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习题)习题及答案解析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习题)习题及答案解析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习题)习题及答案解析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习题)习题及答案解析

2014-2015学年下学期2014级生物限时练习(第4周)

编写人:试做人:审定人:生物组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2015.03.17 编号:058

一、选择题

1.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

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

A.35S B.32P C.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

2.(2010年高考上海卷)右图是某生物模式图,组成结构a的物质最有可能是() A.蛋白质B.RNA C.DNA D.脂质

3.(2012·大庆高一检测)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两者都设法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蛋白质或DNA的作用

B.两者的实验对象都是原核生物

C.两者都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两者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2013新课标卷II,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5.下列关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6.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主要包括4个步骤:

①将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与细菌混合培养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7.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2011年泰州高二期末)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正确做法是()

A.分别用含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B.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胚

C.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分别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D.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

9. 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噬菌体的DNA

B.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去侵染细菌,细菌内有了放射性

D.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去侵染细菌,细菌内有了放射性

11.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①DNA是遗传物质②RNA是遗传物质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⑥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A.①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12.(2012?崇明县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丙病

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A.B.C.D.

13.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DNA模板和原料的提供者分别是( )

A.都是噬菌体

B.噬菌体和细菌

C.都是细菌

D.细菌和噬菌体

14.(2011年宜宾高二检测)如图表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

的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

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000个)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

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应含有的元素是()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P;32S、35S D.32P;32S、35S

15.在证明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

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16.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后,测得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 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17.(2013海南卷,13)关于T 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 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 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NA 和DNA 都是T 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 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18.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 或RNA

B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C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 .除部分病毒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19.(2011·沙头检测)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 和35S 标记噬菌体

的DNA 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⑤

20.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一饲养员让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其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可能是( )

A. 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

B. 75%黑色,25%白色

C. 有黑色也有白色

D. 以上可能都有

21.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获得F 1,淘汰掉其中不抗

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获得F 2。从理论上计算,F 2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占总数的( )

A .1/4

B .1/6

C .1/8

D .1/16

22.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 1全为扁形块根。F 1自交后代F 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 2中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 .2/3

B .6/16

C .8/9

D .3/16

23.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 1、C 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 1、S 2)。比较C 1与C 2、S 1与S 2细胞核中DNA 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

A .DNA 数目C 1与C 2相同,S 1与S 2不同

B .遗传信息

C 1与C 2相同,S 1与S 2不同

C .DNA 数目C 1与C 2不同,S 1与S 2相同

D .遗传信息C 1与C 2不同,S 1与S 2相同

24.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

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二、填空题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加热后杀死的有毒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活R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下列哪一组____。

A.14C和18O

B.35S和32P

C.14C和32P

D.35S和18O

(3)使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___,其内的

营养成分中是否含有32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①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

分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复

制增殖后的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的实验:

①配制适合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

为合成DNA的原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培养液中提取出所需要的T2噬菌体,其体内的____________被标记上32P。

(4)本实验(能、不能)用3H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

(5) 本实验(能、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14级生物限时练习答案编号058

1.A 解析: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DNA,在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DNA 进入细菌体内。

2. A 解析: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主要包括蛋白质外壳及其内的遗传物质。结构a是噬菌体尾丝,由蛋白质构成。

3. A 解析:两个实验的材料和处理方法虽然不同,但是实验思路都是一样的,即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故答案选A。噬菌体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固B错。

4. C解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5. C解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等细胞生物及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该结论是通过对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进行研究得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未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C 解析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根据教材即可得出答案。

7. B 解析32P、35S分别标记不同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A错误;该实验先标记噬菌体,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之后进行搅拌和离心,最后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B正确;T2噬菌体只能用活的细胞培养,不能用培养基培养,C错误;该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 C 解析:T2噬菌体为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也不能感染鸡胚,不能在动物血清中培养。

