 5为了那高粱依旧火红,大豆依旧飘香, 合:无数炎黄子孙的鲜血在土地上流淌; 1月亮在夜空中探出憔悴的脸庞。 2群星的头发拂过流血的山岗, 3血雨腥风写着历史的诗行, 4梦里和着泪水喊着久别的亲娘 5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一浪高过一浪, 合:一次次敲打着激昂的胸膛!

1挣扎终于在战火洗礼中变成了不屈的脊梁, 2中华名族沾着民族的血泪写下新的篇章。 3黄皮肤的汉子面向太阳冉冉升起的地方, 4在心底吟唱着:祖国啊我父母之邦 5写满勤劳的双手拿起了正义的刀枪 合:用儿女的身躯换来母亲永恒的芬芳。 1当五星红旗在共和国洗礼中飘扬。 2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神州大地传唱 3我们胸前的红领巾飘舞出斗志高昂 4抖落掉尘埃,收好出征的行囊 5把祖国的日月放在我们肩上! 合站在古老的城墙脚下去看冉冉升起的朝阳! 1你看,江河两岸碧波荡漾麦浪飘香 2你看,红旗下的娃娃扬起笑脸神采飞扬。 3你看,跨世纪的我们用歌声裹着甜蜜畅想 4你看,美丽祖国在新时代的沐浴下熠熠闪光, 5我们把繁荣富强举国腾飞的号角吹响 合:我们和世博园里的小树一起成长。 1从今天出发,从这里出发,我们是明天的太阳! 2 带着嘱托,带着畅想,带着色彩我们走在新世纪的路上。

社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方案

社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方案(一)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xx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余姚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功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抗战精神,着力宣传余姚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辟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奋勇前进争取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历史,在纪念活动中感悟历史、不忘历史,鼓舞和激励全市干部群众继往开来、奋发有为,为努力争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和加快建设富裕和谐新余姚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安排 (一)主体活动 1、勿忘历史——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 8月底开始至9月,在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广泛开展“让历史告诉我们——爱我中华报效祖国”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梁弄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陆埠红色主题公园、中国共产党余姚四XX区第一支部纪念室、肖东革命烈士陵园、火烧长泠江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教作用,加强此类基地的展陈创新工作,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到基地进行参观、瞻仰,向抗日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党工委、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激情岁月——抗战题材文艺作品展映、展播、展销系列活动 8 月至9月,举办“XX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影视图书展活动。组织市广播电视台展播一批具有较高思想和艺术水准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影视作品,组织市电影公司到社区、农村、外来人口聚居地、军营等地巡回放映以抗战题材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影片;组织新华书店推出抗战题材图书专柜进行展销。(责任单位:市广播电视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3、热血四明——余姚抗战史料展览编纂系列活动 在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增挂浙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牌子,并补充有关浙东抗日图文史料;编纂出版《红色记忆》、《XX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专题研究》专著。(责任单位:市史志办) 4、红色记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座谈会 8月30日,市委召开“XX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市委主要领导出席并讲话,有关市领导参加。同时邀请参加过抗日斗争的姚籍老领导、老同志(遗孀、家属)参加座谈会。此外,纪念日期间,全市各地各部门可以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座谈会,缅怀历史、展望未来。(责任单位:市委办、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部局) 5、峥嵘岁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媒体专题宣传系列活动 组织余姚日报、市广播电视台对在余姚境内参加过抗日斗争的健在老战士进行人物访谈并联动推出;组织撰写、征集一组有分量的纪念文章进行刊发。在余姚新闻开设“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专题页,发布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在我市各大论坛开设主题讨论帖,组织民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通过开设“上会客厅”和“相约”栏目,邀请抗日老战士与民、市民互动;利用余姚手机报在纪念日期间增设相关栏目,每天发送红色短信;同时,加大对外宣传报道力度。(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余姚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互联新闻传播中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资料内容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资料内容 海娃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着名小英雄。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他机智、勇敢地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故事非常感人。故事的主人公海娃的原型就是曾经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秦玉根。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 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

