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体水动力及结构耦合分析软件系统技术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结构耦合分析软件系统技术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结构耦合分析软件系统技术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结构耦合分析软件系统技术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结构耦合分析软件系统技术参数

一、基本要求

1.1 系统名称

船体水动力及结构耦合分析软件系统

1.2 系统的工作条件

所提供的软件产品性能可靠、功能齐全、运行稳定;软件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必须为不侵犯知识产权的正版软件产品;

最大支持网格单元数目不少于50万;

标准工况计算时间需满足工程项目需求;

软件需要支持多CPU并行计算;

软件需要支持同时执行多个计算任务;

软件需要支持多线程共享内存并行(SMP),能大幅提高大模型或超大模型的计算效率;

软件需要具有广泛的硬件平台适用性,可在PC机、工作站、小型机、计算机集群等多种硬件平台上运行,支持异种异构平台的网络浮动,支持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

软件以光盘介质的形式提供。

该软件授权为永久有效。

运行环境能支持Win7 32/64位/WinXp。

1.3 交货期要求

合同生效后一个月内,具体交货时间和地点由招标人确认。

二、船体水动力及结构耦合分析软件系统技术要求

2.1系统功能与简介

本套软件系统应为基于Windows能基于三维辐射绕射势流理论及三维边界元法进行水动力分析、并在船体耐波性分析基础上直接进行水动力结构耦合计算,并可以为结构分析直接执行谱分析疲劳和设计波的计算。

2.1软件总体功能要求:

2.1.1能通过三维计算得到一阶和二阶波浪力、船舶运动、速度、加速度、相对运动、相对

波面升高、波浪漂移力等水动力结果。

2.1.2能对水动力计算结果与结构强度分析进行耦合。

2.1.3能将耐波性与液舱晃荡耦合分析。

2.1.4可实现弱非线性与非线性载荷加载,进一步准确仿真实际海况。

2.1.5能基于水弹性理论等实现疲劳载荷分析。

2.2水动力分析和计算模块

2.2.1能针对任何形状的浮体在任意频率下的水动力分析求解。能适用于多种类型海洋结构

物,如各种类型船舶及平台等,不受海洋结构形式及尺度的限制;

2.2.2能通过三维计算得到一阶和二阶波浪力、船舶运动、速度、加速度、相对运动、相对

波面升高、波浪漂移力等水动力结果;

2.2.3能完成用于系泊分析的波浪漂移力的计算,并考虑浅水效应;

2.2.4能够计算海洋结构物在各种装载工况下的静水力信息,包括重量、重心位置、排水量、

浮心位置、稳心高度、水线面面积及惯量等;

2.2.5能进行谱分析计算,从而对各种水动力响应(波浪载荷,船舶运动等)进行短期预报

和长期预报,对提供的海况进行极值分析以及疲劳寿命分析;

2.2.6能将计算得到的水动力结果如压力和加速度加载至结构有限元模型,使得有限元计算

可以按照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加载;

2.2.7能考虑各种流体阻尼对船舶运动的影响,包括兴波阻尼、线性及非线性粘性阻尼、涡

旋阻尼、浮体外壳的摩擦阻尼、附加物产生的阻尼(如舭龙骨的阻尼);

2.2.8能考虑液舱内部液货运动与船舶运动的耦合作用

2.3水动力结构耦合分析模块

2.3.1结构有限元的质量特征方面,能建立纵向和横向界面的剖面质量特征,建立从局部模

型自动生成等效全船模型

2.3.2在载荷和结构响应方面,能自动计算舱室内装载高度或流体密度、实现结构模型静态

系泊载荷加载,并计算局部结构响应

2.3.3子模型计算方法上,能完成从整体模型到局部模型的位移和压力传递

2.3.4耐波性载荷及结构响应方面,能实现选定有限元模型单元上的分布或粘性载荷计算、

静态系泊载荷的局部变化分析、整体与局部运动与加速度求解

2.3.5谱分析方面,能进行长短期谱分析、疲劳谱分析以及定义结构分析所需的等效设计波

2.3.6计算浮体结构极限载荷工况下的屈服与屈曲;

2.3.7可计算结构节点的疲劳寿命;

2.3.8可计算局部与总体结构响应;

2.4水弹性分析模块

2.4.1可将船体有限元模型考虑为弹性模型,考虑多种弹性模态,将船体模型假设为6自由

度的刚性体和无限多自由度的弹性体,与水动力计算结果耦合,实现船体结构在波

浪中的水弹性求解问题;

2.4.2可制定弹性模态分析中的模态数目;

2.4.3可定义一系列连续模态,缺省状态下考虑所有刚性及弹性模态;

2.4.4可考虑水弹性效果计算船体结构应力RAO,用来计算船体谱分析疲劳;

2.4.5可考虑船体结构自身及货物产生的弹性模态阻尼;

三、售后服务

★ 1. 软件到货后卖方免费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软件的安装、调试和培训,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和使用方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正确操作。

★ 2. 在维护期内,供应商需要技术支持时,供应商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响应,供应商对买方提供Web支持、电话、传真和E-Mail技术支持。

★ 3. 在维护期内,供应商应及时将最新发布的软件新版本发送给客户供客户进行系统升级。

4. 当软件的运行与其技术文档不一致时,进行纠错。出现的错误将通过原厂商配备的平台报告。对于影响项目进展的技术问题,供应商安排技术工程师于48小时内赶到买方现场。

