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解方程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olving equatio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解方程

年级(小五)供稿(奥赛组)列方程解应用题

知识网络

列方程解应用题最关键是前两步:设未知数和列方程。有的同学说的部分不是篇幅很长么,为什么不是关键部分呢?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虽然篇幅很长,但只要注意到符号变化、分配律等基本运算技巧,解的过程是较容易掌握的。相反,前两步篇幅虽然短,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精华和难点却大部分集中在这里,需要用以体会。

一般地,设什么量为未知数,最简单明了的想法是设所求为x(复杂的题目有时要采取迂回战术,间接地设未知数),当所求的数较多时,把这些所求的数量用一个或尽量少的未知数表达出来,也是很重要的。

设完未知数,就要找等量关系,来帮助列出方程。这时需要认真读题,因为许多等量关系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中文有很多字、词、句表达相等的意思,如“相等”、“是”、“比……多……”、“比……少……”、“……是……的几倍”、“……的总和是……”、

“……与……的差是……”等等,根据这些字句的含义,再加上其中的量用未知数表达出来,就能列出方程。

重点·难点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用字母来代替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列出方程,然后解出未知数的值,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点在于可以使未知数直接参加运算。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地设立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而找出等量关系又在于熟练运用数量之间的各种已知条件。掌握了这两点就能正确地列出方程。

学法指导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依题意确定等量关系,设未知数x;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

5)检验,写出答案。

(2)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要养成多角度审视问题的习惯,增强一题多解的自觉性,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于变量较多并且变量关系又容易确定的问题,用方程组求解,过程更清晰。

经典例题

例1 某县农机厂金工车间有77个工人。已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或丙种零件3个。但加工3个甲种零件、1个乙种零件和9个丙种零件才恰好配成一套。问:应安排生产甲、乙、丙种零件各多少人时,才能使生产的三种零件恰好配套。

思路剖析

如果直接设生产甲、乙、丙三种零件的人数分别为x人、y人、z人,根据共有77人的条件可以列出方程x+y+z=77,但解起来比较麻烦如果仔细分析题意,会出现除了上面提到的加工甲、乙、丙三种零件的人数为未知数外,还有甲、乙、丙三种零件各自的总件数也未知。而题目中又有关于甲、乙、丙三种零件之间装配时的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可以用比例关系表示,而乙种零件件数又在中间起媒介作用。所以如用间接未知数,设已种零件总数为x个,为了配套,甲种、丙种零件件数总数分别为3x个和9x个,再根据生产某种零件人数=生产这种零件的个数÷工人劳动效率,可以分别求出生产甲、乙、丙种零件需安排的人数,从而找出等量关系,即按均衡生产推算的总人数,列出方程解答设加工乙种零件x个,则加工甲种零件3x个,加工丙种零件9x个。

答:应安排加工甲、乙、丙三种零件工人人数分别为12人、5人和60人。

例2 牧场上长满牧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场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10天,问可供25头牛吃几天?

思路剖析

这是以前接触过的“牛吃草问题”,它的算术解法步骤较多,这里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设供25头牛可吃x天。

本题的等量关系比较隐蔽,读一下问题:“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草生长的速度是固定的,这就可以发掘出等量关系,如从“供10头牛吃20天”表达出生长速度,再从“供15头牛吃10天”表达出生长速度,这两个速度应该一样,就是一种相等关系;另外,最开始草场的草应该是固定的,也可以发掘出等量关系。

解答

设供25头牛可吃x天。

由:草的总量=每头牛每天吃的草×头数×天数

=原有的草+新生长的草

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头数×天数-新生长的草

新生长的草=草的生长速度×天数

考虑已知条件,有

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0×20-草的生长速度×20

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5×10-草的生长速度×10

所以: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00-草的生长速度×20

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50-草的生长速度×10

即: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00-草的生长速度×20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50-草的生长速度×10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00草的生长速度×20+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50-草的生长速度×10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00-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50

=草的生长速度×20-草的生长速度×10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00-150)=草的生长速度×(20-10)所以:每头牛每天吃的草×50=草的生长速度×10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5=草的生长速度

因此,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为1,则草的生长速度为5。

由: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5x-草的生长速度×x 原有的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0×20-草的生长速度×20

有:每头牛每天吃的草×25x-草的生长速度×x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10×20-草的生长速度×20

所以:1×25x-5x=1×10×20-5×20

解这个方程

25x-5x=10×20-5×20

20x=100

x=5(天)

答:可供25头牛吃5天。

例3 某建筑公司有红、灰两种颜色的砖,红砖量是灰砖量的2倍,计划修建住宅若干座。若每座住宅使用红砖80米3,灰砖30米3,那么,红砖缺40米3,灰砖剩40米3。问:计划修建住宅多少座?

