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管线探测仪的研究与应用

地下管线探测仪的研究与应用

地下管线探测仪的研究与应用
地下管线探测仪的研究与应用

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型号 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器参数介绍

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型号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器参数介绍 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型号有哪些?这是一款特殊的四鉴(红外+红外+微波+专用集成电路)合成的室外入侵探测器。依靠其先进的高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处理3个感应器的信号,具有超强的稳定性。能在2种敏感等级上有3种不同的检测模式,为给现场环境选择最好的检测方法,并在最佳的检测能力和最低的误报率之间的得到最佳的比率。探测器还有微波单独检测的B模式,以避免涂料喷洒在镜头上带来损害。其独特的防水设计非常适合户外安装。以下是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器参数介绍。 以此同时,还有其他功能,如微波防遮挡技术和报警记忆等功能。

功能说明: -双红外和微波检测技术-微带脉冲传输技术 -微波防遮挡技 术-4平面上18光束菲涅耳透镜带 -温度线性补 偿-垂直调整 -检测模式-B-“或”-“与” -抗氧化光学零件 -检测灵敏度可 选-墙体安装、墙角安装 -记忆报警模 式-整体视角:90°探测器距离:12米 -抗太阳 光 -Ip 65防水设计 -防宠物25 斤-通用链接器可选

技术参数: 电源规格:9-12V DC 消耗电流:30mA 微波评率:10.525G 自检时间:110s 安装高度: 1.5m-2.4m 报警时间:2s 抗RFI/EMI: 0.1-500MHz/3V/m 抗白光: >100000LUX 温度补偿方式:数字方式温度补偿 使用温度: -10℃/+55℃ 使用湿度(RH):95% 灵敏度: 2级可调 检测速度: 0.2m/s to 3.5m/s 尺寸:160mmX65mmX50.5mm 探测范围: 12mX12m 110°(标准透镜) 12mX3m 12°(幕帘透镜) 12mX12m 110°(防宠物透镜)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文章来自赣州宇辉仪器设备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8116891436.html, 中心议题: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解决方案: 地下管线探查 地下管线测量 利用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1、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简介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已应用多年。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人们为了寻找战争遗留的地雷和其他未爆炸物而试图将物探技术应用于实际,但当时只有一些常规物探方法,由于分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效果不大。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者们采用新型磁敏元件、新型滤波技术、天线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使这类仪器的信噪比、精度和分辨率大大提高,且更加轻便和易于操作,实现了高精度、高分辨率。又由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使得探测数据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了一项适用技术。 1.1、地下管线探查 地下管线探查是指应用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对地下管线进行定位、定走向、定埋深。它的原理是:地下管线的存在会改变天然的或人为产生的地球物理场的分布,即产生异常。研究这些异常的形态、分布、形状可获得地下管线位置的有关资料。常用的地下管线探测方法有两种: (1)充电法。对地下管线施加直流电,在地面上观察电磁场的异常,以确定地下管线所在的位置,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仪器轻便、方法简单、定位精度高,在地下管线密集的区域有较好的分辨率,但使用条件必须有可供充电的出露点,在地层电阻串低时效果差。 (2)电磁感应法。是观察地下管线在一次电磁场作用下,利用发射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对金属管线感应所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变化规律以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需出露点,在地下管线比较少的情况下效果好。

为克服这些缺点,国外已研制出具有仪器输出阻抗与被测管线阻抗自动区分信号的探测仪,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被测管线的电磁信号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可见,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理论、仪器装备、电算解释应属物探理论及技术范畴,但又不同于常规的工程物探;应用领域应属于工程测量,又与常规的工程测量不一样,它是运用物探的原理对地下隐蔽体进行准确测量的技术。 1.2、地下管线测量 地下管线测量是指对管线点的地面标志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连测;计算管线点的坐标和高程、测定地下管线有关的地面附属设施和测量地下管线的带状地形图,编制成果表。 地下管线测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控制测量,已有地下管线测量,地下管线定线与竣工测量,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控制测量应在城市的等级控制网基础上布设,其方法为现有的成熟的测量方法均可采用。如电磁波导线,静态、快速静态和动态GPS测量。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量可采用GPS测量、导线串联法或极坐标法等。 1.3、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是地下管线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探明查清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基本特征和属性,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能处理的介质上,实现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实用、信息规范、运行稳定,信息现势性好,技术先进。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1)地形图库管理功能; (2)管线数据输入与编辑功能; (3)管线数据检查功能; (4)管线信息查询、统计功能; (5)管线信息分析功能;

地下管线探测方案

地下管线探测方案 (新建管线)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目录 一、探测目的................................................................................................................. 1 二、探测标准、依据及原理................................................................................. 1 三、检测仪器及方法 (2) 四、探测成果解释 (4)