9. D 解析: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有成分为肽聚糖的细胞壁,且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10. C 解析:在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对其成分进一步分析表明:S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99%的P都存在于DNA分子中。所以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让其侵染细菌,在细菌体内只检测到32P,检测不到35S,由此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细菌内的是DNA,而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内。

11. A 解析: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和糖类不是遗传物质,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2.D

13B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的是DNA,在细菌细胞内以亲代噬菌体的DNA为模板,以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组装形成子代噬菌体。

14. B解析:当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细胞内,而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则留在外面,T2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体内后,利用大肠杆菌的组成成分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因此,子代噬菌体(T2)的DNA中既含有自身标记的元素32P,又含有大肠杆菌的31P,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体内,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标记元素35S。

15. A 解析:在该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将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开,但是,由于技术等原因,经上述处理之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没有

与细菌分开。T2噬菌体没有轻、重之别,故B项错误;在噬菌体的DNA分子上没有35S,C项错误;侵染细菌时,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内,D项也是错误的。

16. C 解析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核酸,核酸在侵染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所以放射性理论上应该全部在沉淀物中。但由于噬菌体的侵染过程并非都是同步的,有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中增殖后使得细菌裂解,从而将其中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释放出来,经过搅拌和离心之后出现在上清液中。

17.D 解析;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其中蛋白糊中含有S元素,而核酸不含,A错误;T2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其寄主细胞是细菌,而酵母菌是真菌,B错误;T2噬菌体是DNA病毒,不含RNA,其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病毒可以以自身的遗传物质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为原料进行大量增殖,D正确。

18.B解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即细胞核、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DNA。

19.解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32P标记的部位是①磷酸基,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不含P;35S标记蛋白质中的R基,即部位④。

20.D 21.B 22.A 23.B 24.C

二、填空题

1..答案:(1)死亡S 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型细菌,使小鼠死亡

(2)B (3)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2.答案(1)大肠杆菌;不含有

(2)①没有侵入大肠杆菌;培养液中②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

(3)①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

②在培养基中接种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接种T2噬菌体,继续进行培养(2分)

③DNA

(4)不能,H元素在DNA 和蛋白质中都含有。

(5)不能

普通遗传学习题集

一、什么叫细胞质遗传?它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之。 二、何谓母性影响?试举例说明它与母性遗传的区别。 三、如果正反杂交试验获得的F1表现不同,这可能是由于(1)性连锁;(2)细胞质遗传;(3)母性影响。你如何用试验方法确定它属于哪一种情况? 四、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五、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有何异同?二者在遗传上的相互关系如何? 六、试比较线粒体DNA、叶绿体DNA和核DNA的异同。 七、植物雄性不育主要有几种类型?其遗传基础如何? 八、一般认为细胞质的雄性不育基因存在于线粒体DNA上,为什么? 九、如果你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你如何确定它究竟是单倍体、远缘杂交F1、生理不育、核不育还是细胞质不育? 十、用某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得到F1全部正常可育。将F1的花粉再给不育系亲本授粉,后代中出现90株可育株和270株不育株。试分析该不育系的类型及遗传基础。 十一、现有一个不育材料,找不到它的恢复系。一般的杂交后代都是不育的。但有的F1不育株也能产生极少量的花粉,自交得到少数后代,呈3:1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将F1不育株与可育亲本回交,后代呈1:1不育株与可育株的分离。试分析该不育材料的遗传基础。 (参考答案) 一、 (P273-274)遗传方式为非孟德尔式,后代无一定比例.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核遗传:表现相同,其遗传物质完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的;质遗传:表现不同,某些性状只表现于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故胞质遗传又称母性遗传。) 连续回交,母本核基因可被全部置换掉,但由母本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仍不会消失; 由细胞质中的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即可传递给其它细胞。 基因定位困难。 ∵带有胞质基因的细胞器在细胞分裂时分配是不均匀的。 二、 (P274-276)。 母性影响: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 ∴母性影响不属于胞质遗传的畴,十分相似而已。 特点: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 三、 连续进行自交。F 2出现分离则属于性连锁;若F 2 不分离,F 3 出现3:1分离则属于母 性影响;若F 2、 F 3 均不分离,则属于细胞质遗传。 四、真核生物有性过程: 卵细胞:有细胞核、大量的细胞质和细胞器(含遗传物质); ∴能为子代提供核基因和它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胞质基因。 精细胞:只有细胞核,细胞质或细胞器极少或没有; ∴只能提供其核基因,不能或极少提供胞质基因。 ∴一切受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其遗传信息只能通过卵细胞传给子代,而不能通过精细胞遗传给子代。 五、共同点: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复习课程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及 答案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联会 核型 随机交配 数量性状 遗传相关 剂量效应 等位基因 DNA的复性 基因突变 核小体 GT-AG法则 复等位基因 孟德尔群体 遗传标记 母体效应 PCR 同源染色体 基因家族 卫星DNA