解答

设计划修建住宅x座,则红砖有(80x-40)米3,灰砖有(30x+40)米3。根据红砖量是灰砖量的2倍,列出方程解法一:用直接设元法。

80x-40=(30x+40)×2

80x-40=60x+80

20x=120

x=6(座)

解法二:用间接设元法。

设有灰砖x米3,则红砖有2x米3。根据修建住宅的座数,列出方程。

(x-40)÷30=(2x+40)÷80

(x-40)×80=(2x+40)×30

80x-3200=60x+1200

20x=4400

x=220(米3)

由灰砖有220米3,推知修建住宅(220-40)÷30=6(座)。

同理,也可设有红砖x米3。留给同学们练习。

答:计划修建住宅6座。

例4 两个数的和是100,差是8,求这两个数。

思路剖析

这道题有两个数均为未知数,我们可以设其中一个数为x,那么另一个数可以用100-x或x+8来表示。

解答

解法一:设较小的数为x,那么较大的数为x+8,根据题意“它们的和是100”,可以得到:

x+8+x=100

解这个方程:2x=100-8

所以x=46

所以较大的数是46+8=54

也可以设较小的数为x,较大的数为100-x,根据“它们的差是8”列方程得:

100-x-x=8

所以x=46

所以较大的数为100-46=54

答:这两个数是46与54。

解法二:当然这道题也可以设大数为x,那么较小的数可以用100-x或x-8来表示,根据题意,可得到下面两个方程:

x-8+x=100

x-(100-x)=8

解这两个方程,也可以求得较大的数是54,较小的数是46。

例5 如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为120米,两个底边上的高分别为12米和1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思路剖析

此题如果直接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x平方米,当然要从周长来找等量关系;如果不直接设面积为x平方米,而设其中的一个底为x米(如设12米的高所对应的底是x米),由题意可知,等量关系应从平行四边形面积来考虑。

解答

解法一:设12米的高所对应的底是x米,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x平方米。

12x=(120÷2-x)×18

12x=(60-x)×18

12x=1080-18x

12x+18x=1080

30x=1080

x=36

12x=12×36=432

解法二: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x平方米。

方程左右两边都乘以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36得

3x+2x=2160

5x=2160

x=432

答:它的面积是432平方米。

发散思维训练

1.丢番图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墓志铭与众不同,碑文是:“过路人!这里埋葬着丢番图,他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又活了一生的十二分之一,面部长起了胡须;随后是一生的七分之一的单身汉生活;婚后五年,他有了一个儿子;可是,儿子活到在丢番图一生年龄的一半时,不幸夭折;儿子死后,父亲在深深的悲哀中又过了4年也与世长辞……”你能计算出他一生中主要经历的年龄吗?

2.今年姐妹俩年龄的和是55岁,若干年前,当姐姐的年龄只有妹妹现在这么大时,妹妹的年龄恰好是姐姐年龄的一半,问姐姐今年多少岁?

3.两个缸内共有48桶水,甲缸给乙缸加水一倍,然后乙缸又给甲缸加甲缸剩余水的一倍,则两缸的水量相等,求两个水缸原来各有多少桶水?

