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及改进措施

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及改进措施

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及改进措施
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及改进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118478318.html, 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及改进措施

作者:夏蓉波

来源:《家长》2019年第09期

我通过教学实践和长期观察,以任教学校观察对象,指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具应用的一些问题:一是教具供求的不对等;二是使用单一,过于依赖新型教具,忽视传统教具。并根据学校教学实际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使用好地理专用教室;购买、自制教具;从教学活动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具。

地理是学生升入初中以后新增添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科涉及的内容既有复杂的自然现象,又有多样的人文知识,其中有不少抽象概念。而初中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纯理论、抽象的内容难以理解。因此,地理教具的运用成为地理教学的必需。

一、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对于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而言,地理教具是尤为重要的。首先,通过地理教具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很多的地理知识都具备较强的抽象性特征。因此,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难以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来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要点。将地理教具灵活的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效的帮助学生们对地理知识产生直观的认知,从而帮助学生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次,通过地理教具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如果能够形成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必然能够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地理教具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进行生动直观的转化,从而带给学生们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们就能够积极自主的对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探索,并通过探索活动逐步的形成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自身地理知识体系的進一步完善。

二、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现状

就目前的教学实际,以我任教的初中为例,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具的运用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具供求的不对等

教具供求不对等首先反映在数量上供不应求。以我所在初中为例,至2019年上半年为止,校本部初一、初二年级共有36个班级。然而学校教具中,适合全班观察使用的地球仪只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地图的运用》教学案例分析 【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重要工具。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学生学会使用地图,因此,我们把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学习制作地图、使用地图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通过角色扮演、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图忆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地图的运用"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学用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图的上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图例和注记,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最重要载体以及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应用广泛,而且也是培养空间思维的重要手段,所以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非常重要,要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有用性,并且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表达形式;记住经纬网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记住一些常用图例;能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并换算成实际距离;初步具备在生活中读图、用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2、过程和方法: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经历、INTERNET、读图、讨论、交流、师生归纳、课堂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运用了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地图的学习和初步运用,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为今后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埋下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 地图三要素的学习和正确运用(辨方向、识图例、量算比例尺)。 【学习方法】 谈话法阅读比较讨论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地图应用情境 设问:假设你当小导游带大家去台湾旅游,那你认为最重要的是做什么准备工作,你会怎么做?(设计旅游线路和各景区的有关介绍,涉及全岛交通图、全岛景点图、景区导游图等,上网查询等)。师生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搜出这些地图等。(二)、设问引导读图—讨论答题—启发学习 读图1.22,设问: 1、比较台湾地图和卫星影像图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缩小了)(选择性地呈现地形、河流、城市、交通线) 2、大家对这张图上的方向应如何辨别呢?台北位于高雄的什么位置,你怎么辨别的?台湾岛位于福建的什么方向? (根据学生反应调整教学方案,可就着教室周围地理事物一起辨别方向)

