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家乐福的公司制度

论家乐福的公司制度

论家乐福的公司制度
论家乐福的公司制度

[原创]论家乐福的公司制度

搜索更多相关帖子: 家乐福公司制度

要理解制度,离不开一个关键词:科层制(Bureaucracy),它是现代制度的管理核心,是一种正式化,理性化,规范化的组织方式。科层制有九个特征,我们来看看它在家乐福的运用。

专业化:组织各个部门清晰的任务和分工。专业化分工最基本,最典型的体现形式就是职能制组织,就是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常置职责,明确的工作责任。

早期的中国家乐福在专业化分工方面是比较弱的,除店营业部门外,其他的部门是没有清晰的工作职责的。课长,处长,店长的常置职责至今我都记忆犹新,那时的家乐福最重视的是负责公司核心业务的这三层管理者。早期家乐福成功的秘密是在自由的文化影响下充分授权于这三层管理者,著名的店长责任制就是赋予店长完全的权利来管理门店,每年的店内优先工作研讨会,个人年度特别目标和个人常置职责构成了家乐福门店商业管理的核心。虽然其他部门缺乏明确的分工和责任,但是在充满激情的工作氛围里,所有的人都是在自动自发的工作,可以说当时的公司自由文化氛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最近三年在职业经理人出身的ERIC领导下的家乐福在JOB DESCRIPTION方面逐步完善起来,我所看到的门店每一级别管理者包括员工有很详细,复杂的工作职能描述,其他服务部门包括CCU都无一例外。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讲,这应该是很大的进步,但为什么管理的效果相比以前却大打折扣呢?

首先从专业化来说,自从家乐福由店长责任制转为区长责任制后,管理的重心开始上移,地方中央集权的区长同时肩负很多的工作责任。作为经历过充分授权的老家乐福人,区长自然喜欢过问很多的细节,并享受般地在自己并不是很专业的领域做出很多愚蠢的决定,从而打破了越来越强调专业化分工的科学管理,这点我是有很深刻的体会的,即使是大区长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管理重心的上移和矩阵式管理架构同时导致区域办公室和总部人员的迅速膨胀,在门店之上的发言者和FUNCTIONA L的领导越来越多,作为一线的门店人数却越来越少。2年前流行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家乐福版本讲的就是这个问题,甚至大区长都在给我们讲笑话说家乐福就像划龙舟比赛,10个人里有一个人划船,9个人在做指挥。

区长集权的个人英雄主义不仅打破了科层制提倡的专业化分工,同时也打击了门店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他们由以前的抵制逐渐转变为消极怠工,尤其是习惯了自由的老家乐福同事。在没有充分授权的情况下,总部制定的详细,复杂的工作职能描述我想绝大部分的中层管理者根本就没有用心读过,更别说履行了。

最后要补充的是习惯了自由的家乐福最不擅长的就是做精准,清晰的工作职能描述,包括所有的细节过程管理。那么重要的工作职能描述一年还要随意的修改几次,上层领导自己对各个部门的职能描述就不熟悉,巡店时经常发生很多可笑的事情,在我看来JOB DESCRIPTION基本上就成为了领导层奴役员工的管理工具。让人更难以接受的是每年的PERFORMANCE APPR AISA L里面的常置职责是狗屁不通,不知所云。比如去年我刚给处长做评估的内容今年又变化了,很多不属于处长和课长的责任随意的写进评估表,在我看来这是很不严肃的事情。在家乐福工作11年,我本人的年度评估总共才做过5次,而且认真做的超过3小时的一次没有,想想自己给下属曾经做过的评估绝大部分都是超过4小时的,我只能说公司的领导层从内心里就没有重视过职能描述。既然没有重视职能描述,哪里来的职能制,何来专业化分工?

?等级制:组织中统一的指挥链。集体主义文化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等级制,它的等级是基于人身特征(年龄,资历,关系)的等级,但是科层制的等级是基于职位的

等级,职位之外,人人平等。中国企业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将正式职位的等级和非正式的等级混淆,比如老板的司机,秘书可能会在公司拥有与他们的职位不相称的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里讲究人情,关系的弊病很难在公司治理中完全根除,蒙牛,阿里巴巴等企业因为年轻在这方面受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发展也非常迅猛。家乐福在等级制这一方面普遍比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做的好,基本上做到“职位之外,人人平等“。

但是最近三年家乐福疏于公司文化的建设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在一味的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和管理人员本土化的背景下,道德上的虚无主义和向权利献媚的实用主义逐渐抬头,弄虚作假和买官,卖官之风开始盛行,科层制里的等级制开始受到挑战,正式职位的等级和非正式的等级开始混淆,这不能不说是个危险的信号。

家乐福在14年的发展和扩张中并没有很好的了解和适应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尤其在最近的三年里盲目的套用西方的法制管理方式,并没有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可能对公司治理效率上的冲击,如果不能有效的加强公司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念的树立,中国家乐福的未来是岌岌可危的!

?规则体系:用以统一和协调组织,保证组织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规则分成两类,一类是约束型,用于协调企业各方的利益关系,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不受侵犯。

另一类是能动型的,用于协调企业各成员的行为,从而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翻开家乐福的员工手册,我们能看到约束员工的规则比比皆是,在约束公司行为,保护员工利益方面的规则很少,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实质是违反了科层制的平等原则。也许是中国现代管理的经验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也是一样,家乐福并不算最差的。不过在家乐福我所看的有趣现象是,不管员工手册还是促销员管理规定只有处罚规则,比如一级违纪,警告

等,从来看不到奖励规则,也许家乐福认为员工把工作做好是应尽的责任,做不好是失职,应该收到惩罚,这和家乐福最近四年的文化氛围是相匹配的。

为顾客提供最好服务的能动型规则是家乐福在最近三年最缺乏的,因为我们把价格形象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其他的顾客服务在家乐福的领导眼里并不是太重要,因此我们并没有像麦当劳那样在接待顾客的时候有事先设计好的规则,程序和标准,比如服务中心,顾客退换货等。

在规则体系方面,家乐福做的一般,不好不差,但是和世界500强的身份比还是有失水准,尤其是与大润发作比较的时候。

?非个人化与职业化的作风:这一条普遍主义要求的处事原则,与中国的特殊主义文化针锋相对。非个人化与职业化,用我们日常的话说,就是”公事公办”.“公事公办“在国内有点不说自明的贬义,因为很多人下意识中总觉得制度只是制裁外人或下人

