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国学教案

四年级国学教案

四年级国学教案
四年级国学教案

四年级第一课

课题:南园十三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南园十三首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

三十未有二十馀,白日长饥小甲蔬。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我的收获……

四年级第二课

课题:无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译文1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译文2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我的收获……

四年级第三课

课题:问刘十九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

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

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

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我的收获……

四年级第四课

课题:塞上听吹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

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

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满了关山。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我的收获……

四年级第五课

课题:塞上听吹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岑参及其《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

你看那荒凉无边的走马川,就在雪海的附近,一片黄沙茫茫无际,直贯云天。刚到九月,轮台的狂风日夜怒吼不已,一川大如斗的碎石,被暴风吹得满地乱滚。这正是匈奴牧场草黄马肥之时。匈奴纵马犯边,金山西面烟腾尘飞。朝迁大将挥师西下,征战中将军铠甲日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矛相碰。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一般,雪花落在马身被汗气蒸化,转瞬间马毛上又凝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的砚墨也已冻凝,敌人的骑兵听到大军了征的消息一定心惊胆颤,我一定在军师城西门等待报捷的消息。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课题:生查子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阳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学生了解欧阳修。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

3、找欧阳修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我的收获……

课题:望江南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望江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望江南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2、学生了解苏轼。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还知道抒发思乡情怀的古诗词。

3、写一首小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我的收获……

课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学生了解辛弃疾。

二、出示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说不出,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辛弃疾其他的作品。

3、搜集辛弃疾抗金爱国的故事。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我的收获……

四年级第九课

课题:诉衷情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陆游及其《诉衷情》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

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

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2、学生了解陆游。

二、出示译文。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江湖!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其他爱国诗人的作品。

3、搜集和陆游同年代的诗人。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我的收获……

四年级第十课

课题:扬州慢

授课时间:1月13日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姜夔及其《扬州慢》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扬州慢·淮左名都

【南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学生了解姜夔。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3、背诵。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我的收获……

课题:寿阳曲·渔村夕照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马致远及其《寿阳曲·渔村夕照》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2、学生了解马致远。

二、出示译文。

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空气里弥漫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散了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曲子。

2、欣赏《天净沙·秋思》。

3、背诵。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我的收获……

课题:宝剑记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开先及其《宝剑记》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李开先。

二、出示译文。

剧中主人公林冲是一位在疆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他具有公平正直的美德,因为看不惯奸佞大臣高俅等人专权误国,上疏弹劾,结果被降职为禁军教头。但林冲仍不愿与奸佞同流合污,继续给皇帝上疏,揭露高俅等人的种种恶行。高俅恼羞成怒,用计谋陷害林冲,将他定成死罪。林冲的妻子为丈夫鸣冤,得到京城高官的帮助,林冲免除了死罪,但仍被发配沧州。流放途中,押解的差人根据高俅的指令,准备暗中害死林冲,林冲的结义兄弟鲁智深及时赶到,将林冲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安全护送到沧州。高俅见阴谋再次失败,又派人到沧州纵火焚烧林冲看守的草料场。面对步步升级的迫害,林冲忍无可忍,他杀死高俅派来的人,迫不得已投奔梁山,借来军队攻打京城。最后皇帝下令赦免林冲的罪过,提升他的官职,同时将高俅父子捆绑起来交给他处置。全剧借宋代故事曲折反映明代社会政治状况,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雪簑渔者在《宝剑记·序》中评价此剧,“足以寒奸雄之胆,而坚善良之心”。《宝剑记》问世以来,一直传唱不衰。《夜奔》一出,更是成为百年来常演的昆曲著名折子戏。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曲子。

2、课外找三首描写边塞的元曲并填好表格。

3、背诵。

五、成长阶梯。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第四课正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节奏感,特别是文中的排比句。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尤其需要注意“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四个词组的构成关系。 3.能够初步理解“正心“的意思,能够理解日常学习生活来理解”正心“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诵读,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中“正心”的意思,理解“心正”的状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李存勖“好乐亡国”的故事入手,把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讲给学生听,然后总结出故事的道理:不同的心态决定事情的成败。可见,心态是否端正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讨论端正心态的问题,文中称之为“正心”。 二、诵读感悟 1.教师要带领学生多读,加以适当的讲解,使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读之前,提出以下问题:问题一:人们常常说:“心态决定一切。”你知道心态对一个人做事的重要性吗?如何才能保持正确的心态呢? 问题二:你知道古代《大学》“八条目”中的“正心”是什么意思吗?