4.早晨6点多钟有两辆汽车先后离开学校向同一目的地开去,两辆汽车离开学校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的3倍。到6点39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学校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解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9课时解方程(1) 【教学内容】:教材P67~68例1、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1、2、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观察、猜想、验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出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可能有几个球呢?(学生思考后会说,可以是任意数。) 教师继续通过多媒体补充条件,并出示教材第67页例1情境图。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盒子里的球和外面的3个球,一共是9个。 并用等式表示:x+3=9(教师板书) 二、互动新授 1.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思考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x 的值。 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通过天平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长方体盒子代表未知的x 个球,每个小正方体代表一个球。则天平左边是x +3个球,右边是9个球,天平平衡,也就是列式:x +3=9。

观察:把左边拿掉3个球,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要怎么办? (右边也要拿掉3个球。) 追问: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交流,汇报:x +3-3=9-3 x =6 质疑:为什么两边都要减3呢?你是根据什么来求的?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你们的想法对吗?出示第三个天平图,证实学生的想法是对的。 3.师小结:刚才我们计算出的x =6,这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就是说,x =6就是方程x +3=9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 4.引导:谁来说一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学生自主看课本学习,可能会初步知道,求出的x 的值是方程的解;求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师引导学生小结:“方程的解”中的“解”的意思,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中的“解”的意思,是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5.验算:x =6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怎么来检验一下?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通过学生的回答小结:可以把x =6的值代入方程的左边算一算,看看是不是等于方程的右边。 即:方程左边= x + 3 = 6 + 3 = 9 = 方程右边 让学生尝试验算,并注意指导书写。 6.出示教材第68页例2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图,理解图意并用等式表示出来:3x =18 引导学生:通过刚才解方程的经验尝试解决这个题。 学生自主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解题过程: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3,解得x =6。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3x = 18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方程计算题及答案18-人教版

-小升方程计算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计算题 2.求x的值。 ①x- 2 3 x= 1 3 ②x:12.8=10:8 ③1.5x-0.8×15=18 3.80÷x=20 12x +8x-12=28 (2x -1)+10=37 1.6x+3.4x -x -5=27 (3x+5)÷2=(5x -9)÷38 )6.2 (2= - x 10 3 x-21× 3 2 =4 x÷ 35 6 = 45 26 ÷ 25 13 4.(乐清市)求未知数x. x﹣0.125=,=30,4+0.7x=102 ,2x﹣4.5=102. 5.解方程 (1)x﹣x=;(2)x÷=15×;(3)40%x﹣=. 6.解方程 x+= 3x﹣=. 7.解方程. 3x﹣1.2x=9 x﹣= 7x﹣2×9=80. 8.一个数的4倍加上这个数的1.5倍等于40.7,求这个数。(用方程解) 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① ×(÷ ) ② + ÷ ③ ÷[1﹣(﹣)] ④8÷1.25÷8 ⑤ × + × ⑥解方程:x+ = 10.求未知数名。

①6x-1=0.2 (3)x:= : ②x:=21: ③3.5x-x=30 11.求未知数x.①80﹣4x=56 ②8.4:0.35=x:1.5. 12.解方程. 6×5﹣x=18 x+x=x﹣x= 13.解方程。 3ⅹ+48=72 5ⅹ-2.4ⅹ=13 13.8-2ⅹ=6.2 14.解方程。 3χ-1.2×6=6.6 (6χ+3) ×4=60 6.3÷χ=7 15.求未知数x (1)2x+30%x=9.2 (2)4x﹣=

参数答案 1.解:①x﹣ x= x= x÷ = ÷ x=1; ②1﹣ x= 1﹣ x+ x= + x x+ =1 x+ ﹣ =1﹣ x= x÷ = ÷ x=1; ③8x+ = 8x+ ﹣ = ﹣ 8x= 8x÷8= ÷8 x= ;④ ÷x= ÷x×x= ×x x= x÷ = ÷ x= ; ⑤ x÷ = x÷ × = × x= x÷ = ÷ x= ; ⑥3÷ x= 3÷ x× x= × x x× =3 x× ÷ =3÷ x= x ÷= ÷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练习课教案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练习》教案设 计 教学目标: 、巩固解方程的方法,规范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2、经历解方程的过程,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练习讲解。讨论交流,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这么多关于解方程的知识,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 出示: .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4x=36+1723÷a>43x+843x+4=848÷a=9 2.后面括号中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 x+42-982-x=07 4x-7=21=2

二、指导练习 .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第3题。 出示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第3题。 教师提问:你们能从题目中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总结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然后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讨论,将自己的答案与小组中其他的成员核对,改正错误的答案。 2.教材第72页练习十五第11题。 出示教材第72页练习十五第11题。 教师分析:由题可知,第一个图是一个长方形,已知宽和周长,求长是多少。这个题就要借助我们之前学习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指名学生列式并求解:2=36,解得x=13。 从第二个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第二个图中所给出的信息是儿童的人数是成人人数的3倍,而儿童和成人的总人数是80人。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拓展 .巧设相邻的自然数 出示题目上:三人相邻的自然数的和是7,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小学数学解方程教案

