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首届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义务教育阶段)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首届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义务教育阶段)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首届自治区基础教育

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义务教育阶段)的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1.04.13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4.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教育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首届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义务教育阶段)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厅直属各事业单位,其他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区教育大会、全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专家对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决策咨询、实践指导、教学研究等方面作用,切实提高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自治区教育厅成立了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委员会。

在各有关单位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的基础上,我厅经过认真遴选和社会公示,确定了义务教育阶段13个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详见附件)。现予以公布。

委员聘期为四年,从2021年4月起至2025年4月止。各地各校特别是委员所在单位,要积极支持委员的工作,为其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便利,支持其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附件:首届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义务教育阶段)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21年4月13日附件

首届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义务教育阶段,按姓氏笔划排

序)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

李福灼男南宁师范大学

副主任委员

张永红女南宁市南湖小学

潘建敏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研究院

委员

卜晖霞女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马国军男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韦美日女南宁师范大学

韦海荣男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方小凤女广西师范大学

卢耀珍女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叶琴珍女桂林市七星区卓然小学

冯海英女玉林师范学院

许惠萍女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

苏里莉女玉林市玉州区古定中心小学

苏洁梅女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李寿娟女玉林市玉州区教育局

吴春娟女钦州市第一中学

何政生男百色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陆劭桓女柳州市鱼峰区教育局

罗海峰女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教研室罗德凤女北海市海城区教育教学研究室周小龙男桂林市宝贤中学

贺卫国男河池学院

宾燕女平南县平南街道中心小学

黄昌志男崇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盘金利男广西教育学院

梁丽斌女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中学

梁影女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曾茵女梧州市第十五中学

谢小妮女贺州市平桂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谭桂珍女河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滕云女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义务教育数学教学指导专委会

主任委员

戴启猛男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韦莉女柳州市景行小学

梁宇女南宁师范大学

委员

马德林男贺州市平桂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冠华男防城港市第一中学

成冬元男崇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洁群女玉林市玉州区第三实验小学

苏华东男北部湾大学

李伟男玉林高级中学附属初中

杨丽琳女贵港市覃塘区三里镇中心小学肖炜清女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肖春梅女河池学院

何正康男南丹县教育局

张勇男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少文男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江洋男藤县教学研究室

陈留女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罗华新女钦州市第一中学

金康彪男玉林师范学院

周妙泉女北海市银海区第一小学

钟祥贵男广西师范大学

姚秋芳女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中心小学唐宁女玉林市玉州区第八初级中学

涂爱玲女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黄兰妹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研究院

梁日南男百色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梁玲群女武宣县教育研究室

蒋晓云男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覃喜春女河池市金城江区教学研究室

廖华男防城港市防城区大菉镇中心小学黎相艳女钦州市子材小学

义务教育外语教学指导专委会

主任委员

李晓女南宁师范大学

副主任委员

兰东梅女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晔女桂林市桂电中学

委员

韦合男河池学院

韦雪虹女扶绥县教育局教研室

邓明珠女北海市铁山港区教育教学研究室邓雪梅女防城港市第二中学

龙桂丽女桂林市榕湖小学

白云女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

冯善智女北海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阮菁女河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艳蓉女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春燕女桂平市西山镇第二初级中学

吴俊男南宁师范大学

岑巨昌男百色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旭男广西民族大学

陈永红女玉林市福绵区教育局

林芸女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罗颖女梧州市第三中学

郑彩燕女柳州市柳江区教育局

胡兆欣女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莫朝华男玉林市第十中学

莫焰女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夏莉女广西教育学院

翁柏华男贵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郭莹女钦州市外国语学校

唐凤英女东兴市北仑河中学

黄世香女广西师范大学

黄景河男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覃剑女河池市金城江区教学研究室

谭新程男来宾市兴宾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专委会

主任委员

马焕灵男广西师范大学

副主任委员

卢明威男南宁师范大学

肖家慧女柳州市雀儿山路小学

黄新清女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委员

王小兰女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晓洁女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韦孟华男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教研室邓裕腾男梧州市第十四中学

