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寿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长寿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长寿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长寿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摘要伴随人口死亡状况的不断改善,养老保险中蕴含的长寿风险日益显现。本文系统梳理了长寿风险管理的研究,包括:死亡率预测

研究;政府承担长寿风险的必要性及其承担程度的研究;长寿风险管理

工具的设计,其中详细介绍了用于长寿风险套期保值的金融产品的设

计;长寿风险及相关金融产品的定价。进而,本文分析了中国的养老保

险体系存在的长寿风险,初步探讨了相应的管理策略。最后给出本文的

结论。

关键词长寿风险 年金 养老保险 死亡率预测 风险定价1陈秉正,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祝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

172 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

一、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长寿风险已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一种日益严重的社会风险。

从广义上说,长寿风险是指个人或总体人群未来的平均实际寿命高于预期寿命产生的风险(MacMinn, Brockett,Blake,2006; Stallard, 2006)。可以从个体和整体两个层面来定义长寿风险。个体长寿风险(Individual Longevity Risk) 是指个人在其生存年限内的花费超过了自身所积累的财富,此类风险可通过参加相关养老保险进行管理,如参加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险,参加企业的养老保险、购买人寿保险公司的年金产品等。总体人群的长寿风险称为聚合长寿风险(Aggregate Longevity Risk),是指一个群体的平均生存年限超过了预期的年限,该风险是无法根据大数法则进行分散的系统风险(Milevsky, Promislow, Young,2006; Cairans,Blake and Dowd, 2006a ),无论是人寿保险公司、企业的养老金计划还是政府的社会保险计划,都难以对聚合长寿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将集中介绍对聚合长寿风险管理的研究,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的长寿风险均指聚合长寿风险。

Blake和Burrows(2001)开创性地提出,可以运用生存债券(survivor bonds)来规避长寿风险。以后,相关研究者对用于规避长寿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longevity derivatives)的形式和定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Dowd,2003; Blake, 2003; Cowley and Cummins,2005; Lin and Cox, 2005; Dowd, Blake, Cairns and Dawson, 2006; Blake, Cairns, Dowd and MacMinn,2006)。在上述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死亡率预测(mortality projection)。只有当死亡率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未来实际结果吻合的较好时,运用有关金融工具对长寿风险进行管理才可能是有效的。

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高龄化,将使整个社会面临巨大的老年风险。作为人口寿命增长带来的长寿风险是老年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重视。本文将对中国养老体系面临的长寿风险进行初步的探讨。

本文的整体结构如下:第2部分梳理死亡率预测的研究进展,得出死亡率预测研究由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转变的发展脉络;第3部分就政府是否应当承担长寿风险的问题介绍相关研究;第4部分阐述长寿风险管理工具的研究状况,包括用于长寿风险套期保值的金融产品的类型及其定价研究;第5部分分析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长寿风险,并对如何管理长寿风险进行初步探讨;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

二、长寿风险研究中的死亡率预测

上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死亡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人类的预期寿命明显提高。在英国和美国等死亡率数据比较完备的国家,研究者发现,在上世纪前半叶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之后,进一步的下降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部分年龄段人口死亡率甚至出现了上升的情形。针对上述人口死亡率变动状况,研究者提出了很多死亡率预测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基于生物医学进展的方法;第二类是体现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的因果模型;第三类为趋势外推模型,此类模型被广泛用于研究寿险产品的精算定价、准备金给付、长寿风险套期保值的金融产品的研究等方面。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仅综述趋势外推模型的研究进展。

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08 173

(一)静态死亡率模型

1、广义线性模型

在制定英国的CMIB1990(Continuous Mortality Investigation Bureau)生命表时,CMIB 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对死亡率数据进行修匀,该模型为

,1111()exp{}r r s

r s

i i r i i i i r GM x x x ααα+???==+=+∑∑ (2.1.1) 当0,2r s ==时,模型(2.1.1)为Gempertz 形式;当1,2r s ==,模型(2.1.1)为Makeham 形式。条件死亡率x q 、中心死亡率x m 和死力x μ等死亡率指标均可用公式(2.1.1)进行修匀。

2、HP 模型

Helligman 和 Pollard(1980)注意到各年龄段死亡率变动的模式不同,提出了描述所有年龄间的静态死亡率模型:Helligman-Pollard(HP)模型,并用于拟合战后澳大利亚的人口死亡率,得出了满意的结果。该模型可表述为

2()[ln()ln()]C x B E x F x x x

q A D e GH p +??=+?+ (2.1.2) 上述模型包含了三个部分:()C x B A +描述婴幼儿的死亡状况,2

[ln()ln()]E x F D e ???表示青

年和成年人的死亡率变动,x GH 反映老年人的死亡状况。

其他的静态死亡率模型包括Thatcher(1999)给出的perks 模型和Carriere(1992)给出的死亡率因素模型。上述模型均与年龄相关,对于年龄间死亡率变动拟合效果良好。但上述模型未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若用于死亡率预测则需将上述模型动态化。

(二)动态死亡率预测模型

1、广义线性模型的扩展 Renshaw, Haberman 和Hatzopolous(1996)通过将时间因素包含在解释变量中,对公式(2.1.1)进行了扩展,并运用扩展的模型对英国1958-90年的人口数据进行了拟合,但未预测未来的趋势。Sithole, Haberman S.和Verrall R. J.(2000)将该模型应用于英国1958-1994期间来自于即期年金和养老金计划人群的不同死亡率数据进行预测,模型的拟合结果兼顾拟合精度和拟合曲线的平滑性要求选择了低价的Legendre 多项式,使外推的结果更为合理。类似地,HP 模型也可被修正为动态模型(Felipe, Guillen Perez-Marin(2002))。

2、Lee-Carter 模型

上文所介绍的死亡率预测模型对于死亡率变动的随机性均缺乏充分的分析,未能给出死亡率预测的区间估计。考虑到死亡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和死亡率变动与年龄、时间的相关性,Lee 和Carter(1992)提出了一个相当简洁的模型

,,ln()x t x x t x t m a b k ε=++ (2.2.1)

式中x a 和x b 为仅依赖于年龄x 的参数,t k 反映了死亡率随时间变动的趋势,,x t ε

174 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

为误差项,假定其均值为0且标准差为εσ。基于1x x

β=∑、0t t κ=∑的限制条件,Lee

和Carter 运用奇异值矩阵分解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基于1900-1989年美国人口的死亡率数据,对于得出一系列估计值?t k ,运用ARIMA(0,1,0)模型对?

t k 拟合

的效果最佳。用上述模型可以对t k 进行外推,求出未来死亡率的预测值及其区间估计。

目前Lee-Carter 模型是人口死亡率预测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相关学者从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模型设定的修正、考虑更多的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Lee-Carter 模型进行了扩展。(Brouhns、Denuit 和Vermun(2002), Koissi、Shapiro 和H ?g ?ns(2006), Lee(2000), Renshaw 和Haberman(2003a, b), Wilmoth(1993))

3、包含出生年效应的死亡率预测模型1 目前,死亡率变动的出生年效应越来越为研究者所重视,成为死亡率预测研究的关注点之一,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包含以下模型。

1、包含出生年效应的Lee-Carter 模型

式(2.2.1)可表述为

,,ln()log (,)x t x x t

F x t μαε=++ (2.2.2)

式中log (,)x t F x t βκ=,则1

log (,)0()n t t t F x t x ==?∑。Renshaw and Haberman(2006)令将之进行了扩展,令

(0)(1)log (,)x t x x t F x t βτβκ?=+,其中t x ?为出生年,t x τ?代表了出生年效应。 (0)(1),,ln()x t x x t x x t x t μαβτβκε?=+++

(2.2.3)

为得到该模型相关参数的估计,Renshaw and Haberman(2006)对于参数施加

了下述限制:

(0)1x x β=∑,(1)1x x β=∑和10k t x τ?=(或10t κ=)。当式(2.2.3)中的(1)

0x β=时,模型即为仅包含年龄和出生年效应的AC (age -cohort )模型。当式(2.2.3)中的(0)0x β=时,模型即为初始的Lee-Carter 模型。

Renshaw and Haberman(2006)基于1961-2003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死亡率经验数据分别运用Lee-Carter 模型、AC 模型和包含年龄、出生年和死亡年效应的扩展的Lee-Carter 模型预测了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的死亡率变动。

2、APC(age-period-cohort ) 模型

在流行病学中,APC 模型被用于某种疾病导致的事故的发生时间或死亡率的预测,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holford(1983)的研究。APC 模型假定死亡率的变动有3个影响因素:年龄、死亡年和出生年变动,公式为

,,ln(/)x t x t x t t x q p ακγ?=++ (2.2.4)

式中x α代表年龄效应,t κ反映死亡年效应、t x γ?反映出生年效应。Debon, Martinez and Montes(2006)将APC 模型应用于西班牙、瑞典和捷克三个国家人口 1 出生年效应指不同出生年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死亡率变动特点。类似地,年龄效应指不同年龄的人群死亡率变动不同,死亡年效应指不同日历年死亡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死亡率变动特点。

