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6黄山奇松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6黄山奇松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6黄山奇松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6黄山奇松苏教版含答案

16 黄山奇松

1.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宾.客(bīnɡbīn) 热情好.客(hǎo hào)

枝干.(ɡànɡān) 形似.孔雀(sìshì)

2.读拼音,写字词。

假日我和爸爸去享有盛yù( )的野山坡旅游,大山横wò( )连绵,群峰yì( )立,山崖dǒu( )峭,像绿色的pínɡ( )风,真美呀!

3.查字典,给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静海寺中的钟.又敲响了,它警示人们不要忘记国耻。

(2)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荷花的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舍不得分开。( )

(2)形容姿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

(3)形容经过很多艰难困苦。( )

(4)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 )

5.选用第4题中的词语填空。

(1)爷爷对那块老旧的怀表一直( )。

(2)风吹过杉树林,树有的含羞低头,有的迎风摇摆,有的傲然挺立,真是( )。

(3)老红军那( )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4)直到太阳下山,我们才( )地离开了公园。

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身影( )的风光

( )的枝干( )地告别

( )地欢迎( )地欣赏

1.按要求写句子。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

(1)改为反问句:

(2)改为感叹句:

(3)改为双重否定句:

2.将句子补充完整,使其更生动、具体。

(1)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

(2)送客松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

3.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的象征。

1.这篇课文采用了的结构,对黄山奇松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突出了黄山松的特点。

2.黄山奇松的“奇”表现在( )(多选)

A.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B.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C.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一)课内阅读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本节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用“”画出中心句。

2.作者是按照的顺序来描写的。

A.时间

B.观察

3.发挥想象,补充文中的“……”:

有的,有的,还有的。

4.画线句子中的“或”表示,这句话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和。突出了黄山松的特点。

(二)课外阅读

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绝艳美,让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

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

.......

........!.白得就像一匹白

纱缎

.......,.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又如刚下的白雪

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

耳朵里仿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在它缥缈,妙在它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难怪从黄山回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呢,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续不断的画卷。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短文写了黄山的哪些特点?黄山的云海又有哪些特点?

山: 云海:

2.请找出与短文最后一自然段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

3.文中加点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把黄山的云比作和,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黄山云“”的特征。

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俗语,填有关黄山景区名称。

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不到,不见黄山踪;

不上,游山一场空;

不上,等于没看景;

不登,不见黄山景;

不到,不见黄山松;

不到,不见黄山面。

16 黄山奇松

字词训练营

1.

2.誉卧屹陡屏

3.(1)(情感等)集中用铁或铜制成的响器,中空(2)足足地,充分饱满

4.(1)依依不舍(2)姿态万千(3)饱经风霜(4)情有独钟

5.(1)情有独钟(2)姿态万千(3)饱经风霜(4)依依不舍

6.示例:美丽迷人粗壮深情热烈仔细

句子闯关岛

1.(1)黄山难道不是“天下第一奇山”?(2)黄山真是“天下第一奇山”呀!(3)黄山不会不是“天下第一奇山”的。

2.(1)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2)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3.这棵迎客松不仅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还成为黄山的象征了。

重点突破吧

1.总—分—总奇

2.ABC

阅读小长廊

(一)1.黄山松千姿百态。

2.B

3.示例:像天狗望月像狮子抢球像仙女弹琴

4.有的比喻排比千姿百态

(二)1.奇、高、险白、静、长、妙

2.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3.比喻白纱缎白雪白

4.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素养提升屋

狮子峰天都峰莲花顶光明顶始信峰文殊院

16黄山奇松【阅读成题】

16黄山奇松 1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2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成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3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阅读成题】 1、默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黄山奇松“奇”在哪? (供参考:位置奇;品质奇;姿态奇。) 2、文章第2自然段采用结构来写,运用的修辞手法有;重点写了松。 3、这些黄山松都长在悬崖上,生长在石缝里,它们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它们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夏天,它们饱受;冬天,它们饱受 ;暴雨中,它们经受;少雨年份,它们又经受;黄山上的每一棵松树都是无数次地经历这样的磨难,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请你用该词造个句子 。 4、文章第3自然段是围绕句来写的,都有哪些姿态 ;“或”从本段能找个词作解释,其词是。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教案及课文原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教案 及课文原文 【篇1】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 2.雨衣图片 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 1.认读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 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 《黄山奇松》说课 陈惠红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以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就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以《黄山奇松》这篇课文的拓展性教学为例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