小学数学解方程教案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方程》教学设计】解方程教学设计 晓塘小学戴叶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 2、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1、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愿意与别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检验方程的解。 关键:天平与方程的联系。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引出课题(出示课件) 师:明明周末在超市玩起了称糖果的称,我们一起合作使称保持平衡! 师:同学们反映真敏捷,能通过观察马上想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策略。 生:从中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只要两边都拿掉或增加相同数量的糖果,就能保持平衡; 让我想到了等式的性质(全班一起口答: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 两边任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部位0的数,左右两边任 然相等)(板书“等式性质”) 师过渡:是的,知识就是这样被有心人所发现的。 二、探究新知 师:这里有个纸箱里面装着一些足球,你猜会有几个呢?(课件逐步出示)

再给你点信息,这幅图谁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 生列方程,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解方程 师:在这个方程中,x的值是多少呢?(学生思考,小范围交流)汇报预设:①因为9-3=6②因为6+3=9 所以x的值为6 所以x的值为6 (多少) 师引导:当然,我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但是我们的思考不能停止,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怎样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寻求x的值,这种思考的方法到初中遇上更加复杂的方程时仍然会用到。 师:现在我们就将x+3=9这个方程转换到天平上来?(黑板贴图)师:球在天平不好摆,我们可以用方块来代替它。 自主尝试:看着天平,如何去寻求x的值? 请用笔记录下你的想法。 组织好语言上台汇报你的想法。 教师统一书写: 师介绍:求解x的过程我们在最前面写“解”字。(板书写“解”字)追问:两边都拿掉3个,天平还能平衡吗,两边还相等吗?(贴图展示) 为什么要减3个?(可以方程的一边只剩x,就可以知道x=?)(再叫2-3个) 生活动:我们看着板书来说说是怎么成功得到x的值,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2-3个) 你学会了吗?赶紧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方法。 2、强调格式: 师:这个求解的过程和以前递等式有什么区别或相同的地方? 生:等号对齐;等号两边都要写;最前面要写解字 3、练习一: 师:按照大家借助天平运用等式性质的想法,就是说当我们遇到方程33+x=65你也能求解?解:33+x○()=65○() x=()那么x-4.5=10 呢?(学生独立尝试,一个学生板演) 生完成填空和独立节解方程。(课件中校对) 4、介绍概念:像这些(课件中圈出来),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叫“方程的解”;举例:x=3是方程x+3=9的解??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方程教案

《方程》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习惯,感悟代数思想,体会方程的概念;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获得数学是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好不好?(课件出示:一个小矮个,身上挑副担,如果挑不平,头偏心不甘。)你猜到了是什么? 生:天平。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 师:你真厉害。对,天平我们在科学课上经常要用到它。关于天平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1:天平用来称物体的重量。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2:天平的左面放物体,右面放砝码。 生3:当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一样时,天平就平衡了。 师:对。当天平指针指向中间时,表示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天平就平衡了。 1、课件出示: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 师:那我们试试看。假如我要把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怎么了? 生:天平平衡了。 师:对,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什么呀? 生:两个苹果的质量=一个菠萝的质量。 师:两个苹果的质与和一个菠萝的质量是(相等的),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来连接(等号) 师:这时候天平平衡,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2、师:如果现在告诉你左盘每个苹果重300克,右盘的一个菠萝重600克(课件出示)这样的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左盘和右盘这种相等的关系吗? 生:300+300=600;300×2=600(师:写成300+300=600可以吗?) 师两个式子都准备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在黑板上。 师:说得不错!300+300表示什么?(天平左边两个苹果的质量),600表示什么?(天平右边一个菠萝的质量),为什么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练习题 数量关系式: 加数+加数=和 因数×因数=积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除数÷除数=商 被减数=差+减数 被除数=商×除数 减数=被减数-差 除数=被除数÷商 类型一: 4.1236.20=+x χ-52= 10 3 练习一: 1、解方程。 250100=+x 42.1=+x 9.67.2=+x 3.27.2=-x 5.175.33=-x 153.12=+x 8 3+χ=5 2 6324=-x 4.28.1=-x