甘绍连女玉林高级中学附属初中

刘宝媛女北海市第八中学

苏联盛男钦州市钦南区教研室

李永坚男梧州市第二中学

杨璨名女防城港市第一中学

陈文琼女南宁师范大学

XXX升女贵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林斌女北海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罗玉强男扶绥县教育局教研室

罗宇明女梧州市第六中学

周技敏女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

黄小英女贺州市平桂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黄广海男钦州市第十九小学

黄林慧女崇左市江州区第一初级中学黄勇樽男河池学院

黄振化男南丹县教育局

龚战梅女南宁师范大学

梁上富男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梁妮女玉林市玉州区第二实验小学覃淮宇女南宁师范大学

覃翠玲女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谢慧玲女钦州市外国语学校

蔡雪静女柳州市第八中学

黎宇权男崇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义务教育历史教学指导专委会

主任委员

蓝武男广西师范大学

副主任委员

成家斌男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黄柳春女南宁市第二中学

委员

吕秀一男玉林师范学院

刘方富男南宁师范大学

刘科兰女上思县思阳镇思阳初中

许舰女梧州市第一中学

农清瑜女百色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时玲女贺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余敬敏女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范治宏男河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钟小玲女北海市第二实验学校

黄卫华女玉林市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黄利女桂平市西山镇第二初级中学

黄玲女钦州市外国语学校

葵柳春女柳州市第三十九中学

谢铭男河池学院

义务教育地理教学指导专委会

主任委员

张胜前男南宁师范大学

副主任委员

杜宪臣男北海市实验学校

李品仪女桂林市第三中学

委员

韦小青女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韦盛周男河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光彩玉女桂平市寻旺乡第一初级中学闭寒冰女凭祥市第一中学

劳文雄男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钧男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艳女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

吴彬女柳州市第十五中学

陈芸先女广西教育学院

陈展图男广西师范大学

范文娟女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

梁少红女梧州市第五中学

覃照素女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谢立男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义务教育物理教学指导专委会

主任委员

罗国忠男广西教育学院

副主任委员

马芸青女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石德海男柳州市柳南区教研室

委员

马利芳女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朱留华男玉林师范学院

孙立萍女北部湾大学

李伟成男梧州市第十五中学

何汉飞男崇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周金荣男桂平市西山镇第一初级中学庞群女北海市第三中学

赵志伟男河池市金城江区教学研究室姚云峰男百色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莫国亮男钦州市第一中学

容科勇男阳朔县教育局

黄珂男博白县文地镇第一初级中学黄淳男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彭金松男河池学院

义务教育化学教学指导专委会

主任委员

许燕红女广西师范大学

副主任委员

石明男贵港市港北区第四初级中学詹伟红女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委员

方美婷女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邓伟东男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冯华男广西教育学院

兰丽华女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初级中学吕艳春女桂林市第十二中学

李德标男梧州市新地初级中学

杨黄根男玉林师范学院

张秀松男北海市银海区教育教学研究室周兵男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黄秀香女河池学院

盛莉女桂林市第十四中学

梁艳华女崇左市高级中学

蔡敏男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廖小正男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指导专委会

主任委员

张忠华女南宁师范大学

副主任委员

叶丹女柳州市第三十九中学

兰瑛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研究院委员

韦国辉男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严传业男贺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灼女南宁市第二中学

李杰男玉林高级中学附属初中

何海燕女河池学院

范飞东男浦北中学

庞毅男南宁师范大学

郝琦蕾女广西师范大学

郭海燕女梧州市第五中学

黄惠荣女凭祥市第一中学

黄龄萱女百色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覃逸明男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雷健红女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潘洁女桂林市第十三中学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指导专委会

主任委员

王兴辉男广西开放大学

副主任委员

林大华男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唐素勤女广西师范大学

委员

韦晓男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方展勇男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龙云男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李云女崇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剑勇男玉林市电化教育站