的方法。所以自己在面对制度时,都暗暗有一种别人可以按制度办,自己却最好被另眼相待的期望,如果完全按制度办,就不算是受到了好待遇,自然有些失望。所以很多人骂腐败,骂特权,那是因为自己没有轮上,一旦有了腐败和特权的机会,却绝不会有半点的犹豫。口头上说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内心却是一种把制度当丫环使用的机会主义态度。

家乐福职业化的作风还是很好的体现在早期中国家乐福的拓荒者身上,尤其是外派人员,他们的言传身教很好地影响了前三代的家乐福人,但是这种职业化的作风到今天还是零星的体现在家乐福的个体上,公司整体的职业化规范还是没有能很好的表现出来。三年前的法治想法逐渐地变成法制,制度成为中国家乐福最高领导层管理员工的工具,变成”瞎子打灯笼,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成为一种口号,我举几个例子说明下:公司为了控制乱报销的员工行为,要求聚餐时由出席的最高领导负责结账,通过2级决定来控制餐费的报销,但是有几个区长,大区长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你做到了?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公司消减出差费用,我的采购酒店级别都下降一级并且2人同住一个房间,可是我们的COMEX成员来参观时照旧住五星级酒店,甚至还点名非香格里拉不住,真是BULL SHIT!

?基于能力而不是个人好恶的任命:如果公司存在的目的是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人员的选择自然应当基于能力而不是决策者的个人好恶。中国特殊主义文化中一个常见的情况是小圈子主义,背景相似的人抱团成为一个小集体,大家互相维护自己的利益,牺牲组织的利益,实现小集体的利益最大化,这些人选人自然是以个人好恶为基准的。

在中国家乐福14年的发展历程里,公平的说公司的晋升基本上还是基于能力而不是关系或老板的好恶,否则像我等的普通人是很难在28岁就做到店长,家乐福前10年的发展也不可能如此顺利。

可惜最近三年公司在用人体系方面开始违反这条很重要的科层制特征,尤其体现在中层管

理干部上。越来越本土化的管理层和公司文化建设的缺失,小圈子主义开始流行了,很多的课长,处长被打上”他是XX的人”的烙印,一旦店长调走或离开,很多的营业管理层都将追随,就是你不追随,新来的店长也是会用他自己人的。慢慢地基于个人好恶的任命取代了基于能力的任命,我个人是非常厌恶这种作风的,尽管有时候我也会带一,两个得力干将,但是在工作方面我从来都是以能力来评估人,并且特别注意现有的管理人员与他们的配合,而不希望自己带来的管理人员骄横跋扈,受到特殊的待遇。

最后我想谈谈个人对离职的人重新加入公司的看法,虽然我并不是100%的反对,但是能尽量避免的,我想还是不录用为好,毕竟对现有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来说,那是一种反激励,公司不可能为了一,两个人而破坏公司的整体氛围。但是来看看现在的家乐福,不管是什么原因离职的,都跟着一个个的小圈子从XX地方的家乐福再次加入XX地方的Carrefour,公司美其名曰处长以

上的管理层需要COMER同意,处长及以下的管理层需要区长同意,有谁真正地在关注这些事

情呢,套用家乐福的老话” I don’t care”,因为我们在人才方面是捉襟见肘了。有部分的管理者已经是几进几出了,在同一区,有的处长从A店离职,不到一年,又从B店返聘回来。昨天还

听说一个奇怪的事情,某生鲜处长从A店离开并支付赔偿金3万,2个月后C店店长缺处长,

又希望他能回来,这些事情真是荒谬啊,以前闻所未闻的事情在最近三年里多次发生,最基本的公司伦理都没有,请问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如何领导5万多人的公司,如何建立自己的权威和威信?再一次的BULL SHIT!

?基于能力或资历的提拔:同上

?排他性,成员在该组织中的工作是他们唯一重要的职业,作为公司的雇员是不允许有其他的兼职工作的。(这点在外资企业里控制的还是不错)

?公司领域的界限:雇员一旦进入公司,就进入了公的领域,不能在上班时间干自己的私活。中国企业里上班干私活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反之公司大量占用雇员的

私人时间,经常加班加点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作为外企的家乐福基本上是杜绝了上班时间干私活的,因为外企的开放式办公环境和制度

本身就不容许员工上班干私活。但是家乐福大量占用雇员的私人时间,经常加班加点的现象在外企里却是最严重的,我在家乐福工作11年,基本上每周休息一天或半天,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这也都是家乐福人的真实生活。

以前充分授权的文化很好地激励了公司的管理人员,即使加班加点,所有人还是很开心,因为他们真的把家乐福的生意当成自己的。现在逐渐法治化的家乐福希望门店的管理者要加强执行能力,没有激励和授权,员工加班的工作意愿自然不强,在加上2008年新劳动法的推出,大量的占用雇员私人时间的现象是很难再现的。

现在家乐福的加班现象不能说完全杜绝,比起多年以前还是人性了很多,但是雇员工作激情的丧失和大量的消极怠工极大地减弱了家乐福的工作效率。虽然人性了,但是员工的归属感却下降很多!

科层制组织的血液:书面记录。科层制组织的最后一个特征是书面记录的重要性。各种规则都以书面的形式存在,组织内达成的协议,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指标,一切都以书面的形式记录。

书面记录在家乐福的最高管理层会议上还是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本土化的进程,区和店的书面记录就很一般了,因为管理者素质的降低很多人都不太明白书面记录在科层制里的重要性。

2006-2009年的家乐福为了发挥中央集权的执行力,制定了很多公司程序和管理控制流程,最明显的就是公司内部审计和风险防范部门的壮大,家乐福试图通过审计和监督来加强总部策略的贯彻和执行力度。

关于系统,流程,制度不能说不重要,但是我认为把制度拔高到被崇拜的地步就没必要也不明智了。事实上,制度无论多完善,多细致,都永远无法涵盖现实中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尤其是在面对顾客的时候,企业需要的是一种员工尊重制度内在精神,按照制度内在逻辑去现场发挥,当时做决定的能力,而不是一天到晚,看流程手册上怎么写的。这样做,不仅能更好地服务顾客,而且还能节省制定制度,检查制度是否能得到实施的成本。制度不是万能的,在营销,服务,研发等要创新和灵活性的领域,制度不仅无比昂贵而且笨拙异常。家乐福最近DM的TOP BANNER选品和定价原则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