现阶段我市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现阶段我市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近几年,我市学生高考升学率一直在全省排名倒数。至于我们地理学科的成绩在全省的排名到底处于什么位置,虽然还没有准确的数据,但也可以想象的到,一定也不太理想。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市高中地理教学质量较低?我市高中地理教学倒底存在那些问题?可以采取些什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受忻州市教育局的委托,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点思考,现在和大家一同进行讨论。 教学成绩的高低,应该与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我认为,我市高中地理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所学校和一个地区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参加的活动表现出来。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一种活动,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情商和智商水平等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更有人说:好学生是自己学出来的,不是教师教出来的。由此可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认为,我市学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连续。 我市是我省经济最不发达的市区之一,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较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缺乏,从幼儿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整体素质就比其它市区差;我市大多数县都属于贫困地区,小学和初中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根本不能按要求开足各门课程。在小学阶段涉及到地理知识的自然等课程,几乎连教材都没有;在初中,学生们只领教材却不上课,要上也是让其它学科的教师临时代几天,念念教材,应付几天完事。为了保证学生的升学率,从小学到初中,就只上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等几门主课,其它学科能不开的就不开,造成学生基础知识畸型发展,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就造成了地理知识缺乏一个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连续过程,大多数学生是升入高中以后才突然发现有一门地理,由于缺少必要的基础,要想学好高中地理,那是相当困难的。 2、与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素质较低。 目前我市文科学生来源大多是因为学习成绩较差而被迫改学文科的,真正因为个人兴趣爱好而学文科的学生,占文科学生比例不足20%。 我校是传统的号称文科教学实力较强的学校,每年学文科的学生人数在各校中是较多的,所占比例也比较大。最近几年,每个年级都差不多有四个文科班级,约占年级学生总人数的20-30%。我校班级设置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即重点班和普通班(以中考成绩划线),比例大致是1:2。在每年文理分科时,来自重点班的学生很难单独组成一个班,而普通班中学文科的学生人数则相对要多。也就是说,我校每年的文科学生大多是从普通班中产生。再看来自重点班的学生,也大多是本班排名在20名以后的学生,而更多的是排名倒数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其实和普通班学生相差无几。所以说,文科班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理科学生来说较低。我也问过其它学校的一些教师,这种现象在其它学校也表现的非常明显。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大学文科专业设置和大学生就业情况造成的。第一,文科专业对于理科专业来说专业性较差,大多属于公共课程类;而文科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也大多属于社会工作范畴,按一般人的说法就是随便什么人都可能完成,没必要非得聘用大学生来完成。我国老百姓传统的思想认为:“一技在身,可行天下”。所以在文理分科时,大多数学生受家长及成人的影响而选择理科。第二,从最近几年文理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文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显然更大一些。第三,由于前几年大量学生转学文科,致使文科考生数量大增,文科考生高考录取比例低于理科考生,文科考生升学难度加大。鉴于以上的原因,一些学习成绩较好,估计能在应届就能考上大学或补习一年也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一般都选择理科。 3、文科学生学科特长不明显,理短文也并不长。 理科和文科的课程性质有很大的不同。理科课程注重逻辑思维,偏重于动脑动手,适合脑筋比较灵活,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学习。衡量一个学生智商高低的标准,主要就是看该学生的思维敏捷程度。所以,当一个学生认为自己不适合学理时,更多的是反映出她智商较低,基本素质较差。从学生姓别上就可以反映出,学理科的,尤其是成绩比较好的,大多是男学生;而文科学生中,女同学的比例要高的多。一个智商较低的

地理专用教室设计方案

地理专用教室设计方案 一、中学设置地理专用教室的重要性。 在中学设置地理专用教室,能更好地促使地理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是落实地理教学实践与应用环节的必要措施。地理专用教室体现了现代地理教育的场景、理念和功能,是实现素质教育,情境教育的重要措施。随着基础教育和地理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中学所开设的理科课程中,物理、化学、生物均有实验室,唯独地理,因为人们的偏见和误解,被当做文科课程而无专用教室。从地理学科自身特点来看,地理教学需要大量的图片、模型、实物来增强其直观性,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中学地理专用教室的基本功能。 地理专用教室是实施地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究)型课程教学的基本场所,因此,地理专用教室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验活动,完成地理教学实践与应用。 实践和应用是地理教学亟待重视的环节,在实施地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探究)型课程中,地理专用教室具有落实地理观察、地理观测、地理演示、地理实验和制作等实践与应用要求的功能。 2、开展科技活动或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地理中的知识可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许多学生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这样的兴趣也往往被湮没直至放弃。利用地理专用教室中的仪器和模型,在课余时间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而且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对国际课程Science的学习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3、革新地理课堂“教”与“学”的方式。 地理专用教室配备的现代化地理教学设施,要为学生创设地理学习的情境,提供获取最新地理信息的条件,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需要。 4、提供地理学习情境。 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大气圈对流层的顶部到岩石圈沉积层的底部,从尚无人类的地质年代到文明繁荣的当今社会;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对象十分丰富,从瞬息万变的大气运动到沧海桑田的地壳运动,从微观的矿物结晶到宏观的地球运动。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时间和空间跨度大的特点,许多教学内容具有“不可见”性。地理教学内容的特点,要求地理专用教室能够提供地理学习情境,具备展示新近地理信息、展示与教学内容同步的相关信息的功能。 三、中学地理专用教室配置方案(详配) 1、多媒体教学系统 多媒体教学系统整合现阶段各类电教设备。包括: (1) 数字星球系统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3)、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

