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综述】小学生课外英语学习资源选择与利用的探究

【文献综述】小学生课外英语学习资源选择与利用的探究

【文献综述】小学生课外英语学习资源选择与利用的探究
【文献综述】小学生课外英语学习资源选择与利用的探究

文献综述

小学英语教育

小学生课外英语学习资源选择与利用的探究

一、引言

学习离不开资源,英语学习更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如今的英语学习资源、信息日益丰富多样。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资源的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课外英语学习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在学生学习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指导学生如何合理选择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至关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则更需要这方面的具体指导。

二、课题相关的历史研究及研究现状

1、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的含义是什么?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ECT)’94将资源定义为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在(AECT)’94定义基础上, 有研究者提出了较为具体的阐述, 如沈书生(2002:15)提出, 所谓资源, 是指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认知结构或能够促进人们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一系列内外部支持条件。此外, 华东师大章伟民教授(1997:13)认为,学习资源就是那些学生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人、材料、工具、设施、活动等。这些资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专门为学习的目的而设计出来的资源;二是现实世界中原有的可被利用的资源。而曹梅,张增荣(2002:14-17)进一步阐述了学习资源的内涵及其深化,他们指出学习资源经历了以自然环境、人为主要学习资源的时代到学习资源物化时代,再到学习资源人文回归的时代。学习资源的回归主要有两条轨迹:1. 从学习者外在技术资源向学习者内部资源(智力资源)的回归;2. 从学习者外在技术资源向资源之“源”(人与活动)的回归。

学习资源的范围其实是如此广泛,这为我们的语言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外在条件。而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各种学习资源又具有不同的作用。David Palfreyman(2006:352–370)通过对一部分特定的学习群体进行调查,主要研究了英语学习中的社交环境资源。当人们在非正式的教育学习环境中学习的时,他们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独自进行的,相反,他们是在与他人交流互动中学习的,他人能为学习者本身树立榜样,提供支持和反馈。社交资源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基于资源的学习

(1)基于资源学习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基于资源的学习”的提法是崭新的,但是,就“基于资源的学习”这一命题却

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它的理念、思想方法等诸多要素也是可以从历史找到其发展的轨迹(高晖2001:4)。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基于资源的学习”的这种教学模式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徐益,张斌,王芳2008:77)。张艳、丁坚(2008:9)认为这种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以培养学习者综合素质为核心。让学习者通过搜

集相关资源,判断资源的真与假、是与非,井以此为基础进行演绎、推理、概括等思

维过程后,用合理的形式呈现结论,且在教师指导下,使之趋于更为完善、合理的学

习过程。在当今社会中,“基于资源的学习”就是一种学习途径,即以当今信息社会存在的各种现实的信息资源(如图书、报刊、电视、广播、因特网、联机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学术团体、专家学者、政府机构等)作为学习工具.并利用这些学习工具进行信息的存取访问、评价、组织和提供等,从而实现学习的目标。

(2)基于资源学习的作用

从相关研究可知,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与教师都有重要作用。

对于学生,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处理信息、问

题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Doiron & Davies,1998转引自Campbell, L. et al)。从长远来看,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Brown, S. & Brenda Smith.,1996)。

对于教师,则能促进教师摒弃陈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模式,不断探索顺

应时代、符合学生要求的教导方式。比如,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主张教师要作为引导者,而学生是信息的主要掌控者。教师应教导学生如何去寻找、评价、利用信息与资源。

(3)国内对基于资源学习的侧面探索

而现今国内有不少实验研究从侧面对基于资源的学习进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对网络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做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如刘春燕,饶爱京(2002:44-47)针对远程学习者基于Intemet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与探究的需求,讨论

了Intemet学习资源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了对Intemet学习资源进行评价的必要性,

提出了评价的基本方式及评价的一般标准,并根据基于Internet资源学习的实际,为学习者评价Intemet学习资源的质量,提供了常用的评价量规。再如陆裕婷

(2010:110-111)以中国矿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共200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了解大学生对网络英语学习资源的了解情况、使用情况,并根据实