4. 软件的供货周期为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质保期为产品验收合格后12个月。

备注:带★参数及要求为关键指标,偏离将被视为未实质响应。

船舶水动力学习汇报

多体船水动力性能最新研究进展 汇报人:杨博 本次汇报内容 1、多体船发展历史 2、多体船水动力研究方法 3、多体船未来趋势

多体船发展——三体船 三体船由三个船体组成,中间的主体主尺度较大,两侧 各有一个大小相同的辅助船体。目前世界各国建造的三 体船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Tricat三体船, 它是两个细长片体的中间布置了一个伸出片体的船首,进而形成了一 种双体船加一个船首的三体船型,如1999年,澳大利亚 Austal公司建造的Tricat三体旅游船,该船在7级风、浪高 2.5 米的海浪下能消除船首砰击,有效地减少船在浪髙2.5 米以上的海浪中的纵摇运动;另一种是Trimaran三体船,它是一个细长船体和两个舷外浮体相结合形成的一种三 体船型,如泰晤士渡船公司建造的髙Trimaran三体船“埃 比尼泽.斯克鲁奇”号,该船在试航和使用过程中反映出 良好的快速性、机动性和稳定性。 多体船发展——三体船

多体船发展——三体船 优势:适航性优于单体船且中高速阻力性能优于单体船和双体船,具有更宽的甲板,有利于舱室的布置;三体船具有很好的隐身性,侧体的存在使得其稳性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生存能力。 劣势: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重量较大,设计难度大,操纵性稍差,建造、下水、锚泊和进坞比较困难。在稳定 性较好的同时必然要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力矩 发展:英国在三体船建造实验上具有领先优势,2000年英国海军耗资1300万英镑研制的世界“海神”号试验舰 建成下水。美国最早与英国合作研制三体舰,曾一起参 与“海神”号试验,对舰体结构、运动等数据进行了记 录和分析。后来美国独立进行三体舰概念设计,2008年 建成下水的三体船型濒海战斗舰“独立号”。 多体船发展——五体船 五体船的高速状态下的阻力小,高海况下的失速 也非常小,有良好的快速性和适航性。与三体船 相比,其两对小侧体有利于提高船舶的破舱稳性 ,在高速航行时发生埋首现象的频率也比较低, 同时,其甲板面积更加宽阔,有利于总布置。五 体船的诸多特点使其非常适用于大型髙速客货渡 轮和军用舰船。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2)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 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 规范条文: 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 结构休系Δu/h限值 框架 1/550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 筒中筒,剪力墙 1/1000 框支层 1/1000 名词释义: (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 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 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mm) Ave-(X)、Ave-(Y)----X、Y平均位移。(mm) 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

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试验研究

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试验研究 作者:杨建民,肖龙飞,盛振邦编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219000版次: 1页数: 136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胶版纸I S B N : 9787313050649包装:平装编辑推荐全书共分9章。第1章为总论,简要介绍海洋资源和海洋油气开发概况,我国海疆和海上油气资源、海洋环境条件、海洋平台的种类。第2章介绍模型水动力试验研究的历史沿革及其对科技进步的作用,国内外主要海洋工程水池及主要试验设施。第3章重点阐述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理论,包括:相似理论、海洋环境条件(特别是海浪)的理论描述、浮式海洋平台运动与受力的分析、线性系统响应的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方法。余下各章主要结合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十多年的工作经验,系统地阐述海洋平台模型(包括锚泊线、立管等)的制作和有关参数的模拟调节;水池中风、浪、流等海洋环境的模拟;各类测试仪器的介绍和标定;模型在静水、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中的试验;测量数据的采集;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试验研究项目的实施规程等有关内容。此外,对于深海平台的试验技术也进行了专题介绍,以适应海洋石油开发不断向深海拓展的需要。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在海洋风、浪、流环境条件作用下水动力性能的模型试验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海洋油气开发与海洋平台简介;海洋工程水动力模型试验的历史沿革、作用,国内外水池及其主要设施,水动力学基础;模型制作及海洋环境条件模拟的方法和理论;测量仪器的分类、标定及模型测试校验;模型在风、浪、流中的各种试验内容与方法;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试验研究项目的实施规程;深海平台模型试验技术概述。 本书是我国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试验研究工作的总结,同时吸收了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作为高等院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供海上油气开发部门、船厂、设计研究单位从事海洋工程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总论 1.1 海洋开发与海洋工程概述 1.2 海洋油气开发简介 1.3 我国的海疆和海上油气资源

01236船舶动力装置1(DOC)

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课程代码:01236(理论)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以介绍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型式和原理为主,同时兼顾船舶动力装置有关的基本计算,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船舶动力装置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船舶推进系统、轴系、传动装置、管路系统、船、机、桨工况配合,轴系振动控制、动力装置经济性、机舱布置与规划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的船舶动力装置设计、船舶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性能及相关的技术指标。 2.熟练掌握轴系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熟悉传动装置的功能与选型。 4.具备管路系统设备的选型与计算的能力,能完成管路系统原理图的设计。 5.能进行简单的船、机、桨工况配合分析。 6.了解船舶推进轴系扭转振动的常用计算方法,掌握推进轴系扭转振动的控制方法。 7.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经济性评价方法及提高经济性的措施。 8.能看懂并分析机舱布置图,懂得基本的机舱布置方法。 9.自学过程中应按大纲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切实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船舶动力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该课程应在修完本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本课后进行学习。 先修课程: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 这两门先修专业课涉及到《船舶动力装置》课程中的相关重要设备。 后续课程:船舶管理、动力机械制造与维修 这两门后续课程紧密衔接《船舶动力装置》的知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船舶动力装置的基础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对船舶动力装置的内容体系有初步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地深入学习。 本章主要讲授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及特点、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特性指标及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要求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组成部分;重点掌握柴油机、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主要特点,了解联合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的原理及特点;重点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的含义及分类;了解对船舶动力装置的主要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柴油机、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类型及特点(重点) 识记:柴油机、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基本原理 理解:柴油机、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主要优缺点 应用:柴油机、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适用船舶类型 (二)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特性指标(重点) 识记: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的定义 理解: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中公式的主要参数含义 应用:船舶动力装置经济指标的运用

力学分析软件的简单介绍


前言 ? 软件只是工具,多用就能熟练,而理论 知识才是软件的灵魂,掌握必要的理论知 识 有助于正确的使用软件以及理解软件 识,有助于正确的使用软件以及理解软件 各个数据的含义。
?

