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形问题的边界值测试用例

三角形问题的边界值测试用例

三角形问题的边界值测试用例
三角形问题的边界值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二(2)一、题目

?黑盒测试之边界值分析

二、实验环境

?PC机一套,要求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

?Eclipse开发环境

三、实验数据

针对“三角形问题”的测试

表5 三角形问题的边界值测试用例

针对“星期几问题”的测试

表6 星期几问题的边界值测试用例

四、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暂无问题

五、实验心得体会

并不清楚边界值的含义,有待改进

软件测试三角形问题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步骤 1) 1. 打开c与C++程序糸统平台,编与有关二角形冋题的相关程序。 2. 对程序进行语句覆盖测试。 3. 对程序进行判定覆盖测试。 4. 对程序进行分支条件测试。 5. 对程序进行分支条件组合测试。 6. 进行用例设计。选择分支覆盖测试的方法进行测试。 二?程序分析 1.程序代码 #in clude<> 2) main() 3) { 4) int A,B,C; 实验5) printf(" 请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 分析6) sca nf("%d %d %d",&A,&B,&C); 7) if((A>0&&B>0&&C>0)&&( (A+B)>C&&(A+C)>B&&(B+C)>A)) 8) { 9) if(A==B&&A==C) 10) printf(" 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n"); 11) else 12) if((A==B&&B!=C)||(B==C&&B!=A)||(A==C&&A!=B)) 13) printf(" 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n"); 14) else 15) printf(" 该三角形是普通三角形!\n"); 16) } 17) else 18) { 19) prin tf("ERROR!\n"); 20) return mai n();

22) } 2. 程序流程图 根据代码绘制程序流程图,各边编号为 a , b , c , d , e , f 。如图1 3. 分析 程序主要是根据三个整数a , b , c ,构成一个三角形判定三角形的类 型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普通三角形还是构成不了三角形。 要求输入的三个整数都是正数,三边都是大于等于 1,小于等于100, 且a+b>c,a+c>b,b+c>a,才能进行以后的判断。否则输出“ ERROR!,返回 主程序。重新输入三个整数 a , b , c 。然后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如果 a=b

案例 白盒测试中的边界值测试

案例白盒测试中的边界值测试 白盒测试中需要重点测试哪些边界值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测试数据类型的边界值,如整型的范围、单精度数的范围等。 测试数组的边界值。 测试分支判断语句的边界值:如if(a>=0)中的a=0。 1.数据类型的边界值 任何数据类型在内存中都是有一定的存储空间的。例如C语言分为DOS平台和 如果是在Turbo C(DOS环境)里面定义了一个整型变量,就需要测试这个整型变量的数值是否超出了-32768—32767这个范围;而如果是在VC(Windows 环境)里面定义了一个整型变量,就需要测试这个整型变量的数值是否超出了-2147485648—2147483647这个范围。 现看一个数据类型边界值测试的例子: #incldue void main() { int a=32765; int b=3; int c; c=a+b;;

printf(“%d”,c); } 假设该程序是用DOS环境下的Turbo C开发的,则求得的c值为32768超出了这个范围,当然不能正确打印。 启发:a和b作为两个整形变量,它们没有超出范围,而a和b计算之后的结果却超出了边界值,这也是程序员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数组的边界值 当测试数组时要重点测试其边界值,防止产生数组越界的问题,请看下面的例子: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5]; int i=0; for(i=0;i<=5;i++) scanf(“%d”,&a[i]); //输入数组5个元素 for(i=1;i<5;i++) printf(“%d”,a[i]); //打印数组5个元素 } 上面程序中循环时i的取值有问题。 ?第一个for循环:for(i=0;i<=5;i++),i值从0到5,赋给a[i]就变成了a[0]到a[5];而数组a[5]的范围却是从a[0]到a[4],没有a[5]这个 元素,这就是越界问题。它会有什么后果呢?我们事先在内存中只给a[5] 分配了5个整型元素所占的空间,而在用scanf语句输入时,却要输入 6个元素,那么多输入的这一个元素存在哪里呢?只能存在与数组a[5] 相邻的内存空间,而这一空间是没有提前分配的,其中不一定存储什么 样的数据,因此就比较危险,可能幼年期内存溢出的错误。 ?第二个for循环:for(i=1;i<5;i++),i值从1到4,输出a[1]到a[4],显然把a[0]这一数组元素漏掉了,虽然这一问题不是数组越界问题,但 也属于边界值出了问题。 可以将程序修改如下: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5]; int i=0; for(i=0;i<5;i++) scanf(“%d”,&a[i]); //输入数组5个元素 for(i=0;i<5;i++) printf(“%d”,a[i]); //打印数组5个元素 }

