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历史学是一定历史观指导下的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探寻历史真相、认识历史规律是历史学重要的社会功能。中学历史课程承担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在探索历史规律的过程中,不但要拓展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更要发挥中学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在本课中,秦的统一以及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通过展现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设过程,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同时,探究秦的兴起与秦的速亡背后的因果联系,总结王朝兴衰的历史命运,同样能够增强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为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高中历史教学还必须拥有自己的路径与方法,那就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托的方法选择。在本课中,时间轴的制定、多种类别史料(地图、目录、专著、文物)阅读方法的指导,历史故事中的逻辑挖掘,大事年表的归类与解读,恰如其分地把时空、史料、解释等素养相交织,涵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是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3课。本节内容上承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下接大一统局面愈加巩固的《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这一课时描述的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波澜壮阔的奠基时代。短短十年间,秦皇扫六合,偏居西北边疆的秦国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力量?区区十四载,强秦大厦骤然倾圮,秦国的制度建设与政治生态孰优孰劣?秦国的成功既顺应了时代呼唤统一的潮流,也是它以人和之力抓住了统一大业的天时与地利。秦朝的短命对嬴氏家族而言的确是一种失败,秦文化中的功利、急躁可能要为此承担很大的责任,然而恰是秦文化中的这种功利让秦朝有能力有胆量开创并强行推广新制度、新文化、新经济,这些新举措日后被证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统格局大有裨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版图、制度、货币、文字的基石,故秦王朝以其史上最短暂的统一王朝之殇,为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王朝扬名,秦不愧为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时代的见证人。

本课主要包括了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三大版块的内容。其中秦的统一是本课叙述的重点,这一板块的内容包括统一原因、巩固统一、统一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唇齿相依,逻辑前后牵连,比如统一原因与巩固统一的措施中都折射出秦文化中功利的倾向,而这样的倾向既是秦急速统一的原因,也是秦大规模制度更新的文化支撑,更是秦速亡的内在因素。第二、三板块内容较为简单,其实为第一板块反映的文化实质的呼应。本课主题则蕴藏于三大板块的字里行间,不管是统一的条件,还是巩固统一的措施,还是速亡的教训,都是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起步时代的遗产。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三课,施教对象为刚刚踏入高中校园的高一学生。本课的教学内容尚属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起步课程,学生有关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故教学速度不宜太快,教学深度不宜太难,教学广度不宜太宽。另一方面,经过初中课程《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与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的系统学习,学生对秦开创大一统局面以及秦亡的基本史实有所了解。因此,既为了避免与初中课程知识雷同,又为了契合入学伊始的高中学生认知水平,还出于为提升学生高中段整体学习能力奠基的考虑,本课的设计

比较注重方法的指导与史观的引领。方法方面具体表现为地图的识读、史料分类与概括、时间轴的绘制、故事情节的分析、历史解释的区分等多个方面。价值引领方面包括统一多民族国家观念的认同、国家兴亡规律的探究、唯物史观的初步体验等多个领域。

四、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与汉朝合为一个单元,具体要求是: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相关内容在《中外历史纲要》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为第一单元的四分之一,综合课标要求与《中外历史纲要》的叙述,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能够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秦统一的条件,能够结合地图描述秦统一的时空顺序,感知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 能够解读材料,梳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绘制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示意图;能够结合运用相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秦始皇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 探讨秦朝速亡的多方面原因,尝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从秦末农民起义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4.运用多种史料,探究秦之兴的原因,秦之统的过程,秦之固的措施与意义,总结秦之亡的经验与教训,认识文物史料与文字史料的互为补充作用,用史料解释历史现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难点为秦朝大一统局面的开创。