管线探测方案 一、探测目的 城市基础设施管道给水、供热、燃气以长距离输油输气等管道中,爆管事故常常带给人们巨大的经济上的损失和人身伤害事以及环境破坏。发生爆管事故后不仅会使对用户的供应(水、燃气、油、暖气)的中断,还会造成系统压力下降,也使非爆管范围内的用户的不能正常使用,同时还会造成资源浪费、道路毁坏、交通中断、危及管线沿途人身财产的安全、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对国家、城市、企业的形象也有负面影响 二、探测标准、依据及原理 2.1、作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该规程中的一般规定:地下管线探测的对象应包括埋设于地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管道以及电力和电信电缆,地下管道探测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或高程)、规格、性质、材料等,并编绘地下管线图。 2.2、作业依据: 1、探测委托书; 2、委托方提供的信息管线精确探测及交底任务书和工程施工图纸。 2.3、探测原理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 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合力为零时),则静者恒静,动者恒作等速运动。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较晚期的学者依据等速度移动的物体亦提出了动量 守恒定律,本次管道定位应用的设备就是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原理。 角动量守恒定律: 角动量在物理学中是与物体到原点的位移和动量相关的物理量,

管线探测仪的探测方法

管线探测仪的探测方法 摘要: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准确、快速、高效的进行管线探测,就应该根据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保证探测结果的正确性。 关键词:接收机、发射机、电磁感应、频率、功率 地下管线是指铺设于地下的给水、排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热力、工业等管线。它们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 现在地下管线探测中最便捷、高效、常用的方法是电磁法,它的依据是电磁感应定律。通过接收机在地面上测定地下管线在发射机一次场作用下被激发而产生的二次场的变化来判断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通常情况下,单一直管线被激发产生的二次场,可看成是无限长直导线产生的电磁场。接收机就是依据这种电磁场变化来进行管线定位、定深。在没有其它管线场的干扰情况下,所测得的数据非常准确。但当被探测管线周围有其他金属管线或还存有其他交变电磁场源时,接收机的观测读数是多个场综合影响的结果。这样其定位、定深可能会带来误差或造成错误。 为了准确、快速、高效的进行管线探测,就应该根据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管线探测仪的探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感应探测法 1、发射机摆放的不同状态下激发管线的情况 1) 发射机平放 发射机平放时,发射机内的发射线圈面与地面垂直,对地下金属管线进行水平发射,它能使发射机正下方的管线,被激发产生最强的二次磁场。2) 发射机侧放发射机侧放时,发射机内的发射线圈面与地面平行,对地下金属管线进行垂直发射,此时位于发射机正下方的管线不被激发,该管线不产生二次场,当其旁边有平行管线时,被激发产生二次场将会有较大的读数。 3) 发射机倾斜45度放置 当平行管线间距较小,不宜采用平放,而采用侧放,探测效果也不十分理想时,可采用倾斜放置,目的是达到既能抑制干扰管线的二次场,又能增强要探测管线的二次场。 2、信号夹钳法

地下管线探测仪

地下管线探测仪 地下管线探测仪根据探测原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探测金属管线、电/光缆,以及一些带有金属标志线的非金属管线,这类简称管线探测仪;另一类是利用电磁波探测所有材质的地下管线,也可用于地下掩埋物体的查找,俗称雷达,也被称为管线雷达。 通常来说,地下管线探测仪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机:给被测管线施加一个特殊频率的信号电流,一般采用直连法、感应法和夹钳法三种激发模式。接收机:接收机内置感应线圈,接收管道的磁场信号,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计算管道的走向和路径。 一般来说,地下管线探测仪的发射机有三种接收模式:峰值模式(最大值)、谷值模式(最小值)、宽峰模式;另外现在更先进的仪器一般都带有峰值箭头模式(结合了峰值与谷值两者的优点,使操作更直观)以及罗盘导向(用于指明管线的走向)。 选择地下管线探测仪的话,可以依据以下标准:1、根据自己的需要:很多管线仪只适合部分探测要求,在选择时,要了解清楚管线仪的适用范围。2、了解管线仪的测试方法,是否操作更加简便,界面更直观。3、了解管线仪的功能,测深能力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4、附件的配置是否完备,如夹钳(一般用于密集区电缆探测)、充电电池(节约探测成本)等。 武汉天木电气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8116891436.html,)多年来是一家专业从事测试仪器仪表设备的开发、研制、代理、销售和服务工作的公司。其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各地。作为领先的仪器仪表代理商,我们与国外著名仪表生产厂商有着广泛的技术与销售合作的良好基础。如美国奥卡、福禄克、霍尼韦尔、YSI、英思科(ISC);英国MEGGER、雷迪、GMI、IRISYS;日本共立克列茨;意大利米克、意大利哈纳;德国德图;法国CA;中国时代等