对制度崇拜的结果自然是制度自我繁殖,制度带来更多的制度,循环不止,最后把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灵活反应能力完全扼杀,企业的路越来越窄,完全走向了制度道德原始出发目的的反面。在管理学上这种制度产生更多制度的循环称为'僵化循环',其结果是一个到处都是繁文缛节,僵化,笨重的低效率组织。家乐福过多的KPI和流程审计开始有点显现僵化循环的势头,未来还要观察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管理模型可简单分为两种:精英型和防范型。所谓精英型,就是管理者认为员工都是优秀的,职业的,敬业的,你可以充分相信你的员工,给你的员工更多的决策权,更多的个人施展空间。而防范型则是在公司建立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以防范员工的不职业,不敬业,不诚信。采用防范型管理的企业,管理成本很高(最近2年公司风险防范部的费用支出会让你吃惊)。除了制定监督机制的成本之外,更大的成本来自员工的负面感觉。员工永远处在被管理,被监督的位置,无形中形成了压抑的工作环境。试想,如果你在工作中根本没有决策权,你会为公司努力打拼吗?如果公司的规章严格到迟到多少分钟扣多少工资,那么还有多少人愿意为公司加班呢?更不用说在工作中费心创新了。这种感觉成本虽然是无形的,但代价却极为高昂。我的观点是采用精英型管理的效果明显要优于防范型的管理模式。

管理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中国式的管理于西方的管理是大不相同的。缺乏规范是中国企业现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企业的管理太随意,太人治了。但在中国做管理,光有基本的制度和规范也远远不够,也需要一些个性化。这源于中国文化的特质。中国人最怕的是被感动。如果你感动了他,那么他会为你赴汤蹈火,这是中国人的性格。在欧美做管理,你不需要感动员工,只要按合同支付报酬就行。而在中国,人们追求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感觉。因此企业的领导人有义务提供这种感觉给员工---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公司里是最重要的。

卓越的文化产生优秀的制度,家乐福面临的问题还是来自于它的文化。没有崇高的使命,目标,价值观,一味的追求结果让家乐福变得急功近利,这种心态导致公司认为自己的员工并不是围绕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来工作,为了防范雇员的不职业,不敬业,不诚信,而逐步的走向防范型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是公司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可笑的是在目前这种防范型的制度下,所有的员工一有机会就开始消极怠工或溜跑,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激情与4年以前的家乐福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中国的成语“物极必反”还真的有点道理,越是想钱的越没有钱,越是想防范越防范不了,违背大自然的规律就是物极必反,真正有效的管理结果还是来自对每一个员工同等的尊重,所有高效率组织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核心就是平等,唯先有平等,才能有分享,然后才有其他。

论公司注册资本制度2

论公司注册资本制度2

论公司注册资本制度2 论公司注册资本制度 计算机 121 倪天骄201210311021 摘要:公司注册资本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作为公司资信判断标尺的注册资本理应反映时代的要求。入世后,特别是05 年新公司法的制定实施,使我国的公司注册资本立法在宏观和微观上均有较大的改变。对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再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公司现阶段理论学习与实 践应用的迫切任务。本文立足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基本理论着重论述了当前我国现有的注册资本制度以及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和设想。关键词;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出资法定资本制最低限额立法经济体制正文; 一、公司注册资本制度规范的历史演变过程 我国是从1983 年就开始了公司法的立法, 但当时,由于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模糊待定, 导致法制建设的长期困惑和分歧, 公司立法亦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直至1992 年小平南方讲话之后, 其立法步伐才得以加快。虽然《公司法》的制定历经十年寒暑, 立法指导思想经历了“治乱”到“治本”的转变, 立法形式也由具体的行政法规的“规范意见”上升到法律, 期间包涵了无数的讨论,汇集了不少人员的智慧, 基本上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对公司法的一般要求,但是严格地说,实际上制定《公司法》的时间还不到一年,由于立法时间过于仓促, 我国立法界和理论界对公司资本制度的最新演变趋势缺乏相应的了解和研究, 结果是:公司资本制度严格恪守资本三原则,将公司资本三原则的功能定位过高,实行最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度,过分相信和信赖资本的债权担保功能, 忽视其他债权人保障机制作用的发挥但债权人的利益却得不到实质上的保护,导致公司的设立门槛过高、成本过大。对此,近年来, 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对我国1993 年制定的《公司法》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讨和反思,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在中国成功的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现行《公司法》有关资本方面的规定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进而阻碍了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进

论企业管理制度的软化制度格式

[内容提要]: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经历了由强制到约束的历程,制度的核心也由对物的管理逐步转化成为对人际关系的关心。然而,随着现代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人自身需求理念的转变,现行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在现代企业中,应该倡导管理制度的软化,适时适度地引入一种“引导”机制,最终实现管理制度与企业发展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软化引导 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生产运作、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的规章准则。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运行制度和管理制度。其中,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基础管理不可替代的工具。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内各项活动行之有效地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新月异以及企业发展壮大,过于陈旧的“硬”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越来越多的制度应逐渐“软”化,符合企业的变革与创新。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和现状 (一)强制制度 麦格雷戈的“X理论”以及泰勒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没有责任心,只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劳动,甚至不愿意工作。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管理者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也只会考虑到以怎样的方法强迫员工进行劳动。所以,在工业经济初期,管理制度是强制性的“硬”要求,严格规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甚至对员工完成某项工作的动作都有要求。这种程序化的管理制度完全没有对员工的关心,只是一味地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员工迫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只能服从这种强制制度。 (二)约束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周围环境的改变,员工渐渐会反抗过于苛刻的制度,争取自己的权利。相应地,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修改的制度,出现了“软化”的趋势。正如“人际关系之父”罗伯特·欧文提出的改善工作条件、制定童工法、缩短工作时间等管理方法,都是前所未见的。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些措施的提出,已经不再把人当作“经济人”,而是一种“社会人”来看待了。此时的管理制度已经开始对人本身有了关心和思考。 现在国内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制度。从员工来看,管理制度就是一只无形的手,约束他们的行为,若有违反便会受到处罚;但另一方面,员工对这种约束制度并不是特别抵触,制度中也有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和对劳动环境的改善。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管理制度对员工的约束不能过紧,否则会如强制制度那样压榨员工,使员工心存不满。此时的管理者不再把人和机器等同,管理制度也不会像机器的使用说明书那样严格教条了。可以说,现在的这种约束制度在管理制度上还是有一定的软化的,但无论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特点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特点 (一)我国《公司法》采用的是大陆法系普遍适用的法定资本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 资本的足额到位,公司资本的充实和维持,抑制公司股东虚假出资、骗取公司登记,减少公司在经营中出现债权纠纷后公司无力承担责任现象的出现。 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严格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公司法》分别在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视其公司主营业务的不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分别为人民币50万元、30万元或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需高于上述规定时,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2、严格的法定资本制。第一,《公司法》规定,公司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规定注册资本,公司注册资本必须由全体股东在公司设立时全部缴足,并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第二,注重公司资本的充实,公司累计转投资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50%;有限责任公司的初始股东对现金以外的出资负保证责任;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以低于股票面额的价格发行股份;除《公司法》规定的特殊情形外,公司不得收购其发行在外的股票;公司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公益金之前,不得向股东分配利润。此外,《公司法》对股东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规定上述出资必须依法评估作价后折合股份。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时其作价金额一般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第三,规定公司不得任意增、减资本;公司增、减资本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在减资时,公司还应编制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向债权人发出通知、公告,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提供担保或要求公司清偿债务,公司增、减资本时必须依法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3、验资制度。《公司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股东全部缴纳了出资后,必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以验资,并出具验资证明。 (二)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对外商投资有限公司资本的规定类似于目前在大多数欧洲国家通行的折中授权资本制,外商投资有限公司实行注册资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管理局的规定,这类公司注册资本的法定最低限额,在确定投资总额的前提下,根据其投资总额的规定比例计算。关于各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转让,公司经营期间注册资本的增减等,外商投资有限公司同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基本相同。但在注册资本缴纳问题上有较大的差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及工商行政管理局规定,中外合资或合作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合营或合作各方在合同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约定缴纳出资的期限:一次缴清或分期缴清。合同约定一次缴清出资的,合营或合作各方应从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6个月缴清各自的出资。合同约定分期缴付出资的,合营或合作各方第一期出资不得低于各自的缴出资额的15%,并且应当在合营企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外资企业,其外国投资者可以于公司设立时一次缴清出资,也可以分期缴付出资,但缴付期限应在《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和外资企业章程中载明,第一期出资不得少于外国投资者认缴出资额的15%,并应在外资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90日内缴清。 鉴于在实践中一些公司注册资本不多,但分期缴纳出资的期限过长,影响经营并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1994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和登记管理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后缴纳期按注册资本数额不同作出了限制:注册资本在50万美元(含50万美元)以下的公司,其注册资本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一年内全部缴齐;注册资本在50万美元以上、100万美元以下(含100万美元)的公司,其注册资本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一年半内全部缴齐;注册资本在100万美元以上、300万美元以下(含300万美元)的公司,其注册资本自营业执照核