2.读顺课文,读熟课文 (1)提醒学生要注意“忿懥”“心不在焉”这两个词 (2)出示音频范读,提醒学生要注意课文的节奏。 三、字词句梳理和脉络梳理 (1)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虑,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忿”和“懥”都有愤恨、愤怒的意思;“恐”和“惧”都有害怕的意思;“好”和“乐”都有喜欢、爱好的意思;“忧”和“患”都有忧虑的意思。这四个词组具有相同的构词法则。 这句话指出了心不得其正的四种状态,它们是人的内心受困于各种主观欲望而造成的。 (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焉”,本意是一种鸟,后来演化出多种词性和意思。“焉”字在这里是个方位代词,指代这里的意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是由三个相同句型构成的排比句。视是动作,见是视的结果;听是动作,闻是听的结果。食,即吃的意思。这句话强调了正心的重要性。 (3)脉络上,全文只有两句话,前者反着说,后者正说。这实际上体现了对比论证的思路。 尽管课文没有明确说出什么是“正其心”的观点,但是,观点已

完整word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四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四年级下册) 教 案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四年级下册) 学期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 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材《论语》国学教案全套

《论语》教学规划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肇庆市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十个加强”为指导,以“详细规划、规范管理、稳步推进、彰显特色”为工作原则,全面实施“十六个一”和“4.3.2.1”工作措施,着力推进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学而篇、为政篇、公冶长篇、述而篇、子罕篇等20个篇章,它是一部极有影响的蒙学读本(是儒学经典),字数仅仅一万一千多,内容大致讲述的是人和人际关系、命运、处世以及对读书的看法,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排列在一起,句法交错,灵活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并且每段小韵文之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含有深刻的哲理,读来发人深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当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

四年级国学教学设计

四年级国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焦躁。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准字音, 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三、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五、教法、学法设想: 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 【二】初读,读熟课文: 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示例: 非澹泊 / 无以明志,非宁静 / 无以致远……非学 / 无以广才,非志 / 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 4、学生自由朗读。 5、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6、学生齐声朗读。 【三】精读,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国学经典教案

国学经典《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全书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流利背诵。 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五、学习时间: 1、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学习16句。 2、利用中午课前预备时间复习巩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 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周:学习《弟子规》“总叙” 第二至六周学习“入则孝” 第七至九周学习“出则弟” 第十至十四周学习“谨”

第十五至十八周学习“信” 第1课《弟子规》总叙 学习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重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 难点 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具 准备《弟子规》音频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中的“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 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 明确: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 《田园诗情》诵读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3.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语,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诊断与矫治。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说话 、 首先,我们继续每节课之前的5分钟说话。今天我们说的话题是“各国风采”,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国家情况。 二、揭题 在欧洲西部有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那就是荷兰。它又叫尼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板书:荷兰) 本课《田园诗情》仿佛是介绍荷兰风光的解说词。而田园诗指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单纯简朴。 三、新授 1.那么,荷兰的乡村又有哪些诗情画意呢让我们听着如诗的解说词一起去游览这低地之国吧!请大家边听录音边想象画面。 2.荷兰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分小组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甚至可以闭上眼睛来想想一下那美丽的景色。 3.(相机板书: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 4.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板书:向往赞美) 5.是啊,这么美的国家,谁能不向往,谁能不赞美呢 今天就有一个中国孩子来到了荷兰,你们愿意成为他的导游,为他介绍一下这个迷人的国家吗 (生配乐朗读) 6.荷兰真是太美了,不愧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你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就请同学们挥动手中的画笔尽情描绘心中的田园吧!(生画画)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吗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了一个美丽的国家,它就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 ; 五、作业请同学们把荷兰介绍给你的父母。 板书 12 田园诗请

