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氟代柠檬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胶质瘤细胞G422增殖的抑制效应

氟代柠檬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胶质瘤细胞G422增殖的抑制效应

氟代柠檬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胶质瘤细胞G422增殖的抑制效应
氟代柠檬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胶质瘤细胞G422增殖的抑制效应

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检测

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1 样品配制 精确称取样品于灭过菌的eppendorf管中,用无菌的PBS配制成浓度5mg/mL 的样品液。充分溶解然后以15000g离心30min,无菌条件下将上清转移至新的无菌eppendorf管中,将样品稀释成所需浓度待用。 2 小鼠淋巴细胞的制备 选取8-10周龄,体重22±1g的Balb c或C57BL/6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脾脏,用PBS冲洗3~4次。将脾脏磨碎后过100目筛,过筛后的混悬液以400g/min 离心6min。吸去上清液,沉淀中按每只小鼠1.5mL的量加入氯化铵红细胞裂解液,反复冲打,静置10min后,加PBS至50mL,然后以400g/min离心6min,吸去上清液,加PBS缓冲液冲洗并离心2遍后,吸去上清,加入RPMI1640培养基(含双抗及10%胎牛血清)混匀,用细胞计数仪计数并稀释成2×106个/mL细胞液备用。 3 细胞培养 将2×106个/mL淋巴细胞悬浮液加至96孔板中,每孔加180μL,同时加入20μL样品液,以20μL PBS和20μL 60μg/mL的PHA溶液分别作阴、阳性对照。于37℃、含5%的CO 条件下培养3d,加入相应试剂测定 2 4 淋巴细胞增殖率的测定 4.1 Alamarblue试剂测定法 在上述细胞培养的96孔板中,每孔分别加入20μL Alamar Blue试剂,再培养,加Alamar Blue试剂前及变色后分别用ELISA自动读板仪测定570nm和600nm处的吸光度,然后根据Alamar Blue试剂的公式计算各种样品对淋巴细胞增殖率。计算公式为: 增殖率(%)=[117216×Aλ570(sample)-80586×Aλ600(sample)] /[117216×Aλ570(control)-80586×Aλ600(control)]×100% 4.2 MTT法测定 4.2.1 MTT 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MTT 0.5g溶于100 ml的磷酸缓冲液(PBS)中,用0.22μm滤膜过滤分装,-20℃避光保存。在配制和保存的过程中容器最好用铝箔纸包住。在用酶标仪检测结果的时候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线性,MTT吸光度最好在0-0.7 范围

9种食物解决免疫功能低下问题

免疫功能是指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其他有关细胞及其产物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主宰人体 的免疫功能来抵抗细菌、病毒入侵,清除体内损伤变性及衰老的细胞,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通俗一点讲,人 体免疫力就是我们的身体在面对外来的侵害时所能抵御侵害的能力。比如无处不在的细菌、顽固不化的病毒向你进攻时,你身体抵抗能 力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你是否会染病。 小孩免疫功能低下危害 小孩的免疫功能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免疫力差的小孩容易疲劳、记忆力差,而且经常生病,感冒发烧不断,不仅让家长操心劳累,还直接损害小孩身心健康,影响他们发育、学习、社交等。 1、难以抵抗细菌、病毒、真菌等的致病微生物侵袭。 2、难以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细胞。 3、难以及时发现和消灭体内发生变异的细胞,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 如果免疫功能低下,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甚至 引发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是先天 发育不全所致,大多数与遗传有关,多发生于儿童;继发性则由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或药物、肿瘤、疲劳、失眠、营养不良等原 因引起,可见于各种年龄的人群。 免疫功低下易造成各种严重的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脑膜炎、水痘、麻疹、肺结核等。

免疫功能低下怎么办 1、增加抗氧化剂的吸收。抗氧化剂是一种存在于食品中的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化学物质。你可以靠服用一些抗氧化剂保健品来增强免疫功能: ———每天服用维生素E1000国际单位。维生素E有两种形式:d-维生素E和dl-维生素E。d-维生素E是自然形式,可以更快被身体吸收。 ———每天1000毫克维生素C。也可以靠每天食用两个柑桔类水果来获取维他命C。 ———Beta胡罗卜素,每天服用不超过10000国际单位 ———硒,每天200微克 ———锌,每天不超过500毫克 ———硫辛酸,每天50毫克 ———谷胱甘肽,每天50毫克

第三节 细胞免疫

第八章免疫应答 第三节细胞免疫 一、细胞免疫的概念及应答过程 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称为细胞免疫。主要是指T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效应性T淋巴细胞并产生细胞因子,从而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在这里描述的细胞免疫指的是特异性细胞免疫,广义的细胞免疫还包括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K细胞、NK细胞等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细胞免疫同体液免疫一样,也要经过抗原识别,一般T细胞只能结合肽类抗原,对于其他异物和细胞性抗原须经抗原递呈细胞的吞噬,将其消化降解成抗原肽,再与MHC分子结合成复合物,提呈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T 细胞识别后开始活化即母细胞化,表现为胞体变大,胞浆增多,核仁明显,大分子物质合成与分泌增加,随后增殖,分化出大量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效应T细胞,同时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共同清除抗原,实现细胞免疫。其中一部分T细胞在分化初期就形成记忆T细胞而暂时停止分化,受到同种抗原的再次刺激时,便迅速活化增殖,产生再次应答。 二、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及细胞因子 在细胞免疫应答中最终发挥免疫效应的是效应性T细胞和细胞因子。效应细胞主要包括细胞毒性T细胞和迟发型变态反应性T细胞,细胞因子是细胞免疫的效应因子,他们对细胞性抗原的清除作用较抗体明显。 (一)细胞毒性T细胞(T C )与细胞毒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在动物机体内 以非活化的前体形式存在,当T C 与抗原结合并在活化的T H 产生的白细胞介素的 作用下,T C 前体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具有杀伤能力的效应T C 。效应T C 与靶细 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胞内感染细菌的细胞)能特异性结合,直接杀伤 靶细胞。杀伤靶细胞后的T C 可完整无缺地与裂解的靶细胞分离,继续攻击其他 靶细胞,一般一个T C 在数小时内可杀死数十个靶细胞,杀伤效率较高(图8-15)。 T C 在细胞免疫效应中主要表现为抗细胞内感染作用、抗肿瘤作用。 (二)迟发型变态反应性T细胞(T D )与炎症反应 T D 在动物体内也是以非 活化的前体细胞形式存在,当其表面抗原受体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并在活化的T H细胞释放的IL-1、IL-4、IL-5、IL-6、IL-9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下,活化、增 殖、分化成具有免疫效应的T D 细胞。其免疫效应是通过T D 释放多种可溶性淋巴 因子而发挥作用的,主要引起以局部的单核细胞侵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三)细胞因子(cytokine,CK) 1.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是指由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蛋白质多肽分子。能够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活化的免疫细胞;第二类是基质细胞类,包括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第三类是某些肿瘤细胞。抗原刺激、感染、炎症等许多因素都可以刺激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且各细胞因子之间也可彼此促进合成和分泌。