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就这样,海娃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他是电影《鸡毛信》中小主角海娃的原型,也是电影《沙漠追匪记》的主角原型之一,在他参加的历时两年半的解放战争中,他单人捕捉俘虏100多名。前不久,这位传奇英雄因病去世,留给人们不尽的思念和追忆。他就是曾经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秦玉根。 秦玉根,1928年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1947年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侦察员,参加过解放战争、新疆剿匪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荣立7次战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英雄勋章,是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今年4月,76岁的秦玉根在广东中山市因病去世,他在遗言中表示要将遗体留做医学科学研究。 消息传来,秦玉根当年的老领导、原西安警备区副司令员李文彭心潮起伏,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李文彭老人情不自已,他眼含泪水,挥笔书写回忆文章,以表示对战友、对当年难忘岁月的缅怀之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77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对李文彭老人进行了采访,并以此文对秦玉根以及所有革命先烈表示深深的景仰和怀念。

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诗歌

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诗歌赞xx二中教师xx xx抗日战争 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 一次血洗百年屈辱的战争 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解放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 炎黄子孙 不分党派,不分民族,不分长幼 团结一致,奋勇抗战 夺回我xx 彻底打败了xx侵略者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 是值得庆祝的日子 xx无条件投降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团结解放 在今天抗战77周年的日子里 回首往事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xx人民不会忘记历史惨痛教训 “九·一八”“南京大屠杀”“一·二九”

日军在xx的种种暴行 违反国际公法,违反人道 在xx杀烧嫖掠 残害我同胞30万以上 在这场战争中 xx人民不甘屈辱 表现出爱国主义 精诚团结,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全民抗战,全民皆兵 普战抗日战歌 “大刀向鬼子们头砍去” “义勇军进行曲” 全国总动员 席卷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提倡抵制日货,购国货 军民不分党派捐款捐物 从经济和物质上支持抗战 国共两党合作 “百团大战”写下xx的战斗xx 打得日军落花流水 xx和港澳人民

海外华侨 对祖国抗战的支援 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对xx抗战的支援这是xx八年抗战 必胜的决心和结果 为了抵抗敌人的进攻 他们不惜血洒疆场 xx“飞虎队”战机 大量歼灭日军战机和摧毁阵地 xx友好军队配合我抗战队伍 在xx战场上 为打败xx“xx” 创下世界反xx战争的奇迹 为国捐躯 国际友人xx等 不远万里来到xx 支援xx的抗战事业 受到xx人民的尊重和纪念 当今xx帝国主义 还在招魂还在拜鬼 我们应时刻警惕

xx企图修改历史教科书 否定侵华历史真相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xx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赢得世界人民的尊敬 在庆祝抗70周年之际 我们高举和平旗帜 只要xx真诚反省 我们可以谅解xx对xx人民造成了极其巨大的灾难 侵略战争也使 xx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痛苦事实使xx人民 体验到侵略战争的惨祸及 军国主义的罪恶 中日xx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要求中日友好 这种愿望 愿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为缓和xx紧张局势 维护世界和平

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文档2篇

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文档2篇 2020 summer social practice report to commemorate th 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nti Japanese War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社会实践报告是进行社会实践后需要完成的报告,是 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 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本文档根据社会实践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文档 2、篇章2:2020年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 告文档 篇章1:202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 践报告文档 河间社会实践队借在河间市实践之机,深入河间社会, 寻访河间市的中国故事、道德典范与河北精神,领略优秀民族

文化。实践队的队员们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基层群众、走向道德典范。 寻访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也将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借此契机,来到河间市光荣院采访了孟庆玉老人,听他讲述了他的“中国故事”。 孟庆玉老人1943年参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16岁参军,怀着“打倒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一腔热血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成为了一名侦查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跟随着第四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参加东北战役,在四平战役中负伤复员。他说,当时参军的最大动机就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国仇家恨,中国人民为了打跑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妻子送郎上战场,娘亲送儿打东洋”——就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抗日战士在战场上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决不后退,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孟庆玉老人认为,人民的支持是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的根本原因,军民鱼水情什么时候都扔不得、丢不得、忘不得。

2020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总结报告(标准版)

2020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总结报告(标准版) The work summary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ast work; it can clarify the direction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0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总结 报告(标准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进一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学校团委研究决定于20XX年9月组织全校青少年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在青少年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积极促进世界

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签名活动。 9月3日,在学校广场组织了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签名活动。对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李保平校长亲自参加了签名活动,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带头,同学们也不甘落后,踊跃参加。通过集体签名,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对抗日战争的理性认识,增强对新时代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感召他们热爱生活、珍惜时光、勤奋努力、勇挑重担,在新形势新挑战下争做时代先锋。 二、观看爱国影片 9月3日,为进一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黛溪中学团委组织8年级全体师生在学校报告厅观看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影片《飞虎队》。影片中那一段段精彩的战斗场面,在那可歌可泣、同仇敌忾的抗日战争时期,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里,铁道游击队队员们勇敢机智地乔装打扮在铁道线上,神出鬼没和日本鬼子进行生死的战斗,在火车的

