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基本理论答案第15章

电路基本理论答案第15章

电路基本理论答案第15章
电路基本理论答案第15章

答案15.1

解: 波阻抗

Ω500400

102003

c =?==++i u Z

终端反射系数

13

3

c 2c 22=+-=

Z R Z R N

故负载承受的电压

V k 15.24610200)13

3

1(32222=??+

=+=++u N u u 答案15.2

解:终端反射系数

3

1

c c 2=+-=

Z Z Z Z N L L

始端反射系数

1c

S c

S 1-=+-=

Z Z Z Z N

这是一个多次反射过程,反射过程如图题15.2所示。其中v l t d /= 当v

l

t 20<

<时,反射波未达到始端,只有入射波。 mA 30500V 15c 11=Ω

==

=+Z u i i 当

v

l

t v l 42<<时,反射波到达始端, mA 101010302121=--=+-=+++i N N i N i i 当

v

l

t v l 64<<时 ,始端电流为: mA 67.163

10

31010103022212212121=++

--=+-+-=+++++i N N i N N i N N i N i i 达到稳态时

mA 15)(2

1

1==

∞R u i 所以

??

?

??<<<<<<=v l t l/v v l t l/v v l t t i /64 16.67mA /42 10mA /20 mA

30)(1 mA 15)(2

11==∞R u i

图题15.2

答案15.3

解:波从始端传到中点所用的时间为:

μs 10s 1010

310325

8

31==??==-v l t (1)当μs 100<

A 2.0600

600240

)(c S S 1=+=+=

=+Z R U i t i

(3) μs 60μs 30<

终端反射系数

5.0600

1800600

1800c 2c 22=+-=+-=

Z R Z R N ,A 1.012222===++-i N i N i

A 1.0)(21=-=-+i i t i 。 其波形如图15.3(b)所示。

μs

答案15.4

解:若从两个方向传来的波不产生反射波,则有

)

2(1111)1(1

c 1222c 2

c 22c 2111c Z R R Z Z Z R Z R R Z Z ++

==++

==

由式(2)得

2c21c1

111(3)R Z R Z =-

+

代入式(1)得

)

/(1/21

/1/111c 12c 12c 211c Z R Z R Z R R Z +-+

=++

= 化简得

2c 1c 21c 21Z Z Z R -= 即 ()2c 1c 1c 1Z Z Z R -= 将1R 代入式(3)得

1

c 2c 1c 2

1c 2c 21

11Z Z Z Z Z R +--= 将等号右边第二项分子、分母同乘以1c 2c 1c 21c Z Z Z Z --化简得

2c 1c 2c 1c 21c 2

1Z Z Z Z Z R -= 即 2

c 1c 1

c 2c 2Z Z Z Z R -=

答案15.5

解:终端开路,反射电压等于入射电压,则在升压延迟电缆始端电压应为

kV 72/142==u 又由

()+

+++=+=2222221u N u N u u

得联接处的反射系数为

4.01kV

5kV 71222=-=-=

+u u N 设升压延迟电缆的波阻抗为 c1Z ,则

c

c1c c12Z Z Z Z N +-=

解得

Ω175753

7

)112(c 2c1=?=--=Z N Z

又由

Ω==

1750

1C L Z C , 单位长度延迟时间

900010501

-?===C L v

t s/m

解得

H/m 1075.860-?=L , F/m 107

2

90-?=C

答案15.6

解:当v l t <<0时,入射波没有到达终端,因此0)(=t u C 。当入射波第一次到达终端,并且从始端反射的反射波还没有到达终端时,用戴维南等效电路求解。

当负载两端开路时,终端电压为两倍入射电压,因此开路电压+=u u 2O C ,当负载两端短路时,终端电流为两倍入射电流,即短路电流+=i i 2SC ,等效电阻

c SC OC i 22Z i

u i u i u R ====++

++

因此得到入射波到达反射点时对负载来说的等效电路,如图15.6(a)所示。这种方法称为彼德

生法则。

根据彼德生法则,可得到本题的等效电路如图15.6(b)所示。

C

根据三要素法, 直接写出)(t u C 的表达式,即

)/(]e 1[2)(/)/(v l t U t u RC v l t C --=--ε

答案15.7

解:ms 10<

ms 1>t 时,入射波到达终端并产生反射波;ms 2>t 时,反射波到达终端,

但由于S c R Z =,所以在始端不再产生第二次反射。根据彼德生法则,得到ms 1>t 时的终端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

+

-

u u 2

其中

V )]002.0(5)001.0(5[)001.0(S c

c

---=-??+=

+t t t u Z R Z u S εεε

从电感两端看的等效电阻

Ω120200300200300c c i =+?=+=

Z R RZ R s 1200

1

i ==R l τ )(t u 的单位阶跃特性为

)(e 6.0e )(1200/c t R

Z R

t s t t ετ--=+=

所以

)]002.0(e 6)001.0(e 6[)()002.0(1200)001.0(1200---=----t t t u t t εεV

答案15.8

解:终端入射波电压象函数为:

c c )()(Z s I Z s U S ==+, 终端反射系数的复频域形式为:

c

c

c c )()()(Z sL R Z sL R Z s Z Z s Z s N ++-+=+-=

所以反射波电压象函数为:

c c

c

)()()(Z Z sL R Z sL R s U s N s U ?++-+=

=+-,

代入已知数整理求得:

225

11250

75225562575)(+-=++=-s s s s U

V )](e 11250)(Wb 75[)(2252t t t u t εδ--

-?=

答案15.9

解 波阻抗

Ω==5.3000c G R R 传播系数

km 10459.2300-?==G R γ ,7376.0=l γ

再计算下列系数:

091.2e =l γ,4783.0e =-l γ

2846.1)e e (5.0)(ch =+=-l l l γγγ,8064.0)e e (5.0)(sh =-=-l l l γγγ 始端输入电阻

Ω=++=

223.47)

