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1

学前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1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需明确的几个概念
(一)“学前儿童”的概念
心理学中所涉及的“儿童”这一概念,略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儿童,其年龄跨度是从0~18岁。 学前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前期等同于幼儿期,指的是3~6岁的儿童,而广义的学前期则指的是0~6岁的儿童。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说明,本课程所指的学前期,指的是广义的学前期。
(二)“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1.发展的含义
2.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0-----6岁)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成长、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两大任务:
(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表现(发展趋势、年龄特征、个别差异);
(二)揭示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制。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1.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第二章 研究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论原理。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有: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
(一)观察法:日记法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的全面的观察方法。
观察法要求有一定的技术训练。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注意:
1.观察前观察者要做好准备
2.观察时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
3.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
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
(二)实验法: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法的种类
1.自然实验法
2.实验室实验法
(三)测验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和水平的方法。
除了以上介绍的以外,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还有调查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谈话法、调查访问法等。

第三章

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第一节 新生儿心理产生的条件
一、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
二、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1.身体特点
2.神经系统特点
第二节 新生儿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得来、不学而能对刺激做出的应答。
第三节 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的发生
问题:为什么说条件反射的出现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问题:如何理解教育应从0岁开始
问题:如何从0岁开始教育?

第四章 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的生理、心理发展
一、身体的发育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婴儿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
(二)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
1.表现特点:皮质兴奋机能增强
2.条件反射建立方式的变化
三、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动作发展规律
(二)躯体和下肢动作的发展
(三)手动协调动作的发展
问题:婴儿动作发展有什么规律?
四、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亲子关系与婴儿心理的发展
(二)婴儿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问题:母子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什么意义?[小资料]中国父母常犯的十大错误:

第二节 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一、动作的发展
1.身体动作
2.手的动作
二、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语言的形成
2.思维的萌芽
3.自我意识的萌芽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一、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三、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2.爱模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四、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
1.爱玩、会玩
2.思维具体形象
五、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觉能力的发展
一、视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
(一)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二)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婴儿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辨色力呢?研究表明:3个月的婴儿已经不但能根据明度辨别颜色,而且能够根据色调辨别颜色。
到了幼儿期,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继续发展。与此同时,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名称相结合起来。
二、听觉的发


(一)听觉的发生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不仅新生儿具有明显的听觉能力,就是尚未出生的胎儿,也有了明显的听觉反应。
1.胎儿的听觉反应
 2.新生儿的听觉能力
(二)听觉的发展
 婴儿不仅能辨别不同的声音,而且表现出对某些声音的“偏爱”,即表现为对某些声音能更长时间地注意倾听。
保护婴幼儿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减少噪声,保护儿童的健康。
(2)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问题。
三、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触觉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2岁以前,触觉在认知活动中占有更主要的地位,不仅如此,触觉还在儿童的人际关系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1.儿童触觉的发生
儿童从出生时就有触觉反应,许多种天生的无条件反射,也都有触觉参加,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
2.口腔的触觉
孩子出生后,不但有口腔触觉,而且通过口腔触觉认识物体。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触觉探索。
3.手的触觉
 手的触觉是通过触觉认识外界的主要渠道。换句话说,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
四、痛觉的发展
儿童的痛觉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表现在痛觉感受性越来越高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是很低的。
第二节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形状知觉
(一)婴儿的形状知觉
很小的婴儿就已经能分辨不同的形状。
(二)幼儿的形状知觉
对幼儿期形状知觉发展的研究,往往是通过让幼儿用眼或手辨别不同几何图形进行的。
二、大小知觉
研究表明,6个月前的婴儿已经能辨别大小。
 婴儿已经具有物体形状和大小知觉的恒常性。所谓视觉恒常性是指:客体的映象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
三、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为了了解婴幼儿深度知觉的发展状况,吉布森(Gibson)和沃克(Walk)设计“视崖”试验。
五、时间知觉
时间本身没有直观形象,人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分析器,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感知时间,而只能通过一些中介。成人与儿童借助的中介是不同的,成人用表、日历,而儿童掌握这些工具则要经历一段时间。
 六、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1.目的性加强
 2.持续性延长
 3.细致性增加
4.概括性提高
 5.观察方法的形成
第三节 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一、适应现象
 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