?
?
1.应力 1. 应 应力 应力的国际单位是Pa 应力的国际单位是 Pa,也就是牛 ,也就是牛/ /米2,简 单来说就是指单位面积上物体所受到的力 它 单来说就是指单位面积上物体所受到的力,它 是衡量物体受力状态是否安全的重要参数,正 应力的代号是“σ”、剪应力的代号是 应力的代号是 剪应力的代号是“τ”。 2.应变 2. 应变 应变的国际单位是1 应变的国际单位是 1,简单来说就是指杆件 的绝对伸长量与杆件长度的比值,代号为 “ε”。

?
3 弹性模量 3.弹性模量 3. 弹性模量的单位是Pa 弹性模量的单位是 Pa,和应力单位一 ,和应力单位一 致,对于同一种材料,它是衡量应力与应 变关系的常量,也就是说弹性模量只与物 体的材质有关。弹性模量的代号为“E 体的材质有关。弹性模量的代号为“ E”。

? ?
?
4.物体的几种受力状态 4 4.物体的几种受力状态 ㈠ 受压受拉状态 物体两端受挤压力或拉伸力的状态,此 时的物体只受正应力 正应力= 时的物体只受正应力,正应力= 时的物体只受正应力,正应力 正应力=端部力 端部力/ /物 体截面积。 ㈡ 受剪受扭状态 剪 态 受剪状态主要是指杆件长度与杆件截面 相差不大时,杆件两端固定,中间受垂直 于杆件截面的力的状态 例如销轴 剪应 于杆件截面的力的状态,例如销轴。剪应 力=中间垂直力 中间垂直力的一半 的一半/ /杆件截面积。

流体动力学与船舶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实现在船舶设计阶段对船舶水动力性能的精确预报,是船舶水动力学学科中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用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近十年来,随着船舶CFD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的发展,数值预报精度不断提高,其对船舶优化设计的指导作用也日益突出,并有与船模试验并驾齐驱、取代部分船模试验的趋势。三维船舶粘性流计算方法,具有准确捕捉船体周围粘性流动细节包括船模试验难以测量的流动形态的能力,已成功地应用于船舶快速性方面的阻力预报;在船舶操纵性方面,这类方法虽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也已获得重大进展,具有精确预报船舶操纵水动力的潜力。本文即在这种背景下,瞄准船舶操纵水动力预报方面的国际前沿和热点课题,通过对现代船舶粘性流计算方法的研究,自主开发了一个船舶操纵粘性流求解器,并将所开发的求解器成功地应用于一系列和船舶操纵问题相关的粘性流动与水动力计算,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选取RANS方程作为控制方程,并用标准κ-ε湍流模式结合壁函数封闭方程;分析了常用的边界条件,特别是入流边界条件、壁面边界条件和轴边界条件,提出了处理这些边界条件的方法;在分区结构网格上,运用有限体积法(FVM)对RANS方程进行离散,其中,对流项采用混合迎风、中心差分格式,扩散项采用中心差分格式,源项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并进行部分隐式化以增强离散方程系数矩阵主对角占优;压力、速度等采用非交错配置,并用SIMPLE法耦合求解;对离散后得到的代数方程组选用稳定和收敛性能佳的强隐式法(SIP)迭代求解,并在每步迭代之前对线性方程的矩阵系数进行亚松弛预处理以增强求解的稳定性;为提高数值解的稳定性和收敛性,采用了多重网格法。基于上述方法,采用C++程序设计语言,研究和开发了一个船舶操纵粘性流求解器(VSMAN)。应用所开发的求解器,以NACA0015翼型舵为算例计算了船舵在不同雷诺武汉理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数下大舵角范围内的三维粘性流场及水动力,成功地预报了舵的失速角和最大升力,并初步探讨了雷诺数对舵水动力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现有试验和计算数据比较,吻合程度相当好,初步检验和验证了该求解器精确模拟粘性流动和计算水动力的能力。应用所开发的求解器,以6:1长椭球体为算例计算了回转体在大攻角下定常斜航运动时的三维粘性流场及水动力,对层流流动和湍流流动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层流与湍流分离流动和涡旋产生的特点及其对水动力的影响;计算结果与他人的试验和计算数据比较,吻合程度良好,表明应用本求解器能够正确模拟这种以层流/湍流分离流为主的复杂粘性流动,得到相当精确的水动力,检验和验证了该求