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主持稿

甲:尊敬的领导、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甲:朋友们,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的时候,当中华儿女的身影一次次登上领奖台的时候,我们都会心潮彭湃,为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为祖国而骄傲! 乙:朋友们,当你听到孩子们甜美的歌声,当你看见老人们爽朗的笑容,当你挽着心爱的人漫步在花前月下,当你走遍祖国的壮丽河山,你是否还记得中华民族的悲壮历史,是否还记得今天——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甲:那是风雨如晦的岁月,卢沟桥上的石狮眼含泪水 乙:那是暗无天日的时光,秦淮河畔的金柳黯然神伤 甲:长城含悲,伟大的祖国正在遭受异族的入侵 乙:黄河咆哮,苦难的民族正在日寇的铁蹄下苟延残喘 甲:山河破碎,断壁残垣(yuan2),烈焰炙天,生灵涂炭 乙:烽火弥(mi2)漫,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饿殍(piao3)遍野 甲:古都南京,30万同胞惨遭屠戮(lu4) 乙:华夏大地,锦绣河山风雨飘摇 甲: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经摧残 乙:人类的正义良知受到挑战 甲:团结御辱,抗击倭寇,争取一切抗日的力量 乙:暂放分歧,国共合作,构筑民族统一战线 甲: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集中群众智慧 乙:赤卫军、武工队、儿童团,凝聚抗日力量 甲:八年抗战,艰苦卓绝,英雄的华夏儿女,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乙:多难兴邦,玉汝于成,缅怀先烈业绩,谱写共和国崭新的篇章 甲:现在我宣布 合:玉白文武学校/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纪念晚会/现在开始! 甲:大家知道为什么9月3号是中国胜利的日子吗?答案就在接下来的这段视频当中! 1、为什么9月3号是中国胜利的日子? 乙: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承担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甲: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母亲没有倒下,她坚毅的站起来,把胜利的微笑留给了我们,留给了世界。 乙: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用歌声唱响玉武!2、抗战歌曲知多少首先有请詹校长为我们带来()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资料内容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资料内容海娃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着名小英雄。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他机智、勇敢地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故事非常感人。故事的主人公海娃的原型就是曾经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秦玉根。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 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

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就这样,海娃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他是电影《鸡毛信》中小主角海娃的原型,也是电影《沙漠追匪记》的主角原型之一,在他参加的历时两年半的解放战争中,他单人捕捉俘虏100多名。前不久,这位传奇英雄因病去世,留给人们不尽的思念和追忆。他就是曾经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秦玉根。 秦玉根,1928年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1947年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侦察员,参加过解放战争、新疆剿匪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荣立7次战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英雄勋章,是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今年4月,76岁的秦玉根在广东中山市因病去世,他在遗言中表示要将遗体留做医学科学研究。 消息传来,秦玉根当年的老领导、原西安警备区副司令员李文彭心潮起伏,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李文彭老人情不自已,他眼含泪水,挥笔书写回忆文章,以表示对战友、对当年难忘岁月的缅怀之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77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对李文彭老人进行了采访,并以此文对秦玉根以及所有革命先烈表示深深的景仰和怀念。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