基因定位 基因 遗传力 基因组印记遗传多样性图距单位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遗传漂变 密码的简并性移码突变 冈崎片段 不对称转录基因工程 启动子 信号肽 帽子结构RNA剪接 缺失

假显性 单倍体 嵌合体 主效基因 二、填空 1.在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是()。 2.根据着丝点位置的不同,染色体可分为()、()、 ()和()四种类型。 3.基因的相互作用包括()、()、()和 ()。 4.在性别控制中,精子分离法包括()、()、()、()、()和激光细胞分离器法。 5.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 ()。 6.DNA二级结构的类型主要有()、()、()、()和()。 7.断裂基因由()和()间隔组成。 8.根据对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可分为()、() ()和()。 9.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和 ()。 10.解释杂种优势产生的学说有()和()。 11. 染色体要确保在细胞世代中的复制和遗传,起码应具备三种功能元件,一个是(),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二是 (),使细胞分裂时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三是(),以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12. 转录时只有一条链为模板,其中将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而另一条不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 13. 染色体结构畸变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缺失、()、()和易位。 14. 在人类中,大约12个男人中有一个色盲患者(色盲是由于性连锁隐性基因引起的)。则女人中色盲患者的概率为()。 15.数量性状的表型值是由基因型值和环境值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基因型值又可剖分为()、()和(),用公式表示为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精选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习题 一、选择题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实验不能证实的是()(A)DNA能进行自我复制(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DNA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遗传(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以下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 (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D)能直接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 (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 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4.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于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的DNA分子(D)细菌内的DNA分子 5.噬菌体浸染细菌的过程是() (A)吸附→注入→组装→合成→释放(B)注入→吸附→组装→合成→释放 (C)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D)注入→吸附→合成→组装→释放 6.最能说明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的事实是()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一级结构(D)染色体的遗传动态引起DNA数量变化7.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DNA进入细菌体内。 (A)35S (B)32P (C)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 8.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9.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含有30%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因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20% B.30% C.40% D.70% 10.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鸟嘌呤多4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 A.44% B.24% C.14% D.28% 11.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C.碱基与磷酸基相连接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基本骨架 12.以下所示四个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其中稳定性最差是() A.G-C-T-A-A-A-C-C-…-T-T-A-C-G 双链DNA中A占25% B.G-C-T-A-A-C-C-…-T-T-A-C-G-A 双链DNA中T占30% C.G-C-A-A-C-C-…-T-T-A-C-G-T-A 双链DNA中G占25% D.T-A-A-A-C-C-…G-C--T-T-A-C-G 双链DNA中C占30% 13.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的A:T:C:G=1:4:3:6,那么其另一条链上同样的碱基比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 2、遗传学研究就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 传和变异。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3、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分子结构 模式理念,这是遗传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原核细胞: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有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见到许多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这就是染色质。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 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着丝点: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一般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少数物种中染色体有多个着丝点,着丝点在染色体的位置决定了染色体的形态。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 (1)DNA合成前期(G1期);(2)DNA合成期(S期); (3)DNA合成后期(G2期);(4)有丝分裂期(M期)。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只是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也分裂,从而成为两个细胞,整个分裂过程看不到纺锤丝的出现。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不象有丝分裂那样经过染色体有规律和准确的分裂。 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质分裂。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分裂过程包括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而且在分裂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遗传学试题库-判断题

