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开发与规划

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开发与规划

(完整版)我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意义与作用

我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意义与作用 文化旅游产业把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抓住了文化与旅游的内在联系,顺应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规律,明确了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当前与未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第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 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对旅游产业不断提出新要求,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调整和提升的新时期,而此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不仅如此,在新一轮的产业整合与竞争中,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必将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相联系可以说,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 第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总体档次低,发展方式落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用文化来提升旅游产业的品味与档次,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再创新与产业化,实现从单一的文物观光型向文化体验型转变,既弘扬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又塑造现代文化,实现旅游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从而推动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有利于旅游产业功能的完善旅游产业不仅具有解决劳动者就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更具有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知识增加,境界提升的功能过去一味地强调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而其它功能功能被弱化现代旅游业教育与提升人们境界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以公益目的教育目的文化传播目的为主导的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有利于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通过推出一批文化创意产品,让静态的文化资源活起来,使静态文化动态化,地下文化显性化,从而既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与先进部分,又有利于建设现代文化,促进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 第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有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充分兑现一般来说,文化旅游目的地是文化遗迹品位高分布密集的地方,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与品牌价值,是该地区或国家一张重要名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利于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促进旅游目的地价值的充分兑现。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范文 文化事业和旅游产生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全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新姿态、新作风、新思路,努力实现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跨越。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市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我区“一二三六”经济发展布局,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为目标,确立“深化事业、推进产业、发展旅游、强化管理、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多方利用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文化事业体系和文化产业格局,为努力打造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交融的高品位、多样化、开放型的文化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增强文化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在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完善文化设施、发展基层文化、提高精品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今年主要工作目标是:群文工作:举办100场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培训各类文艺骨干100名;新增各类文艺团队20支;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000人次;创作文艺作品100个,获市级以上各类奖项10个。 旅游工作:完成文脉挖掘、整合、利用和推介;完成“龙飞渡跸”牌坊、“天子津渡”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工作;做好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整合开发;完成*旧址搬址,推进施工建设。 文物文博工人: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积极搞好《*历史文脉》编撰工作;完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和整理。 市场管理工作:在引导、规范、发展和繁荣方面下功夫,积极营造服务全区经济的良好氛围;引进文化企业1-2个,实现税收100万元。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设施载体建设工程。 1、积极推进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做为重要的国有文化阵地,无论是提升区域文化品位,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文化工作“四基”要求,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尽快落实图书馆(文化馆)的新馆建设。 2、启动*机器厂旧址的落架大修工作。本着保护文物,传承历史文脉,发展旅游产业的原则,协调、监督设计、维修单位如期进行落架大修各项工作。 3、全面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积极发挥我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优势,利用网上资源、多媒体技术开展网上浏览、讲

旅游产业链

旅游产业链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旅游产业链 百科名片 旅游产业链就是为了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旅游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承担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共同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 1.旅游产业链的内涵。 自1990年傅国华提出“产业链”一词以来,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相关的研究。然而,至今有关旅游产业链的研究还相对缺乏,对其内涵的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分歧。笔者认为:旅游产业链就是为了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旅游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承担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共同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 2.旅游产业链结构分析。 旅游产业链是以旅游产品为纽带实现链接的。从整个旅游过程来看,提供旅游产品的不同行业组成了一个链状结构,游客从旅游过程的始端到终端,需要众多的产业部门向其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他的各种需求。其中,不仅包括: 旅行社交通部 门 餐 饮 酒 店 景区景 点 旅游商 店 旅游车 船 休闲娱乐设 施 等旅游核心企业,还关联到: 农业园 林 建 筑 金 融 保 险 通 讯 广告媒 体 政府和协会组 织 等辅助产业和部门。 前者构成了产业链的链上要素,后者为产业链的动态链接与正常运营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3.旅游产业链的定义。 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价值链界定。旅游者的需求拉动了旅游产业要素的形成,因此旅游产业链的界定也常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出发。如李丹枫等认为,旅游产业链是指旅游消费者从获得旅游信息并决定进行某次旅行、经过空间移动,到最终实现旅游体验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因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消费涉及的企业分属不同的产业类型而形成的一种产业链接关系(李丹枫覃峭 & 张林, 2009)。何建民提出,对于常规旅游来说,旅游价值链包括: 目标顾客的选择定 位 产品设 计 价格制 定 渠道选 择 形象推 广 等(何建民, 2007)。 这类概念都强调产业链始于旅游者空间移动,止于旅游者旅游消费体验的实现,是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相关企业的集合。这种界定方法使旅游产业