际调查情况探讨了如何做好网络英语学习资源的搜集与利用工作,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英语水平。也有学者将基于资源的学习与与图书馆建设联系,如张艳、丁坚(2008:9-11)。叙述了“基于资源的学习”的内涵、特征、模式,探讨了“基于资源的学习”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要求,介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文献资源建设应采取的措施。此外,在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建设方面,钟志贤(2009: 46)博士对Janette Hill 和Michael Hannafin(2001:37-52)所写的“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igital environments: the resurgence of resource-based learning ”一篇论文进行了编译,针对数字化时代基于资源的学习需求,论述了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的第一特点,描述分析了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的基本结构,讨论了其在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为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设计框架。

3、基于资源的小学课外英语学习

如今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丰富的资源,选择怎样的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这是有效进行基于资源的课外学习的关键因素。

有一部分文献从侧面来研究基于资源的小学英语学习,如李绍芳(2010:154)提出借助视听资源走近自然英语,即通过听英文歌曲,看英语视频接触地道的英语,锻炼英语听说运用能力,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的选材建议。

4、学习资源开发及利用

学习资源如此重要,如何开发利用也受到很多研究工作者的关注。

高利明(2001:26)指出:学习资源的选择是一个课程设置的决策者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我们在开发学习资源的时候要增加自觉性,使新开发的资源能更符合培养合格人才的需求,他提出了三个学习资源开发的原则,首先,学习资源的开发应该立足于“学习是一个人类的主动过程”。第二,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承认学习的差别性。第三,应该看到学习既是一个独立钻研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小组互助、需要彼此激励的过程。

如今,很多的国内研究者从英语课程资源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如程晓棠(2002:22-24)从教材的选择与使用,其他英语课程资源的利用,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管理四方面来探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合理开发英语课程资源的六个建议:一、以学校为单位建立英语图书室或阅览室;二、建立可供学生自学的“视听中心”;三、已经具有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学校要充分开发网络课程资源;

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五、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

的开发;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和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昝淑华(2005:28-29)对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探讨,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说明,提出了四个要点:第一,活化教材资源,丰富教学活动;第二,利用网络资源,转变学习方式;第三,挖掘生活资源,拓展课堂教学;第四,优化师生资源,实现教学相长。

如何引导学生让其自主地选择利用资源,李建成(2003:20)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引导学生自主开发利用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策略:一、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原生学习资源”,二、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延生学习资源”,三、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创生学习资源”。

在如今网络资源丰富的环境下,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也成了关键的问题,Heisawn Jeong & Cindy E. Hmelo-Silver(2010:84–99)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难点:第一,资源固然丰富,学生却常常不主动搜寻利用各种资源;第二,学生在搜索,导航和定位网上信息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第三,学生与资源内容的接触肤浅。同时,根据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研究,他们提出了有效利用资源的三个要素:第一,了解信息资源;第二,精心加工处理信息;第三,合作利用资源。

三、对课题相关研究的评论:

综观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在研究资源选择利用的过程中,研究对象大都为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关于小学生在学习中如何选择利用资源的研究还是不够多。如David Palfreyman在研究英语学习中的社交环境资源时,是以来自Zayed大学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再如,陆裕婷(2010:110-111)以中国矿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共200人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探讨网络英语学习资源的搜集利用。

2、国内教育专家学者现今在相关方面研究较多的是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指导教师如何选择利用有效的英语资源,将其运用于课堂,提高课堂英语教学质量,如程晓棠的关于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还有昝淑华的研究,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开发利用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与注意点。但总的看来,指导学生自己如何选择利用资源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3、对小学生英语资源选择利用的研究还须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指导如何有效选择利用课外英语学习资源的探究。

四、本课题研究重点、创新点

在了解相关研究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并发现相关问题后,本文将从学生的角

度出发,以小学生为对象,以课外英语学习为背景,研究其如何选择与利用课外英语

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课外英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正是本文的创新点。同时,本文从实际情况调查分析出发,通过实际案例验证所提建议的有效性,具

有较高的实际意义和可应用性。

参考文献:

[1] Brown, S. & Brenda Smith. Resource-based learning [M]. London: Kogan Page Limited, 1996.

[2] Campbell, L. et al. Resource-based learning [EB/OL]

https://www.doczj.com/doc/817305271.html,/epltt/index.php?title=Resource-Based_Learning#References. Retrieved on July 10, 2010.

[3] Palfreyman D.Social context and resources for language learning[J].System 2006,(34):352–370.