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08 175

的死亡率变动的预测,由于该文中仅给出了参数估计值的变动情况,缺乏对估计效果的分析(如残差情况、不同模型的死亡率预测值的比较等),因此APC模型用于死亡率预测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4、连续的随机死亡率模型

Milevsky和Promislow (2001)、Dahl(2004)、Dahl和M?ller(2005)、Biffis(2005)、Cairns, Blake和Dowd (2006a)观察到死力和连续利率非常相似,因此Milevsky和Promislow (2001)、Dahl(2004)、Dahl和M?ller(2005)借鉴已有的利率模型来进行死亡率模型的构建。Biffis(2005)还探讨了死亡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相似性。根据死力的期限结构,Cairns, Blake和Dowd (2006a)详细探讨了将利率模型平移为随机死亡率模型的方法。

Wong-fupuy和Haberman(2004)对美国和英国的死亡率预测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死亡率预测研究具有以下共同之处:一是特定年龄的死亡率指标的对数表述为时间的线性函数;二是反映出死亡率变动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状况改善的程度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指标的相对增长率上升。同时指出死亡率预测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对于高龄人口死亡率变动的预测仍存在很大困难;其次,死亡率预测模型的不确定性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连续的随机死亡率模型反映了这方面研究的进展);再次,对于死亡率预测期间的时间长度的研究仍较少;第四,英国和美国的女性人口的死亡率数据很不规则,因此女性人口的死亡率预测存在局限性;最后,不同年代人群的死亡率变动一般不同,目前在死亡率预测研究中,对人群的出生年效应的重视仍不够。上述分析指出了目前死亡率预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死亡率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指明了方向。

三、长寿风险的主体—政府是否应该承担长寿风险?

Blake和Burrows(2001)提出由政府发行生存债券来对长寿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其中寿险公司或其他有长寿风险套期保值需求的私人部门可通过购买生存债券将自身的长寿风险转移给政府。由此引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政府是否应当承担长寿风险?Blake D(2003)、Dowd(2003)、Brown和Orszag(2006)、Turner(2006)、MacMinn, Brockett和Blake(2006)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Blake 和Burrows(2001)对于各国政府和保险公司面临的长寿风险的现状,该文指出由政府出面承担长寿风险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由于长寿风险的持续期很长,若由私人部门通过发行生存债券的形式承担则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这正体现了政府承担长寿风险的优势;其次,由政府承担长寿风险可以实现长寿风险代际间的合理分配,这是私人部门所无法实现的;最后,Blake D(2003)认为长寿风险可以在足够大的人口群体中进行分散,因此根据Arrow-Lind定理,由政府承担所有的长寿风险的成本为零。Dowd(2003)对 Blake和Burrows(2001)的工作进行了评论,认为政府承担长寿风险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长寿风险不能通过大数法则加以规避,Arrow-Lind定理并不适用,政府承担的长寿风险的成本大于零;第二,资本市场为长寿风险的转移和再分配提供了另一选择,是长寿风险的更适宜的承担者,通过资本市场,长寿风险可以在资本市场参与者自愿的基础上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转移;第三,Dowd探讨了适宜政府承担长寿风险的条件,如存在公共产品、

176 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

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等情形,Dowd指出上述情形的存在与否需要进一步研究;最后,Dowd指出由于长寿风险被认识的时间尚短,是否会出现成熟的用于管理长寿风险的衍生证券市场或需要由政府承担该风险尚未有定论。Dowd更倾向于通过长寿风险证券市场来实现长寿风险的转移。Blake (2003)做出了回应,认为Dowd关于长寿风险套期保值的金融产品的其他形式的讨论是很有益的贡献,指出政府应该通过承担长寿风险直接推动长寿风险证券市场的形成。Brown和Orszag(2006)对长寿风险做出更明确的识别,将长寿风险区分为系统风险(即聚合长寿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即个体长寿风险)两部分,给出系统风险的风险溢价估计,认为长寿风险的系统风险部分的风险溢价尚不足以导致市场失灵,所以并不需要政府干预;另外,Brown和Orszag研究了养老保险的逆选择是否足以导致政府干预,结果表明逆选择的成本不足以导致市场失灵,政府不需要通过养老金的强制性投保来消除养老保险的逆选择;进一步讨论了强制性投保将导致穷人补贴富人,产生额外的社会成本。Brown和Orszag指出长寿风险在代际间的合理分配将增加社会福利,但私人部门组成的金融市场无法实现长寿风险在代际间的分配,市场失灵出现了,这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由,但同时Brown和Orszag指出存在政治动机使得政府将长寿风险过度转移给未来的人口。总体来看,Brown和Orszag认为政府在通过养老金计划承担长寿风险的同时不宜再通过发行生存债券等手段承担更多的长寿风险。Turner(2006)也指出,政府应合理承担长寿风险。MacMinn, Brockett和Blake(2006)对上述研究进行了评述。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政府是否应承担长寿风险及如何承担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多数研究者认为政府在承担长寿风险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特别是发挥资本市场的力量以实现长寿风险的转移;由资本市场来承担长寿风险可能成为长寿风险管理未来发展的方向,政府可以并且应该在长寿风险衍生证券市场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四、长寿风险管理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一般来说,长寿风险会为死亡险产品带来死差益,为年金产品和养老金计划带来死差损。因此,寿险公司可以在年金险业务和死亡险业务之间一定程度上实现长寿风险的对冲。Milevsk和Promislow(2001)假定年金险业务和死亡险业务的投保人群相同,分别在确定性利率和随机利率条件下对寿险公司的年金险业务和死亡险业务之间的套期保值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可以运用死亡险产品和零票息债券的资产组合对年金产品进行套期保值。然而,由于年金险业务和死亡险业务的投保人群存在差异,并且保险公司的保单设计一般不以实现业务间的套期保值为目标,而且私人养老金计划和国家养老金计划并没有相应的死亡险产品进行对冲,因此长寿风险的完全自发套期保值很难实现(Blake and Burrows, 2001; Cowley and Cummines, 2005)。当然,自发套期保值技术在长寿风险管理方面能够发挥一定作用。Huang、Yang、 Wang和Tsai(2007)和Kim(2007)探讨了运用死亡险产品和年金险产品实现长寿风险对冲的动态套期保值技术。Blake, Cairns和Dowd(2006)进一步介绍了用于管理长寿风险的其他办法,包括:再保险;养老金计划的转售;限制年金的购买年龄,例如使养老金计划的购买延迟至退休日;用分红年金替代传统的非分红年金;对具有高长寿风险业务打包并进行证券化(Cowley and Cummins(2005)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用于长寿风险套期保值的

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08 177

金融产品的应用;等等。相对于长寿风险的其他管理工具,用于长寿风险套期保值的金融产品具有成本低、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强、能够提供与长寿风险在时期上相匹配的合同、风险的规避更有针对性等、使用灵活等优点,已成为长寿风险管理工具研究的热点。

(一)长寿风险证券化的产品类型

1、生存债券1

Blake 和Burrows( 2001)提出,可以利用生存债券对长寿风险进行套期保值。该生存债券具有下述结构:债券的未来息票给付依赖于一个死亡率指数,该死亡率指数为债券发行日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口(如年龄为65岁的人口)在息票给付日仍生存的比率。例如,2000年发行的生存债券在2020年进行的息票支付与2000年的65岁人口生存到85岁的比率成比例;该生存债券无本金偿还,由政府发行且可以在市场上公开交易。

Lin and Cox(2005)对生存债券的交易机制用现金流动图表示如下

图中,保险人或再保险人从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 SPC)购买再保险;特殊目的公司向投资者发行生存债券;根据再保险合同约定,特殊目的公司每期根据死亡率的变化情形向再保险人进行赔付,赔付额为Bt;依据事先约定的死亡率指数计算办法,根据死亡率指数的变化,特殊目的公司向投资者每期支付变动的息票Dt,到期偿还本金F。Lin 和Cox(2005)给出了计算Bt 和Dt 的公式。

Blake, Cairns, Dowd 和MacMinn(2006)对生存债券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指出生存债券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发行的债券是否作为长寿风险的套期保值工具;存在长寿风险的寿险产品类型,如年金产品;使用的死亡率指数;支付函数t f 的性质及其与生存函数的关系,即()t t f S 的函数形式如何表述。基于以上考虑,Blake, Cairns, Dowd 和MacMinn 提出了以下不同形式的生存债券:

(1)零息票生存债券:与传统的零息票债券类似,可作为复杂的定制生存债券的基本构件。

(2)经典生存债券:由Blake 和Burrows( 2001)提出、Lin 和Cox(2005)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3)本金有风险的生存债券:息票支付额固定或与利率相关,而与死亡率变动无关;到期本金的支付与约定的死亡率指数的变动相关,即本金的返还情况反映了长寿风险的影响。