4.83=x 3.07=÷x 10 7χ=2514 例1:一个数x 的13倍是364,求这个数? 练习二: 1、解方程。 1266=x 3.65.0=x 188.1=÷x χ×53 =20×41 χ÷356=45 26×2513 7.234=÷x 4.66.1=x 9 5χ=10 31.1=÷x

3x +5=50 4x -27=29 5χ÷2=10 4χ-3×9 = 29 例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0.8厘米,长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练习三: 1、解方程。 5147=÷x 4202=-x 42318=+x 4.539=÷x 2χ + 25 = 3 5 25% + 10χ = 54

78414=+x 32χ÷4 1 =12 4χ-3 ×9 = 29 2、红光小学有女教师57人,比男教师的3倍还多9人。红光小学有男教师多少人? 类型四: 554=+x x 6 χ-χ=20 70%χ+ 20%χ = 3.6 2χ-32 χ=43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解方程(一)》课题解方程(一) 解读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设计首先采用“先试后教,先做后说”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从复习天平平衡的原理入手,产生质疑,然后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师生共同探讨解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探索交流解方程的方法。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学生在前面已经积累了大量采用逆运算来解方程的经验,对于今天运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再加上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内容标准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 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3 重视概念及原理的教学 4 重视解决实际问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 5 注意掌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6 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7 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 标 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能力目标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自觉检验 的良好习惯。 知识目标 根据等式的性质,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检验的方法,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教学资源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 2.课件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方法解读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纸盒海洋球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猜球游戏:出示一个纸盒,让 学生猜里边有几个球。提问:你 们能准确说出盒子里有几个球 吗?那怎么办? 2、加入一些提示信息,你能猜 出盒子里有多少球吗?(课件出 1、学生可以任意猜。同时 发现没法准确说出盒子里 有几个球,可以用字母表 示盒子里球的个数。 2、观察汇报:左边盒子里 有x个球,右边有3个球,

五年级的数学教案:方程的解与解方程.doc

五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学习。 1、解决问题。 出示 P57 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 250 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 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 x 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 x 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 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 250-100=150。 (3)把250 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 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 的值等于150,将 150 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2、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刚才, x=150 就是方程 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 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 解方程的目的。 3、练习。(做一做) 齐读题目要求。 怎么判断 X=3 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5 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5x =53 =15 =方程右边 所以, x=3 是方程的解。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x=2 是不是方程 5x=15 的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认识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数学教案-方程的认识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ath lesson plan-understanding of equatio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数学教案-方程的认识 方程的意义 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预习、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疑 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文内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知本课内容,提出疑难问题。 二、课始集疑 1、揭题 2、集疑:同学们课前都进行认真的预习,现在请同学们把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需要在本节课上请老师、同学们帮助

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过渡:刚才这些问题都提的非常好,我们这节课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先请同学们认识一件物体。 三、课中释疑 认识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 认识等式 1、演示课件写出式子 在左边放二个40克的物体,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50<100 再在左边放一个30克的物体,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50+30>100 把左边的一个30克的物体换成10克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50+10=100 再把左边的10克与50克的物体换成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X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 一、填空。 1.每本练习本0.5元,y本练习本(0.5y)元。 2.爷爷今年a岁,小明b岁,5年后,爷爷比小明大(b-a)岁。 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这个数是(10b+a)。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cm,它的棱长总和是(12a)cm,它的表面积是(6a2)cm2,它的体积是( a3)cm3。 5.甲数比乙数少5,如果甲数是A,那么乙数是(A+5 );如果乙数是B,那么甲数是(B-5)。 1时,2a+3b的值是(2)。 6.当a=0.5,b= 3 二、选择题。 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是(C) A.40×2=100-20 B.x-14×3 C.x+28.4=15.6×2 D.3-x<1 2.一个数除以a,商3余1,这个数是(C)。 A.(a-1)÷3 B.3a+2 C.3a+1 D.a÷3+1 3.三个连续自然数,最小的一个是a,则这三个数的和是(A)。 A.3a+3 B.3a C.a+2 三、解方程。 5x-16=84 2z+4.5×3=14.5 x=20 z=0.5 x÷16=4.25÷5 8.4x-6x=0.6 x=13.6 x=0.25 四、聪聪用小木棒搭三角形(如图),你知道小棒数量和三角形个数 之间的关系吗?他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用(2n+1)根小棒,聪聪用85根小棒可搭出(42 )个三角形。