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 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 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 入新课。

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地理新课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尤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还远远不够。其次,地理教育改革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时常处于观望、等待的状态,地理教育理论对地理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缺乏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提“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课堂提问的权利控制在老师手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层层“诱惑”下沿老师设计的思路解答问题,而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 此外,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统,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课堂活动量明显增加,教师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活动,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这些都为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普遍感觉到课时不够,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于,那就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位同学,那么时间难于把握,课时不够,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材与教辅资料明显不配套,新的教材还没有相应的教辅,现有的教辅资料还都是以旧教材为蓝本,许多内容新教材中已作了相应的修改和删减,但在练习中却出现了。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该不该讲,应讲到什么程度,教师难于把握。

学校在地理教学资源上与现行的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要求严重不匹配。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结论性的东西减少了,但学生的活动增加了,动手、动脑,动眼观察的实际操作的内容明显增多,但学校必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不足,有的甚至缺乏。如缺少应有的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以产生的时差和太阳高度的变化等难以理解。 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以及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致。初中一、二年级开设地理课,初三不开设地理,中考又不考地理,使得许多初中学校地理课形同虚设。新课程改革的初中地理,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过于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辐度大,这对于学生而言,无凝一下难于适应,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许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懂,这样对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师再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这就面临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于完成。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让许多学生感到难学,导致兴趣渐无。如何更好的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困惑着许多教师。 高中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以及学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还有,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但是我们教学仍然受传统教学的经验的影响,对学生总是不放心,总是想讲的面面俱到,千方百计的给学生灌输,新教材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于学习,真正使学生

地理教学反思总结和整改措施

首先,是针对我在授课过程中模糊的表述更正。 大气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在白天,是对太阳辐射产生影响,故削弱的是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在夜间,是对地面辐射产生影响,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而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故提高了近地面大气的温度。 所以,无论是大气的削弱作用,还是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是关键点。 大气的削弱作用的体现,我们可以将大气理解为是夏季商店门口冰柜上的棉被。棉被将太阳辐射大大削弱,使直射冰柜内部的太阳辐射减少,保证冰柜内的冰棒处于低温环境,不至于融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能的效果。 大气的保温作用的体现,我们可以将大气理解为是晚上睡觉盖的被子。被子将人体向外散发的热量包住,保证内容温度不至于快速降低,以达到保温的效果,并且,被子越厚,保温效果越明显。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是呈正相关的。 其次,是针对我课件制作中的问题的反省。 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教材,但是我却用它来按照人教版的设计制作课件,将关联性不大的图片往自己要讲的内容上面靠,背离了教材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初衷。同时,PPT与教案内容脱离,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授课前删除了部分PPT,导致在课堂上出现了教学内容与课件脱离的情况,最终将自己绕进了错误的漩涡中。 最后,是针对我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 两年来,受习惯性约束及个人认识问题的影响,往往只教学生高考必考的东西,不考的东西统统不讲,最终不仅自己无法很好地衔接教材内容,也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割裂的、孤立的、死板的。可能说,在考试中学生可以快速运用这些东西解答试卷上的问题,并有明显的提分效果,但是,这些东西不能帮助学生回答生活中的问题,不利于他们爱上这门学科,不利于他们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利于他们的终生发展并欣赏这个世界。 地理,不是理科,也不是文科,正因如此,才显得它是来源于生活的。学不好地理,不在于学生看不懂地图,不在于学生记不住概念,更不在于学生无法理解抽象的知识,而在于没有生活,或者说,在于不能将生活中的实际与这门学科相联系。 在之后的教学中,得摆脱应试思维、学科本位的桎梏,要突破考试、突破教材,从学生感兴趣、想知道,以及他们知道的入手,将地理作为解决学生生活中问题的工具,让这门学科主动走向学生,而非