家乐福战略分析

家乐福战略分析 一、家乐福的外部环境战略分析 家乐福落户于顺庆区北湖广场,项目建筑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将达到7000多平方米。其中一半面积作办公区、停车场、空调机房和库房. (一)我们用SWOT分析家乐福的 内部条件外部环境 S(+)优势W(-)劣势O(+)机遇T(-)威胁 S: 经营管理全面本土化战略, 人员本土化:决策者能因地制宜的对市场变化做出各种反映。 采购本土化:(1)合理压缩了采购过程成本;(2)降低了采购渠道的管理成本;(3)增加了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力度

操作本土化;店长具有很大的权利,授权充分。不需要进行多层次的信息传递,避免信息失真和延时。 经营模式:高额进场费+赞助费+竭力压低进货价格。符合中国的经济市场环境。中小型企业居多,缺乏与零售业巨头的议价能力。 W: (1)与中央政府关系不佳 (2)由于倾向于单店式的管理模式,使家乐福的在采购和人事管理上的不透明,造成管理品质不佳,一些采购商品品质缺乏监督。最终降低了消费者对家乐福的忠诚度。 (3)与供应商的关系紧张,损害家乐福的形象。 O: (1)中国入世,限制放开。 (2)比任何时候都多的收购中国本土零售业的机会 (3)零售业高级人才的增多。 (4)退出日本市场,集中资源主攻中国。 T: (1)政策环境。

(2)最大的敌人沃尔码 (3)广大中国本土零售业(合作还是竞争?) (二)家乐福南充店对南充零售业业态的影响: 家乐福是世界500强企业是全球第二大零售商。他的成功经验就取决于有完善的供货渠道、优良的服务、大气时尚的卖场、和品种齐全价格低廉的商品。家乐福南充店的开张势必将对南充市的零售业是一次大的冲击;特别是对现有的两家大型专业超市好又多和优马特来说是次严峻的考验。 (三)家乐福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实施以下几大战略: 1,超大规模策略 只有将超市扩大规模,才能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避免顾客因挑选余地窄空手而回。大规模的销售,可以让家乐福从大规模採购中享受优惠的价格折扣,从而降低成本。与其他商店相比,在利用雇员、设施和空间上,家乐福这种巨型超市也更具优势,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家乐福的经营品种规模大繁多。有食品、食品材料、日用杂货等。家乐福的低价格和品类繁多的商品,对顾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从而取得巨大成功。

浅谈公司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浅谈公司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一个公司的发展,如同一个人的生命,不但要有蓬勃的气势,更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身体。来到临河项目部几近一个月时间,在此期间内,通过学习和摸索、交谈等方式,发现公司在某些方面存在很多弊端,甚至在一些关键性的管理问题上,存在着管理上的肓区。 这些肓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发展潜力。如同一个面对朝阳,正准备蒸蒸日上的年轻人,却悲哀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样苦恼。有意识出拳,却力弱而达不到应有的威力。 一个人能否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机遇?或者说,能否把迎面而来的机会稳稳抓牢?决定性因素在于这个人,是否有一颗强而有力的心脏。 那么,作为一家企业,一家寻求发展的企业,是否能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关建在与它是否拥有一颗蓬勃而有力的心脏?决定企业能否拥有一颗蓬勃而有力的心脏的因素,则在于企业是否拥有一套独立而完善的管理制度。 然而,为什么很多已经迈向成功的企业,已经走入正轨的企业,已经拥有完善,甚至完美管理体制的企业,其业绩却偏偏不断下滑呢? 随者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进步,管理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在多元化、多层次的管理中,由于管理分工,造成了各项权力的分离,也造就了众多管理者工作上的分支。很多人为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做了很多方面的努力,可为什么最终的结果,却还

是一团糟呢? 问题在于,他是否正确行使了自己的权力?他是否正确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他是否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又不会给其他部门的管理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这为众多正处于强有力的发展时机,却错失良机,不断衰退甚至解体的企业埋下了祸端。 本位责任制——是所有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管理系统”得以运行的动力机制。而所谓的本位责任制,即本位管理原则,本位管理原则是各项管理的基础。 很多管理者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时候,往往不经意间,就会做出一些“过当”的行为,也就是做一些超出自己权限范围的工作。其出发点是好的,他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使管理更具有条理性。然而,当一个管理者做出这些过当行为的时候,他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一起“混乱事故”的发生。 当多个职能部门,都存在这种“好意”的时候,必将造成权力和职责的混乱,从而造成某个工作领域内的指令不一或者管理空缺。 这时候,就要引出一组意义相反,但效果相同的词组——越位管理和缺位管理。 越位管理是指超越管理权限,而实施的管理行为,越位管理可能会起到即时处理的效果,但是,越位管理可能造成事先设计的管理权限混乱,长此下去,必势衰而难控其为。管理缺位是指没有按规定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责,造成管理缺位,形成管理漏洞。管理越位或缺位,