从知识体系的价值上看,秦大一统局面的开创,既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统文明兴起格局的完美总结,也是之后中华民族文明连绵不绝的保障。从课程内容的结构上说,秦的统一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是后续探讨秦朝兴亡的基础,故把秦大一统局面的开创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这一重点教学内容繁多,知识概念复杂,所以同时被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本课在方法上将采用地图、文字史料、文物史料、大事年表等多种方式进行。如在突破大一统局面开创的知识体系时,本课将采用地图与文字史料相结合的方法。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地图,识别地图要素时,要渗透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在阅读目录类材料,分析文字史料内在逻辑时,要关注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同样为了助力重难点突破,本课在课前准备上将采用学案预习法,在设备上将采用智慧课堂技术。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以李斯视角探究秦王朝的兴起、统一霸业与速亡。一方面,李斯从公元前247年进入秦国到秦亡前一年被自己制定的秦法处死,整整四十年间,见证了秦帝国大厦的建立与倾圮。青年李斯学成之后选择秦国反映的是秦国所具有的统一天下的天时地利人和,李斯来到秦国之后,为秦的统一霸业及巩固统一的举措出谋划策,为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秦始皇身后,李斯在定立太子问题上的选择也客观上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同样李斯也是秦末暴政、起义、各方势力争权夺利的见证者。另一方面,李斯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功利倾向也是秦文化功利的写照,这种功利既是秦王朝迅速崛起、急速统一、快速建制的内在驱动力,也是秦王朝短命而亡的外在推动力。某种意义上说,暴政就

是一种急政。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讲,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地养育与自我学习能力地培养是新课标重要理念之一,历史课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也是未来历史教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因此,基于《中外历史纲要》的知识结构,本课在设计过程中还依托了一定的教学准备与教学设备。依据教学过程设计的学案是学生预习的助手,也是加快课堂节奏,帮助学生事先建立知识逻辑的利器。一生一平板的智慧教室的运用则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阅读史料,全员参与到课堂中来,该设备地某些功能更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实时对话,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七、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秦朝印象:

设问:依据阅历,你的秦朝印象是怎样的?

教学设计意图:在初中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与《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相关教学内容中,学生已经对秦朝的基本史实有所了解。故以师生互动,常识印象作为导入,锁定统一、强大、暴政、短命等几个关键字,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本课学习的中心任务,对秦王朝的大致面貌有一个简要认识,为即将开展的课堂教学营造氛围并奠基基调。

【学习任务】

1.导入学习任务一:秦之兴,为什么是它来统一?

情境呈现:通过智慧教室hiteach技术展示学生绘制的“秦兴亡时间轴(247BC-203BC)”,展示秦国统一天下,巩固统治并迅速灭亡的时事变迁。

材料1:学生课前制作,教师补充形成的“秦兴亡时间轴(247BC-203BC)”

教师活动:结合学生课前编制的秦兴亡时间轴,补充完善适当内容,找准时间节点,概括时代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下发学案,让学生在课前编制时间轴,既是对预习习惯的养成,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教材文本,内化为自身的历史解释的能力。但是对于高一起始阶段的学生,教师应该从编制方法的角度给予指导。从知识达成角度而言,这一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对秦王朝兴亡的史实进行基本梳理。同时,学生与教师一起编制完成的时间轴也能够作为材料之一,用于之后环节的学习。从素养落地角度而言,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才能将时空观念内化成为学生的关键能力。

情境过渡:秦始皇与李斯图

问题设计:在秦兴亡起伏的几十年间,有一个人,他直接参与了秦兴亡的各个重大的事件,对秦的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对秦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是谁呢?

设计意图:按照思维惯性,学生会认为这个人是秦始皇,其实是李斯,他见证秦王扫六合以及秦末农民起义与秦二世时代的败局。设计悬念,活跃课堂气氛。

情境呈现:李斯入秦为客卿

材料2: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史记·李斯列传》问题设计:李斯如何看待当时的形势?李斯为何选择秦国?

材料3:视频《郑国渠事件》

问题设计:通过郑国渠事件,你认为秦的统一还有哪些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适当补充,尤其是以李斯的生平为线索,可以从李斯之言分析秦优于六国的历史条件,还历史于时代感。李斯选择秦国说明秦国具有统一的天时地利。郑国渠事件的发生,李斯身为客卿上《谏逐客书》,也说明了以广纳贤才为代表的人和因素与秦国天时地利的完美统一。视频史料也是史料的一种,它以简单生动的特点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聚焦关键问题,视频类史料的分析与运用方法的习得,也是涵养史料实证能力的必备路径。

2.导入学习任务二:秦之统,它的措施与意义安在?