软件测试用例实例非常详细

1、兼容性测试在大多数生产环境中,客户机工作站、网络连接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具体硬件驱动程客户机工作站可能会安装不同的软件例如,应用程序、规格会有所不同。序等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运行许多不同的软件组合,从而占用不同的资源。测试目的 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外设应用软件结果配置说明 Window2000(S) 服务器 WindowXp Window2000(P) Window2003 TestCase_LinkWorks_WorkEvaluate 用例编号LinkWorks项目名称WorkEvaluate模块模块名称研发中心-质量管理部项目承担部门 用例作者2005-5-27 完成日期质量管理部本文档使用部门评审负责人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注:本文档由测试组提交,审核由测试组负责人签字,由项目负责人批准。 历史版本: 备注起止日期参与者作者状态/版本 V1.1 1.1. 疲劳强度测试用例

强度测试也是性能测试是的一种,实施和执行此类测试的目的是找出因资源不足或资源争用而导致的错误。如果内存或磁盘空间不足,测试对象就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在正常条件下并不明显的缺陷。而其他缺陷则可能由于争用共享资源(如数据库锁或网络带宽)而造成的。强度测试还可用于确定测试对象能够处理的最大工作量。 测试目的 测试说明 用户并发设置添加10连续运行8前提条件小时,输出/响应输入测试需求/动作是否正常运行1 2小时功能4小时6小时8 小时 2小时功能1 4小时6小时 小时8 一、功能测试用例 此功能测试用例对测试对象的功能测试应侧重于所有可直接追踪到用例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测试需求。这种测试的目标是核实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检索是否正确,以及业务规则的实施是否恰当。主要测试技术方法为用户通过GUI(图形用户界面)与应用程序交互,对交互的输出或接受进行分析,以此来核实需求功能与实现功能是否一致。

测试用例实例—常见功能测试点

测试用例实例--常见功能测试点 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个人认为此文对于“软件常用功能测试点”总结的很好,特此摘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1. 登陆、添加、删除、查询模块是我们经常遇到的,这些模块的测试点该如何考虑 1)登陆 ①用户名和密码都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②用户名和密码都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③用户名符合要求,密码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④密码符合要求,用户名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⑤用户名或密码为空 ⑥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不存在的密码 ⑦数据库中存在的用户名,错误的密码 ⑧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存在的密码 ⑨输入的数据前存在空格 ⑩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以后按[enter]是否能登陆 ------------------------------------------------------------------------------------------------------ 2) 添加 ①要添加的数据项均合理,检查数据库中是否添加了相应的数据 ②留出一个必填数据为空

③按照边界值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设计其他输入项的测试用例 ④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有错误提示 ⑤是否支持table键 ⑥按enter是否能保存 ⑦若提示不能保存,也要察看数据库里是否多了一条数据 ------------------------------------------------------------------------------------------------------ 3) 删除 ①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然后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删除 ②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并不存在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③输入一个格式错误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④输入的正确数据前加空格,看是否能正确删除数据 ⑤什么也不输入 ⑥是否支持table键 ⑦是否支持enter键 ------------------------------------------------------------------------------------------------------ 4)查询 精确查询:

三角形问题- 等价类法(实验报告)2011-9-27

一、实验环境 Visual C++ 6.0软件环境 二、实验原理 软件测试是通过运行所开发的软件产品,识别和控制软件缺陷,以验证和确认用户需求已得到满足的过程。 三、给出三角形等价类表和测试用例表? 三角形问题:输入三个整数a、b、c分别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现通过程序判断由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的类型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特殊的还有直角三角形)以及构不成三角形。现在要求输入三个整数a、b、c,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1 1≤a≤100 条件4 a≤b+c 条件2 1≤b≤100 条件5 b≤a+c 条件3 1≤c≤100 条件6 c≤a+b

解:(开发程序清单) #include int i = 0; void main(void){ while(i==0) { int a,b,c; cout<<"请输入3个整数:"<>a>>b>>c; if (!(a+b<=c||a+c<=b|| b+c<=a)&&(a>=1&&a<=100)&&(b>=1&&b<=100)&&(c>=1&&c<=100)) { if (a==b && a==c) cout<<"等边三角形"<100) cout<<"a="<100) cout<<"b="<100) cout<<"c="<=b+c) cout<<"不满足a=a+c) cout<<"不满足b=b+a) cout<<"不满足c