简述公司的资本制度

简述公司的资本制度 公司的资本是由以股东出资为基础形成的,并归公司所有的货币化的一定金额。这个定义只是从公司资本来源及其作用方面来揭示公司资本的实质,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公司资本的性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即公司、股东及公司债权人之间经济关系,是把各相关利益主体联系起来的物质基础;从法律的角度讲,公司资本反映在法律上就是公司与股东和公司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公司资本是公司对外承担债务的基础,因此公司资本对于公司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基于此,自有限责任产生以来,关于公司资本之立法就成为现代公司立法之重要内容,并在公司法中形成了一些有关公司资本的基本原则(和法理),从而形成不同之资本制度,即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 公司资本制度是指公司资本的形成、维持、退出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是围绕股东的股权投资而关于公司资本形成、运作的一系列概念网、规则群与制度链的配套体系。在范围上,公司资本制度涵盖公司资本及其相关制度,包括资本形成制度、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股东出资形式、股东退股制度、股份回购制度、公司转投资制度等六个方面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安全、公平、自由、效率是公司资本制度所蕴含的价值功能。公司资本制度的设计和安排,都是围绕着安全、公平、自由、效率进行的;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更是安全、公平、自由、效率合力作用的结果。法定资本制以社会为本位,追求安全价值,注重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坚持资本确定、资本维持和资本不变三个原则。授权资本制以个人为本位,追求效率价值,注重提高公司的设立效率,其制定法只对公司资本形成作原则性规定,通过判例所确认的“揭开法人面纱”和“资本充实”等原则,对制度本身在维护债权人利益方面的不足予以弥补。折衷资本制是对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有机结合,力求兼顾安全和效率,既保留了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二者的不足,是一种比前两种资本制度更为科学、更有发展前途的公司资本制度。比较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三种制度模式,可以发现公司资本制度呈现出这样的发展趋势:即公司资本制度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符合,并适应经济全球化下的竞争态势,在观念上应该由安全价值优先向追求效率价值转变,由管制向自治转变,从资本信用向资产信用转变。中国新《公司法》在立法理念和指导思想上,实现了由安全价值优先向追求效率价值的转变,由管制向自治的转变,从资本信用向资产信用的转变。 与旧《公司法》相比,新《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的设计,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贴近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情,是与时代一起跳动的进步的制度。在立法模式上,新《公司法》采用允许分期缴纳的法定资本制,更加适合我国国情。关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新《公司法》仍然保留了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但是做了大幅度的降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有利于社会小额闲散资本的利用。关于股东出资形式,新《公司法》根本改变了对股东出资形式的强制性立法方式,以一个富有弹性的“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标准,赋予股东自治权利,扩大了股东出资的范围,关于股东退股制度,新《公司法》认可了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股东退股制度。关于股份回购制度,新《公司法》在坚持原则禁止例外允许的基础上,增加了允许股份回购的情形,并对回购股份的处分、回购股份的数量限制和财源限制、股份回购的程序控制、回购的本公司股份持有期间的地位等相关问题做了较为细致的规定。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公司法》的颁布和实施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必然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公司资本制度作为一种法律性质的制度安排,它的设计、选择和创新,都是围绕着制度安排的公平、安全、效率等价值目标而展开的。每个国家都应确立正确的商法价值理念,以契合商法的生命,维护商法的生命与活力。效益作为商法的最重要价值,公司资本制度的安排

家乐福定价策略分析

家乐福定价策略分

析 目录 一、企业基本状况分析 (1) 二、各阶段定价策略 (2) 2.1定价目标 (2) 2.2初期的定价目标:维持企业生存 (2) 2.3中期的定价目标:获取适当利润 (2) 三、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分析 (3) 3.1行业竞争者分析 (3) 3.2潜在进入者分析 (3) 3.3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4) 3.4买方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5) 3.5替代品威胁分析 (5) 3.6外部环境分析总结 (5) 四、家乐福的定价策略 (6) 4.1定价方法 (6) 4.2定价策略 (7) 五、家乐福定价策略分析 (8)

5.1先入为主 (8) 5.2攻心为上 (9) 5.3精心挑选 (9) 5.4特价商品 (9) 5.5商品价格灵活多变 (10)

家乐福的定价策略分析 一、企业基本状况分析 家乐福是欧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大型国际连锁零售企业,共有11,000 多家店铺,业务围遍及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集团以三种主要经营业态引领市场:大型超市,超市以及折扣店。此外,家乐福还在一些国家发展了便利店和会员制量贩店。2004年集团税后销售额增至726.68亿欧元,员工总数超过43万人。2005年,家乐福在《财富》杂志编排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2位。在中国,家乐福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外资零售企业中的“第一”,2001年家乐福以27家大卖场创出80多亿元的销售规模,仅次于联华超市。2002年上半年家乐福总利润比去年上升25%,显示出这个企业的勃勃生机。与沃尔玛不同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家乐福就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因此,家乐福1995年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店时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海外经营经验。到目前为止,据联商网编辑统计: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家乐福在中国大陆地区拥有门店236家。因为与中国的零售商相比,家乐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物流体系、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且1995年前我国零售业中最缺乏的业态就是大卖场。大卖场的竞争优势较明显,覆盖围较广,一旦建成,周边的消费者都要被吸引,对方圆5千米的零售店都有较大的冲击,能够在较长的时间保持其竞争力。 在家乐福的商店里,很少见到整数的标价,更多的是诸如2. 73元或5.22元的价格牌。这表明家乐福一直坚持“超低售价”的经营宗旨,最大可能地向消费者提供最低价格的商品。其商品的低价不是通过处理积压商品或质次商品,而是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来实现的。降低成本取决于采购、配送、管理等多方面,家