地下管线探测仪原理

地下管线探测仪是利用电磁信号的原理来探测地下金属管道的精确走向和深度以及管线外皮故障点,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发射机产生电、磁波并通过不同的发射连接方式将发送信号传送到地下被探测金属管线上,地下金属管线感应到电磁波后,在地下金属管线表面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就会沿着金属管线向远处传播,在电流的传播过程中,又会通过该地下金属管线向地面辐射出电磁波,这样当地下管线探测仪接收机在地面探测时,就会在地下金属管线正上方的地面接收到电磁波信号,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变化就能判别地下金属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发射机向金属管线发送信号,所发送信号沿地下金属管线传播并产生电磁场,在施加信号管线的远端所施加信号通过大地返回到发射机接地端,从而形成回路。这时拿着接收机沿管线方向行走,便能接收到发射机施加在管线内信号产生的电磁场。 发射机的信号发送连接方式有三种方法,分别为:直连法、耦合法、感应法。 (1)直连法是最佳的探测方法,发射机输出线红色端直接连接到管线的裸露金属部分,另一端接地。此种方法产生的信号最强,传播距离最远、适用于音频和射频工作状态。 (2)当不能与待测管线直接相连时,可以采用耦合夹钳进行耦合法探测。此种方法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发射频率,音频频率和射频频率。当地下管线的近端和远端都接地以形成回路,这时就使用音频频率;如果两端接地不良好,回路电阻过大,或者音频信号耦合不上,那就改用射频来测试。 (3)在某些情况下,操作者不可能接近管道或电缆来进行直接连接或使用耦合夹钳,此时可使用发射机内置的感应天线来发射输出(射频)信号,将信号感应到被测地下管线上来进行定位探测。首先,将发射机放置于管道或电缆的地面正上方,发射机放置方向应使发射机面板上的指示线与管线路径方向相一致。然后使用接收机在管线地面上方就能探测出地下管线位置。这种方法只能使用射频频率而不能用音频,同时被测管线的两端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即被测管线要具有良好的回路。 接收机的三种工作方式分别为波峰法、波谷法、跨步电压法。 (1)波峰法是用水平线圈接收电磁场水平分量的强度。对无干扰的管线进行峰值探测在管道正上方时,当接收机的正面与管线走向垂直时磁场响应强度最大,这不仅因为线圈离管线最近,线圈所在的磁场强,还因为此时磁场的磁力线通过接收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2)波谷法用垂直线圈测量电磁场的垂直分量,探测目标管线上的磁场是无数个与管线同心的圆型磁力线组成的,接收机在管线正上方信号响应最小,两侧各有一个高峰。这是由于这些磁力线在管线正上方穿过接收机垂直接受线圈的垂直分量为零,此时通过接收机的垂直线圈的磁通量为零,信号响应有一个最小值(零值或极小值);当接收机在管线两侧移动时,仪器的响应会随着接收机远离管线而逐渐增大,这是因为,此时的磁力线方向与接收机垂直线圈平面已形成一定的角度,通过接收机垂直线圈的磁通量逐渐变大。 (3)跨步电压法通过选配“A”字架附件可以探测出直埋电缆的对地故障及地下管线外皮破损故障。将“A”字架连接到接收机,接收机通过接收“A”字架探测到发射机发出的由故障点溢出的泄漏信号,可很方便的定位直埋电缆对地及外皮破损故障。

红外探测器主要参数定义

红 外 探 测 器 1.量子效率 在某一特定波长上,每秒钟产生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子数之比。对理想的探测器,入射一个光子发射一个电子,1)(=λη。当然实际上不是所有的光子都可以被吸收,因此1)(<λη。 探测器对波长为λ处的量子效率可以表示为: hv P e I S //)(=λη 其中S J h .106260755.634-?=,是普朗克常数,e 是元电荷。 2. 响应率 输出信号电压S 与输入红外辐射功率P 之比即: )或(W A W V P S R /)/(= 3. 响应波长范围 单色响应率与波长的关系,称为光谱响应曲线或响应光谱。热敏型红外 探测器的响应率与波长无关。光电型红外探测器有峰值波长p λ和长波限c λ。 通常取响应率下降到p λ一半所在的波长为c λ。 光电探测器只有在小于c λ范围有响应,因此称为选择性红外探测器。