最新软件测试用例实例(非常详细)

1、兼容性测试 在大多数生产环境中,客户机工作站、网络连接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具体硬件规格会有所不同。客户机工作站可能会安装不同的软件例如,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等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运行许多不同的软件组合,从而占用不同的资源。测试目的 配置说明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外设应用软件结果 服务器Window2000(S) WindowXp Window2000(P) Window2003 用例编号TestCase_LinkWorks_WorkEvaluate 项目名称LinkWorks 模块名称WorkEvaluate模块 项目承担部门研发中心-质量管理部 用例作者 完成日期2005-5-27 本文档使用部门质量管理部 评审负责人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注:本文档由测试组提交,审核由测试组负责人签字,由项目负责人批准。历史版本: 版本/状态作者参与者起止日期备注

V1.1 1.1. 疲劳强度测试用例 强度测试也是性能测试是的一种,实施和执行此类测试的目的是找出因资源不足或资源争用而导致的错误。如果内存或磁盘空间不足,测试对象就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在正常条件下并不明显的缺陷。而其他缺陷则可能由于争用共享资源(如数据库锁或网络带宽)而造成的。强度测试还可用于确定测试对象能够处理的最大工作量。 测试目的 测试说明 前提条件连续运行8小时,设置添加10用户并发 功能1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 功能1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 一、功能测试用例 此功能测试用例对测试对象的功能测试应侧重于所有可直接追踪到用例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测试需求。这种测试的目标是核实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检索是否正确,以及业务规则的实施是否恰当。主要测试技术方法为用户通过GUI(图形用户界面)与应用程序交互,对交互的输出或接受进行分析,以此来核实需求功能与实现功能是否一致。

精选软件测试笔试题目及答案

精选软件测试笔试题目及答案 软件测试去面试的时候都会做哪些题目呢?下面是收集的精选软件测试笔试题目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1、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者联合测试,请简述集成测试的主要内容? (1)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候,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2)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3)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父功能; (4)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 (5)单个模块的误差累积起来,是否会放大,从而达到不能接受的程度。 2、简述集成测试与系统测试关系?

(1)集成测试的主要依据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的主要依据是需求设计说明书; (2)集成测试是系统模块的测试,系统测试是对整个系统的测试,包括相关的软硬件平台、网络以及相关外设的测试。 3、软件测试的文档测试应当贯穿于软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其中用户文档是文档测试的重点。那么软件系统的用户文档包括哪些? 用户手册 安装和设置指导 联机帮助 指南、向导 样例、示例和模板 授权/注册登记表 最终用户许可协议

4、软件系统中除用户文档之外,文档测试还应该关注哪些文档? 开发文档 软件需求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说明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管理文档 项目开发计划 测试计划 测试报告

开发进度月报 开发总结报告 5、简述软件系统中用户文档的测试要点? (1)读者群。文档面向的读者定位要明确。对于初级用户、中 级用户以及高级用户应该有不同的定位 (2)术语。文档中用到的术语要适用与定位的读者群,用法一致,标准定义与业界规范相吻合。 (3)正确性。测试中需检查所有信息是否真实正确,查找由于 过期产品说明书和销售人员夸大事实而导致的错误。检查所有的 目录、索引和章节引用是否已更新,尝试链接是否准确,产品支 持电话、地址和邮政编码是否正确。 (4)完整性。对照软件界面检查是否有重要的分支没有描述到,甚至是否有整个大模块没有描述到。 (5)一致性。按照文档描述的操作执行后,检查软件返回的结 果是否与文档描述的相同。 (6)易用性。对关键步骤以粗体或背景色给用户以提示,合理

软件测试经典案例

软件测试-测试用例的经典例子 一、等价类划分 问:某程序规定:"输入三个整数 a、 b、 c分别作为三边的边长构成三角形。通过程序判定所构成的三角形的类型,当此三角形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时,分别作计算… "。用等价类划分方法为该程序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三角形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解: 分析题目中给出和隐含的对输入条件的要求: (1)整数 (2)三个数 (3)非零数 (4)正数 (5)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6)等腰 (7)等边 如果 a、 b 、 c满足条件( 1 ) ~ ( 4 ),则输出下列四种情况之一: 1)如果不满足条件(5),则程序输出为 " 非三角形 " 。 2)如果三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7),则程序输出为 " 等边三角形 " 。 3)如果只有两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6),则程序输出为 " 等腰三角形 " 。