船舶动力装置

船舶动力装置 1.什么是船舶动力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P1-2 答:船舶动力装置是各种能量产生、传递、消耗的全部机械设备及系统的有机组合体,它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作业、停泊以及船员、旅客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综合体)。 组成:1)推进装置2)辅助装置3)船舶管路系统4)船舶甲板机械5)机舱自动化设备2.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有哪些?P5-10 答:1)柴油机动力装置2)汽轮机动力装置3)燃气轮机动力装置4)联合动力装置5)核动力装置 3.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特征有哪些指标?P12 答:1)技术指标2)经济指标3)性能指标 4.简述船舶推进装置的组成?P1 答:1)主机:主机是指推进船舶航行的动力机,是动力装置的最主要部分,入柴油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 2)船舶轴系:它用来将主机的功率传递给推进器,它包括传动轴、轴承和密封件等。 3)传动设备:传动设备是将主机动力传递接通或断开给推进器的中间部件,主要包括起接合或断开作用的离合器、减速箱和联轴器等。 4)推进器:它是能量转换的设备,是将主机发出的能量转换成船舶推力的设备,如螺旋桨和喷水推进器等,大部分船舶使用螺旋桨。 5.推进装置的形式有哪几种?P19 答:1)直接传动推进装置2)间接传动推进装置3)特殊传动推进装置 6.简述滑动式中间轴承油膜形成的原理?P53-54 答:1)干摩擦阶段:轴颈与轴承直接接触,没有润滑油的存在,相应的摩擦性质属于干摩擦阶段。 2)半液体润滑阶段:在轴开始低转速运行时由于轴承对轴颈的摩擦力方向与轴颈表面周围速度方向相反,是轴颈沿轴承内孔表面瞬时向右滚动、偏移,致使轴承表面瞬时被摩擦,这时往往部分接触表面形成液体润滑,而另一部分表面则为干摩擦。 3)液体润滑阶段:当轴的转速提高,轴颈与轴承间隙内的油量增加,润滑油膜中的压力逐渐形成,两表面完全被润滑油隔开,油膜厚度大于两接触表面凸凹不平之和,摩擦因数显著下降,最终达到与外载相平衡的位置,这种状态称为液体润滑。 理论上讲,当轴的转速继续增大时,轴颈中心逐渐向轴承孔中心飘移,即轴颈中心与轴承中心相重合。由此可见当轴颈转速与轴承承载不同时,对油膜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油膜形成的厚度主要与轴颈与轴承间的载荷大小、相对速度、间隙及润滑粘度有关。在一般情况下,当轴颈转速越高、润滑油的粘度越大、承受的载荷越小,则易形成较厚的油膜。反之,油膜的厚度就越薄。 7.尾管的结构形式有哪几种?P58 答:1)整体式尾管 2)连接式尾管 8.尾管轴承按润滑形式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P59-63 答;1)水润滑。特点:水润滑的尾轴承采用铁梨木、橡胶、桦木层压板和增强塑料等耐磨材料。(水润滑轴承鉴于铁梨木需要进口且价格昂贵,故采用桦木层压板和橡胶轴承较多。)2)油润滑。特点:油润滑尾轴承与转轴接触处采用耐磨性很高的白合金材料,小型船舶则使用青铜或铸铁。 9.尾管的任务是什么?它有哪几部分组成?P57

水动力学基础

第三章 水动力学基础 3-1 某管道如图示,已知过水断面上流速分布为??? ? ???????? ??-=2 01r r u u m a x ,m a x u 为管轴 线处的最大流速,0r 为圆管半径,u 是距管轴线r 点处的流速。试求断面平均流速V 。 3-2 有一倾斜放置的渐粗管如图示,A -A 与B -B 两个过水断面形心点的高差为1.0m 。A -A 断面管径mm d A 150=, 形心点压强2568m KN p A .=。B -B 断面管径mm d B 300=,形心点压强258m KN p B =,断面平均流速s m V B 51.=,试求:⑴ 管中 水流的方向;⑵两断面之间的能量损失;⑶ 通过管道的流量。 题3-1图 题3-2图 3-3 图示为一管路突然缩小的流段。由测压管测得1-1断面压强水头 m p 011 .=γ ,已 知1-1、2-2过水断面面积分别为21030m A .=,22010m A .=,形心点位置高度m Z 521.=, m Z 022.=,管中通过流量Q=20 L/s ,两断面间水头损失g V h w 23 02 2 .=。试 求2-2断面的压强水头及测压管水头,并标注在图上。 3-4 图示一矩形断面平底渠道。宽度B=2.7m ,河床在某处抬高m Z 30.=?,若抬高前的水深H=2.0m ,抬高后水面跌落m Z 20.=?,不计水头损失,求渠道中通过的流量Q 。 3-5 水轮机的锥形尾水管如图示。已知A -A 断面的直径mm d A 600=,断面平均流速s m V A 5=。出口B -B 断面的直径mm d B 900=,由A 到B 的水头损失g V h A w 2202 .=。 试 求当m Z 5=时,A -A 断面的直空度。

基于CFD的船舶水动力分析

基于CFD 的船舶水动力分析 1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流体力学(CFD )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于CFD 软件船舶水动力学方面的数值模拟,因为具有费用低、无触点流场测量、无比尺效应、能消除物模中由传感器尺寸及模型变形等因素对流场的影响、可获得较为详细的流场信息等优点而广受关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船舶 CFD 是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与船舶流体力学相结合的数值模拟产物。船舶CFD 的应用能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因而得到了普遍的重视,是国际船舶界十分活跃的前沿研究课题。计算流体力学在船舶流体力学领域中应用的地位正在不断上升,作用正日益增大。船舶 CFD 技术的长远目标,是代替船模试验,为船舶水动力性能设计提供一个全雷诺数的数值模拟工具。它不仅可以预报各类船舶在静水中航行时的阻力,以及与推进装置结合起来的推进性能,它还可以根据风、浪、流等环境载荷,预报实尺度船舶在海浪上的航行性能,包括快速性与波浪失速。随着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湍流理论的突破及非线性波浪数值模拟技术的进展,这个现今还只是梦想的目标相信会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现。 2 计算模型及数值模拟 2.1数值模拟设计 纯纵荡运动是平面运动机构(PMM)可以实现的典型运动方式之一。如图1所示,纯纵荡水池中船模沿水池中心线匀速运动的同时,叠加一个纵向位移。,相应的t Z Z ωωνcos '0==。由于船模的中心线始终和船池中心线平行,即首向不变,则φ=ψ=r=0。 如图2所示,若将试验中的船模看作是静止的,则作用于船模上的水流可以沿船模X 方向的水流Fx ,速度大小随时间呈正弦(或余弦)变化,为t Z ωωνc o s 0= 。通过模拟两个方向上的水流分量,可以求得船模在做纯纵荡运动时的纵向受力Z 和力矩N 。经公式(1)(2)可以求得位置导数。 2.2数值模拟的实现 2.3数值的提取和处理 3算例 3.1舰模参数和计算与生成 3.2网格生成和边界条件 3.3计算结果 3.4数值的提取和水动力导数计算