(ch )(sh )

(sh )(ch c c c i R l R l R l R l R R L L γγγγ

故始端电流

kA 588.10i

1

1==

R U I 由始端电压、电流计算终端电压

kV 886.381)(sh )(ch 1c 12=-=l I R l U U γγ 负载获得的功率

MW 8.1451000

10886.3816

222=?==L L R U P

答案15.10

解:

?∠=???+=+-157.121606.7103.0800j27j 300πωL R km /Ω

?∠?=???+?=+---972.891031.1005102.0800j2105.0j 66600πωC G S/km 波阻抗

Ω-∠=++=

91.38396.84j j 0

00

0c C G L R Z ωω

传播常数

(1/km) j0.0660533.0)j )(j (j 0000+=++=+=C G L R ωωβαγ

波长

km 2.95066

.022==

=

π

β

π

λ 相速

km/s 5.761638002.95=?==f v p λ

答案15.11

解: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行波可表示如下:

???+-=+-=--)

cos(e )

cos(e m m i x

u x x t I i x t U u ψβωψβωαα 波阻抗等于任一点处行波电压相量与同方向行波电流相量之比。根据给定的电压和电流行波可得出:

波阻抗

Ω?-∠=∠∠=∠∠=

301003

/141.06

/1.14m m c ππψψi u I U Z

传播常数

)km /1(046.0j 044.0j +=+=βαγ 波速

km/s 65.108695046.05000===

βωv 波长

km 59.1362/500065.108695===

π

λf v

答案15.12

解:将三角形联接的阻抗转换为星形联接,则

Ω+=∠??==?)600j 800(8.0arccos 1033

1

313Y Z Z

取一相计算,等效电路如图15.12所示。始端相电压为:

kV 1003/kV 3.1733/1≈==l U U ,设?∠=01

1U U , 终端开路时,从接负载处传输线一相的等效阻抗为

)

(th /2c i l Z Z ?='γ

)100e 10072.1(th /e 886j80.733.9j ??=--

Ω-=)9.8234

j 11.10( 传输线和负载并联的等效阻抗为

L Z Ω+=-++-+='+'=)54.550j 5.920(j8234.9

11.10600j 800)

9.8234j 11.10)(600j 800(i Y i Y Z Z Z Z

始端输入阻抗

Ω+=++=

)514j 6.1269()

ch()sh(Z )

sh()ch(Z c 1c 1L 1c 1L i Z l Z l l Z l Z γγγγ

始端电流

A )397.27j 67.67()514j 6.1269/(10/5i

11-=+==Z U I 负载两端的电压

V 25.6109419.8)(sh )(ch 41

1c 112?-∠?=-=l I Z l U U γγ 负载中的电流

A 419.89/2==Y Y Z U I 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为

MW 19.1980032=??=Y I P

答案15.13 解

)

km /1(12069.0j 11878.0456.4516934.0)j )(j (j 0000+=?∠=++=+=C G L R ωωβαγ 衰减度 5.0=l α, 允许长度km 21.411878

.05

.05

.0 ==

=

α

l

答案15.14

解:(1) 波阻抗

Ω=++=299j j 0

00

0c C G L R Z ωω

传播系数

1174.82j 0000km )2103.0j 02679.0(km e 212.0)j )(j (j --+==++=+=

C G L R ωωβαγ

03

.21j 679.2j +=+=l l l βαγ,

?+??=??==1253603)180/21.03(rad 03.21πβl 由于线路终端接匹配负载且为电阻性,所以 线路始端电流

A 3344.0299/100/c 1m 1m ===Z U I 线路终端电压

V )125cos(863.6)cos(e )(m 12 -=-=-t l t U t u l ωβωα 线路终端电流

A )125cos(023.0)cos(e )(m 12 -=-=-t l t I t i l ωβωα (2) 自然功率

78.9mW W 0789.0023.0863.62

1

0cos 222n ==??=

== I U P P 传输效率

%472.000472.0299

2100109.7823

1

2==??==-P P η

(3) 波长km 302≈π

=

β

λ,线路长度km 100=l

与终端电压u 2同相位的点距终端分别是λ即30km ,λ2即60km ,λ3即90km 。 (4) 当t =0.01s 时,沿线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V )2103.0cos(e 100)01.0cos(e )(02679.0m 1x x U x u x x --=-?=βωα, V )2103.0cos(e 3344.0)01.0cos(e )(02679.0m 1x x I x i x x --=-?=βωα。 电压、电流分布曲线如图15.14(a)所示。 (5) 电压、电流有效值沿线路分布分别为:

x x U x U 02679.01m e 71.70e )2/()(--==α,x x I x I 02679.0m 1e 236.0e )2/()(--==α 其分布曲线如图15.14(b)所示。

(b)

答案15.15

解:输入阻抗

c 2c c 2i sin j cos sin j cos Z l

Z l Z l

Z l Z Z ?++=

ββββ (1)

(a) 当4/λ=l 时

2/4

2πλλπβ=?=l ,0cos =l β,1sin =l β

Ω?-∠=+==4527035

j 35702

22c i Z Z Z

(b) 当8/λ=l 时4/πβ=l , 2/2sin cos ==l l ββ Ω?∠=?+-++=?++=6.265707035

j 357070

j 35j 35j j c 2c c 2i Z Z Z Z Z Z

答案15.16

解:

2/ 4/πβλ==l l 时,0cos =l β,1sin =l β 由15.15 式(1)得输入阻抗

2

2

c i R Z Z = (1) 若 Ω=?===10050200 2002i c i R Z Z Z 则 若 ∞→=i 2 Z 0则R

答案15.17 解

m 3

2

10310288/π=??π==v ω

β

(1)Ω=300L Z ,终端处于匹配状态,始端输入阻抗

Ω==300c i Z Z

V 5.7S i

S i

1

=?+=U Z R Z U A 025.0300/5.7/i

11===Z U I m 1=x ,/32m 1πββ=?=x , V 1207.53/2)m 1(1?-∠=-∠=πU U (2)