一、各小队报告人数 1、各小队长:第X小队全体起立(跑步向前互敬队礼)报告中队长,我小队原有X 人,出席X人,报告完毕。 中队长: 接受你的报告 2、中队长:全体起立,报告辅导员老师,三4中队原有X人,出席 x 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中队会已准备就绪,请辅导员老师批准中队会开始。 3、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允许中队会开始,并预祝本次队会圆满成功。 二、出队旗,向队旗敬礼,鼓号齐鸣。 三、齐唱队歌(生伴奏)请坐 四、中队长讲话.: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更好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在这里组织召开主题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中队会。希望同学们能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珍爱和平,更要发愤图强、振兴中华! (主持人上) 主持人甲: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1945年9月3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高奏凯歌走向和平。 主持人乙:那是一段沧桑的历史,那是一段为了正义与和平战斗的历史,他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主持人甲:让我们勿忘国耻,共同回顾那场空前的灾难吧! 主持人乙:请看大屏幕,各小队介绍收集到的抗日战争资料 (问答8人)。 生1:抗日战争是从1937.7.7 卢沟桥事变开始的 生2:抗日战争经历了8年 生3:抗日战争是1945.8.15结束的 生4: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生5:“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持词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主持词 同志们: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回顾中国的抗战史,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迅速强占了中国的东北全境;到1937年,日本又蓄意制造“七七事变”,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再到1945年9月3日,日本正式向中国战区递交投降书。在抗击日本侵略的过程中,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辱,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簿的力量。今天,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隆重纪念这场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英雄壮举,是为了铭记历史,反思教训,总结经验,永葆和平。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奏国歌…………) 请坐。 70年前,为了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为了民族的幸福和进步,千千万万英勇的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他们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同日本法西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的血与肉融入到中华大地、山河原野,他们英勇不屈的精神,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铸就成为中华民族史上的壮丽诗篇和不朽画卷。 我们**是入川的要道,也曾经是抗日的重要阵地。从1940年6月,日军占领**,

至1945年日本投降,日军在**这片土地上无恶不作、罪恶滔天,先后制造了古老背惨案、高家店惨案等多起惨案。日军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奋勇反抗,邹连山、段伯仁等一大批热血青年自发拿起刀枪,杀鬼子,除汉奸,掀起了**抵杀侵略者的斗争热潮。对很多人来说,我们都是抗战的“非亲历者”。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曾经研究过**抗战史的**,为大家讲述《沦陷中的**》。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有请**为我们讲述《沦陷中的**》,大家欢迎! (讲述…………)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的精彩讲述表示感谢!请少先队员向**献花! 同志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让我们向这些民族脊梁致敬!让我们的民族精神一代代传承! 接下来进行第三项议程:少先队员宣誓。 (宣誓…………) 同志们,历史是现实的向导,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虽已散去,但战争给我们的记忆仍刻骨铭心;救亡图存的任务虽已完成,但民族复兴的事业仍任重道远。抗日战争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宝贵的精神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资料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资料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及军方代表、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华民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1946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将一年前庆祝胜利的首日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定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告,规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XX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为何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XX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决议,延续了中国政府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相关规定。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日为9月3日。

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表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意志。 放假通知 XX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XX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9月3日至5日调休放假,共3天。其中9月3日(星期四)放假,9月4日(星期五)调休,9月6日(星期日)上班。 有关阅兵的问题,这次阅兵的主题是什么?今后是不是每逢重大纪念日都要组织阅兵呢? 阅兵是国家礼仪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就有“沙场秋点兵”的做法。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活动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惯例,是纪念活动不应缺少的一部分。这次阅兵的主题,是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曲睿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有感 太来中学:陈焱红今天祖国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同时我也观看了阅兵的全个过程。在观看的过程中让我不禁的想起了七十多年前的中华大地,被日本侵略者残酷的烧、杀、抢、掠。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先进的武器,只有小米加步枪与一个拥有世界军事强国称号的日本抗衡,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中国人民拥有一颗必胜的心,决心和日本拼杀到底。最终经过八年的抗战,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民族战争的胜利。这次阅兵正是对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纪念,这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意志彰显,这是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和不可动摇的原则宣誓。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个主题就是为了更好的表明,中华民族要不忘历史,牢记历史上那场战争之残酷性,对中华民族存亡的威胁之危险性。也强调和告诉当今中国人民,只有民族大团结,共同奋战,不怕牺牲,才有国家光明之未来,才有今天中华民族之强大!同时也告诉了世界人民和平是需要大家来维护和捍卫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同时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1937年的12月13日起,日本在南京制造了长达六个周的大屠杀,杀害我国无辜军民30多万,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今天让我们牢记历史,就是为了要让祖国十三亿之多的同胞们记住,曾经日本对我们的残酷。

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不要把我们曾经的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我们要珍爱和平,才能开创出美好的未来。在2014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中,国家主席习近平讲到了,历史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事实不会因巧舍底耐而消失。 今天的阅兵活动,告诉了那些想篡改历史的人们,今天的中国不是曾经的中国,那个积贫积弱的民族已经成为了过去。如今的中国正在强大起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记住历史,不要忘记曾经的战火画面。我在观看的过程中记下了这样一句感人的话,“最后一碗粮,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就让我感想到了当时中国人民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恨,和迫切战争的胜利以及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致词中讲到了,强国必先强军,强军才能安邦。因为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就告诉了我们,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只有万众一心,汇集力量,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阅兵式上,我们国家也邀请到了一些国家出席抗战胜利70年的阅兵仪式纪念活动,我们有幸的看到了在世界上有多少的民族对战争的愤恨,对和平的向往。我相信他们都是为友谊而来,为和平而来,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来。 从“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个主题,我体会到了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要给学生传递正能量,要让祖国的学生们有一定的忧患意识,要让他们记住历史,记住过去。同时也体会