常用结构分析设计软件之比较

常用结构软件比较 目前的结构计算程序主要有:PKPM系列(TAT、SATWE)、TBSA系列(TBSA、TBWE、TBSAP)、BSCW、GSCAD、 SAP系列。其他一些结构计算程序如ETABS等,虽然功能强大,且在国外也相当流行,但国内实际上使用的不多,故不做详细讨论。 一、结构计算程序的分析与比较 1、结构主体计算程序的模型与优缺点 从主体计算程序所采用的模型单元来说 TAT和TBSA属于结构空间分析的第一代程序,其构件均采用空间杆系单元,其中梁、柱均采用简化的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则采用空间薄壁杆单元。在形成单刚后再加入刚性楼板的位移协调矩阵,引入了楼板无限刚性假设,大大减少了结构自由度。 SATWE、TBWE和TBSAP 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墙元,SATWE和TBSAP还加入了楼板分块刚性假设与弹性楼板假设,更能适应复杂的结构。SATWE提供了梁元、等截面圆弧形曲梁单元、柱元、杆元、墙元、弹性楼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和矩形薄壳单元、四节点等参薄壳单元)和厚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厚板单元和四节点等参厚板单元)。另外,通过与JCCAD的联合,还能实现基础-上部结构的整体协同计算。TBSAP提供的单元除了常用的杆单元、梁柱单元外,还提供了用以计算板的四边形或三角形壳元、墙元、用以计算厚板转换层的八节点四十八自由度三维元、广义单元(包括罚单元与集中单元),以及进行基础计算用的弹性地基梁单元、弹性地基柱单元(桩元)、三角形或四边形弹性地基板单元和地基土元。TBSAP可以对结构进行基础-上部结构-楼板的整体联算。 从计算准确性的角度来说 SAP84是最为精确的,其单元类型非常丰富,而且能够对结构进行静力、动力等多种计算。最为关键的是,使用SAP84时能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单元划分,其计算模型是最为接近实际结构。 BSCW和GSCAD的情况比较特殊,严格说来这两个程序均是前后处理工具,其开发者并没有进行结构计算程序的开发。但BSCW与其计算程序一起出售,因此有必要提一下。BSCW一直是使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个框剪结构计算软件,这个程序应属于空间协同分析程序,即结构计算的第二代程序(第一代为平面分析,第二代为空间协同,第三代为空间分析)。GSCAD则可以选择生成SS、TBSA、TAT或是SSW的计算数据。SS和SSW均是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其中SS采用空间杆系模型,与TBSA、TAT属于同一类软件;而SSW根据其软件说明来看也具有墙元,但不清楚其墙元的类型,而且此程序目前尚未通过鉴定。 薄壁杆件模型的缺点是: 1、没有考虑剪力墙的剪切变形。 2、变形不协调。

船舶动力系统发展史

2010.6·船舶物资与市场 一、技术发展趋势 船舶在经历了漫长的以人力、风力作为航行动力的阶段后,直到200年前才进入以机械能作为航行动力的阶段。船舶的机械推进随着蒸汽机、蒸汽轮机、柴油机、燃气轮机的发明及实船应用,先后出现了由多种原动机做动力的推进方式。蒸汽机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是世界航运船舶最重要的原动机,之后,逐渐被蒸汽 轮机、柴油机所取代。目前,世界上各类船舶的动力系统主要有以下四种推进方式: 1.蒸汽轮机推进系统—— —取代往复式蒸汽机,又被柴油机所取代,目前主要在LNG 船和核动力军船上应用 蒸汽轮机,又称汽轮机、蒸汽透平发动机或蒸汽涡轮发动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由于其热效率和功率重量比比往复式蒸汽机有很大改进,发明后逐渐在军船和商船上取代了往复式蒸汽机。20世纪上半叶横跨大西洋往返于欧洲和北美的高速定期班轮多是采用蒸汽轮机作动力。20世纪60年代后,蒸汽轮机又逐渐被热效率更高的柴油机所取代。蒸汽轮机推进系统,主要由蒸汽轮机、主锅炉、凝汽器、齿轮减速器、联轴节、齿轮箱、轴系、螺旋桨等设备组成,其特点是单机功率大,工作可靠,振动和噪声小,维修费用低,可燃用廉价劣质燃料,但是,其热效率较柴油机装置低,且设备多。 目前,蒸汽轮机推进系统主要是在LNG 船和核动力军船上应用。在现有LNG 船队中蒸汽轮机推进装置仍占主导地位,艘数占比达83%、舱容占比达76%。LNG 船使用蒸汽轮机推进有其 特殊的原因:在LNG 船上,液化气装在隔热舱中运输,仍不可避 免地有部分液化气蒸发,而将这部分天然气重新液化的费用很 高,因此,较经济、 安全的方式是用作锅炉燃料,由锅炉产生的高压蒸汽推进汽轮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蒸气轮机推进系统自身的不足和其他类型推进系统的竞争,在近年完工交付的LNG 船中已出现了新型双燃料柴-电推进装置和低速柴油机作动力,特别是在LNG 船手持订单中,采用蒸汽轮机作动力的LNG 船艘数占比仅为29%、舱容占比仅为25%;而采用低速柴油机作动力装置的LNG 船艘数占比为17%、容积占比为24%,采用双燃料柴-电推进装置的LNG 船艘数占比达到54%、容积占比达到50%。预计未来蒸气轮机推进系 世界船舶动力系统的 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曹惠芬 刘贵浙 由船舶主机(柴油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传动系统(轴系、齿轮箱、联轴节、离合器等)和推进器(螺旋桨、全向推进器、侧向推进器等)组成的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上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设备,平均来说,其价值约占全船设备总成本的35%,约占总船价的20%。加之,其具有军民通用性和船陆通用性,世界主要造船国家都高度重视并优先发展船舶动力系统。本文试对世界船舶动力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竞争格局做一概括分析,以期对我国船舶动力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3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水动力分析作业