地理专用教室设计方案

还有各种岩石标本、地震演示仪、火山喷发演示仪、语音地图(用专用教鞭指哪就自动说出这是哪)、水土保持仪、 地理专用教室设计方案 一、中学设置地理专用教室的重要性。 在中学设置地理专用教室,能更好地促使地理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是落实地理教学实践与应用环节的必要措施。地理专用教室体现了现代地理教育的场景、理念和功能,是实现素质教育,情境教育的重要措施。随着基础教育和地理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中学所开设的理科课程中,物理、化学、生物均有实验室,唯独地理,因为人们的偏见和误解,被当做文科课程而无专用教室。从地理学科自身特点来看,地理教学需要大量的图片、模型、实物来增强其直观性,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中学地理专用教室的基本功能。 地理专用教室是实施地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究)型课程教学的基本场所,因此,地理专用教室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验活动,完成地理教学实践与应用。 实践和应用是地理教学亟待重视的环节,在实施地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探究)型课程中,地理专用教室具有落实地理观察、地理观测、地理演示、地理实验和制作等实践与应用要求的功能。 2、开展科技活动或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地理中的知识可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许多学生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这样的兴趣也往往被湮没直至放弃。利用地理专用教室中的仪器和模型,在课余时间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而且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对国际课程Science的学习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3、革新地理课堂“教”与“学”的方式。 地理专用教室配备的现代化地理教学设施,要为学生创设地理学习的情境,提供获取最新地理信息的条件,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需要。 4、提供地理学习情境。 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大气圈对流层的顶部到岩石圈沉积层的底部,从尚无人类的地质年代到文明繁荣的当今社会;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对象十分丰富,从瞬息万变的大气运动到沧海桑田的地壳运动,从微观的矿物结晶到宏观的地球运动。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时间和空间跨度大的特点,许多教学内容具有“不可见”性。地理教学内容的特点,要求地理专用教室能够提供地理学习

高中地理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高中地理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地理是在高中教学阶段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学科,但现阶段教学存在众多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高中地理虽然是一门副科,可它是学生知识储备库中不可缺少的一类知识。但是,在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也严重影响着学生对地理课的认识和学习兴趣。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对策高中地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不但可以开阔视野,拓展眼界,丰富思想,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我国地域了阔,物产丰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高中生,如果不学习地理这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他们就无从了解我国的地理分布,自然情况,无法我国人口、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和区域发展,还有一些自然灾害与地质地貌的关系。所以说,高中地理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门必须要学的“副科”,更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下面,我谈谈自己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和大家交流。一、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地理课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虽然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素质教育已推到重要位置,但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不可缺少的地理学科,依然由于它前面的“副”字,没有被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所以给地理课安排的课时相对于其他课程少得可怜,一周也就两三节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肯定为了完成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争取在期末把整本书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对一些比较重要或者关键的地理知识展开、延伸,也没有办法再为地理课堂教学补充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二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从我们传统的惯性与认识上来说,代副课的老师有一部分综合素质不高,在教学中没有创新意识,不会革教学方法。这就让新时代的高中地理老师也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总用一种消极的心态对待地理教学。这样的心态,营造的课堂教学气氛是浮躁的,不踏实,缺少探索精神的,从而让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也流于形式,不积极积累地理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还有一部分老师,虽然有心教好高中地理,但是由于思想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单一,课堂教学缺少创新性和新鲜的东西,也让学生渐渐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严重影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从以上我们发现,由于地理是副课,没有被引起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不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改革教学方法,致使或多或少影响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发展。三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高中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压力大,使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一些在他们心里认为能影响他们升学考试,左右他们人生的一些主课上,让他们学习地理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有的学生在地理课上背单词、做作业,纯粹把地理课堂当成自习课,对老师讲的关于地理的知识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探讨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探讨 摘要: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初中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如何进行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课题就摆到了每个地理教师的面前。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现状改进对策 新课程形式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地理教师绝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当下,地理教师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身边地理,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教师充分意识到学生主体作用重要性,课堂上摆正自己位置,让学生在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但是,在有效课堂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有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偏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地理教学也一直在变化。然而在实际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地理课堂在偏离三维教学目标,有的课堂只是围绕着知识与技能目标展开,因为这与地理考试成绩紧密相关;有的课堂教学甚至偏离知识与技能目标,找一些学生感兴趣但是与本课程无关的内容来充实,当然这也与年轻老师经验不足有一定关系;有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花样翻新,令人眼花缭乱,却难免落得课堂表演之嫌。 2.学生探究性不够。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并非是场面热烈的无厘头演讲。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正探究的学习情境,在探究式学习中使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仍然有一定困难。对知识与能力的选择,教学仍偏重前者,这与课改内容是不相符的,应该粗化知识内容,细化技能与方法的要求,突出技能培养。一些教师的传统观念十分强,在课堂上不讲怕学生不理解。 3.对课本高度依赖。课本是由教育专家精心编制的,其内容适合初中生的学习,但课本的通用性较强,缺乏针对性,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构建自己的教学思想,选择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方案,未必非得按课本上的活动、图片、教材顺序组织教学。新课程给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但教师在运用中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受能力的限制,仍然十分依赖课本。 二、课堂有效教学的改进对策 1.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培养学科兴趣,现代地理学从德国“洪堡时代”到现在,只有两百年,学科研究范畴却变化很大,无论在自然还是人文方面,处处都有地理学。它以各学科为基础,更在各学科之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诸多地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维系着全社会的发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到处是地理知识”,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自然现象,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问题、解释困惑,这就是兴趣和动力的源泉。 2.正确认识教材。合理使用教材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随

