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飞机操纵知识要点

飞机操纵知识要点

平飞、爬升和下降
影响升降的是飞机的发动机推力,而不是推杆或拉杆。
要使飞机由平飞状态转为稳定的爬升状态,必须增加发动机的推力(或拉力),而不仅仅是拉杆增大机翼迎角(AOA,angle of attack)。
如果发动机推力不变,拉杆只能上升一小段高度,实际上是将速度转化为高度(跃升),速度会不断减小,最终到达失速状态。
要匀速上升,首先增加发动机推力;要匀速下降,首先减少发动机推力。
但推力变化后,推力对重心作用的力矩也会变化,不得不对杆力稍作调整(幅度很少甚至为零)以维持原来的飞机姿态角,从而保持原飞行速度。
速度控制
影响速度的是飞机的姿态角(Pitch),而不是发动机推力。
要增速,飞机必须推杆“低头”,要减速,飞机必须拉杆“抬头”。
当然,速度的增加会导致空气阻力的增大,若要大幅度增速,发动机推力还是需要增大一点的以平衡相应增加的阻力的。但在低速状态下由于空阻较少,仅需稍增油门,通常不增油门;
但在高速状态下,例如民航机的高亚音速飞行中,由于速度高,空气阻力极大,主要矛盾已经产生变化,上述理论虽仍然正确,但增速不仅首先要姿态角变化,还必须大大的加大推力以平衡因增速带来的阻力增加。
姿态角与迎角
姿态角( pitch )是飞机或机翼与水平面的夹角,迎角(AOA,angle of attack,又称攻角)是机翼与空气来流的夹角。
一般情况下两者是相近的。但飞机上升或下降时,空气相对机翼不仅作水平运动,还作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时,姿态角就不等于迎角。
失速
当机翼迎角(AOA)增大到所谓“临界点”时,机翼上翼面的气流分离,升力突然大减,阻力突然大增。这就是失速。注意,失的是升力。减速是因为阻力的增加。
飞机速度越低,姿态角及迎角就自然越大,离“临界点”就越近,越容易失速。但事实上,飞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失速,例如对正在高速飞行的特技飞机用机,突然猛拉操纵杆就很容易失速。或进入风切变区的飞机,由于气流作垂直运动,也可能导致迎角突然增大至超过“临界点”而失速(但这是姿态角是还没有来得及变化,仍然很小的)。
转弯
要使飞机转弯,靠的是压坡度(bank)。向左(或右)压杆,使机翼向左(或右)倾斜,从而令机翼向上的升力产生一个向左(或右)的分力,这个分力就是使飞机作圆周运动转弯的向心力(中学物理课的知识用上了)。可见,转弯实质上是整架飞机作圆周运动,而不是靠蹬方向舵改变机头的偏转角度的。
由于升力向旁边“分了一个”,