,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做适应现象。
 二、对比现象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现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对比。感觉的对比分为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先后对比是同一分析器所产生的前一感觉和后一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对比是同一分析器同时产生的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四、方位知觉
 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到以下几种条件影响: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别出来,反之,对象则容易消失在背景之中。例如,绿树中找红花容易,而在绿草中找青蛙就很困难。
 2.对象的活动性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对象。婴幼儿爱看活动的东西,与此规律有关。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相邻性原则)
在视觉刺激中,凡是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
 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有些直观材料,光让幼儿自己观察还不一定看得清楚,如果加上教师的讲解,幼儿就能很好的理解。因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运用,必须与言语讲解正确结合起来。通过讲解,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调动其学习兴趣,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六章)
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及其功能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有两大功能:
(1)选择功能。
(2)监督和调节功能。
二、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使婴幼儿从周围获得更加清晰、更加丰富的信息
(二)注意是婴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注意的发生
(一)原始的注意行为
(二)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发展
1.新生儿的选择性注意
2.婴儿的选择性注意
3.影响婴儿注意选择性的因素
(三)有意注意的萌芽
儿童有意注意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儿童的注意由成人的言语指令引起和调节。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所处方向的知觉。
(一)空间定位能力的发生
(二)空间关系的掌握
第二阶段,儿童通过自言自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第三阶段,运用内部言语指令控制、调节行为。
二、注意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
2.无意注意的发展
婴儿的注意基本都是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的发展
1.有意注意
2.有意注

意的发展
幼儿有意注意的特点:
①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②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③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
④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三)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转移
4.注意的分配
第三节 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一、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
(一)无关刺激的干扰
(二)疲劳
(三)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二、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防止儿童注意分散,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三)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对于家长来说,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制定并严格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
(二)适当控制幼儿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三)不要反复地向儿童提要求
(四)要求、鼓励孩子做事到底,有始有终

第七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
记忆的三个环节分别为识记、保持和恢复。识记和保持是恢复的前提,恢复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我们根据识记和保持的情况来判断记忆是否发生。
(一)胎儿的听觉记忆
(二)新生儿记忆的表现
(1)建立条件反射。
(2)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
(三)婴儿的记忆
胎儿及新生儿的记忆,从其恢复形式看都属于“再认”。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
(一) 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久暂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影响儿童记忆保持的主要因素有:
1.儿童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
2.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3.儿童的情绪状态
4.对被记忆对象的兴趣
在学前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发展中,存在一些独特的现象:
1.幼儿期健忘
2.记忆恢复(回涨)现象
(二)记忆容量的增加
1.记忆广度
2.记忆范围
(三)记忆内容的变化
从记忆的内容看,记忆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儿童记忆内容也有随着年龄而变化的客观趋势。
(四)记忆的意识性与记忆策略的形成
1.记忆意识性的发展
2.记忆策略的形成
儿童常见的记忆策略有:
(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儿童的记忆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以下我们从记忆的意识性(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理解性(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记忆的内容(形

象记忆和词语记忆)以及记忆的发展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学前儿童记忆的基本特点是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1.无意记忆占优势
(1)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2)无意识记效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3)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
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以下因素:
① 客观事物的性质。
② 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
③ 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
④ 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
⑤ 活动动机。
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幼儿有意识记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儿童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
(2)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3)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二、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1.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1)机械记忆用的多。
(2)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2.学前儿童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
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学前儿童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四、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前面所说到的幼儿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意义记忆对机械记忆的渗透,语词记忆对形象记忆的渗透,以及它们的日益接近,都反映了幼儿记忆过程的自觉意识性和记忆策略、方法的发展。

第八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一、 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二、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
1.想象与感知密不可分
2.想象与记忆密不可分
3.想象与思维关系密切
(二)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
1.想象往往能引发情绪
2.情绪影响想象
(三)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
(四)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
三、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
(一)想象发生的年龄
1岁半到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二)想象萌芽的表现与特点
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2.简单的相似联想
3.没有情节的组合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的发展,一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②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③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二、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1.无意想象的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的想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2.有意想象的萌芽、发展
有意想象是在无意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但总的来说,幼儿有意想象的水平还是很低的。
三、学前儿童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发展
1.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是: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3)幼儿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
2.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①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相比,是较低发展水平的想象。
②再造想象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
③幼儿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幼儿期是创造想象开始发生、发展的时期。幼儿创造想象最初步的表现是在再造想象中逐渐加入了一些创造性的因素。
四、学前儿童的想象与现实
(一)想象脱离现实
(二)想象与现实相混淆
幼儿的想象,一方面常常脱离现实,另一方面,又常与现实相混淆

第九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一节 思维的发生及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思维的发生
(一)儿童心理学中的思维概念
(二)、思维发生的指标
概括性、间接性和解决问题作为判断思维发生的指标。
(三)思维的发生
1岁左右,儿童受的动作开始出现了新的功能—运用工具和表达意愿。这两种功能的出现为思维的萌芽提供了直接前提。
1.表意性动作的间接性
2.工具性动作的概括性
儿童的思维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发生之后,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即2岁左右。2岁