中学地理经典教学案例

一图在手,天下我有 背景介绍 首先,当今应试教育的制度导致了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不端正,初中只要最后通过统一考试即可,根本就不作为考试科目,更有一部分地区并不进行地理考试,只在初一的时候学习一年,而到初三时学科多、知识多,许多学生已经忘记了所学过的地理知识,然而到了高中,学校又会开设地理教学,这使得学生的知识积累出现了断代,学生的基础知识就会非常不牢靠。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地理课非常不重视,再加课时的不足,就造成了学生的地理知识贫乏,进而形成对地理教育的新一轮冲击。 其次,学生对地理学科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单纯地认为地理学习就是记住一些城市或者国家等一些地理事象的名称,错误地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意义不大,并且他们不了解现代地理学科中的许多问题其实都是与每个人和整个社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 最后,学生对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或多或少的问题缺少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以教师注入式的教授方式为主,确实令学生乏味。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然后影响了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的顺利进行。 为了让学生对地理感兴趣并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对他们讲解《地图》这一节时,我决定要让他们从这里开始喜欢上地理课堂。 案例描述 上课以后我说:?同学们,假期外出旅游的时候,除了带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件东西是必须要带,或者到了旅游景区必须要买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顺利而快乐的旅游。猜猜是什么??说完以后学生们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指南针,有的说雨伞,竟然有一个人说零食。。。。。。这是我看到罗泽胤想说又不敢说,就把他叫起来鼓励他说,?没事,大胆说吧,错了也没关系。? ?我,我觉得是地图。? ?同学们听到他说什么了吗,没错,就是地图,地图可以是我们足不出户就了解中国,了解世界,甚至了解整个宇宙。? 听了我的话,学生们都很惊奇,觉得我是在说大话,于是我趁热打铁,展示了几幅地图,顺序依次是宇宙图——银河系图——太阳系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保定市望都县航拍图,通过这几幅地图让大家不仅了解了自己现在所处的位臵,更是拓宽了自己的思维,认识到自己生活的地球是多么的渺小,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等着他们去发现。趁热打铁,我让他们在最后一幅保定市望都县航拍图上去找自己熟悉的地方,例如自己的家、学校、医院等。看着这幅图,大家都热烈的讨论寻找,这一个发现了学校,那一个发现了自己的家……在大家找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我说, ?同学们,地图神奇不神奇??

(完整)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及改进措施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及改进措施 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把地理纳入了中考范围,但大部分地区中考仍然不考地理,导致了地理教学不受重视,使初中地理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教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使中学生对地理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地理呢?这就要求教师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着手,帮助中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果。一、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一般就是地理教师在上面讲,中学生在下面听,中学生为了考取好成绩强迫记忆地理知识。大部分中学生以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学习地理,导致很多中学生考试过后就把地理知识遗忘,更不可能把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没有让中学生认识到地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想方设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中学生才会被动地学习地理。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学生为主体,让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学习的快乐。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