五、小玲看一本书,原来每天看50页,6天看完,结果提前一天看 完,实际每天看多少页?(用方程解答) 解:设实际每天看X页。 (6-1)X=50×6 X=60 1多1m,还剩27m,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六、一根铁丝,用去它的 3 (用方程解答)解:设这根铁丝全长X米 1X=27+1 X- 3 X=42 七、汽车上原有x名乘客,到了某车站,下车a名,又上来b名。 1.这时车上的乘客是多少?请列出算式。 x-a+b 2.根据你列出的算式进行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车上的人数比原 有乘客多? b大于a的情况下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例子,引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两个概念,教材给出了学生可能想到的四种思考方法:1、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观察、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3、把250看成100+150,再利用等式基本性质从两边减去100;4、直接从两边减去100。 “方程的解”中的“解”是名词,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中的“解”是动词,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演算过程。所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两者是有区别的。 学情分析 教材在设计这个内容时,用天平之间要保持平衡来讲解,很形象。讲解方程时,要向学生讲清四个问题:1、什么叫方程;2、什么叫解方程;3、什么是方程的解;4、怎样检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4. 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会解形如X±a=b的方程,并检验。 教学难点:理解形如X±a=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铺垫 看图片提示: 1.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2.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 3.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列一个方程: (100+X)克; 250克 100+X=250 4.这个方程里的X等于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解方程。 二、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那同学能不能算出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因为 100+150=250,所以X=150。 2.利用天平平横的原理,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 3. 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100+X-100=250-100 4.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方程教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方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 2.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能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会检验方程的解。 3.对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有兴趣,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计算的严谨性。教学重难点: 1.掌握应用等式的性质的解方程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解方程 师:同学们,你是利用哪些知识来解决刚才的问题呢? 学生说出等式的性质。 师:今天我们将利用等式的这个性质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活动2【讲授】解方程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例1的括线图,说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展示课件)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列方程。 学生列完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出来。 师:同学们观察方程,你最想求什么? 学生说一说求什么。 师:解方程的目的就是求x的值,请同学们注意,解方程之前,要写出一个“解”

字,并在后面写出方程。这样写。 板书解:x +58=79(教师规范书写格式) 同桌讨论:怎样才能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而且还要保持等式仍然成立。 教师板书 x +58-58=79-58 师:方程两边为什么都减去58呢? 学生想到应用等式性质1 师:我们继续算下去,方程的左边x +58-58得x,右边79-58得21,所以x=21。教师板演结果: 解: x +58=79 x +58-58=79-58 x=21 师:画个方框,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解方程时每一步得到的都是一个等式,不能连等。另外还要注意等号对齐。 师:刚才我们求出x +58=79这个方程的的解是X=21这个答案正确吗?我们一起来验算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方程左边 = x+58 =21+58 =79 =方程右边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比例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比例专项练习题 1. 4x=3y可以组成()个比例. A .1 B .4 C .8 2. 从学校走到电影院,甲用8分钟,乙用9分钟,甲和乙每分钟行的路程比是() A .8:9 B .9:8 C .8: 3. 能与3:8 组成比例的比是() A .8:3 B .0.2:0.5 C .15:40 4. 表示x和y成正比例的关系式是() A .x+y=k(一定) B .x÷y=k(一定) C .x?y=k(一定) 5. (2015?贵阳)下面属于方程的是() A .x+5 B .x﹣10=3 C .5+6=11 D .x÷12>20 6. 下列哪个数不能和2,3,4组成比例() A .1 B .1.5