为使飞机作水平转弯而不掉高度,就必须稍拉杆使机翼迎角增大一点,增加升力以平衡重力。但拉杆会导致减速(一般减得很少),不想减速就要增加发动机推力了(一般不必)。
所压的坡度越大,需要增加的迎角就大,离失速就越近,所以在低空作大坡度转弯是危险的。
由于机翼倾斜了,左右翼的阻力是不同的,必须蹬方向舵来平衡这个力,以维持稳定的转弯率,并避免飞机出现侧滑。方向舵在转弯中的作用是“协调作用”,并不是转弯的原动力。
纵向平衡
发动机推力的突然大幅度变化(如空中停车或开车,猛推拉油门杆)会机头突然抬高或下沉,同样应有心理准备。
另外,收放襟翼、起落架、空气减速板(扰流器)也一样。应及时作杆力调整以维持飞机纵向平衡。
横侧平衡
由于飞机的横向与侧向气动作用力是互相耦合的,如果压了坡度,机头指向(航向)很快就会自动向压坡度方向偏转 。应预见到这个趋势并作好操纵调整的心理准备。同样,大幅度蹬方向舵亦会使飞机向舵面偏转方向倾斜而产生坡度。螺旋桨的反向旋转作用力、洗流、进动等在低速下对飞机的横侧平衡都有影响。
起飞与上升
起飞分为滑跑、离地、小角度上升、上升四个阶段。
检查各仪表在正常读数状态下,可见高度表指示约为600英尺(Meigs机场的海拔高度MSL为593英尺)。远读式陀螺罗盘指示航向为360度,正北。姿态指示仪显示现在的坡度(bank)为零,姿态角(pitch attitude)约为4度(中心的红点和红线位置接近第一条黑色刻度线,刻度依次为5度、10度、15度、20度)。襟翼已放在8度位置。
观察前方无影响飞行安全的障碍物,并在正前方天地线上选一明显地标,用来参照保持起飞方向。驾驶杆、舵回中立位置,注视前方天地线,余光注意前方地面,松开刹车(按句号键,或扣JoyStick上的扳机),柔和加满油门(F3键),加油门的方法是先慢后快,连续推到底,从开始加油门到加满油门一般为3至5秒。在滑跑过程中,注意蹬舵修正滑跑方向。飞机加速至表速60节时,柔和拉杆抬起前轮(飞机稍抬头,姿态角增加一点)。前轮抬起时,稳住杆,保持飞机两点滑跑,小型飞机的滑跑距离一般很短,几乎前轮刚一抬起,飞机随即离地。
飞机刚一离地,应稳住驾驶杆,及时修正左右坡度,如飞机向左倾,应及时向右压杆、蹬右舵。将要改开坡度时,回杆、回舵,保持飞机处于平衡状态。这时的杆、舵输入量都极度小。若机头继续上仰,上升角有过大的趋势,应稍往前松杆,制上迎,保持小角度上升。此时,应随时观察

左前方地面,判断飞机高度和上升率。飞机表速超过70节后收起襟翼(按键F5),如果起落架是可收的,在将要飞越跑道尽头时收起落架(按键G,但Cessna182S起落架是固定的,无法收放)。收起襟翼或起落架会影响飞机的纵向平衡,也就是说,机头会有轻微的俯昂变化,应保持姿态角在10至13度,表速80节上升(即时有最大的持续爬升率,约900feet/min)。油门保持在最大位置。上升过程中,应不断检查航向、速度、上升率和发动机工作状态,保持平稳上升。
第一转弯
飞机离地高度达500英尺(above ground level AGL500feet,由于机场海拔(MSL,mean sea level)标高约600feet,此时高度表读数MSL为1100feet)后或飞至预定转弯点后,开始第一转弯。转弯前,注意观察转弯的方向,选择好退出转弯的目标或远读式陀螺罗盘度数(这里是270度,正西)。
进入转弯的方法是:注视天地线,手脚一致地向转弯方向压杆、蹬舵,即向左压杆、蹬左舵。待飞机形成规定的坡度(这里取约15-20度、姿态指示仪上方坡度刻度第二格)及相应的旋转角速度后,回杆、回舵。保持一定的坡度和旋转角速度。
在整个转弯过程中,眼睛要以观察天地线关系为主,防止机头忽上忽下、坡度忽大忽小,造成转弯困难,同时,检查飞行速度、升降速度、转弯/侧弯指示仪。适当向左保持很小的一点压杆力以维持坡度,蹬一点左舵使转弯/侧弯指示仪中心的小球位于两条竖线中间,以进行无内、外侧滑的“协调转弯”。
改出转弯的方法是:当飞机航向接近预定的方向时,视线转向天地线,手脚一致地向转弯的反方向压杆、蹬舵,即向右压杆、蹬右舵,使飞机对正检查目标(远读式陀螺罗盘的270度,正西)时,停止旋转、改平坡度,这里应注意以一定的提前量回杆、回舵。
第二边
退出第一转弯后,保持好上升状态,检查航迹是否与跑道延长线垂直,必要时进行航向修正。如果起飞逆风,第二边就在从右边吹来的侧风(Cross Wind)中飞行,为保持航迹为正西,航向应略偏北。继续爬升至高度表读数1600英尺,此时飞机离地高度约1000英尺,已进入起落航线的预定高度。收油门至进气道歧管总压15-20英寸汞柱。顶杆使飞机低头加速,保持飞行高度1000英尺AGL。注意飞机与机场的相对位置,判断进入第二转弯的时机。第二边的长度一般1至1.5公里(3300英尺至5000英尺)。
第二转弯
注意观察跑道着陆接地区,当视线与跑道延长线的夹角30度左右时,进入第二转弯,转弯的操纵方法与第一转弯一样。退出转弯后,飞机的航向与跑道延长线平行,有侧风时,航迹应与跑道延长