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2、教学重点: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利用网络的优势来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语文整合教学,使学生在体会黄山松树"奇"的基础上,对"黄山四绝"及黄山有进一步的了解。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教学重点,我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借助网络资源使学生了解黄山奇松的姿态,感受黄山松的奇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目标的制定是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二、说教法 网络环境以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施展着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网络的这些优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浏览网页,阅读课文内容,找出自己希望探究的问题,并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方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思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这些方法的采用,旨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引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之路。 三、说学法 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网站,利用超级链接对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优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辅导与练习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辅导与练习

16珍珠鸟 一、①多音字màn 蔓延juàn 画卷 蔓màn 瓜蔓卷 mán 蔓菁juǎn 卷尺 ②近义词: 立即—立刻娇嫩—稚嫩熟悉—熟识 亲近—亲切信赖—信任舒适—舒服 繁茂—繁盛温暖—暖和索性—干脆 淘气—调皮、顽皮不动声色—泰然自若 ③反义词: 信赖—怀疑美好—丑陋伤害—爱护 舒适—难受熟悉—陌生享受—吃苦 淘气—乖巧简易—复杂温暧—寒冷 自在—拘束完整—残缺 二、生字组词与注音: 蔓[màn]蔓延茏[ lóng]茏郁瞅[chǒu]瞅见雏[chú]雏鸽框[kuàng]门框嚓[cā]喀嚓蜡[là]蜡烛嗒[dā]嗒嗒

腻[nì]细腻睑[jiǎn]眼睑眸[móu]眸子咂[zā]咂嘴 泻[xiè]泻肚 三、课词语解释: 垂蔓:文中指吊兰垂下来的一条条细长的茎。 深幽: 深而幽静。 斑斑驳驳:指一种颜色中夹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也指阳光透过物体的缝隙照射下来,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光点,明明暗暗的。文中指吊兰的叶子在阳光下明明暗暗,颜色不一,相互交错。 生意葱茏:文中形容草木生长旺盛,充满生命活力。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流泻:迅速流出。文中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笔端一下子流淌而出。 四、中心思想: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由害怕到亲 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

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五、感悟心语: 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可靠的依托;鸟的出现,给人平添了美好的情趣正 是因为有了人对小鸟的发自内心的呵护与关怀,才使人和鸟成了彼此信任的朋友,才有了鸟儿熟睡在作者肩头那温馨、感人的一草幕。可见,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一切美好的基础。 六、课文结构: 布置鸟巢:既舒适又温暖 (1) 在笼子四周飞 珍珠鸟熟悉过程在屋里飞来飞喜爱信赖人与动物 2—13 落在桌上和谐相处 落在肩上 内心感受:信赖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七、写作手法:拟人的写法。 基础练习 一、①多音字 màn()juàn () 蔓wàn()卷 mán()juǎn () ②近义词: 立即—()娇嫩—()熟悉—()不动声色—()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同步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同步解析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 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 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 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 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 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 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二、对词语的理解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盘踞:非法占据。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 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一、看拼音,写字词。 kànɡnuèjùyū 土()肆()盘()()泥 二、阅读课文,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 2.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的地方,是、、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之地。

五上16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生字适当扩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读题:指读,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情有独钟的是——黄山奇松。齐读第一自然段。 4、只要你来到黄山,无论是到山顶上,还是在陡崖边,处处都有奇松潇洒、挺秀的身影。难怪古人会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5、课文围绕“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松树呢?指名回答。 追问:文中哪个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这三种奇松呢? 6、过渡:那么,黄山的奇松究竟奇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黄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有感情地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圈画出你觉得最奇的那棵松,并说说奇在哪儿?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松“奇”。 (一)、迎客松 交流: 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1、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迎客松的奇? (1)“遒劲”。 A、透过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松树? B、读出迎客枝干粗壮、雄健有气势的特点。 (2)郁郁苍苍”:说明这课迎客松长的怎么样? 读出迎客松郁郁苍苍的特点。 (3)“饱经风霜” A、理解:饱经风霜 B、据了解,迎客松已有800年的历史了,在这800多年的岁月里,迎客松:(引出对话) 雷鸣电击中,迎客松仍然。 烈日炎炎下,迎客松仍然。 寒风凛冽时,迎客松仍然。 狂风暴雨中,迎客松仍然。 师:是呀!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一次又一次的严寒酷暑,800多年过去了,迎客松顶风傲雪,百折不挠,郁郁苍苍,这就是(出示)饱经风霜的迎客松啊!谁能读好这个词?(指名读、齐读) (4)读整句话:1、2个,齐读。 2、还从哪看出迎客松的奇? 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1)这里的描写奇在哪儿? A、具体体现在:“斜伸出去”这是写出了枝干的什么呢?(颜色、样子) B、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描写迎客松的样子的呢?(想象) 小结:人们正是抓住了迎客松样子的特点,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让我们认识了这么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 (2)指读句子。 (3)谁能试着想象一下,迎客松斜伸着手臂,会对宾客说些什么呢? 师:迎客松多么热情好客呀! (4)看图片,让我们再次把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迎客松的奇特。 (5)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它姿态雄伟、生命力顽强,难怪人们这样评价它。 导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16黄山奇松