细胞免疫的概念

细胞免疫的概念 凡是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即称为细胞免疫。参予的细胞称为免疫效应细胞。目前认为具有天然杀伤作用的天然杀伤细胞(NK)和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细胞(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如巨噬细胞(Mφ)和杀伤细胞(K)以及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均属细胞免疫的范畴。前二类免疫细胞在其细胞表面不具有抗原识别受体,因此它们的活化无需经抗原激发即能发挥效应细胞的作用,故可视之为非特异性细胞免疫。而效应T细胞则具有抗原识别受体,因此它们必需经抗原激发才能活化发挥其效应细胞的作用,故可视之为特异性细胞免疫。 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的免疫有二种基本形式,它们分别由二类不同的T细胞亚类参与。一种是迟发型超敏性的T细胞(TDH,CD4+),该细胞和抗原起反应后可分泌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再吸引和活化巨噬细胞和其它类型的细胞在反应部位聚集,成为组织慢性炎症的非特异效应细胞。另一种是细胞毒性T细胞(TC,CD8+),对靶细胞有特异杀伤作用。 上述二种类型的效应T细胞的存在虽然均可经体外实验分别证实。但通常在体内反应过程中,二种类型的效应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引起细胞免疫的抗原多为T细胞依赖抗原(TD抗原),与体液免疫相同,参与特异细胞免疫的细胞也是由多细胞系完成的。即由抗原呈递细胞(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细胞(TH和TS)以及效应T细胞(TDTH和TC)等。 在无抗原激发的情况下,效应T细胞是以不活化的静息型细胞形式存在。当抗原进入机体后,在抗原呈递细胞或靶细胞的作用下使静息型T细胞活化增殖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即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也需经过抗原识别(诱导期)、活化与分化(增殖期)和效应期才能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由T细胞介导的主要细胞免疫现象有:①迟发型超敏性反应;②以胞内寄生物的抗感染作用;③抗肿瘤免疫;④同种移植排斥反应;⑤移植物抗宿主反应;⑥某些药物过敏症; ⑦某些自身免疫病。

导致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导致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病因 1、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是指内b淋巴细胞参与形成的免疫。人体缺乏肽蛋白营养时,外周血中b细胞的数量几乎无变化。功能实验表明无论肽营养的障碍的程度如何,血清的浓度正常或略高,尤其是伴有感染时略高,在缺乏肽时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受影响而减少,因而对抗体的防御机能有着重要意义。 2、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是指t淋巴细胞参与形成的免疫力。多肽营养缺乏时,胸腺等组织萎缩,t细胞的生长受到影响。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不仅表现为t细胞数量减少,而且机能也发生障碍。 3、胸腺和淋巴结:多肽营养不良时首先受害的器官和组织是胸腺和淋巴组织。胸腺体积缩小,重量减轻,皮质和髓质界限不清,细胞数目减少。脾脏和淋巴结的大小、重量、组织结构、细胞密度和成分也都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如果伴有感染,淋巴组织则进一步萎缩。实验证明当给多肽营养缺乏的动物补充肽营养后,胸腺组织能恢复正常。 4、吞噬细胞:严重肽蛋白营养缺乏者,嗜中性白细胞总数不变,但其功能不变。细胞的趋化性正常或略减慢,吞噬活动正常,只是对细胞内吞入的微生物的杀伤能力减弱。如果及时补充肽,一两周后吞噬细胞功能可逐渐恢复。 5、补体系统:补体有促进免疫应答的作用,包括对调理作用、

免疫附着、吞噬作用、白细胞的化学趋化作用和中和病毒作用的影响。肽蛋白营养缺乏时总补体及补体c3处于临界水平或下降,活性降低,这是由于补体的合成速率降低,当感染引起抗原体结合时补体的消耗增加。 6、其他免疫系统:多肽活性营养缺乏时某些非特异性防御能力也有显著变化,如血浆,眼泪,唾液及其他分泌物中溶菌酶活性降低,粘膜上皮细胞组织变形,粘膜补获和纤毛运动改变,干扰素生成减少等,都可影响宿主的易感染性。 7、境影响现代生活环境中,食物添加剂、食物农药残留、水污染、空气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污染等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8、生活作息不规律不正常的生活方式也会使免疫系统受到严重影响,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如作息不正常、睡眠不够、运动缺乏、过度吸烟喝酒等。 9、饮食营养营养是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暴饮暴食、挑食偏食、盲目节食等都会造成人体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物质的合成受阻;营养过剩则会导致人体内产生的废物增多,免疫系统负担过重,人体健康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10、由于工作、经济、应酬、交往、竞争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少人长期处于紧张的精神压力之中。