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诗朗诵

托起明天永远不落的太阳 1 历史的风,抚摸着记忆的脸庞; 2 我们在纪念碑下畅想; 3 岁月如歌,早已掩盖白山黑水的创伤; 4 不曾忘记的是为自由而战的梦想; 5 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在我脑海里徜徉; 合一首首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之歌在华夏大地回荡! 1 卢沟桥,枪声划破夜空的忧伤, 2 震惊的呐喊穿越盛京的黑夜茫茫 3 日寇的铁蹄践踏在古城的大街小巷; 4硝烟掩埋了同胞屈辱的目光, 5为了那高粱依旧火红,大豆依旧飘香,合:无数炎黄子孙的鲜血在土地上流淌; 1 月亮在夜空中探出憔悴的脸庞。 2 群星的头发拂过流血的山岗, 3 血雨腥风写着历史的诗行, 4 梦里和着泪水喊着久别的亲娘 5 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一浪高过一浪,合:一次次敲打着激昂的胸膛! 1 挣扎终于在战火洗礼中变成了不屈的脊梁, 2 中华名族沾着民族的血泪写下新的篇章。

4 在心底吟唱着:祖国啊我父母之邦 3黄皮肤的汉子面向太阳冉冉升起的地方,

5 写满勤劳的双手拿起了正义的刀枪合:用儿女的身躯换来母亲永恒的芬芳。1当五星红旗在共和国洗礼中飘扬。 2 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神州大地传唱 3 我们胸前的红领巾飘舞出斗志高昂 4抖落掉尘埃,收好出征的行囊 5把祖国的日月放在我们肩上! 合站在古老的城墙脚下去看冉冉升起的朝阳! 1 你看,江河两岸碧波荡漾麦浪飘香 2 你看,红旗下的娃娃扬起笑脸神采飞扬。 3 你看,跨世纪的我们用歌声裹着甜蜜畅想 4 你看,美丽祖国在新时代的沐浴下熠熠闪光, 5 我们把繁荣富强举国腾飞的号角吹响合:我们和世博园里的小树一起成长。 1从今天出发,从这里出发,我们是明天的太阳! 2 带着嘱托,带着畅想,带着色彩我们走在新世纪的路上 3从今天出发,从这里出发,我们是未来的栋梁!4让辽阔的大地去检验我们播种的未来一行行。 5 从今天出发,从这里出发,我们是祖国的好儿郎!

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资料:抗战胜利纪念日

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资料:抗战胜利纪念日 中国政府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活动,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 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 美好的未来。 华夏儿女的历,有一段血与泪的岁月,也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屈辱 历程。纵然有再多的屈辱,流再多的血和泪,我们也坚强地面对。因为,那依旧是我们中华儿女历最为骄傲的篇章。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彻底将中日战争拉开了帷幕。日本 侵略者全力进攻中国,踏着中国将士的血泊,在卢沟桥上无数座雄狮 的怒视下,迈开步子,冲向北京城。华北人民奋力抗击,我们没有战败,因为我们没有畏惧。日军对中国的发动了第一次侵略后,人们发 出了“为保卫国土流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 怒吼。侵略者的肆虐,彻底点燃了华夏儿女的愤怒。但战争总是残酷的,多少母亲每日都在期盼儿子的回归,多少妻子昼夜在想着丈夫的 到来。却始终无法盼到他们的归来……没有人知道,有多少的家庭在 战争中分散,有多少文明在战争中悄无声息的消逝。 为了保卫家园不受侵害;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人们不惜代价,誓死抵抗侵略者。终于,经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 15日,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儿女站了起来,将无情的侵略 者赶出国土,结束了残酷血腥的战争。八年的战争中,无数的革命先 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荣耀与辉煌。所以,我们更 因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珍惜先烈为我们创造的条件,做好一个学 生的本分,学习先烈们大无畏的品质,克服一切困难,迈向成功。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