兴趣,让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地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把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让中学生把心思牢牢地放在地理学习上,那么课堂导入的设计就至关重要。精彩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起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地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使中学生保持学习地理的兴趣 中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地理知识的内在动机就是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鉴于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使中学生保持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例如,《盗墓笔记》这本小说在生活中非常流行,很多中学生也非常喜欢看,而且《盗墓笔记》中涉及很多自然、地理知识,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内容结合初中地理教材进行教学。比如,里面涉及长白山,恰巧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于东北三省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其融合到一起,为中学生介绍长白上的地形、地势,描述长白山的神秘之处。中学生就会被这些内容所吸引,在下课之后还会继续和教师探讨一些问题,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中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让中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既能发现新知识又能巩固旧知识,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地理教师的教学效果。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模型制作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模型制作

[摘要]地理模型教具从根本上讲是为学生服务的,明确学生需求,将成为自制模型教具的出发点与归宿。钻研教材,观察教具现有的性能是构成自制教具的前提。技术方法是通过手段将材料整合以达目的,是自制教具的保证。制模型教具能促进教师不断的学习、实践,提高技能,更深刻的理解、把握教材与学生,磨练意志,对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大有裨益。 [关键字]地理模型教具学生需求材料技术方法 在自然教具中,有大量的模型教具需要教师自己制作。那么,自制教具从何做起,有无方法可循呢?我想结合自己制作教具中的一个实例谈一点体会。 一、钻研教材 自制地理模型教具的动机来源于教材。钻研教材,特别是依据实验内容及其它为了说明、阐述某事物的性质、规律的内容作为研究起点,考虑重点问题的突出,难点问题的突破,针对教材中设计的不足甚至空白,结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形成初步构想。因此钻研教材常常是自制模型教具的开端。 例如: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第二个板块涉及到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地图作为地理学的重要语言,是中学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学习内容。中学阶段地图学习要求主要是学会运用地图,提取地图信息,具有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中等高线地形图是中学阶段少之又少的与地图相关的内容,自制一个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利用这一节课,让学生拥有宝贵的绘制

地图经历,不仅能够体现中学新课改的课程标准,还可以尝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二、了解学生需求 地理模型教具从根本上讲是为学生服务的,初步形成的构思是否实施,还要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明确学生需求,将成为自制模型教具的出发点与归宿。 等高线地形图一课,让学生看图理解理论原理,靠讲解或学生思考,学生也会有所认识。但对于这种理性的认识过程,学生只是在默默地接受或应对教师所作的提问,学生反应一般,对要研究的问题并未表现出什么兴趣,教师的讲解显得苍白。分析原因,中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对活动的、鲜明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支持小学生学习的主动力,所以学生需要一种更为生动的方式,激发其主动地将注意力转移到等高线地形图原理的探究上来。况且等高线地形图是学生初步较深入的接触的地图知识,更应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认识,保持长久的兴趣。从长远上看,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也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所以为此制作模型教具,以弥补学生对感性认识的需要是有必要的。 三、分析教具现有性能 如果把教材,特别是教科书作为一种教具的话,那么等高线地形图一课的插图就是为说明本课原理而设的简单的图片教具。定格的图片缺少生动、形象、直观的优势,所以自制模型教具成为改进或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地球的运动 观音镇中杨相敏 初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能够反映地球运动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例如:昼夜现象、季节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等。我选择了地球的公转知识加以介绍。该部分知识的难度较大,同学们难以理解,但同学们很感兴趣。 虽然学生们对地球的运动会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现象。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识没有文字说明。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运动(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两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小学的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用这种方法给他们有个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不够齐全。经过整理,我利用地球仪、电筒、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 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运动在地球表面所产生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现象也不同。当我在演示时需要同学来当助手,他们都积极要求当助手,在演示时他们配合得相当好。

2020-2020年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2020-2020年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仍然承担七、八、九三个年级10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了保证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作如下安排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会学地理"。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所教学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思想觉悟高,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第一部分是亚洲,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识记亚洲的重点国家的名称,位置及重要国家的风土人情、物产矿藏等。第二部分是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这几个国家关系密切,不仅在历史而且现在都