T细胞免疫学功能研究进展

T细胞免疫学功能研究进展 摘要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 ACI)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 已在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其中,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细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细胞治疗技术。通过基因改造技术, 效应T细胞的靶向性、杀伤活性和持久性均较常规应用的免疫细胞高, 并可克服肿瘤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和打破宿主免疫耐受状态。目前, CAR的信号域已从第一代的单一信号分子发展为包含CD28、4-1BB等共刺激分子的多信号结构域(第二、三代), 临床应用广泛。但是, 该技术也存在脱靶效应、插入突变等临床应用风险。该文将就CAR-T细胞技术在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嵌合抗原受体;基因改造;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CD4+T 细胞;TH17 细胞;分化;调控机制;微RNA;T细胞;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 早在1989年, Eshhar研究小组[3-4]就将免疫球蛋白样scFv和FcεRI 受体(γ链)或CD3复合物(δ链)胞内结构域融合形成嵌合受体, 即第一代CARs。表达CAR的T细胞以抗原依赖、非MHC限制的方式结合肿瘤抗原, 启动并活化特异性杀伤肿瘤反应。CARs表达的稳定性依赖于所用的胞内信号域。尽管最近研究报告显示, 去除CD3δ链的两个ITAMs磷酸化作用, 能减少T细胞转导后的凋亡, 有利于转基因的长期表达[5-6]。但是, 目前含CD3δ链的CAR-T细胞相对于含FcεRIγ链的CAR-T细胞临床研究更多。原因可能是因为CD3δ含有三个ITAMs, 而FcεRI γ链只有一个ITAM, 虽然体内表达率较低, 但是能更有效激活T细胞, 对肿瘤根除能力更强。此外, CAR-T细胞的跨膜区一般由同源或异源的CD3、CD8或CD28等二聚体膜蛋白组成, 通过CAR 二聚化以及与内源性TCR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有助于T细胞的激活。 研究表明, T细胞的完全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其中第一

免疫功能检测的意义

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它不仅能抵御外来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还能清除体内衰老、突变、恶化或死亡的细胞,保护机体的健康。免疫系统主要有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免疫系统各组分功能的正常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相对稳定的保证。淋巴细胞是构成机体免疫器官的基本单位,它在免疫应答的过程中起核心作用。从大的细胞群来说,淋巴细胞分为T、B、NK细胞等。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它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病毒感染、病态反应性疾病等),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常见的指标变化及其意义简述如下: 1、 CD3+:总T淋巴细胞 CD3+T 淋巴细胞升高多见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SLE、重症肌无力、慢性活动性肝炎等;CD3+T 淋巴细胞降低多见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时,如白血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过程中、先天性免疫缺陷、艾滋病、多发性骨髓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2、 CD3+CD4+: Th细胞 Th细胞降低多见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应用免疫抑制剂等;Th细胞升高较少见,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可升高。 3、 CD3+CD8+:Ts细胞 Ts细胞升高多见于病毒感染如艾滋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Ts细胞降低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干燥综合征、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膜性肾小球肾炎等。 4、 Th/Ts细胞比值降低见于艾滋病、恶性肿瘤、骨髓移植恢复期、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血吸虫病)等;Th/Ts 细胞比值升高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Ⅰ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移植后排异反应等。 5、 CD19+:B淋巴细胞

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

附件1: 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 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1 试验项目 1.1 动物实验 1.1.1 体重 1.1.2脏器/体重比值测定:胸腺/体重比值,脾脏/体重比值 1.1.3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1.1.4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测定 1.1.5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 微球实验 1.1.6 NK细胞活性测定 2 试验原则 2.1 所列的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2分为正常动物实验方案和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动物实验两种方案, 可任选其一进行实验. 2.3采用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实验方案时需做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测定 3 结果判定 3.1采用正常动物实验,受试样品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在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四个方面测定中,任两个方面试验结果为阳性,可以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其中细胞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判定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结果阳性。体液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判定体液免疫功能试验结果阳性。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判定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试验结果阳性。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的一个以上剂量结果阳性,判定NK细胞活性结果阳性。 正常动物实验需进行四个方面的测定。 3.2 采用免疫功能低下动物实验,受试样品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在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成立条件下,血液白细胞总数、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五个方面测定中,任两个方面试验结果为阳性,判定该受试样品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其中细胞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结果阳性。体液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体液免疫功能试验结果阳性。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试验结果阳性。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的一个以上剂量结果阳性,可以判定NK细胞活性结果阳性。血液白细胞总数测定的二个以上剂量结果阳性,可以判定血液白细胞总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一、概述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是一组累及外周血和骨髓的成熟B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自《中国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专家共识(2014年版)》[1]发布以来,B-CLPD一些亚型的诊断更加细化,WHO更新的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已发表[2,3,4],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与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组织国内相关的血液肿瘤学与血液病理学专家经过多次讨论,对这一共识进行了更新修订,以符合临床实际需求。 (一)定义 本共识所指B-CLPD是临床上以外周血/骨髓成熟B细胞克隆性增殖为主要特征,并通过外周血/骨髓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测可以诊断的一组成熟B淋巴增殖性疾病(表1)。 表1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二)B-CLPD共同特征 1.临床特征: 中老年发病;临床进展缓慢,多数呈惰性病程[大多套细胞淋巴瘤(MCL)及B-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除外];可向侵袭性淋巴瘤转化;治疗后可缓解,但难以治愈。 2.形态学: 以小到中等大小的成熟淋巴细胞为主,部分可见核仁。 3.免疫表型: 表达成熟B细胞相关抗原(CD19、CD20、CD22)和表面免疫球蛋白(sIg)单一轻链(κ或λ)。 4.基因重排: 存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或)轻链(IgL)基因重排。 二、各主要B-CLPD的临床特征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CLL/SLL为最常见的B-CLPD,以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中位发病年龄60~75岁,男女比例为2∶1。2016 WHO分型规定CLL诊断标准之一为外周血单克隆B淋巴细胞≥5×109/L,如果没有髓外病变,在B淋巴细胞<5×109/L时即使存在血细胞减少或疾病相关症状也不诊断CLL;2008年国际CLL工作组则明确规定,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如存在CLL细胞浸润骨髓所致的血细胞减少时诊断为CLL[4,5,6]。国内绝大多数专家也认为这种情况在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血细胞减少后,其临床意义及治疗同CLL,因此应诊断为CLL。SLL指