4)如果三条边都不相等,则程序输出为 " 一般三角形 " 。列出等价类表并编号

覆盖有效等价类的测试用例: a b c覆盖等价类号码 3 4 5(1)--(7) 4 4 5(1)--(7),(8) 4 5 5(1)--(7),(9) 5 4 5(1)--(7),(10) 4 4 4(1)--(7),(11)覆盖无效等价类的测试用例: 二、边界值分析法 NextDate函数的边界值分析测试用例

在NextDate函数中,隐含规定了变量mouth和变量day的取值范围为1≤mouth≤12和1≤day≤31,并设定变量year的取值范围为 1912≤year≤2050 。

三、错误推测法 测试一个对线性表(比如数组)进行排序的程序,可推测列出以下几项需要特别测试的情况: I.输入的线性表为空表; II.表中只含有一个元素; III.输入表中所有元素已排好序; IV.输入表已按逆序排好; V.输入表中部分或全部元素相同。 四、因果图法 有一个处理单价为5角钱的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其规格说明如下:若投入5角钱或1元钱的硬币,押下〖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若售货机没有零钱找,则一个显示〖零

边界值分析法案例

1.边界条件测试 边界条件是指软件计划的操作界限所在的边缘条件。 程序在处理大量中间数值时都是对的,但是可能在边界处出现错误。比如数组的[0]元素的处理。想要在Basic中定义一个10个元素的数组,如果使用Dimdata(10) AsInteger,则定义的是一个11个元素的数组,在赋初值时再使用For i =1 to 10 ...来赋值,就会产生权限,因为程序忘记了处理i=0的0号元素。 数据类型:数值、字符、位置、数量、速度、地址、尺寸等,都会包含确定的边界。 应考虑的特征:第一个/最后一个、开始/完成、空/满、最慢/最快、相邻/最远、最小值/最大值、超过/在内、最短/最长、最早/最迟、最高/最低。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边界条件。 根据边界来选择等价分配中包含的数据。然而,仅仅测试边界线上的数据点往往不够充分。提出边界条件时,一定要测试临近边界的合法数据,即测试最后一个可能合法的数据,以及刚超过边界的非法数据。以下例子说明一下如何考虑所有可能的边界: -------------------------------------------------------------------------------- 如果文本输入域允许输入1-255个字符。 尝试:输入1个字符和255个字符(合法区间),也可以加入254个字符作为合法测试。 输入0个字符和256个字符作为非法区间。 -------------------------------------------------------------------------------- 如果程序读写软盘 尝试:保存一个尺寸极小,甚至只有一项的文件。 然后保存一个很大的——刚好在软盘容量限制之内的文件。

软件测试用例实例(非常详细)汇总

软件测试用例实例(非常详细)汇总

1、兼容性测试 在大多数生产环境中,客户机工作站、网络连接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具体硬件规格会有所不同。客户机工作站可能会安装不同的软件例如,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等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运行许多不同的软件组合,从而占用不同的资源。 测试 目的 配置说明操作系 统 系统 软件 外设应用软件结果 服务器Windo w2000( S) Windo wXp Windo w2000( P) Windo w2003 用例编号TestCase_LinkWorks_W orkEvaluate 项目名称LinkWorks

1.1.

1.2. 疲劳强度测试用例 强度测试也是性能测试是的一种,实施和执行此类测试的目的是找出因资源不足或资源争用而导致的错误。如果内存或磁盘空间不足,测试对象就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在正常条件下并不明显的缺陷。而其他缺陷则可能由于争用共享资源(如数据库锁或网络带宽)而造成的。强度测试还可用于确定测试对象能够处理的最大工作量。测试目的 测试说明 前提条件连续运行8小时,设置添加 10用户并发 测试需求输入/ 动作 输出/响应是否正常运行 功能1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功能1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 一、功能测试用例 此功能测试用例对测试对象的功能测试应侧重于所有可直接追踪到用例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测试需求。这种测试的目标是核实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检索是否正确,以及业务规则的实施是否恰当。主要测试技术方法为用户通过GUI (图形用户界面)与应用程序交互,对交互的输出或接受进行分析,以此来核实需求功能与实现功能是否一致。 用例标识LinkWorks_ WorkEvaluate _02 项目 名称 https://www.doczj.com/doc/816609444.html, 开发人员模块 名称 WorkEvaluate 用例参考工作考核系统界面设计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的学习 (2016/2/29--------2016/3/6)本周是我来北京学习的第二周,通过对上周等价类划分法的学习是我深深感受到了,在做功能测试时,测试用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试效率和质量。一个好的测试用例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有效节省公司的有限资源。 我相信大家在开发一个软件的时候,循环结构可能会不厌其烦的出现在你的程序设计中。下面就是一个循环结构的代码片段: int i = 0; while(i < 10){ System.out.println(i); //输出变量的值 i++; //变量的值增加1 } 其执行流程为: 1、执行int I = 0; 2、判断i<10 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则结束,否则执行 下一步 3、输出变量i 的值 4、i 的值增加1 5、跳转到步骤2 继续执行 代码很简单,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那么,大家知道这