[4] Doiron, R., & J. Davies. Partners in learning: Students, teachers, and the school library [M].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1998.

[5] Jeong,H & C. E. Hmelo-Silver. Productive use of learning resources in an online problem-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26): 84–99.

[6] Hill, J. & M. Hannaf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igital environments: The resurgence of resource-

based learning[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1, 49(3): 37-52. 钟志贤(编译). 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设计[J]. 远程教育杂志,2009,(1):46.

[8] Tan, L. & R. Subramaniam. E-learning and virtual science centers[M]. PA: Information Science

Publishing. 2005.

[9]曹梅,张增荣. 学习资源的内洒反其深化[J]. 中国电化教育,2002,(4):14-17.

[10]程晓堂. 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5):22-24.

[11]高晖. 试论“基于资源的学习”[J] . 计算机教与学,2001,(3):4.

[12]高利明. 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评估[J] . 现代教育技术,2001,(1):25-29.

[13]李建成. 引导学生自主开发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策略[J].江苏教育,2003,(2):20.

[14]李绍芳. 借助视听资源走近自然英语[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2):153-154.

[15]刘春燕, 饶爱京. 基于Internet学习资源的分析与评价[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4):

44-47.

[16]陆裕婷. 网络英语学习资源英语情况调查与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

110-111.

[17]沈书生.资源时媒体的延伸[J].中国电化教育, 2002,(7):15.

[18]徐益,张斌,王芳. 论基于资源的学习与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观念的树立[J]. 湖人文科技学院

学报, 2008,(2):77.

[19]章伟民.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J]. 中国电化教育,1997,(7):13.

[20]张艳,丁坚. 论“基于资源的学习”与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

济.2008,(35):9-11.

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xtensive Reading 课程编号:71120205~71120208 学时数:192 学分数:12 适用专业: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一、二年级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语泛读”是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使用的基础课程,泛读课的特征体现在“泛”与“读”两个方面,就“泛”而言,泛读课所选的语言材料的内容呈百科知识性,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同时语言材料的文体呈多样性,既有文学作品,又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广告等语言风格不同的各类文章;就“读”而言,泛读课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从而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加快阅读速度。 “英语泛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略读、寻读、细读、评读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不断积累各种语言知识,加深文化沉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从而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加快阅读速度,帮助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快速、准确地获取并处理信息。因此,培养阅读习惯、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在阅读课程教学中同等重要。 教学要求:Section A 要求在课堂上处理,学生不要预习。 Section B供课外阅读,课堂上进行检查。 Section C 主要用于快速阅读训练,要求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按要求在不预习前提下完成Section A(20---25分钟)来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通过对Section A中词汇练习及阅读思考题的讲解,教授有关阅读方法。如:根据上下文判断生词的词义,熟悉英语句子结构,了解内容题材与中心思想的区别;把握文本中心思想;阅读速度和逻辑推导;对文本的批评鉴赏能力等。 课外要求学生熟练领会教材出现过的词汇,掌握所学阅读方法,并能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自觉熟练运用。课外通过大量阅读(建议至少课内阅读量的5---10倍以上),巩固所学阅读方法,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册 本册目的与要求: 第一册首先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判断生词的词义,熟悉英语句子结构,了解内容题材与中心思想的区别。 Section 1:Unit1—Unit 4 重点和难点: Context Clue to Word Meaning I (以讲解为主,附以阅读练习) 内容: 1. Unit 1 University Student Life:Text On being a Student 2. Unit 2 Culture Shock:Text Making a Culture Change 3. Unit 3 Movies:Text How Do the Movies Do It 4. Unit 4 Food:Text A Food Tour of the United States

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文献综述

《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当今社会中,阅读作为最基本的语言能力之一,已经成为获取知识和科学技术新信息的一条必不可缺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也是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学习手段。因此,可以说在缺少语言教学实际环境的我国英语教学中,阅读是高效率进行英语教学的首选捷径,这在我国具有及其突出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尽管大多数教师非常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但其教学目的仅局限于题海的应试教学上,致使学生中普遍存在这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阅读教学课中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注重阅读教学结果而轻视阅读心理状态的分析和调控。 因此,本文将从阅读策略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理论基础 (一)、英语阅读策略的含义 英语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和阅读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英语阅读策略是指在英语阅读中有意识地调控阅读环节的过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