文化传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pdf

一、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SWOT分析 (一)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优势 2.禹羌文化旅游资源治水有功的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其出生地一直都是历史及考古学家争论的焦点。“禹生西羌”已经得到考古界权威的确认,国家相关机构授予北川“大禹文化之乡”的称号。北川县内相关的禹迹众多,包含大禹故里、北川及禹穴沟大禹文化遗迹,建有大禹纪念馆、禹王庙,每年六月初六大禹生日,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祭拜大禹的活动。 3.地震旅游资源北川老县城完整的地震废墟遗址和唐家山堰塞湖一起构成全世界最大的现代地震遗址,大量救援遗物和遗存,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其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在全世界具有垄断性,为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可供游人观光,纪念亡灵。 4.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羌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北川县作为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文化在这里保存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羌文物在这里保存最多。打造了一个北川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修复严重受损的羌族文物,抢救灾区文物、文化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民间文化数据库,编写羌族文化普及读本。实验区的主要地域为关内北川漩坪以上乡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劣势 1.北川文化资源缺乏系统化和内生能力北川文化资源丰富,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众多的特色文化资源都是一个个小的单点,没有形成方向、空间、意象等相近的网络和集群,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因此,难以产生内生力量,难以实现空间的生产力。 2.北川文化产业没有龙头和市场北川文化资源得到了专家、学者、政府、社会的认可,但是,没有最具影响力创意文化作为龙头文化来支撑、来带动,所有的文化都是静态的,活态化程度低,因此,自然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没有市场,自然不能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更不能将文化产业化、商品化、货币化。 (三)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机遇 “5·12”地震对北川人民是一场浩劫,但却让北川一下子成为全球人人皆知、人人关注的地方。同时地震后出现的具有全球垄断性的地震城市废墟遗址资源及堰塞湖等其他的旅游资源,也为北川打造新的地震观光市场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一)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1.发展产业链结合自身现有的民族文化,大力开发与羌族民俗文化相关的周边产业链,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民族文化周边产业共同繁荣的产业链,打造整体品牌,创造规模效益。既无形中宣扬了羌族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为北川旅游业增添了有灵魂作用的核心文化,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2.将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实现文化北川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北川文化和民俗特色风情为内涵,涵盖文化会展、文化培训、演艺娱乐、艺术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休闲旅游等领域。扩大和提升文化大援建,增加两家有创意实力的文化企业投资北川文化市场,并向一线城市乃至国际市场扩展辐射,建设文化北川。 (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1.发挥药王谷景区、九皇山景区位于九环精品旅游线上的地理区位优势及优美的自然生态、优越的气候条件,构建九环线北川段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线。 2.将新老县城及唐家山堰塞湖一线打造成为以地震大爱文化为主题的纪念、缅怀旅游线。 3.充分利用禹里——小寨子沟沿线的自然风光及禹羌文化特色,打造禹羌文化体验区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构建古羌文化旅游走廊。 (三)加快旅游产业要素建设 1.大幅度提升旅游交通水平。打造新老县城的主题景观大道。按照分段、分主题展示北川形象的要求,完成新老县城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美化和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打通青叠路,完成新县城及全县各主要道路沿线、重要节点旅游导视系统和景观小品的设计安装。 2.设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依托北川原生态的物产资源,吸纳禹羌文化、红色文化、大爱文化等元素,结合特殊的地震题材,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尤其是重点开发地震纪念品、羌绣文化纪念品、影像印刷品;利用我县丰富的土特产品,民间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结合现代创意思维,开发西羌水磨漆、山核桃工艺品、古羌茶叶等独具北川特色的旅游商品,使购物旅游开发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启动“旅游提升计划”一是研究制定北川旅游产业整体包装策划方案,打造精品旅游品牌;二是推出宣传准确,有吸引力、影响力、涵盖面广、朗朗上口的旅游宣传语(如:大禹故里,中国羌城);三是拍摄制作一部高品位、有震撼力、短而精的旅游宣传广告片;四是在川内交通干线醒目位置设置大型户外旅游宣传广告牌,包括成渝路、成绵路、辽宁大道、“九黄”环线、山东大道等;五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加强网络宣传;六是坚持举办一年

