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统计整理

第四章 统计整理

第四章 统计整理
第四章 统计整理

一、选择题

1.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2.对从业人员按年龄和劳动收入进行分组,其形成的数列是()

A.变量数列B.品质数列

C.动态数列 D.分组体系

3.统计表从内容上看,主要由()构成。

A.主词和宾词 B.各标题和数字资料

C.总体及分组 D.标志和指标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确定合理的分组形式 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分组指标

C.正确选择组数和组距 D.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5.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A.重叠 B.不重叠 C.间断 D.不等

6.组距式分组中,用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是以假定各组中的标志值在组内

为前提的。

7.调查问卷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A.问卷说明 B.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C.调查主题内容 D.作业证明记载

8.分组标志一经选定()

A.就掩盖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B.就突出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C.就突出了总体在其他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D.就使得总体内部差异消失了

9.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

中值为()

A.230 B.260 C.185 D.215

10.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一次性分组 D.复合分组

11.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明()

A.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 B.研究总体及其组成部分

C.总体特征的指标名称 D.现象的具体数值

12. 在统计整理中,对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审查的方法主要有:、

比较审查和设置疑问框审查。

13.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几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几部分

C.将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几部分 D.将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异的几部分

14.适宜编制单项数列的资料是()

A.连续变量且变量值较少 B.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

C.连续变量且变量值较多 D.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多

15.在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A.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B.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

C.接近于中间的标志值 D.不受权数的影响

16.对职工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A.职工月工资水平B.职工人均月收入水平

C.职工家庭人员平均月收入水平D.职工人均月津贴及奖金水平

17.频数密度是指()

A.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数 B.单位组距内分布的频数

C.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 D.组距除以次数

18.统计分组首先要考虑的是()

A.按什么标志分组 B.分成哪几组

C.各组的数量界限 D.各组的差异大小

19.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最后

一组的组中值为()

A.490 B.510

C.520 D.530

20.统计表从形式上看,主要由()构成。

A.主词和宾词 B.各标题和数字资料

C.总体及分组 D.标志和指标

21.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叫()

A.属性数列 B.品质数列

C.变量数列 D.分组体系

22.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与组数的相互关系是()

A.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B.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C.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D.组数多少与组距大小成正比

二、填空题

1.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就形成分组体系。

2. 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有着特殊的次数分布类型,主要有分布、U型分布和J

型分布三种。

3.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和。

4. 编制组距数列时,如资料中存在少数特大或特小变量值,往往采用形式处

理。

5. 当变量是一个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时,应编制变量数列。

6. 利用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时,变量值次数的多少,对算术平均数的大小有权衡轻重

的作用,故次数又称为。

三、简答题

1. 统计整理

答:统计整理:根据统计工作的任务,按照统计整理方案的要求,把调查所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与汇总,使其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以反映所研究总体特征的工作过程。

2. 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包括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等方面(1分);(2)对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分组汇总并计算总体指标(1分);(3)将汇总结果制成图表以备分析之用(1分);(4)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1分)。

3. 什么叫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有何作用?

答: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1分)。其作用有:(1)区分事物的不同类型(1分);(2)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1分);(3)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1分)。

4. 复合分组

答: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5. 分配数列

答:分配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也称次数分布数列。

6. 单项数列

7. 什么是分组标志?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的要求有哪些?

答:所谓分组标志,是指作为统计分组依据或标准的标志,可以是品质标志,也可以是数量标志(1分)。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的要求:(1)应根据研究目的与任务来选择分组标志(1分);(2)要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1分);(3)要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分组标志(1分)。

统计学第四章答案

五、计算题 1.某企业两个车间的工人生产定额完成情况如下表: .. 从表中看,各个技术级别的工人劳动生产率(人均完成工时定额)都是A车间低于B车间,试问:为什么A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又会高于B车间呢? 2.在某个核算年度内,两个建筑施工单位采购同一种建筑材料的价格和批量情况如下表。试分别计算两个施工单位的平均采购价格。并从平均数计算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两个施工单位的平均采购价格会有差别? .. 3.根据某城市500户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居民户按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分组后,得到如下的频数分布资料: .. 要求:(1)据资料估计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说明这两个平均数的具体分析意义。(2)利用上表资料,按居民户数加权计算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算术平均数。