灵活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学习过程。 (二)、常见的阅读策略主要包括: 1、略读(skimming) 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大意。因此读者不需要细读全文,而是有选择地进行跳跃式的阅读。其特点是速度快而理解的精确度则要求较低。通常采取三个步骤:1)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2)细读其他段落的主题句;3)浏览一些与主题句相关的信息词。 2、寻读(scanning) 寻读是另一种快速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从较长的文字资料中查询特定的细节内容。寻读与略读不同,要求既准又快,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目标,可以利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主题词。2)标题或图表。版式及印刷特点。 3、预测(prediction) 阅读不是被动地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过程,而是不断地预测——验证与修正——进一步预测的循环过程。阅读过程中,读者经常要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线索,对文章的主题、题材、结构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预测。 4、猜测词义(guessing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在阅读过程中猜测词义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通常根据上下文以及词句结构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综述格式及外文文献利用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如何利用外文文献 文献综述是揭示某一研究领域当前水平和动向的论述性专题资料。它是作者围绕某一主题阅读大量的中外文献后,提取说明主题的论点和数据,全面分析、整理、归纳概括而写成的科技论文。对于大多数写作者而言,难度最大的就是借鉴外文文献。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一点粗浅体会。 无论是手检还是机检获得的外文文献,往往篇幅较长,专业词汇较多,全篇精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此最好是先将手头上的文献摘要大致浏览一遍,进行粗略分类,比如文献是属于临床病例分析,动物实验研究还是临床人体实验研究。文献是属于综述、期刊论文还是研究报告。文献侧重于实验方法还是疾病的病因机理的研究等等。从而大致判断各类文献可以引用的是观点、方法还是结论,此为借鉴外文文献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逐类进行快速阅读,各类文章择其重点引用部分进行快速阅读,用记号笔标记,其余部分浏览即可,并在侧边的空白处简要用中文翻译大意,并注明是引用方法学还是论点,或是临床有意义的病例。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日后查询。例如侧重引用其观点的文章中间具体的实验方法步骤与结论都可不看,只略看前言,重点看讨论。 第三步是精读,精读的目的有3个:(1)按照类别逐字逐句地阅读重点引用部分,例如方法学,就应注意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主、客观条件,步骤及结论有无差异,各有什么利弊,为什么。( 2)“查漏补缺”:看前面第二步中漏掉的部分有没有值得引用的内容,如果有,及时做好标记;( 3)根据重点引用内容的角标追溯参考文献,筛选出重点,再补查其余外文文献,尽量查全该领域的文献。 综述的写作格式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正文部分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在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综述的写作 1.1 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指在有针对性的搜集、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语言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全而的叙述和评论。强调作者述而不评,重点在

英语师范生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The Revelation of the Western Maritime Literature’ Vicissitude 姓名:叶牡丹学号:2010520070 班级:1013 Literature Review The Western Maritime Literatur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from the 17th to the 19th century, there are produc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ry works, which relate to sea or take sea as a description object. From a special angle, presen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sea ,human and nature ,and various understanding of human’ own po wer at that time , all of these providing a kind of special literary reading. However ,after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hen human conquer ocean and nature rapidly ,we lost the wonderful imagination of ocean ,and no longer take ocean as a medium to express human’s good qualities .We divert the attention to the damages done by human to the sea . The Western Maritime Literature shift from passionate to cool style .This change is worth literary studying and the common concern of the social studies. Due to the kinship with the ocean, man has always taken the ocean as the aesthetic object and included it into the reflections upon history. The sea, one of the important regions of the Western, has become the common subject and theme in the Western literature. Sea literature as an important type of Western literature makes the ocean as a background or the narrative object, of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ocean and human by describing shipping and island life. Western sea literature consisting of numerous outstanding works, distinctiv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 wide range of literary influence, such a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Moby Dick, Robinson Crusoe 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 and so on,has a long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profou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Western sea novel occupies a prominent place in Western literature; to some extent, it represents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Western sea literature. Sea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Western literature as well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literary canon. No matter as a geographical area for production, living, transportation and colonization, or a cultural symbol of mystery, fortune, power, conquering, and promise, the sea plays a constructive part in sustaining and enriching Western literature. The large number of sea literature not only enriches narrative aesthetics,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molding of national character and culture. However, t here is not a clear definition of “sea literature” or “maritime literature” in

