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的护理

一.相关知识

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这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二.病例介绍

患者农御剑,男,44岁,农民,因“咳嗽、左胸痛20余天,加重4天”于2012.09.15 12:10 由门诊步行入院。病始于2012年8月下旬无诱因开始出现咳嗽,为阵发性单声咳,无咳痰,伴左侧胸痛,以深吸气及咳嗽时为著,活动时出现胸闷、气急,平卧位及改变体位气急加重,无畏寒、发热,无夜间盗汗,无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病后未做任何处理,9月11日上诉症状加重,夜间难以入睡,为进一步诊治于今日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为:左胸腔积液

。病后精神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3.体检:T36.7℃,P86次/min,R20次/min,BP127/90。为缓解胸腔压迫症状,于17日10时行左侧胸膜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

三.护理诊断与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与大量胸液压迫使肺不能充分扩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措施:1)给氧,尊医嘱给予2L/min流量持续吸氧,增加氧气吸入以弥补气体交换面积的不足,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

2)减少耗氧,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氧耗。胸水消失后还需继续休养2-3个月,避免疲劳。

3)促进呼吸功能,①协助医生进行胸腔抽液,抽液完成后嘱病人静卧,24h后才能洗澡。鼓励病人深呼吸,促进肺膨胀。②体位,嘱患者取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减少胸水对健侧肺的压迫。③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积极排痰,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通畅。④督促病人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经常进行呼吸锻炼可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提高通气量。⑤康复锻炼:待体温恢复正常,胸液抽吸或吸收后,鼓励病人逐渐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

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胸痛及呼吸困难的程度、体温的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气分析的改变,胸腔穿刺抽液后,还应密切观察其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或体液渗出。

2.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措施:1)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行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记录。

2)休息: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的康复。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同时提供病人合适的环境,如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等。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500-3000ml,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4)保持清洁与舒适:①加强口腔护理,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因此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②加强皮肤护理,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对于长期持续高热卧床者,要注意防止压疮的发生。

5)心理护理:体温上升期,病人应突然出现发冷、发抖、面色苍白,而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护士应经常关心病人,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高热持续期,护士应尽量解除高热带来的身心不适,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退热期,护士应满足病人舒适的心理,注意清洁卫生。

6) 加强病情观察:观察体温,一般每日测体温4次,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并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伴随症状、治疗效果等。

7)健康教育: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监测体温及物理降温的方法;介绍休息、饮食、饮水的重要性。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胸腔积液引起的高热,消耗状态有关。

措施:1)指导并帮助病人在进餐之前获得休息的机会,以便有充分的精力进餐。

2)就餐时限制液体的入量,以兔胃部过度扩张;

同样在饭前和饭后1小时避免摄取液体。

3)鼓励家属携带病人特别喜好的家庭制做的食品。

4)避免饮咖啡(会降低食欲)和碳酸盐饮料(导

致饱胀感)。

5)限制过量活动,活动量以能增加营养物质的代

谢和作用,以增加食欲为宜,建议患者少食多餐。

4.疼痛:胸痛,与胸膜摩擦或胸腔穿刺术有关。

措施:缓解胸痛,协助病人取患侧卧位,必要时用宽胶布固定胸壁,以减少胸廓活动幅度,减轻疼痛。

5.心理护理: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诚挚的安慰和鼓励,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

应,以及抽液的一系列注意事项,机理和优点,消除顾虑,坚定信心,使其愉悦的接受配合治疗,耐心的解释病人突出的各种问题,消除不安情绪,以取得最佳的配合,并做好家属工作,共同配合给予心理支持。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气胸患者护理_教学查房