论企业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论企业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私营企业在生生灭灭,只有少数私营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得以延续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私营企业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对私营企业实施制度创新是其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治理制度创新将构成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环节。 一、私营企业治理的一般理论 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治理起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它是企业制度不断发展的产物。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企业经历了从单业主制到合伙制,再到股份制的发展过程。在单业主时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合二为一的。而随着生产规模和企业交易范围的扩大,两权合一的单业主制度受到扩大投资规模的制约,单业主制企业逐渐让位于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一定程度地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资本“瓶颈”问题,但是其内含的无限责任性质的责任承担形式,又使企业处于了高度风险的状态;另一方面,合伙制企业基本上实行的仍是两权合一的简单经营形式,而企业发展所需的大量资本,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几个合伙人的资本积累和追加,资本“瓶颈”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时,“无限责任”和“两权合一”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以“有限责任”和“两权分离”为根本特征的现代股份制企业形式应运而生。股份企业的最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治理就是源于两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这需要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以使代理人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利益,达到“双赢”的效果。

两权分离是传统意义上企业治理产生的源头。按照这种理论,似乎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企业里,就不应该存在治理的问题。我们知道,资产属于私人所有的私营 企业最大的特征就是两权合一,而在私营企业中,治理问题一直是抑制其成长和可持续 发展的最大“瓶颈”。看来,传统意义上的治理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私营企业的治理问题,为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私营企业的治理理论。笔者认为,现代企业治理源于企业具备 独立的人格。也就是说,企业人格独立是现代企业治理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因为,企 业只有具有独立的人格,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与到生 产经营活动中去,也只有具备独立的人格,企业才能以法人的形式存在,相应地才有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而治理结构正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没有独立人格的市场主体 是没有所有权而言的。企业具备独立人格的重要表现就是责任承担的有限性,即有限责任。有限责任企业的出现,在企业发展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它最大的贡献 在于把企业的独立人格,从投资者或股东的人格中完全分离出来,企业有了自己真正的“名义”,企业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财产,投资者或股东的财产与企业的财产分离开来,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才得以出现。当然,两权分离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引发了治理问题, 如“内部人控制”,但是这只是个表面原因,它是企业独立人格在所有权安排中的一个 表象反映而已,企业的独立人格才是治理问题产生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或者说,两权分 离只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企业所有权安排的一种形式,它本质上也可归结为企业的一种治理结构,不过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治理结构。 这种新的企业独立人格的治理理论,对于私营企业治理问题的解释,是很有说 服力的。对于具有独立人格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无论采用的是两权分离的方式,还是

根据我国公司法论述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

从公司法的角度,浅议我国公司资本制度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概述 公司资本是公司运作的物质基础,是公司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物质保障。而公司资本制度贯穿于公司法整个体系中,起到了核心的引导性作用,暨支撑着公司法律体系,也决定着资本在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在以资本信用为核心的基础上构建本身的法律体系,在资本形成制度中采用了法定资本制度,确定最低资本额、出资形式和资本变化严格限制。这些制度的确立旨在维护社会交易安全和经济秩序。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公司法》颁布的这十多年来,不可否认,它对于稳定我国社会经济秩序,防止投机、欺诈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及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公司资本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我认为只有有以下几点: .1 我国《公司法》实行的是最为严格的法定资本制,但债权人的利益并未得到有效保护 例如 A、资本确定原则,即公司成立时,公司章程中需记载公司资本总额,且需由发起人认足或募足,否则公司不能成立。B资本维持原则,即在公司存续过程中,应保持与其注册资本额相当的财产。为保证公司资本充实, C、资本不变原则,即公司资本一经确立,即不得随意改变,增、减公司资本需要履行严格的法定程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公司资本的任意减少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其实资本不变原则是资本维持原则的延伸和发展,它是从形式上保证公司资本真实。 由上可见我国公司法试图建立一种事先防范机制,以确保公司资本真实和充实。但是公司一旦成立,公司资本投入运营后,公司实际资产就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公司资本难以真实反映公司实有财产状况,故这种事先预防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担当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重任。其实,对于公司资本的三原则,立法者确立此种制度初衷是为了平衡因股东的有限责任和公司人格独立给债权人所带来的利益失衡。但从《公司法》运行的实际来看,债权人利益并未得到切实有效保护,公司设立过程中,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现象仍然很普遍,验资机构提供虚假验资证明大量存在,公司资本制度陷入一个令人窘迫的境地。 此外,我国公司资本制度过分迷信和依赖资本的担保功能,公司资本功能定位过高。事实上,以资本为核心所构筑的整个公司信用体系不可能完全胜任对债权人利益和社会交易安全保护的使命。决定公司信用的不只是公司资本,公司资产对此起作更重要的作用。[15]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这种严格的公司资本制度不利于公司营运,公司开始运作时将随时根据市场行情调整投资计划、增加投入,法定资本制所规定的修改章程、召开股东会、变更登记等烦琐程序无法适应市场的瞬息变化。因此,唾手可得的商机也可能失之东隅。[16]诸多不足导致债权人利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且该制度也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2、我国《公司法》所确立的最低资本限额过高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陆法系公司法一般都有最低资本限额规定。例如我国《公司法》第23条及第78条第2款等相关规定,都能看出最低资本额过高的现象。与大陆法系国家相比,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法大多没有最低限额的规定。美国公司法及部分洲已取消了公司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因为任何关于公司最低资本限额

探析家乐福采购管理模式

探析家乐福采购管理模式 学生姓名: q l t 学号: 1234566 指导教师: w y h 专业: 物流管理 班级:09物流(a)班 二0一一年十二月 摘要 采购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物流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企业生产是否能按时进行,还决定了企业的成本。本文通过探析家乐福入手,分析其采购组织结构、采购模式以及其优劣性,并从其供应商,采购成本,采购模式存在的问题中采取有效措施来改进,如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可以实施战略采购,也可以从供应商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如采用杠杆采购,策略性采购,重要计划的采购等等。 关键词:采购模式;采购流程;供应商; 目录 1.家乐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家乐福的简介 (1) 1.2家乐福经营理念 (1) 2.家乐福的市场环境及采购组织结构分析 (1) 2.1家乐福的市场环境分析 (1) (1) 2. 1. 2微观环境分析 (2) 2.2家乐福采购组织结构分析 (3) 3.家乐福的采购管理模式介绍 (3) 3.1家乐福的采购信息系统概况 (3) 3.2家乐福采购作业流程 (3) 3.3采购技巧 (4) (4) (5)

3.4采购费用 (6) 4. 家乐福采购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8) 4.1家乐福采购模式现状 (8) 4.2家乐福采购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9) (9) (9) 5.家乐福仓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0) 5.1战略采购 (10) 5.2从供应商解决方案 (12) 6.结论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论公司制度