《遗传学》 试 题 库 之 判 断 题 《遗传学》课程组

《遗传学》试题库——判断题 三、判断题(每题1分) 1.碱基类似物,由于其结构与某些碱基相似,当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复制时,掺入 DNA分子中而引起变异。() 2.著名的“基因学说”是由Mendel 提出的。() 3.亚硝酸使腺嘌呤氧化脱氨而成为黄嘌呤,而黄嘌呤与胞嘧啶配对,从而使DNA分子上 的碱基对发生转换。() 4.同源染色体间相互调换对应片段的过程,称为交换。() 5.年龄对生物体基因突变的影响较明显,实验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基因突变的频率也 随之增大。() 6.单倍体是指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同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它能正常 地生活,而单体是指体细胞内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缺少一条的个体,它不能正常生活。 () 7.编码mRNA的DNA区段叫决定子。() 8.一个顺反子决定一种多肽,一个基因决定一种蛋白质。() 9.跳跃基因是指可以从染色体上的一个座位转移到另一个座位甚至可以转移到另一条染 色体上的DNA片段,跳跃基因仅在病毒中发现。() 10.含有不编码蛋白质的DNA区段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其中不编码蛋白质的区段称为外 显子,编码蛋白质的区段称为内含子。() 11.回交可以使后代基因型定向地趋于纯合。随着回交的深入回交群体中纯合子的比例逐 渐上升,而杂合子的比例逐渐下降。() 12.F+品系与Hfr品系比较,前者转移遗传物质能力大大提高,而传递F因子的能力下降。 () 13.在一种生物体细胞内,所具有随体的染色体对数与其核仁数目是一致的。() 14.在生物体细胞内,凡具有主缢痕的染色体一定有次缢痕,凡具有次缢痕的染色体也一 定有主缢痕。() 15.1000个次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000个精子,1000个次级卵母细胞能产生1000个卵细胞。 ()

遗传的物质基础-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1 高三生物阶段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 .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它将蛋白质与DNA 能分开研究 D .艾弗里提出了DNA 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S 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 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热杀死的R 型菌与S 型菌混合使S 型菌转化成R 型菌 B .S 型菌与R 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的缘故 C .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 .高温处理过的S 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3.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B .被35S 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35 S 的培养基中培养而获得的

2 C .若混合保温时间偏短,且其他操作正常,会使得上清液放射性偏高 D .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4.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能充分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在下列DNA 分子结构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6.关于下图DNA 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所指的碱基代表鸟嘌呤 B .②所指的碱基是DNA 分子中特有的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练习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提示,进行预习,认真研读教材P64-P67页,回答相关问题,解答完有关题目。 2、全体同学要积极主动,认真预习并完成导学案,组长要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及时预习。 3、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并要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维,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4、标的“☆☆”A层必做,BC选作;标“☆”的为B层必做,C层选作。 【学习目标】 1、记住DNA是细胞生物和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记住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熟悉描述三个经典的遗传实验的科学家代表、实验步骤、实验结论;能分析和描述实验准确现象;体验三位科学家的经典实验的实验思想方法,能用这些实验思想和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感受三位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组长调控,合作探究,踊跃展示,大胆质疑,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全力以赴,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材助读】(认真阅读教材,学习知识的原始描述) (一)生物体的性状之所以能够传递给后代,是因为生物体内具有对遗传起决定作用的物质 ()。(二)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928年,英国科学家(F.Griffith,1877----1941)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实验。 (1)肺炎双球菌的两种品种:一种是有多糖类的,称为型;另一种是没有多糖的,称为型。 (2)格里菲斯实验过程