张艳红女广西民族大学

林春才男北海市第五中学

封晓琳女梧州市电化教育站

唐金红男龙胜各族自治县教育局

黄景文男广西大学

梁平女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董荣胜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蒋燕飞女梧州市第十五中学

谢廷俊男博白县教育局电教仪器站

蓝海峰男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谭姣连女广西师范大学

檀学群女桂平市第二中学

义务教育科学教学指导专委会

主任委员

黄健毅男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副主任委员

陈海深男广西师范大学

黄贤群女南宁市青秀区教育局教研室委员

韦世峰男南宁市五象新区第四实验小学卢蓓女柳州市弯塘路小学

闭庆华女凭祥市第一小学

许忠源男天等县城关小学

李云翠女玉林高级中学附属初中

杨乾智男北海市海城区教育教学研究室何新宇女梧州市第十四中学

范宇男梧州市第七中学

周云女桂林市向阳小学

胡迎春女广西师范大学

黄佩葵女贵港市港北区教学研究室

黄善慈女浦北县实验小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专委会

主任委员

苏祝捷男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副主任委员

苏积英女北海市学校卫生保健所

金光辉男广西师范大学

委员

王羲女桂林市教育局

韦李男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邓芬女崇左市高级中学

兰桂军男柳州市壶西小学

刘祚雅男北海市第九中学

刘晓军男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朝猛男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李瑛男梧州市第二中学

杨小清女梧州市教育局

宋业昌男柳州市文华中学

张弥男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周文伟男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周明男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凌齐男广西民族大学

黄兰清女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黄孙勇男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

梁平安男广西大学

梁汉平男贺州学院

梁奇盟男桂平市社步镇第一初级中学蓝建卓男河池学院

谭立勇男南宁市第三中学

戴华女桂林市第十七中学

义务教育美育教学指导专委会

主任委员

蔡韧男广西师范大学

副主任委员

刘明华男广西教育学院

蒋萌女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委员

王蓓女柳州市龙城中学

韦青王男崇左市高级中学

韦柳莉女柳州市弯塘路小学

刘世军男广西师范大学

刘锋男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闭道展男南宁市白沙路学校

阮庆贺男灵山县第四小学

李涛男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永华男玉林实验中学

罗华芝女贵港市港北区港宁小学

罗欢女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莫东男梧州市第八中学

徐芳女广西师范大学

黄艳女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曹昆男南宁师范大学

梁丹女贵港市港北区贵城街道中心小学梁毅男南宁市第三中学

曾妙女梧州市第一中学

曾艳萍女桂林市将军桥小学

谭萌女钦州市第五中学

潘何斌男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初级中学戴丽霞女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1.05.29 •【字号】桂教规范〔2021〕4号 •【施行日期】2021.05.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教育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 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21年5月29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桂发〔2019〕31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2.主要任务 坚持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为主要任务,用3—5年时间,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完善教研工作体系,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研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建成具有广西特色的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体系。 二、完善教研工作体系 3.完善教研机构设置。进一步完善自治区、市、县、校四级教研工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教研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在相对统一的教育事业单位内独立设置,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 4.配齐配强教研员。自治区及设区市的教研机构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配齐配强各学科各学段专职教研员(含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县(市、区)教研机构要配齐各学科专职教研员(含学前教育、信息技术、特殊教育等),并创造条件分学段配齐各学科专职教研员。鼓励从中小学优秀教师中聘任兼职教研员,吸纳优秀教师和研究能力强的人才进入教研队伍。各级教研机构可以在师范类院校(含有师范专业的综合性院校)聘请专家作为特约教研员或兼职教研员,形成以专职教研员为主,兼职、特约教研员为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研队伍。 5.明晰工作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研机构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教研机构的职责,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在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优秀教学成果培育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自治区级教研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新设本科专业2021度评估工作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新设本科专业2021度 评估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1.07.06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7.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新设本科专业2021度评估工 作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精神,按照《关于建立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桂教高教〔2015〕48号)要 求,经研究,决定开展新设本科专业2021年度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目的 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通过开展新设本科专业评估,检验高校新设专业建设的水平,推动高校总结新设专业的建设成效与不足,找准专业定位,进一步改善专业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规范管理,提高专业办学质量;促进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二、评估范围 首届学生于2021年上半年毕业的新设本科专业(名单见附件1)。 三、评估方法与内容