段代码在黑盒测试中如何来确定I<10中的关系运算符是<、>、还是>=、<=呢?很多人可能已经想到了就是几个关键性的数据:9、10、11。 通过这个小例子,大家也许就明白了什么是边界值分析法。即: 1)如果输入(输出)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则应该以该范围的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2)如果输入(输出)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小个数少一,比最大个数 多一的数作为测试数据; 3)如果程序规格说明书中提到的输入或输出是一个有序的集合,应该注意选取有序集合的第一个和最 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数据; 4)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当选择这个内部数据结构的边界上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边界值测试

“三角形问题”边界值测试

“日期处理”边界值测试判断闰年 计算下一天 计算上一天

测试结果中1990年1月28日的上一天在显示结果中没有显示,截图如下: 分析原因:在程序中计算上一天的函数中对于当月份等于1是只考虑了1月份的第1日,而忘记考虑1月份的其他日期,所以导致当输入1月28日时没有出现上一日的结果。 计算星期几

离生日12月31日的天数

佣金计算”边界值测试 实验总结: 此次的实验主要是对三角形问题,日期处理问题,佣金计算问题的程序分别进行边界值测试,在实验中,我对自己的三个程序分别进行了一般边界值测试,三角形问题中通过对设计用例的测试结果显示预测输出和测试结果全部符合没有出现问题,在日期处理问题中,计算上一日的过程中1900年1月28日的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有不同,程序中出现了错误,通过分析,由于对1月份的处理过程中没有对1月份的除第一日以外的其他的值进行处理,所以出现了错误,其他的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都是相符的。在佣金计算中,预期输出与测试结果都相符。通过此次的实验我学会了对于一般边界值测试的分析方法及过程,在测试过程开始之前要先对参数进行范围的确定,然后根据一般边界值测试的方法和参数设计用例。 通过实验总结的一般边界值测试法的优缺点: 优点: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更准确的知道错误点,能够更快的确定程序中由于什么错误而导致了结果与预期的输出不相符。同时测试的用例较少但是能够基本的找出程序中的错误。 缺点:测试用例不够全面,只能找到程序中的基本错误,不能够全面的对程序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用例对于程序的结构分析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软件测试中UI测试及其测试用例设计

界面是软件与用户交互的最直接的层,界面的好坏决定用户对软件的第一印象。而且设计良好的界面能够引导用户自己完成相应的操作,起到向导的作用。同时界面如同人的面孔,具有吸引用户的直接优势。设计合理的界面能给用户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和成功的感觉,相反由于界面设计的失败,让用户有挫败感,再实用强大的功能都可能在用户的畏惧与放弃中付诸东流。目前界面的设计引起软件设计人员的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直到最近网页制作的兴起,才受到专家的青睐。而且设计良好的界面由于需要具有艺术美的天赋而遭拒绝。 目前流行的界面风格有三种方式:多窗体、单窗体以及资源管理器风格,无论那种风格,以下规则是应该被重视的。 按钮名称应该易懂,用词准确,屏弃没楞两可的字眼,要与同一界面上的其他按钮易于区分,能望文知意最好。理想的情况是用户不用查阅帮助就能知道该界面的功能并进行相关的正确操作。 易用性细则: 1) 完成相同或相近功能的按钮用Frame框起来,常用按钮要支持快捷方式。 2) 完成同一功能或任务的元素放在集中位置,减少鼠标移动的距离。 3) 按功能将界面划分局域块,用Frame框括起来,并要有功能说明或标题。 4) 界面要支持键盘自动浏览按钮功能,即按Tab键的自动切换功能。 5) 界面上首先应输入的和重要信息的控件在Tab顺序中应当靠前,位置也应放在窗口上较醒目的位置。 6) 同一界面上的控件数最好不要超过10个,多于10个时可以考虑使用分页界面显示。 7)分页界面要支持在页面间的快捷切换,常用组合快捷键Ct r l+Tab 8) 默认按钮要支持Ent er及选操作,即按Ent er后自动执行默认按钮对应操作。 9) 可写控件检测到非法输入后应给出说明并能自动获得焦点。 10) Tab键的顺序与控件排列顺序要一直,目前流行总体从上到下,同时行间从左到右的方式。 11) 复选框和选项框按选择几率的高底而先后排列。 12) 复选框和选项框要有默认选项,并支持Tab选择。 13) 选项数相同时多用选项框而不用下拉列表框。 14) 界面空间较小时使用下拉框而不用选项框。 15) 选项数叫少时使用选项框,相反使用下拉列表框。