经典案例-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部署和《北京市“十一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确定的八个中心之一的文化旅游业的建设目标,依据《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北京奥运旅游行动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制定《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期限为2006-2010年,是《“十一五”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指导和促进全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与方针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指为了满足旅游者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而策划设计的文化活动内容并形成旅游者可以体验参与的活动,以及为此而必备的制度安排和设施条件。创意主要是释放在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设施上。从旅游业角度看,重点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谋划,包括原有产业的稳定发展和深度发展,以及新型创意产业的培育。旅游创意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创意(增加文化品位)、旅游活动创意(增加深度体验)、旅游商品创意(加强设计水平)和旅游服务创意(更加人性化)等方面。 (一)发展目标 依托北京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完善丰厚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游客满意度,传播中华文化和首都文化,到2010年,形成北京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框架,把北京建成中国文化旅游创意中心,力争建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创意城市。 (二)发展战略 制定并实施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旅游文化创意发展战略措施。总体上包括对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提升改善,并不断新增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 1、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北京旅游产品。 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创新力,不仅有创造力产生出新的思想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实践新思想、新观念,把新思想和观念转变成可出售的产品和服务。要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核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行业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2、实施深度开发战略,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值。 利用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提升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创意,增进和挖掘文化内涵,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原文出处】资源开发与市场 【原刊地名】成都 【原刊期号】20104 【原刊页号】322~326 【分类号】F9 【分类名】旅游管理 【复印期号】201007 【英文标题】A Study on the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between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9XJY033);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编号:09ZDB01);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湘财教[200870])。 【作者】张海燕/王忠云 【作者简介】张海燕(1970-),女,甘肃省兰州人,硕士,教授,主要研究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王忠云,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内容提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在回顾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产业边界做出界定,并构建了两大产业的互动融合机制;然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并从技术、产品、企业、市场四个层面对两大产业的融合过程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通过体制观念整合引导市场整合,进而促进资源整合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摘要题】本期关注 【英文摘要】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was the inevitable trend and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defined the industry boundarie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and constructed the interactiv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the two industries. Then, it fromed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chain, analyzed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the tourist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explained from four aspects(technology, products, enterprises and markets). Finally, it proposed the path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lead the market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concept integration,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产业融合 tourism industry/cultural industry/industrial convergence 【正文】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同属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其中旅游产业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文化在旅游经济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不断地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旅游业如何加大自身的文化含量、两大产业如何实现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将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产业融合

浅谈文化旅游发展

浅谈文化旅游发展对策之我见近年来,人们对于文旅的需求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个性化、差异化,前往同一目的地,消费者会选择不一样的行程路线,居住不一样的特色酒店或民宿,同样人数的游客可能产生数百种不同的消费需求。这就要求文化旅游更加丰富化,生产出更多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旅游需求。 但是,目前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链是不完整的,供给短板多,运营效率低下,产业环节的缺失导致了文化旅游产业产品雷同、要素堆积等等问题。给消费者的旅游感受千篇一律,形式和流程大同小异。(例如厦门的曾厝垵,里面的旅游产品和美食都给人同一种的感受。)其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文化旅游的发展时间较短,对于这个行业,绝大部分企业不熟悉全过程产业链。 2、国内没有形成品牌输出的龙头企业。 3、文化旅游的前期投入精力大,涵盖了交通、娱乐、住宿等方面。 4、绝大多数的文化旅游项目,其概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其方案价值大于落地价值。 5、并未深入挖掘到文化的深刻含义,只停留在表面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 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文化旅游的发展,大力开发文化旅游。我国旅游资源丰富而分散,开发的资源广阔。我认为文化旅