本次评估将主要针对以下内容展开:专业定位与规划、师 资队伍、教学资源、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等。 (一)学校自评。参评专业按照《2021年新设本科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提纲》(附件3)撰写自评报告。自评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对专业建设现状、举措、成果的描述,对存在问题的客观分析判断,以及解决措施和下一步发展的打算,其中关于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和发展打算的部分应不低于全文字数的三分之一,能够反映出学校对于该专业发展的思考。 (二)公示。学校将参评专业的自评报告与数据表放在学校官网首页显著位置公示7天。 (三)专家审核。我厅组织专家对新设本科专业自评材料进行审核。 (四)实地评估。根据专家审核自评材料的结果,对部分专业进行实地评估。 四、评估结论及应用 新设本科专业评估结论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评估结论为“合格”的专业可正常招生;评估结论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专业,将通知进行整改,并于2022年3月前进行复评,复评结果仍不合格的,将暂停招生。 五、评估材料要求 (一)请各有关高校于2021年7月16日前将《新设本科专业2021年度评估名单和联系人信息表》(附件2)发送到我 厅高教处邮箱;10月9日前将纸质版和电子版的专业自评材料报送至我厅高教处,其中正式公文1份,自评报告、数据表、支撑材料(附件4)一式3份(每个专业的材料分开装订)。 (二)各有关高校应对自评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按要求对自评材料进行公示,将我厅高教处联系方式作为公示的反馈渠道。 (三)各有关高校应高度重视新设本科专业评估工作,组织教务处、相关院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遴选建设2021年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遴选建设2021年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1.08.16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8.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遴选建设2021年自治区级职业教 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区直各中等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促进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共建,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决定开展2021年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遴选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围绕我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整合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2021年遴选建设20个左右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深度融合,深化职业院校“三教”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资源库功能定位于“能学、辅教”,遵循“系统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组织建构逻辑,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使用需求。结合课程思政、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根据专业领域特点,对知识结构、资源属性和平台运行功能等进行系统化设计,系统开发专业教学与职业培训资源,为目标用户群体提供个性化教与学服务。

三、本次教学资源库遴选建设实行限额申报,各高职院校、四星级以上(含)中职学校均可申报,每校限报1个。凡申报自 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的,原则上应为学校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的项目,并从学校项目中择优申报。请有意申报的学校按有关附件要求填好申报书(附件2),将其Word文档和PDF扫描件于2021年9月30日前发至邮 箱:****************。 未尽事宜,请与我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联系,联系人及电话:廖造壮,0771—5815173。 附件:1.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 2.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申报书 3.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验收评议重点和指标 4.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平台技术要求 5.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和自治区已立项建设项目一览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21年8月16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2024年)委员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2024年)委员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9.12.23 •【文号】教职成厅函〔2019〕21号 •【施行日期】2019.12.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全国行业职业教育 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2024年)委员的通知 教职成厅函〔2019〕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自2015年换届以来,在教育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的领导下,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发挥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作用,在促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鉴于本届行指委即将届满,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我部决定组织开展行指委换届工作,新一届拟设置55个行指委(名单见附件1)。现就推荐行指委委员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行指委主要职能 行指委是受教育部委托,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组建和管理,对相关行业(专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专家组织,每