1、关于附加质量 1786年P.L.G.杜布阿特在他的《水力学原理》一书中详细叙述了他在水中进行震荡圆球的阻力实验时,首先发现圆球的非定常阻力与它所挟带的流体质量有关。即圆球具有附加质量后应较它的真实质量为大。1828年F.W.贝赛尔进行摆的长度实验时,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他还将物体所增加的惯性(即附加质量)用于物体同体积的流体质量的n倍来表示,并用球摆分别在空气与水中进行试验,所获得的n值为0.9与0.6。

式中,0X 为结构在某个方向上的振动幅值,f 为结构振动频率,ν/2fD 为类雷诺数。当不考虑流体的压缩性及粘性时,可利用势流理论来分析结构的附加质量,此时附加质量仅与结构的形状有关,即 ()g F M A 0pf ,ρ= (3) 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均表明,当流体和结构的马赫数、振动幅值相对于结构尺寸都很小,并且类雷诺数很大时,式(3)具有很好的精确性。即对式(1)要求有 1c U 00<<,12U '0νD (4) 对式(2)要求有 120 0<νπfD (5) 式中,0c 为声速。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附加质量的影响会随着结构振动频率的提高而降低。此外,结构的附加质量和流体的边界条件密切相关,本文所讨论的流体的边界都在无穷远处。 然而,研究直水道中物体水动力系数规律问题时,流体边界不可以看做无穷远。上述方法也就不适用。 2、 关于切片法 切片理论以其建模简单、计算效率高、精度满足工程需求等优点受到船舶设计师的青睐。 切片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椭球体沿长度方向划分为一系列片体,把

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概述

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概述 常用的水动力节能装置具有节能效果明显、适用范围广泛、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下面是几种船舶水动力节能装置介绍: 1.补偿导管 补偿导管安装于船艉桨前舯剖面附近两侧(对于单桨船也有只安装左侧),偏置于桨轴上方,是具有机翼型剖面的半圆形或长L形导流装置。补偿导管一方面加速螺旋桨上部进流,使桨盘面进流更加均匀,提高了推进效率,另一方面减少艉部的流动分离,降低了形状阻力,同时可调整螺旋桨进流的预旋程度,减少艉流中的旋转能力损失。如果补偿导管的安装角适当,它还可以产生附加推力,即它产生的推力比其自身的阻力要大。 2.反应舵 反应舵通过扭曲舵叶剖面来适应螺旋桨的尾流,使舵产生一个正推力。一般螺旋桨负荷越重,螺旋桨尾流切向分量越大,反应舵的节能效果更好。反应舵的节能效果约为2%~3%。随着现代船舶的大型化、主机的高功率化,采用反应舵既可以节能,还有利于解决舵空泡。 9000TEU集装箱船自航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阻力情况下,满载状态时反应舵的收到功率比挂壁舵减少 1.3%左右,结构吃水状态时反应舵的收到功率比挂壁舵减少1.5%左右。舵空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有扭曲剖面的反应舵,有助于消除或减小舵叶吸力面片状空泡。

3.舵球和舵球鳍 舵球为对称形回转体,装于毂帽后部的舵叶上,其中心线和桨轴中心线重合,在打舵角即可以拆卸螺旋桨的条件下,舵球端部尽可能靠近桨毂帽。舵球可以消除或减小毂涡,减缓尾流收缩,减少能量损失,提高推进效率。舵球的节能效果一般为1%~3%,当舵叶较薄或与桨间距较大时,其效果更明显。 在舵球鳍装于舵叶两侧桨轴中心线延长线上,可以回收一部分螺旋桨尾流中损失的旋转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推力。 舵球和舵球鳍单独使用的节能效果较小,通常两者可以组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效果。目前舵球和舵球鳍已在很多实船上应用,节能效果在4%~7%左右。 4.桨毂帽鳍 桨毂帽鳍是固定在螺旋桨桨毂帽上的小鳍,其叶数与桨叶数相同,直径为螺旋桨直径的25%左右。其作用主要是消除毂涡,回收螺旋桨漩涡能量,从而起到节能和减振降噪的效果。通常桨叶数越少,比如三叶、四叶,螺距比越大的螺旋桨,桨毂帽鳍的节能效果愈加明显。另外,桨毂帽鳍相对于螺旋桨桨叶的安装角度对于其节能效果影响很大,为此必须保证正确的桨毂帽鳍安装角,否则效率收益将丧失殆尽。试验结果表明,螺旋桨安装了桨毂帽鳍后,敞水效率可提高3%~4%。 目前,桨毂帽鳍已在许多实船上使用,节能效果均在3%以上。通常,由于尺度效应的影响,桨毂帽鳍在实船上的节能效果比模型试

Autodesk Robot 结构设计分析软件标准入门手册

Autodesk Robot 结构设计分析软件 标准入门手册

目录 Autodesk Robot 结构设计分析软件 快速浏览 (1) 软件概述 (3) Robot模块 (3) Robot的页面布局 (5) 软件的基本配置 (6) 首选项 (6) 工程首选项 (7) 导航功能 (8) Robot工作界面的使用方法 (10) 系统菜单 (10) 文件菜单 (11) 编辑菜单 (11) 浏览菜单 (12) 图形菜单 (12) 荷载菜单 (12) 分析菜单 (13)

结果菜单 (13) 设计菜单 (13) 工具菜单 (14) 窗口菜单 (14) 帮助菜单 (14) 布置系统 (15) 输入结构分析数据 (18) 分析结构 (22) 结果预览 (24) 梁的示意图 (24) 面的示意图 (26) 彩图结果 (28) 结构元素的设计 (29) 钢构件和木构件的设计 (29) 钢连接设计 (32) RC设计 (34) 所需钢筋面积(理论值)的计算 (34) 假设钢筋面积的计算 (35) 报告及输出计算书 (37) 快捷键列表 (39) 三维框架结构 (41) 软件配置 (43)