线平行。
第三边
收油门至约15英寸汞柱,维持高度1000英尺AGL。表速在85-100节。飞行时,及时修正偏差,保持航向、高度、速度和飞行姿态。到达跑道入口对开的反向位置Abeam时,放下襟翼一格(8度,按F7键)。如果起落架是可收放的,此时放下它。前几篇文章提过,Cessna182S放下襟翼的表速上限为95节,所以到达Abeam前应提前减速至约90节。
放下襟翼后继续减速至70至80节。加一点油门保持1000英尺AGL。准备进入第三转弯。
第三转弯
三转弯的位置、转过角度直接影响到着陆目测,必须准确判断,观察跑道着陆接地区位置,当视线与跑道延长线的夹角成35至40度时,观察天地线,手脚一致地压杆、蹬舵,与第一转弯一样操纵,退出转弯后的航迹与跑道延长线垂直。
根据飞机的高度、速度与原定情况的差异,在第三转弯之前或之后增加襟翼开度至20度。高度偏高、速度偏大的情况下应早开襟翼,必要时收点油门。如果高度合适,迟一些进入第三转弯,就可增加第五边的长度,有更充分的时间修正着陆前的进近偏差。但这样会令第四边离跑道更远,不利于准确的判断距离和高度。
第四边
飞机仍保持好平飞状态,观察着陆接地区位置,当视线与跑道延长线的夹角成30至35度时,柔和顶杆、收油门进入下滑状态,速度稳定在70至75节左右。飞机下降率参考值在500feet/min左右,视飞机位置、状态而定。注意:在下滑过程中,一定要顶住杆,不要使机头上仰,造成速度偏小,飞机处于危险状态。
在下滑中,若发现目测偏高,应增加顶杆量、再收些油门,反之,应增加些油门、松点杆。但始终要稳住下滑速度,随时修正航向、坡度偏差。
第四转弯
视线与跑道延长线的夹角成10-15度、高度500-600英尺AGL时(即1100MSL),进入第四转弯,转弯的操纵方法同第一转弯一样,所不同的是要顶住杆,稳住下滑速度,不能让机头起伏不定。转弯中,注意天地线和着陆接地区位置,使飞机改出转弯时,机头方向正好对准跑道中心线。
第五边
完成第四转弯后高度约400-500英尺AGL,立即放襟翼至全张开状态(按键F8,同样,机头会有上仰趋势,应顶杆克服),飞机进入着陆前的进近下滑道(Glide Slope,飞机正常进近的航迹,一般与水平面成3至3.5度角),此时视线不能只盯在一点,而应观察整个跑道,保持飞机的下滑状态。调整姿态角至表速65节,歧管总压约15英寸。此时正常下降率约为400feet/min。如果发现飞机高度偏高,应适当顶点杆、收点油门,反之,应适当加点油门、松点杆。要注意操纵柔和、小量,保持住下滑速

度,不能只松杆或顶杆改变下滑角,造成下滑速度过小或过大,影响正常接地。
着陆
当飞机越过跑道入口那排绿灯进入跑道上空,视线转移至前方着陆接地区地面,继续顶住杆,直至高度下降到约2-3米时,收油门至怠速并开始柔和地拉杆,根据高度下降的快慢程度是先慢后快的拉,以减少飞机的下滑角,使飞机在离地0.5米的高度上,退出下滑状态。然后根据飞机下沉的快慢,再柔和拉杆,使飞机机头上仰,变成两点姿势接地。接地后,应保持一定的拉杆力,使飞机保持两点滑跑,用舵保持滑跑方向,待速度降低后,前轮自然落下。然后柔和使用刹车,减速后应尽早脱离主跑道,进入滑行道。
起落航线全过程到此为止。记住:着陆前进入起落航线时,应总是在航线高度上(一般1000英尺)、与航线成45度角进入,以免将飞机“降落”在航线上的其它飞机身上或发生飞机空中危险接近甚至冲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