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olloidal Synthesis of Wurtzite Cu2ZnSnS4 Nanorods and Their Perpendicular Assembly

Colloidal Synthesis of Wurtzite Cu2ZnSnS4 Nanorods and Their Perpendicular Assembly

Colloidal Synthesis of Wurtzite Cu2ZnSnS4 Nanorods and Their Perpendicular Assembly
Colloidal Synthesis of Wurtzite Cu2ZnSnS4 Nanorods and Their Perpendicular Assembly

Colloidal Synthesis of Wurtzite Cu2ZnSnS4 Nanorods and Their Perpendicular Assembly
Ajay Singh,1, 2 Hugh Geaney,1 Fathima Laffir1 and Kevin M Ryan*1, 2
1 Materials and Surface Science Institute (MSSI),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Limerick, Limerick, Ireland. 2 The SFI-Strategic Research Cluster in Solar Energy Research
*Corresponding authors. E-mail: kevin.m.ryan@ul.ie
Supporting Information
Experimental Details:
Chemicals: Copper(II) acetylacetonate (Cu(acac)2; >99.99%), Tin(IV) acetate (Sn(OAc)4, >99.99%), Zinc acetate (Zn(OAc)2, >99.99%) Trioctylphosphine oxide (TOPO, 99%), 1-octadecene (ODE, 90% tech), 1-dodecanethiol (1-DDT, 98%), tert-Dodecyl Mercaptan (t-DDT) were purchased from Aldrich. All chemicals were used as received without any further purification. Synthesis of wurtzite CZTS nanocrystal in presence of 1-DDT: In a three-neck flask, copper(II) acetylacetonate (0.261g, 1mmol), Zinc acetate (0.091g, 0.5mmol), Tin(IV) acetate (0.177g, 0.5mmol) and TOPO (1.353g, 3.5mmol) were mixed with 10mL of 1-octadecene. The contents of the flask were evacu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3045 minute to eliminate adventitious water and dissolved oxygen. The reaction mixture was then heated to 250°C-260°C under argon flow and 2ml of 1-DDT was rapidly injected into the system at 150-160°C with continuous stirring. After injection, the solution colour change immediately from dark green to wine red and then finally to brown. The nanocrystals were allowed to grow for 15-30 minutes to reach the desired size, with nanocrystal growth terminated by removal of the heating mantle. After cooling to 80°C, 2-3mL of toluene was added to quench the reaction. The nanocrystal were washed 2-3 times in a 1:1 ratio of toluene to ethanol and centrifuged at 3000 rpm for 5mins to yield a brownish centrifuged product. After each centrifugation, the supernatant was removed and the precipitated nanocrystals were redispersed in fresh solvents.
S1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s:
Transmiss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morphology of CZTS nanorods and their vertical assemblies on Carbon supported TEM grids was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angular dark-fiel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using a JEOL JEM-2011F operating at an accelerating voltage of 200 kV. An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 of CZTS nanorod on a silicon substrate was performed using a Hitachi SU-70 equipped with EDS detector.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Ray diffractograms of drop-cast films of CZTS nanorods on a glass substrate were carried out on a PANalytical X'Pert MPD Pro using Cu Kα radiation with a 1-D X'Celerator strip detecto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measurement of CZTS nanorod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 Kratos Axis 165 spectrometer. High resolution spectra were taken using monochromated Al Kα radiation of energy of 1486.6 eV at fixed pass energy of 20 eV. For peak synthesis, a mixed Gaussian-Lorenzian function with a Shirley type background subtraction was used. Samples were flooded with low energy electrons for efficient charge neutralisation. Binding energies (BE) were determined using C 1s at 284.8 eV as charge reference. Raman spectroscopy: Raman spectra of CZTS nanocrystals were collected from a Dilor XY Labram spectrometer equipped with an Olympus BX40 confocal microscope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by using a ArHe green laser.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UV-Vis spectroscopy of CZTS nanorod solu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a PerkinElmer's LAMBDA 35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operated at a resolution of 1 nm. Zeta-Potential Meausrement: Zeta-potential was measured using Zeta PALS (Zeta Potential Analyzer, Brookhaven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US) using low and high electricfield, E = 137 Vcm-1 and 274 V cm-1, across the palladium electrodes and measured zetapotential values was constant from two fields which was averaged from 10 repeated experiments.
S2

Figure S1: (a) Low resolution TEM image shows the as-synthesised pseudo-spherical CZTS nanocrystal prepared by using 1-DDT only. (b) HRTEM image shows the nanocrystal have good crystallinity of the nanocrystal. (c) XRD pattern of as-synthesized pseudo-spherical CZTS nanocrystal prepared in presence of only 1-DDT.
S3