游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政府对其进行引导,例如政策、法律法规,推进机制的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机制和政府职能的转化。 2.培养更多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让企业了解其中的运行机制与产业链的全过程,促进市场主体的成熟,以更好的适应文化旅游多变的市场。 3.培养相关创新型的人才,各大高校加强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文化旅游市场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确保人才资源。 4.开发不同的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历史古迹、建筑设施、革命遗址、民族习俗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避免文化旅游资源的千篇一律,雷同堆积。 5.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特色,提升文化旅游的品味。当下的消费者旅游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更加注重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所以应当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6.积极开发富有创意和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不要让消费者感觉,好像这个旅游地区的产品都是一样的,让人毫无兴趣。同一种产品没走个两三步,又出现了一模一样的。 7.提高文化旅游的体验感,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住宿、交通等等都要跟上,让旅游者的体验感增强。 8.注重精神层面,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旅游者受到积极的文化熏陶,形成良性循环。

(完整版)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为充分发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二)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

(完整版)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 概述 文化的发展固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途径,但通过过去发展历程的实践证明,以旅游为载体发展文化,不仅能够引起大众对相关文化的认识兴趣,从而促进文化的挖掘和弘扬,而且还可以通过旅游活动实现文化资源的保值增值甚至创新。在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文化统计框架中,将文化统计分为十类,而这十类大多数都是与旅游密切相关,其中的文化遗产、环境与自然、社会文化活动等更是旅游的主要资源。由此可见,旅游和文化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定义 文化旅游产业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宗教等内容。其涵盖性强,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相关的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

“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活动。综上所述,文化旅游产业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 “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同样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其中,文化旅游产业将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及对地区经济的推动 文化产业是工业文明、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众多文化产业的利好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希望通过文化产业的振兴,迅速提高国家软实力,实现经济实力和国民素质的并速腾飞。 2009年国务院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式将文化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案例

文化旅游产业:推进文化旅游相融合相渗透李建庄https://www.doczj.com/doc/852050803.html,2012/4/24 09:18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推进文化和旅游相融合 文化旅游产业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文化为内容、旅游为载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显现出良好效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文化旅游相互融合,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自然禀赋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和旅游的载体作用,建立完善文化要素和旅游要素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文化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是推动文化旅游发展新跨越,加快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撑产业的重要途径。 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方式转变的具体举措。近年来,河南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特色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力提升了文化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厚重文化为支撑,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依托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增强旅游活动的认知性、趣味性,寓教

于乐、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是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民俗传统丰富多样,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目前全省84家国家5A和4A级景区中,历史文化和文物景区占半数以上,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河南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嵩山旅游与少林武术文化的结合。通过香港电影《少林寺》使登封嵩山少林景区知名度显著提升,通过举办国际少林武术节、打造禅宗文化旅游演艺节目等,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开封旅游与宋都文化、洛阳旅游与佛教文化、安阳旅游与殷商文化等都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走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路子。近年来,河南各地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通过建设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文化产业园区、旅游产业集聚区等,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河南编制的中原旅游区发展规划已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构建全省“两带五区”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沿黄古都旅游带、嵩山禅武文化旅游区、桐柏—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区、豫东平原古文化旅游区等,着力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东方文化寻根之旅、中国功夫之旅等系列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旅游业由资源依赖型向文化创意型、市场低端型向市场高端型转变。 以整体营销为手段,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文化、旅游产业是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推介、产品展示等市场开拓环节具有较好的融合性、互补性。为提高营销效果,必须更加注