对于光子探测器,仅当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某一极小值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就是说,探测器仅对波长小于cλ,或者频率大于的光子才有响应。因此,光子探测器的响应随波长线性上升,然后到某一截止波长cλ突然下降为零。 而热型探测器响应波长无选择性,对可见光到远红外的各种波长的辐射同样敏感,在室温工作。灵敏度低、响应时间偏长,最快的响应时间也在毫秒量级。热释电探测器主要应用于被动式的传感器中,主要应用于防盗报警、来客告知等被动探测以及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的温度测量、温度检测等灵敏度不是很高的场合。此外,热释电材料是还是制备非制冷红外成像设备的重要材料。 常见红外光子探测器及响应波段 4.噪声 如果测量探测器输出的电子系统有足够大的放大倍数,即使没有入射辐射。也可以看到一些毫无规律的电压起伏,它的均方根称为噪声电压N,此噪声来源于探测器中的某些基本的物理过程。探测器的噪声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f/1噪声(闪烁噪声),暗电流噪声(热噪声)以及光电流噪声。 f/1噪声为低频噪声,在AlGaAs GaAs/QWIP中的影响很小,不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制约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暗电流噪声和光子噪声,即载流子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解读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 2012年8月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及其工作原则,阐述了目前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主要技术方法、特点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地下管线探测相关设备。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发展,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大量非金属管线的使用对于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关键词:管线探测技术;电磁法;探地雷达;管线仪 1 引言 地下管线是城市最重要基础的设施,长期以来,它担负着传输信息,输送能量及排放废液的工作。它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保障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神经和血管,因此被称为城市的地下生命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网分布资料不全,管线档案管理不规范。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在施工过程中因损坏管线而引起的停水、停电、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在许多城市屡见不鲜。因此探测地下管线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营和改扩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发展简介 使用物探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我国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获取地下管线资料的手段主要以向管线权属单位搜集已有的管线资料和开经调查为主,这时期获取的管线资料准确性、全面性都比较差。 进入90年代,我国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地下管线普查工程中逐步使用了“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和探测技术,一批专业化的探测

公司相继成立,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1994年原冶金部组织制订的《地下管线电磁法探测规程》YB/I9027—94和1995年颁布实施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推动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开始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以物探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开始走向标准化和应用推广阶段。1996年成立了原建设部科技委地下管线管理技术专业委员会,为我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 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内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和应用推广。这一时期我国许多城市均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组织进行了地下管线普查,提高了探测作业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普查工作成果的质量。2003年修订后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CJJ61—2003,系统总结了“内外业一体化”技术经验和成果,为规范和统一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3 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3.1 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 (1)工作环境复杂,地下管线探测不仅受管线本身材质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的埋设状况等地质条件影响; (2)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主要有: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和路灯电缆、电讯电缆、供热管道、人防通道等。由管线所形成的物理场的种类和变化较大; (3)对探测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满足规程的需要。既要经济实用,能够对管线进行连续追踪,快速、准确定位、定深;同时要具备多种频率,适用不同的工作环境,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强的抗干扰性能。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简介(相关知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简介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光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因此才有被动式之称。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是利用热释电效应进行探测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又称为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其主要工作原理便是热释电效应。热释电效应是指如果使某些强介电质材料(如钦酸钡、钦错酸铅P(zT)等)的表面温度发生变化,则随着温度的上升或下降,材料表面发生极化,即表面上就会产生电荷的变化,从而使物质表面电荷失去平衡,最终电荷变化将以电压或电流形式输出。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通过接收移动人体辐射出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可以将其转化为与人体运动速度,距离,方向有关的低频电信号。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受到红外辐射源的照射时,其内部敏感材料的温度将升高,极化强度减弱,表面电荷减少,通常将释放掉的这部分电荷称为热释电电荷。由于热释电电荷的多少可以反映出材料温度的变化,所以由热释电电荷经电路转变成的输出电压也同样可以反映出材料温度的变化,从而探测出红外辐射能量的变化。红外探测器的光学系统可以将来自多个方向的红外辐射能量聚焦在探测器上,这样红外探测器就可以探测到某一个立体探测空间内热辐射的变化。 当防范区域内没有移动的人体时,由于所有的背景物体(如墙壁、家具等)在室温下红外辐射的能量比较小,而且基本上是稳定的,所以不能触发报警器。当有人体突然进入探测区域时,会造成红外辐射

能量的突然变化,红外探测器将接收到的活动人体与背景物体之间的红外热辐射能量的变化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的大小,决定于敏感元件温度变化的快慢,经过后级比较器与状态控制器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U,送往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波长为8~14um,人体的红外辐射波长正好处于这个范围之内,因此能较好的探测到活动的人体。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属于空间控制型探测器,其警戒范围在不同方向呈多个单波束状态,组成锥体感热区域,构成立体警戒。 由于被动式红外技术具有监测距离较远,灵敏度较高,节能价廉等优点,本课题采用红外探测器作为报警探测器,并在设计中增加了自动声光报警的功能,使报警系统更加趋于完善。 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路图 热释电红外线(PIR)传感器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灵敏度探测元件。是一种能检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它能组成防入侵报警器或各种自动化节能装置。它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将这个电压信号加以放大,便可驱动各种控制电路。 图2-3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内部电路框图。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 2012年8月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及其工作原则,阐述了目前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主要技术方法、特点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地下管线探测相关设备。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发展,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大量非金属管线的使用对于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关键词:管线探测技术;电磁法;探地雷达;管线仪 1 引言 地下管线是城市最重要基础的设施,长期以来,它担负着传输信息,输送能量及排放废液的工作。它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保障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神经和血管,因此被称为城市的地下生命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网分布资料不全,管线档案管理不规范。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在施工过程中因损坏管线而引起的停水、停电、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在许多城市屡见不鲜。因此探测地下管线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营和改扩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发展简介 使用物探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我国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获取地下管线资料的手段主要以向管线权属单位搜集已有的管线资料和开经调查为主,这时期获取的管线资料准确性、全面性都比较差。 进入90年代,我国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地下管线普查工程中逐步使用了“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和探测技术,一批专业化的探