Figure S2:- XPS survey spectrum of the CZTS nanorods.
Figure S3:- EDS of the CZTS nanorods. The relative elemental ratios for Cu:Zn:Sn:S were close to 2:1:1:4 stoichiometry. We also noted a small relative increase in the sulphur content, which is likely due to the thiol capping ligands which passivate the nanorod surface. The Si, C, and O signals resulted from the silicon substrate.
S4

Perpendicular Assembly of CZTS Nanorods: To find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CZTS nanorod for their perpendicular assembly was investigated by dropcasting solutions of various concentrations (5 ×10-7 molL-1 to 10-3 molL-1) on to carbon supported Cu-TEM grids and the solvent was allowed to evaporate slowly. All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in a similar environment (glove box) giving a constant evaporation rate. The strict concentration dependence of the nanorod solution is necessary for perpendicular nanorod assembly where outside of certain window, nanorods deposit randomly on the substrate.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to (10-5 molL-1),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3D assemblies of CZTS nanorods as shown in (a). Below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s resulted in randomly deposited CZTS nanorods with their c-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of the substrate, shown in (b) and concentrations above the optimal results in a complete loss of long range order as shown in (c).
Figure S4: (a) DF-STEM images showing the vertically aligned CZTS nanorods. (b) & (c) DF-STEM image shows randomly deposited CZTS nanorods.
S5

Figure S5: (a) & (b) Low magnification SEM images shows micron sized multilayer 2D sheets of CZTS nanorod assembly.
S6

普通员工辞职申请书范文【三篇】

普通员工辞职申请书范文【三篇】 尊敬的xx人力资源部: 您好! 因为个人职业规划和一些现实因素,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特此提出离职申请,敬请批准。 在xx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有幸得到了各位领导及同事们的倾心指导及热情协助,在本职工作和音乐专业技能上,我得到了很大水准的提升,在此感谢xx提供给我这个良好的平台,这个年多的工作经验将是我今后职业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这里,特别感谢各位领导在过去的工作、生活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尤其感谢xx,xx等,一年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感谢所有给予过我协助的同事们。 望批准我的申请,并请协助办理相关离职手续,在正式离开之前我将认真继续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祝公司事业蓬勃发展,前景灿烂。 申请人:### 20xx年xx月xx日 【篇二】 尊敬的韩总: 作为一名在酒店工作了大半年的员工,我对酒店有着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每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都有很多第一次,我当然也不例外。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酒店,我最青春的三年也是在酒店度过的。 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能够跟同事们在一起工作,我觉得很开心,这里的每一位都是我的大哥大姐,我的叔叔阿姨,是他们教给了 我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知识,如何为人、如何处事、如何工作……在 酒店里,领导们也对我十分的关心,从刚进入酒店开始,我就感受到 从上至下的温暖。因为我是酒店里年龄还一般,还不算小,也从来没 有在这么大的集体里生活过,自不过然的,心里面就会产生一种被呵 护的感觉。这是一种以前在集体里未曾有过的感觉,很温馨,很自豪,而且它一直陪伴着我,直到我离开…… 但这种感觉不会随着我的离开而走远,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毕竟我以前生活在一个温暖而又温馨的集体里。韩总,还记得第一次 跟您近距离接触和理解是在20xx.3.16号。随着时间的流逝,斗转星移,您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与个人才华也得到充分的施展。您是我们 酒店的经理。在我上班之前,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方针,重新定位 了酒店的经营策略,持续地尝试新的机制与奖励、分配办法,力争让 酒店的经济效益持续迈上新高,也让酒店员工的福利待遇如芝麻开花 一般节节高樊。,这才是为员工谋利益的举动,这才是一位被员工在 心里面所认可的经理。 而我,作为这个集体的一份子,更加感觉到您对员工的关心与培养。您肯定想到,酒店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 的培养与发展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因为我自身水平的不足,近期 的工作让我觉得力不从心,所以想公司提出了辞呈,忘领导批准。 申请人:### 20xx年xx月xx日 【篇三】 尊敬的公司领导:

研究性学习一例-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差异探究

研究性学习一例 ——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差异探究 一、问题 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和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上的内容“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起反应生成氢气”(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P.22)不一致?是什么原因呢?是试剂、药品出了问题吗?为了寻找原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重新用分析纯浓盐酸和浓硫酸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加入0.1×10×25mm、纯度≥99.5%的铝片验证是否确实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结果如表1。 无论是1.5mol/L还是3mol/L的稀硫酸,均无明显反应现象。其结论还是与教材的叙述不相符合。 二、分析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非氧化性酸,在水溶液里都完全电离出H+。铝和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实质是与H+的反应,在H+都等于3mol/L的两种酸中,就中学知识可推得反应速率应该相等。但即使把硫酸中的H+提高到6mol/L,铝和硫酸还是无明显的反应现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既然两溶液中阳离子都只有H+,且浓度也相同,那么存在的差异就可能跟H+所处的环境不同有关(如阴离子的不同)。于是,学生作出如下假设。 三、假设 假设一:Cl-能促进金属铝与H+的反应。 假设二:SO 4 2-对H+与金属铝的反应起阻碍作用。 假设三: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有保护作用,使H+与铝不易接触。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经学生充分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四、验证 实验一:分别取5mL3mol/LHCl,H 2SO 4 ,加入纯度为99.5%的铝片各 一小片,然后添加NaCl,Na 2SO 4 晶体,实验现象如表2。 表2实验现象

纯碱是碳酸钠(硫酸类题型)

纯碱是碳酸钠(Na2CO3)。 碱是一个大范围,具体定义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今理论认为,电离时能吸收质子的物质为碱性,阴离子全为OH-的为碱类,统称碱),比如氢氧化钠。 那为什么碳酸钠不是称为盐,而是称为纯碱呢?那是因为它是一个强碱弱酸盐,水溶液中,它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假如你还读初中,你就记住:钠对应的碱是氢氧化钠,碳酸根对应的酸是碳酸,氢氧化钠是强碱,碳酸是弱酸,所以显碱性。 1、市售的食用碱可用于食品加工和果蔬清洗等.请你和姜红一起对它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食用碱具有碱的性质吗? 【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的食用碱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食用碱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并搅拌,形成无色溶液. 实验二:取少量食用碱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的颜色变成蓝色.实验三:取少量食用碱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变成,再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结论】(1)从“实验一”得出食用碱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从“实验二”得出食用碱显______性; 【交流讨论】姜红说:“食用碱具有碱的某些性质,由此可得出食用碱的成分是碱的结论“.你认为她的这种结论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 解:【分析结论】(1)从“实验一”将食用碱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并搅拌,形成无色溶液,食用碱易溶于水的性质; (2)碱溶液能够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因此取少量食用碱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的颜色变成蓝色,说明食用碱显碱性; 【交流讨论】根据“实验三”取少量食用碱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显碱性;再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的产生,因此该食用碱是一种碳酸盐,因此姜红的结论不正确. 故答案为:(1)溶于水;(2)碱;(3)不正确;碱与稀盐酸反应不会有气泡产生.分析:【分析结论】(1)从“实验一”将食用碱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并搅拌,形成无色溶液,分析溶解性; (2)根据取少量食用碱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的颜色变成蓝色分析酸碱性; 【交流讨论】根据“实验三”的现象分析结论.