水之国 荷兰花之国向往赞美 牧场之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能凭借课文读懂古诗,体会古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喜爱中国古典文化,更好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大诗人间的深厚情谊、离别情绪,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班级分成若干组。 教学过程: … 一共背古诗,感受经典。 1. 谈话。同学们,最近你在我们学校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表现怎么样都背了哪些古诗文请你把最近背诵的内容背给同学们听一听。 2 .学生背。 3 .评点:的确,一位好的诗人就像一位好朋友,他能告诉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告诉你无欲则刚、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古诗文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提供一个寄放自己心灵的空间。下面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希望大家喜欢。(从学生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入手,与学生前期的学习积累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正确、通顺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试一试将古诗读正确、通顺。谁已经将古诗读正确、通顺的站起来读一遍。每一组抽一选手读,学生评点(首先学会赞美别人,然后将自己的建议得体地告诉别人)。 3.试一试将古诗背出来。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国学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 16 课,主体课文选自“经部”的《孟子》。《孟子》记 录了战国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言行,是一部文风刚健的对话体著作。 学习课文,你将面对一位精神焕发的老者——孟轲。他是贵真求善的哲人,又是至诚仁爱的贤者;他是积极进取的士人,又是诲人不倦的 良师。他会告诉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会告诉你,人应该在艰苦 的环境中磨砺意志,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他还会告诉你,只有不为 贫贱所移、不为威武所屈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读读《孟子》中的这些格言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也”?? 一路走来,你会发现这位言语犀利、滔滔雄辩的老者,其实是既 可敬又可爱的。他刚强正直,胸中充盈着浩然之气;他崇尚王道,极 力反对称霸战争;他意志坚定,始终追求“仁政”的社会理想;他好为 人师,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做世间最快乐的事情之一??“铁 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就是这样一位英气勃勃的儒者。 我们坚信,与孟子同游,你对人性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你的内心会变得无比充实,你的志向会变得更加高远,你的人生态度会变得更加积极! 二、教学目标 1、培养诵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提升文化素养。 3、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矫正日常行为。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国学思想精髓。 5、熟读经典诵读部分内容,领会意思,提高道德水平。 6、背诵《人性善》、《心之四端》、《反身而诚》、《石灰吟》、《不为与不能》(第三段)、《大丈夫》(第二段)、《与众乐乐》、《君子有三乐》、《无题》(节选)等古文诗词。三、教学重点、难点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春日》 一.教学内容简析。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背诵诗歌。 2.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3.培养学生热爱古典和国学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讨春天引入课文。 同学们;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谁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一下春天? 春天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欢描写的季节;今天;我们就跟随北宋文人的足迹;去欣赏欣赏春日的生机勃勃。 (二)整体感受。 1.学生自由读三首春日;把诗句诗通顺;读流利;并自己通过链接认识诗人。 2.学生齐读三首春日。 3.指名学生读。 (三)诵读第一首《春日》。(出示幻灯片)。 1.读诗句。 (1)全班齐读。 ⑵指名读;评读。 (3)跟教师读。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根据注释;译文了解诗句意思;从简析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3.全班齐读译文。 4.学习诗歌的写作方式。

(拟人。原来诗歌也能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今天;我们又长见识了) 5.再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诗人描写的那么美的意境;读出诗句的韵味。(配乐读) 6.各种形式的背诵。 ①自由背。 ②指名背。 ③分小组背。(配乐背) 第二课时 (四)诵读第二首《春日》。(出示幻灯片) 1.读诗句。 (1)男女生读。 ⑵跟读;齐读。(配乐读) (3)比赛读。(配乐读)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比一比谁读得好;奖励“读书小能手”称号;奖品一本记事本) 2.学生自主交流 说说作者这首美丽的春天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种写作方式;快把他收藏起来吧! 3.背诵。 (1)同桌背 (2)指名背 (老师要听听哪个同学背得既流利又好听) (3)全班评出“背书小能手”;(奖励一本记事本) 第三课时 (五)诵读第三首《春日》;(出示幻灯片) 1.读诗句。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导读。(配乐读) (3)学生与教师配合朗读。(配乐读) 2.学生默读注释;译文;简析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