测公司相继成立,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1994年原冶金部组织制订的《地下管线电磁法探测规程》YB/I9027—94和1995年颁布实施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推动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开始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以物探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开始走向标准化和应用推广阶段。1996年成立了原建设部科技委地下管线管理技术专业委员会,为我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 “内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和应用推广。这一时期我国许多城市均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组织进行了地下管线普查,提高了探测作业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普查工作成果的质量。2003年修订后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CJJ61—2003,系统总结了“内外业一体化”技术经验和成果,为规范和统一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3 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3.1 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 (1)工作环境复杂,地下管线探测不仅受管线本身材质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的埋设状况等地质条件影响; (2)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主要有: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和路灯电缆、电讯电缆、供热管道、人防通道等。由管线所形成的物理场的种类和变化较大; (3)对探测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满足规程的需要。既要经济实用,能够对管线进行连续追踪,快速、准确定位、定深;同时要具备多种频率,适

国产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原理

国产地下管线探测仪测量原理 说到国产有些用户就会质疑了,国产的是不是不行,是不是测不准,其实我认为还是没有选好合格的厂家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电子技术和企业自身能力的发展,电缆综合处理能力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相比而言,与进口地线管线测试仪采用的原理是大同小异,下面讲一下国产地下管线探测仪的测量原理,希望对你正确使用地线管线仪有所帮助。 电缆管线探测仪测量原理 地下管线探测仪是利用电磁信号的原理来探测地下金属管线的精确走向,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两部分组成,发射机的作用是用于信号注入,通过“直连法”或者“耦合法”将具有特定频率特征的电磁信号注入待识别地下电缆,地下电缆感应到电磁信号后,在地下管线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沿着管线向远端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磁场波,磁场波的大下、幅值受深度、功率的影响,那么,接收机就可以接收该频率信号,通过接收的大小判别地线地下走向和位置,下图是测量原理图:

地下管线仪工作模式 波峰法 该方法是通过水平线圈接收电磁场水平分量的强度来判断地下管线的位置,接收机在垂直于地下管线时,此时磁力线通过接收线圈的磁通最大,不仅线圈距离地下管线最近,而且线圈所在的磁场最强,所以地线管线测试仪是呈上波峰显示。波谷法 波谷法正好与波峰法相反,波谷法用垂直线圈测量电磁场的垂直分量,目标电缆上的磁场是由无数个与电缆同心的圆型磁力线组成的,接收机在电缆正上方时信号响应最小,两侧各有一个高峰,这是由于这些磁力线在电缆正上方穿过接收机垂直接收线圈的垂直分量为零,此时通过接收机的垂直线圈的磁通量为零,信号响应有一个最小值(零值或极小值);当接收机在电缆两侧移动时,仪器的响应会随着接收机远离地下管线而逐渐增大,这是因为,此时的磁力线方向与接收机垂直线圈平面已形成一定的角度,通过接收机垂直线圈的磁通量逐渐变大,同时,

3第三章红外检测技术

红外检测技术
红外技术的基本概念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因此具有电磁辐射的 特点: 波动性 传输不需要介质 红外辐射就是热辐射 红外线也是一种光线。但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线,具有粒子性,对红外线的研究也属于光学 范畴。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装备及控制系
1

红外的历史
1800年,赫胥耳利用太阳光谱色散实 验发现了红外光。 验发现了红外光。 1835年,安培宣告了光和热射线的同 一性。 一性。 1870年,兰利制成了面积只有针孔那 样大小的探测器, 样大小的探测器,并用凹面反射光栅、 并用凹面反射光栅、 岩盐及氟化物棱镜来提高测量色散的能 力,这为红外应用的重要方面——航空 摄影奠定了基础
通常取可见光谱中红光末端为780 通常取可见光谱中红光末端为780nm, 780 ,比它长的光 就是红外光, 就是红外光,或称为热射线。 或称为热射线。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装备及控制系 2

红外的历史
1880年,“红外”一词出现在阿贝尼的文章中( 一词出现在阿贝尼的文章中(最 早)。 1888年,麦洛尼用比较灵敏的热电堆改进了赫胥耳的 探测和测量方法, 探测和测量方法,为红外技术奠定了基础。 为红外技术奠定了基础。 1904年,开始采用近红外进行摄影。 开始采用近红外进行摄影。 1929年,科勒发明了银氧铯( 科勒发明了银氧铯(Ag-o-Cs)光阴极, 光阴极,开 创了红外成像器件的先河。 创了红外成像器件的先河。 二十世纪30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荷兰、 荷兰、德国、 德国、美国各自独立研制 成红外变像管, 成红外变像管,红外夜视系统应用于实战。 红外夜视系统应用于实战。 1952年,美国陆军制成第一台热像记录仪
热电堆:由两个或多个热电偶串接组成,各热电偶输出 的热电势是互相叠加的。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装备及控制系 3