C . D .6 7.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A .比 B .比值 C .比例 8.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不变. A .面积 B .体积 C .周长 D .形状 9. 在钟面上,分针和时针旋转速度的比是()。 A .60:1 B .360:1 C .12:1 10. 元旦期间,某电器商场销售空调x台,销售冰箱台数比空调的2倍多10台,这个电器商场销售冰箱()台. A .x÷2+10 B .(x﹣10)÷2 C .2x+10 11.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 12. 18和5.4的最简比是______,比值是______. 13. 比例尺表示______和______的比. 14. 比例尺是1:30000表示______,也表示______. 15.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60米,宽120米。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4000的地图上,长______ 厘米,宽______ 厘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 教案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10课时解方程(2) 【教学内容】:教材P69例4、例5及练习十五第6、8、9、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 ±bx=c与a(x ±b)=c类型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解下面方程:4x =8.6 48.34-x =4.5 学生自主解答练习,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 (一盒铅笔盒有x 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 支铅笔。) 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 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该如何解。 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学生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研究-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研究 解方程的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关于解方程的教学一直有不同的思路,旧课标要求小学生利用四则运算的逆运算解题,死记硬背的东西较多;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答方程,这样有利于与中学阶段解方程的方法衔接。究竟怎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熟练掌握应用方程来解决问题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新课标下对教授小学生解方程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思想上不习惯用方程 许多学生在初学列方程解题过程中不喜欢用方程的形式来解题,原因是他们不习惯把问题中的未知数当做是已知条件来使用,对方程的理解比较表面,容易忽略把未知数作为已知条件来列方程。 2.用等式性质方法进行教学具有局限性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强调从“数学建模”的角度来开展方程教学。新教材中刻意回避了和的形式。但这在实际教学中却是难以避免的,学生会根据题意列出各种不同的方程,当然也包括上述方程,此时教师应当为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教授解决此类方程的方法。 二、克服心理障碍,习惯方程方法 针对小学生不习惯、不愿意采用方程方法解决问题的难题,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在教学中将算术方法与列方程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便捷之处,让学生不讨厌或刻意地避免用方程解决问题。 2.重视“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的意义”的教?W,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用字母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的练习。在“方程的意义”的教学中,要大量采用文字和图形,让学生进行列出方程等练习。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要教学生如何按顺序和规律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以及根据数量关系找出相应的等量关系和根据公式来找方程的等量关系。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技巧。 三、重视算理,优化讲解方法 新课标中把“解方程的教学”知识放在小学五年级上册,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所以教学上应该以四则运算思路解方程为主要教学方法,把等式的基本性质作为辅助方法。在课堂的教学中应以“教师提供素材―学生尝试解决―学生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小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程的解法。 小学阶段学习的方程,主要以四则运算各部分关系作为解答思路,与中学的解方程方法是有区别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步一步由简单到复杂地解答方程。 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强调四则运算的知识,强化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为解方程的学习积累基础。接下来在解方程内容的编排上,要以四则运算的关系为主要的解题方向,即每道题都要求用四则运算的逆运算来解决,以等式的性质为辅助方向,在学生熟练运用四则运算关系解决方程的情况下,教师再次启发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题。要求学生必须能熟练用四则运算的关系来解方程,把四则运算解方程的教学作为重点教学,这样学生对和的形式就可以轻松解决了,同时把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作为学生解方程的一种体验方法,这样也可以和中学的解方程知识达到衔接的效果。 四、重视基础,有针对性地练习 教学方法侧重的方向不同,练习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对于以四则运算为主要方向的教学方法,练习的侧重点当然在四则运算上比较多一些,对于以等式的性质为主要方向的教学方法,侧重点就主要放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上。教师要向学生清楚讲解“四则运算的逆运算”和“等式的基本性质”这两种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练习。 练习过程中,要有阶段性地做出要求。刚开始时,要严格要求格式、步骤等,随着学生对解方程步骤的熟练掌握,那些繁琐的步骤也可以慢慢地省略。