第四章 不可思议的免疫系统

第四章不可思议的免疫系统

第四章不可思议的免疫系统 一、人得病得根本原因——免疫力低下 以往,我们总是把得病的原因怪罪给那些细菌、病毒,其实细菌和病毒,只能在抵抗力低下的人身上制造疾病。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古籍里就记载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为“当人体内存在很强的抵抗力时,疾病是不可能侵入体内的,疾病所到之处,其抵抗力肯定虚弱。所以人得病的真正原因是抵抗力(医学上称免疫力)低下。 二、人体最好的“医生”——免疫系统 每个人出生时,身体里都带来一位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免疫系统。免:免除。疫:疾病。免疫系统如同一支训练有术的精锐部队。有陆海空军、有子弹、炸弹及情报人员,一旦有疾病入侵,便能有效地抵抗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它主要有三大功能: 1、抵抗各种细菌、病毒、污染物及疾病对人 体造成的攻击。 2、清除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敌

人打仗时遗留下来的战场。 3、修补受损的器官、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 功能。 ●当人体的这些功能很强时,身体便有足 够的免疫力对抗病源、防御疾病、抵抗 长期环境污染与病毒细菌的侵害; ●当人体的这些功能衰弱时,各种病源就 会趁虚而入,制造疾病; ●当这些功能停止时,空气中的一粒灰尘 都能要我们的命。 所以捍卫人体健康的最好卫士不是医院里 的医生,而是我们身体里面的免疫系 统,它每天24小时保护着人体。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身体里面的这位最好的“医生”。 三、免疫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免疫系统是一个由免疫细胞和有机器官构成的网状系统,它遍布整个人体,能自动对抗外来的有害物质,清除坏死细胞,并毁灭可能致癌的突变细胞。免疫系统的结构是繁多而复杂的,其主要的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脏、扁桃体、淋巴结、淋巴管、盲肠。这些关卡都是用来防堵

EXBIO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检测试剂盒解决方案

EXBIO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检测试剂盒解决方案 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后,可被双活化信号刺激后,通过信号转导启动有关基因转录,进而发生增殖,这是淋巴细胞的基本功能,反映了其对抗原的识别和发生免疫应答的能力。 流式细胞术,是最常用的检测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方法。接下来一起看看,如何使用流式,简单快捷的检测活化的血样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作为专业的流式抗体与解决方案,艾美捷科技推荐流式科研与诊断方案领导者EXBio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检测试剂盒(T-cell BlastoFlowEx Kit)、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检测试剂盒#ED7642旨在测量活化的全血样本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该试剂盒使用抗CD3和抗Ki67抗体混合物检测增殖的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检测试剂盒实验流程: 1.从培养箱中取出试管,取下并丢弃管盖。每管中加入25 ul EDTA溶液,混合。 2.在37℃下孵育10分钟。 3.加入2ml的PBS,混合。400g离心细胞5分钟,移除上清液。 4.轻轻摇动管子扰乱沉淀。加入2ml的稀释固定和裂解溶液,混合。室温下孵育10分钟。 5.400g离心细胞5分钟,移除上清液。 6.加入0.5ml稀释的破膜溶液,混合。室温下孵育10分钟。 7.加入2ml的PBS。400g离心细胞5分钟,移除上清液。 8.加入50 ul的CD3/Ki-67 PE抗体预混液,混匀,室温下孵育至少30分钟。 9.加入2ml PBS。400g离心细胞5分钟,移除上清液。 10.用0.1-0.3ml的1%甲醛PBS溶液或者稀释的固定和裂解液(1份固定裂解液液+9份PBS的缓冲液)重悬细胞。在2-8℃下暗室条件下储存处理后的样品,直到分析。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检测试剂盒结果展示: 1.用巨细胞病毒-IE-1蛋白抗原肽体外刺激巨细胞病毒阳性供体全血

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免疫功能低下怎么办? 人体免疫力低下,则会产生诸多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营养不良 蛋白质摄入种类或数目不够,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细胞。 2.患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症,如先天性胸腺缺失。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如艾滋病患者,其体内T细胞被破坏,晚期时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体液免疫部分丧失。 3.未足量足次数注射或未在规定期限内重复注射相关疫苗 体内缺少对相关病毒有效的抗体及记忆细胞。 免疫力的强弱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当我们免疫功能低下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一、保证良好的睡眠 睡眠与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 二、保持乐观情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袭。保持乐观的态度可以维持人体于一个最佳的状态,有效增强免疫力,抵抗疾病侵袭。 三、限制饮酒 每天饮用白酒不得超过100ml,而黄酒则不得超过250ml,啤酒不得超过1瓶。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胆固醇,也应该限制每天一杯,过量饮用会给血液与心脏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坏。

四、坚持运动 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运动只要心跳加速即可,不可太过剧烈运动。 五、补充维生素 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身体抵抗外来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扰素及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力都和维生素与矿物质有关。维生素C能抑制膳食中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的合成,以及促进抗体形成,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草莓、橘子、西红柿等。维生素A对呼吸道及胃肠道粘膜有保护作用。从食物中补充维生素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多吃胡萝卜可增强免疫力,补充维生素A。 六、改善体内生态环境 用微生态制剂提高免疫力,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负责人体免疫的淋巴细胞分裂繁殖,同时还能调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去“吃”掉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在内的各种可致病的外来微生物,产生多种抗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无论生活或工作压力多大,都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乐观面对一切,勇敢迎接一切挑战。