○1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说明:R型细菌是毒的。○2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说明:S型细菌是毒的。○3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毒的。 ○4将加热杀死的S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说明:毒性恢复了。并且,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新的----型细菌和-----细菌。这种现象表明,S型细菌产生了后代,表现了遗传现象。即是说,无毒的----型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型活细菌。接着,格里菲斯又发现,这些转化出的S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的,可见:这种性状的转化时可以的。 (3)格里菲斯对实验的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促成这种转化的活性物质---“”。但是,格里菲斯当时是否知道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 (三)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填充相关的空白: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O.Avery.1877-----1955)和他的助手们所作的相关实验。 (1)实验的基本过程:他们将S型细菌的物质进行了提取:分别是- 、、等物质,然后分别将它们加入到已经培养了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艾弗里还发现,如果用-------酶处理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使DNA分解,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2)艾弗里的实验结论是: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性遗传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说,才是遗传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四)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艾弗里的实验有其不够完善的地方,因为他们提取的DNA混有杂质,所以,科学家们想到了另一种思路:把和分离开来,地、地去观察 和的作用。 2、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生在体内的病毒,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就会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第一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配套习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第一讲遗传的物质基础配套习题 第一讲遗传的物质基础 1. 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 2.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 ) A.DNA分子中的⑤⑥⑦⑧依次代表A、G、C、T B.①②③构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当DNA复制时,DNA连接酶催化④的形成 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4.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 ) A.第1次B.第2次 C.第3次D.第4次 5.(2010·福建卷,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 )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6.对①~⑤这五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遗传学练习题

遗传练习题 (各章节重点还要复习,这里只是部分的模拟题,并不全面) A 型题(单项选择题) 1.染色质和染色体是_____ A.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B.不同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C.同一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D.不同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E.两者的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 2.常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_____ A.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B.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C.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D.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E.螺旋化程度低,很少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3.按照ISCN 的标准系统,1 号染色体,短臂,3 区,1 带第3 亚带应表示为_____ A.1p31.3 B.1q31.3 C.1p3.13 D.1q3.13 E.1p313 4.人类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A、22条 B、23条 C、46条 D、92条 E、93条 5.着丝粒位于或靠近染色体中央,可称为_____ A、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B、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C、端着丝粒染色体 D、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E、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6.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核型细胞系的个体称为_____ A、单倍体 B、多倍体 C、嵌合体 D、多体 E、二倍体 7. 根据丹佛体制,人类染色体依次从1编到22号可分组。 A、2组 B、5组 C、7组 D、9组 E、10组 8.X染色体归入组。 A、 A 组 B、B组 C、C 组 D、D组 E、F组 9. Y染色体归入组。 A、 A 组 B、B组 C、C 组 D、G组 E、F组 10.除S期以外的整个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均处于凝聚状态的染色质称为_____ A.常染色质B.结构异染色质C.兼性异染色质D.异染色质E.染色体11.由常染色质凝聚并丧失基因转录活性后转变而来的染色质称为_____ A.结构异染色质B.兼性异染色质C.异染色质D.常染色质E.以上都不是 12.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 A.核小体B.螺线管C.超螺线管D.染色单体E.放射环 13._____时期的染色体是进行染色体研究分析的最佳时期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E.整个周期 14.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最为粗大、清晰_____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E.以上都不是 15.精细胞发生过程所经历的四个时期是_____ A.生长期、增殖期、成熟期、变形期B.成熟期、生长期、增殖期、变形期C.生长期、成熟期、增殖期、变形期D.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变形期

高中生物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 一、选择题 1.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A.DNA是遗传物质B.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DNA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的浓度变化而变化,在()浓度的溶液中溶解度最低 A.B. C.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DNA是遗传物质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5.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 6.噬菌体的结构组成为() A.蛋白质、脂类 B.糖类、蛋白质