英灵永不朽,我辈当自强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七十年有多久?对于人类进化史,七十年只是沧海一瞬;对于个人成长史,70年可以是一生;而对于中华民族,七十年是一部史诗。这是一部民族的奋斗史,这部历史长卷书写着一个民族从战火的硝烟中站起,一步一步走向强大,走向富强的艰辛历程,这是我们可以在父辈的讲述和自身的成长中慢慢体会的一段历史。今天我想翻开的是另外一部更加惨烈的史书,那里面记载着血与火,苦和泪,一个民族的耻辱与抗争,那部书的名字叫《抗战》。 1937年7月7日,这个原本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子,因为几声划破天际的枪炮声,从此变得与众不同,为期八年的抗日战争就此拉开序幕。我们在历史教材中找到了以下名词: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枣宜会战、百团大战……我无法再一一列举下去,我感到穿越时空历史传递给我的压迫感,拨开历史的漠漠烟尘,我仿佛看到了每一场战役之后硝烟还未散尽的战场上累叠如山的尸骨,感受到了战场上死一般的沉寂,我甚至还能依稀看到阴霾的天空下抬着担架默默撤离的战士的背影……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因为落后,丧尽天良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中国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因为落后,灭绝人性的日寇对我东北同胞进行活体实验;因为落后,日寇肆无忌惮地在华夏大地上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一时间,日军铁蹄践踏之处,血雨腥风,尸横遍野。血与火的教训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我们在屈辱中看到了这样一个真理:世界尊重强者,抗争是唯一的出路。 中国不缺勇士,从来都不缺,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一个又一个志士挺身而出,历史选择了他们,而他们选择了牺牲,为国为民为未来,他们的死重如泰山!让我们带着敬意再一次重温他们曾经鲜活的面容:

我们是中国人--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征文

我们是中国人 70年,抗日战争胜利已有70年了,对于现在处于和平期的我们,对于正在纪念抗战胜利的我们,千千万万不要忘记70年前的哪些苦恨。 1937年7日至1945年8月,约八年时间的销火之战,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一手一把大刀,一枪一膛子弹,真真实实的打出赢的。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南极大屠杀…这些战争是我们中华民族血与泪的历史。那枪杀炮轰,活埋焚烧的日本侵略者着暴行激起了我们抗战战士们的怒火。我们似乎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边疆战场上,一个个身如浴血的战士们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但是,70年来,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始终未散,钓鱼岛事件,私改日本历史科教书史实,掩盖历史罪证等,一个又一个挑衅中国主权和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极端事件,严重影响了两国人民感情,可他们,似乎从未在乎过。 那数不清英魂的民族战士啊;你们用自己的鲜血为这饱经沧桑的国土上,最祭奠,你们这种“死了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的精神,呼吁了成千上万的中华同胞为祖国献一份心,你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欲报国何须生于乱世,又何止在沙场上拼杀,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史实和整中国近代历史,放眼现实,我深切的认识到只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们团结,国力增强,中国民族才能力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的翻动,我们要用智慧扬起不倒的帆,用勇气筑起高大的墙,用青春普写出不负古人的精神之歌,用热血浇灌出那无愧与先辈们的历史篇章。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中华民族之耻,中华民族之恨,我们深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保家卫国。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一)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二)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三) 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四) 随着七七事变,抗日战争打响,很快国内出现了灭国亡中的论调,而后汪精卫带着四十几位将军三十几万军队在南京建立为国民政府,号称南京国民政府,本文(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内容) 由手抄报网,更多内容请关注出guo.. “战!团结而坚决的战!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这是叶剑英为《新华日报》创刊的题词,慷慨激昂,鼓舞人心。 抗战初期,武汉风云际会,成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重要政治 舞台。叶剑英来到武汉,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参谋处处长,协助周恩来分管军事和统战工作。 叶剑英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高的军事造诣。武汉抗战期间,他撰写了许多军事理论文章和评论,分析军事形势,提出抗战方略,宣传抗战必胜,鼓舞军民士气,推动国民党坚持抗战,充分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华和远见卓识。出guo这些文章以全国抗战的事实为依据,指出毛泽东持久战思想是英明论断、党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无比正确、团结抗战的力量威力无比、装备精良的日军是能够战胜的。强调“我们坚信一年又一年的坚持,一定可以积累成为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叶剑英曾任黄埔军校军事教官,在国民 党高级将领中有很高声望。他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军事统战工作。国民党军184师师长、滇军将领张冲坚决抗日,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周恩来和叶剑英秘密会晤张冲,并应其请求,指示长江局友军工作组派薛子正任其秘书,给张冲以很大的帮助。1938年4月,张冲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给予日军以重大杀伤。周恩来、叶剑英在武汉先后会见川军邓锡侯、刘文辉的代表,商谈合作抗日等问题;介 绍抗日名将何基沣到延安参观;看望慰问台儿庄战役中身负重伤的国 民党127师师长陈离;建议并帮助国民党相关战区设立“民众动员委 员会”、“抗敌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团体,开展抗日宣传组织等工作,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发展。 叶剑英十分关注战局的发展变化,及时向国民党军事当局提出 重要建议。1938年3月上旬,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协助第五战区司令 长官李宗仁指挥作战,临行前特意把周恩来和叶剑英请到自己的住处,诚恳地请教对日作战方略。周、叶科学分析形势后,建议津浦线南段李品仙、廖磊两个集团军在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率部配合下,运动于[.]淮河流域,威胁日军,使之不敢贸然北上支援从华北南下的日军。同时,在徐州以北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后来,周恩来、叶剑英又派张爱萍以八路军代表的名义去见李宗仁,建议在济南以南,徐州以北抵抗日军,同日军打一仗。 李宗仁欣然采纳这些建议,客观上促成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关于抗日战争纪念日的胜利70周年祝福语