(1)秦的统一情境呈现:两幅秦朝形势图。

教师活动:通过智慧技术hiteach把地图分次发送给学生,教师按照学生实时反馈的选择数据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读图上左,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排序“六王毕,四海一”的过程,并运用hiteach技术做出实时选择。

材料4:秦时,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史记·西南夷列传》

材料5:故事“亡秦者胡也”。

设计意图: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在排序的过程中,学生一般会按照教材阐述的前后顺序主观揣测排列,然而在高中段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养成“史料-结论”这样的思维模式。通过五尺道的修筑时间与公元前215年“亡秦者胡也”的故事,指导学生从史料中推断事件发生的前后逻辑关系。在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必须把文本解读与地图时空的转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采用了hiteach技术则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选择情况并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2)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6:上图右,秦朝形势图,教师事先重点突出绘制地图中的郡级驻所、长城、驰道等。

学生活动:读上图右,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列举秦朝巩固统一的相关举措。

材料7:《李斯评传》目录

设问:李斯还在哪些方面为秦巩固统一出谋划策?

教师活动:结合教学过程,整合学生学习成果,绘制秦朝巩固统一的示意图(见下图)。

设计意图:史学著作是教学中最主要的史料来源之一。引导学生去阅

读一些可读性较强的史学著作也是培养史料研读能力的一种方法。著

作的目录能起到提纲挈领作用。从《李斯评传》的目录中,学生可以

看到李斯为巩固统一开创大一统局面作出多方面的贡献,如确立制度、

统一货币、车轨、文字、度量衡等,大体可以分为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经济巩固、文化强化等几个方面。在文本表达的基础上,要求学

生绘制示意图,以示意图解释历史,为核心素养中的另一重要的能力

——历史解释。

(3)秦统一的意义

材料8:教材第15页史料阅读的5则史料。

学生活动:阅读五则史料,指出这些史料是从哪些方面对秦统一

与秦制的评价?

设计意图:在历史解释的水平素养划分中,课标指出,在高一阶段应该能够辨别教科书与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相结合。教材中所选取的这五则史料,分别从统一六国、统一思想、郡县制的创立等多方面肯定秦朝的功绩,通过对这些史料的分析,区分不同的解释,并力争把解释与史实相结合。

材料9:自秦制既行,而皇族之贵,下沦匹夫,数孽之徒,无爵于国,为古今一大变局也。偶语者弃市,不举者同罪,……此君权之重也。取南越之地,以置三郡,收河南地为四十四县,益以发兵三十万,北逐匈奴,……此民族之移也。……冀民各崇其业,竭意经营,为久安计,于是倮以鄙人牧长,富拟王侯,清以穷乡寡妇,礼抗万乘,此社会之变也。……筑长城,除直道,造阿房之宫,则皆建筑之宏也。

——金兆丰《中国通史·秦之关系》问题设计:根据材料归纳,在金兆丰看来,秦一统天下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以某位历史学家的典型史料加以分析,强化历史解释素养。在解读这则史料,探究秦统一意义的过程中,既是对秦朝开创大一统局面的深化,又为这些措施中潜伏的政策实施危机奠定基础。

3.导入学习任务三:秦之亡,它犯了什么错?

情境呈现:以学习任务二中的“秦之固”为学习基础,探究秦统一措施中潜伏的危机,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

材料10:始皇后期及以后大事年表。

问题设计:始皇后期的政治局势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大事年表的解读,了解始皇统治后期,暴政与反抗相交织,贵族复起与平民起义相叠加,最后争权夺利与新朝建立相契合,秦王朝被汉王朝所取代。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悟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合力的概念,另一方面为学生从王朝的兴替中找寻背后的原因作铺垫。

材料11:小故事赵高劝说李斯参与改立太子事件

问题设计:赵高以什么理由诱惑李斯同流合污?李斯为何自哀结怨于天下?