Ω=500L Z ,ππ

β35.43

2=?=

l ,1cos -=l β,0sin =l β c c c i sin j cos sin j cos Z l

Z l Z l

Z l Z Z L L ?++=

ββββΩ==500L Z (1)

V 333.8V 10100

500500

1

=?+=U

A 0167.0500/333.8/i

11===Z U I V 133.9-009.633.4j 167.4)3/2sin(j )3/2cos()m 1(1c 1?∠=--=-=ππI Z U U (3)

Ω-=500j L Z ,由式(1)得:Ω-==500j i L Z Z

V 31.11806.9V 10500

j 100500

j 2

-∠=?--=U

A 69.780196.0)500j /(1

1 ∠=-=U I )3/2s i n (j )3/2c o s ()m 1(1

c 1ππI Z U U -= ???∠-???-∠=s i n 12069.780196

.0j 120cos 31.11806.9 V 92.11187.0?-∠=

答案15.18 解:(1)

ππβ5.12=?=

l v

f

l ,0cos =l β,1sin -=l β 始端输入阻抗

Ω==?++=900sin j cos sin j cos 2

2

c c 2C C 2i R Z Z l R l Z l Z l R Z ββββ

A 01.0900

10010i 1S 1=+=+=Z R U I ,V 91i 1==I Z U (2) m 5.12=x 处,πβ5.0=x 。0cos =l β,1sin =l β。 电压、电流分别为

V 6j j s i n j c o s )(1

c 1c 1-=-=-=I Z x I Z x U x U ββ j 0.015A

j s i n j c o s )(c

1c 11-=-=-=Z U x Z U x I x I ββ

答案15.19

解:

20

c 100R C L Z =Ω==

处于匹配状态,所以输入阻抗Ω==100c i Z Z 为电阻性。

V )5000cos(75i i

S S

1t Z Z R u u π=?+=

波速

m/s 10km/s 101

850

0===C L v 频率

Hz 2500=f

波长

m 1042500

1048

?===f v λ,

ππλ

π

β5.01010

42244=??=

?=

l l ,V 9075m 1m 2?-∠=-∠=l U U β V )905000cos(75)(2?-=t t u π

答案15.20 解:

πβλ2=,1)cos(=l β,0)sin(=l β,∞→)(ctg l β ∞→-=')(j c i l ctg Z Z β 所以在无损线的中点处等效阻抗

C X Z j 2= 始端的等效输入阻抗

C X Z Z l

Z l Z l

Z l Z Z j sin j cos sin j cos 2c 2c c 2i ==?++=

ββββ

始端电流

C

X U Z U I j 1i 11 == 从始端到电容间沿线电压电流分布为

x I Z x U x U ββsin j cos )(1

c 1 -=)sin (cos c 1x X Z x U C

ββ+= )cos(112c 2?β-+=x U X Z X C

C

x Z U x I x I ββsin j cos )(c

11 -=)sin (cos c

1

x Z X x I C ββ-= )90cos(11c

2

c 2?β-+??+=

x X U

Z Z X C

C 其中

)/(arctg 1C C X Z =?

所以

=

)(x U |

)cos(|112

c 2

?β-+=

x U X Z X C

C ,

)(x I )90cos(11

c

2

c 2

?β-+??

+=

x X U Z Z X C

C 当 λ=x 时

12)(U U U ==λ,12)(I I I ==λ,023=-=C

I I I 当 λ>x 时 即从电容向右无损线上的电压电流为:

)(cos )(cos )(12λβλβ-=-=x U x U x U ,)(cos )(1

λβ-=x U x U )(sin j )(sin j )(c

1c 2λβλβ--=--=x Z U x Z U x I ,)(sin )(c 1λβ-=x Z U x I

综上所述,沿线电压、电流有效值为:

???

??<<-=<<-+=λλλβ?λ?β2)(cos )

/(arctg 0|)cos(|)(1

c 1112

c 2x x U X Z x x U X Z X x U C C

C 其中

?????

?

?<<-<<-+??+=λλλβλ

?β2)(sin 0)90cos()(c

111

c 2c 2x x Z U x x X U Z Z X x I C C

电压、电流有效值分布图如图15.20(b)所示。

答案15.21

解: 将电容用一段长度为l '终端开路的传输线等效。 如图 15.21(b)所示。

150j j )2(

ctg j c i -=-='?-='C X l Z Z λ

π

解得

1'=l m 这样相当于无损线增加了1米,等效终端开路,等效终端电流为零,距等效

终端2

λ

k x ='处均为波节,距终端波节的位置为:

1,2,3,4)( 14'2

''=-=-=-=k k l k l x x λ

所以传输线上电流始终为零的点距终端的距离

x =3m, 7m ,11m , 15m 。

答案15.22

解:当 4/λ=l 时,由15.16题式(1)得:输入阻抗 2

2

c i R Z Z =

匹配时 i 1c Z Z =,即75

502

c Z = , Ω=?=24.617550c Z

答案15.23

解:

68

10650

103?=?==λv

f Hz

终端短路时等效输入阻抗

L l Z Z ωπ

βj 23.1554j )3550

2(

tg 505j tg j c i =Ω=??== 等效电感

μH 22.41106223

.15546

i

=??=

=

πω

Z L

答案15.24

解: 终端开路时,联接处的输入阻抗为

Ω-=?π

?-=-=86.172j 5.840

2ctg j720ctg j 22c 2l Z Z β

故第一段传输线始端的输入阻抗 Ω-=++=

53.1007j tg j tg j 1c 1

c 121

1c 21Z Z l Z l Z Z Z ββ

答案15.25

解:其中一节电路如图15.25(b)所示。

+U -

-

2

(b)

列写回路电流方程如下

[]()211j 1j 12j I C I C L U ωωω++= ()()2

12j 12j j 1I C L I C U ωωω++= 整理成A 参数矩阵形式得

???