英语阅读教学浅析

阅读文教学中的许多相关问题在教学中亦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阅读文教学侧重于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但我们并不能排斥分析难句、解析新语法现象、精练语法知识和语言点,并不排斥略读(skim)、扫读(scan )或跳读(skip)、细读、精读,总结单元和篇章、惯用法、成语、习语、口语表达法等常规教学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阅读教学需要加强学生听、读课文、培养其语感,并且根据精读材料,用自己所学的英语语言,进行总结、归类、分析。 (一)阅读之前的准备(warmming up) l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社会、历史、人文、自然背景,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等西方过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资料。 2摘要介绍部分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凡是学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去猜测,猜的能力的培养比动手查字典的“勤”更有意义。 猜词可运用下列技巧进行:(1)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2)根据语法结构猜测;(3)根据构词法猜测;(4)根据定义、解释猜测;(5)通过对比关系来猜测。

3.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并预测文章内容;也可根据已有的事实,对文章的结局、未来的前景、隐含的事实进行发掘。 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即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知道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为此,阅读教学时我们采用语篇教学法,通过整句、整段阅读,达到对全篇文章的正确理解,让学生“见之森林”,知其概貌。我们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借助上下文等来揣测词义,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弄清全文的中心思想,层次结构,行文线索以及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态度和写作意图。要求学生要先粗读课文,理解总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模式。词句的学习,观点的理解都在一个完整清晰的全篇认知图中进行,通过关键词、主题句有针对性地分析理解点,并以点带面,深化阅读。在阅读前作必要的导入,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学习上的必要准备,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自己的过度到新的内容的教学。 4.最后教师最好提出一两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导性问题。以统一思想,使学生明白阅读的奥妙。(二)阅读过程明确“目标”(goal) 1.快速阅读指定的内容。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 英语学科是初中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学科。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有的学生不能适应英语学科中思维逻和语法句式的教学要求,导致了对英语学习中不顺利。也有的学生由于长时间的跟不上教师的进度直接就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本文在阅读了大量的近几年关于初中英语课程中阅读教学的核心素质培养的的文献,来针对初中英语课程中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语法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其中,阅读能力是检验学生词汇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1]付野认为:初中英语教学对整个英语基础教育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是沟通小学英语和高中英语的桥梁。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它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容,一直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阅读不管在积累词汇还是在熟悉语法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良好英语学习素养对整个英语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课改以来,八年级的英语阅读课文大量增加。面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比重在不断的增加的现状,我们要积极的采用措施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提高阅读教育效果,为整个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是阻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原因,影响着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1]付野在教育实习期间,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了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教师方面,表现在对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师缺少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教学模式固化、教学评价主体一元化和教学反思不足这七个方面;学生方面,学生缺乏对英语教材的阅读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对阅

英语专业文献综述

英语专业文献综述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Y 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_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介词汉译策略研究 二级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学生姓名简汝梦 学号年级 2011级 指导教师徐文英职称讲师 年月日 文献综述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介词汉译策略研究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Based on Skopos Theory 摘要:英语介词使用频率高,搭配能力强,含义灵活,因此在翻译中属于比较难以处理的一种词类。目的论论者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在译者的作用

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目的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目的论的提出为英语介词的汉译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本文将目的论引入到介词翻译中,认为在目的论原则的指导下,英语介词的汉译可通过加词、减词、分译、转译等策略来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以及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 关键词:英语介词;翻译;目的论 导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入世的大好形势的出现,汉语与英语在世界上似乎显得同等重要,所以将这两种语言互相转化是我们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在英语中,英语介词数量不多,但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在英语中的出现频率很高,功能多样且位置灵活,对构成句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英语介词的翻译策略问题一直深受广大翻译学者的关注。目的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即“目的决定论”。目的论的提出为英语介词汉译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因此,译者若能熟练掌握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则能译出高质量的译文。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各大专家对于英语介词翻译以及翻译目的论的已有研究和探索,并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加以评述;然后以此综述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研究英语介词的汉译策略是个切实可行的手段;最后预测此观点的发展前景一定是光明受欢迎的。 历史发展:对于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历程,笔者在总结各前辈的资料中得出:在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 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英语论文文献综述精编版