旅游产业链和结构分类

旅游产业链和结构分类 一、旅游行为的要素构成 旅游业流行的是六要素,我个人认为可以扩大为十要素。 吃、住、行、游、娱、购、体、疗、学、悟。 体育和疗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两大要素,它跟娱乐和游览等还有很大的差异,学习与感悟,是旅游中非常重要的精神要素,这样,可以区分出几类结构: 基础要素:吃住行; 游乐要素:游览、游乐、娱乐; 康体要素:体育运动、建身、修复、疗养; 精神要素:修学、学习、感悟。 二、旅游的产业构成 旅游产业是一个多行业的综合构成,综合性太强。 我们可以将旅游产业的概念提升后概括为:旅游是离开住所及办公场所的所有人类休闲方式,包括了离开家庭与单位的出游过程中所涉及到所有的方面。 旅游涉及的行业非常多,我们大体上将其分为八大类别、十三个行业: 1、游憩行业:包括景区、公园、娱乐区、游乐区、主题公园、体育园区、康疗区、旅游商业区等的经营管理和运作的行业; 2、接待行业:宾馆、饭店、餐饮、会议、展览等。 3、营销行业:旅行商务行业、旅游媒介广告行业。主要是旅游营销渠道方面,包括旅游文件、旅游广告等等相关的方面; 4、交通行业:公路客运、铁路客运、航运、水运等。 5、建设行业:园林绿化、生态恢复、古建、艺术装饰等建筑行业。 6、生产行业:车船交通工具生产、游乐设施生产、土特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加工、饭店用品生产。 7、商业行业:旅游购物商业、购物休闲商业等。其中购物休闲商业就是SHOPPING MALL的概念,如北京六十八万平方米的金元商场,超大规模的商业休闲场所,足足可以玩三天,它已完全超越了一般的商场提供多样的购物选择的概念,而成为了一个购物、观赏和娱乐完全结合在一起的场所,我们把这一类商业项目都作为与旅游相关联的项目看待,包括步行街,是一个商业旅游中很重要的产品,一边观物、一边游览,步行街中必须要有文化、小品以及其间的一些娱乐化的概念,这一类的产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8、旅游智业:规划、策划、管理、投融资、景观设计等咨询行业。 三、旅游产业链的结构 上述八大类别形成了旅游产业链,即我们所谓的大旅游视野概念:就是把旅游产业链作为一个更加全面的、互动的结构清理出来,形成一个大的构造,即为旅游大视野中核心的部分,它包括—— (1)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 宾馆酒店业、餐馆业、运输业、文化业、娱乐业、体育业、保健美容疗养业、博彩业、会展业、生态与观光农业、加工工业、技术产业 (2)综合提升的产业: 就是说旅游与其相关联的目的地的结构导致了旅游整合而形成的相关结构,其中: 第一是旅游房地产业,以度假结构为依托,第二居所和第三居所等所体现的旅游度假酒店、旅游公寓、别墅区等等形态,将旅游与房地产相结合的旅游房地产业; 第二种是城市游憩型商业,如步行街、SHOPPING MALL、中央游憩区(典型的如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三里屯、什刹海等)是城市休闲的核心区及旅游小城镇,这就把旅游的产业链与城市经营、城市运营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把旅游和城市名片的打造、城市旅游、城市周边旅游、景区旅游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个以旅游产业为依托的城市经营的理念。 这样地把旅游不同层面结合起来之后,当我们作一个旅游产品、作一个片区开发的时候、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方案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方案

XX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XX镇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整合本地现有得天独厚的XX景区旅游、独有的XXXXX文化、以及特色旅游产品等资源,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进行营销与推广,打造XX镇特色生态体验服务品牌,促进文化传播效应,加大景区知名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产业化发展。项目发展规划方案如下: 一、发展现状 1、旅游发展现状 2、文化发展现状 3、经济发展现状 XX镇地处县城西北方向,人口8748人,该镇距县城9公里,境内交通便利,民风淳朴,主导产业有蚕桑、食用菌、畜牧、烤烟、山林经济等,民办农产品加工厂两家。XX镇主要以农产品的种养销售为主,产品质量错综复杂、品类多而杂、包装简陋或无包装,产品附加值低,产品与其它区域差异化小,没有形