?

??---=LC C LC L LC

2

225.01j )5.02(5.0j 5.01ωωωωωA 波阻抗

()C

LC L A A Z C ωωωj 5.025.0j 221

12

-==??? ??-=412LC C L ω 传输常数

()

2112111ln A A A +=Γ)25.0(5.05.01ln(222-+-=LC LC LC ωωω

)25.01j 5.01ln(22LC LC LC ωωω-?+-=

?j 22e 25.01j 5.01A LC ωLC ωLC ω=-?+- 则

1)25.01()5.01(22222=-?+-=LC LC LC A ωωω

LC A

LC

225.015.01cos ωω?-=-=,)5.01arccos(2LC ω?-=

???j j ln )e ln(j 1=+==ΓA A 延迟线的传输常数

?8j 81=Γ=Γ

电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分) 1)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不一致。 4)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5)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6)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7)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 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 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9)端电压恒为 S ,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10)输出电流恒为6VΩΩscΩ Ω 11)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12)几个电流源并联的等效电流等于所有电流源的电流代数和。 13)某元件与理想电压源并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压源。 14)某元件与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流源。 15)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伏安特性(VCR)关系相同。 16)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必有n-1 条树枝和b-n+1条连枝。 17)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其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独立的KVL方程数 为b-n+1。 18)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网孔。 19)在网孔分析法中,若在非公共支路有已知电流源,可作为已知网孔电流。 20)在节点分析法中,若已知电压源接地,可作为已知节点电压。 21)叠加定理只适用线性电路的分析。

哈工大电路答案-1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b)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7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参考解答 习题七 7-1 什么是静态工作点如何设置静态工作点若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估算静态工作点时,应根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 答:所谓静态工作点就是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这些直流电流、电压的数值在三极管特性曲线上表示为一个确定的点,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在被被放大的交流信号加入电路时,不论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能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的三极管放大状态。 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改变静态工作点,这就可以设置静态工作点。 若静态工作点设置的不合适,在对交流信号放大时就可能会出现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偏高)或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偏低)。 估算静态工作点是根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7-2 试求题图7-1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图中的所有三极管都是硅管。 解:图(a)静态工作点 V R I U U mA I I A mA I c c cc ce b c b 3.14101107.9247.9194.050194194.010 1207 .024333 =???-=-==?===≈?-=-βμ 图(b)和图(c)的发射结反向偏置,三极管截止,所以I b =0,I c =βI b ≈0,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U ce ≈U cc 。 图(d)的静态工作点 c R e R b 3V 6V R e R b 1 R e

) 1.3712(]10)212(1065.212[)]()6(6[65.226026.01 65.21027 .06333 --=?+??--=+----≈=≈=≈+= =?-= -e c c ce e c e b e R R I U mA I I A mA I I mA I μβ 依此I c 电流,在电阻上的压降高于电源电压,这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电流要小于此值,即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图(e)的静态工作点 V R I U U mA I I I I mA I V U e e cc ce e b e c e B 3.161021085.3240475.01 8085.3185.310 27.08810310)6030(24333 3 3=???-=-==+=+=≈=?-==???+= -β 7-3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用来表示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电压的衰减程度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可以用来表示放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 答:输入电阻就是将放大电路看为一个四端元件,从输入端看入的等效电阻。即输入端的电压与输入端的电流之比。输出电阻也是将放大电路看作一个四端元件,从输出端看的等效电阻。即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 因为信号源为放大电路提供输入信号,由于信号源内阻的存在,因此当提供给放大电路的信号源是电压源串电阻的形式时,输入电阻越大,则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衰减越小;若信号源是电流源与电阻并联,则输入电阻越小,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衰减越小。 放大电路我们可以根据戴维南等效电路将其化简为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形式,输出电阻可以看作一个电源的内阻,因此,输出电阻越小,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越强。 请参看下图,可以增强对上面文字描述的理解。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标准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1.所谓电路,是由电的器件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电流的通路。 1-2.实现电能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电工电路;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的电路称为电子电路。 1-3. 信号是消息或信息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时间的函数。 2-1.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电流。 2-2.习惯上把正电荷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3.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能量的得失量定义为这两点间的电压。 2-4.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5.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6.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2-7.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2-8.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2-9.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2-10.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2-1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2-12.用u—i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阻元件。 2-13.用u—q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容元件。 2-14.用i— 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感元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2-15.端电压恒为 S i(t),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2-16.输出电流恒为 S 2-17.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2-18.几个同极性的电压源并联,其等效电压等于其中之一。