软件测试 边界值测试 实验报告

武 夷 学 院 实验报告 数学与计算机系 课程名称: 软件测试 实验题目: 边界值测试 学生班级: 09级计科一班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200940110 指导教师: 刘靖 完成日期: 2011.10.11

实验二边界值测试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熟悉黑盒测试的边界值测试方法,并初步具备针对功能的测试用例设计。 二、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微型计算机。 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Microsoft V isual Studio 2005等。 三、实验内容 题目一:三角形问题 输入三个整数a、b、c,分别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通过程序判断这三条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如果能构成三角形,则判断三角形的类型(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要求输入三个整数a、b、c,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a≤200;1≤b≤200;1≤c≤200。 题目二:找零钱最佳组合问题 假设商店货品价格(R)皆不大于100 元(且为整数),若顾客付款在100 元内 (P) ,求找给顾客最少货币个(张)数?(货币面值50 元10 元,5 元,1 元四种)1.请用针对输入域的边界值分析法对三角形问题设计测试用例,并将这次测试和三角形问题的第一次测试做一下比较分析。 2.请用针对输出域的边界值分析法对找零钱最佳组合问题设计测试用例,并将这次测试和找零钱最佳组合问题的第一次测试做一下比较分析。 四、实验步骤 1.针对输入域用边界值分析法对三角形问题设计测试用例 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分析各变量取值 (2)测试用例数 (3)设计测试用例边界值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4)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报告发现的问题 (5)将这次测试和三角形问题的第一次测试做一下比较分析。

边界值法练习题

1.请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三角形问题的测试用例 2.在三角形问题描述中,除了要求边长是整数外,没有给出其它的限 制条件。在此,我们将三角形每边边长的取范围值设值为[1, 100] 。边1,边2,边3,还是a、b、c 按钮名称【提交】。 边界值:0,1,2,99, 100, 101

2.请用边界值分析法写出NextDate函数的测试用例 3.在NextDate函数中,隐含规定了变量mouth和变量day的取值范围为1≤mouth≤12和1≤day≤31,并设定变量year的取值范围为1912≤year≤2050 。 边界值:year 取 1911 1912 1913 1990 2049 2050 2051 mouth取 -1 1 2 11 12 13 day取 0 1 2 30 31 32 测试用例:

3.邮箱用户名:6~18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下划线,以字母开头,用户名以字母或数字结尾,用户名中必须包含@符号,@符号后可以为数字、字母,邮箱以或或.结尾

根据要求可以确定5个有效等价类和6个无效等价类 邮箱用户名测试用例:

等等(8)(9)(10)(11)任意两个、三个、四个组合都是错误的邮箱用户名。 4. 假设商店货品价格(R) 都不大于100元(且为整数),若顾客付款(P)在100元内,现有一个程序能在每位顾客付款后给出找零钱的最佳组合(找给顾客货币张数最少)。假定此商店的货币面值只包括:50元(N50)、10元(N10)、 5元(N5)、1元(N1) 四种。 请结合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为上述程序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用例。 有效等价类: 0 < R < = 100 ,R<= P <= 100 R :货币价格 无效等价类:R > 100 or R<=0 ,p>100 or p 100 or R<=0 ,

软件测试标准和测试用例汇总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2.1白盒测试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2.6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2.7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2.8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测试工作流程 三、开发—测试流程