细胞免疫问题与解答

细胞免疫常见问题汇总与解答 免疫细胞是怎么回事? 我们通过从人体的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并训练出大量免疫效应细胞群细胞,即CIK,也就是T细胞,这些取自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经过特训后,摇身一变成为威力无比的超级战士,当他们被再次回注体内,对抗身体疾病能力大大增强,使衰老和产生病变的细胞直接死亡。 而CIK本身在生物免疫领域里也已是几年前的技术了,我们目前用到的是免疫领域最新的技术,即加入了DC细胞,它是一种在人体免疫系统里扮演“雷达”的角色,能进一步帮助那些免疫细胞群更加靶向性地杀死那些对人体造成侵害的细胞,从而更加精确清除体内各种致病病原体,最终让人体重现完美而强大的免疫系统,降低患病的几率。 1、免疫细胞技术首先是在哪个国家开展的?这项技术在我们国家开展多长 时间了? 答: 1)早在1985年美国国家癌症中心将生物治疗列入肿瘤综合治疗,明确定义为肿瘤的第四种治疗方式,这种高科技的生物治疗使数以万计的肿瘤患者从中受益,从临床应用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细胞免疫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我们的学科带头人一直与美国密西根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在该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同时与国外的权威专家一起进行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工作,并把这项技术引进到中国,并在海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天坛医院等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展开技术合作。这项技术在2011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后被世人所知晓。 2、什么是生物免疫细胞抗衰老?细胞制备大概要培养多长时间? 答: 1)经过实验室特殊分离定向培养的具有杀伤肿瘤、病毒、细菌能力,并能调节、平衡、修复免疫系统功能, 延缓免疫系统衰老的一种免疫细胞。 2)经过我们实验室10-14天左右的培养,使其数量扩增,活性增强,然后

细胞免疫过程及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细胞免疫过程及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细胞免疫过程及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与联 系 1 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材将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作了更为简单 人处理,只是以图解的形式重点剖析效应阶段。学生难免要问: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是如何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作详细分析:感应阶段,一部分病原体如病毒侵入到宿主细胞内,其抗原分子可转移到宿主细胞表面;另一部分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抗原呈递给辅助T细胞和杀伤T细胞前体。在反应阶段,杀伤T 细胞前体受到抗原的刺激后变为活化的杀伤T细胞(效应T 细胞)和记忆杀伤T细胞;辅助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变为活化的辅助T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以刺激杀伤T细胞前体,使之迅速地增殖、分化为活化的杀伤T细胞和记忆杀伤T细胞。 2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为了促使学生深刻一理解和把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相互作用模型(见下图)。该模型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2.1 反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 从作用对象上看,体液免疫清除的是游离在寄主细胞外的抗原及其产生的有毒物质;细胞免疫则摧毁侵入到寄主细胞内的病毒、胞内寄生菌或外来的组织团块、癌变的细胞等。从作用方式上看,体液免疫是通过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来清除抗原;细胞免疫则是通过效应T细胞(杀伤T细胞)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死亡。 2.2 体现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联系。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诱发体液免疫,因为T细胞不能识别入侵的病毒等抗原,只有当病毒或胞内寄生菌侵入宿主细胞,细胞表面出现了来自病毒等病原体的小分子蛋白质抗原,并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成复合物时,T细胞才能识别,进而引发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暴露出隐藏其中的病原体,再通过体液免疫将其清除。假若病原体不

医学免疫学第1-2章自测题 (1)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选择题 A型题 1.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易发生肿瘤 B.易发生超敏反应 C.易发生感染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免疫耐受 2. 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第一个医师是 A.Koch B.Jenner C.Pasteur D.V on Behring E.Bordet 3.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4.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5. 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 A.巨噬细胞 B.B细胞 C.T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浆细胞 6. 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Burnet B.Border C.Porter D.Jenner

E.Pasteur 7.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增生病 8.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俄罗斯 E.英国 X型题 9.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A.多为生后获得的功能表现 B.有针对性 C.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强 D.出生时就具有 E.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10.免疫防御功能是指 A.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B.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扩散 C.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 D.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E.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11.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 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肿瘤 D.免疫缺陷 E.免疫增生病 12.免疫监视功能是指 A.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B.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 C.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 D.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E.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高中生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详细解析

高中生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详细解析 1.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材将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作了更为简单人处理,只是以图解的形式重点剖析效应阶段。学生难免要问: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是如何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作详细分析:感应阶段,一部分病原体如病毒侵入到宿主细胞内,其抗原分子可转移到宿主细胞表面;另一部分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抗原呈递给辅助T细胞和杀伤T细胞前体。在反应阶段,杀伤T细胞前体受到抗原的刺激后变为活化的杀伤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杀伤T细胞;辅助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变为活化的辅助T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以刺激杀伤T细胞前体,使之迅速地增殖、分化为活化的杀伤T细胞和记忆杀伤T细胞。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为了促使学生深刻一理解和把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相互作用模型(见下图)。该模型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2.1 反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 从作用对象上看,体液免疫清除的是游离在寄主细胞外的抗原及其产生的有毒物质;细胞免疫则摧毁侵入到寄主细胞内的病毒、胞内寄生菌或外来的组织团块、癌变的细胞等。从作用方式上看,体液免疫是通过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来清除抗原;细胞免疫则是通过效应T细胞(杀伤T细胞)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死亡。 2.2 体现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联系: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诱发体液免疫,因为T细胞不能识别入侵的病毒等抗原,只有当病毒或胞内寄生菌侵入宿主细胞,细胞表面出现了来自病毒等病原体的小分子蛋白质抗原,并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成复合物时,T细胞才能识别,进而引发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暴露出隐藏其中的病原体,再通过体液免疫将其清除。假若病原体不是胞内寄生物,则只能诱发体液免疫。 2.3 凸现吞噬细胞和辅助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 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无特异性地吞噬,一方面可以将抗原呈递给辅助T细胞,使之激活并分泌淋巴因子,以强化和扩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应;另一方面又可以将抗原呈递给杀伤T细胞的前体,使之活化为杀伤T细胞,以摧毁靶细胞。辅助T细胞虽然并不直接消灭抗原,但它对各种免疫细胞,包括杀伤T细胞和B细胞都有“帮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转化为致敏T细胞(也叫效应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的细胞中时,致敏T细胞(效应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统称为细胞免疫。 同体液免疫一样,细胞免疫的产生也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三个阶段。其作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1)致敏T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当致敏T细胞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再次接触时,两者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刺激作用,使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靶细胞内渗透压改变,靶细胞肿胀、溶解以致死亡。致敏T细胞在杀伤靶细胞过程中,本身未受伤害,可重新攻击其他靶细胞。参与这种作用的致敏T细胞,称为杀伤T细胞。(2)通过淋巴因子相互配合、协同杀伤靶细胞。如皮肤反应因子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使吞噬细胞易于从血管内游出;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可招引相应的免疫细胞向抗原所在部位集中,以利于对抗原进行吞噬、杀伤、清除等。由于各种淋巴因子的协同作用,扩大了免疫效果,达到清除抗原异物的目的。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主要参与对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及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参与迟发型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及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也可以说,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既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力量,参与免疫防护;又是导致免疫病理的重要因素。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其免疫源一般为:寄生原生动物、真菌、外来的细胞团块(eg:移植器官或被病毒感染的自身细胞)。细胞免疫也有记忆功能。 一、细胞免疫的机制和过程 几乎所有的细胞表面都有MHC-I,CD8+T细胞能识别细胞表面的MHCI+抗原复合物,识别后进行攻击。根据功能不同T细胞可分为三类,其表面均有相应的受体,具有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Tc)、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 TH)、抑制性T细胞(suppressor T Cells, Ts)。 Tc细胞 作用是消灭外来病原。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表面呈现病毒表达的抗原,并结合到细胞表面的MHC-I类分子的沟中,形成MHC-抗原结合物。被Tc细胞接触、识别后,Tc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而死,病毒进入体液,被抗体消灭。癌变细胞也是Tc攻击目标,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容易患癌症。 TH细胞 —CD4 receptor又称辅助性T细胞,对各种免疫细胞,Tc、Ts、B都有辅助作用,对于免疫具有重要作用。TH的受体能识别与MHC-II结合的外来抗原。MHC-II类分子存在于巨噬细胞和B细胞表面。巨噬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等微生物,在细胞内消化、降解,抗原分子与MHC-II类结合呈现在细胞表面,将抗原传递给具有相同MHC-II类分子的TH,同时,Mφ分泌白介素-1,刺激TH,促使其分泌白介素-2,它促进TH,形成正反馈,刺激T淋巴细胞分化出Tc,刺激B 细胞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及修订说明