哈工大电路原理基础课后习题

第一章习题 1.1 图示元件当时间t<2s时电流为2A,从a流向b;当t>2s时为3A,从b流向a。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写出电流的数学表达式。 1.2图示元件电压u=(5-9e-t/τ)V,τ>0。分别求出t=0 和t→∞时电压u的代数值及其真实方向。 图题1.1图题1.2 1.3 图示电路。设元件A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B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C发出功率为-10W,求。 图题1.3 1.4求图示电路电流。若只求,能否一步求得? 1.5图示电路,已知部分电流值和部分电压值。 (1) 试求其余未知电流。若少已知一个电流,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 试求其余未知电压u14、u15、u52、u53。若少已知一个电压,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压? 1.6 图示电路,已知,,,。求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1.7 图示电路,已知,。求(a)、(b)两电路各电源发出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 1.8求图示电路电压。 1.9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0求网络N吸收的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1.11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2 求图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3 图示电路,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12W,求r的值。 1.14求图示电路受控源和独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5图示电路为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组成的一端口。试求出其端口特性,即关系。 1.16 讨论图示电路中开关S开闭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影响,加深对独立源特性的理解。 第二章习题 2.1 图(a)电路,若使电流A,,求电阻;图(b)电路,若使电压U=(2/3)V,求电阻R。 2.2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及电流。 2.3图示电路中要求,等效电阻。求和的值。 2.4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林家儒 《电子电路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与习题 1.1. 半导体材料都有哪些特性?为什么电子有源器件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的? 1.2. 为什么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如何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好坏? 1.3. 为什么不能将两个二极管背靠背地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三极管? 1.4. 二极管的交、直流等效电阻有何区别?它们与通常电阻有什么不同? 1.5. 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是什么?三极管为什么存在不同的工作状态? 1.6. 如图P1-1(a)所示的三极管电路,它与图P1-1(b)所示的 二极管有何异同? 1.7.稳压二极管为何能够稳定电压? 1.8.三极管的交、直流放大倍数有何区别?共射和共基电 流放大倍数的关系是什么? 1.9.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各是什么? 1.10. 如图P1-2所示,设I S =10-11A ,U T =26mV ,试计算 u i =0,0.3V ,0.5V ,0.7V 时电流I 的值,以及u i =0.7V 时二极管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阻。 解: 由I= I S *(exp(U i / U T )-1) 当U i =0时,I=0; 当U i =0.3V 时,I=1.026×10-6A ; 当U i =0.5V 时,I=2.248×10-3A ; 当U i =0.7V 时,I=4.927A ; 直流等效电阻R= U i /I = 0.7V/4.927A = 0.142 Ω ∵exp(U i / U T )>>1 ∴交流等效电阻R d = 26/I = 26/4927 = 5.277×10-3 Ω (a) (b) 图 P1-1 图P1-2 + - u i D i

1.11. 电路如图P1-3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U T =26mV ,电源U =3.3V ,电阻R =1k Ω,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输入电压u i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有效值为多少? 解:U =3.3V>>100mV , I =(U -U D )/R = (3.3-0. 7)/1k = 2.6 mA 交流等效电阻:R d = 26/I = 10 Ω 交流电流有效值:Id = Ui/Rd = 1 mA 1.1 2. 图P1-4(a)是由二极管D 1、D 2组成的电路,二极管的导通电压U D =0.3V 、 反向击穿电压足够大,设电路的输入电压u 1和u 1如图P1-4(b)所示,试画出输出u o 的波形。 解: 1.13. 如图P1-5所示电路,设二极管为理 想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击穿电压U BR =∞ ),试画出输出u o 的波形。 解: 5V u 1 t u 2 t 5V 图P1-4(a) 图P1-4(b) + D1 u 1 u o R u 2 D2 P1-5 R + - u o D 2 D 1 D 3 D 4 图P1-3 + - u i D R C U 4.7V u 0 t u o t

哈工大电路自主设计实验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日期 节次 教师签字 成绩 影响RLC 带阻滤波器性能参数的因素的研究与验证 1.实验目的 (1)学习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测量RLC 带阻滤波器幅频特性曲线 (3)研究电阻、电容和品质因素Q 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4)加深对滤波器滤波概念的理解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1)理论推导,了解滤波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及与滤波器性能有关的因素 (2)设计RLC 带阻滤波器电路图 (3)研究电阻R 对于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4)研究电容C 对于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5)研究电感L 对于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6)合理设计实验测量,结合电容C 和电感L 对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7)将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推导作对比,并分析实验结果 3.实验电路图 R1V- V+

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函数信号发生器 1台 FLUKE190-104数字便携式示波表 1台 十进制电阻箱 1只 十进制电容箱 1只 十进制电感箱 1只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带阻滤波器是指能通过大多数频率分量、但将某些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的概念相对。 理想带阻滤波器在阻带内的增益为零。带阻滤波器的中心频率f o,品质因素Q和抑制带宽BW之间的关系为 仿真结果: R=2000Ω C=0.01uf L=0.2H

R=500Ω C=0.01uf L=0.2H

R=2000Ω C=0.05uf L=0.2H

R=2000Ω C=0.01uf L=0.1H R=2000Ω C=0.01uf L=0.5H

改变R时对比图 改变C时对比图 改变L时对比图 6.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包括各仪器、仪表量程及内阻的记录) (1)电阻R对于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任务1:电路如图所示,其中信号源输出Us=5V,电容C=0.01uF,电感L=0.2H,根据下表所示,选择不同电阻值测量输出幅频特性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放大器的负反馈 §3-1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放大器的反馈,就是将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的电路形式送回到输入回路,并与输入量进行叠加 过程。 2、反馈放大器由基本放大和反馈电路两部分组成,能否从电路中找到是判断有无反馈的依据。 3、按反馈的极性分,有正反馈和负反馈,判断方法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反馈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是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的是正反馈。 4、按反馈信号从输出端的取样方式分,有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按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连接方式分,有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采用输出短路法,可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采用输入短路法,可判断是串联反馈还是 并联反馈,对常用的共发射极放大器,若反馈信号加到三极管基极为并联反馈,加到三极管发射极为串联反馈。 5、按反馈的信号分,有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直流负反馈主要用于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交流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二、判断题 1、瞬时极性法既能判断反馈的对象,也能判断反馈的极性。(对) 2、串联负反馈都是电流负反馈,并联负反馈都是电压反馈。(错) 3、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短路,则反馈信号也随之消失。(错) 4、在瞬时极性法判断中,+表示对地电压为正,—表示对地电压为负。(错) 5、在串联反馈中,反馈信号在输入端是以电压形式出现,在并联反馈中,反馈信号在输入端是以电流形式出现。(对) 三、选择题 1、反馈放大短路的含义是(C )。 A.输入与输出之间有信号通路 B.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 C.除放大电路外,还有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 2.图3-1-1所示为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部分,Re1引入(C ),Re2引入(B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附有答案)70067