公司是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出资制度则是公司资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资者以其出资的所有权为代价,换取对公司资本的收益权、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和对管理者的选择权等股东权利。出资者一旦出资,其所付出的资本便在公司成立后不能抽回。否则,公司便成了运转的一具空壳。出资者的出资是公司资本形成的基础,公司随后的一切行为都因此而派生。因此,出资者的出资是公司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基础,是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保障,在公司资本制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试图在对各国公司出资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我国公司的出资制度

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完善我国公司出资制度的主要措施。 一、各国公司出资制度的比较研究 (一) 出资制度的立法模式评判 世界各国或各地区关于出资制度的立法模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模式。现就这三种出资制度的立法模式作些简要评析。 1、单一出资制 单一出资制也称为出资不平等主义。即股东的出资额并不要求必须分成均等的份额,股东只能认购一份出资,每一份出资额的数额可以不同,也不要求其为一定金额的整倍数。这种出资制度只适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我国台湾地区即采用这种立法体例。我国台湾地区所谓的“公司法”第102条规定,股东的每一份出资不问多寡,均有一个表决权,但允许公司章程规定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采用的也是这种出资制度。这种制度的优点是,股东出资额的大小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及公司资本的实际需要而定,方便易行。其不足之处在于该种方式在股东表决权的行使及计算上多有不便。 2、复数出资制 复数出资制也称为出资平等主义。即股东的出资数额必须划分成若干均等的份额,股东可以认购一份,也可以认购若干份,但每一份出资的数额都是一样的。这种出资制度既可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也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惟一出资制度。绝大多数国家采取了这种立法模式。如《日本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0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每份出资额必须相同,股东的出资份额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相同……且每股出资金额一律不得低于5万日元。复数出资制有利于股东表决权的行使与计算,股东依其所持出资份数行使表决权。 3、基本出资制 基本出资制是单一出资制和复数出资制的有机结合,也可以称为折中出资制。即每一股东的出资虽不要求分成均等的份额,但股东只能认购一份出资,每一份出资的数额可以不同,但必须是基本出资数额的整倍数。这一立法模式为《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所特有。《德国有·22·限责任公司法》第5条规定,公司设

试述公司资本制度变化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新的公司法中,公司资本制度由法定资本制改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折衷资本制。资本制度的缓和,使公司资本制度架构下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得以平衡的支撑点发生了变化。在缓和的折衷资本制度下,如何平衡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资本制度立法价值取向债权人利益保护 公司资本制度是各国公司法中的重要制度,是公司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公司的设立、营运和破产之全过程。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公司资本制度呈现出缓和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以公司资本制度的立法价值目标为基本点,研究如何构建债权人合法利益的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资本制度立法的价值取向 立法价值取向是立法者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或达到某种社会效果而进行的价值取舍和价值选择。它既反映了立法的目的,也是解释和执行法律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由于公司法的上位法是商法,而商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效益优先、兼顾公平。所以,公司法的性质不可能背离商法的基本价值的指引,公司资本制度也必然要符合效益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基本价值取向。 一个真实运营公司的总资产来自于两部分: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即公司股东原始注入的资金和债权人的资金。由于股东和债权人在有限责任制度下利益风险分配机制的不平衡,造成任何公司资本制模式都无法消除公司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于是,公司资本制度的架构,必须要考虑怎样与公司经营资产不同部分的作用相吻合,与提供不同性质资本的所有人的权利义务和利益风险相对应,使公司资本制度的架构成为平衡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支撑点。所以,公司资本制度模式的选择过程,实际上是不同公司立法理念交锋的过程。 公司资本制度的严格或缓和,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如何实现公司制度平衡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关。一方面在强调公司作为一种营利性组织基本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即获取投资收益、****投资风险、募集经营资金等。同时,在鼓励投资、促进企业发展和公司繁荣的同时,又要兼顾债权人的权益安全,平衡公司参与人之间的潜在冲突。 公司资本制度变化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演变 法定资本制的立法价值取向、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和实践。我国自1993年《公司法》的颁布到2005年的修订,一直实行的是严格的法定资本制。这源于立法之时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极不成熟;市场机制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公司缺乏信用,虚假出资、虚假验资、抽逃出资等行为盛行,严重扰乱经济秩序。而以遵循资本三原则和法定最低资本额为核心的法定资本制的立法理念是通过严格的资本要求,将有限责任风险成本内在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立法的价值目标重在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和交易安全。 然而,公司法自1993年颁布实施以来十多年的司法实践证明,严格的法定资本制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甚至成为了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桎梏。在现实中发生的变异表现为:公司成立时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公司成立后股东抽逃出资;股东不当攫取公司的利益;关联交易使控股股东掏空公司资金等。 总之,由于整个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公司法及其配套的法律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使得在法定资本制模式下,对公司债权人利益和交易安全的保护难以实现。这也是我国公司资本制模式进行重新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 缓和的折衷资本制的立法价值目标及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为了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了鼓励投资,促进企业发展和公司繁荣,

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作者韩巍 院系管理系 专业工商管理 年级2004级 学号07 指导老师涂文明 答辩日期 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一、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 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本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实现的。传统管理对于管理对象的认识和处理基本上是静态分析、个态分析、近态分析,把经济系统基本看成一个封闭系统。而现代管理对于管理对象的认识、处理基本上是动态的、系统的、前瞻的,它把经济系统看成一个复杂的耗散结构。两者的思维空间和运作空间大相径庭。传统管理是“基础结构”,现代管理是“上层建筑”。传统管理并不是现代管理的完全对立物,现代管理也并不完全扬弃传统管理,而是包含了传统管理,提升和完善了传统管理。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适用对象不同。传统管理与技术水平较低、规模程度较小的企业相适应,而现代管理与技术水平较高、规模程度较大的企业相适应。同生产力水平的企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能奏效,它并不绝对取决于是否采用了完全的现代管理或曾经非常有效的传统管理。 二、现代管理制度的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知识的更新和西方工业社会产生的巨大变革,已经使人们越来越渴望用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来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中企业管理体制、结构、经营方式等各种新问题。这种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向应是:应变、求实、进取、创新、攀高。面对这些,谙熟于中国传统的儒家管理思想显得步履艰难,它其中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科学中的障碍,革除它们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 现代企业制度是对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个突破, 它以区别于传统经济体制而显现出新的特征: 第一,现代企业制度是三权并存。三权,即投资者所有权、法人财产权、企业经营权。投资者所有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要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市场主体,必须对自身的商品、自身的财产具有独立的所有权、企业享有法人所有权,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独立从事法律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要摆脱出资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 第二,竞争规律贯穿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内部主要是争夺企业的控制权、决策权和经营权。 第三,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追求利润是现代企业共同的特点。