浅谈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浅谈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地下管线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基本保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行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准确摸清城市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實现城市管网数据整合和数据动态管理,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对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地下管线探测的必要性,原理及应用。 关键词地下管线;探测;必要性;原理及应用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力发展交通、通讯、信息网络、地铁、轻轨、供电、供热、供气、供水等,各项城市基础建设工程的实施都离不开地下管线这一重要隐蔽基础设施。由于种种原因,管线资料不全,有的与现状不符等等,导致在工程施工中,常因管线位置不明而挖断管线,造成停水、停电、停气、通讯中断等事故,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查明地下管线位置、走向、埋深等已成为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1 地下管线探测的必要性 地下管线主要是指埋设于地下的各类管道管沟、电缆线缆,是城市基础设施中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活的质量及运转的效率,也因此称之为城市的“生命线”。当前,大部分城市的管理部门在城市管理上,普遍缺乏对地下管线管理的重要性认知,其管理较为松懈且极不规范,管线档案资料缺失问题严重。同时,地下管线管理资料被分散于不同部门,未能构建统一、完整的管线档案资料应用体系,致使地下管线因施工而遭受损坏事故发生较为频繁,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因此,为了满足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需求,必须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掌握城市地下管线的布局及运作详情。 2 地下管线分类及探测 2.1 地下管线分类 城市地下管线按照权属单位不同,可分为给水、排水(雨水、污水、雨污合流)、燃气、电力、通讯(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等)、热力、工业等市政公用管线以及铁路、民航、军用等专用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输送能量、传输物资、传递信息的重要任务,是整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生命线。 2.2 地下管线探测 地下管线探测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采取开井调查、开挖打孔、收集资

安全防范产品简介---红外探测器

安全防范产品简介 (一) 防盗报警器: 1、入侵探测器--将被保护现场发生的入侵信息变成电子信号并向外传送的一种装置。俗称探头,又称报警器的前端器材。 2、信号传输部分--又称信道,是探测器电子信号对外传输的通道。目前传输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有线、无线,借用线三种不同的传输方式: 有线传输又称专线传输,即用专用电线、电缆、光缆等将报警信号传输到别处去。其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又能防破坏,线被短路、断路都能被即时发现。缺点是施工麻烦。 无线传输将入侵探测器与无线发射器相接,一旦发生警情,将向空中发出无线电信号。无线接收机收到信号产生报警,通知人员进行处理。其优点是,安装简单、机动性强、多点发射一点接收,控制距离远、面积大,缺点是可能被更强大的无线电波,雷电等杂散电场所干扰。 借用线传输电话线、电力线、有线电视网等公共线路均可借用为报警信号传输。优点是施工容易,不用专门布线。缺点是防破坏能力差。 3、防盗报警控制器--能将入侵探测器发出来的入侵信息电子信号变成声光报警信号并加以显示和记录、存储的装置。常用的有台式、柜式、箱式和壁挂式几种。但产生报警声音,显示报警部位,存储记录报警信息是必需具备的基本功能。 (二) 入侵探测器 点控制式 这是一种警戒范围较小,仅限于局部控制的系列入侵探测器,其特点是,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安装简便、价格低廉,缺点是防范不够严密。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又称磁控开关。由永久磁铁和干簧管两部分组成。干簧管又称舌簧管,其构造是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密封玻璃管内封装2个或2个以上软铁电极。在自然状态下,两个电极不接触的叫常开式,接触的叫常闭式。其中常开式应用较广,将其安装在门或窗的框上,电极用导线与控制器连接,而磁铁安

地下管线探测报告

地下探测管线探测报告 一、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执行标准及技术要求 本地地下管线探测工作执行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具体进度及技术要求为: a、 管线平面误差 △sh≤(5cm+0.08h) (其中:h为管线埋深) b、管线埋深误差: △ch≤(5cm+0.12h) (其中:h为管线埋深) c、外业工作过程中对目标地下管线实地定点,均直接测量,并绘制到地形图中。 d、根据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用计算机绘制地下管线图,并编辑存档 2、管线探测原理与方法技术 探测工作采用英国RD400-PDL2型地下管线探测仪对金属管线进行探测。 RD400-PDL2型地下管线探测仪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当发射机发出一个交变信号时,地下管线被激化,在沿线建立了一个以管线为同心圆的交变电磁场,通过接收机对二次电磁场的测量来实现管线位置和深度的探测。该仪器具有五种频率选择:工频档(50Hz~60Hz);甚低频档(15.3Hz);固定频率8Hz、33Hz、65Hz档配有型号发射机,有多种发射方式,如磁偶极子感应法(直接将发射机置于管线上方,发射线圈轴向与管线走向大致平行);夹钳法(将带有绕组的磁芯夹钳夹在管线上);电偶极子感应法(将发射机两级分别接地,利用趋肤效应使管线产生感应电流);连接法(将发射机输出信号用导线直接连接在北侧管线的一个出露点上,另一端接地)。本次工作主要采用连接法,距出露点教员的地段采用感应法。 为了确保探测工作质量,实际工作中按一下工作步骤顺序进行: a、根据甲方布置的工作范围,进行现场踏勘确定工作要求 b、尽量向有关单位收集工作范围内的管线资料,了解管线的类别、走向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 c、拟定探测方法,采用网格作业法,按不同方向进行纵横扫描,然后对探测到得管线进行追踪、定位。 d、对管线复杂地段进行重点复查。 3、地下管线测量与图件编绘 使用钢尺,利用现场比较固定的建筑物为参照物进行测量管线特