小学数学教案:简易方程

解简易方程(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例2、例3,完成第109页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 ±b=c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新课。 1.教学例2。 投影片出示例2的图,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怎样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呢。 问:我们学过方程的含义,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呢?(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那么,要列方程就是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观察这幅图,从图中看出每盒彩色粉笔有多少支?(X 支。)3盒彩色粉笔有多少支?(3X 支。)另外还有多少支?(4支。)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粉笔?(40支。)那么,怎样把这幅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表示出来呢?(3X +4=40) 谁能再说一说这个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每盒彩色粉笔有X 支,3盒彩色粉笔加上另外的4支,一共是40支。)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如何解这个方程。 问:如果方程是X +4=40,可以怎么想?根据什么来解?(可以把原方程看作“加数+加数=和”的运算,因此,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 讲解:同样,我们可以先把3X 看作一个加数,(板书:加数3X +加数4=和 40)这样也可以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得出:3X=40-4,再得出3X=36。 教师在黑板板书也解此方程的前两步,下面的解法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 小结例2:解答例2,先要根据图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然后解这个方程。解方程时,关键是要先把3X 看作是一个数,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3X 等于多少,再求出X 等于多少就得出这个方程的解是多少。 2.教学例3。 尝试练习:解方程18-2X=5。 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做完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问:这个方程你是怎样解的?先怎样做,再怎样做,根据是什么?(先把2X 看作一个数,再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得出2X=18-5,2X=13,X=6.5)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把解方程的过程板书黑板上。接着,出示例3:解方程6×3-2X=5。 问:例3的方程与我们刚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

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小升初专题:解方程

小升初专题:解方程 一、字母的运算 =+x x 2 =-x x 312 =-x x %354 3 =+x x 56 =-x x 5.0%75 =+a a 5.23 =+x x %33%25 =-x x 5 3 3 =++x t x 543 =-+t x t 243 =+--t x t x 2 7 326 =-+x x 5367 二、去括号(主要是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和加减法的运算性质) 1.=+)(c b a 2.=++)(c b a =-+)(c b a 3.=+-)(c b a =--)(c b a 三、应用上面的性质去掉下面各个式子的括号,能进行运算的要进行运算。 =-)3(3x =-)3 2 6(21x =++)23(12x =-+)3 2 61(65x =--)3(5x =+-)1(27x =++)12 3 (4183x x =--)312(36x x x =+++)62(31)43(21x x =--+)2 1 2(21)58(41x x

四、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定义: ,叫做等式; 2.等式的性质: (1)等号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号的左右两边仍相等; 用字母表示为:若a=b ,c 为任意一个数,则有a+c=b+c(a-c=b-c); (2)等号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等号的左右两边仍相等; 用字母表示为: ; (3)等号的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号的左右两边仍相等。 用字母表示为: ; 五、方程 1.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满足方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六、解方程 1.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 575 7557 5=-=-=-+=+x x x x 解: 3 39934534 54435 43=÷==+=+=+-=-x x x x x x 解: 如果把画框的部分省略,我们把一个数从等号的左边移到右边的过程,叫做移项,注意把一个数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时,原来是加的变成减,原来是减的变成加号。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一)》教案教学设计22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一)》教案教学设计 李金良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解方程的第1课时,要求学生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设计首先采用“先试后教,先做后说”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从复习天平平衡的原理入手,产生质疑,然后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师生共同探讨解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探索交流解方程的方法。 2(规范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养成规范书写,认真检验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对书写格式进行要求,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通过安排小组对解方程的检验进行交流,明确检验的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猜球游戏。 (出示一个不透明的盒子,让学生猜里面有几个球;学生可以任意猜) 师:你们能准确说出盒子里有几个球吗, 生:不能~(师引导学生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球的个数) (课件出示教材67页例1情境图)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师:你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板书:x,3,9) 2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游戏导入新课,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1)独立思考:盒子里有几个球,x的值是多少,(由于数据较小,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出结果) (2)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这里给予学生一定思考和交流的时间,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全班交流:x的值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 预设生1: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9,3,6。 生2:想6,3,9,所以x,6。 生3:把9分成6和3,想x,3,6,3,所以x,6。 生4: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就得到x,6。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少~前3个同学都是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或数的分成想出了答案。第4个同学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他的想法对吗,我们可以来验证一下。 3 (4)操作验证:师拿出课件演示中的天平实物。(天平左边有一个不透明盒子和3个球,右边有一个相同的透明的盒子,里面有9个球,天平平衡) 师:现在谁来试一试,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球,天平会怎么样,(学生拭目以待,跃跃欲试) 学生操作演示,天平平衡。 2(指导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方程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解方程 教学内容: 数学书P57,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学习。 1、解决问题。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 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

右两边相等。 2、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3、练习。(做一做) 齐读题目要求。 怎么判断X=3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5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5x =5×3 =15 =方程右边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x=2是不是方程5x=15的解。 二、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