家乐福价格策略

家乐福价格策略 运营管理本部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价格因素对顾客选购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就目前消费市场及水平来看,价格仍是影响顾客选购的最主要因素。对一项对超市的调查显示,人们最喜欢去超市的原因,价格便宜排在第一位,占65%,最不喜欢去的超市的原因是价格高排在第一,占63%。家乐福作为一家全球性的零售企业,其价格的制定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目的性。这首先表现在其定价目标上。 家乐福的经营理念是以低廉的价格、卓越的顾客服务和舒适的购物环境,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消费品。家乐福对顾客的承诺是在价格、商品种类、质量、服务及便利性等各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不同时期的定价 (一)开业初期的定价目标:维持企业生存 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了在进入市场前期顺利营运以及快速进入轨道,家乐福采用了低价策略,即其商品价格普遍低于正常价格10-20%。通过低价策略,家乐福打开了市场,吸引了相当部分的顾客。 (二)中期的定价目标:获取适当利润 家乐福进入某一区域或商圈后,已经取得了相当的市场分额。这时候,定价策略从当初的维持企业生存到获取利润转移,家乐福的商品逐渐悄悄地提高售价。由于家乐福的顾客已经习惯了家乐福的购物环境和服务质量,所以商品的涨价对他们的消费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到家乐福购物的顾客中,有60%的人是因为这里的商品品种齐全。家乐福的商品从家电、汽配到油盐、针线,还有农贸市场上的蔬菜、水果、鲜肉、活鱼,共计2万多种商品,提供给顾客足够大的选择空间,并帮助顾客培养了在家乐福消费的习惯,从而也支持了其目标定价策略的实现。 三、定价方法 目前家乐福所采用的定价方法主要是成本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 以产品的成本为中心,制定对企业最有利的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 主要是成本加成定价法,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定价方法,即在产品单位成本的基础上,加上预期利润作为产品的销售价格。售价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就是利润。由于利润的多少是有一定比例的,这种比例就是人们俗称的“几成”,因此这种方法就成为成本加成定价法。

论公司的资本制度

论公司的资本制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商法中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以此来衡量现今主要三种公司资本制度的利弊。并对我国新《公司法》中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的创新和制度改进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和作用。最后提出各国在公司资本制度安排上应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大的价值向导下,结合本国主客观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应本国的制度,以发挥其公司资本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最大作用。 关键词:价值理念、法定资本制度、授权资本制度、折衷资本制度、新《公司法》 一、公司资本制度 公司的资本是由以股东出资为基础形成的,并归公司所有的货币化的一定金额。这个定义只是从公司资本来源及其作用方面来揭示公司资本的实质,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公司资本的性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即公司、股东及公司债权人之间经济关系,是把各相关利益主体联系起来的物质基础;从法律的角度讲,公司资本反映在法律上就是公司与股东和公司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公司资本是公司对外承担债务的基础,因此公司资本对于公司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基于此,自有限责任产生以来,关于公司资本之立法就成为现代公司立法之重要内容,并在公司法中形成了一些有关公司资本的基本原则(和法理),从而形成不同之资本制度,即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 二、价值理念 公司资本制度从商法的视界探究,其实质是一种法律性质的产权制度安排。公司资本制度的设计、选择、创新及其演进,在商法的视界中无不是围绕着商法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展开。商法所讲的效益优先,主要强调个人利益至上,而不是社会利益或公共利益至上。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或重合性,但是社会利益毕竟不能代替个人利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明确指出:“认为阶级地位决定和驱使人们的行动就等于说人们的行动都是为了公共利益是不准确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既是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同时又是为

公司资本制度的特点及成因

公司资本制度的特点及成因 核心内容:自有限责任制度产生以来,有关资本的规定在公司法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它贯彻于公司资本立法的始终,形成不同的资本制度。在本文中,法律快车的小编将为您介绍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特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公司资本制度概述 法定资本制曾被大陆法系国家公司法普遍采用,直到20世纪上半叶,资本确定、资本维持及资本不变三个原则依然在这些国家公司法中被严格贯彻;与此不同,普通法系国家公司法则实行授权资本制。由于上述两种制度各自的利弊,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在一些国家出现了融合。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在其公司法的修改完善中,不同程度地吸收授权资本制,形成了折中授权资本制。 与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相比较,我国《公司法》对公司资本的规定具有两方面的特点:首先,在总体上不采用授权资本制或折衷授权资本制,而是从保证公司资本的真实可靠、防止公司设立中的欺诈和投机、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出发,在借鉴大陆法系国家法定资本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资本制度。体现在:实行严格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严格贯彻资本确定、资本维持以及资本不变三原则;并实行验资制度。其次,我国采用公司形式的外商投资企业,其注册资本缴纳制度与《公司法》的规定有较大差异。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但注册资本可以分期缴纳,同时,对公司成立时第一期出资以及最后一期出资,法律对其数额及缴纳期限均有严格限制。 二、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 形成我国如此独特的公司资本制度的原因何在?从公司法理论研究的角度看,确立有限责任制及公司的独立法律地位,通过对公司行为的规范及对股东与公司之间关系的调整,确立并保护股东合法权益、保护第三人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是公司法的精神。各国建立和完善公司制度的最终目的不是别的,仅仅是为了使公司更好地成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工具。不同国家的公司法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一般都从本国实际出发,以期达到公司制度的科学和实用。 三、公司制度滥用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的特殊规定,主要缘于国内目前特定的经济及法律环境,以及现实中存在的公司制度滥用现象。 首先,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尽管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但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创建阶段。由于宏观改革在某些方面的相对滞后,阻碍了国家对经济的间接调控和管理模式的形成,市场经济在总体上处于不成熟阶段,市场规则不够健全,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其次,我国《公司法》实施至今不过短短5年,不仅一些与《公司法》配套的重要法律制度尚未健全和实施(例如破产法、社会保障法、国有资产法等),同时,《公司法》自身也存在疏漏及缺陷,需要加以完善。在上述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导致公司在某些情况下被滥用,成为一些人追求不法利益的工具。在如此社会经济条件下实行公司制,在交易安全方面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必然成为非常重要和突出的问题。再次,以市场为依托、有股权与公司法人权利相互独立与制约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以分权和制衡为特征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由于在财产运用过程中处于不同环节的权利主体之间,以分权和制衡为原则建立起了相应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公司制可以实现财产运用的最佳效益。从这个角度讲,公司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工具。公司制的实施能否成功,事关经济改革的成败。但是,在股份制试点之初,由于没有建立严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