四年级上册 国学教案 (最新版) 王欣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 《田园诗情》诵读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3.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语,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诊断与矫治。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说话 首先,我们继续每节课之前的5分钟说话。今天我们说的话题是“各国风采”,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国家情况。 二、揭题 在欧洲西部有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那就是荷兰。它又叫尼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板书:荷兰) 本课《田园诗情》仿佛是介绍荷兰风光的解说词。而田园诗指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单纯简朴。 三、新授 1.那么,荷兰的乡村又有哪些诗情画意呢?让我们听着如诗的解说词一起去游览这低地之国吧!请大家边听录音边想象画面。 2.荷兰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分小组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甚至可以闭上眼睛来想想一下那美丽的景色。 3.(相机板书: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4.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板书:向往赞美) 5.是啊,这么美的国家,谁能不向往,谁能不赞美呢? 今天就有一个中国孩子来到了荷兰,你们愿意成为他的导游,为他介绍一下这个迷人的国家吗? (生配乐朗读) 6.荷兰真是太美了,不愧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你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就请同学们挥动手中的画笔尽情描绘心中的田园吧!(生画画)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吗?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了一个美丽的国家,它就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 五、作业请同学们把荷兰介绍给你的父母。 板书 田园诗请 水之国花之国 荷兰牧场之国向往赞美

四年级国学本末终始教案

《本末终始》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 xx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感,尤其是文中的排比句。 2.能够根据注释,对照译文,理解语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课文的内容,知道什么是“三纲”,是用来做什么的。 3.能够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做事要分清本末终始的道理,举出自己生活中与此道理相关(正面或反面)的例子。 二、教材分析 《大学》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主要记载了古人为学的门径,向人们描述了如何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而成就自己的德行功业,因此被称为“初学者入德之门”。 《本末终始》出自《大学》的开篇部分,是最为关键的段落之一。 课文共三句话。第一句开门见山说明了大学的目标(即三纲)第二句把学习的过程概括为从止到定,从定到静,从静到安,从安到虑,从虑到得的渐进过程。最后,课文第三句话总结指出,正因为为学修身有一个过程,所以要分清本末终始,行动上要有先有后,才能达到预先设立的目标。在形式上,课文用字精炼准确,语句多为并列结构和递进结构,论证逻辑性很强。 三、学情分析 对于现代人来讲,学习古文能通其意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讲,就更难了。但是国学是我们的传统经典文化,它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诗的韵律又吸引着学生去了解。那如何让学生轻松

学喜欢学?我觉得从字理这个角度入手效果很不错,技能达到理解字词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五、教学过程 (一)舍本逐末故事导入 师: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师讲故事)师: 如果只看到细枝末节而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这就叫“舍本逐末”。 师: 那什么是本末呢?(师出示课件,从字理角度分析“本末”的意思。本字由一横一木组成,一木指树木,一横指土地。指树干牢牢深入土地。本意为树的根。木上加一点,指明事物的末梢所在。本义: 树梢。本末就是树根和树梢,引申为主次。) 设计意图: 成语故事导入能够起到激趣的作用,同时也为课文做铺垫。 从字形上分析“本末”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理解什么是“本末”,为理解课文打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配乐xx 师: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

六年级下册国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国学教案 【篇一: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六年级下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下册) 《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 一.诵读内容:1、《咏柳》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 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1、《咏柳》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 一.诵读内容:3、《咏柳》(曾巩)4、《幼学琼林(七)人事》二.教学目标: 1.会背《咏柳》(曾巩)。熟读《幼学琼林(七)人事》 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3、《咏柳》(曾巩)4、《幼学琼林(七)人事》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 一.诵读内容:5、《桃夭》(诗经)6、《题都城南庄》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 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 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5、《桃夭》(诗经)6、《题都城南庄》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四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仁民爱物,天道立仁,为仁之方教案

四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习传统文化,研读中华经典。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仁民爱物》和《责己恕人》,共有八课。第三单元主要择取了先贤关于仁爱的论述,对孔孟的仁爱思想和墨家的兼爱思想进行了评析和推介;第四单元选取了如何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的论述,阐述了为人处世注重道德修养。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教学进度