材料12:轻重不一的秦半两;云梦睡虎地秦简残片与秦刻石的摹本

设计意图:故事是历史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其生动性较强而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这个故事一方面展示李斯性格中过于注重功利的因素,这种功利即表现在对权力的渴望,也表现在制定政策过程过于急躁。这也就是李斯结怨于天下的原因。在秦统一政策推进的过程中,不管是分封制的推广,还是货币与小篆的强行使用,虽功在千秋,但在当时的确过于急躁,引发民众不安,而这种不安情绪被六国旧贵族点燃,汇成反秦的滔滔洪流。在选择结怨于天下的史料时,选择了实物史料这种形式。史料研习是落实史料实证素养的关键一环,通过对实物史料的探究,区分不同性质的史料在功能、使用方法和效果上的不同,涵养史料实证水平。

4、秦兴秦亡的教训

情境呈现:再次呈现秦末大事年表,对于秦朝的暴政增加更多的解释。暴,不但意为残暴,也可意为急躁。秦维护和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多方面措施,既有划时代意义,也因超越这个时代而危机四伏。

材料13:“……此亦当时得失之林也。——金兆丰《中国通史·秦之关系》

设计意图:这段材料是前所用史料9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意在说明秦朝的制度立、民族融、社会变和建筑宏,既是秦的功绩也是秦的败笔。从整个课堂的架构中,学生可以感知秦文化中一种崇尚功利的风气,就是这种风气让偏于西北一隅的秦国可以崛起,也是这种功利为秦朝集聚天时地利人和,从而完成并巩固统一大业,同样是这种风气让秦王朝在追求大一统的道路上急功近利,看他平地起高楼,转眼看他楼塌了。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贪近功,不求速效”,夯实基础,方能真正提升素养,涵养情怀。

八、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材料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2:“御中发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过旬,貲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兴。”——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

问题:(1)根据材料1的记载,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评析材料1与材料2论点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3)根据材料2的记载,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能成立吗?如果能,指出其依据。如果不能,结合材料一分析陈胜吴广这样做的原因。

评价设计说明:

本题所考查的是学业质量水平2,主要涉及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试题(1)与试题(3)的前半问指向水平1。在史料实证方面,本题指向考查学生是否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史料,能否辨别文献史料与文物史料并指出它们的差别,能否可以从多重史料中获取同一历史事件的多方面信息,能否从所获得的史料提取有关的信息。在历史解释方面,能否有条理的说出自己对陈胜吴广起义的理解。试题(2)和试题(3)的后半问则指向水平2。在史料实证方面,能够认识文献史料和文物史料的不同价值,认识其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的不同功用;能够在对历史问题比如论述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中,尝试使用史料作为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在历史解释方面,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比如材料1《史记》中涉及的算卦占卜、篝火狐鸣、鱼肚藏书等事件,司马迁的历史解释是这一切子虚乌有,是陈胜吴广提前谋划、安排,假借扶苏、项燕的名义,打着灭秦兴楚的旗帜,进行舆论造势。若依据云梦睡虎地秦简,为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副铠甲,迟到3-5天的,受斥责,迟到6-10天罚盾牌一个,超过10天的

罚铠甲一副,因下雨等不可抗的自然原因,可以免除惩罚。那么史记为何记载失期当斩?可能是陈胜吴广利用农民出身的新兵不懂法律,借机造势,煽动积怨已深的民意。两则材料相结合,再次说明陈胜吴广起义,起因并非是因大雨耽误了行程,也并非一次偶然事件,而是一次早有预谋的反抗行动。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中外历史纲要》内容庞杂而繁多,笔者在设计《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的过程中,对如何把握授课过程中的深度与广度存在疑惑,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与初中教材的同类性,如何避免学生知识重复之感。