英语论文文献综述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How to Write a Literature Review ? I.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Review 文献综述(Literautre Review)是科研论文中重要的文体之一。它以作者对各种 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和比较为基础,就某个专题的历史背景、前人的工 作、研究现状、争论的焦点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和评论。通过阅读文 献综述,科研工作者可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关于某一专题系统而具体的信 息,了解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II. The purpose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Its Components A. The Purposes On the one hand, it helps you broaden the view and perspective of the topic for your graduation thesis. On the other hand, it helps you narrow down the topic and arrive at a focused research question. B. Its Components There are six parts in a complete Literature Review. 标题与作者(title and author) 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 and key words) 引言(introduction) 述评(review) 结论(conclusion) 参考文献(references) III. Classification of Source Materials How can we locate the materials relevant to our topics better and faster? Basically, all these source materials may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majors of sources. A: Background sources: Basic information which can usually be found in dictionaries and encyclopedia complied by major scholars or founders of the field. Three very good and commonly recommenced encyclopedias are encyclopedias ABC, namely, Encyclopedia American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and Collier’s Encyclopedia. There are also reference works more specialized, such as 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for linguistics and TEFL studies. Moreover, you may also find Encyclopedia on the web. B: Primary sources Those providing direct evidence, such as works of scholars of the field, biographies or autobiographies, memoirs, speeches, lectures, diaries, collection of letters, interviews, case studies, approaches, etc. Primary sources come in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and often you have to do a little bit of research about the source to make sure you have correctly identified it. When a first search yields too few

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一、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阅读? “阅读是从印刷或书写的文字信息中构建意义。” Day and Bamford (1998:12) 换句话说,阅读理解涉及: 1. 从文本中有效地获取有关信息。 2. 为了达到理解目的,将文本信息与读者个人的知识联系起来。 由于作者的目的是让读者读,而不是听。因此,阅读是一种安静的个人的活动。阅读严格来讲是默读(Silent Reading )。它实际上就是只看文字去理解文字的内容,或者是从文字中获得信息。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强调通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所需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从这个意义上出发,阅读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的接收性技能(It is a receptive skill but not a passive one. ),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及获取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作者与阅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思想交流的过程。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人们进行广泛而高效的阅读,因而对阅读技巧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1 )读是四种技能之一,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 2 )阅读是扩大语言输入量的有效途径。 3 )阅读是学习和巩固知识(如:词汇、语法、交际用语等)的有效途径。 4 )阅读材料是学生学习、拓展跨文化知识和提升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5 )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阅读技能和学习策略。 (三)阅读的模式 阅读有以下三种模式: ?自下而上模式Bottom Up Approach (Decode and understand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in the tex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ext. ) ?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Approach (Use our expectations, previous knowledge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 ideas of the text first. ) ?互动模式Interactive Approach

英语口语教学法文献综述

A Study on Teaching Methods of English Speak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探究” Literature Review Ⅰ. Introduction Spoken language is defined as a kind of output capabilities. Stimulated by the external sound or other information, speakers produce an initial motivation and intention, form deep syntactic structure through internal language stage, and then expand into an external speech based on a surface structure. (Zhu Chun, 1993) Linguist French once said that speaking is a basis of other abilities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believed that no one would be born to speak, and people can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only by much practice. The Father of Application linguistic in British thought that, to learn English, you need to open your mouth , to read, to say. Linguist Thomas (D. HYMES) said, language refers not only ability of whether one can make grammatical sentence, but also the ability of whether one can apply it properly. He said speech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language and a significant way in communication.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urrent world is changing rapidly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increase frequently. It has became a necessity of the society to learn English and use English in common communication. English is a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ool. Enhancing the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and helping students improve overall level of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on have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It is not only a real appl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on the books in daily life, but also a respond to face work, business, and other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future. English speak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and integral par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middle school is a key stage of English study for all Chinese is a period which transition from simple word recognition in primary school to proficiently express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Speaking learning of this stage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ep English study in future, also help in all aspects of English learning capabilities. However,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English teaching in our junior middle school still exist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irstly, influenced by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most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can not achieve the outline of the standard 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econdly, insufficient emphasis is put on the teaching of pronunciation. Thirdly, the common level of teachers is not advanced. Fourthly, because of the over class size, fewer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is given the students. Fifthly, lack the necessary language environment. These problems encourage us to make further exploration on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so as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teaching and to enhance students' speaking level. The following paper reviews researches on main teaching methods of English speaking in and abroad. Ⅱ. Research status in and abroad Speaking is one of main language output skills. American linguist Krashen put forward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in the 1970s, which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both linguistics field