(4)反向生存债券:与反向浮动利率债券类似,其中息票支付()t t f S 是t S 的逆函数(Inverse Function),例如,()(1),0t t t f S k S k =?>。显然,随着时间的延续反向 1 Dowd, Blake, Cairns and Dawson(2006)文中指出,“mortality bonds”、 “survivor bonds”和“longevity bonds”含义类似,本文译为“生存债券”。

再保险人 特殊目的公司 投资者

保费P 赔付额B t 债券销售收入V 息票D t 图4.1.1 生存债券的现金流动

178 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

生存债券的息票支付额增大。

(5)抵押生存债券:与传统的抵押债券类似,抵押生存债券被分成一系列不同的组,这些组被称为片(tranche),不同片的现金流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长寿风险,具有不同的期望回报。

Blake, Cairns 和Dowd(2006)还介绍了生存价差债券和延期生存债券等生存债券。

2、生存互换

Lin and Cox(2005)研究了长寿风险证券化的又一形式:生存互换。生存互换的交易机制用现金流动图表示如下

图中,保险人或再保险人向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 SPC)每年固定给付x;投资者向特殊目的公司每年固定给付y;Bt 和Dt 的含义如图4.1.1所示,到期无本金偿还。与生存债券相比,由于缺乏本金作担保,生存互换存在交易对手风险(counter-party risk)。Dowd, Blake, Cairns and Dawson(2006)对上述生存互换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Blake, Cairns 和Dowd(2006)对生存互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指出目前存在一定数量柜台交易类型的生存互换。由于柜台交易的特点,很难获得生存互换的交易信息。

3、生存期货

Blake, Cairns 和Dowd(2006)在金融期货发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存期货的实现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该期货以发行的生存债券为标的,这需要生存债券市场的形成与完善;第二种方式是以死亡率指数为标的,Blake, Cairns 和Dowd 将这种形式的生存期货与CME(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消费者价格指数期货进行了比较,指出其具有成功的可能性,其中死亡率指数的选择是影响生存期货成功的关键因素。

4、生存期权

Blake, Cairns 和Dowd(2006)介绍了生存底和生存顶、柜台交易期权和内嵌期权、生存互换期权等形式的生存期权,Cairns, Blake 和Dowd (2006b)对生存期权的定价和风险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长寿风险证券化的定价研究

传统的固定收入证券及其衍生产品可以运用即期收益曲线和无套利分析方法进行定价。而用于长寿风险套期保值的金融产品目前的市场是不完全市场,无套利分析方法不再适用。对此,相关学者运用两类方法对长寿风险及相关金融产品进行定价。

再保险人 特殊目的公司 投资者 每年固定给付x 赔付额B t 每年固定给付y 息票D t 图4.1.2 生存互换的现金流动

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08 179

1、风险中性(Risk-Neutral)定价方法

根据金融经济学理论,在一个非完全的证券市场上若不存在套利机会,则至少存在一种风险测度可以用于确定证券的公平价格,该测度称为风险中性测度Q ,与实际概率测度P 相对应。Milevsk 和Promislow(2001)、Dah(2004) 、Dahl 和M ?ller(2005)、Biffis(2005) Miltersen 和Persson (2005)、Cairns, Blake 和Dowd (2006a, 2006b)将风险中性方法应用于长寿风险套期保值的金融产品定价的研究。

假设在时刻0发行的生存债券(LB)在时刻t (1,,t T =")对投资者的息票支付为

t S ,t S 为

0时刻年龄为x 的人生存到t 时刻的概率。假定风险中性测度Q 已建立,

则上述债券在时刻0的价格为 001(LB)()

T t Q t t V D E S ==Ω∑ (4.2.1)

式中0Ω为0时刻的有关死亡率的信息,0()Q t E S Ω为在风险中性测度Q 下t S 的期

望值,0t D 为t 时刻的支付折现到0时刻的折现因子。

Cairns, Blake 和Dowd (2006b)运用风险中性定价方法对EIB/BNP 生存债券和蕴含的长寿风险进行了定价,为长寿风险的风险中性测度Q 提供了一个应用案例。

2、概率分布扭曲(Distortion of Distribution)定价方法

设随机变量X 的累积分布函数为()F x ,生存函数()1()X X S x F x =?,经过扭曲的生存函数的表达式为

*()[()]S x g S x = (4.2.2)

式中()g ?满足以下条件:(0)0g =,(1)1g =;()0g t ′>;()0g t ′′<。

Wang(2000, 2002)将概率分布扭曲的方法应用于金融和保险风险的定价,提出一类概率分布转换模型—Wang 转换,对应的()g ?的函数形式为

1()[()]g u u αα?=ΦΦ+ (4.2.3)

式中,()Φ?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Wang(2000, 2002)将Wang 转换与CAPM

模型、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ang 转换可以复制CAPM 模型和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公式的结果,因此Wang 转换适用于金融和保险风险的定价。

对于0时刻x 岁人口生存到t 时刻的概率记为(,)S x t ,Lin 和Cox(2005)运用Wang 转换对生存债券进行了定价,并得出长寿风险的市场价格;Denuit, Devolder 和Goderniaux(2007)在定义一种新的死亡率指数的基础上运用Wang 转换研究了长寿风险的定价;Cox, Lin 和Wang(2006)运用多元Wang 转换对Swiss Re Bond 证券的定价和死亡风险的定价进行了研究。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概率分布转换方法用于长寿风险套期保值的金融产品的定价是可行的。

(三)长寿风险证券化的案例

2004年11月,欧州投资银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EIB)发行了一种生存债券。BNP Paribas 作为该债券的设计者和Partner Re 一起为该债券提供长

180 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

寿风险的再保险。该债券的期限为25年,面值为5.4亿英镑,每年向投资者的息票支付为()S t ×5000万英镑,其中

1()[1(2002,64)]t

j S t m j j ==?++∏ (4.3.1)

式中(2002,64)m t t ++为2002年年龄为65岁人口在2002t +年的中心死亡率。可以看出,EIB/BNP 生存债券与Blake 和Burrows( 2001)提出的经典生存债券较为接近。不同之处在于,经典生存债券的到期期限是人口全部死亡时的日期,该期限是随机的,而EIB/BNP 生存债券有固定到期期限25年。令人遗憾的是,EIB/BNP 生存债券最终发行失败。Blake, Cairns 和Dowd (2006)详细介绍了EIB/BNP 生存债券的发行安排,并深入讨论了EIB/BNP 生存债券发行失败的可能原因:

(1)生存债券25年的期限可能不能有效地实现长寿风险的套期保值,需要更长的期限安排。

(2)相对于降低的风险而言,需要的资本量过大,使得EIB/BNP 生存债券的投资成本过高。

(3)对于如此长期限的生存债券而言,死亡率指数的模型风险和参数风险很高,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潜在的投资者购买意愿不足。

(4)潜在的套期保值者可能认为基差风险过高。例如,年金投保人群的死亡率改善程度可能远高于死亡率指数所依赖人群的总体死亡率改善程度。

(5)死亡率指数中使用了中心死亡率,这可能导致生存概率()S t 被低估。更合适的死亡率指数可以运用条件死亡率(,)q x t 来定义:

1()[1(2002,64)]t j S t q j j ==?++∏。

五、中国养老保险的长寿风险及其管理

(一)中国养老保险面临的人口死亡率变动状况

1、中国人口经验死亡率变动

依《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0年中国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增长为69.63岁和73.33岁,与1990年相比中国男性和女性人口分别增长了2.8岁和2.9岁,而目前中国养老保险的给付尚未考虑人口预期寿命增加的因素,因此中国养老保险面临着长寿风险。目前有关中国人口经验死亡率变动的数据的时间序列较短且不连贯,为中国人口死亡率变动预测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障碍。关于中国人口死亡率预测的研究还比较少,尹莎(2005)运用Lee-Carter 模型对中国人口死亡率进行了估计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中国统计局、联合国世界人口组织的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Lee-Carter 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优。需要指出上述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年度数据存在缺失,针对存在缺失的数据运用奇异值矩阵分解方法估计Lee-Carter 模型存在局限性(Wilmoth,1993)。为对中国养老保险体系蕴含的长寿风险有更深入的了解,需要在死亡率预测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中国寿险业经验生命表变动

2006 年1月1日,《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

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08 181

(CL(2000-2003))颁布实施。与《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1990~1993)》相比:新生命表下非养老金业务表零岁余命男性为76.7 岁,较原生命表改善3.1岁,女性零岁余命为80.9岁,较原生命表改善了3.1岁;养老金业务表零岁余命男性为79.7 岁,较原生命表改善4.8 岁,女性零岁余命为83.7岁,较原生命表改善了4.7岁(魏迎宁, 2006)。可以看出,十年间中国人寿保险业投保人群的预期寿寿命明显提高且不同人群提高的程度不同。杨步青(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生命表修订导致终身年金的最低法定责任准备金则明显提高;陈秉正和祝伟(2007)分析了中国经验生命表变动对寿险产品定价的影响,结论同样表明现有的年金业务存在明显的长寿风险。