管线探测仪的探测方法

管线探测仪的探测方法 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朱军锋 摘要: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准确、快速、高效的进行管线探测,就应该根据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保证探测结果的正确性。 关键词:接收机、发射机、电磁感应、频率、功率 地下管线是指铺设于地下的给水、排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热力、工业等管线。它们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 现在地下管线探测中最便捷、高效、常用的方法是电磁法,它的依据是电磁感应定律。通过接收机在地面上测定地下管线在发射机一次场作用下被激发而产生的二次场的变化来判断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通常情况下,单一直管线被激发产生的二次场,可看成是无限长直导线产生的电磁场。接收机就是依据这种电磁场变化来进行管线定位、定深。在没有其它管线场的干扰情况下,所测得的数据非常准确。但当被探测管线周围有其他金属管线或还存有其他交变电磁场源时,接收机的观测读数是多个场综合影响的结果。这样其定位、定深可能会带来误差或造成错误。 为了准确、快速、高效的进行管线探测,就应该根据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管线探测仪的探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感应探测法 1、发射机摆放的不同状态下激发管线的情况

1) 发射机平放 发射机平放时,发射机内的发射线圈面与地面垂直,对地下金属管线进行水平发射,它能使发射机正下方的管线,被激发产生最强的二次磁场。 2) 发射机侧放 发射机侧放时,发射机内的发射线圈面与地面平行,对地下金属管线进行垂直发射,此时位于发射机正下方的管线不被激发,该管线不产生二次场,当其旁边有平行管线时,被激发产生二次场将会有较大的读数。 3) 发射机倾斜45度放置 当平行管线间距较小,不宜采用平放,而采用侧放,探测效果也不十分理想时,可采用倾斜放置,目的是达到既能抑制干扰管线的二次场,又能增强要探测管线的二次场。 2、信号夹钳法 信号夹钳法操作简便,工作原理明了。工作时,将发射机信号施加于夹钳上,再将夹钳套在被测金属管线或电缆上。夹钳相当于初级线圈,管线与大地形成的回路相当于次级线圈。当发射机输出的交变电流在初级绕组中流动,环形磁场穿过管线回路时,便在管线中产生感应二次电流。在管线密集区探测中,信号夹钳法是一种交叉影响小的有效方法。 3、偏移感应法:偏移感应是在管线较稀的地段,对目标管线进行感应激发,以减小旁侧管线的影响,从而在管线密度较大的区段突出被测管线的有效信号,实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探测的目的,显然,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Infrared Detector)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必须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现代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这些效应的输出大都是电量,或者可用适当的方法转变成电量。 产品构成 一个红外探测器至少有一个对红外辐射产生敏感效应的物体,称为响 应元。此外,还包括响应元的支架、密封外壳和透红外辐射的窗口。有时还包括致冷部件、光学部件和电子部件等。 发展简史 1800年,F.W.赫歇耳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了红外辐射的存在。当时,他使用的是水银温度计,即最原始的热敏型红外探测器。1830年,L.诺比利利用当时新发现的温差电效应(也称塞贝克效应),制成了一种以半金属铋和锑为温差电偶的热敏型探测器。称作温差电型红外探测器(也称真空温差电偶)。其后,又从单个温差电偶发展成多

个电偶串联的温差电堆。1880年,S.P.兰利利用金属细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制成另一种热敏型红外探测器,称为测辐射热计。1947年,M.J.E.高莱发明一种利用气体热膨胀制成的气动型红外探测器(又称高莱管)。在40年代,又用半导体材料制作温差电型红外探测器和测辐射热计,使这两种探测器的性能比原来使用半金属或金属时得到很大的改进。半导体的测辐射热计又称热敏电阻型红外探测器。 60年代中期,出现了热释电型探测器。它也是一种热敏型探测器,但其工作原理与前三种热敏型红外探测器有根本的区别。最早的光电型红外探测器是利用光电子发射效应即外光电效应制成的。以 Cs-O-Ag为阴极材料的光电管(1943年出现)可以探测到 1.3微米。外光电效应的响应波长难以延伸,因此,它的发展主要是近红外成像器件,如变像管。 利用半导体的内光电效应制成的红外探测器,对红外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内光电效应分光电导和光生伏打两种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制成的探测器分别称为光导型红外探测器和光伏型红外探测器(见光子型探测器)。 在半导体中引起电导改变或产生电动势是一个激活过程,需要有一定的能量墹E。因此,入射辐射的光子能量必须大于墹E。也就是光电型探测器有一个最长的响应波长,称为长波限λ,即 (1) 1917年,T.W.卡斯发明Tl2S光电型红外探测器,但长波限仅到1.1微米。30年代末期,德国人研究PbS光导型探测器,室温工作时长波限为3微米,液氮温度时可到5微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相继研制成PbTe和PbSe光电型探测器,响应波长延伸到7微米。50年代起,由于半导体物理学的发展,光电型探测器所能探测的波长不断延伸。对于有重要技术用途的 1~13微米波段和限于实验室应用的13~1000微米波段,都有适当的光电型探测