届任期五年。行指委的主要职能包括,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提出本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知识和技能要求,指导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产教对话活动,指导推进校企合作、职教集团建设,指导实训基地建设,指导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组织课题研究,实施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培育和推荐优秀教学成果,组织本行业相关专业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等。 二、委员构成 各行指委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一般4—5人、秘书长1人,委员数量一般不超过60人。委员由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普通本科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人员组成,比例一般为:行业企业40%、中等职业学校15%、高等职业学校40%、普通本科高校和研究机构等5%。 三、委员推荐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心职业教育事业,坚持原则,学风端正,作风正派,公正廉洁。 (二)熟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5年以上,年龄一般不超过58周岁。其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委员,应熟悉行业政策,了解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一般应具有参与相关行业企业标准建设的工作经验;来自教育系统的委员,应熟悉教学和教学管理,一般应具有参与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材等建设的工作经验。 (三)优先推荐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主要完成人等。 (四)具备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能够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认真落实教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专家指导委员会名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专家指导委员会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1.04.12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4.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专家指导委员会名单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做好我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工作,完善评估工作机构,经研究,决定成立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专家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指委”)。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专指委在自治区教育厅领导下主要负责统筹、指导和监督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工作,制定专业综合评估通用指标体系,审核广西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制定的各专业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审议教指委提交的评估结果报告,提出评估结论建议,受理相关评估争议、仲裁等事宜。专指委下设办公室,设在广西本科教育发展研究院。 请专指委成员所在高校对其参加专业综合评估工作予以支持。专指委成员参加专业综合评估工作产生的差旅费用由所在高校承担。 附件: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21年4月12日附件 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主任委员:李传起南宁师范大学校长 常务副主任委员:彭宁广西本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副主任委员:林春逸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简金宝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 秦小云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 梁梅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副院长 陈雄章南宁学院副院长 委员: 苏一丹广西大学教学督导团团长 潘小炎广西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 郭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冯兵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校长 莫运佳南宁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李娜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汤鸿广西财经学院发展规划与教育评估中心主任 费汝海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教学科研部部长

教育部关于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等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等教 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4.03.17 •【文号】教师函[2014]4号 •【施行日期】2014.03.1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教育部关于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等教学指导 委员会的通知 (教师函[201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对教师教育改革的研究、咨询、指导作用,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经研究,决定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性质 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是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专家组织,具有非常设学术机构的性质,接受教育部的委托,开展教师培养的研究、咨询、指导、服务等工作。

二、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任务 (一)组织和开展幼儿园、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中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就高等学校师范教育类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向教育部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制订师范教育类教学质量标准。 (四)承担师范教育类专业评估及专业设置的咨询工作。 (五)组织和开展教学研讨和信息交流等工作。 (六)承担教育部委托的其他任务。 三、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 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是在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高等学校和上届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基础上,经我部认真遴选并广泛征求意见选聘的人员(具体名单见附件);由我部颁发聘书聘任,任期自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31日止;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4人、秘书长1人。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由主任委员主持,副主任委员协助,秘书长协助主任和副主任委员处理日常工作。秘书长原则上在主任委员所在高校聘请。 四、其他 有关高等学校和单位要积极支持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委员所在单位应为委员提供参加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的必要支持。 附件:1.教育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 2.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 3.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

教育部关于成立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教体艺函〔2020〕6号

教育部关于成立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正文: ---------------------------------------------------------------------------------------------------------------------------------------------------- 教育部关于成立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教体艺函〔202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切实加强高校美育工作,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专家对高校美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咨询、评估和指导等作用,我部决定成立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高校美育教指委)。 高校美育教指委是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指导高等学校美育教学工作的专家组织,具有非常设机构的性质。高校美育教指委的职责是:接受教育部领导和委托,开展高校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高校美育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向教育部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研制高校美育教育教学基本规范、质量标准和场地设施配备要求,组织开展高校美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学术研讨、经验交流、展演展示和国际交流,参与开展高校美育工作的调研、督导、检查、评估等工作。 首届高校美育教指委委员共76人,聘期4年,自2020年8月起至2024年8月止。首届高校美育教指委设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5人,秘书长1人,教指委的工作由主任委员主持,副主任委员协助,秘书长协助主任和副主任委员处理日常工作。首届高校美育教指委秘书处设在清华大学。 各地、各高校要积极支持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指委的工作,委员所在高校应为委员提供参加委员会工作的必要保障。 附件: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4.01.08 •【字号】桂教师范[2014]1号 •【施行日期】2014.01.08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桂教师范〔2014〕1号) 各市教育局、区直各中等职业学校: 在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全区13个市的47所中职学校和20所区直学校共246名教师参加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分别赛出了一、二、三等奖;大赛组委会根据各单位的组织情况,评选出了一批优秀组织奖,现将获奖名单一并公布(见附件)。 希望获奖教师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争取取得新的更好成绩。希望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技能的培养,积极参加技能大赛,把强化教师职业技能作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抓实抓好。 附件: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14年1月8日