模块定义 (44) 杆的定义(二维框架)……………………………………… 44 约束的定义 (45) 2D椼架的定义 (46) 荷载定义 (47) 特殊荷载工况下荷载的定义 (48) 复制已有框架 (52) 横向梁的定义 (53) 交叉约束的定义 (54) 复制已定义的杆(梁横截面或支撑) (56) 结构分析 (57) 结果预览 (58) 以图形的形式预览梁的结构 (58) 以表格的形式预览杆的结构 (60) 压力分析 (61) 打印前的准备 (64) “捕捉”视图和计算记录的数据 (64) 准备输出的计算书 (65) 打印输出计算报告 (67) RC和钢混合结构 (71) 程序的配置 (73)

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序列分析软件

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序列分析软件蛋白质数据库及蛋白质序列分析 第一节、蛋白质数据库介绍 一、蛋白质一级数据库 1、 SWISS-PROT 数据库 SWISS-PROT和PIR是国际上二个主要的蛋白质序列数据 库,目前这二个数据库在EMBL和GenBank数据库上均建 立了镜像 (mirror) 站点。 SWISS-PROT数据库包括了从EMBL翻译而来的蛋白质序 列,这些序列经过检验和注释。该数据库主要由日内瓦大 学医学生物化学系和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EBI)合作维 护。SWISS-PROT的序列数量呈直线增长。 2、TrEMBL数据库: SWISS-PROT的数据存在一个滞后问题,即 进行注释需要时间。一大批含有开放阅读 了解决这一问题,TrEMBL(Translated E 白质数据库,它包括了所有EMBL库中的 质序列数据源,但这势必导致其注释质量 3、PIR数据库: PIR数据库的数据最初是由美国国家生物医学研究基金 会(National Biomedical Research Foundation, NBRF) 收集的蛋白质序列,主要翻译自GenBank的DNA序列。 1988年,美国的NBRF、日本的JIPID(the Japanese International Protein Sequence Database日本国家蛋 白质信息数据库)、德国的MIPS(Munich Information Centre for Protein Sequences摹尼黑蛋白质序列信息 中心)合作,共同收集和维护PIR数据库。PIR根据注释 程度(质量)分为4个等级。 4、 ExPASy数据库: 目前,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Swiss I 质分析专家系统(Expert protein anal 据库。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817432673.html, 我国的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www.cbi.

地下水动力学知识点总结 (1)

基本问题

(2)同一断面(即r固定),s随t的增大而增大,当t=0时,s=0,符合实际情况。当t→∞时,实际上s不能趋向无穷大。因此,降落漏斗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扩展。这种永不稳定的规律是符和实际的,恰好反映了抽水时在没有外界补给而完全消耗贮存量时的典型动态。 (3)同一时刻、径向距离r相同的地点,降深相同。 184Theis公式反映的水 头下降速度的变化规 律 (1)抽水初期,近处水头下降速度大,远处下降速度小。当r一定时, s-t曲线存在着拐点。拐点出现的时间(此时u=1)为:。 (2)每个断面的水头下降速度初期由小逐渐增大,当=1时达到最 大;而后下降速度由大变小,最后趋近于等速下降。 (3)抽水时间t足够大时,在抽水井一定范围内,下降基本上是相同 的,与r无关。换言之,经过一定时间抽水后,下降速度变慢,在一 定范围内产生大致等幅的下降。 194Theis公式反映出的 流量和渗流速度变化 规律 (1)通过不同过水断面的流量是不等的,r值越小,即离抽水井越近 的过水断面,流量越大。反映了地下水在流向抽水井的过程中,不断 得到贮存量的补给。 (2)由于沿途含水层的释放作用,使得渗流速度小于稳定状态的渗 流速度。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又接近稳定渗流速度。 204 Theis公式反应的影 响半径在无越流补给且侧向无限延伸的承压含水层中抽水时,虽然理论上不可能出现稳定状态,但随着抽水时间的增加,降落漏斗范围不断向外扩展,自含水层四周向水井汇流的面积不断增大,水井附近地下水测压水头的变化渐渐趋于缓慢,在一定的范围内,接近稳定状态(似稳定流),和稳定流的降落曲线形状相同。 但是,这不能说明地下水头降落以达稳定。 214Theis配线法的原理由Theis公式两端取对数,得到 二式右端的第二项在同一次抽水试验中都是常数。因此,在双对数坐标系内,对于定流量抽水和标准曲线在形状上是 相同的,只是纵横坐标平移了距离而已。只要将二曲线重合,任选一匹配点,记下对应的坐标值,代入(4-10)式(4-11)式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报告

学习笔记 PMCAD中--进入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 板荷:点《楼面恒载》会有对话框出来,选上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然后在恒载和活载项输入数值即可,一般恒载要看楼面的做法,比如有抹灰,找平,瓷砖,吊顶什么的,在民用建筑中可以输2.0,活载就是查荷载规范。梁间荷载:PKPM中梁的自重是自己导入的,所以梁间荷载是指梁上有隔墙或者幕墙或者女儿墙之内在建模时不建的构建,把他们折算成均布荷载就行。比如,一根梁上有隔墙,墙厚200mm,层高3000mm,梁高500mm,如果隔墙自重为11KN/m3,那么恒载为11*(3000-500)*200+墙上抹灰的自重什么的即可。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 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 规范条文: 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 结构休系Δu/h限值 框架 1/550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 筒中筒,剪力墙 1/1000 框支层 1/1000 名词释义: (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 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ITTC及船舶水动力学研究方向与重点分析