成特有农产品。 二、发展的必要性 1、统筹发展 以旅游为优势产业,按照的发展理念,整合区域内的相关产业、特色产品、农家乐、旅游资源等,统一品牌、统一形象、统一出口,突出特色的发展模式,系统化优化提升,更好的与文化旅游相辅相成,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承载方式 谁拥有文化品牌,谁就拥有引导文化消费潮流的主动权,谁就占据文化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将一种绿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文化魅力和经济张力。只有切实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两个作用,打造具有XXXXX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才能创造出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XX镇的文化旅游品牌,应该是以XXXXX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机统一,回归大自然和回味历史文化的辩证统一。以XXXXX文化为载体,扩大宣传旅游景点,带动人气,大力发展产品的,带动区域的产业发展。 三、战略规划 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2019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范文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事业和旅游产生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全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新姿态、新作风、新思路,努力实现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跨越。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市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我区“一二三六”经济发展布局,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为目标,确立“深化事业、推进产业、发展旅游、强化管理、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多方利用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文化事业体系和文化产业格局,为努力打造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交融的高品位、多样化、开放型的文化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增强文化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在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完善文化设施、发展基层文化、提高精品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 今年主要工作目标是:群文工作:举办100场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培训各类文艺骨干100名;新增各类文艺团队20支;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000人次;创作文艺作品100个,获市级以上各类奖项10个。 旅游工作:完成文脉挖掘、整合、利用和推介;完成“龙飞渡跸”牌坊、“天子津渡”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工作;做好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整合开发;完成*旧址搬址,推进施工建设。 文物文博工人: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积极搞好《*历史文脉》编撰工作;完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和整理。 市场管理工作:在引导、规范、发展和繁荣方面下功夫,积极营造服务全区经济的良好氛围;引进文化企业1-2个,实现税收100万元。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设施载体建设工程。 1、积极推进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做为重要的国有文化阵地,无论是提升区域文化品位,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文化工作“四基”要求,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尽快落实图书馆(文化馆)的新馆建设。 2、启动*机器厂旧址的落架大修工作。本着保护文物,传承

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课件.doc

目录 1. 摘要 2.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 3. 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3.1 文化旅游的基本概述 3.1.1 文化旅游的内涵 3.1.2 文化旅游的核心 3.1.3 文化对旅游的促进作用 3.2 2011-2015 年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概况 3.3 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3.4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应对对策 4.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4.1 山东省文化旅游业发展概况(山东旅游业推出一批具有浓郁文化底蕴精品项目二、山东积极打造优秀文化旅游品牌三、2012 年“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得到有效推广四、促进山东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 策) 4.2 山东文化旅游发展特色(蓝色海洋文化、儒家传统文化、红色革 命文化) 5.2015-2020 年文化旅游业发展前景预测 5.1 2015-2020 年旅游业总体前景展望(以下为提供思路)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探讨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流趋势预测

三、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走向浅析 四、中国旅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透析 五、我国旅游产品将更加丰富 六、“十二五”中国旅游业收入预测 5.2 2015-2020 年文化旅游业的趋势分析(以下为提供思路) 5.2.1 2014 年文化旅游业趋势分析 5.2.2 农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大好机遇 5.2.3 欠发达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空间广大 5.2.4 扩大内需政策下文化旅游业投资前景看好 5.2.5 文化旅游业发展机遇与投资策略 6.结语

5.2 2015-2020 年文化旅游业的趋势分析 5.2.1 2014 年文化旅游业趋势分析 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在2013 年中,全年中国的旅游收入可以达到2.9 万亿元,国家的旅游人数达到了32.5 亿人次,出境旅游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的,达到了9730 万人次,入境旅游的外汇收入达到了478 亿美元,新增的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达到了50 多万人。2013 年旅游法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中国旅游业法制化建设实现了根本性的突破,进入了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投资 在快速的增长,2013 年全国的旅游直接投资是达到了5144 亿元,其中民间资本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大约占到了57% 。 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呈现这样一些特点,首先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现在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决策,中国是把旅游业定位成了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加以培育,出台了《旅游法》。美国是发布了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了促进旅游业 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包括针对中国游客的签证便利化措施,同时还增派了50 名的领事官员来华工作。俄罗斯政府也是批准了2011-2018 年的发展旅游业目标计划。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第二个特点就是旅游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续提高。第三个特点是世界旅游业的发展 重心在逐步的东移,在2012 年时,欧洲仍然是最大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占全球的比重达到51.6% 。未来来看,预测亚洲的旅游市场国 际有客接待量会占全球比重到2020 年达到30% ,2030 年将超过36% ,而欧洲的比重将分别会降到49% 和41% 。