与2000年中国人口的男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相比较,CL(2000-2003)生命表中养老金业务男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均超出10岁,可以看出中国寿险业养老金业务的投保人群与中国人口的构成人群有明显差异,若用中国人口的死亡率变动状况描述中国寿险业养老金业务的投保人群的死亡率变动,将产生较大的基差风险。

(二)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长寿风险

中国现行的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是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养老保险计划。

1、基本养老保险

中国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由于基础养老金实行现收现付制,伴随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数量增加,工作人口的养老负担将增加,这一过程表明长寿风险在代际间转移:从老年人口向工作人口转移,从现有人口向未来的人口转移。一旦职工退休,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给付就被确定,因此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给付具有积累型的DB计划的特征;虽然上述规定要求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但由于调整具有时滞,因此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给付同样存在长寿风险并且该风险由政府承担。另外,上述规定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如计发月数的调整方法需要考虑男女预期寿命的显著区别,相对于男性的基本养老保险而言,女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具有更大的长寿风险。

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

中国的企业年金采取缴费确定性计划(DC)模式,当职工退休时,帐户基金可由职工一次性提取或用于购买年金保险。根据中国企业年金的领取方式,个体长寿风险在参保人工作期间将由企业年金的参保人承担,在参保人退休后将由退休人(一次性领取)或由年金产品的保险人承担(购买年金保险)。这意味着,企业年金的参保人将承担长寿风险或通过投保将该风险转移给年金产品的保险人。

3、个人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

前文已经指出商业养老保险存在明显的长寿风险,目前中国商业养老保险的

182 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

规模增长迅速,2006年商业养老保险的保费收入为626亿元,已积累养老保险基金2000多亿元。伴随企业年金的参保人退休时通过投保寻求个人长寿风险的规避,以及国家鼓励商业养老保险更多地承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的规模将继续保持迅速增长的趋势。相应地,商业养老保险的长寿风险的影响也将迅速扩大。

中国从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 (钟子埙, 2004),并且老年人口出现高龄化趋势(王琳, 2004)。上述老龄化问题要求中国现有的养老保险规模迅速增加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伴随养老保险规模的增大,中国养老保险体系蕴含的长寿风险将进一步增大,需要引起重视。

(三)长寿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问题

目前中国风险管理和保险界对长寿风险的认识还比较少,研究刚刚起步。余伟强(2006)对长寿风险的证券化进行了探讨;田玲和向飞(2006)从巨灾风险债券定价的角度介绍了Wang转换,未涉及长寿风险的定价问题。实务方面,从养老保险的管理部门、保险监管机构到寿险公司尚未充分重视长寿风险的影响。中国的长寿风险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相关群体的死亡状况很难测度。从基本养老保险来看,目前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低,2004年的覆盖率大约为44%,且目前处于迅速增长阶段;农民养老保险刚刚起步,2004年仅有10%的覆盖率(Walker等,2006)。由于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人群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计算中国城镇人口死亡状况所使用的人群存在很大的差别,很难将《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死亡率数据直接应用于衡量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人群的死亡状况。目前中国仅有2张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数据的不足使得预测商业养老保险覆盖人口的死亡变动的准确度较低。

2、相关利益方尚未对长寿风险有充分认识。政府在基本养老金支付中对长寿风险的影响缺乏认识;中国寿险业承担商业养老保险的长寿风险,中国寿险业对此认识不足,实务上尚未考虑长寿风险的影响。

3、中国寿险业及保险监管部门尚未充分考虑死亡状况的改善趋势。《关于修订精算规定中生命表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5]118号)规定保险公司法定责任准备金提取采用的预定死亡率采用《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中所提供的数据。上述规定表明,在准备金提取方面,寿险公司的预定死亡率必须采用《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中所提供的数据,上述生命表并未考虑死亡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因此寿险公司在负债方面承担严重的长寿风险。

4、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投资者对长寿风险没有认知,长寿风险的证券化有一定困难。长寿风险证券化实质上是将长寿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上,通过向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实现对长寿风险的规避。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存在债券品种少、长期债券的发行比例很低、发行制度存在缺陷、债券市场避险工具不足等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计划部, 2006; 黄绍进, 2006)。在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对接方面,目前的理论研究与应用集中在保险资金的运用和风险管理方面,在保险市场寻求资本市场资金的支持方面的研究很少且无应用实例(许莉,2004)。

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08 183

1、管理基本养老保险蕴含的长寿风险。作为长寿风险的承担者,政府可以通过发行长寿风险证券对长寿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发行对象可以为资本市场或对长寿风险存在套期保值需求的相关利益方,如商业保险公司。或者,中国政府可以直接承担一定的长寿风险,如政府向基本养老保险进行的财政拨款就包含了这一因素。

2、管理商业养老保险蕴含的长寿风险。中国的寿险公司可以采取的长寿风险管理办法有:

(1)再保险。中国的寿险公司可以通过再保险将部分长寿风险转移给国际性的再保险公司,如Swiss Re。

(2)限制养老保险的投保年龄,例如,使养老保险的购买延迟至退休日。养老保险的投保人的投保年龄越大,其预期余命的不确定性程度越低,长寿风险也越小,因此,推迟养老保险的投保年龄是管理长寿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

(3)用分红年金替代传统的非分红年金。分红年金的红利支付是非预定的,实际支付额包含利差益(损)、费差益(损)和死差益(损)的影响,因此能够实现对长寿风险的部分套期保值。

(4)由于死亡险产品和年金险产品之间存在长寿风险的自发对冲,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调整死亡险业务和年金险业务的比例并建立相应的监控指标对长寿风险进行套期保值。

(5)对具有高长寿风险业务打包并进行证券化(Cowley and Cummins(2005)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6)发行或购买相关金融产品,将长寿风险证券化。借鉴死亡风险套期保值的金融产品品种设计、发行机制设计和定价的研究成果,设计适合于中国养老保险的长寿风险管理的金融产品。

3、死亡率预测和死亡率指数的编制。针对中国养老保险的保障群体目前和今后的特点,需要发展完善中国人口的死亡状况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办法,及时公布相关死亡数据。建议成立专门的部门(如英国的CMIB)对中国的死亡率变动进行预测,定期公布死亡率预测数据,为预定死亡率的选择提供依据。

4、完善保险监管。中国的保险监管部门应重视长寿风险的影响,对相关精算法规加以修订,以规避长寿风险的不利影响,例如在有关法定责任准备金提留的精算规定中,借鉴英国的CMIB1990和CMIB1999生命表中使用的死亡率缩减的因素模型给出预定死亡率的变动的计算依据,以反映不断改善的死亡状况;或在精算规定中给出死亡率预测的适用模型,用于法定责任准备金的计算,并为寿险公司的寿险产品定价提供参考。

5、在长寿风险的转移和承担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体系蕴含的长寿风险为中国政府和保险公司所承担,由于中国养老保险体系远未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尚在完善,企业年金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商业养老保险的份额还很小。针对上述情况,中国政府应在法规的完善、长寿风险的衡量、长寿风险的转移方面承担主要责任,从机制建设和实际操作方面积极推动长寿风险向适合的承担方的转移。

184 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

六、结论

伴随近年来利率持续下降和人口死亡状况的不断改善,养老保险中蕴含的长寿风险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

1、本文梳理了死亡率预测研究的文献,死亡率预测研究由由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的转变的发展脉络清晰,随机预测模型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2、介绍了长寿风险管理中政府应承担的作用。对于是由政府或是由资本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目前相关研究学者具有不同的观点,这一问题涉及长寿风险是否存在市场失灵及其失灵程度的争论,目前研究仍处于进展之中。

3、阐述了长寿风险管理工具的研究进展,包括长寿风险管理工具的设计及其定价。

4、分析了中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长寿风险。指出政府承担了基本养老保险部分的长寿风险,中国寿险业承担了商业养老保险的长寿风险。

5、初步探讨了中国政府和寿险公司的长寿风险管理策略。从养老保险的法规、制度和运营机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长寿风险管理,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中国政府和寿险公司可以运用传统和非传统风险管理工具对长寿风险进行规避。

参考文献

1. Alho J. M. and Spencer B., 1985, Uncertain population Forecast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80, 306-314.

2. Biffis E., 2005, Affine processes for dynamic mortality and actuarial valuations,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37:443–468.

3. Blake D., 2003, Reply to “Survivor Bonds: A Comment on Blake and Burrows”,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0(2): 349-351.

4. Blake D., Cairns A. and Dowd K., 2006, Living with Mortality: Longevity Bonds and

Other Mortality-linked Securities, British Actuarial Journal, 12(1): 153-197.

5. Blake D., Cairns A., Dowd K. and MacMinn R., 2006, Longevity Bonds: Financial

Engineering, Valuation, and Hedging,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3(4): 647-672.