金属与硝酸、硫酸反应的问题探讨和归纳总结

金属与硝酸、硫酸反应的问题探讨和归纳总结 发表时间:2019-04-23T10:15:22.480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3期作者:方培均[导读] 新课改、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中学方培均 6256000 关键词:金属硝酸硫酸 新课改、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一97页第四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该节重点学习了氨、硝酸、硫酸的性质。金属与硝酸、硫酸反应是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重要的考点。现将金属与硝酸、硫酸反应的问题探讨归纳如下:关键词:金属硝酸硫酸 一:知识回顾 1:金属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Cu + 4HNO3 (浓) = Cu(NO3)2 + 2NO2↑ + 2H2O 3Cu + 8HNO3 (稀) = 3Cu(NO3)2 + 2NO↑ + 4H2O Ag + 2HNO3 (浓) = AgNO3 + NO2↑ + H2O 3Ag + 4HNO3 (稀) = 3AgNO3 + NO↑ + 2H2O Fe + 4HNO3 (稀) = Fe(NO3)3 + NO↑ + 2H2O 2:金属与浓硫酸、稀硫酸的反应 Zn + H2SO4(稀)= ZnSO4 + H2↑ Zn + 2H2SO4(浓)= ZnSO4 + SO2↑ + 2H20 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 2H20 二:定性分析---问题讨论 1:过量的Cu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发生反应。(1)发生的反应有几个?(2)反应结束后硫酸是否能消耗完?分析:由于Cu和浓硫酸加热要发生反应,Cu和稀硫酸不反应。(1)发生的反应只有一个? 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 2H20 (2)反应结束后硫酸不能消耗完。2:过量的Zn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发生反应。(1)发生的反应有几个?(2)反应结束后硫酸是否能消耗完?(3)生成的气体有哪些? 分析:由于Zn和浓硫酸加热要发生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逐渐变小,Zn和稀硫酸也要反应。(1)发生的反应有两个? Zn + 2H2SO4(浓)= ZnSO4 + SO2↑ + 2H20 Zn + H2SO4(稀)= ZnSO4 + H2↑ (2)反应结束后硫酸能被消耗完。(3)生成的气体有SO2和H2。 3:过量的Cu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发生反应。(1)发生的反应有几个?(2)反应结束后硝酸是否能消耗完?(3)生成的气体有哪些? 分析:由于Cu和浓硝酸、稀硝酸都要发生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逐渐变小。(1)发生的反应有两个。 Cu + 4HNO3 (浓) = Cu(NO3)2 + 2NO2↑ + 2H2O 3Cu + 8HNO3 (稀) = 3Cu(NO3)2 + 2NO↑ + 4H2O (2)反应结束后硝酸能被消耗完。(3)生成的气体有哪些。NO2、NO、N2O4。 2NO2 ?N2O4 4:少量的Fe与足量的稀硝酸发生反应。(1)发生的反应有几个?(2)反应结束后溶液中铁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分析:由于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Fe与硝酸反应只能生成Fe3+。(1)发生的反应有一个。Fe + 4HNO3 (稀) = Fe(NO3)3 + NO↑ + 2H2O (2)反应结束后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Fe3+ 5:过量的Fe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发生反应。(1)发生的反应有几个?(2)反应结束后溶液中铁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分析:由于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Fe与硝酸反应只能生成Fe3+。过量的Fe又能将Fe3+还原成Fe2+。

化学反应热效应练习题精选

化学反应热效应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 D.放热反应发生时不需加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吸热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氢气和氧气化合是放热反应,则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吸热反应 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和状态无关 D.对放热反应A+B→C+D ,A、B的能量总和大于C、D的能量总和 4.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NH4Cl晶体和Ba(OH)2 ·8H2O混合搅拌 C.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D.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B.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放热或者吸热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6.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 B.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 7.下列反应过程一定吸收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 B.加成反应 C.分子解离为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 8.下列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O2→O+O B.H+Cl→HCl C.CaO+H2O=Ca(OH)2 D.浓硫酸稀释 9.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B.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成光能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D.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变成热能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辞职报告文本辞职报告范文大全

辞职报告文本辞职报告范文大全 辞职报告 (篇一) 尊敬的领导: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申请。 来到公司也已经快两年了,在这近两年里,得到了公司各位同事的多方帮助,我非常感谢公司各位同事。正是在这里我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更有过收获。公司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开明的工作作风,一度让我有着找到了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或许这真是对的,由此我开始了思索,认真的思考。 但是最近我感觉到自己不适合做这份工作,同时也想换一下环境。我也很清楚这时候向公司辞职于公司于自己都是一个考验,公司正值用人之际,公司新的项目的启动,所有的后续工作在公司上下极力重视下一步步推进。也正是考虑到公司今后在这个项目安排的合理性,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公司因我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我郑重向公司提出辞职。 我考虑在此辞呈递交之后的2—4周内离开公司,这样您将有时间去寻找适合人选,来填补因我离职而造成的空缺,同时我也能够协助您对新人进行入职培训,使他尽快熟悉工作。 能为公司效力的日子不多了,我一定会把好自己最后一班岗,做好工作的交接工作,尽力让项目做到平衡过渡。离开这个公司,离开