、填空题 1 已知图中U i = 2V, U2= -8V,贝y U B=_-10_ 2. 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 有三个6Q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18 Q;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2Q;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_9—Q。 4.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 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 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 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 I=2A、R=6Q,贝S U B= -24 V 7. 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的阻值应为2—Q &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 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_短路—,电容可以看作_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50 Hz 10. 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I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 I P= . 3 I L。

11. 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 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 o )V,则其最大值为311 V , 频率为100 Hz,初相位为-60 o 。 13. 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 o )V,电阻 R=10Q,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 0 o ,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24 .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_最大值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 化快慢程度的量是_角频率3_;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初相_。 25 .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30 Q,感抗为40Q, 容抗为80Q,那么电路的阻抗为_50Q_,该电路为_容_性电路。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_750W,吸收的无功功率为_1000var_。 26 .对称三相负载作丫接,接在380V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此时负载 端的相电压等于1倍的线电压;相电流等于1倍的线电流;中线电流等于 寸3 0_。 27. 铁磁材料分为—软磁—材料、—硬磁_材料和—矩磁—材料三种。 28. 变压器除了可以改变_交变电压、—交变电流_之外还可以用来变换阻 抗。 29. 接触器的电磁机构由—吸引线圈_、_静铁心_和_动铁心_三部分组成。 30 .变压器运行中,绕组中电流的热效应所引起的损耗称为 _铜_损耗;交 变磁场在铁心中所引起的_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合称为_铁_损耗。 31、Y—△形降压启动是指电动机启动时,把定子绕组接成_Y形—,以降低启动电压,限制启动电流,待电动机启动后,再把定子绕组改接成_△形,使

哈工大电子技术实验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高分版)

姓名XXX 班级1108301 学号11108301xx 实验日期 6.5 节次9-11 教师签字成绩 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 1.实验目的 1)掌握74LS20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设计一个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多数赞成则提议通过,即三人以上包括三人),用74LS20来实现。 1)根据任务的要求,设计电路; 2)用代数化简法求出最简的逻辑表达式; 3)根据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用标准器件(与、或、非)构成电路; 4)最后,用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3.实验电路图 1)ABCD输入端,接数据开关;Z输出端接电平指示器; 2)改变ABCD的组态,记录Z的变化,验证逻辑函数的功能及设计的正确性。 4.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1)实验箱 1台 2)双踪示波器 1台 3)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1台 4)数字万用表 1只 5)74LS20 3片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74LS20管脚图: 逻辑关系式: C AB D Z=ABC+BCD+ACD+ABD=AB BCDACD 逻辑图:

6.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包括各仪器、仪表量程及内阻的记录)真值表:

7.实验结论 由真值表可知,四人无弃权表决电路设计成功,实现了预期功能。 8.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实验过程中由于有五个与门,而每个74LS20可实现两个与门,故线路连起来相当复杂,容易混淆,故在连接电路时安排好位置,标记好引脚和接头。 9.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体会、对电路实验室的意见或建议 此次设计是对经典四人表决电路的一次创新,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和以前类似实验的设计思路进行了此次实验,锻炼了实践能力,熟悉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这次的实验绝对原创的,是对以前做过的实验的一次创新,复杂了不少,锻炼了能力。 10.参考文献 [1]电工学实验教程/王宇红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2012.1重印)

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章答案

习题答案 2-2 电路如题图2-2所示,已知30Ω电阻中的电流I 4=0.2A ,试求此电路的总电压U 及总电流I 。 解: 如上图所示,可得 V 901009.010090A 9.03010A 6.02A 3.02060 306030A 1.05.0323254345=?==Ω =+==+=Ω =+====+=Ω=+?= ==IR U R R I I I R R I I I I I R I I ac bc ac bc 2-6 六个相等电阻R ,各等于20Ω,构成一个闭合回路(题图2-6所示)。若将一外电源依次作用a 和b ,a 和c ,a 和d 之间,求在各种情况下的等效电阻。 Ω 题图2-2 习题2-2电路图 Ω 习题2-2电路图

解: 如上图所示,若将电源作用于a 和b ,则有 Ω =====350 65//52 2121R R R R R R R R R ab 同理,若将电源作用于a 和c ,则有 Ω =====380 68//422 2121R R R R R R R R R ac 若将电源作用于a 和d ,则有 Ω =====3069//332 2121R R R R R R R R R ad 题图2-6 习题2-6电路

2-11 试为题图2-11所示的电路,写出 (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独立方程(支路电流为未知量);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独立方程(支路电流为未知量); (3) 网孔方程; (4) 节点方程(参考节点任选)。 解: 如上图所示。 (1) 由KCL ,有 00 524321164=--=--=--I I I I I I I I I (2) 由KVL ,有 I I 5

电路基础试题及答案

丨习题一】 I i -、判断题 ’ 1 .负载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叫满载。 (V ) 2 .电流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叫稳恒电流。 3 .如果把一个6V 的电源正极接地,则其负极为 4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值与参考点选择的无关。 (X ) -6V o ( V (X ) 5 ?电路中某两点间电压的正负,就是指这两点电位的相对高低。 6 ?导体的长度增大一倍,则其电阻也增大一倍。 (V ) 7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8 ?公式I U /R 可以写成R U /I ,因此可以说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 它的电流成反比。(X ) 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载大就是指大负载。 ?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V ) (V ) 9 . 10 11 12 13 14 ( 15 ?当电源的内电阻为零时,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就等于电源端电压。 (V ) .短路状态下,短路电流很大,电源的端电压也很大。 ( .开路状态下,电路的电流为零,电源的端电压也为零。 .电池存放久了,用万用表测量电压为,但接上灯泡却不发光,这主要是电源电动势变小了。 X ) .全电路电路中,若负载电阻变大,端电压将下降。 (X ) 1般来说,负载电阻减小,则电路输出的功率增加,电源的负担加重。 通过电阻上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 2倍时,它所消耗的功率也增大到原来的 110 V/50 W 16 . 17 . 18 .把“ 19 ?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载电阻越大,在电路中获得的功率也越大。 20 .把“ 25W/220V ”的灯泡接在1000W/220V 的发电机上,灯泡会被烧毁。 ”的灯泡接在 220 V 电压上时,功率还是 50 W O ( X ( (V ) 2 倍。(X ) ) X ) (X ) 二、选择题 1 . 1A 的电流在5min 时间内通过某金属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A. 1C B.5C C.60C D. 300C D ) 。 2 ?当参考点改变变时,下列电量也相应变化的是( A.电压 C.电动势 B.电位 D.以上三者皆是 B )o 3 ?在电源内部, A.从电源正极指向负极 C.没有方向 电动势方向是( B )o B.从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D.无法确定 4 .如题图1 — 1所示,a , b 两点间的电压为( A )o D. 5V 3\ 2V a b 题图1 — 1