ITTC及船舶水动力学研究方向与重点分析 中船重工集团七○二所沈泓萃 摘要:本文介绍了1933年以来国际拖曳水池会议(ITTC)组织章程和技术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了ITTC各技术委员会的任务和研究结论,并运用系统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对第21~25届ITTC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ITTC范围内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和热点研究问题,可供国内拟制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规划和计划作参考。 关键词:ITTC、水动力学、发展规划

目录 1 前言 (1) 2 ITTC发展史简介 (1) 2.1 ITTC组织与章程的演变 (3) 2.2 ITTC EC和AC的演变 (4) 2.3 ITTC TC结构的演变 (5) 3 ITTC水动力学研究任务与发展方向分析 (7) 3.1 一般委员会的技术任务和结论分析 (7) 3.1.1 阻力与流动研究领域 (11) 3.1.2 推进研究领域 (12) 3.1.3 操纵性研究领域 (14) 3.1.4 耐波性研究领域 (15) 3.1.5 海洋工程研究领域 (17) 3.2 专家委员会的技术任务和结论分析 (19) 3.2.1 功率性能专题研究方向 (24) 3.2.2 非常规推进专题研究方向 (25) 3.2.3 空泡与脉动压力专题研究方向 (26) 3.2.4 波浪中的稳性专题研究方向 (28) 3.2.5 海洋环境模拟专题研究方向 (28) 3.2.6 高速船专题研究方向 (30) 3.2.7 冰海航行性能专题研究方向 (31) 3.2.8 共性基础技术专题研究方向 (32) 4 ITTC水动力学研究重点分析 (33) 4.1 概念探索研究重点 (34) 4.1.1 真实海洋风浪流环境建模 (34) 4.1.2 高雷诺数下平台周围湍流流动现象和响应 (34) 4.1.3 自由面现象和响应 (35) 4.1.4 空化现象和响应 (35) 4.1.5 学科交叉耦合 (35)

设计院常用结构计算软件比较

常用结构软件比较 摘要:本人在设计院工作,有机会接触多个结构计算软件,加上自己也喜欢研究软件,故对各种软件的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现在根据自己的使用体会,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对各个软件作一个评价,请各位同行指正。本文仅限于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 关键词:结构软件结构设计 目前的结构计算程序主要有:PKPM系列(TAT、SATWE)、TBSA系列(TBSA、TBWE、TBSAP)、BSCW、GSCAD、SAP系列。其他一些结构计算程序如ETABS等,虽然功能强大,且在国外也相当流行,但国内实际上使用的不多,故不做详细讨论。 一、结构计算程序的分析与比较 1、结构主体计算程序的模型与优缺点 从主体计算程序所采用的模型单元来说 TAT和TBSA属于结构空间分析的第一代程序,其构件均采用空间杆系单元,其中梁、柱均采用简化的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则采用空间薄壁杆单元。在形成单刚后再加入刚性楼板的位移协调矩阵,引入了楼板无限刚性假设,大大减少了结构自由度。SATWE、TBWE 和TBSAP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墙元,SATWE和TBSAP还加入了楼板分块刚性假设与弹性楼板假设,更能适应复杂的结构。SATWE提供了梁元、等截面圆弧形曲梁单元、柱元、杆元、墙元、弹性楼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和矩形薄壳单元、四节点等参薄壳单元)和厚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厚板单元和四节点等参厚板单元)。另外,通过与JCCAD的联合,还能实现基础-上部结构的整体协同计算。TBSAP提供的单元除了常用的杆单元、梁柱单元外,还提供了用以计算板的四边形或三角形壳元、墙元、用以计算厚板转换层的八节点四十八自由度三维元、广义单元(包括罚单元与集中单元),以及进行基础计算用的弹性地基梁单元、弹性地基柱单元(桩元)、三角形或四边形弹性地基板单元和地基土元。TBSAP可以对结构进行基础-上部结构-楼板的整体联算。 从计算准确性的角度来说 SAP84是最为精确的,其单元类型非常丰富,而且能够对结构进行静力、动力等多种计算。最为关键的是,使用SAP84时能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单元划分,其计算模型是最为接近实际结构。BSCW和GSCAD的情况比较特殊,严格说来这两个程序均是前后处

ANSYS结构分析教程篇

ANSYS结构分析基础篇 一、总体介绍 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流程: 1.分析前的思考 1)采用哪种分析(静态,模态,动态...) 2)模型是零件还是装配件(零件可以form a part形成装配件,有时为了划分六 面体网格采用零件,但零件间需定义bond接触) 3)单元类型选择(线单元,面单元还是实体单元) 4)是否可以简化模型(如镜像对称,轴对称) 2.预处理 1)建立模型 2)定义材料 3)划分网格 4)施加载荷及边界条件 3.求解 4.后处理 1)查看结果(位移,应力,应变,支反力) 2)根据标准规范评估结构的可靠性 3)优化结构设计 高阶篇: 一、结构的离散化 将结构或弹性体人为地划分成由有限个单元,并通过有限个节点相互连接的离散系统。 这一步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一个适当的参考系,既要考虑到工程设计习惯,又要照顾到建立模型的方便。 2、根据结构的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单元。对复合结构可能同时用到多种类型的单元,此时还需要考虑不同类型单元的连接处理等问题。 3、根据计算分析的精度、周期及费用等方面的要求,合理确定单元的尺寸和阶次。 4、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分析类型和计算工况。要考虑参数区间及确定最危险工况等问题。 5、根据结构的实际支撑情况及受载状态,确定各工况的边界约束和有效计算载荷。 二、选择位移插值函数 1、位移插值函数的要求 在有限元法中通常选择多项式函数作为单元位移插值函数,并利用节点处的位移连续性条件,将位移插值函数整理成以下形函数矩阵与单元节点位移向量的乘积形式。 位移插值函数需要满足相容(协调)条件,采用多项式形式的位移插值函数,这一条件始终可以满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