发展创意旅游完善旅游产业链

发展创意旅游完善旅游产业链 文/厉无畏 创意产业的内涵与产业化路径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起源于1998年11月发布的“创意产业图录报告”(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s,CIMD),其定义是: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智慧财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具体而言,归为13 类: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脑软件、电视和广播。从创意产业缘起的背景来看,它是一种与文化紧密联系、自上而下的发展策略,是政府促进本地经济、文化、社会进步甚或成为国家优势的产业政策。因此,文化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和创意产业被视为性质相同的产业。它是一个与个人创造力、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概念,超越一般文化产业的含义,它不仅注重文化的产业化,更注重产业的文化化,更多地强调文化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和渗透。

比较而言,美国的“版权产业”是指:“生产及分销知识产权的产业”。分为四类:1、核心版权产业,创造享有版权的作品作为其主要产品的产业,包括电影、音乐、图书报纸、软件、广告等;2、部分版权产业,其产品只部分享有版权,纺织品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3、发行业,面向商店和消费者发行版权物品;4、版权关联产业,其所产生和发行的产品完全或主要是与版权物品配合使用,如计算机、收音机、电视机等。日本的创意产业分为五类:1、立体文化产业:如图书出版、电视、唱片、电影等;2、大众文化娱乐产业:旅游、体育、娱乐等;3、艺术服务产业:艺术演出和展览策划,以及为艺术生产、演出活动直接服务的部门,如艺术器材租借、灯光公司等;4、文化信息传播产业:传统的传媒公司、图书流通公司、影视副产品公司等; 5、大文化范畴内的文化产业:包括拳道、花道、陶艺、和服、建筑、手工制作、美食等。法国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文化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的运用和管理、大型表演艺术团体、图书出版业、电影工业等。参照各国的界定,我们可以归纳出创意产业有三项共通的核心构成元素:一是以创意为产品内容;二是利用符号意义创造产品价值;三是知识财产权受到保障。 近年来,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其它国家发布的报告和研究成果大大丰富和推进了关于创意部门和

2018年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2018年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市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我区“一二三六”经济发展布局,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为目标,确立“深化事业、推进产业、发展旅游、强化管理、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多方利用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文化事业体系和文化产业格局,为努力打造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交融的高品位、多样化、开放型的文化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增强文化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在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完善文化设施、发展基层文化、提高精品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今年主要工作目标是:群文工作:举办100场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培训各类文艺骨干100名;新增各类文艺团队20支;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000人次;创作文艺作品100个,获市级以上各类奖项10个。

旅游工作:完成文脉挖掘、整合、利用和推介;完成“龙飞渡跸”牌坊、“天子津渡”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工作;做好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整合开发;完成*旧址搬址,推进施工建设。 文物文博工人: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积极搞好《*历史文脉》编撰工作;完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和整理。 市场管理工作:在引导、规范、发展和繁荣方面下功夫,积极营造服务全区经济的良好氛围;引进文化企业1-2个,实现税收100万元。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设施载体建设工程。 1、积极推进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做为重要的国有文化阵地,无论是提升区域文化品位,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文化工作“四基”要求,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尽快落实图书馆(文化馆)的新馆建设。 2、启动*机器厂旧址的落架大修工作。本着保护文物,传承历史文脉,发展旅游产业的原则,协调、监督设计、维修单位如期进行落架大修各项工作。 3、全面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积极发挥我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优势,利用网上资源、多媒体技术开展网上浏览、讲座培训等各类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汇集各类文化信息资源,逐步构建文化信息资源库,使社区居民共享文化成果。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社区居委会服务点建设。