地下管线探测的分类

地下管线探测的分类 ] 地下管线探测仪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探测地下金属管道和电缆的精确走向和深度以及管线外皮故障点,地下管线探测仪的智能化全汉字、图形操作指示及声音调频指示使它成为当今最容易使用的地下管线探测仪。发射机内置欧姆表可自动测量环路电阻及连续的自动输出阻抗匹配,以保证输出最佳的匹配信号。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需要,本仪器可以选配耦合夹钳,用于对带电电缆的路径的寻找,而不必断电才能进行测试。利用接收机的50Hz探测功能,还可以对运行电缆发出的50Hz工频信号进行跟踪,真正做到了一机多用,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发射机产生电磁波并通过不同的发射连接方式将发送信号传送到地下被探测金属管线上,地下金属管线感应到电磁波后,在地下金属管线表面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就会沿着金属管线向远处传播,在电流的传播过程中,又会通过该地下金属管线向地面辐射出电磁波,这样当地下管线探测仪接收机在地面探测时,就会在地下金属管线正上方的地面接收到电磁波信号,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变化就能判别地下金属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地下管线探测仪根据探测原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探测金属管线、电/光缆,以及一些带有金属标志线的非金属管线,

这类简称管线探测仪;另一类是利用电磁波探测所有材质的地下管线,也可用于地下掩埋物体的查找,俗称雷达,也被称为管线雷达。通常来说,地下管线探测仪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机:给被测管线施加一个特殊频率的信号电流,一般采用直连法、感应法和夹钳法三种激发模式。接收机:接收机内置感应线圈,接收管道的磁场信号,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计算管道的走向和路径。一般来说,地下管线探测仪的发射机有三种接收模式:峰值模式(最大值)、谷值模式(最小值)、宽峰模式;另外现在更先进的仪器一般都带有峰值箭头模式(结合了峰值与谷值两者的优点,使操作更直观)以及罗盘导向(用于指明管线的走向) 选择地下管线探测仪的话,可以依据以下标准: 1、根据自己的需要:很多管线仪只适合部分探测要求,在选择时,要了解清楚管线仪的适用范围。 2、了解管线仪的测试方法,是否操作更加简便,界面更直观。 3、了解管线仪的功能,测深能力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4、附件的配置是否完备,如夹钳(一般用于密集区电缆探测)、充电电池等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一、简介 红外探测器(Infrared Detector)是能把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能转换成一种便于计量的物理量的器件,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必须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现代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这些效应的输出

大都是电量,或者可用适当的方法转变成电量。 二、发展历史 1800年,F.W.赫歇耳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了红外辐射的存在。当时,他使用的是水银温度计,即最原始的热敏型红外探测器。 1830年,L.诺比利利用当时新发现的温差电效应(也称塞贝克效应),制成了一种以半金属铋和锑为温差电偶的热敏型探测器。称作温差电型红外探测器(也称真空温差电偶)。其后,又从单个温差电偶发展成多个电偶串联的温差电堆。 1880年,S.P.兰利利用金属细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制成另一种热敏型红外探测器,称为测辐射热计。1947年,M.J.E.高莱发明一种利用气体热膨胀制成的气动型红外探测器(又称高莱管)。 在40年代,又用半导体材料制作温差电型红外探测器和测辐射热计,

使这两种探测器的性能比原来使用半金属或金属时得到很大的改进。半导体的测辐射热计又称热敏电阻型红外探测器。热敏电阻型红外探测器:用氧化物半导体制成很小的薄片,表面涂黑。当薄片吸收红外辐射而温度升高时,电阻发生变化,用电阻的改变量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 60年代中期,出现了热释电型探测器。它也是一种热敏型探测器。 三、类别及基本原理 不同种类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光波段是有其特定波段的,该波段的红外光处在可见光波段之外。因此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特定波段的红外光来实现对物体目标的探测与跟踪。将不可见的红外辐射光探测出并将其转换为可测量的信号的技术就是红外探测技术。 热效应探测器:热效应探测器吸收红外辐射后,温度升高,可以使探测材料产生温差电动势、电阻率变化,自发极化强度变化,或者气体体积与压强变化等,测量这些物理性能的变化就可以测定被吸收的红外辐射能量或功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