电路基本理论课后答案(哈工大版)第10章

答案10.1 解:0t 时,求等效电阻的电路如图(b)所示。 等效电阻 Ω=++-==5)36(4i i i i i u R 时间常数 s 1.0i ==C R τ 0>t 后电路为零输入响应,故电容电压为: V e 6.0e )0()(10/t t C C u t u --+==τ

Ω6电阻电压为: V e 72.0)d d (66)(101t C t u C i t u -=-?Ω-=?Ω-=)0(>t 答案10.4 解:0t 后电路为零输入响应,故电感电流为 A e 3e )0()(2/t t L L i t i --+==τ)0(≥t 电感电压 V e 24d d )(21t L t i L t u --==)0(>t Ω3电阻电流为 A e 236321 33t L u i u i --=Ω +?Ω=Ω= Ω3电阻消耗的能量为: W 3]e 25.0[12123040 40 2 3 3=-==Ω=∞-∞ -∞Ω??t t dt e dt i W 答案10.5 解:由换路定律得0)0()0(==-+L L i i ,达到稳态时电感处于短路,故 A 54/20)(==∞L i 求等效电阻的电路如图(b)所示。 (b) 等效电阻 Ω==6.18//)4//4(i R 时间常数 s )16/1(/i ==R L τ 0>t 后电路为零状态响应,故电感电流为: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晶体二极管 一、填空题 1、物质按导电能力的强弱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大类,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 2、根据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的杂质元素不同,可形成N 型半导体和P 型半导体。 3、纯净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空穴和自由电子数相等。N型半导体又称电子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空穴;P型半导体又称空穴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电子。 4、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一般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5 V,锗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1 V;二极管导通后,一般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7 V,锗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3 V。 5.锗二极管开启电压小,通常用于检波电路,硅二极管反向电流小,在整流电路 及电工设备中常使用硅二极管。 6.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稳压二极管的动态电阻越小,其稳压性能好。

7在稳压电路中,必须串接限流电阻,防止反向击穿电流超过极限值而发生热击穿损坏稳压管。 8二极管按制造工艺不同,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 9、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开关、热敏、发光和光电二极管等二极管。 10、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反向饱和电流和最高工作频率。 11、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和动态电阻。 12、图1-1-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V1、V2均为硅管,当开关S与M 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 无法确定V,当开关S与N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0 V. 13图1-1-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当开关S打开时,A点的电位为10V 、 流过电阻的电流是4mA ;当开关S闭合时,A点的电位为0 V,流过电阻的电流为2mA 。 14、图1-1-3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是理想器件,则流过二极管V1的电流为0.25mA ,流过V2的电流为0.25mA ,输出电压U0为+5V。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及答案

《电路》试题六及参考答案 问题1、叠加定理、置换定理结合应用的典型例。 在图示电路中,若要求输出电压)(t u o 不受电压源2s u 的影响,问受控源的控制系数α应为何值? 解:据叠加定理作出)(2t u s 单独作用时的分解电路图 (注意要将受控源保留),解出)(t u o '并令)(t u o '=0即解得满足不受)(2t u s 影响的α的值。这样的思路求解虽然概念正确,方法也无问题,但因α,L R 是字符表示均未 给出具体数值,中间过程不便合并只能代数式表示,又加之电路中含有受控源, 致使这种思路的求解过程非常繁琐。 根据基本概念再做进一步分析可找到比较简单的方法。因求出的α值应使 0)(='t u o ,那么根据欧姆定律知L R 上的电流为0,应用置换定理将之断开,如解1图所示。(这是能简化运算的关键步骤!) 电流 22 1.06 26//3s s u u i =++=' 电压 21 2.02s u i u -='-=' 由KVL 得 2 22221)2.04.0(1.062.06s s s s s o u u u u i u u u ααα-=?-+-='-+'=' 令上式系数等于零解得 2=α 点评:倘若该题不是首先想到应用叠加定理作分解图,再用置换定理并考虑欧姆定律将L R 作断开置换处理,而是选用网孔法或节点法或等效电源定理求解出 o u 表达式,这时再令表达式中与2s u 有关的分量部分等于零解得α的值,其解算 过程更是麻烦。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对问题做透彻分析,寻求解决该问题最简便的方法,这是“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 1 s u Ω 3Ω 6Ω21u 1 u αo u 2 s u Ω 6s i L R 图1Ω3Ω 6Ω 22 s u Ω 61 u '1u 'α解1图 i ' o u '