气胸患者护理教学查房 Nursing Teaching Round of Pneu mothorax Patients 欢迎各位护理莅临指导(胸外科护理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程序(The Proesses of NTR) 知识回顾病史汇报体格检查护理问题及措施 健康教育讨论专家点评指导 知识回顾(K nowledge Review ) 1.定义 气胸(P neumothorax):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Gas into the pleural cavity, resulting in product gas state, called pneumothorax. 2.病因(The cause of Disease): 自发性气胸的病因:(1) 由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矽肺引起的肺气肿,肺大泡破裂。(2) 肺脓肿、肺癌破坏胸膜腔引起。 (3) 从高气压环境突然进入低气压的环境,如潜水,航空无防护措施。 (4) 部分病人原因不明。(5) 诱发因素有迸气用力提取重物,剧烈运动、咳嗽、喷嚏、大笑、刺激性气味引起呛咳(如炒辣椒时)。 3.分类及临床表现(Type and C linical Manifestations): 根据病理结构气胸又分为以下类型: 闭合性气胸(Closed P neumothorax):胸闷、胸痛、气促和呼吸困难。小量气胸(肺萎陷<30%);中量气胸(肺萎陷30%-50%);

大量气胸(肺萎陷在>50%)。 开放性气胸(Open P neumothorax):明显呼吸困难,气促,烦躁不安。 纵膈摆动或者纵隔扑动(mediastinal flutter):伤侧胸压显著高于健侧,纵隔向健侧移位,进一步使健侧肺扩受限。致呼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纵隔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在呼气时移向伤侧。 力性气胸(Tension P neumothorax):极度呼吸困难。 根据发病原因气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创伤后气胸(Post traumatic pneumothorax):胸部被锐器刺伤后引起; 原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没有肺部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见; 继发性气胸(second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继发于肺部各种疾病基础上发生的气胸,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 4.检查方法(Check the method):

教学查房

2017年耳鼻喉科11月实习生教学查房 时间:2017年11月23日 地点:耳鼻喉科病区及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易州萍(护士长)、李嘉婷 参加人员: 内容:鼻中隔偏曲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易州萍(护士长):请汇报下患者病史。 雷雯(实习护士):苟安芬,女,53岁,因鼻阻10+年、鼻部异味20+天,于2017年11月18日15:29步入病房,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入院时查体:T36.3℃P78次/分R17次/分BP140/80mmhg,专科查体:入院前10+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鼻阻、伴晨起打喷嚏,偶有鼻出血,量少,可自行停止,稍感头晕,20+天患者出现鼻部异味感。门诊以“鼻中隔偏曲”收入我科。鼻内镜检查:鼻中隔向左侧偏曲。副鼻窦CT提示:鼻中隔偏曲。完善术前相关辅检,定于2017年11月20日上午10:00在局麻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毕于11:10安返病房,给予2级护理温冷半流质饮食,取半坐卧位休息,鼻腔有少许渗血,其填塞物固定,眶周无青紫,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孢米诺1g每日Q12h静脉滴注消炎、卡络磺钠80mg每日Qd静脉滴注止血、布洛芬口服混悬液每日3次口服10ml止痛对症治疗。现为术后第三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汇报完毕。

易州萍(护士长):什么是鼻中隔偏曲? 邓梦月(实习护士):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引起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并产生症状者,称为鼻中隔偏曲。 易州萍(护士长):其病因与常见人群有那些? 唐丽红(实习护士):好发人群为:有鼻外伤史,儿童期患腺样体肥大,有家族史、鼻息肉、肿瘤患者。常见病因主要为:组成鼻中隔的诸骨发育不均衡,形成不同的张力曲线,导致诸骨连接异常所致。儿童期患腺样体肥大、软腭高拱可限制鼻中隔发育引起偏曲。外伤也可引起鼻中隔偏曲。分类:1.鼻外伤、2.发育异常、3.鼻腔或鼻窦肿瘤、4.遗传等。 易州萍(护士长):主要症状有那些? 唐德红(实习护士): 1.鼻塞为主要症状,可表现为双侧或单侧鼻塞,取决于偏曲的类型和是否存在下鼻甲代偿性肥大。 ⒉头痛偏曲之凸面挤压同侧鼻甲时,可引起同侧头痛。 ⒊鼻出血常发生在偏曲之凸面、骨棘或骨嵴的顶尖部。 ⒋邻近器官受累症状可继发鼻窦炎和上呼吸道感染。 易州萍(护士长):常见护理问题? 李冬梅(实习护士): 1.窒息:与鼻腔填塞物误吸、鼻腔出血有关