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
第二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
(1) 从概括的性质的演变来看,一般认为是从动作的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向概念概括发展;
(2) 从反映的内容的演变来看,是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的发展。
(3)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以下我们将对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不同水平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对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获得进一步的了解。
一、学前儿童思维发展中动作、形象和语词关系的变化
(一)动作和语言关系的变化
(二)形象和语词关系的变化
形象在幼儿思维中始终占优势地位。
二、学前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
动作、形象和语词的关系在学前儿童思维中的规律性变化,使得其思维方式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学前早期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学前中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前末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一)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性是先学前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也是直觉行动思维的重要特征。
(1)直观性与行动性。
(2)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3)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
(4)思维的狭隘性。
(二)具体形象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的思维才开始产生,才真正由“手的思维”转为“脑的思维”。
特点:
(1)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2)具体形象性。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
①表面性。
②绝对性。
(3)自我中心性。
(三)抽象逻辑思维
学前儿童晚期时,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整个学前期都还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
三、学前儿童思维的动态结构
学前儿童(主要是幼儿阶段)的思维结构中,特别明显的具有三种思维方式同时并存的现象。这时,在其思维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但当遇到简单而熟悉的问题时,能够运用抽象水平的逻辑思维。而当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困难程度较高时,又不得不求助于直觉行动思维
第三节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一、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用词来标示的,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也就是概念的名称。
概念的掌握是针对个体

而言的,它是指儿童掌握社会上业已形成的概念。成人利用语言工具,通过与儿童的言语交际及教学,把社会上业已形成的概念传授给儿童。
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大致有两种类型:
1.通过实例获得概念
2.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
二、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认为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种水平:动作水平概括、形象水平概括和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他们分别与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
1.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
①幼小儿童掌握概念不是通过讲解其定义的方式进行的,而是通过接触、认识它的各种变式(即不同的实例),同时学习标示它的词来逐渐获得该概念的。
②虽然下级概念所包含的信息很具体,形象,儿童可以通过直接感知获得大量与概念有关的信息,但信息量大却会加重认知的负担,使储存变得困难。
2.掌握概念的名称容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难
儿童掌握概念通常表现在掌握概念的内涵不精确,外延不恰当上。也就是说,儿童有时会说一些词,但不代表其能理解其中真正含义。
三、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
1.分类法
2.排除法
3.解释法(定义法)
4.守恒法
四、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
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1.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
2.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
3.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儿童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最初的对实物的感知,继之到数的表象,最后到数的概念水平这样的过程。研究也发现,社会教育文化水平对幼儿数概念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第四节 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判断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期,判断能力已有初步的发展。
1.以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始出现
2.判断内容的深入化
3.判断根据客观化
4.判断论据明确化
二、学前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在其经验可及的范围内,已经能进行一些推理,但水平比较低。
(一)学前儿童的归纳推理
(二)学前儿童的演绎推理
(三)学前儿童的类比推理
第五节 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
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有以下发展趋势:
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的关系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
3.从对事物作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较深刻的含义
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

关系

第十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一节 言语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
一、语言和意识
二、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1.言语的发生和发展大大丰富了儿童言语反映的内容。
2.掌握言语之后,儿童的心理机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新质的意识系统。
第二节 儿童言语的发生
言语活动是双向的过程,既包括对他人言语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也包括个人发出、表达思想的言语信息。
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准备(0~1岁)
(一)发音的准备
(二)语音理解的准备
1.语音知觉能力的准备
 2.语词理解的准备
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形成
从1岁起,儿童进入了正式学习语言的阶段。
先学前期,儿童口语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一)不完整句阶段
1.单词句阶段(1~1.5岁)
2.双词句(电报句)阶段(1.5~2岁)
(二)完整句阶段(2岁以后)
此期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能说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
2.词汇量迅速增加
第三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语言形式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1.逐渐掌握了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2.语音意识的发生
(二)语法的发展——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得与发展
1.语句的发展
2.语法意识的出现
二、学前儿童语义的发展
1.对词义的获得
2.对句义的获得
在语句发展过程中,对句子的理解先于说出语句而发生。儿童在能说出某种句型之前,已能理解这种句子的意义。
第四节 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
一、交际功能
(一)从对话语言逐渐过渡到独白语言
(二)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三)讲述逻辑性逐渐提高
(四)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
二、概括功能
三、调节功能
1.自言自语的特征
2.自言自语的形式
(1)游戏言语。
(2)问题言语。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与意志的发展
第一节 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的动机作用
二、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四、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婴幼儿是个性形成的奠基时期,儿童情绪情感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儿童在与不同的人、事物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对不同人、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情绪态度。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一、情绪的发生
二、初生情绪的分化性
三、儿童情绪的分化
(一)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
(二)林传鼎的情绪分化理论
(三)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第三节 学前情绪的种类与早期依恋