(3)试考虑,上面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能否说明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一般水平?为什么? 4.某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的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其原因。 5. 2004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6. 某学院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英语统考成绩如下表。要求:(1)分别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成绩; (2)试比较说明,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哪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差距更大?你是用什么指标来说明这些问题的;为什么? .. 7. 利用上题资料,试计算A班成绩分布的极差与平均差,并与标准差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看看三者之间是何种数量关系。 8. 根据某城市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500户居民按年收入水平分组后,分别观察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整理得到如下的复合分组资料,试以恩格尔系数作为考察变量,利用资料(即恩络尔系数)分别计算该变量的总方差,平均组内方差、组间方差,并验证三者之间的数量关式:

统计基础知识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 )(2012年1月)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 2.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A )(2011年10月) A.所要说明的对象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C.横行标题 D.纵列标题 3.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 D ) (2011年1月) A.原始资料 B.第一手资料 C.初级资料 D.次级资料 4.按照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 A ) (2011年1月) A.按数量标志分组 B.平行分组 C.交叉分组 D.复杂分组 5.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 (2010年10) A.次数分布 B.次数密度 C.各组次数 D.各组组距 6.U型分布的特征是( B )(2010年1)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小,两头大 C.左边大,右边小 D.左边小,右边大 7.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D )(2010年1) A.各组的次数之比 B.各组的次数之差 C.各组的次数之和 D.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8.对企业职工按技术等级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C ) (2009年10)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并列分组 9.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C )(2009年1月)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0.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2008年10月) A.480 B.420 C.450 D.460 11.反J型分布的特征是( D ) (2011年1月)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大,两头小

7扇形统计图资料整理

扇形统计图 知识点一:扇形统计图 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 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扇形的面积大小: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 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因此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该扇形圆心角度数占圆周角度数的百分比。) 知识点二:常见统计图 统计图的意义: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 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折线统计图 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3)扇形统计图 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第三章统计调查第四章统计整理答案

第三章统计调查 一、填空题 1、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2、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 3、统计报表专门调查 4、标志值总体标志总量 5、样本总体 6、独立控制相互控制 7、调查表问卷 8、单一表一览表 9、及时性全面性 10、有意识代表性 11、随机样本 12、方便主观 13、单一表一览表 二、单选题 1、B 2、A 3、A 4、B 5、D 6、A 7、D 8、B 9、D 10、D 11、B 12、D 13、A 14、A 三、多选题 1、ACE 2、BCDE 3、AB 4、CDE 5、CDE 6、ACE 7、BDE 8、BCD 9、ACDE 10、ABCE 16、BDE 17、BE 四、简答题 1、收集统计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答:①必须制定科学的调查方案;②必须制定科学的调查表或调查问卷;③必须选择合适的统计调查组织方式;④必须选择恰当的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⑤必须重视调查员的选择和培训;⑤必须重视调查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2、简述普查应遵循的原则。 答:①必须统一规定普查项目,以保证普查内容的一致性;②必须规定普查的标准时点,以保证普查数据在时间上保持一致性;③必须加强普查的质量检查和控制,以保证普查数据的质量;④普查应尽可能短期内完成,以提高普查数据的时效性;⑤普查应尽可能按一定周期进行,以便于普查数据的可比分析。 3、简述抽样调查的作用。 答:①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只能采用抽样调查; ②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可采用抽样调查;③可作全面调查的现象,为了节省时间、人力和调查费用,亦可采用抽样调查; ④用抽样调查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或修正补充全面调查的数据。 ⑤可用于对总体的某些假设进行检验。 4、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 答:①明确调查目的(为何调查); ②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和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③确定调查的项目(调查什么);④确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怎样调查); ⑤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何时调查); ⑥制订调查的组织计划(如何组织调查)。 5、选择典型单位的原则。 答:①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典型单位——了解总体的一般数量表现时,“取中选典”、准确

《扇形统计图》课标解 读

《扇形统计图》课标解读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优良品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课标解读 结合以上学段目标与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时,应留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把握新知识的生成点 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收集数据;能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此外,学生还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认识了扇形。这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把握新知识的生成点。例如,在扇形统计图认识的教学时,可以通过百分数的意义引出扇形统计图,根据扇形中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而理解扇形统计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体会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部分与总体之间的百分比关系的特点。 (二)注重从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出发,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用途