胸腔积液的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的护理查房 病例简介:43床向金贵,男性,23岁,因咳嗽,乏力一年,加重伴活动后气促,发热10天,于2012年6月19日10点30步行入院,体查:T38.2 P98次/分BP110/90mmhg R20次/分,发育正常,营养好,神清合作,自动体位,气管稍向右偏,左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 相关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4% ;结核抗体阳性;血沉78mm/h;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胸片示1左胸腔包裹性积液可能性大?2双上肺继发性肺结核3支气管疾患并感染;胸腔B超示左侧胸腔积液;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乙肝七项均正常。 入院诊断:1.继发型肺结核双上肺涂(未)初治 2.左侧胸腔积液查因: (1)结核性 (2)炎性 (3)恶性 3.肺部感染 入院处理:予呼吸道隔离,予头孢替唑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抗感染,予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抗结核,予复方甘草片止咳,予护肝片护肝,胸腔穿刺抽液(穿刺失败)对症及支持治疗。 目前情况:患者有阵发性咳嗽,活动后稍气促,夜间盗汗乏力症状较前好转,无胸痛及咯血,一般情况较前好转,双肺呼吸音基本对称。

概念:在正常情况下胸腔内仅有微量的液体,约13~15mI,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内液体的形成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任何原因使胸液形成过多或吸收过少时,均可导致胸液异常积聚,称为胸腔积液。 病因和发病机制:(1)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2)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3)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4)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5)胸膜损伤如主动脉瘤破裂,食道破裂,胸导管破裂等,发生血胸,脓胸和乳糜胸。 结合该病例,患者系青年男性,单侧胸腔积液,胸片提示有双上肺结核,该患者考虑结核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可能性大。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盗汗,胸痛,咳嗽,活动后气促,胸闷,严重时可引起端坐呼吸,发绀。体征:少量积液时,体征不明显或可闻及胸膜摩擦音。中至大量积液时,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肋间隙饱满;语颤减弱或消失,可伴有气管及纵膈向健侧移位;局部叩诊呈浊音;积液区呼吸音减弱或者消失。肺外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可有原发病的体征。 护理诊断及措施: 1.气促:主要与胸腔积液量有关,胸液量越多,气促症状越明显 措施:注意卧床休息,症状改善后可下床活动,必要时给氧,保持舒适体位,即患侧卧位,胸水多时予胸腔穿刺抽液,抽液后应注意保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的护理 一.相关知识 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这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二.病例介绍 患者农御剑,男,44岁,农民,因“咳嗽、左胸痛20余天,加重4天”于2012.09.15 12:10 由门诊步行入院。病始于2012年8月下旬无诱因开始出现咳嗽,为阵发性单声咳,无咳痰,伴左侧胸痛,以深吸气及咳嗽时为著,活动时出现胸闷、气急,平卧位及改变体位气急加重,无畏寒、发热,无夜间盗汗,无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病后未做任何处理,9月11日上诉症状加重,夜间难以入睡,为进一步诊治于今日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为:左胸腔积液