浙江省初中课程《历史与社会》中有关历史部分同样为通史体系,知识点雷同现象突出,学生难免会有知识重复之感。例如本课,初中教材有两课内容,分别为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与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从宏观结构上,由秦统一的过程、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四个方面构成,与《中外历史纲要》第3课的内容基本一致。从微观上,教材的配图、叙事风格甚至某些史料的选择都基本一致,甚至初中教材叙述的史实更详细。面对从内容上到结构上如此相似的初高中教材,高中课程的生命力何在?唯有以素养立足,方能发挥应有功能。例如在学习秦统一的过程中,重统一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轻简单的时空记忆;在分析秦巩固统一的过程中,重史料中信息的提取,轻简单的概念结论;在分析秦亡原因的过程中,重历史逻辑能力的培养,轻单方面的教师讲述。如此,方有可能赋予高中历史课程以价值。

2、与老教材相比,如何避免思维惯性。

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老教材已经了然于心,于是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对老教材已有的内容,容易先入为主,从重难点的把握到教学设计,难以跳出老教材的桎梏;对于新出现的内容,容易无法感知这一课的重难点与教学的流程,两种情况相叠加,不断地在“这一课的重点还是原来这个吗?”“这一课的重点是什么呢?”之间徘徊。比如笔者在设计本课时,反复纠结授课的深度在哪里?比如郡县制的内涵与外延,在老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新教材是否要着重分析,笔者困惑许久。后来找到的应对的方法就是研究课标确定重难点,研究教材分析其内在逻辑,阅读专业著作增加教师自身修养。在《中

外历史纲要》中,更注重的是纲要二字,所有纲要性知识点以外的内容都应该作为史料,用来理解纲要性知识点,而不应该喧宾夺主。如郡县制,新课标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单一的知识点要求,而是把它当作秦朝开创大一统局面的辅助性知识,甚至在课标中都没有出现涉及它的名词,这就说明,它在新教材中的地位与老教材政治制度模块中的地位是大相径庭的。因此,笔者在处理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对它也是作了简单化处理。

新教材的探索任重而道远,在实践中且行且学习吧。

十一、点评

戴加平老师(嘉兴市历史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点评:

基于对秦汉这段历史的整体理解、对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的专业解读和辩证思考,姜佳曦老师揭示了蕴含在秦从骤兴到速亡这段史事中的内在逻辑和因果缘由;依托学案、智慧教室和问题链这三个互为支撑的战略节点,借助当事人李斯的视角,探讨“秦之兴”、“秦之统”和“秦之亡”这三个貌似分立,实为唇齿相依、前后牵连的问题,水到渠成地涵育着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如果材料能更精炼些,枝蔓更简洁些,教学过程当会更为从容。

附录: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

1、学习准备

(1):请用简单的词汇描述一下你对秦朝的印象?

(2):绘制秦朝世系图。

2、学习过程

(1)学习任务1:秦的统一有哪些优势条件?

(2)学习任务2:秦统一及巩固统一的过程

A、读图一,并结合所学,描述秦统一的过程。

B、读图二,并结合所学,描述秦巩固统一的举措。

(3)学习任务3:秦统一的意义:

材料:自秦制既行,而皇族之贵,下沦匹夫,数孽之徒,无爵于国,为古今一大变局也。偶语者弃市,不举者同罪,……此君权之重也。取南越之地,以置三郡,收河南地为四十四县,益以发兵三十万,北逐匈奴,……此民族之移也。……冀民各崇其业,竭意经营,为久安计,于是倮以鄙人牧长,富拟王侯,清以穷乡寡妇,礼抗万乘,此社会之变也。……筑长城,除直道,造阿房之宫,则皆建筑之宏也。

——金兆丰《中国通史·秦之关系》

根据材料概括,秦的统一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意义?

(4)学习任务4:秦的速亡

大事年表:

214BC,北击匈奴、南收百越、焚书坑儒。

211BC,陨石现“始皇帝死而地分”。

210BC,始皇崩于沙丘,二世即位。

209BC,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兵,六国后裔纷纷起兵反秦。

207BC,刘邦入关中,秦亡。

根据大事年表:归纳导致秦的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3、课后拓展:

(1)你从秦的崛起与秦的速亡可以得到怎样的经验和教训?

