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隧道仰拱的常见病害原因及处治措施

研究隧道仰拱的常见病害原因及处治措施

研究隧道仰拱的常见病害原因及处治措施
研究隧道仰拱的常见病害原因及处治措施

黑龙江交通科技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6,2019 (Sum No.304)

2019年第6期

(总第304期)

研究隧道仰拱的常见病害原因及处治措施

杨毅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针对在隧道及其衬砌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仰拱结构,在简单介绍其常见病害与病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目前较为常用的拱脚锁脚、基底加固、仰拱拆换和地下水引排四种处治措施,明确不同处治措施的要点、特征与效果,以此为实际的隧道仰拱施工、检查和病害处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从根本上保证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

关键词:隧道仰拱;仰拱常见病害;病害成因;病害处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7S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83(2019)06-0166-02

在隧道的围岩衬砌体系中,仰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支护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衬砌的性能。对于仰拱结构,主要由填充与仰拱构成,其中,仰拱是由隧道底部和上部衬砌两部分形成的,可对围岩发生的位移与变形进行约束,且能提高围岩整体稳定性的结构。在当前的隧道工程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没对仰拱引起重视,导致在施工中和运营后仰拱产生各类病害,对施工与运营安全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并加强仰拱病害的处治。

1隧道仰拱常见病害和产生原因

1.1常见病害

仰拱是隧道主要部分之一,对隧道稳定性及长期运行有直接影响。而新建与已经长时间运营的隧道,其底部结构都产生裂缝和错台,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仰拱部分的病害包括:底板开裂和变形、侧沟开裂和变形、底板沉陷、面层翻浆、隆起。无论仰拱结构产生哪一种病害,都有可能使其处在不稳定状态,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和处理所有类型的病害。

1.2产生原因

(1)基底软化

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造成:其一,围岩,仰拱产生病害的部位主要为围岩情况较差的部位,其岩性偏软,这种岩性在遇水后将发生软化,导致围岩进一步劣化,出现塑性变形,围岩技术参数大幅降低,导致承载力减小,受到侧向压力后,边墙产生内侧挤压,荷载因此进一步增大。局部隧道在高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还会产生更加严重的病害。

(2)人为因素影响

仰拱围岩受施工扰动后出现裂隙,从3D受力变成2D受力,受人为因素影响后,没有及时进行封闭处理,岩体长期暴露,产生风化,或被水长时间浸泡,力学参数显著降低,使基底发生软化。另外,仰拱底部存在的松渣没有及时处理,直接进行结构施工,产生人为软基,此时地下水进入后,将形成大片的富水层,加快了基底的软化速度。

(3)地下水作用

地下水影响往往在所难免,对拱顶同样有严重影响。不仅会使基底软化,而且还会增加塑性区大小。隧道施工中都会设置排水设施,但这些排水设施会因为外界因素影响而堵塞,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导致地下水无法及时排出,使水压力升高,加重了其对仰拱的影响。

(4)仰拱自身结构存在缺陷

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没有对仰拱引起足够重视产生的,如质量差、管理不严和施工中偷工减料。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仰拱深度与弧度不满足要求、底部松散结构大量堆积、厚度不足、内部钢筋实际布置不合理。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仰拱在承载力上有10%的贡献率,能有效减小位移与塑性区深度,无论是改善隧道整体受力,还是保证稳定性,都有积极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并有效解决其病害问题。

2隧道仰拱病害处治措施分析

2.1拱脚锁脚

仰拱结构产生病害以后在拱脚处采用注浆钢花管设置锁脚,对拱脚部位围岩进行有效加固,缩小该处塑性区,同时依靠钢花管较大的刚度,避免仰拱基底受到太大挤压,从而对仰拱实际受力状态予以有效改善,防止新病害发生和旧病害扩展。此外,这样还能起到加固上部结构重要作用,为其提供可靠支撑。

收稿日期:2019-01-02

作者简介:杨毅(1975-),男,贵州习水人,副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桥梁、隧道、路面。?16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