C.蛋白质、DNA D.蛋白质、RNA 7.DNA遇二苯胺会在()条件下,被染成蓝色 A.0℃ B.10℃ C.50℃ D.100℃ 8.下列生物中只含一种核酸的是() A.玉米 B.草履虫 C.金鱼D.病毒 二、简答题 1.在生物的遗传中染色体具有__________,其主要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是一切生命活动的________,但是作为遗传物质存在的则是_______。 2.将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注入到小白鼠体内会导致小白鼠因而死亡,而无荚膜的R型细菌________,但如果将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再注入到小白鼠体内则________,此实验说明S型细菌体内存在着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________,经实验证明这种物质是______。 3.生物体中的DNA大部分存在于______上,还有少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的_______和______中,因此说_______是遗传物质的______。 4.在做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可将DNA析出,而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l.D 2.C 3.C 4.C 5.D 6.C 7.D 8.D 二、简答题 1.重要的作用蛋白质 DNA蛋白质体现者 DNA 2.败血病不能使小白鼠致死会导致其患病死亡转化因子 DNA 3.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染色体主要载体 4.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

浙江大学遗传学习题答案

朱军遗传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 1.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文中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传递是受细胞里的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一重要理论直到1900年狄·弗里斯、柴马克、柯伦斯三人同时发现后才受到重视。因此,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被公认为是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1906年是贝特生首先提出了遗传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 6.答:遗传学100余年的发展历史,已从孟德尔、摩尔根时代的细胞学水平,深入发展到现代的分子水平。其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因为遗传学与许多学科相互结合和渗透,促进了一些边缘科学的形成;另外也由于遗传学广泛应用了近代化学、物理学、数学的新成就、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因而能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地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因此,遗传学是上一世纪生物科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遗传学不仅逐步从个体向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和基因层次发展,而且横向地向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正在为人类的未来展示出无限美好的前景。 7.答:在生物科学、生产实践上,为了提高工作的预见性,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遗传和变异,加速育种进程,开展动植物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工作,都需在遗传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例如我国首先育成的水稻矮杆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获得了显著的增产。又例如,国外在墨西哥育成矮杆、高产、抗病的小麦品种;在菲律宾育成的抗倒伏、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的推广,使一些国家的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引起了农业生产发展显著的变化。医学水平的提高也与遗传学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目前生命科学发展迅猛,人类和水稻等基因图谱相继问世,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遗传学的研究范畴更是大幅度拓宽,研究内容不断地深化。国际上将在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和功能蛋白质组等研究领域继续展开激烈竞争,遗传学作为生物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答: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约为1~10mm。细胞壁是由蛋白聚糖(原核生物所特有的化学物质)构成,起保护作用。细胞壁内为细胞膜。内为DNA、RNA、蛋白质及其它小分子物质构成的细胞质。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且没有分隔,是个有机体的整体;也没有任何内部支持结构,主要靠其坚韧的外壁,来维持其形状。其DNA存在的区域称拟核,但其外面并无外膜包裹。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遗传学试题