附件 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名单 一、优秀组织奖 南宁市教育局、桂林市教育局、柳州市教育局、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二、企业资源计划(ERP)沙盘模拟经营团体项目获奖名单 序号参赛单位参赛选手获奖名次 1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黄永斌、李阳、慎阳、张珺、朱承丹一等奖 2 广西商业学校陈媛、杜国宁、莫静宁、张建坤、张树薇一等奖 3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刘婉荣、农新华、唐黎明、滕景表、朱伯贤二等奖 4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陈宇前、廖春燕、卢轶、严小玲、周旋二等奖 5 广西钦州商贸学校黄坤、黄灵燕、梁成杰、王芊慧、赵春辉二等奖 6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陈鹏、段雪冰、莫燕桦、覃仕克、谢小文二等奖 7 广西商业学校孔华、梁艳、磨砺锋、张川、张晓敏三等奖 8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蒋晶晶、梁婧、刘秀萍、潘喆、钟莹三等奖 9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潘宁、谈梦、覃熳、陶文、钟小清三等奖 10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侯玲华、黄冬英、黄为丽、莫孔军、邵丹红三等奖 11 广西交通运输学校陈璐、陈晓夏、黄丽娜、庞丽艳、黄莹三等奖 12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黄丽华、庞春宁、吴艳、钟岚、周宇夏三等奖 三、机械制造-机械钳工操作项目获奖名单 序号参赛单位参赛选手获奖名次 1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陆宏飞一等奖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修订)》的通知(2013)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修订)》的通知(2013)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3.08.19 •【字号】桂教[2013]6号 •【施行日期】2013.08.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教育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修订)》的通知 (桂教〔2013〕6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深入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美丽校园”活动,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我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组织专家修订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常规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美丽校园”活动,优化校园育人功能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激发青少年学生为圆梦而努力奋斗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学校减负工作,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解决当前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途径。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迅

速把《常规管理规定》精神原原本本地传达到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每一位教职工及每一位教育行政干部,并通过举办学习班、研讨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抓好学习、讨论,务必使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能充分认识到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完整、准确把握其含义,自觉在各自的工作中予以落实。 二、统筹兼顾,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统筹兼顾,紧密结合义务教育当前各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 一要结合“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美丽校园”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树立学生环保理念和健康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卫生清洁意识、文明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清洁乡村宣传员和监督员;通过开展美丽校园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校园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提升师生文明素养,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把校园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建成卫生、文明、安全、美丽的校园。 二要结合“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主题宣讲、主题班会活动、摄影作品展示活动和读书活动,深入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新时代、新雷锋”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和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主题活动,不断规范学校常规管理,大力促进学校内涵建设,把学校建成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和智慧乐园。 三要结合“减负万里行”活动。通过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加强招生管理,规范入学秩序,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引导家长形成“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的正确观念,理性安排子女就近入学,不断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加强检查,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第二期培养对象遴选工作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第二期培养对象遴选工作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4.02.24 •【字号】桂教人[2014]10号 •【施行日期】2014.02.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第二期培养对象遴选工作的通知 (桂教人〔2014〕10号) 各高等学校: 根据《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桂教人〔2013〕9号)规定,决定开展第二期培养对象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遴选的范围、对象及条件 (一)范围和对象。 第二期培养对象为100名,主要从我区各普通高等学校的在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中遴选。 (二)基本条件。 根据桂教人〔2013〕9号文规定的条件进行遴选。 1.思想政治素质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师德修养。