6. Blake D. and W. Burrows, 2001, Survivor Bonds: Helping to Hedge Mortality Risk,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68(2): 339-348.

7. Brouhns N., Denuit M. and Vermunt J.K., 2002, A Poisson log-bilinear regression

approach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rojected lifetables,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31: 373–393.

8. Brown J. R. and Orszag P. R., 200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overnment-Issued

Longevity Bonds,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3(4): 611-632.

9. Buhlmann H., 1980, An Economic Premium Principle, ASTIN Bulletin, 11(1):52-60.

10. Cairns A. J. G., Blake D. and Dowd K., 2006a, Pricing Death: Frameworks for The

Valuation and Securitization of Mortality Risk, ASTIN Bulletin, 36(1), 79-120.

11. Cairns A. J. G., Blake D. and Dowd K., 2006b, A Two-factor Model for Stochastic

Mortality with Parameter Uncertainty: Theory and Calibration,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3(4): 687-718.

12. Carriere J. F., 1992, Parametric Models for Life Tables, Transactions of the Society of

Actuaries 44, 77-99.

13. Cowley A. and D. Cummins, 2005, Securitization of Life Insurance Assets and Liabilities,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2(1): 193-226.

14. Cox S. H., Lin Y., Wang S., 2006, Multivariate Exponential Tilting and Pricing

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08 185

15. Dahl, M., 2004, Stochastic Mortality in Life Insurance: Market Reserves and

Mortality-linked Insurance Contracts,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35, 113-136.

16. Dahl, M. and M?ller T., 2005, Valuation and Hedging of Life Insurance Liabilities with

systematic Mortality Risk,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39: 193–217.

17. Debon A., Martinez F. and Montes F.,2006, Dynamic life tables: Age-period-cohort

models, working paper, Universitat de Valencia, Spain.

18. Denuit M., Devolder P., Goderniaux A.C., 2007, Securitization of Longevity Risk: Pricing

Survivor Bonds with Wang Transform in the Lee-Carter Framework,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4(1): 87-113.

19. Dowd K., 2003, Survivor Bonds: A Comment on Blake and Burrows,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0(2): 339-348.

20. Dowd K., Blake D., Cairns A. J. and Dawson P., 2006 Survivor Swaps,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3(1): 1-17.

21. Felipe A., Grillen M. and Perez-Marin A.M., 2002, Recent Mortality Trends in the

Spanish Population. British Actuarial Journal 8, 757-786.

22. Gründi H., Post T. and Schulze R. N., 2006, To Hedge or Not to Hedge: Managing

Demographic Risk in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3(1): 19-41.

23. Helligman L. and Pollard J., 1980, The Age Pattern of Mortality,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Actuaries 107, 49-75

24. Holford R. T., 1983, The Estimation of Age, Period and Cohort Effects for Vital Rates,

Biometrics, 39(2), 311-324.

25. Huang J., Yang S., Wang J. and Tsai J.T., The optimal Product Mix for Hedging

Longevity Risk in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Longevity Risk and Capital Market Solutions symposium, 2007.

26. Kim C., A Way of Hedging Mortality Risk in Life Insurance Product Development, 2007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Pacific Risk and Insurance Association, 2007

27. Koissi M.C., Shapiro A.F. and H?g?ns, 2006, Evaluating and extending the Lee–Carter

model for mortality forecasting: Bootstrap confidence interval,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38 :1–20.

28. Lee R., 2000, The Lee-Carter Method for Forecasting Mortality with Various Extensions

and Applications, North American Actuarial Journal 4, 80-93

29. Lee R. and Carter L., 1992, Modelling and Forecasting U.S. Mortal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87, 659-671.

30. Lin Y. and Cox S. H., 2005, Securitization of Mortality Risks in Life Annuities,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2(2), 227-252.

31. MacMinn R., Brockett P. and Blake D., 2006, Longevity Risk and Capital Markets,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3(4): 551-557.

32. Milevsky M. A. and Promislow S. D., 2001, Mortality Derivatives and the Option to

Annuitise,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29: 299–318.

33. Milevsky M. A., Promislow S. D. and Young V. R., 2006, Killing The Law of Large

Numbers: Mortality Risk Premiums and the Sharpe Ratio, 73(4):673-686.

34. Miltersen K. R. and Persson S. A., 2005, Is Mortality Dead? Stochastic Forward Force

of Mortaltiy Determined by No Arbitrage,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Bergen.

35. Olivieri A., 2001, Uncertainty in mortality projections: an actuarial perspective,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29:231–245.

36. Pitacco E., 2004, Survival Models in a Dynamic Context: a Survey,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35:279–298.

37. Renshaw A. E. and Haberman S., 2003a, Lee-Carter Mortality Forecasting with Age

specific Enhancement,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32, 379-401.

38. Renshaw A. E. and Haberman S., 2003b, On the Forecasting of Mortality Reduction

Factors,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33, 255-272.

186 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

39. Renshaw A. E., Haberman S. and Hatzopolous P., 1996, Modelling of Recent Mortality

Trends in UK Male Assured Lives, British Actuarial Journal, 2, 449-477.

40. Renshaw A. E. and Haberman S., 2006. A cohort-based extension to the Lee-Carter

model for mortality reduction factors.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38, 556-570.

41. Sithole, T. Z., Haberman S. and Verrall R. J., 2000, An Investigation into Parametric

Models for Mortality Projections, With Applications to Immediate Annuitants’ and Life Office Pensioners’ Data,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27, 285-312.

42. Stallard E., 2006, Demographic Issues in Longevity Risk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3(4): 575-609.

43. Thatcher A., 1999, The Long-term Pattern of Adult Mortality and the Highest Attained

Age,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 No. 162, 5-43.

44. Turner A., 2006, Pensions, Risks and Capital Markets,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3(4): 559-574.

45. Wang S. S., 2000, A Class of Distribution Operators for Pricing Financial and Insurance

Risks,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67(1): 15-36.

46. Wang S. S., 2002, A Universal Framework for Pricing Financial and Insurance Risks,

ASTIN Bulletin, 32(2): 213-234.

47. Wilmoth, J.R., 1993.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fitting and extrapolating the

Lee–Carter model of mortality change.Technical report. Department of Demograph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48. Wong-fupuy C. and Haberman S., 2004, Projecting Mortality Trend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North American Actuarial Journal, 8(2), 56-83.

49.陈秉正, 祝伟, 2007, 生命表修订对寿险产品定价的影响分析, 北大CCISSR(赛瑟)论

坛·2007.

50.黄绍进, 2006, 关于我国债券市场创新问题的思考, 12: 57-59.

51.田玲,向飞, 2006, 基于风险定价框架的巨灾债券定价模型比较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 59(2); 168-174.

52.尹莎, 2005, 运用Lee-Carter方法预测中国人口死亡率, Master Thesis,湖南大学.

53.余伟强, 2006, 长寿风险的证券化探索,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45(5): 664-669.

54.Walker P., Bowers T., Binder S.,胡忠兵,安琳, 2006, 麦肯锡关于中国寿险业的最新

研究报告(上), 保险研究, 1:22-27.

55.王琳, 2004, 中国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及原因的国际比较分析, 人口与经济, 1: 6-11.

56.魏迎宁, 2006, 中国寿险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

编制成功,中国金融, 2: 9-10.

57.许莉,2004, 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对接分析财经问题研究, 9:28-31.

58.杨步青.新生命表对最低法定责任准备金的影响[J]. 上海保险, 2006,5,48-51.

59.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计划部,2006, 2005 年债券市场回顾与2006年展望,中国金融,3:

35-39.

60.钟子埙,2004, 企业年金税收的经济学分析,working paper,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

障研究中心.