16 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郁郁苍苍”、“屹立”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的祖国地广博,山清逸,水恬静,树含蓄,草质朴,你知道哪些祖国的 风景名胜?(板书:黄山奇松)今天让我们去黄山看看,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课文重点写什么? 2、抓住课题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重点 (板书:明重点) 3、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理层次呢!(板书:理层次)围绕“黄山奇松” 你想课文会具体写什么?(板书:知内容) 4、根据“黄山松树是怎样的”“它奇特在哪里”我们可以知道文章层次。 二、理清课文 1、自由读课文,理清层次。作者是怎样写黄山奇松的? 2、小组交流。 3、汇报。 一(1)奇松是黄山一绝;二(2)具体写三大名松;三(3)黄山松千姿百态 三、学习生字词 1、第一课时我们除了了解课文、理清层次外,还应学什么?(读好课文,学习生 字词) 2、你准备怎样学习生字词? 3、小组学习。 4、交流:(1)你学会了什么字?(从音形义三方面说) (2)是怎么学会的?(方法指导) (3)相机造句:“饱经风霜”、“屹立”。 四、读通课文 1、你准备怎样读好课文?选择难的句子读好。 2、在小组中读。 3、自告奋勇读。评。 4、读了这些句子,黄山奇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插上翅膀去欣赏一下吧!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通版插图,师背第一自然段,生听,记住给你印象深刻的词。 2、交流。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16课《盼》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 袖:xiù(领袖、衣袖、袖子) 篷:péng(帐篷、篷子、斗篷) 缩:suō(缩写、缩短、缩水) 疯:fēng(疯子、疯狂、发疯) 瓦:wǎ(瓦片、瓦罐、瓦房) 柜:guì(柜子、衣柜、鞋柜) 喧:xuān(喧闹、喧哗、锣鼓喧天) 甩:shuǎi(甩开、甩掉、甩卖) 嚷:rǎng(叫嚷、吵嚷、大嚷大叫) 酱:jiàng(酱油、果酱、花生酱) 唇:chún(嘴唇、红唇、唇齿相依) 蹦:bèng(蹦极、蹦跳、活蹦乱跳) 楼:tī(楼梯、电梯、梯田) 二、多音字 兴:xīng(兴办)xìng(高兴) 嚷:rǎng(大嚷大叫)rāng(嚷嚷) 累:lèi(劳累)lěi(积累)léi(果实累累) 三、近义词 喧闹——热闹周围——四周兴奋——激动 担心——担忧遮盖——掩盖嘟囔——嘀咕 逗引——逗弄不声不响——不言不语 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小心翼翼——谨小慎微 四、反义词 打开——关闭喧闹——安静加快——放慢