《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杂种优势 2.核小体 3.完全显性 4.复等位基因 5.变异 6.遗传图谱 7.隐性上位作用 8.相互易位 9.整倍体 10.转导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孟德尔遗传规律实现的条件 2.简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图示)和意义 3.设计一试验方案证明控制果蝇某一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而不在常染色体上。(注:试验方案一定要写出遗传分析过程) 4.小麦抽穗期的狭义遗传率h2=64%, 两亲本的平均表型方差为10.68,F2表型方差为40.35。求:环境方差(Ve ),加性效应(V A),显性效应(VD ),广义遗传率H2 综合题(1题10分,2题6分,共16分) 1、设某植物的三个基因t、h、f依次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已知t-h相距12个单位,h-f相距16个单位,现有如下杂交:+++/thf × thf/thf。 问:(1)符合系数为1时,列出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2)符合系数为0时,列出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2.用遗传学所知识,设计无籽西瓜品种培育的方案 《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试卷(B卷)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相对性状 2.联会复合体 3.共显性 4.非等位基因 5.孟德尔群体 6.基因 7.一因多效 8.简单易位 9.同源染色体 10.转化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分别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意义 2.设计一试验方案证明控制植物某一性状基因与细胞质基因有关。(注:试验方案一定要写出遗传分析过程) 3.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zt)是显性,晚熟基因(Lm)是显性,且两性状连锁遗传,交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题及答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的基体 D.细菌的拟核2.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 A.32P B. 35S C.32P 和35S D.二者都有 3.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艾弗里证明了它的化学成分是()A.DNA B.蛋白质 C.多糖 D.脂质 4.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酵母菌及蓝藻都含有的是() A.核酸 B.细胞膜 C.染色体 D.DNA 5.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实验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6.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宿主细胞,则细胞中的病毒具有() A.RNA甲和蛋白质乙 B.RNA甲和蛋白质甲 C.RNA乙和蛋白质甲 D.RNA乙和蛋白质乙 7.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8.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人,从两栖类动物蝾螈内脏中提取DNA注入到许多金鱼的受精卵中,孵出的鱼苗约有1%在嘴后长有蝾螈特有的一根棒状平衡器,这一实验表明了DNA A.能够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 B.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D.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9.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3H 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应() A. 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10.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1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证明() (1)DNA分构的相对稳定性 (2)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3)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4)DNA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5)DNA是遗传物质 (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1)(2)(3)(4) B.(2)(3)(5) C.(1)(4)(6) D.(4)(6) 12.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遗传学复习题目

遗传学复习资料 1.遗传学: 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2.遗传: 亲子间以及子代间的相似现象。 3.等位基因 :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4.减数分裂:在真核生物性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的过程。 5.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存在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6.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7.基因座: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 8.完全显性:F1代所表现的性状与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完全相同,若与该亲本种在一起,根据该性状无法将亲本与F1代区别开来的现象。 9.不完全显性:F1代所表现的性状趋向于某一亲本,但并不等同于该亲本的性状的现象。 11.共显性:F1代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双亲的性状融合为一体,对后代的影响力相同的现象。 12.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在控制某一性状时,表现出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 13.互补作用 : 多个非等位基因只有同时存在时才表现出某一性状,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时都会导致同一突变型性状的现象称为互补作用。 14.累加(积加)作用:是指当两对显性基因单独存在时生物体表现为同一种显性性状,同时存在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而没有显性基因存在时则出现第三种性状的现象。 15.重叠(叠加)作用:当多对基因共同对某一性状起决定作用时,不论显性基因多少,都影响同一性状的发育,只有隐性纯合体才表现相应的隐性性状,这种作用被称为叠加作用。 16.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一对基因是显性基因,它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是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抑制作用,前者被称为抑制基因,而由此所决定的遗传现象被称为抑制作用。 17.多因一效:多个基因一起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 18.一因多效 : 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的发育。

高中生物 6.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学习单(含练习题)

6.1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学习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知道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3)能说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二.温故 1.染色体主要由和组成。 2..细菌属于生物,没有成形的。 3.细菌病毒又称,主要由外壳和内部的构成。 4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共有种,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有:。 5.DNA的基本单位是,共有种,组成DNA的化学元素 有:。 三.知新 (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本P45_46页) Ⅰ(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 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④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现象 是。 3.请你猜想:。 Ⅱ(1944年,美国,埃弗里) 1.在肺炎双球菌中有蛋白质、DNA、荚膜多糖等物质,哪一种成分 才是是转化因子呢? 2.请你设想 3.请你推测:“转化因子”是,是遗传物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课本P39-40) 1.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过程: ①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两组噬菌体; ②用被标记的两组噬菌体分别侵染两组细菌; ③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后,分别对被侵染的细菌和释放出的子代噬 菌体进行放射性测试。 4.侵染过程: 巩固:在噬菌体侵染实验中,只有噬菌体注入到细菌体,而噬菌体外壳则留在细菌之。侵染到细菌体内的噬菌体,以自己的DNA为模板,以为原料,复制出许多。在这些DNA的指导下以为原料合成噬菌体的。 5.可得出的结论: 。 (三)总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近黄沙始到金”)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括(DNA)和(RNA),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作为遗传物质的,因此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总结出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请试试看吧,你肯定行的) (1) (2) (3) (4) .