【免费下载】关于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文献综述

《关于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文献综述》 一般而言,项目风险管理包含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定量定性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做好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能够很好的做好风险识别,只有识别出了项目本身存在的所有重要风险,才能确保后续的风险定量定性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能够顺利实施。如果某些重要的风险没有被识别出来,发生了遗漏,那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对于项目本身,项目参与者,项目投资人都将会遭受重大损失。所以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的基础,没有好的风险识别就不会有好的风险管理,同时一个好的风险识别方法还可以兼顾到风险管理后续的风险定量定性分析过程,即在风险识别阶段就包含了识别和评估两项工作,从而大大节省项目资源,提高项目成功的几率。 笔者认为好的风险识别方法可以大大提升风险管理的实施质量,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作为风险管理的前期过程,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对于现有的风险识别方法的研究和比较,可以寻找出一种对于全面识别项目风险和机遇的方法,为提升项目成功的几率创造良好的条件。 风险识别中最常用的方法有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风险核对表,SWOT 分析法,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敏感性分析和故障树分析等。风险的范围、种类和严重程度经常容易被主观夸大或缩小,使项目的风险评估分析和处置发生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任何有助于发现风险信息的方法都可以作为、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题目: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姓名杨婷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号105961 指导教师王长峰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从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 来详细介绍项目风险管理理论.通过这些介绍为更深入了解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打下基础,为 现实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项目风险;理论;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空前全球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即体现美好又充满风险的未来。一方面,人们期望凭借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来摆脱自然规律的束缚;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制造风险,使得前者难以达到。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两难境地。正因为如此,风险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非常普遍的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风险丛生的过程。特别是对一些大型、特大型项目,若投资决策失误或风险预防不利,将会给项目相关各方带来灾难性的损失。无论是业主、承包商还是金融机构,都非常重视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目前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领域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然而,该领域内无论在风险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界定、还是风险分析技术和手段的建立、以及风险管理概念和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还远远未达到成熟的水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管加快,新建工程项目数量迅猛增加,规模日趋庞大,导致投资增加,建设周期加长,实施失控的危害日趋严重。因此,开展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对于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项目能够得以保质保量地如期完成,达到预期地项目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在我国这样的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际,这项研究会对经济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的较快成熟。 二、发展历程 项目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一)萌芽阶段(18世纪中期—20世纪五十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经营管理始祖亨瑞·法约尔在他的《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 一书中,第一次将企业面临的风险列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但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制度。而后20世纪美国爆发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促使经 济学家开始了对风险管理研究的重视。1952年美国学者格拉尔在期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一文中首次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 (二)形成阶段(20世纪五十年代——1975年) 20世纪五十年代莫布雷在其合著的《保险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内涵。 随后,美国保险管理协会(简称ASIM)开设了为期12周的风险管理课程,赫 奇斯教授主持成立ASIM的―风险与保险学课程概念‖特别委员会,并发表了―风 险与保险学课程概念‖一文,为该学科领域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合著的《Risk Management in Business EnterPrise》,该书后

项目管理文献综述

------------------------------------------------------------------------------------------------------------------------------- ------------- 关于项目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一、引言 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配、应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可以被认为是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使潜在风险最小化。 二、风险管理理论国内外研究 1.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风险管理作为系统科学产生于本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源于美国。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其后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问题,但在这段时间内,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范围都是十分狭窄的。1955至1964年,诞生了现代学术性和职业化的风险管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业化、风险管理己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7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方面的课程及论著数量大增,全美大多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普遍开设风险管理课程,RIMS开始建立欧洲及亚洲风险管理团体之间的联系,这导致全球性的风险管理专业联合体的形成,风险管理开始进入全球化阶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业中都相继建立了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工作。美国还成立了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和RIMS等专门研究工商企业风险管理的学术团体。1983年在RIMS 年会上,各国专家学者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通过了“危险性风险管理101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1986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的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表明:风险管理已经走向全球,成为全球范围的国际性运动。 ---------------------------------------------------------精品文档---------------------------------------------------------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综述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文献 一、引言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被认为是项目管理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的许多项目中,由于没有风险意识而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同样,风险和盈利是同时存在的,通常风险大的工程项目才有较高的盈利,降低风险的目的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以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样,风险管理就成为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风险管理从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一个工程投资项目的盈利收入,是一门需要我们大力研究的一门管理应用学科,对风险管理有着深刻的认识也显得尤为重要。 ◆ 1、《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王月明、卿本姚,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7(02) 风险管理的概念可以从经济学、保险学、风险管理学等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定义。其中学术界较为普遍接受的有以下定义: (1)风险就是与出现损失有关的不确定性; (2)风险就是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 目前,工程风险管理专家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定义为:工程项目风险是指所有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当定量的评价建设工程风险时,会出现风险与概率、潜在的损失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R=f (p ,q ) 其中R 表示风险量;p 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q 表示潜在的损失。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中,多数情况是以离散情况来定量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及其失,因而,风险量R 相应的表示为 R=n n q p q p q p q ?+?+?+?......p 332211 (i=1,2,3...n 表示风险事件的数量) ◆ 2、《工程项目管理》,陆惠民、苏振民、王延树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风险管理比不可少。 所谓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就是人们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辨认、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即在主观上尽可能做到有备无患,或在客观上无法避免时亦能寻求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从而减少意外损失或化解风险为我所用。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师指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包括发包方、承包方和勘察、设计、监理咨询单位等在工程项目的筹划、勘察设计、工程施工以及竣工后投入使用各阶段采取的辨认、评估、处理工程项目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 3、《试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王力颖,中国外资 2010(02)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的生产消费过程,与此相对应.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符合一般管理逻辑的连续过程。其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三方面内容。 1、风险分析与识别的方法: (1)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幢反馈匿名函询法。其作法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争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在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到得到稳定的意见。它有区别于其他专家预测方法的是匿名性,多次反馈,小组统计回答。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概述 软件风险是指软件开发过程中及软件产品本身可能造成的伤害或损失。风险关注未来的事情,这意味着,风险涉及选择及选择本身包含的不确定性,在软件开发过程及软件产品都要面临各种决策的选择。风险是介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状态,是处于无知和完整知识之间的状态。另一方面,风险将涉及思想、观念、行为、地点等因素的改变。 当在软件工程领域考虑风险时,我们要关注以下的问题:什么样的风险会导致软件项目的彻底失败?用户需求、开发技术、目标计算机、以及所有其它与项目有关的因素的改变将会对按时交付和总体成功产生什么影响?对于采用什么方法和工具,需要多少人员参与工作的问题,我们如何选择和决策?对软件质量要达到什么程度才是“足够的”? 当没有办法消除风险,甚至连试图降低该风险也存在疑问时,这些风险就是真正的风险了。在我们能够标识出软件项目中的真正风险之前,识别出所有对管理者和开发者而言均为明显得风险是很重要的。 二、被动和主动的风险策略 被动风险策略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来监督项目,直到它们变成真正的问题时,才会拨出资源来处理它们,更普遍的是,软件项目组对风险不闻不问,直到发生了错误才赶紧采取行动,试图迅速地纠正错误。这种管理模式常常被称为“救火模式”。当补救的努力失败后,项目就处在真正的危机之中了。 对于风险管理的一个更聪明的策略是主动式的。主动策略早在技术工作开始之前就已经启动了――标识出潜在地风险,评估它们出现的概率及产生的影响,对风险按重要性进行排序,然后,软件项目组建立一个计划来管理风险。主动策略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预防风险。但是,因为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够预防,所以,项目组必须建立一个应付意外事件的计划,使其在必要时能够以可控的及有效的方式作出反应。 三、软件风险 1、软件风险包含两个特征: 不确定性——刻划风险的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没有100%发生的风险。 损失——如果风险变成了现实,就会产生恶性后果或损失。 2、进行风险分析时,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的程度和与每个风险相关的损失的程度。 为了实现这点,必须考虑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风险: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论文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基于伙伴关系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摘要: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类风险事件时有发生,提升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中国工程建设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并且需要项目参与各合作管理共同风险。鉴于伙伴关系模式能最大程度地整合资源,有助于相关组织的革新、学习和提高效率,创建了基于伙伴关系模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模型。该模型系统地描述了伙伴关系应如何组织风险管理体系以及项目风险管理和评价与激励之间的紧密结合,使项目参与各组织通过资源最优化配置提升项目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伙伴关系;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引言 风险在项目中是普遍存在的,项目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风险管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项目以及项目群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种类也越来越多,导致的损失规模更是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与所有参与者(业主、承包商、设计、监理、供应商等)有关,涉及众多组织,如何使这些组织间资源最优化配置是合作管理风险机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国资委也指出,具有上下游产业关系或具有优势互补关系的企业间,要加强产品供应、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形

成战略联盟,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鉴于伙伴关系模式能最大程度地整合建设业资源,有助于相关组织的革新、学习和提高效率[1],有必要建立基于伙伴关系的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充分整合项目开发相关各方的资源,以有效提升中国建设业风险管理水平。 一、伙伴关系管理模式 1.伙伴关系的概念。伙伴关系应用于项目实施源自美国,目前主要应用于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已有十余年历史。伙伴关系模式是:“两个或多个组织间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旨在为实现特定目标尽可能有效利用所有参与方的资源;这要求参与方改变传统关系,打破组织间壁垒,发展共同文化;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应基于信任,致力于共同目标和理解尊重各自的意愿”[2]。从建筑业市场的自身特点来看,引入伙伴关系模式也有其必要性。建筑业产品的品质是由不同的组织决定的,这些组织包括业主、承包商、设计、监理、供应商和运行单位等。如果各组织间缺乏合作,将导致决定项目品质的各个组织的资源难以充分整合。伙伴关系管理模式则可以通过不同层面的措施实现组织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项目的实施结果,最终为所有组织带来利益。相对于传统方式,伙伴关系方式可以降低项目造价1.76%,缩短工期约8.99%;在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美国、英国和澳洲的一些工程加入了激励机制,即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些项目实施的结果显示,相对于目标,实际成本降低了8.1%,工期缩短6.94%[3]。