兴奋——失落凉爽——闷热遮盖——公开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不声不响——大喊大叫 小心翼翼——漫不经心 五、理解词语 斗篷: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窸窸窣窣: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预报:预先的报告(多用于天文、气象等方面)。 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满满当当:形容很满。 逗引: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六、句子解析 1.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递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 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这件新雨衣的喜爱之情,为后文埋下伏笔。 2.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 “立刻”说明“我”的心情十分迫切。“怎么?”表现出一副吃惊的样子,问号把情感表达得更强烈。 3.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窗外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我”更想穿上淡绿色的雨衣了。 4.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感受赋予其中,“烤”表面上写出不下雨的原因是太阳太毒辣,把天烤得太干,不长云彩不下雨,暗含作者对太阳的不满,有丝丝埋怨。 5.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黄山奇松》同步练习C卷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黄山奇松》同步练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09分) 1. (2分)选出正确的读音。 我的父亲很疼________(tén téng )我,但是他管教________(jiāo jiào )我很严很严。 2. (8分)看拼音,写汉字 huā qián nào zhōng tàn qìchí d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ū bāo shí yuán hā qiàn jué xī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6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雀神奇秀美游客告别盆景 4. (3分)写出反义词 朋友—________ 围住—________ 热闹—________ 5. (4分)写出反义词 仍然——________ 屹立——________ 装点——________ 热情——________ 6. (6分)形近字组词 松________ 伸________ 屹________

讼________ 抻________ 乞________ 7. (4分)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悬涯________ 像征________ 萧洒________ 培客________ 8. (5分)解释词语。 ①依依不舍: ②千姿百态: ③成千盈百: ④屹立: 9. (5分)填字组词语。 情有________ ________风霜 充满________ 枝干________ ________不舍 10. (5分)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11. (5分)把陈述句变成把字句、被字句。 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①变成把字句 ②变成被字句 12. (5分)修改病句 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五上语文第16课《黄山奇松》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设计者:大庆市让北第一小学李美花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式阅读,品味词语及修辞方法,感知黄山松树的动人姿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美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黄山奇松的风光片收集黄山“四绝”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2、由“奇”字组词(奇怪、奇异、奇特等),明确本文描写对象是”松”,明确松的特点是“奇”,引入课文。 二、初读感知,把握结构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浏览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千姿百态)

三、精读感悟 1、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文中描写三大名松的词语。 2、哪棵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先自主完成,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1)迎客松部分: 关键词语:屹立千百年风霜雨雪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练读——指名读——评议——齐读,体会敬佩之情。 (2)陪客松部分: 关键词句:“绿色的巨人”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同桌合作练习朗读,感受陪客松的热情。 (3)送客松部分:同样方法学习,体会送别不舍之情。 四、朗读感悟,深化情感,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松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练习。 2、朗读汇报,读出自己的感受。 3、能抓住关键词语,试着背背这部分内容吗? 4、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奇松呢!课件播放风光片,欣赏黄山其他的松树姿态。 5、看后,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语最能概况黄山奇松的多种姿态?(千姿百态)其实,文中还有一个标点也能说明黄山的奇松不止一两棵,你发现这个标点了吗?(省略号)学生体会交流。 五、总结升华,课外拓展 1、汇报一下课前收集到的介绍黄山“四绝”的资料,增加对黄山的了解,更加喜爱黄山,赞美黄山。 2、抓住关键词练习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查找古人关于黄山的描写诗句,积累下来,体会黄山的美。

第16课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 教材分析 本课写黄山风景区有很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本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015年11月9日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初步理解每小节的意思。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一、组织教学,聚焦课堂 二、揭题导入。 1、板书“黄山”,问:同学们,在安徽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叫黄山,你们知道吗? 请学生简介黄山 黄山: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明末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闻名于世,其中的“奇松”最为神奇。 2、板书“奇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山奇松”,一睹它的风采。 3、齐读课题。你想了解什么?质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听听录音朗读。 注意:听清字音,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黄山奇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想不要自己朗读感受一下? 设计意图:引导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三、布置自学 1、布置自学,提出要求:读准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黄山松奇在哪些地方? 2、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自学中读准读通课文,自行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组织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1、检查自学情况。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新词,说说你最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誉、卧、屹、陡(板书)描红, 学生自由理解新词。理解:饱经风霜(大屏)屹立(大屏) 齐读生字新词。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 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课文原文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张姞民【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太阳》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教案 教案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教案。有关语文的教案,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一)领会诗歌的主旨。 (二)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大诗人E·庞德曾这样评价一位诗人的作品:“我在这些诗中发现了一种极其普通的情感,使人想起在我们西方生活的烦恼之中、在城市的喧嚣之中、在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的尖叫之中,以及在广告的旋涡之中常常被忽视的许许多多东西……”E·庞德所说的这位诗人就是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一首诗歌《纸船》,看看我们是否也能从这首诗歌当中拾回被我们忽视甚至忘却的东西。 老师在学生回答、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归纳相关内容: 1作者生平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长期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反战和平团体。致力教育改革,创办国际大学。作品反映了在英帝国主义统治下,印度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痛苦的生活,表现了摆脱殖民主义统治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愿望;歌颂祖国,赞美大自然,具有独特