附件1: 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 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1 试验项目 1、1 动物实验 1、1、1 体重 1、1、2脏器/体重比值测定:胸腺/体重比值,脾脏/体重比值 1、1、3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1、1、4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测定 1、1、5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 微球实验 1、1、6 NK细胞活性测定 2 试验原则 2、1 所列的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2分为正常动物实验方案与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动物实验两种方案, 可任选其一进行实验、 2、3采用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实验方案时需做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测定 3 结果判定 3、1采用正常动物实验,受试样品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在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四个方面测定中,任两个方面试验结果为阳性,可以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其中细胞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判定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结果阳性。体液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判定体液免疫功能试验结果阳性。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判定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试验结果阳性。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的一个以上剂量结果阳性,判定NK细胞活性结果阳性。 正常动物实验需进行四个方面的测定。 3、2 采用免疫功能低下动物实验,受试样品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在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成立条件下,血液白细胞总数、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五个方面测定中,任两个方面试验结果为阳性,判定该受试样品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其中细胞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结果阳性。体液免疫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体液免疫功能试验结果阳性。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项目中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为阳性,或任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试验结果阳性。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的一个以上剂量结果阳性,可以判定NK细胞活性结果阳性。血液白细胞总数测定的二个以上剂量结果阳性,可以判定血液白细胞总数结果阳性。