第三单元:仁民爱物 教学内容: 1、儒家所理解的仁的内涵和本质,以及仁的一些表现形式。 2、仁德如何修养以及做到仁的一些具体要求。 3、君子要安仁、守仁以及如何安于仁、持守仁。 4、儒家关于仁民而爱物的思想及其社会意义。 5、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的同与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经典片段,背诵经典。 2、能感受经典中营造的意境,能从中感受仁爱思想的内容。 3、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解力,使学生正面接受仁爱思想方面的教育。 活动方式: 朗诵经典、说意思、谈感受、明道理 课时安排:8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第一课天道立仁1.1——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的圣贤们在阐明社会人伦道理的时候有一个普遍的评价标准,那就是“法天象地”,取法于天地自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学习第一课《天道立仁》 二、学习《周易·说卦》和《孟子·公孙丑上》片段 1、师范读,指导诵读经典 2、初读经典,读通经典。 3、同桌互读经典原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再读经典,读懂意思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原文意译,交流理解经典意思。 2、师生合作古今对译,检查学情,相机释疑。 四、阅读简要评述,讨论: 1、《周易》一书在人伦规则中提出了怎样的概念?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孟子在仁义方面又怎样的见解 五、生交流,汇报感受。师总结。 六、指导诵读,尝试背诵。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案-(六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下册) 《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 一.诵读容:1、《咏柳》2、《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 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容:1、《咏柳》2、《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 一.诵读容:3、《咏柳》(曾巩)4、《幼学琼林(七)人事》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咏柳》(曾巩)。熟读《幼学琼林(七)人事》 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容:3、《咏柳》(曾巩)4、《幼学琼林(七)人事》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4 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 为政第二(一)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⑥。”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二)

◎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③馔④,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③。退而省其私④,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①。” (三) ◎子贡问君子①。子曰:“先行②其言而后从③之。”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③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子曰:“攻①乎异端②,斯③害也已④。”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

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 悔,禄在其中矣。” (四) ◎哀( )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②:“举直错诸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④之以庄,则敬;孝慈⑤,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④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 车无軏②,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 所损益③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 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③也。见义⑤不为,无勇也。”

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2012第二册

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 二、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国学经典教材中第一册的诗歌。 四、活动形式及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利用早晨预铃前在校读15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语文阅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每日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5分钟。 诵读措施及形式 诵读措施 1、采取多种形式,确保诗文诵读活动的质量。 2、学生兴趣是确保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报、诗文朗诵会等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利用夕会和路队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 4、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背诵比赛,情境写诗比赛,诗配画、背诗大王评选等。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使该项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形式多样,既让全体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国学教案《论语》精品教案设计

《论语》十则 教材分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义”、“礼”。其中关于“君子”的论述多达四十多条,共出现一百多次,而中国文化中很遗憾的一方面便是“君子之道”的缺失。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私有化发展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在时代中日渐“异化”,社会中不时有一些不合道德之音的人与事出现,所以,唤起学生心中的“君子意识”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回顾《论语》的相关知识; 归纳理解,概括《<论语>十则》中的君子特征,体会其蕴含的君子之道; 过程与方法: 阅读《<论语>十则》,反复诵读体会,并能背诵部分选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君子意识,并探讨如实现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背诵《<论语>十则》 教学难点:体会君子之道,培养君子意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点拨结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PPT、《秋雨时分》视频 教学素材:《论语》十则、《于丹<论语>心得》、课件及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君子 在我国儒家传统中,有一个典型的人格理想,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将修身放在了理想的第一位。那么,何为“修身”?用我们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君子”。 回顾分享:根据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谁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为什么? 提要:人物,事迹,典型特征。 二、感知君子 阅读:自由阅读《<论语>十则》,可以大声吟诵,可以摇头晃脑地体会,可以有韵律有节奏地朗读。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明白大意。 自由阅读五分钟后,学生分享阅读,选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来分享阅读。 明大意:针对学生普遍有疑问的语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其大概意义。并谈谈认识,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算得是君子。 例句:从这一句话中,我读到了只有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君子之德行。 如:谨慎、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道义、心胸坦荡、做好本分······ (可以分为自我修养和要求别人方面,而自我修养又可分意识形

中华诵(六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1、《咏柳》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 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1、《咏柳》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一.诵读内容:3、《咏柳》(曾巩)4、《幼学琼林(七)人事》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咏柳》(曾巩)。熟读《幼学琼林(七)人事》 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3、《咏柳》(曾巩)4、《幼学琼林(七)人事》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四年级国学教学设计

《诫子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焦躁。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准字音, 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三、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五、教法、学法设想:

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 (二)初读,读熟课文: 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孙艳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 一、阅读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