。病后精神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3.体检:T36.7℃,P86次/min,R20次/min,BP127/90。为缓解胸腔压迫症状,于17日10时行左侧胸膜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 三.护理诊断与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与大量胸液压迫使肺不能充分扩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措施:1)给氧,尊医嘱给予2L/min流量持续吸氧,增加氧气吸入以弥补气体交换面积的不足,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 2)减少耗氧,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氧耗。胸水消失后还需继续休养2-3个月,避免疲劳。 3)促进呼吸功能,①协助医生进行胸腔抽液,抽液完成后嘱病人静卧,24h后才能洗澡。鼓励病人深呼吸,促进肺膨胀。②体位,嘱患者取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减少胸水对健侧肺的压迫。③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积极排痰,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通畅。④督促病人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经常进行呼吸锻炼可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提高通气量。⑤康复锻炼:待体温恢复正常,胸液抽吸或吸收后,鼓励病人逐渐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胸腔积液的护理 一.相关知识 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这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 二.病例介绍 患者农御剑,男,44岁,农民,因“咳嗽、左胸痛20余天,加重4天”于2012.09.15 12:10 由门诊步行入院。病始于2012年8月下旬无诱因开始出现咳嗽,为阵发性单声咳,无咳痰,伴左侧胸痛,以深吸气及咳嗽时为着,活动时出现胸闷、气急,平卧位及改变体位气急加重,无畏寒、发热,无夜间盗汗,无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病后未做任何处理,9月11日上诉症状加重,夜间难以入睡,为进一步诊治于今日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为:左胸腔积液。病后精神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3.体检: T36.7℃,P86次/min,R20次/min,BP127/90。为缓解胸腔压迫症状,于17日10时行左侧胸膜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 三.护理诊断与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与大量胸液压迫使肺不能充分扩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措施:1)给氧,尊医嘱给予2L/min流量持续吸氧,增加氧气吸入以弥补气体交换面积的不足,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 2)减少耗氧,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氧耗。胸水消失后还需继续休养2-3个月,避免疲劳。 3)促进呼吸功能,①协助医生进行胸腔抽液,抽液完成后嘱病人静卧,24h后才能洗澡。鼓励病人深呼吸,促进肺膨胀。②体位,嘱患者取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减少胸水对健侧肺的压迫。③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积极排痰,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通畅。④督促病人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经常进行呼吸锻炼可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提高通气量。⑤康复锻炼:待体温恢复正常,胸液抽吸或吸收后,鼓励病人逐渐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 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胸痛及呼吸困难的程度、体温的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气分析的改变,胸腔穿刺抽液后,还应密切观察其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或体液渗出。 2.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完整版(内容清晰)

护理查房 主讲人: 龙丽时间: 2015.4.30 参加人员: 查房内容: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 目的:通过此次查房了解自发性气胸相关护理知识。 病例介绍: 患者:贾弋,女,16岁,因“右侧胸痛伴胸闷5天”入院,急性 起病,病程短,既往无特殊,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活动后感右 侧胸部疼痛,伴有胸闷胸胀感,无晕厥,无发热,无咳嗽,无咯 血,无恶心、呕吐,无大汗淋漓,为进一步治疗,故今日入院检 查,收入住院,拍胸片示“右侧气胸,肺压缩约15%左右”;发病 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胃纳佳,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 体重无明显改变。初步诊断:自发性右侧气胸,处理给予:抗感 染,对症治疗,卧床休息,观察病情变化 自发性气胸的相关知识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 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多 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者。 自发性气胸病因:胸膜腔是脏-壁层胸膜间的一个闭合的腔。由于 肺的弹性回缩力,它是一负压腔[-0.78~

-0.98kPa(-8~-10cmH2O)]。当某种诱因引起肺泡内压急剧升高时,病损的肺-胸膜发生破裂,胸膜腔与大气相通,气流便流入胸腔而形成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1.突然发生胸痛,呼吸困难,胸闷,严重者烦躁不安、大汗、紫绀,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甚至休克。 2.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叩诊呈 鼓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 辅助检查:1、X线胸部检查:为最可靠诊断方法,可判断气胸程度、肺被压缩情况、有无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2、其他检查:(1)血气分析,对肺压缩>20%者可出现低氧血症。 (2)胸腔穿刺测压,有助判断气胸的类型。(3)胸腔镜检查:对慢性、反复发作的气胸,有助于弄清肺表面及胸膜病变情况。(4)血液学检查:无并发症时无阳性发现。 相关的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疼痛、肺萎陷有关 2、疼痛与手术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肺或肺腔感染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肺或肺腔感染 针对需要手术的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是不一样的,下面介绍一下需要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