统计学原理02-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1、统计工作各个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调查 D、统计分析、统计整理、统计调查 2、确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A、确定调查对象 B、确定调查目的 C、确定调查项目 D、确定调查时间 3、经常调查与一时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4、统计调查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C、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D、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5、1990年7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A、一次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一次性调查和全面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全面调查 6、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7、普查工作可以()。 A、经常进行 B、只能组织一次 C、普遍进行 D、根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 8、所选择单位的标志总量占全部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例,这些单位就是 ()。 A、调查单位 B、代表性单位 C、重点单位 D、典型单位 9、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10、补充和订正普查的结果可以借助于:()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11、普查是专门组织起来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甲)只是用来调查时点社会经济 现象的某一时刻总量;(乙)一般用来调查时点社会经济现象的某一时刻总量,但也用于对时期现象的调查。规定普查标准时间:(丙)是对时期现象的调查而言;(丁)是对时点现象的调查而言。()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12、股民对股市市场的意见资料收集的方法:(甲)报告法;(乙)问卷调查。高 等教育成本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丙)采访法;(丁)报告法。()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13、(甲)查验商店食品的质量(是否假冒伪劣);(乙)农产量抽样调查对“测 框”实割实测;(丙)农牧场清点牛羊头数。哪些是直接观察法?()A.甲B.甲、乙C.甲、丙D.甲、乙、丙14、对播种进度,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运种类等进行调查,大中型 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指标(新增固定资产,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属于:(甲)时点现象;(乙)时期现象。可采用:(丙)一次性全面调查;(丁)经常性全面调查。()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15、钢材积压的数量、工业生产设备拥有量、科技人员分布和使用状况的统计指 标、城镇居民住房面积,属于:(甲)时点现象;(乙)时期现象。这些现象的调查形式应采用:(丙)全面调查(普查),并且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丁)调查主要以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依据,可用报告法收集资料。()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16、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 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统计机关在拥有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这些都是:()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填空题 1.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上看包括【】和【】两部分。 2.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 3.分配数列按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可分为【】数列和【】数列两种形式。 4.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 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相邻组组中值为480, 则末组组中值为【】,如果该数列为等距数列(5个组),则首组组中值为【】。 二、单项选择题 1.按照国民收入水平分组是() A、品质标志分组 B、复合标志分组 C、数量标志分组 D、混合标志分组 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100,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30.,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A、60 B、70 C、80 D、90 4.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必须取小数 D、必须取整数 5.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只能进行复合分组 D、无法进行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选择分组标志应遵循的原则是() A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来选择 B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标志 C 、能反映现象的本质特征 D 、最好选择数量标志 2.从统计分组的含义来看,它意味着() A、对总体而言是“合” B、对总体而言是“分” C、对个体而言是“合” D、对个体而言是“分” 3.等距分组中() A、各组组距是相等的 B、各组组距绝大部分是等距的 C、标志值的变动在各组之间都是相等的 D、标志值的变动在各组之间不一定相等 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口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D、组距的一半 5.统计表从表式上看,包括() A、总标题 B、横行标题 C、纵栏标题 D、数字资料 E、主词 F、宾词

整理扇形统计图怎么求百分比

文件编号: CF -90-6B -4C -DF 整理人 尼克 扇形统计图怎么求百分比

12.2统计图的选用(1) 一、学习目标 1.将具体案例中数据通过列表格进行表示,体会数据的整理的必要性; 2. 由某一年十万人中受教育人口的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比较,体会为了了解各项目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时,扇形统计图较好; 3.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图中尽可能多的获取有用的信息; 4.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形象表达各分量在总量中所占份额大小这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学习重点: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2、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学习难点: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二、预习指导: 1、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 做出正确的_____和合理的________. 2、收集数据的方法分为_______和______调查. 3、预习课本P135-138页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①阅读P135页关于人口普查中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的文字说明后,再看P136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的人数统计表后,你的感觉是;而看了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人数扇形统计图后,你的感觉是 。 ②阅读书本P135-136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12-1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 (2)1982年我国每10万人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多少? (3)在图12-1中,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③、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 扇形统计图以整个圆的面积代表; 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 扇形统计图中某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就代表; 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圆心角度数= 扇形统计图各部分所占百分比之和应等于。 三、新课教学:

第二章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相比,两者的不同点在于(。 A、调查组织形式 B、调查方法 C、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 D、调查对象 2.直方图一般可用来表示(。 A、累积次数的分布 B、次数分布的特征 C、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D、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3.如果所有标志值的次数都增加一倍,而标志值不变,则算术平均数(。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4.要了解南京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的组中值为( 6.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两者的方差,因为这两组数据的(。 A、标准差不同 B、方差不同 C、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 7.在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测度是(。 A、众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算术平均数 8.某公司将员工分为老、中、青三类,然后根据对各个员工情况的分析,从三类员工中按比例选出若干名员工为代表,调查他们的文化支出金额,再推算出全公司员工文化活动年支出金额的近似值,此为(。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9.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A、动态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10.有12 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3、4、3、4、4、2、2,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A、单项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11、表示股票价格的K线图属于(种统计图。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练习题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名词解释 1、统计调查 2、统计调查误差 3、统计整理 4、统计分组 5、分布数列 二、填空 1、统计调查按照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照调查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和。 2、统计调查必须达到两个基本要求:和,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3、目前,我国常用的几种调查组织方式有:、、重点调查、和行政管理记录等。 4、是为开展统计调查工作而制定的计划,是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5、直接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有、、和、、、、和。对间接资料的收集一般称作。 6、做好企、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收集,关键是抓好和两项基础工作。 7、是根据编制统计报表、满足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登记、汇总或积累资料的账册。 8、统计调查误差分为和。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工作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产生登记误差的主要原因有、记录、计算、、汇总、编码等错误,以及因被调查者虚报、瞒报及统计调查方案规定不明确而导致的误差等。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登记误差。是指用部分总体单位的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估计结果同总体实际指标之间的差别。这种误差只有在用部分单位资料推算总体指标时才会产生,如。 9、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与划分。 10、统计分组的对象是;统计分组应有;统计分组对总总体而言是“”,对个体而言是“。” 11、分布数列包含有两个组成要素,即和。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 (属性)数列和数列。 12、统计整理有三个步骤,一是,二是,三是编制和。 13、用数量标志进行分组所得到的分布数列,叫做分布数列。若每一组别都是由单个的组值(整数或小数)表示,称为变量分布数列;若每一组别都是由数域(区间)表示,则称为变量分布数列。 14、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又分为变量分布数列、组距变量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 15、统计资料整理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是应用最广泛的形式,它以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从统计表的构成来看,统计表有、横行标题、和四部分。从内容来看,统计表可以分为和 两个组成部分。 三、简答 1、统计调查方案一般包括那几方面的内容。 2、我国常用的几种统计调查方式有那些? 3、直接资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

统计学课件讲义 第4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第4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统计数据整理 1、概念:统计整理,就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将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 类汇总,或对已经加工的次级资料进行再加工,为统计分析准备系统化、条理化 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2、作用:它是从对现象的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开始,是这个过程的连续点,并为这 个过程提供坚实的基础。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整理汇总必须遵守的原则:在对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最 基本、最能说明问题本质特征的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对统计 数据加工整理。 4、数据整理的程序: 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的整理方案→对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核{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对二手数据进行审核 数据筛选 →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编码、汇总和计算→对整理好的统计资料再次进行审核,改正在汇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差错→将汇总整理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简明扼要地表明现象的数量特征→积累、公布和管理统计数据 注:对原始资料的审核包括准确性审核、及时性审核和完整性审核 对二手数据的审核包括完整性审核、准确性审核、重审数据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5、统计汇总是整理的核心其组织形式基本有3种:集中汇总、逐级汇总和综合汇总,统计汇总的技术主要有手工汇总和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2种。 二、统计分组 1、概念:统计分组是指根据事物内在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 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2、原则:组内同质,组间差异原则、穷尽原则、互斥原则 3、作用:I.可以区分现象质的差别 II.可以分析总体内部结构和总体结构特征 III.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4、种类: 按分组标志的多少,统计分组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按分组的标志性质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品质分组(属性分组)和数量分组(变量分组)。 品质分组:就是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一般地,对于类别数据,采用品质分组。 数量分组:就是按数量标志分组。数量标志的变异性体现在它不断变动自身的数量上,故也称为变量分组。 品质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成为品质数列,数量分组所形成的数列称为变量数列。 按分组的作用和任务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5、分组标志的选择:统计分组中关键的问题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各组界限的划分,而选择分组标志则是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 I.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II.在若干个标志中,要抓住具有本质性的或主要的标志作为分组的依据 III.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