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同事,很舍不得,舍不得领导们的尊尊教诲,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我们公司已经发生了巨大可喜的变化,我很遗 憾不能为公司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只有衷心祝愿公司的业绩一路飙升!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工作顺利! (篇二) 尊敬的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领导: 我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我自**日进入公司,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了,正是在这里我开始 踏上了社会,完成了自己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在过去的一 年多里,公司给予了我许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我对公司给予的照顾表示忠心的感谢!但是,经过近段时间的思考, 我越来越迷惘!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工作、生活离自己想要的越来越远。所以,我必须离开,去过我思想深处另一种有别于目前的生活。我想,生活应该是在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以后,再持之以恒地坚持! 公司目前已经过了一年最忙的时间,是充电、整顿、储备人才的 时刻。相信,我的离开会很快有新生力量补充。因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生活状态,所以,我现在对工作没有激情、对生活也极其懒散。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公司其他同事受到我消极情绪 * ,也为了不让公司因为我出现业务上的纰漏等,我郑重向公司提出辞职,望公司给予批准! 祝公司稳步发展,祝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盐酸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1.盐酸与镁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与锌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酸与铁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酸与铝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盐酸与氧化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盐酸与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盐酸与碳酸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盐酸与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盐酸与硝酸银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稀硫酸与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稀硫酸与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稀硫酸与铝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稀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编号:初中24号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微课教学设计 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第一初级中学陈金炜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导入 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比较镁、锌、铁、铜的活动性。 探究活动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1、观看实验视频; 3、讨论: 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反应后生成什么气体哪些金属 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根据反应时是否有氢气产生,将金属分为两类。 对于能发生的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将这一类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比较。

教师点拨

1、这几个反应的共同特点为: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2、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3、表示式:A+BC==B+AC 4、结论: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它们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5、根据金属能否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其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知识应用 1、根据上述探究实验的现象,你能推断出:镁、锌、铁、铜中,_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判断下列反应的类型: 2Mg+d ';:,2MgO 3Fe+2G—FeO ③ Fe+HSO==FeS(4+H T ④2AI+3CuO=AI(SO4)3+3Cu ③2LiOH+C— Li 2CO+HO ④2KMn4=====KMnO+MnO+O T 应用拓展 1 、将X、Y、Z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丫 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则X、丫Z的金属活动顺序为( ) A 、X>Z>Y B 、Z>Y>X C、X>Y>Z D 、Z>X>Y 2 、右图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 气泡 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上述金属可分为两类, 则丙应和_______ 为一类,若乙为金属锌,则 丙可能是____________ 。 本课小结 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反映金属的活动性: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的比不反应的强;反应越剧烈的活动性越强。

反应热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H=a kJ/mol H2(g)+1/2O2(g)=H2O(l);△H=b kJ/mol 2H2(g)+O2(g)=2H2O(l);△H=c kJ/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a、b和c均为正值 C. 反应热的关系:a=b D. 反应热的关系:2b=c 2、已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3、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 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 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 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 4、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 -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 A.-44.2kJ·mol-1B.+44.2kJ·mlo-1 C.-330kJ·mol-1D.+330kJ·mlo-1 5、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题13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是( ) A.N2(g)+3H2(g)=2NH3(1); △H=2(a-b-c)kJ·mol-1 B.N2(g)+3H2(g)=2NH3(g); △H=2(b-a)kJ·mol-1 C.1 2 N2(g)+ 3 2 H2(g)=NH3(1); △H=(b+c-a)kJ·mol-1 D.1 2 N2(g)+ 3 2 H2(g)=NH3(g); △H=(a+b)kJ·mol-1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辞职申请书范文大全500字

辞职申请书范文大全500字 辞职申请书500字 辞职一般是提前30天向上级或公司递交辞职,无需公司批准,30天之后您就能顺利辞职了,以下是为大家搜集的范文,欢迎阅读! 尊敬的公司领导: 由于工作调动,现正式向公司提出调离原工作岗位。 舍不得,舍不得这里的人,舍不得自己曾经的付出。每一次出差、每一次报价、每一次谈判、每一次争吵,在飞机上、在吉普车上、在会议室里、在工地上,所有这一切,都充斥着我的记忆,那么清晰,就像是在昨天。但时间的指针总是忠诚地一步一步往前走,昨天终究会结束。 在公司四年半的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除了朋友和知识,更 重要的是,我到了成长的快乐。感谢命运,让我在最青春的年华里遇到了装备公司;感谢公司领导,你们的关注和欣赏让我一直充满自信,你们的指点和教诲让我在成长的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感谢公司的同事,和你们的沟通,轻松愉悦;感谢我自己,能够一直保持着一份纯净,真诚地付出,真诚地享受每一次收获。

鉴于目前的身体及生活状态,自认为不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现向公司提出辞职。 虽然我不能在这里继续“战斗”下去,但真心的希望,xx公司能够梦想成真,在世界的舞台上舞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20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x总: 您好! 转眼间,我到公司已有X年了,这X年的工作时间里,虽然我的工作并不是尽善尽美,但在公司同事们的帮助,尤其是您的信任与教导下,我也努力的去完成每一项您布置给我的工作,都用了自己的