民族风格。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剧本《红夹竹桃》《邮局》,长篇小说《沉船》《戈拉》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词语解释: 异地——他乡;外乡。仰望——抬着头向上看。 游伴——游玩的伴侣。浮泛——漂浮在水面上。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并思考:围绕“纸船”,诗人描绘了哪些内容明确:围绕“纸船”,诗人描绘了儿童的奇思妙想。先是想到写有“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的纸船让异地的人得到,然后想到用船载着秀利花平安地带到岸上,接着想到天上的船也能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最后想到梦里睡仙坐在船里。 2放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出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3学生齐读诗歌。 明确: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1?同学们都曾有过自己难忘的童年,有时候一篇文章、一件旧物、一抹微笑都会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而这些记忆往往是令人终身难忘的,你们有过放纸船的经历吗?诗人写“纸船”到底是为了表现什么明确:是为了表现儿童的童真稚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太阳》精美教案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说明白了”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太阳》、《松鼠》两篇精读课文和《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组成。《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松鼠》这篇课文作者就是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来说明事物。《鲸》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有关鲸的一些知识。课文首先讲鲸非常大。再讲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接着简要介绍了鲸的种类。根据有无牙齿区分,鲸可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然后重点讲鲸的生活习性,具体讲了捕食、呼吸、睡觉几个方面的特点。最后讲鲸的生长特点。这一特点是从从鲸是胎生的、生长快、寿命很长这三个方面来讲的。《风向袋的制作》一文主要讲了风向袋制作前的准备、制作步骤和观察方法。 2.单元重点: (1)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编者把《太阳》放在说明文单元的第一课,其目的有二。首先是再学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认识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其次,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对此事物的认识。《太阳》一课语言严谨、准确、平实;《松鼠》一课的语言风格明显不同于《太阳》,其语言活泼、生动、富有情趣。从语言风格来说,《松鼠》属于文艺性说明文或者说是科学小品文。选编《松鼠》一课的意图应该是拓展学生对“说明文”语言风格的认识,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多元性。《鲸》一课,从鲸的体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说明,和《太阳》一文比较,作者对《鲸》进行了分类,然后分别对它们的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进行相关介绍。《风向袋的制作》一课和《太阳》、《松鼠》、《鲸》都不相同。这三篇课文对一件事物的说明可以说是整体的介绍,呈“面”状结构,相关内容的说明可以不分先后,而《风向袋的制作》则重在说明其制作的过程,呈“线”性结构,环环相扣,按部就班,层次分明。习作中种子的旅行,涮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6课 盼|部编版

《盼》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够复述文章的主要情节; 2.能用圈划关键词、分析标点和叠词等方法,揣摩并梳理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从中感知蕾蕾的形象; 3.从作者的写作视角,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中,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归纳文章的中心; 教学重难点: 梳理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感知人物形象(重点) 从作者的写作视角和口吻,揣摩其创作意图(难点) 教学过程: 一、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梳理情节) 1.导入:“盼”字释义,古义为“睁大了眼睛看”,发展到今天引申为“期待”“期盼”,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理解文章的中心,文章以《盼》作为题目,究竟是要传达怎样的中心呢?拿到叙事类的文本,我们首先要发出第一问: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任何故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引发小主人公“盼”这一愿望的起因是什么? 小主人公收到一件新雨衣(第1段) 3.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如愿穿上新雨衣。(18-21段) 4.在如愿穿上新雨衣的这天早上,小主人公说了一句话,她说:“我决定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了。”说明之前她心中对下雨充满了期待,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文章主要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来写小主人公的“盼”呢?请同学结合预习单,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这篇文章的经过。 盼变天(第3段) 盼出门(第4-15段) 盼雨停(第16段) 通过刚才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梳理,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呢? 二、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孩子们,我们已经跨出了第一步,弄明白了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现在我们要突破第二个问题: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主人公蕾蕾的心情也是一波三折。我们要感知蕾蕾的人物形象,其实,就要走进她的内心,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细读的方法,走进蕾蕾的内心。 1.齐读课文第1-2小结,说说蕾蕾刚收到雨衣时的心情如何? 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