微生物遗传学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 1、解词 多组分基因组(segmented genome):在一些RNA病毒中,RNA分子的容量有限,如果要增加遗传信息量,则需将病毒的基因组分段保存在2个或多个RNA片段中,以在病毒粒子中形成2个或多个RNA分子,此类病毒中的这些遗传物质称为多组分基因组。 多分体:在不同病毒粒子中含有不同的RNA片段,只有几种含有基因组中不同RNA 片段的病毒粒子同时存在时才能表现有效的侵染,在某些植物RNA病毒中存在这种多分体现象。 类病毒:一种小分子单链环状RNA分子,无蛋白质外壳保护,结构和化学组成比普通病毒简单,不需要辅助病毒便可侵入敏感的宿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并使宿主致病或死亡。 朊病毒(Protein infection,Prion):一类侵染动物并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蛋白质,这类蛋白质能与寄主脑组织中的核酸相互作用,使脑组织海绵状损伤,引起动物的亚急性海绵样脑病。 重叠基因:具有部分公用核苷酸序列的基因,即同一段DNA携带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蛋白质的编码信息。重叠的部分可在调控区或结构基因区,常见于病毒和噬菌体基因组中。 串珠结构:60bp的间隔线状DNA双链作为连接丝,将许多核小体串联起来并盘绕形成的染色质纤维细丝,呈念珠状,即为染色质的串珠结构。 核小体(nucleosome):由H2A、H2B、H3、H4四种组蛋白各以两个分子组成的八聚体核心和一分子组蛋白H1以及大约200bp的DNA缠绕而组成,直径一般为10nm。2、问题 Ⅰ、简述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特点。 病毒:核酸类型有DNA和RNA之分;核酸分子有单链和双链之分;空间结构有开放型和闭合型之分;基因组有多组份型和单组份型;有多分体现象;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能够产生可遗传变异。 原核生物:原核微生物遗传物质分子量较病毒大而比真核微生物小,DNA与微量的组蛋白相结合,形成超螺旋脚手架结构;某些细菌只有一条环状双链DNA,某些拥有两个环状DNA,有些则一条环状、一条线状DNA;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能够产生可遗传变异;一般情况下,一个细菌细胞只有一套基因组,其DNA含量在细胞间期十分稳定;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基因组在DNA上一般是连续排列。 真核生物:真核微生物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细胞核有核膜包裹,核内存在多条线状dsDNA;DNA和组蛋白组成核小体,线状DNA双链缠绕在核小体上形成串珠状染色质;每一染色体只含有一条线状双链DN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能够产生可遗传变异;基因组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 Ⅱ、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染色体外遗传物质。 答:染色体外遗传物质是细胞的非固定成分,也能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但它们不是细胞生存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包括附加体和共生体。含有DNA的细胞质颗粒,即附加体,既能以完全自主的状态存在,也能组入到染色体上,成为染色体的一部分。进入细胞,与细胞建立起特殊的共生关系的一类物质即共生体。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外遗传物质:附加体如R质粒(抗性因子,使E. coli.抗一定浓度的抗菌素)、F因子(决定性别,有F因子的E. coli.为雄性------供体)等;共生体如

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_(12套_)

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 (12套 ) 遗传学试题库(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外显子 2、复等位基因 3、F因子 4、母性影响 5、伴性遗传 6、杂种 优势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 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 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缺馅。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 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3、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 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 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第 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 种植________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 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5、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型。 6、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7、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________ 方差的比值。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8、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 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