热情努力去对待。凭心而论,我开始对基础工程毫无了解,但在您这里我基本了解了基础工程,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对生活的理解。在这里,我真诚的对袁总说一声:谢谢您了! 但犹豫再三,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我还是写了这封辞职申请书。 加入公司以来,您对我的信任、教导与严格要求,令我非常感动,也成为激励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在您及同事们的热心指导与悉心帮助下,我在工程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常想,自己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您及公司对我的栽培,真的想用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您交给的每一份工作任务,但自己的能力真的很有限,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得能让您满意,所以对过去工作中失误与不足的地方,我真诚的对您说声抱歉,请您原谅!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我觉得我可能技术能力方面有所不足, 也缺少工作的积极性和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没能很好的适应这个工作,所以一直没有把工作做到令您满意的程度。这是我在以后的人生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袁总经常教导我的地方,我一定会铭记于心! 再一次真诚地感谢您及公司全体同事对我的关爱与帮助!

高中化学必修一-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碱盐反应第四课时

第四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 【明确学习目标】 1.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2.能分析归纳碳酸铵、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及相互转化规律。 课前预习案 【知识回顾】 1.焰色反应是部分元素的性质,是变化;钠元素呈,钾元素的观察时必须用以,焰色呈。 2. Na2CO3的水溶液碱性比NaHCO3;溶解性,固体溶于水放热明显的是。受热易分解的是。 【新课预习】Na2CO3、NaHCO3的溶液 1.各加入足量的HCl的化学和离子方程式 2.各加入Ca(OH)2溶液的化学和离子方程式 3.各加入CaCl2溶液的化学和离子方程式 课堂探究案 【实验探究一】与酸的反应 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将两个分别 装有Na2CO3或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 将气球内的Na2CO3或NaHCO3倒入试管中(如图). (1)为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该对比实验要求控制的条件是 、、等; (2)该实验看到的现象是、,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泡沫灭火器是利用碳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CO2.由上述现象分析, 若选用Na2CO3或NaHCO3中的一种作为泡沫灭火器中的一种反应物,应选,理由是。 【思考】 1.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稀盐酸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现象

是:,离子方程式是。 2.等质量的上述两种盐,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多的是;一定量的盐酸与足量的两种盐反应,产生气体多的是。 3.NaOH和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画出气体产生与盐酸的滴加关系曲线: 总结: (1)碳酸盐和酸的反应分步进行,首先生成酸式根,最后生成相应的酸或其 对应氧化物。 (2) 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现象是,稀盐酸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现象是:,可用于区分两无色溶液。 (3) NaHCO3与酸反应比Na2CO3;等质量的两种盐,耗酸多的是,产生CO2多的是。 (4)向含有OH—和CO32—溶液中加入酸,H+ 优先和反应。 例1.现有120ml含有0.2mol的Na2CO3溶液和200ml未知浓度的稀盐酸,不 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生成,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相同,则稀盐酸的浓度合理范围是; 若都有气体生成,产生的气体体积最终不同,则稀盐酸的浓度合理范是。 【探究二】与碱、盐的反应 1.把NaOH分别加入到 Na2CO3、NaHCO3的溶液中,现象是,发生反 应的是,离子反应方程式。 若把NaOH换成Ca(OH)2或Ba(OH)2,分析现象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2.把CaCl2或BaCl2溶液滴入Na2CO3、NaHCO3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是, 离子反应方程式、。【思维提升】 1.Na2CO3和NaHCO3相互转化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 ⑴都为固体时,你能想到哪些方法来鉴别? ⑵都是溶液时,你能想到哪些方法来鉴别? 例2.某碳酸钠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氢钠,如何证明是否含有碳酸氢钠,用流程图表示:

金属与酸反应汇总练习题

例析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 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可以与稀盐酸、稀硫酸等稀酸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涉及金属与酸反应问题的图像题,侧重于考查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氢气的质量(或体积)、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等相关量的变化关系。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读懂图像本意,审清图像内涵。准确理解并应用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正确解题。 如图1,图中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氢气的质量。 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反应时, 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氢气的质量越来越大,此时在图像上表现为 一条上升的直线 (如图1中OA段所示),且生成氢气越快,这条直线的斜率越大 (即“坡度越陡”)。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快慢只须看 “坡度陡、坡度缓”,“坡度越陡”表示生成氢气越快,线段OA的斜率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关。金属活动性越强,线段斜率越大。“坡度越缓”表示生成氢气越慢,金属活动性越弱,线段斜率越小。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将不再变化,此后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如图1中的AB段所示)。生成氢气越多,这条直线表现在图像上就越高。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多少,只须看“线高、线低”,“线越高”表示生成氢气越多,“线越低”表示生成氢气越少。 综上所述,解决这类问题时,一般需要用到下列规律: 1.在温度、金属颗粒大小和稀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生成氢气就越快;生成氢气越快,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2.当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时,对于相同质量的金属,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例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几次实验的锌的用量不等,但稀硫酸的用量相同。锌的用量(X轴),生在氢气的体积(Y轴)(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关系如图2,下列关于实验结果描述错误的是() A.线段AB(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硫酸已耗尽 B.线段AB(不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硫酸已耗尽 C.线段OA(包括A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D.线段OA(不包括A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解析:一定质量的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图2中A点表示某一时刻,反应刚好停止。线段OA(包括点A)表示金属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线段AB(不包括点A)表示金属已经反应完,而稀硫酸过量。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是足量的锌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时,那么线段OA(包括点A)则表示过量的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线段AB(不包括点A)表示稀硫酸已经消耗完,而锌过量。 解答:B、D 如图3,金属A的活动性要比金属B的活动性强。如果金属A、B与相同 质量分数的酸溶液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相同(如同为+2价等) 那么,生成氢气的体积越多或质量越大,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图3中金属B 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金属A的相对原子质量。 足量的A、B两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少量稀盐酸中, 如果反应后出现一种金属有剩余或两种金属都有剩余,而稀盐酸完全消耗了,

反应热习题整理(高二上)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010山东卷)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英语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侧脸房的反应焓变 D 同温同压下,22()()2()H g Cl g HCl 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 ?不同 解析: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故A 错;反映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 错;C 是盖斯定律的重要应用,正确;根据H ?=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 错。 答案:C (2010重庆卷)12.已知()()()22H g Br l 2HBr g ;72kJ/mol.H +=?=- 蒸发1mol Br 2(l )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 ,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则表中a 为 A .404 B .260 C .230 D .200 1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计算。由已知得:Br 2(l)=Br 2(g) H =+30KJ/mol ,则H 2(g) + Br 2(g) = 2HBr(g);H = -102KJ/mol 。436+a-2×369=-102;a=―200KJ ,D 项正确。 (2010天津卷)6.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 -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1 NaOH 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 O 2(g) + O 2(g) 2S O 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随温度的变化

简短辞职申请书范文大全

简短辞职申请书范文大全 想必每一位在职场混迹多年的职场人士都应曾经写过辞职信之类的。在现在这个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社会,跳槽也就成了常见现象。而离职前的辞职信是必写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简短辞职申请书范文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尊敬的xx: 我自xx年来到公司,工作中得到公司和您的培养,个人得到了很大的成长,公司的文化和环境也令我工作得非常开心。 现由于个人原因,我不得不提出辞职,希望能于x年x月x日正式离职,请公司批准我的这份辞职书。并请公司在x月x日前安排好人员接替我的工作,我将尽心交接。 再次对您x年来的培养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祝您及公司的所有同事一切顺利!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尊敬的X经理: 您好! 感谢公司在我入职以来的培养关心和照顾,从X年X月份来到[公司]至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今后无论走向哪里,从事什么,这段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为在彩卡的这段工作经历而自豪。 而今,由于个人原因提出辞职,望领导批准。 辞职人: 20xx年x月x日

公司人事部: 我因为要去美国留学,故需辞去现在的工作,请上级领导批准。 公司的企业文化感化了我,我对公司是深有感情的。我留学归来之后,仍愿意回公司就职。 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在工作中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并祝公司兴隆。 辞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尊敬的公司领导: 在递交这份辞呈时,我的心情十分沉重。现在由于我的一些个人原因的影响,无法为公司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请求允许离开。 当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同事都是斗志昂扬,壮志满怀,而我在这时候却因个人原因无法为公司分忧,实在是深感歉意。 我希望公司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受理我的离职事项。 感谢诸位在我在公司期间给予我的信任和支持,并祝所有同事和朋友们在工作和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辞职人: 20xx年x月x日 尊敬的xx: 自xx年入职以来,我一直很喜欢这份工作,但因某些个人原因,我要重新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最终选择了开始新的工作。 希望公司能早日找到合适人手开接替我的工作并希望能于今年5月底前正式辞职。如能给予我支配更多的时间来找工作我将感激不尽,希望公司理解!在我提交这份辞呈时,在未离开岗位之前,我一定会尽自己的职责,做好应该做的事。 最后,衷心的说:“对不起”与“谢谢”! 祝愿公司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与硫酸反应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与硫酸反应 硫酸是初中化学三大酸之一,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总结主要包括硫酸与金属的反应、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硫酸与金属化物的反应、硫酸与某些盐的反应等 1.硫酸与金属反应 与锌反应,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实验现象:锌粒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与铁反应,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实验现象:铁片溶解,生成浅绿色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与铝反应,化学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实验现象:铝片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2.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实验现象:不明显。 与氢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Cu(OH)2+H2SO4=CuSO4+2H2O;实验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3.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氧化铁反应,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实验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实验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4.硫酸与某些盐反应