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pdf

培育并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是当下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区域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培育河南包括郑州新区、登封嵩山、焦作云台山、洛阳龙门、驻马店岈山、南阳卧龙岗、信阳鸡公山、许昌鄢陵、永城芒砀山和平顶山尧山-大佛在内的十大旅游集聚区。 1河南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1.1在地理、文化空间上的集聚性 1.1.1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都分布在旅游发达区域 河南打造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大部分都分布在城市或地区的旅游发达地带,为当地旅游发展的排头兵或是重心区域。如龙门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洛阳旅游发展的核心,高A级景区集中,各类旅行社、酒店、购物店、旅游交通众多,该地汇集洛阳地区的旅游信息流、游客流、资金流,拉动搞活整个洛阳地区的各类旅游活动。 1.1.2各集聚区所依托的旅游发达区域都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或文化范围 河南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都是分布在特定文化范围或地理区域,具有地理上集中性和文化上一致性。如郑州新区旅游集聚区是以集中现代化的商务、信息、资金、技术的郑州东区为立足点,以郑州东区具有复合型新城区的特点为优势,挖掘文化内涵,添加文化符号,发展本地区文化创意,会展,购物、美食、娱乐休闲,信息商务和金融服务,集聚并发展各类新型旅游要素,发展并培育成能综合都市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商务会展、美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城市旅游集聚区。 1.2功能划分上具有区域特色性和互补性 河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既集中了河南的优势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也不局限于某一个地域或文化,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和地域间的互补性。文化资源上涵盖了嵩山儒释道文化、洛阳龙门文化、南阳卧龙文化;自然资源上囊括了登封嵩山、驻马店岈山、平顶山尧山、信阳鸡公山、焦作云台山等河南名山。在地域分布上,河南中部的有郑州新区和登封嵩山旅游集聚区;东部有永城芒砀山旅游集聚区;西部有龙门文化旅游集聚区;北部有云台山旅游集聚区;南部有信阳鸡公山、平顶山尧山-大佛、许昌鄢陵、驻马店岈山和南阳卧龙岗旅游集聚区。 1.3旅游集聚区的品牌效应明显,良性的集聚区内企业间竞合关系初步形成 我省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主题和品牌,使各种资源向优势品牌集中,整体品牌效应得到了提升。比如,嵩山、云台山、龙门石窟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他们的品牌效应对该区域的旅游集聚区的发展拥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各大集聚区间对竞争规范达成基本共识,认同一致的行为准则;竞争手段也从以初级的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了以开展差异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为中心;集聚区内,企业在达成共识的竞争规范的基础上出现了正式和非正式合作,互补型企业和同类企业间都出现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合作,在物资采购、预定、人员培训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采取联合行动,从而带来规模效应。旅游产业内部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客源输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在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让大幅增强。 2问题 2.1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开发深度不够 河南省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缺乏深度,文化内涵体现不突出甚至无体现,产品表现方式简单。自然资源型旅游产品缺乏对资源的优化整合,千篇一律的让游客在资源陈列式的景区中游览,游客的文化体验性活动种类少,深度不够,休闲娱乐设施、景区文化体验设备配置等对游客吸引力不足。文化旅游产品类型相对较少,个性化产品种类不多,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不足,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 2.2文化旅游产业链结构不完善,作用不突出 河南省旅游企业的总体数量多,产品和服务质量偏低,对相关产业缺乏带动性,单体旅游产品与整个“食、住、行、游、购、娱”旅游产品的相关性不强,产业结构搭配不科学,旅游购物和休闲娱乐环节薄弱。餐饮与住宿的层次搭配不够合理,大、小交通、景区游览和导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各种不同种类企业之间存在着少竞争多合作的竞合关系;而同类企业之间,除了特定线路上的同行合作,主要是以价格和标准服务为主要手段的竞争关系。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带动作用不突出,同类企业之间合作匮乏,产业集聚后的规模效应不明显。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休闲娱乐的活动和设施设备少,同一旅游产品生产线上的产品项目少,延伸产品更是少见,让游客深入参与的体验性产品不多。旅游产业各部门之间相关跨度大,但是合作深度低,跨行业、跨地域的大旅游集团少。 2.3缺乏高素质旅游人才 现阶段的河南文化旅游产业人力资源有学历水平偏低、工作强度大、工资收入水平低、员工流失率高、工作满意度和成就度低等问题,伴随着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高素质旅游人才匮乏成了制约河南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河南旅游业尤其缺乏现代旅行社管理人才、高素养的多语种导游、旅行社线路开发人员、涉外旅游工作人员、现代饭店管理者、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景区景点特色化标准管理、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各类高素质人才等。 3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对策 3.1对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进行深度开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