医学免疫学重点(1-10)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现代免疫的概念E机体识别自身和非已,对自身耐受,对非已排除的生理反应。 2.机体抗病原体感染的能力称为D免疫防御 3.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能力称为A免疫监视 4.机体免疫防御反应异常增高易引发E超敏反应 5.机体免疫自稳功能失调易引发B自身免疫病(或超敏反应) 6.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易引发A反复感染(免疫缺陷病或对病原体高度易感) 7.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易引发A肿瘤(或病毒持续性感染) 8.下列淋巴细胞中属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是DαβT细胞 9.下列免疫细胞中属固有样淋巴细胞的是DNK T细胞 10.属于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是B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 11.具有抗原提呈作用的适应性免疫细胞是AB2细胞 12.人类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C胸腺 13.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B骨髓 14.人类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B胸腺 15.在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的免疫细胞是A巨噬细胞 B型题 1.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可引发A免疫缺陷病 2.免疫自稳功能正常,可引发B适度免疫应答 3.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引发D病毒持续感染 4.免疫防御功能正常,可引发E抗感染免疫作用 5.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可引发C自身免疫病 6.?δ T细胞表达C泛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7.巨噬细胞表达B模式识别受体 8.NK细胞表达D杀伤细胞活化/抑制受体 9.αβ T细胞表达A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10.病原微生物表达E病原相关模式分子 第二章抗原 A型题: 1.免疫原性是指A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 2.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D半抗原 3.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青霉素 4.半抗原D是只有抗原性 5.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表位称为DB细胞表位 6.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E抗原决定簇(表位) 7.通常诱导机体产生最佳免疫效果的抗原注入途径是B皮内 8.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D异嗜性抗原 9.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E蛋白质 10.发生交叉反应是因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中具有D相同或相似 的抗原表位 11.释放后容易诱发自身抗体产生的物质是B隐蔽抗原 12.抗原分子中的顺序表位D是由一段序列相连的线性氨基酸残 基组成 13.抗原分子中的构象表位D是B细胞主要识别的表位 14.胸腺依赖性抗原E是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的抗原 15.下列物质中属TI抗原的是B细菌脂多糖 16.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MHC抗原是B同种异型抗原 17.下列物质中属隐蔽抗原的是E眼葡萄膜色素蛋白 18.B细胞表位所不具备的特征或作用是E也可被T细胞直接识 别 19.超抗原所不具备的特点是C发挥作用无需APC参与 20.能激活多克隆B细胞的丝裂原是D细菌脂多糖(LPS) 21.佐剂所不具备的作用特点是B可特异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 类型 B型题: 1.位于抗原分子表面能被B细胞或抗体直接识别的表位称为D 功能性抗原表位 2.位于抗原分子内部不能被B细胞直接识别结合的表位称为C 隐蔽性抗原表位 3.位于抗原分子内部经APC加工后能被MHCⅡ类分子提呈的 线性表位称为ET细胞表位 4.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由空间位置相邻而序列不相连续的氨基 酸残基组成的表位称为A构象表位 5.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E异嗜性抗原 6.人类ABO血型抗原称为C同种异型抗原 7.可多克隆激活T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的抗原称为D超抗原 8.正常情况下与机体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某些自身成分称为B 隐蔽抗原 第三章抗体 A型题: 1.抗体的基本结构是C由两条相同的H链和两条相同的L链通 过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2.抗体超变区位于BVH和VL区 3.抗体分为?和λ两型的依据是D CL抗原性的不同 4.抗体分为五类的依据是ACH抗原性的不同 5.IgG的重链称E?链 6.抗体铰链区位于A CH1与CH2之间 7.抗体独特型表位存在于B VH和VL功能区 8.不含铰链区的抗体是DIgE类抗体 9.以多聚体形式发挥作用的抗体是C I gM类抗体 10.具有J链的抗体是C IgM和SIgA类抗体 11.可将IgG裂解为二个Fab片段的酶类物质是D木瓜蛋白酶 12.具有补体C1q结合点的抗体是B IgG和IgM类抗体 13.产妇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A SIgA类抗体 14.能够通过胎般进入胎儿体内的抗体是D IgG类抗体 15.能够介导NK细胞产生ADCC效应的抗体是B IgG类抗体 16.能与肥大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使其致敏的抗体是AIgE类 抗体 17.宫内感染导致胎儿脐血中含量增高的抗体是D IgM类抗体 18.能够介导吞噬细胞产生调理作用的抗体是A IgG类抗体 19.在黏膜局部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的抗体是ESIgA类抗体 20.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B IgM类抗体 B型题: 1.分子量最大的抗体是CIgM 2.血清含量最高的抗体是AIgG 3.血清含量最低的抗体是DIgE 4.血清半衰期最长的抗体是AIgG 5.具有J链和分泌片的抗体是BSIgA 6.过敏反应患者血清中含量明显升高的抗体是DIgE 7.可介导产生调理作用的抗体是CIgG 8.可介导产生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DIgE 9.在黏膜局部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的抗体是B SIgA 10.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产生的抗体是AIgM 11.激活补体能力量强的抗体是AIgM 12.可介导产生ADCC作用的抗体是C IgG 13.IgG的重链称为B?链 14.IgM的重链称为E μ链 15.IgA的重链称为Aα链 16.IgD的重链称为Cδ链 17.IgE的重链称为D?链 第四章补体 A型题: 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组分是B C3 2.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顺序是C C142356789 3.IgG分子中能与C1q结合的功能区是B CH2 4.IgM分子中能与C1q结合的功能区是C CH3 5.具有过敏毒素和趋化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D C5a 6.降解后可产生激肽样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E C2b 7.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B C3b 8.具有免疫黏附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B C3b和C5b 9.启动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主要物质是A抗原-抗体复合物 10.启动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的主要物质是B病原体表面的甘露 糖残基 11.启动补体旁路途径活动的主要物质是D细菌脂多糖 12.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第一个补体组分是A C1(C1q:C1r2:C1s2) 13.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的第一个补体组分是D MBL-MASP1/2 复合体 14.补体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所不涉及的补体组成是B C4 15.补体经典途径激活过程中所不涉及的事件是BB因子裂解为 Ba和Bb 16.补体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所不涉及的事件是D C2裂解为C2a 和C2b 17.补体凝集素途径激活过程中所不涉及的事件是A C1q构象改 变使C1r和C1s相继活化 18.一个完整的C1q分子是由C 6个C1q三聚体亚单位组成 19.C1抑制物缺陷可引发E遗传性血管水肿 B型题: 1.补体旁路途径稳定态C3转化酶是B C3bBbP 2.补体凝集素途径C3转化酶是A C4b2a 3.补体旁路途径液相C3转化酶是E C3(H2O)Bb 4.补体经典途径C5转化酶是C C4b2a3b 5.补体旁路途径C5转化酶是D C3bBb3b 6.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物是E细菌脂多糖 7.补体凝集素途径激活物是A病原体表面乙酰化低聚糖 8.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物是D抗原-抗体复合物 9.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的第一个补体组分是B MBL-MASP1/2 复合体 10.