与氯化钡反应,化学方程式:H2SO4+BaCl2=BaSO4实验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与碳酸钙反应,化学方程式:CaCO3+H2SO4=CaSO4+CO2实验现象:白色固体溶解逐渐,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 与碳酸钠反应,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实验现象: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与碳酸氢钠反应,化学方程式: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实验现象:反应比与碳酸钠反应更快,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反应热效应热化学高考试题集

7.热化学 (2015·北京)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2015·重庆)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 x kJ·mol-1 已知硫的燃烧热ΔH1= a kJ·mol-1 S(s)+2K(s)==K2S(s) ΔH2= 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 c kJ·mol-1 则x为 A.3a+b-c B.c +3a-b C.a+b-c D.c+a-b (2015·上海)8.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 → H2O + O2 + Q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015·江苏)15. 在体积均为1.0L的量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离职申请书怎么写范文5篇

离职申请书怎么写范文5篇 工作当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经历辞职,那么大家知道离职申请书怎么写吗?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离职申请书怎么写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辞职报告怎么写模板 辞职理由 辞职之前必须想好理由,不管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还是老子就是不想干了。 书面格式 标题:标题一般有辞职报告、辞职书、辞职函、辞职申请等不同的写法,书面一般多用辞职书 称谓:在工作中称呼一般都是“尊敬的XXX”格式,你想谁递交辞职书就写TA的尊称。 正文: ①空格2字符,问好。如:您好。

②辞职理由,短到几个字,长到几百字,个人自由发挥。例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③尾段可以写写对公司的祝福等等。如:祝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结语:结尾要求写上表示敬意的话。如“此致——敬礼”等。 署名:写上自己的名字,辞职人:XXX 。署名的格式,为*末尾换行后起,然后署名下面加上日期. 日期:辞职报告写的当天日期,当然公司的规定不同,可以灵活的变动。 注意事项 不要说上司坏话。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向管理层反映一下上司的问题,要尽量以委婉的言辞口头提出。 不要满纸抱怨,抨击公司制度。 不要指责同事,尤其忌讳把同事的“罪行”白纸黑字写在辞职书上。 离职申请书范文【一】 尊敬的罗总: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我工作期间对我照顾与支持,感谢公司给我这个平台,让我锻炼让我成长。 很遗憾在这个时候向xx正式写出辞职报告,或许我还不是正式职工,不需要写这封辞职信。当您看到这封信时我大概也不在这里上班了。 来到这里也快两个月了,开始感觉这里的气氛就和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相处得融洽和睦。在这里有过欢笑,有过收获,当然也有过痛苦。虽然多少有些不快,不过在这里至少还是学了一些东西。在这一个多月的工作中,我确实学习到了不少东西。然而工作上的毫无成就感总让自己彷徨。我开始了思索,认真地思考。思考的结果连自己都感到惊讶——或许自己并不适合xx 这项工作。而且到这里来工作的目的也只是让自己这一段时间有些事可以做,可以赚一些钱,也没有想过要在这里发展。因为当初连应聘我都不知道,还是一个朋友给我投的资料,也就稀里糊涂地来到了这里。一些日子下来,我发现现在处境和自己的目的并不相同。而且我一直以为没有价值的事情还不如不做,现在看来,这份工作可以归为这一类了。n多的时间白白浪费掉了。我想,应该换一份工作去尝试了。 离开这里,离开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同事,确实很舍不得,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但是我还是要决定离开了,我恳请xx和领导们原谅我的离开。

反应热和焓变练习题

课时作业1反应热和焓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使体系的温度升高;吸热反应,使体系的温度降低 D.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ΔH<0 2.在一化学反应中,其产物的总能量为60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应当是() A.50kJ B.20kJ C.30kJ D.80kJ 3.反应热是() A.专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B.特指1mol反应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C.不论多少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都是反应热 D.热化学方程式中标注的“±××kJ/mo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 B.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由C(s,石墨)===C(s,金刚石)Δ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5.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D.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6.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