第二章 风险管理相关文献与理论综述

第二章风险管理相关文献与理论综述 2.1 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是对所有可能造成损失的不确定现象和过程等的通称。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通过对风险因素、风险环境、风险事件的分析,采取相应决策和行动来规避和减小风险损失,或者在风险值确定的情况下,追求最大收益的行为。 2.1.1 风险管理发展起源 风险管理作为一门专门的管理科学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门管理科学,风险管理既具有数理范畴的科学性属性,同时又具有非数理概念的艺术性属性,因此,对于风险管理,不同的学者由于研究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提出的观点也各有千秋。[1]风险管理的思想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发展于20 世纪的美国。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很早就认为风险管理是公司的基本管理活动之一。1952 年美国学者格拉尔在其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首次使用了“风险管理”一词。1963 年梅尔和霍斯奇的《企业的风险管理》以及1964 年威廉姆斯和汉斯的《风险管理和保险》的出版,被普遍认为是风险管理系统研究的开始。美国学者克里斯蒂在《风险管理基础》一书中指出:风险管理是企业或组织为控制偶然损失的风险,以保全所得能力和资产所做的努力。 2.1.2 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文献综述 2.1.2.1 国外金融、证券风险管理研究情况 金融行业是伴随风险而诞生的行业。对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的研究,也是由来已久。尤其是上世纪的后半叶,国际金融发展迅速,各类金融机构、各项金融产品及衍生工具不断创新,金融风险越来越大,有关金融风险的研究也愈加广泛和深入。其中,大量的数学、统计学、系统工程,甚至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都被应用于风险管理的研究。 在欧美国家,实行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模式,证券业务包含在投资银的业务中,相关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早期有J.R.希克斯和J.M.卡尔博特森对纯粹预期理论进行修正提出了流动性偏好假设,促进了利率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马柯维茨将统计学中期望与方差的概念引入资产组合问题的研究,提出用资产收益的期望来度量预期收益、用资产收益的标准差来度量风险的思想,将风险进行量化研究;威廉夏普、林内尔和莫森分别推导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运用该模型对均值-方差模型进行优化,进行单种资产系统风险的定量研究,金融界和经济学界一直将CAPM 作为处理风险问题的重要工具,被大量运用在风险管理与财务决策等方面。上世纪90 年代起,VaR(Value at Risk,受险价值法)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方法被提出并逐步兴起,VaR 法指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在一定的置信水平和持有期内,衡量某个特定的头寸和组合所面临最大可能损失[17]。该方法首先由J.P摩根针对市场风险的研究提出,用规范的统计技术来衡量风险,大大增加了风险管理系统的科学性,目前被金融界和学术界大量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定量研究上;Duncan Wilson 在1995 年发表《操作风险VaR》,提出操作风险经济资本配置,文章认为,操作风险可以使用VaR 技术进行精确计量,在建立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操作损失事件数据库的基础上,用数据拟合操作损失的分布。随后,通过设置一个置信区间,比如99%,由此算出操作风险VaR,再根据增量和存量的配置原则,确定相应的经济资本额度。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Total Risk Management,TRM)的提出,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对风险管理进行界定,其中心理念是,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业务单、业务环节、各种风险来源、类型的通盘管理和控制,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其他各种风险以及各相关产品、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系统中,对各类风险统一进行测量评估并汇总,并根据业务

IT项目管理中项目风险管理分析和心得

《IT项目管理》中项目风险管理分析及心得 电商马超 09501109 一 IT项目管理的简述 1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项目具有独特性、一次性、风险性、资源耗用等特性。每个项目都有一个项目发起人。 项目管理的“三项约束”是指项目的运行范围、时间和成本三个维度。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以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的需要和期望。项目干系人是指参与项目或受项目活动影响的有关各方。 2 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为了顺利完成项目而设置的一系列过程,用以确保项目包括且仅包括所有要求的工作。主要过程有项目启动、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和范围变更控制 范围管理水平的低下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IT项目来说,要实现高水平的项目范围管理,重点要做好用户参与、明确的要求说明以及范围变更管理的程序设置等。 3 项目时间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常被引述为项目冲突的主要根源。大多数IT项目超过了时间估计。 时间管理涉及的主要过程包括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历时估算、进度计划制定和进度控制。 赶工和快速跟进是缩短项目进度的两种技术。项目经理及其团队成员在接受不合理的进度计划时必须非常小心,尤其是在IT项目中。 4 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是IT项目中一个传统薄弱方面。IT项目专业人员必须承认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必须负责提高资源计划、成本估算、预算和成本控制。 成本估算是项目成本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成本估算有几种类型:量级估算、预算估算和最终估算。每种估算类型分别用于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并具有

不同的精度。建立成本估算有四种基本的工具和技术:类比估计法、自下而上法、参数模型估计法和计算机化的工具。成本估算的主要部分包括目标叙述、范围、假设、成本/收益分析、现金流分析、预算分解和解释或详细依据。 5 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质量计划编制确认了与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且如何满足他们。质量保证包括评估所有项目执行情况来确保项目将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包括监控特定的项目结果来确保他们遵从质量标准,并确认改进全部质量的方法。 IT项目质量提高空间非常大。强有力的领导有助于质量意识的形成。理解质量成本可以刺激质量改进。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发展和遵从成熟度模型能帮助组织系统地提高他们的项目管理过程,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和项目成功率。 6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人是组织和项目最重要的资产。因此,项目经理很有必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激励、影响、权力和效率是影响人们更好工作的心理因素。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过程包括组织计划编制、人员获取和团队开发。组织计划编制就是对项目角色、职责以及报告关系进行识别、分配和归档。RAM是定义项目角色和职责的关键工具。 7 项目沟通管理 沟通失败常常是项目——特别是IT项目——成功的最大的威胁。沟通是保持项目顺利进行的润滑剂。沟通计划编制包括信息发送、绩效报告和管理收尾,它需要确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和沟通需求。沟通管理计划应该是为所有项目创建的。 绩效报告包括收集和发送有关项目朝预定目标迈进的状态信息。项目团队可以使用挣值分析表和其他形式的进展信息,来沟通和评价项目绩效。状态评审会议是项目沟通、监督和控制的重要一部分。 8 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是指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项目由于它们独一无二的本质而具有风险。 风险管理是一项投资,也就是说,风险管理需要花费与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和制定风险减轻计划相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必须包括在成本、进度和资源的计划编制中。

工程项目风险及其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工程项目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文献综述 风险管理已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得到了一定范围的运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一般工程项目风险起源入手,探讨降低工程项目风险、为工程项目提供安全保障、促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方法,其目的是寻找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途径。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很大的意义,对此国内外众多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有:1984年,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制定的PMBOK将项目风险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与2000年对其进行了修正,足以可见PMI对项目风险的重视。另外 C.B.Chapman教授在《Risk Analysis for Large Projects:Models,Methods and Cases》一书中提出了“风险工程”的概念,改框架的构建弥补了单一过程的风险分析技术的不足。除此之外,国外的众多学者也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而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学者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现状如下:王蔚初(2010)中《现代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和管理》中主要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综述,着手于项目风险的预测与识别,项目风险的评估与分析,项目风险的应对策略以及项目风险的监控和防范,阐述了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 张根合,李渊(2010)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初探》中指出,工程项目的启动需要经过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项目计划等步骤,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面对一些变化。因此,如何识别、分析、应对工程项目风险成为需要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妥善解决的问题。 张晓晨(2010)在《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浅析》中指出,风险管理一直是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所以他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项目管理的经验,对项目风险概念、研究现状、及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希望能对广大项目管理人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 1.信贷。 银行信贷是商业银行为保证贷款业务而从事的与之相关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银行信贷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是以偿还为条件,并且收取利息为获取报酬的借贷行为.它的运行方式为:吸收来自个体储户的存款,然后将之发放给信用可靠的贷款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向储户支付利息,贷款人向银行支付利息.银行通过利息的不同来获取收益.银行信贷具有聚集,分配社会资金,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的职能. 2.信贷风险的含义。 风险在经济领域中,一般将之理解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损失的发生因为影响因素的大量性,无规则性和随机性而具有多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经营与信贷活动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在广义上它指因客户违约引发的风险,在狭义上指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不确定性,也即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张淼) 3.信贷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只要银行经营信贷活动,就不可能完全规避信贷风险,信贷风险在信贷活动中是客观且肯定存在的。换句话说,没有信贷风险的信贷活动是不存咋的。 (2)隐蔽性。 信贷活动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信贷风险难以直接的、精确的被观察和度量。 (3)可控性。 虽然信贷风险具有隐蔽性,但银行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前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从一般意义上考察,任何经济活动风险的存在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和政