哈工大电路习题答案第08章

答案8.1 解: )/1()(T t A t f -= T t <<0 ??-== T T dt T t A T dt t f T A 000)/1(1)(1A T t t T A T 5.0]2[02=-= ?-=T k dt t k T t A T a 0 )cos()/1(2ω 0)sin(2)]sin()/1(2[0 20=+?-=?T T dt t k T k A t k Tk T t A ωωωω ?-=T k dt t k T t A T b 0 )sin()/1(2ω π ωωωωωk A kT A dt t k T k A t k Tk T t A T T ==-?--=?2)cos(2)]cos()/1(2[020 所以 ∑ ∞ =+=1 sin 5.0)(k t k k A A t f ωπ 频谱图如图(b)所示。 .0 答案8.2 解:电流i 的有效值 57.1)2/13.0()2/67.0()2/57.1(12222≈+++=I A 只有基波电流与正弦电压形成平均功率,故二端电路输入的平均功率为: 95.73)]90(90cos[2 57 .122.94=?--?-?= P W 注释:非正弦周期量分解成傅里叶级数后,其有效值等于直流分量和不同频 率交流分量有效值平方和的平方根。 答案8.3 解:对基波 ?∠=0100m(1)U V , A 010m(1) ?∠=I 由

Ω==-+=10)1(j ) 1(m ) 1(m ) 1(I U C L R Z ωω 求得 Ω=10R , 01 =-C L ωω (1) 对三次谐波 ?-∠=3050m(3)U V , A 755.1i m(3)ψ-∠=I 又由 Ω+?-∠==-+=)30(5.28)313(j m(3) m(3)) 3(i I U C L R Z ψωω (2) 所以 22 25.28)313(=- +C L R ωω (3) 将式(1)代入式(3), 解得 mH 9.31=L 将mH 9.31=L 代入式( 1 ),求得 F 3.318μ=C 再将C L R 、、 值代入式(2),有 Ω?-∠=Ω+=3028.5j26.7)10(i )3(ψZ 解得 ?=45.99i ψ 答案8.4 解: (1) 电压有效值: V 01.80)225()250()2100(222=++=U 电流有效值 58.74mA )2 10 ()220()280( 222=++=I (2) 平均功率 kW 42.345cos 2 10250cos 22050)45cos(280100=??+??+?-?=P

数字电子电路基础 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网络教育期末考试年级2015专业层次 《数字电子电路基础》答案(闭卷)C卷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45、8FA.C6 2.10000111、000100110101 3.基本触发器、同步触发器、边沿触发器 4.2n>N 5. F = A · B、F = A +B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A C C B C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门电路 实现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的电子电路,成为逻辑门电路。 2.D/A转换器 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电路成为数/模转换器,简称D/A转换器。 3.BCD码 把十进制数的十个数码0~9用二进制数码来表示,称为BCD码,即二—十进制编码。 4.逻辑与 只有决定事物的所有条件都具备时,结果才发生,这种逻辑关系成为逻辑与。 5.同步触发器 输入信号经过控制门输入,管理控制们的信号为时钟脉冲信号CP,只有在CP信号到来时,输入信号才能进入触发器,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对电路不起作用。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试用公式法证明逻辑代数基本定律中的分配率A +B· C=(A+B) ·(A +C) 证明:(A+B) ·(A +C)=A· A+A· B+A· C+B· C =A+AB+ AC+BC =A(1+B+C)+BC =A +BC 2.在数字电路中,基本的工作信号是二进制数字信号和两种状态逻辑信号, 而触发器就是存放这些信号的单元电路,那么触发器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何为触发器的现态和次态? 答:触发器需要满足: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具体有有效值相量和最大值相量两种形式。 2.一阶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法的表达式。 3.变压器有三大作用,分别是变压_、_变流_和_变换阻抗_。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可描述为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5.以比较的风格分类,电压比较器有单限比较、滞回比较和窗口比较。 6.基本的逻辑关系是逻辑与、逻辑或和逻辑非。 7.“触发”是指给触发器或时序逻辑电路施加时钟(脉冲)信号。 8.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传输、分配和控制电能和传送、处理电信号。 9.负载功率因数过低的后果是增大输电线路损耗和使供电设备不被充分利用。 10.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构成是定子和转子。 11.电容和电感储能的数学表达式是和。 12.低压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主要有树干式和放射式。 13.实际变压器存在两种损耗,分别是铜耗和铁耗。 14.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五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600r/min。 15.变压器的主要构成部件是绕组和铁芯。 16.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四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750 r/min。 17.晶体三极管的两个PN结分别是发射结和集电结。 18.要使晶体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其偏置方法是使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19.反相比例运算关系是.,同相比例运算关系是。 20.多发射极管的作用是实现与运算、提高(逻辑)转换速度。 21.翻转是指触发器在时钟脉冲到达后形成与初态相反的次态。 22.我国规定的电力网特高压额定值有330kV、500kV和1000kV 。 23.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公式是。 24.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三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1000r/min。 25.晶体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放大、截止和饱和。 26.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有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直接耦合。 27.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有稳定电压放大倍数、拓展频宽、改善非线性失真和改变输入输出阻抗。 28.与时序电路相比,组合电路的特点是输出只与当前输入有关,而与初态无关。 29.理想变压器的变流公式是。 30.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二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1500r/min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附有答案)

一、填空题 1.已知图中 U1=2V, U2=-8V,则U AB=-10。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 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 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 9 Ω。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2 Ω。 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10.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 I L。 11.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o)V,则其最大值为 311 V,频率为 100 Hz,初相位为 -60o。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o)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o,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 380 V;

若相电流为10 A ,则线电流为 17.32 A 。 15.式Q C =I 2X C 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 无功 功率计算公式。 16.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 与其有效值U 之比为 2 。 17.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 磁场 能量储存起来。 18.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 1—e 2—e 3,则称此种相序为 正序 。 19.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 大 。 20.已知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 ,频率为100Hz ,初相角为30o,则其瞬时值表达式u= 282.8sin (628t+30o) 。 2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 最大值或有效值 、 频率 和 初相位 。 22.对称三相电源是指三个 幅值 相同、 频率 相同和 相位互差120o 的电动势电源。 23.电路有 通路 、 开路 和 短路 三种工作状态。当电路中电流0 R U I S 、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 短路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内阻 上。 24.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最大值 ;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 角频率ω ;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初相 。 25.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 50Ω ,该电路为 容 性电路。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 750W ,吸收的无功功率为 1000var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