(2)查询相关史料,了解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状况,区分考古史料和文字史料,理解两者之间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知识点整理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1)国防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显着)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意义: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1)空间技术领域 ①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2)运载火箭研究 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②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 ③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作用: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 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家天下形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宗法制: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目的: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的地位。 (1)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②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作用 ①对西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②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商朝时期实行宗法制。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C、先代贵族等;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获得世袭的统治权,但承担一定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影响: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 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 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秦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一途。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详解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专题主干知识: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统治者漠视) 继承: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对“礼”深入讨论。(统治者漠视) 重创:秦朝,焚书坑儒。(遭到打击) 正统: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融合:唐宋时期,儒、道、佛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高潮:宋明理学,新的儒学体系。 批判继承:明清,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出现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二、专题知识详解 1.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及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P4 (1)孔子思想和成就: 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③教育贡献:开创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局面); 从礼乐射御书数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④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儒家学派开创者,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2)孟子思想:①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 ②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 (3)荀子思想:①强调“天行有常”和“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③其思想吸收了各家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内容。 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1)诸子百家的代表和主张:

页 1 第乐、非命、节葬、节用。简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认识论“三表法”和逻辑 学“察类明故”牺牲精神。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了解):(2①阶级基础: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阶级、各阶层、各 集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且为本国或本集团的兴当时诸侯割据,统治者无法在文化上实行专制,②社会基础:起,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社会环境宽松。“士”打破了官府垄断文教的局面,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群③人才基础:私学的兴盛,的形成;④其他因素: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等。3)百家争鸣的意义:(人教版必修三: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形成十院校《中国古代史》 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是我国学术文化《中国历史》先秦卷: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张岂之主编的六卷本年中国古2019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以后思想(除了佛学的传入外)都可以从先秦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先秦百家争鸣也给了我们重要启在认识学术文化发展规律方面,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示。页知识链接最后两句)(或见人民版教材7P9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 )原因(了解):(1①秦依法治国,却因暴政速亡;汉初实行黄老无为的方针,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解决不了王国势大、土地兼并等问题;②战国以来各家学派出现融合趋势,董仲舒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阴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天人感应”,阳家等学说,创立新儒学,提出“大一统”、独尊儒术”的要求,以文化统一巩固政治统一。③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④儒家提倡仁政、倡导礼制,着眼于社会和统治的长治久安,适合国家正常发展的需)要。(而汉初经济恢复后,国家生活逐渐转入正轨。)思想来源:董仲舒将法家思想等糅合进儒家,形成新儒学。儒学神学化、宗教化。(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思想主张:天人感应,实行仁政;君权神授;三纲五常;3)表现:(汉武帝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 太学建立的意义:①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管理学校; 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一定改变大官富子嗣垄④使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得到入仕机会,断××局面;⑤ 进一步推动了入学的传播和发展。4)影响:(页 2 第 ①结束了各派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②汉朝也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③有利于巩固专制集权、大一统;利减少暴政。 4.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理学兴起的原因(了解)P13

高中历史必修三高考题专题一

第1课百家争鸣 (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 【答案】B (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图3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①迎江寺,曾名“古万佛寺”,属于佛教思想,不符合题意。②徽州牌坊群中的贞女坊体现了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内容,符合题意。③涡阳老子庙供奉老子的神像,老子属于道家的思想。④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这个含义也属于三纲五常的内容。所以②④体现儒家伦理思想,故选B。 【答案】B

(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A项爱无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治国方针,D项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帮故排除A、C、D三项;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又符合儒家思想。 【答案】B (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刍狗” 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答案】A (2008·上海单科A组·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解析】从材料中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主张“法治”来教育和管理人民。因此是法家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卷