关于抗日战争纪念日的胜利70周年祝 福语 1945年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全面的历史将对后人赶到更好的教育,爱国主义将回到它本身的含义。中国政府应该此,告诉年轻人一部完整的抗战史,以史为鉴,立足长远,为真正富民强国制定一套历史教育体系,发奋图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 1.抗战胜利纪念日,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和其他惨案中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并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而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虎队;不会忘记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伤的外国医护人员;不会忘记真实报导和宣传中国抗战业绩的外国记者;不会忘记为中国抗战胜利付出过心血的外国军事顾问及其他方面人士;我们更不会忘记在中国东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 年抗战,留给我们太多伤痛的记忆,然而不要忘了,胜利,也是抗战的组成部分。铁血山河中,有泪有笑的日子从未远去。痛,要铭记,欢,也要大声喊出来。内敛的性格不是障碍,纪念日,就该以各种方式表现出一个大国的厚重与乐观。

3.历史不能忘记,历史更不允许篡改。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是为延续仇恨,而是为吸取教训,不能让过去的事情再次发生。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用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唯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青年是中国的未来,如果这段历史被青年遗忘,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希望设立这样的纪念日,让人们回忆并牢记这段历史,时时提醒国人勿忘历史、振兴中华,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社会共识,让华夏儿女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努力。 7.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60年前的今天,我们抗日胜利了,日本无条件投降。所有国人都会把今天这个日子铭记于心的。 8.每年九月三日,全国人民应对我国军民经过伟大的八年抗日战争和苏军出兵解放东北的援助而取得对日胜利的光荣历史举行纪念。 9.抗日战争胜利,倏忽已届两载。这个胜利是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的,经过这一次底胜利,洗刷了鸦片战争百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文5篇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文5篇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文1篇 对于现在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对于正在纪念抗战胜利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70年前的那段耻辱!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70年前,一名中国记者登陆刚刚投降的日本进行采访,把他在日本的见闻和感受都记录了下来,告诫中国人:所谓的投降在日本人看来只不过是临时休战而已。警钟长鸣,70年后的今天重读旧文,相信读者心有戚焉…… 从1937年到1945年,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中国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铭记烈士的鲜血,反思国家民族的未来。通过纪念,增强爱

国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华民族不再受外敌欺辱,我们做得到! 今天,我们缅怀历史,听抗战老兵讲述抗战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痛定思痛,奋勇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文2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而又不堪回首的日子,交织着惨烈、屈辱、反抗、愤怒与自豪…… 前不久,我们一家参观了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内所展示的那段艰苦、惨烈的历史让我们揪心、握拳。 正厅浮雕上,手无寸铁的百姓,倒在日本侵略军的机枪刺刀下,倒在故乡贫瘠的土地上;堆积的鹅卵石掩盖着数百名幼童的尸体,一位母亲的雕像立在一侧。她一手抚胸悲歌,一手攥拳怅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文3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文3篇。这悲与恨在此凝固了半个多世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