语文:16《黄山奇松》过关试题(13-14苏教版五年级上)

16 黄山奇松 课前自主梳理开心自主预习,轻松搞定基础。 1. 熟读课文,按要求填空。 (1)黄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于世。 (2)迎客松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而得名。 2. 读了课文后,你最喜欢哪一种松?写写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 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汉字或词语。 (1)黄山玉pínɡ()楼bīn()馆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许多服务员获得过“星级酒店金牌服务员”荣yù()称号。 (2)五位壮士yì lì()在狼牙山顶峰,高喊着“共产党万岁”,纷纷跳下dǒu qiào()的山崖。 4. 指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打“√”。 玉屏.楼(píng bǐng)热情好.客(hǎohào)枝干.(gāngàn)依依不舍.(shěshè) 课堂快乐提升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5.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情有独()____________()经风霜____________ ()不舍____________ 千()百态____________ 6. 从课文第2自然段中摘抄两个运用拟人手法描写黄山奇松的句子。 (1) (2) 7.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点()屹立()神奇()秀美() (2)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请你续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为黄山奇松写一则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拓展冲浪源于教材、宽于教材、拓展探究显身手。 8. 锦绣河山。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你知道其他九大风景名胜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山归来 ①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主峰高达1800多公尺,它劈地摩天,气冠群伦,云凝碧汉,气象万千。这里峰峦奇妙,景色天然,有名可指的有大小七十二峰,莲花峰、天都峰、光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课 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盼》课文原文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 “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那就休息一下。”妈妈说完,只听吱的一声响,原来她正往热油锅里放蒜薹呢。 “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可……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第1 页共19 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6黄山奇松|苏教版含答案

16 黄山奇松 1.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宾.客(bīnɡbīn) 热情好.客(hǎo hào) 枝干.(ɡànɡān) 形似.孔雀(sìshì) 2.读拼音,写字词。 假日我和爸爸去享有盛yù( )的野山坡旅游,大山横wò( )连绵,群峰yì( )立,山崖dǒu( )峭,像绿色的pínɡ( )风,真美呀! 3.查字典,给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静海寺中的钟.又敲响了,它警示人们不要忘记国耻。 (2)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荷花的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舍不得分开。( ) (2)形容姿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 (3)形容经过很多艰难困苦。( ) (4)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 ) 5.选用第4题中的词语填空。 (1)爷爷对那块老旧的怀表一直( )。 (2)风吹过杉树林,树有的含羞低头,有的迎风摇摆,有的傲然挺立,真是 ( )。 (3)老红军那( )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4)直到太阳下山,我们才( )地离开了公园。 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身影( )的风光 ( )的枝干( )地告别 ( )地欢迎( )地欣赏 1.按要求写句子。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 (1)改为反问句: (2)改为感叹句: (3)改为双重否定句: 2.将句子补充完整,使其更生动、具体。 (1)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 (2)送客松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 3.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的象征。

16。黄山奇松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设计人:赵得聪审核人:宋素粉使用人: 修改意见 课题 16.《黄山奇松》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 依标自学一.导入 俗话说得好“五岳归来不 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 山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人赞 叹,假如没有到过黄山,读了 课文大饱眼福。 板书:黄山奇松 强调:“松”字要注意左右穿 插,撇捺要写的舒展。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 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 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 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 山的热爱之情。 三、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 生字词。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 学提示自主学习。

2、不认识的字词打上问号,可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还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3、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1、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 2、查看学生在课文中难以理解 的部分。 1、小组内交流重点词 语。 2.、组长把难以理解的 词语记录下来。 1、这篇课文有很多的四字词 语,老师把它们找出来后稍加整 理,就形成了一组词、一首诗、 一篇美文。大家有没有兴趣读 一读? 黄山奇松 情有独钟 山顶陡崖 潇洒挺秀 饱经风霜 枝干遒劲 郁郁苍苍 绿色巨人 姿态独特 枝干蟠曲 千姿百态 神奇秀美 2、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是啊,有时候,一个词就 是一个画面,一个词就是一种 情感的表达,我们在读这些词 的时候就要读出画面、读出情 感来。想不想试一试,好,一 起来。 3、 同学们读得真好,那读 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 各小组选出代表朗读词 语 遒劲 :【qiú jìng】 学生评价。 学生齐读 原来,这组词都是在写 黄山松的。 小组成员朗读课文,其 他小组补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