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第一个补体组分是C C1(C1q:C1r2:C1s2) 复合体 11.对嗜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E C5a 12.其裂解产物具有激肽样作用A C2b 13.是B细胞辅助受体中CD21识别结合的分子C C3d 14.具有过敏毒素作用而无趋化作用的分子B C3a 15.具有调理和免疫黏附作用的分子D C3b 第五章细胞因子 A型题: 1.细胞因子不包括B过敏毒素 2.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C诱导细胞凋亡 3.IL-2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D可抑制Th1细胞形成 4.可诱导B细胞产生IgE类抗体的细胞因子是E IL-4 5.IL-17所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是C具有抗胞内病原体感 染的作用 6.?-干扰素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C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 为Th2细胞 7.接受刺激后主要产生IFN-?的细胞是A NK细胞 8.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细胞因子是C TNF-α/β 9.可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的细胞因子是B SCF 10.可诱导巨核祖细胞增殖分化为血小板的细胞因子是D TPO 11.可诱导成红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 EPO 12.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活化作用的 细胞因子是E IL-8/CXCL8 13.可抑制Th2细胞形成和增殖的细胞因子是D IFN- ? 14.对巨噬细胞和NK细胞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是B IL-10 15.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作用特点是B特异性 16.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是B一种细胞只能产 生一种细胞因子 17.能以内分泌方式作用于靶细胞的细胞因子是B IL-1和TNF-α 18.在体外能够诱导自体淋巴细胞形成LAK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 IL-2 19.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细胞因子是A IFN-α 20.临床用于治疗乳腺癌的生物制剂是D人源化抗HER-2单抗 B型题: 1.Th1细胞产生,可抑制Th2细胞形成E IFN- ? 2.?δT细胞产生,可刺激成纤维/上皮/内皮细胞合成分泌促炎 细胞因子C IL-17 3.Th2细胞产生,可抑制巨噬细胞表达MHC和共刺激分子A IL-10 4.Treg细胞产生,可抑制T细胞增殖和树突状细胞活化B TGF-β 5.Th2细胞产生,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D IL-4 6.骨髓基质细胞产生,可诱导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C SCF 7.肾细胞和肝细胞产生,可诱导成红祖细胞增殖分化A EPO 8.肾细胞和肝细胞产生,可诱导巨核祖细胞增殖分化B TPO 9.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可诱导胸腺细胞增殖分化D IL-7 10.Th1细胞产生,可诱导T、B细胞增殖分化E IL-2 第七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抗原系统 A型题: 1.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称为A HLA复合体 2.HLA复合体位于B 第6号染色体 3.位于HLA Ⅱ类基因区的经典Ⅱ类基因是C HLA-DR 4.位于HLAⅠ类基本区的经典Ⅰ类基因是B HLA-B 5.非经典HLAⅠ类基因包括C HLA-E、F、G 6.HLAⅢ类基因区基因编码产物不包括E HLA-DM分子 7.编码人β-2m的基因位于E 第15号染色体 8.在母胎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是E HLA-E和HLA-G 分子 9.NK细胞表面C型凝集素样受体家族成员识别的配体分子是A HLA-E分子 10.NK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家族成员识别的配体分子是 C HLA-G分子 11.NK细胞表面NKG2D活化性受体识别的配体分子是E MIC A/B 分子 12.HLA Ⅱ类分子的抗原肽结合槽位于A α1与β1结构域之间 13.HLAⅠ类分子的抗原肽结合槽位于Bα1与α2结构域之间 14.CTL表面CD8分子识别结合的部位是E HLAⅠ类分子α3结构 域 15.Th细胞表面CD4分子识别结合的部位是A HLAⅡ类分子β2 结构域 16.表面尚未检出经典HLAⅠ类分子的细胞是C成熟红细胞 17.组成性表达HLA Ⅱ类分子的细胞是C树突状细胞 18.同胞之间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的概率为B25% 19.器官移植时选择的量适供者是E患者同卵双生的兄弟姐妹 20.患者多次输血后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是B患者体内 产生抗供者HLAⅠ类抗特异性抗体 21.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生密切相关的HLA分子是D HLA-B27分子 B型题: 1.编码经典HLA Ⅰ类分子的基因C HLA-A、B、C基因 2.编码非经典HLA Ⅰ类分子的基因E HLA-E、F、G基因 3.编码经典HLA Ⅱ类分子的基因D HLA-DP、DQ、DR基因 4.编码免疫相关分子的基因B HLA-DM基因 5.编码小鼠主要组织相关性抗原的基因A H-2复合体 6.Th细胞表面CD4分子识别结合C HLAⅡ类分子β2结构域 7.CTL表面CD8分子识别结合A HLAⅠ类分子α3结构域 8.具有高度多态性E HLAⅡ类分子β1结构域 9.较少多态性D HLAⅡ类分子α1结构域 10.非多态性结构B HLAⅠ类分子轻链β2m 第九章适应性免疫细胞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A型题: 1.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是D TCR 2.T细胞表面能与TCR结合形成具有信号转导功能复合物的膜 分子是B CD3 3.CTL表面的TCR辅助受体是C CD8 4.Th细胞表面的TCR辅助受体是BCD4 5.人T细胞表面能与HIV壳膜蛋白gp120结合的受体是B CD4 6.T细胞表面CD4分子与APC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中 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区域是D β2结构域 7.T细胞表面CD8分子与能与APC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 物MHC-Ⅰ类分子结合的区域是Eα3结构域 8.活化T细胞表面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膜分子是B CTLA-4 9.能非特异多克隆刺激T细胞和B细胞增殖的丝裂原是C美洲 商陆原(PWM) 10.T细胞表面与其活化第二信号产生密切相关的CD分子是E CD28 11.初始T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是C CD45RA+CD62L+ 12.可通过分泌IL-17发挥抗真菌和胞外细菌感染的CD4+T细胞 是D Th17细胞 13.可通过事成分泌TGF-β和/或IL-10发挥免疫抑制效应的T细 胞是C Treg细胞 14.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1细胞的细胞因子是D IFN- ?、 IL-12 15.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2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 IL-4 16.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的细胞因子是B TGF-β 17.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iTreg细胞的细胞因子是D TGF-β、 IL-2 18.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3细胞的因子是A TGF-β 19.对肿瘤或病毒感染靶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 是C CD8+CTL 20.B细胞表面特有的表面标志是C BCR(mIg) 21.B细胞作为专职APC其表面最重要的共刺激分子是C CD40 22.BCR辅助受体中能够识别结合C3d的分子是A CD21 23.活化T细胞表面对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产生具有重要作用的 CD分子是A CD28 24.B细胞表面与其活化第二信号产生密切相关的膜分子是B CD80/CD86(B7-1/2) 25.B细胞表面的BCR辅助受体是E CD19-CD21-CD81复合体 26.鉴别B1细胞和B2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是B CD5分子 B型题: 1.Th1细胞主要分泌B IFN- ?、IL-2、TNFα/β 2.Th2细胞主要分泌A IL-4、IL-5、IL-13 3.Tfh细胞主要分泌E IL-4、IL-10、IL-21 4.Th17细胞主要分泌C IL-17、IL-21、IL-22 5.Tr1细胞主要分泌D TGF-β、IL-10 6.通过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T细胞是 E CD-+CTL 7.通过直接接触和分泌TGF-β产生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是C CD4+Treg细胞 8.通过分泌IL-4和IL-10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 体和Ig类别转换的T细胞是B CD4+Tfh细胞 9.通过分泌IL-17和IL-22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和抗胞内病原 体感染的T细胞是D CD4+Th17细胞 10.通过分泌IFN-?和IL-2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T细胞是A CD4+Th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