第 3章 统计整理练习题与答案

第 3章统计整理练习题与答案

第 3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 1、统计整理的主要对象是( B ) A、次级资料 B、原始资料 C、分析资料 D、技术参考资料 2、统计分组时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B ) A、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将总体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3、进行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B )。 A.划分各组组限 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各组组距 D.计算各组组中值 4、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5、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C )。 A.必须是间断的 B.必须是重叠的 C.既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D.应当是相近的 6、某连续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C )。 A.120 B.215 C.230 D.185 7、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B ) A、正比 B、反比 C、无比例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8、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D )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组数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9、等距分组适合于( B ) A、一切变量 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 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 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 10. 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 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 D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C ) A.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 C.各组单位数 D.总体单位数 12、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 D ) 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 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 13、主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表称为( B ) A、简单表 B、分组表 C、复合表 D、调查表 14、变量数列是( A )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D、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填空题 1、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可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特征的资料。 2、统计整理在统计分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必然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3、统计分组实质上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4、对原始资料审核的重点是真实性。 5、区分现象质的差别是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 6、标志是统计分组的依据,是划分组别的标准。 7、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品质分组,也可以按数量分组。 8、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结合进行的分组,称为复合分组。 9、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数量分布数列两种。 10、变量数列是单项变量分组、组距式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 11、按品质标志分组的结果,形成品质分布数列。 12、组限是组距变量数列中表示各组数量界限的变量值,其中下限是指最小值的变量值,上限是指最大值的变量值。 13、组距变量数列的组距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与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14、组距变量数列的分布可以用次数分布曲线图表示。 15、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16、统计资料的整理方法主要有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两种。 17、钟形分布、U形分布和J形分布是次数分布的三种主要类型。 18、统计分组体系有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两种。 19、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三种。 20、统计表从内容结构上看,是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 )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2、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A )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值 3、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C ) A.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 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 C.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D. 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 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 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 5、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B ) A. 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 B. 工人按年龄分组 C. 工人按工种分组 D. 工人按民族分组 6、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B) A、正比 B、反比 C、无比例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第二章统计整理练习

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将() 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划分开来 B.总体标志区分开来 C.一总体与它总体区分开来 D.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区分开来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A.组中值B.组距 C.组数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3、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太为按品质标志 分组。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4、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A.变量值的大小B.组数 C.组中值D.各组界限

5、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D.以上都不对 6、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 C.再分组D.平行分组 7、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

A.平行分组体系B.复合分组体系 C.再者兼而有之D.两者都不是 8、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B.本组变量的最小值C.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 9、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 A.不相干B.关系不确定 C.有正向关系D.有反向关系

1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等的数列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组距不等的数列11、用离散变量作分组标志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 A.重合B.间断 C.不相等D.相等 12、某村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练习和答案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 A. 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 B. C.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 2. 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 ) A.是以调查组织规模大小来划分的 B.是以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 C. D. 3. 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 A. 确定调查组织工作 B. C. 调查时间和地点的确定 D. 4.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填报单位 D. 5. 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 A. 调查单位的承担者 B. C.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D. 6.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A. 无区别 B. C. 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D. 7. ( ) A. 调查单位 B. C. 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 D. 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填报单位 8.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是为了了解在1990年7月1日零时人口的状况,某地区要求将调查单位资料于7月20日前登记完毕,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 A. 1990年7月20日零时 B. 1990年7月19日24 C. 1990年7月1日24时 D. 1990年6月30日24 9. 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

A. 标志值很大的单位 B. 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 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 D. 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部门 10. 为了了解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可对首钢、宝钢、武钢、鞍钢等几 ( ) A. 非全面调查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11. 调查几个主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这种调 查方式属于( )。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普查 D. 12.某商业企业为了推广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决定进行一次典型调查,所选择 的调查单位是( ) A. 先进的典型 B. 中等的典型 C. 落后的典型 D. 13.某工业企业系统内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 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期限 B. 调查时间 C. 登记时间 D. 14.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A. 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B. C. 全面性、及时性、完整性 D. 15.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 确定分组标志 B. 确定组数 C. 确定组距 D. 确定分组界 限 16.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 C.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 17. 次数分配数列是指( ) A. 各组组别依次排成的数列 B. C. 各组组别与次数依次排列而成的数列 D. 18.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

最新苏教版--扇形统计图教案

课题一: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具体的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学生能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教学难点: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教学资源: PPT课件、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旧知。 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出示扇形统计图。 师:猜猜这种统计图是什么统计图呢?学生猜测。 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扇形统计图)

谁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表示的什么意思? 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二、探究活动 1、认识扇形统计图。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 师:你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吗?你是怎样看懂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请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请学生计算并填入表中。 请学生汇报,并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用百分数计算并检查订正。 3、练一练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出示扇形统计图: 学生交流后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我国 国情,并对学生进行进