程序员 测试员BUG管理 关闭BUG 得到BUG 修改BUG 版本更新新的开发任务 得到新版本 提交新BUG 验证BUG 执行新的测试任务BUG审核 定期检查、审核BUG 定期编译 说明: 1、新版本提供时间,由程序员与测试员按实际情况协调; 2、BUG 审核的范围包括对BUG 的抽查;对标注为不修改或待讨论BUG 的管理; 3、软件涉及到功能性修改时,应该先提供修改设计说明,讨论通过后方可进行修改。 四、测试角色与职责 角色 职责范围 管理 负责测试全过程组织管理 分析 负责进行测试分析、编写测试用例 执行 执行测试任务 文档管理 负责对测试文档、开发文档管理 五、BUG 主要参数 1、当前状态 记录BUG 的状态,包括已修改、未修改、已验证。 2、严重程度 BUG 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级别 级别一:死机,数据丢失,主要功能完全丧失,系统悬挂 级别二:主要功能丧失,导致严重的问题,或致命的错误声明

软件测试案例库

软件测试技术 案例库

案例一:错误报告与管理 一、案例目的 1.熟悉错误报告的编写内容 2.熟悉错误管理的工作流程 3.了解测试管理的内容 二、案例内容: 1.测试酒店管理系统,编写有一定质量的错误报告 2.使用TestDirector测试管理软件,熟悉需求管理、测试计划、执行测试、错误管理 三、案例步骤: ?任务一:提交软件测试中发现的错误 1、安装酒店管理系统,测试该系统,针对所发现的错误,记录并提交错误以便开发人员 修改。 ?任务二:寻找软件测试中错误的触发条件,并编写有一定质量的错误报告。 1、1、测试酒店管理系统,根据任务一中提交错误报告存在的问题,重新编写错误报告, 错误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如下: 3、测试中需要考虑错误重现 4、错误报告通过TestDirector软件进行管理 ?TestDirector使用: ●●使用前设置 1、断开网络连接。在屏幕底部的工具栏上选择“本地连接”图标,右键点击,选择“禁 用”。 2、把计算机名改为“JF82-55”。控制面板—〉系统—〉网络标识—〉属性,修改计算机 名,重启机器。 3、启动TestDirector的相应服务。在控制面板中选择管理工具—〉组件服务—〉“本地 计算机上的服务”—〉选中“Advanced TestDirector Startstop Servic4e”—〉点右键选“启动”。 4、启动TestDirector。在屏幕底部的工具栏上出现粉红色图标TestDirector,右键选中并 点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Start TestDirector”。 5、从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TestDirector7、6,出现屏幕如图3-1。

软件测试用例分析 习题完美整合版汇总

场景分析法 一、以答题业务为例: 1.答对题目增加题目积分,积分达到设定值时奖励一个礼包; 2.取题规则为随机不重复; 3.答错题目后答新题. 开始答题 是否存在 有效题目 提供题目及备选答案 答案是否 正确 增加题目积分 积分大于或等于设定值?给予无有效题目提示 结束奖励一个礼包

1.确定基本流与备选流 基本流: 步骤1. 开始答题 步骤2. 判断是否存在有效题目,存在有效题目,处理:提供题目及备选答案 步骤3. 用户答题并答对题目,增加用户相应积分。 步骤4. 判断积分是否达到设定值,达到,获取一个礼包,流程结束。 备选流1: 不存在有效题目 基本流步骤2时,题库不存在未答题目,处理:给予无有效题目提示,流程结束。备选流2: 答错题目 基本流步骤3时,答错题目,处理:提示用户答错题目,回到基本流步骤2 备选流3:答题后积分达不到设定值 基本流步骤4时,答对题后积分仍达不到设定值,处理:回到基本流步骤2 2.确定以下用例场景: 3.通过从确定执行用例场景所需的数据元素入手构建矩阵