一、哭
二、笑
三、恐惧
四、依恋—早期依恋
(一)婴幼儿依恋的特点
(二)婴幼儿依恋的发展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三)早期依恋的意义

第四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三)表情的社会化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三)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第五节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
二、美感
三、理智感
第六节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一,意义
(一) 意志的发展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的有意性发生和加强
(二) 意志的发展使学前儿童对心理活动的支配调节能力提高
(三) 意志的发展促进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
二、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特点
(一)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
幼儿意志行动的目的和动机发展趋势和特点是:
1.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
2. 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
幼儿行动动机和目的关系所发生的变化,是从直接动机为主向间接动机为主的方向变化。
3.各种动机之间主从关系逐渐形成
总之,幼儿在行动开始时主要作用的动机,始终在他的行动中起主要作用,行动中间虽然有所动摇,但行动之后这种主从关系仍然没有改变。
4.优势动机的性质逐渐变化。
幼儿优势动机变化的趋势是从:从被动地受外表来影响而产生,向主动地自觉形成的方向变化;从直接的,具体的,狭隘的动机象间接的较长远的,较广阔的动机变化。
(二)行动过程中坚持性的发展
1.幼儿的坚持性随着拧另的增长而提高
2.幼儿的坚持性发展关键年龄
4-5岁
(三)自制的发展
抗拒诱惑与延迟满足

第十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一、概念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以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二、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
三、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1.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2.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
3.儿童自

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
每个孩子从新生儿期起就开始表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有的安静,有的活跃;有的强壮,有的弱小,等等。这些气质、体质上的差异往往引起父母不同的抚养行为。
五、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从教育子女的角度看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现代科学有三种主要观点。
第二节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意义
(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1.同伴交往有助于促进婴儿社交技能及策略的获得
2.在同伴交往中,同伴的反馈有助于儿童的社会行为向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
(二)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三)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
(一)发生
(二)发展
三、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一)帕顿的研究
(二)庞丽娟的研究
四、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一)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二)儿童自身的特征
(三)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第三节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社会性行为的概述
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一)发展
(二)影响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3.移情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一)发展特点
(二)影响因素
1.父母的惩罚
2.大众传播媒介
3.强化
4.挫折
(三)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受很多因素影响
(四)社会性行为的培养与训练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 个性形成的开始
一、个性的内涵
(一)定义
(二)个性的结构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1.个性的整体性
2.个性的倾向性
3.个性的稳定性
4.独特性
5.积极能动性
三、个性的开始形成
第二节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一、气质的类型
(一)传统的气质类型
传统上根据神经类型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及抑郁质。
(二)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类型
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二、学前儿童气质的稳定性与变化
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气质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因为气质和儿童的生理特点关系最直接。儿童出生时就已经具备一定的气质特点,在整个儿童期内常会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节 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
 一、婴儿性格的萌芽
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

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合群性
(二)独立性
(三)自制力
(四)活动性
三、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一)活泼好动
(二)喜欢交往
(三)好奇好问
(四)模仿性强
(五)好冲动
四、学前期是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期
第四节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一、能力及其结构
(一)能力的特征
1.能力和活动密切联系
2.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3.完成一种活动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
(二)能力的结构
二、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
(二)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三)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四)智力发展迅速
第五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二)对自己行动的意识
(三)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二、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自我调节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或监督上。因为个性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自觉掌握自己的心理活动行为。

第十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心理学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上,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有:第一,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即发展的方向、顺序;第二,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问题;第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问题;第四,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起作用的规律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在上一章中我们已有论述,本章我们作进一步的系统阐述,重点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第二节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我们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而这些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我们可归结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一、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一)遗传因素
1.提供人类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二)生理成熟
二、社会因素
(一)环境因素对儿童身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作用:
第一,社会环

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第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
第三,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客观因素。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一)遗传决定论
理论观点: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遗传决定论的论点是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二)环境决定论
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机械作用的结果。
环境决定论直接批判遗传决定论,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儿童心理发展观是不科学的。从哲学的高度看,他与自己所反对的遗传决定论恰恰是殊途同归-------归于形而上学的科学体系。
(三)二因素论
即将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折衷。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后来,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这些观点后被统称为“二因素论”。二因素论认为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四)相互作用论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理论观点: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制约。
(五)科学的观点
我们认为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的。
1.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2.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3.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做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