第四章 统计整理

一、选择题 1.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2.对从业人员按年龄和劳动收入进行分组,其形成的数列是() A.变量数列B.品质数列 C.动态数列 D.分组体系 3.统计表从内容上看,主要由()构成。 A.主词和宾词 B.各标题和数字资料 C.总体及分组 D.标志和指标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确定合理的分组形式 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分组指标 C.正确选择组数和组距 D.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5.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A.重叠 B.不重叠 C.间断 D.不等 6.组距式分组中,用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是以假定各组中的标志值在组内 为前提的。 7.调查问卷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A.问卷说明 B.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C.调查主题内容 D.作业证明记载 8.分组标志一经选定() A.就掩盖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B.就突出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C.就突出了总体在其他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D.就使得总体内部差异消失了 9.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 中值为() A.230 B.260 C.185 D.215 10.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一次性分组 D.复合分组 11.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明() A.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 B.研究总体及其组成部分 C.总体特征的指标名称 D.现象的具体数值

12. 在统计整理中,对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审查的方法主要有:、 比较审查和设置疑问框审查。 13.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几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几部分 C.将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几部分 D.将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异的几部分 14.适宜编制单项数列的资料是() A.连续变量且变量值较少 B.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 C.连续变量且变量值较多 D.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多 15.在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A.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B.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 C.接近于中间的标志值 D.不受权数的影响 16.对职工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A.职工月工资水平B.职工人均月收入水平 C.职工家庭人员平均月收入水平D.职工人均月津贴及奖金水平 17.频数密度是指() A.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数 B.单位组距内分布的频数 C.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 D.组距除以次数 18.统计分组首先要考虑的是() A.按什么标志分组 B.分成哪几组 C.各组的数量界限 D.各组的差异大小 19.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最后 一组的组中值为() A.490 B.510 C.520 D.530 20.统计表从形式上看,主要由()构成。 A.主词和宾词 B.各标题和数字资料 C.总体及分组 D.标志和指标 21.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叫() A.属性数列 B.品质数列 C.变量数列 D.分组体系 22.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与组数的相互关系是() A.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B.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C.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D.组数多少与组距大小成正比 二、填空题

第二章 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二章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初步整理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第三节 统计图表

第二章
第一节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一、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二、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 三、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四、统计调查的要求

第二章
一 统 计 调 查 组 织 形 式
全面调查
(1)普查(general survey) (2)统计报表(Statistical report forms)
非全面调查
(1)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2)重点调查(Key-point investigation) (3)典型调查(Model survey)
划类选典式(representation) 解剖麻雀式(typical survey)

第二章
二 统 计 数 据 搜 集 的 方 法
数据搜集方法有询问调查和观察实验两大类。 询问调查 (1)访问调查(如 Delghi法) (2)邮寄调查 (3)电话调查 (4)电脑、报刊等 媒体辅助调查 (5)座谈会 (6)个别深度访问 观察与实验 (1)观察法 调查人员边观察边 记录以收集信息的 方法。 (2)实验法 在设定的条件下, 对调查对象进行实 验取得所需资料的 方法。

第二章
三 统 计 调 查 方 案 设 计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纲要及指标体系,统一 指标口径 4.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
项目少而精,规范,以数字信息为主。 单一表 一览表
5.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6.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精品文档 (40)《扇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扇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学生已经经历过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能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此外,学生还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认识了扇形。这两方面的内容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截至本单元,学生已经学完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因此,本单元除了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例1)之外,又新增了一道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选择不同统计图的例题(例2),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理解这三种统计图在使用上各有什么优越性和局限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二、教材例题分析 1.例1:扇形统计图 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在校园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境,为引入有关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通过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要求:你能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吗?以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教材让学生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入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面积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百分比的过程,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在完成了扇形统计图后通过三个问题的思考(即“上图中的整个圆表示什么?”“用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好处?”“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得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 本例题教学只要求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不要求绘制扇形统计图。 2.例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各异,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条件也不一样。例2基于三组校园树木数量相关数据,通过不同的统计内容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在统计图的多样化与优化中进一步认识各统计图的特点。同时体会对于相同的统计对象,当需要表达的信息不同时,选择的统计图也不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第(1)小题统计的是树木总量在2007~2011年之间的变化情况。既可用条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这一题对比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突出选择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条件,即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时用折线统计图更直观。 第(2)小题统计的是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既可以用扇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只是直观呈现了各种树木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而扇形统计图能更直观、有效地反映出校园树木数量的分布情况,突出选择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条件:当需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2 经典模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