2013---2014学年期中考试卷2013.11.08.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 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 3. 中国封建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史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相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 B.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为路、州、县 C.明朝废丞相制度 D.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 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5. “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 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6. 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 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题算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 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 7. 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 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8.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 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 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曰,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 的历史)曰:“周亡矣。”周太史伯阳认为“周亡矣”的主要理由是幽王破坏了() A.王位世袭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 D.宗法制 10. 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 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11. 下列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或机构)不包括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都察院 D.参知政事 12. 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13. 隋唐时期推行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 B.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 C.笼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D.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 14. 元朝建立的行省中不包括 A.辽阳行省 B.云南行省 C.江浙行省 D.福建行省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 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16.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 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17.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8. 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 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19. 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 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lO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 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 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21.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为求得“中国之自由解放,集余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 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的这种认识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 A、决定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时 B、1894创立兴中会时 C、1905年组织同盟会时 D、1911年武昌起义时 22. 五四运动区别于辛亥革命之处有() ①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②主力军发生重要变化③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反封建的成果更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23. 1934年10月,中央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的目的是() A、北上抗日 B、将革命推向全国 C、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 D、实现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

人民版必修3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全套)

科目:历史级别:高二级任课教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2、如何结合相关史实,以及情感体验、主观认识,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儒学的兴起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一、“‘焚书坑儒’的批判”讲两个问题: 1、秦代“焚书坑儒”的时代背景、过程及评价。 评价: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2、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的批判。 “焚书坑儒”被称之为“灭学之祸”,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种批判基本上是中肯的。 二、“罢黜百家”主要讲述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讲授时,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学习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1)汉武帝时代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儒学大师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为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3)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2、客观评价 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建太学,建立郡国学校 2、太学兴立的标志和影响 (1)太学的建立是汉王朝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的表现之一,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2)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3)太学生接受儒学教育,其中的民本思想对他们的观念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东汉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当时太学的议政运动,使黑暗的政治势力被迫有所收敛。 建议教师在讲授时,充分利用课本已有资源如“史学争鸣”、“学习思考”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 引导学生回顾教科书必修一:从世管制、察举制,再到隋唐开始的科举制。 2、科举制的实行对儒学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儒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背景: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 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框架说课讲解

历史必修三全册知识纲要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二、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思想来源:董仲舒将法家思想糅合进儒家,形成新儒学 2、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 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三、宋明理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2、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3、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4、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 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把握“理”就 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 “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南宋人,是心学的开创者)认为“心即理也”,求“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明代人,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致良知”学说认为 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 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 贤。 5、宋明理学的历史作用: 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

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明末清初思想家 1、“异端”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认为理在 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 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他还主张男女平等,歌颂农民起义。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①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 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③学术上,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 )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啊,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 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 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 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 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印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火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指南针—新船路、世界市场==== 总之,使世界进入资 本主义时代。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 2、中国书画 (1 )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等。 (2)中国画的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 三、文学成就 (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风”骚“”并称) (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衡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精细化整理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P64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问题。 附: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的相关原因: ①吸收护国护法运动等失败的教训,孙中山本人对民主革命不懈地追求;②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革命的新形式 ③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等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P68 (1)发展历程:

(2)科学定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P74 (1)形成过程:

(2)主要内容(了解): ①发展道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发展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包括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④发展动力:强调改革是解放生产力; 包括经济、政治、精神改革目标(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坚持和 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和平外交和对外开放 ⑥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⑦战略步骤:“三步走”的战略; ⑧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党是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战线和人 民军队; ⑨祖国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伟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它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引自《中共党章》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专题一

必修一知识点专题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 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 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逐渐解体;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扩大周的疆域。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 A、王族(姬姓贵族); B、功臣; C、先代贵族等; 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权利——世袭的统治权 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影响: 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 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核心内容和显著特征:嫡长子继承制。 其他: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形成周天子---诸候---卿大夫---士,由宗法决定的严密等级。影响: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C、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如孝道,宗亲观念的形成(家谱、祭祖)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东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皇帝制度 秦始皇确定皇帝称号

高中历史必修三,整理得太好 了(精华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笔记(精华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1)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视 (4)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学在民间”(私学)出现 2、“百家争鸣”的含义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各派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道家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 3、“百家争鸣”意义 (1)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早期儒学思想家的思想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其他学派的主要思想 1、道家(老庄之学) (1)老子 “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 (2)庄子 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3)影响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法家 (1)李悝 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2)商鞅 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3)韩非子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4)影响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3、墨家 (1)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 (2)影响 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宝红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