治环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人的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银行风险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这些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使得信贷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变得复杂化. 1.主要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巨额不良债权上。债权是指商业银行(债权人)按信用原则和交易准则,以贷款为形式、以契约承诺为载体,让渡信贷资金使用权给借款人(债务人),并藉此拥有向借款人追索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经济权利。根据贷款契约的履行情况,商业银行的债权可分为正常债权和不良债权。就一笔贷款而言,如果该贷款能够按贷款契约规定的期限要求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那么该项债权就属于正常债权。否则,就属于不良债权范畴。“不良债权”是指按期很难收回或无法收回的贷款,即通常所说的呆账、坏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分析—王红夏) 2.产生原因。 不良债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低,其体现在以下方面:(1)银行对经营对象了解不深入,分析不透彻.信贷风险的产生与银行工作人员对贷款对象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发放贷款前,没有对贷款对象进行深入调查,没有对其资产状况和偿还能力进行评估,就像对方贷款.这样做的后果是某些贷款人信用低,不具有偿还能力.而一些贷款单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导致其不具有偿还能力. (2)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无论哪一种业务,事先都应进行可行性评估.对于银行来说,在贷款之前,应结合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评估.如果凭借决策者的主观经验进行决策贷款,无疑会产生信贷风险. (3)信息不灵.银行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及时,可靠的信息上,并且贷款之后,也应跟踪调查贷款对象的最新信息,确保其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4)国家体制原因。我国的特殊的经济体制也会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如行政干预,指令贷款会形成贷款风险.由于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银行的资金流向,投量的掌握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政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项目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一次性的、创新性的并且涉及许多关系与变数的过程。 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配、应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可以被认为是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使潜在风险最小化。 针对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中,对风险认识和估计不足,在建设过程中又没有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等情况。本文着重从风险的认识、特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它的基本概念及其常用的几种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和监控的方法,提出控制风险的对策措施。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项目业主、客户、项目组织或项目的某个当事人主观上不能准确预见或控制因数影响,使项目的最终结果与当事人的期望产生悖离,并存在给当事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工程项目风险的产生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国家、行业的主管部门对所实施的项目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规划或标准的更新、更改给项目所带来的风险。对这类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首先要保证所实施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还应密切注意与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可能发生的变化。如调整国民经济计划、产业政策,强行下令已开工的项目下马,或对一些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许多工程业主不得不因此而改变其投资计划,因此,不可避免要遭受重大损失。再者由于政府角色与地位的特殊性,一旦政府换届就有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发生变更,由此造成工程项目独特的“政治风险”。 2.市场风险 由于产品和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及供需变化,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等因素给项目造成的风险。该风险是竞争性项目最常遇到的风险,对项目的收益影响至关重要。避免或减少该风险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一是前期做好市场调研,把握项目的产品市场和原材料市场的变化趋势;在选择时,注重项目产品的生命周期,避开进入衰退期的项目,选择具有市场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项目,避免市场风险。二是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做好产品市场定位,运用营销策略来降低或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减少、降低市场风险。 3.管理风险 指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层决策失误、战略调整等管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风险,是一种人为的风险,具有主观性、可控性,与项目的组织、管理实施有直接联系。 4.财务风险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融通、资金周转、利率汇率变化使项目可能发生超投资或资金短

关于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综述

项目风险管理综述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关键字: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对策、风险应对 摘要:风险是指由于当事者不可预见的因素,使得最终结果与当事者的期望产生较大悖离,并存在使当事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这些风险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现象,如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等,最终导致项目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因此工程风险管理是决定工程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项目风险管理是保证项目按照按期、按质完成的项目目标的关键管理环节。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对不确定性或风险性问题的分析和控制。 正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社会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项目已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并对社会发展和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渴望项目的成功,不断探寻项目成功的奥秘。项目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有其科学的含义。只有正确理解项目的科学内涵,掌握项目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才有可能实施科学的项目管理,也才能趋利避害,有效控制和管理项目风险。随着利润空间的减小,而项目工程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却不断增加,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也越来越大,风险成为项目成功与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配、应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可以被认为是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使潜在风险最小化。 风险管理作为系统科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问题的提出

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最初是企业为控制偶然损失而作出的有组织的集体努力,是企业内部管理功能的延伸。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源于美国。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其后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问题,但在这段时间内,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范围都是十分狭窄的。1955至1964年,诞生了现代学术性和职业化的风险管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业化、风险管理己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的风险管理实践和教学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险管理的知识才开始进入中国,90年代初,外商率先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风险管理,其后,不少的外国风险管理顾问公司的进入中国。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的大型项目进行了风险管理实践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地铁工程、小浪底等工程都运用了项目风险管理办法。 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风险是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的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就是在项目管理活动或事件中消极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工程风险不仅包括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包括技术性、管理性问题引起的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是根据工程风险环境和设定的目标对工程风险分析和处置进行决策的过程。包括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和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风险识别可以从风险分类着手,采用专家调查法、幕景分析法或者故障树分析法进行有效辨别。其中专家调查法是邀请专

《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模板

技术文件

【模板使用说明】 1)本报告适用于对组织外报告项目风险。本报告经项目负责人审批(需要时应经副 区总审批)后,可以提供给顾客、客户或合约方。 2)模板内容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删除或增加二级和三级标题要求的内容,但不 能删除一级标题。 3)对于模板中涉及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建议使用表格和图形表示,使数据更清晰直观。 4)在编辑完整个文档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新域——更新整个目录”即可。 5)请在完成整个文档的编写后,将模板中给出的说明删除。 文档版本变更记录(文档作者或修改者更新文档版本时填写):

目录 1概述............................................................................................................................................ 2定义和缩略语............................................................................................................................ 3项目风险管理组织.................................................................................................................... 4项目定义风险管理表................................................................................................................ 4.1项目风险类别定义 ........................................................................................................... 4.2项目风险概率和影响定义 ............................................................................................... 4.3项目风险状态定义 ........................................................................................................... 4.4项目风险管理表 ............................................................................................................... 5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6项目风险管理进度安排............................................................................................................ 7其它............................................................................................................................................

风险管理理论沿袭和最新研究趋势综述

2008年第5期总第143期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 O URNAL OF HENAN I NSTIT UTE OF F I NANC I AL M ANAGE M ENT N o .5 2008 Seri al NO .143 收稿日期:2008-07-05 作者简介:张 琴(1977-),女,河北定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陈柳钦(1969-),男,湖南邵东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金融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沿袭和最新研究趋势综述 张 琴1 ,陈柳钦 2 (1.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天津300071;2.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 摘 要:现代风险管理已经从传统风险管理阶段向整体化风险管理过渡;风险管理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人们的安全性需求、风险成本和公司相关权益方要求开展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是目前风险管理发展的最新趋势,它是一种站在整个公司角度进行的整体化风险管理方式。全面风险管理内容涉及保险、财务套期保值、投融资、杠杆管理、薪酬设计甚至税收管理等多个领域。美国COSO 委员会和GARP 组织根据各自的情况秉承各自的标准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从它们的框架结构中得到启发以利于我国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和运行。关键词: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资产型避险工具;负债型避险工具;股权型避险工具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796(2008)05-0022-06 一、从传统风险管理到整体化风险管理(一)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及思维演变 风险管理(R isk M anage m ent)是家庭或企业对其面临的风险,事前运用各种风险管理策略和技术所做的一切处理过程。风险管理是一种颇具常识性且系统化的学科或艺术,狭义的风险管理使用各种专业性或创意性的系统化措施,来达到以下目的:一是损失事故发生前,预防损失;二是损失事故发生时,减轻损失;三是损失发生后,弥补损失。而风险管理理论真正发展起来经历了传统风险管理和整体化风险管理两个阶段。(1)传统风险管理。彼得 伯恩斯坦(P .L .Ber nste i n ,1996)认为,人类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想操控灾害或风险。随着概率论的产生,人们对于灾害事件的估计开始有了客观的科学根据,这推动了风险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产生,这个时候还没有 风险管理 的名词,但与其功能相当的安全管理与保险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在这个阶段的安全管理与保险领域中,风险管理的思维仅限于对客观存在的实体损害的管理。真正的风险管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最初的风险管理以保险行业最具代表性。1970年到1990年是风险管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开始面临种类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严重的风险。1979年美国三里 岛核电站的爆炸事故,1984年在印度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发生的毒气外泄事故等多起重大科技灾难,对风险管理在全球的推动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与推动作用。这一时期,在美国一些大学的商管学院首先开始讲授一门涉及如何对企业的人员、财产、责任及财务资源等进行保护的新型管理学科,这是风险管理正式在学术领域传授的开始。目前,风险管理己经发展成企业管理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管理学科,围绕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核心目标,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管理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新型的整体化风险管理。1990年以后,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整体化风险管理阶段。整体化风险管理冲破了传统风险管理对风险的狭隘理解,把风险看做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造成这一时期风险管理发生重大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由于衍生金融商品使用不当引发了多起金融风暴,促使财务性风险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二,保险理财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整合,打破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藩篱,财务再保险与巨灾风险债券的出现就是明显的例证。新型风险管理是站在整个公司角度的风险管理,常常被称作公司风险管理或全面风险管理,它关注的主要是风险对冲的目的和对整个公司价值的影响,是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方向。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丰富了风险管理理论的内容, 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