英语论文文献综述(描述研究现状)

General description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literature has been published on X. These studies .... There is a large volume of published studies describing the role of .... The first serious discussions and analyses of X emerged during the 1970s with .... The generalisability of much published research on this issue is problematic. What we know about X is largely based upon empirical studies that investigate how ....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much more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vailable on ....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literature on .... A large and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 has investigated .... General reference to previous research/scholarly activity (usually more than one author) Many historians have argued that.... (eg. Jones, 1987; Johnson, 1990; Smith, 1994) Numerous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explain .... (for example, Smith , 1996; Kelly, 1998; Johnson, 2002) 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 (Smith, 1996; Jones 1999; Johnson, 2001) Recently, in vitro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thermophylus EFTu can .... (Patel et al., 1997; Jones et al., 1998). Surveys such as that conducted by Smith (1988) have shown that .... Several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 (Smith, 1996; Jones 1999; Johnson, 2001) Several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it is not just X that acts on ..... (Smith, 1996; Jones .... Several biographies of Harris have been published. Smith presents an .... account, whilst Jones .... Several studies investigating X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 Data from several sources have identified the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Previ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 (Smith, 1985; Jones, 1987; Johnson, 1992).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into X have been inconsistent and contradictory (Smith, 1996; Jones 1999, ....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 (Smith , 2003; Jones, 2004).

如何写英语文献综述

如何写英语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Literautre Review)是科研论文中重要的文体之一。它以作者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和比较为基础,就某个专题的历史背景、前人的工作、研究现状、争论的焦点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和评论。通过阅读文献综述,科研工作者可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关于某一专题系统而具体的信息,了解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它的学术水平和价值受到特别的重视。文献综述往往被收集在专业期刊的Review栏目中,常见的有Survey, Advances, Progress, Recent Advances,Update 和Annual Review等。 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的侧重点,文献综述大致可以分为动态性综述(developmental review)、成就性综述(result review)和争鸣性综述(contentious review)。按时间来划分,文献综述又可分为回顾性综述(retrospective review)和前瞻性综述(prospective review)。根据作者的参与情况,文献综述还可分为归纳性综述(inductive review)和评论性综述(critical review)。文献综述的分类并非绝对,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各种类型综合在一起。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献综述应由六个部分组成:标题与作者(title and author)、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 and key words)、引言(introduction)、述评(review)、结论(conclusion)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与研究论文相比,文献综述的篇章结构比较自由,但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引言、述评和结论。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个部分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 2.1 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是文献综述正文的开始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提出问题;二是介绍综述的范围和内容。提出问题时,作者要给出定义性解释、交代研究背景、简单介绍不同文献的看法和分歧所在并介绍该文献的写作目的;介绍该综述的范围和主要内容时,作者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句加以概括。引言部分通常为200~300词。 引言的内容和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综述的引言通常包括定义性解释、研究背景、现存问题或分歧、综述的目的、内容和范围; (2)使用一般现在时介绍背景知识,使用现在完成时叙述他人成果,使用一般将来时或一般现在时简介本文内容; (3)句子结构力求简洁明了,多用简单句,并列成份较为常见; (4)以第三人称主语为主,间或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充当主语。要将引言的内容清楚地用英文表述出来,常常需要借助以下的语言形式: (1)表定义或解释 ①??被定义为??: ?is defined as?/ ?has been defined as?②所谓??是指??: By?is meant?/ By?we mean? ③??指的是??: ?refers to? ④??包括??: ?includes? ⑤??有??种类型: ...is /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re are ?kinds of? ⑥我们知道,??是一种??的常见病: ?is a common disease that?; ?is known to be a common disease that? (2)表现状和分歧 ①据发现/ 报道/ 证实??:It has been found/reported/proved that? ②普遍认为??:It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 agreed/ accepted that? ③一般认为??:It is thought / regarded/ considered tha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