2.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身体健康。 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和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4.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科 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较好业绩,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较好科研能力。近三年来取得较好的业绩,至少具有以下条件中的两项: (1)主持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且项目经费工科3万元以上(高职高专2万元以上),文理科、财经类1.5万元以上(高职高专1万元以上);或实际取得其他协作科研项目经费工科15万元以上(高职高专10万元以上),理科9万元以上(高职高专5万元以上),文科(含财经类)3万元以上(高职高专2万元以上);或取得厅局级科研成果鉴定2项,且为主持人。 (2)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或科技进步三等奖,且为主持人。 (3)主持并完成自治区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4)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国内核心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篇(人文及财经类3篇)以上;或公开出版较高水平的教材、论著,且担任第一作者(不含增刊)。 (5)取得的科研成果或发明专利,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且为主持人。 (6)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较大成绩,获得过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5.近三年,为本、高职高专学生或研究生至少开设2门及以上课程,并且学校教学评估为优秀等级。 二、推荐名额分配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院校每校限报9名,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每校限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成立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项目工作组和学科教学指导组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成立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项目工作组和学科教学指导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2.02.28 •【字号】 •【施行日期】2012.02.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成立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项目 工作组和学科教学指导组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了加强我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专业指导力量,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1号)精神,经研究决定成立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项目工作组和学科教学指导组(成员名单附后)。项目工作组和学科教学指导组要在自治区普通高中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对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为行政决策、执行、监控提供咨询服务,为新课程实验提供具体指导和专业支持。项目工作组和学科教学指导组成员聘期为三年(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实行动态管理。 附件:1.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项目工作组成员名单 2.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组成员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1: 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项目工作组成员名单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组 组长:孙杰远(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教授) 副组长:谢登斌(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成员:梁和礼(钦州市教科所所长) 宋立权(玉林市玉林高中校长) 何开进(北海市第七中学校长) 蒋树声(桂林市全州高中校长) 唐明宏(梧州市岑溪中学校长) 伍建江(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校长) 廖先祥(柳州市教科所副所长) 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分制实施项目组 组长:高金岭(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副组长:欧阳长青(广西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 成员:江建平(玉林市教科所副所长) 梁树颖(柳州市第二中学校长) 刘世伟(钦州市第二中学校长) 黄诚(南宁市教科所,中学高级) 黄祖应(柳州地区民族高中校长) 蒋晓荣(桂林市第十八中学校长) 冯华(广西教育学院教科系,副研究员) 三、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选课指导项目组 组长:唐德海(广西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书记,教授)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广西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立项结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区直各中等职业学校:经各单位推荐申报、专家评审、我厅审核,同意《团体辅导应用于民族地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百色市民族工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等535个项目为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其中重点研究项目107个(中职组57个、高职组50个)、一般研究项目428个(中职组245个、高职组183个),现予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经费支持 自治区不统一安排项目研究支持经费,建议项目单位自行统筹安排,建议支持额度如下:中等职业学校重点研究项目每项2—3万元,一般研究项目每项1—1.5万元;高等院校重点研究项目每项3—5万元,一般研究项目每项2—3万。 二、项目研究要求 (一)项目组要按照项目研究内容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并开展研究工作。本次立项项目原则上应于2022年底前结题,未按时结题的,将予撤销,被撤销项目主持人自项目撤销之日起4年内

不得主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延期结题、项目组成员调整等重要事项变更,须经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批准。 (二)项目单位需按照项目所确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做好项目管理,认真组织好项目的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等工作,开题和中期检查情况将作为结题的主要依据。 (三)项目结题由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受理并组织验收。重点研究项目,须在省级或以上刊物发表相关论文至少2篇,其中项目主持人须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论文至少1篇,方能申请结题。一般研究项目,须在省级或以上刊物发表相关论文至少1篇,方能申请结题。研究成果公开发表须注明“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立项编号)”,方能作为项目结题依据。 三、其他事项 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我厅指导下做好项目具体管理和服务工作。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点工作来抓,要加强对研究项目的业务指导和过程监督,督促项目组按计划开展研究,并为项目研究提供必要条件,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附件:1.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