和我们进行经济贸易往来,掌握这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对于每位同学都有重大意义。第三部分,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第四部分西半球的国家,包括美国和巴西。第五部分,极地地区各章节相互联系,各个国家相互关联,不能孤立地学习某一部分。 八年级地理:本学期主要是学习中国的农业、工业、高科技产业,交通以及分省区地理,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设计比较合理的教学模式相当关键。在教学中可以把农业、工业、高科技产业、交通等放在主要地位,教师通过讲解带领学生掌握主要的知识点,对于分省区地理可以采用选讲的办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通过自学的办法以达到相应的目的。 九年级地理:尽快复习完第四册地理课本,然后转入全面复习,通过对学生强化训练,适应去做灵活性强、跨度大的题目,适应中考。 四.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远程教育资源,切实做好地理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完整)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篇一 在这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忠于国家教育事业,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科学执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对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虚心谨慎,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时刻注意有关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趋势和发展状况,及时搜集有关信息,结合自己工作中实际情况积极尝试,应用于教学中,并取得相应的成绩和效果。 一、认真分析学生情况,注意因材施教 在我所教的五个班中,8班是区级重点班,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固有的知识基础相对较好,学生反应比较快,有较强的悟性。针对学生情况,在教学中采取打牢知识基础、适当拓展知识面、增加知识的深广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和总结归纳能力,学会知识的合理应用,学会把零散的知识提炼成为知识的主线。在教师科学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把书本上的知识合理优化成为自己头脑里的知识体系,并在此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的个性发挥。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两个班已经掌握了高中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素养,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

6、7、9、10班是普通班,学生复杂,旧有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把需要掌握的知识原理讲解透彻,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解题,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优化解题思路,用知识的力量吸引学生、鼓励学生学习,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虚心请教,认真领悟,不断进步。 我第三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规律,但是面对新教材,我虚心向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请教,认真分析新教材,把握教材的主线索,更认真的把握每一章的重点、难点。并拜北京市著名地理专家李通为师,李老师多次听我的课,得到了李老师的肯定与好评,并于“北京市地理案例教学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在这一年的工作中,除了学习更好的把握课本把握课堂教学,重要的是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教师肩头的责任之重大,明白了什么是教育要以爱心为根本。 三、顺应教育教学改革趋势,认真学习多媒体技术,并用之于课堂。 面对教育形势随着时代改革的不断进步,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为顺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我认真学习有关的电脑知识和多媒体技术,认真找资料,力求做好每一个课件,使每个课件都既全面准确的讲授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初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自制地理教具”教学案例 设计人:丹寨县第二中学徐俊 一、案例背景: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初中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知识面广、空间感强,很多问题比较抽象。直观教具的缺乏,许多无法直接感知的地理现象、难于记忆的地理事物使学生学习时感到茫然无助甚至倍感枯燥,让许多学生对地理课失去了兴趣,从而使地理课的教学陷入了僵局。 自制地理教具的材料来源于生活,成本较低、制作容易、简单易行,教师、学生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地理教具辅助教学同样能达到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效果,既能吸引学生,也减轻了老师在教学中的困难,提高了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效率。 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应定位在:(一)不能太难、太高;反之,使学生产生畏难情趣,丧失学习地理的信心。(二)不能太简单;反之,使学生“嚼之无味,弃之可惜”,调动不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三)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 为此,在学习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一节后,我尝试设计《自制地理教具》的活动。 二、案例描述: 老师在上课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系统示意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讨论如何制作展示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地图模型。 学生们的讨论要解决以下问题: ⒈确定制作展示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地图模型范围和图幅大小:如山顶、山脊、鞍部等。 ⒉用什么工具:白纸书本拳头黄泥士水盆小刀毛刷油性彩笔 水粉画颜料、画笔及调色盘、平整的纸盒等等 ⒊自制地理教具的内容:折叠书本------演示褶皱地形、紧握拳头---------演示

关于初中地理的教学案例

关于初中地理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事件: 初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 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能够反映地球运动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例如:昼夜现象、季节变化、极昼、极夜 现象等等.我选择了地球的公转知识加以介绍.该部分知识的难度较大,同学们难以理解,但同学们很感兴趣. 虽然学生们对地球的运动会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现象.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识 没有文字说明.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运动(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 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两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结合讲解法. 鉴于教材中的图像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小学的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用这种方法给他们有个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