4.设计数据,把数据填入上面的用例表中 二、下图所示是ATM例子的流程示意图。

2.场景设计:下表所示是生成的场景。 3.用例设计

4.测试用例表

三、用户进入一个在线购物网站进行购物,选购物品后,进行在线购买,这时需要使用账号登录,登录成功后,进行付钱交易,交易成功后,生成订购单,完成整个购物过程。 第一步:确定基本流和备选流 基本流:登录在线网站→选择物品→登录账号→付款→生成订单; 备选流1:账户不存在; 备选流2:账户密码错误; 备选流3:用户账户余额不足; 备选流4:用户账户没钱。 第二步: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确定场景 场景1成功购物:备选流; 场景2账号不存在:基本流,备选流1; 场景3账号密码错误:基本流,备选流2; 场景4账户余额不足:基本流,备选流3; 场景5账户没钱:基本流,备选流4。 第三步: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ID 场景/条件账号密码 用户账 号余额 预期结果 1 场景1:成功购物V V V 成功购物 2 场景2:账号不存在 1 n/a n/a 提示账号不存在 3 场景3:账号密码错误 (账号正确,密码错误)V 1 n/a 提示账号密码错误,返 回基本流步骤3 4 场景4:用户账号余额不 足V V 1 提示用户账号余额不 足,请充值 5 场景5:用户账号没钱V V 1 提示用户账号没有钱, 请充值 第四步:设计测试数据 测试用例ID 场景/条件账号密码 用户账 号余额 预期结果 1 场景1:成功购物Test 123456 800 成功购物,账号余额减少 100元 2 场景2:账号不存在aa n/a n/a 提示账号不存在 3 场景3:账号密码错误 (账号正确,密码错误)Test 111111 n/a 提示账号密码错误,返回 基本流步骤3 4 场景4:用户账号余额不 足Test 123456 50 提示用户账号余额不足, 请充值 5 场景5:用户账号没钱Test 12345 6 0 提示用户账号没有钱,请 充值

软件测试案例分析完整版

软件测试案例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对软件测试理解 软件测试作为软件质量保证的一种重要方法,近些年来, 软件测试越来越受到产业界、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重视。软件测试,描述一种用来促进鉴定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质量的过程。换句话说,软件测试是一种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间的审核或者比较过程。软件测试的经典定义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 1软件测试的方法 黑盒测试 在黑盒测试(或称功能测试)中,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表现,其目的是确定程序的输入与输出是否与其规格一致,力图发现以下几类错误: 是否有不正确或遗漏了的功能?在接口上,输入能否正确地接受?能否正确地输出结果? 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例如数据文件)访问错误?性能上是否能满足要求? 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 黑盒测试的主要缺点是依赖于规格的正确性(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和需要采用所有可能的输入作为测试用例才能保证模块的正确性。 白盒测试 在该方法对软件的过程性细节做细致检查,对程序所有逻辑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确定实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测试用例从程序的逻辑中产生。确定程序逻辑覆盖有几条原则,其中之一是语句覆盖,要求程序中的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这条原则是必要的,但不充分,因为部分错误并不能检测出来。 从上至下测试 从上至下测试从程序的顶点模块开始,然后逐步对较低级的模块进行测试。为了模仿被测试模块的低级模块,需要哑模块或桩子模块。从上至下测试的主要好处就是排除了系统测试和集成,它可以让人们看见系统的早期版本并证明系统的正确性。它的效果之一可以提高程序员的士气。从上至下测试的主要缺点是需要桩子模块,并

三角形问题测试报告

三角形问题测试报告 1、简介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三角形问题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开发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老师。 1.2项目背景 本项目为软件测试专周任务。 1.3术语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等价类划分: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用例。每一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代码的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盒子指的是被测试的软件,白盒指的是盒子是可视的,你清楚盒子内部的东西以及里面是如何运作的。"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贯穿程序的独立路径数是天文数字。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1.4参考资料 《软件测试教程第2版》《软件测试入门与提高》《软件测试实例分析》 2、测试概要 2.1程序流程图

黑盒测试--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

黑盒测试--边界值分析方法: 一.方法简介 1.定义: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2.与等价划分的区别 1)边界值分析不是从某等价类中随便挑一个作为代表,而是使这个等价类的每个边界都要作为测试条件。 2)边界值分析不仅考虑输入条件,还要考虑输出空间产生的测试情况。 3.边界值分析方法的考虑: 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4.常见的边界值 1)对16-bit 的整数而言 32767 和 -32768 是边界 2)屏幕上光标在最左上、最右下位置 3)报表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 4)数组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5)循环的第 0 次、第 1 次和倒数第 2 次、最后一次 5.边界值分析 1)边界值分析使用与等价类划分法相同的划分,只是边界值分析假定错误更多地存在于划分的边界上,因此在等价类的边界上以及两侧的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例:测试计算平方根的函数 --输入:实数 --输出:实数 --规格说明:当输入一个0或比0大的数的时候,返回其正平方根;当输入一个小于0的数时,显示错误信息"平方根非法-输入值小于0"并返回0;库函数 Print-Line可以用来输出错误信息。 2)等价类划分: I.可以考虑作出如下划分: a、输入 (i)<0 和 (ii)>=0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