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文献综述

江苏省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文献综述

江苏省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文献综述
江苏省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文献综述

江苏省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在有关纺织品服装行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外学者提出了他们的看法。

20世纪上半叶,凯恩斯主义盛行,掀开了宏观经济学的历史篇章,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和国家应对经济实行干预的观点。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哈伯特、劳森、梅茨勒等人将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提出了国际收支调节的乘数分析法。其结论是一个国家通过贸易顺差所获得的收益与贸易顺差量成正比,与对外贸易乘数成正比。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创立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用以解释二战后经济增长迅速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特点。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默里·肯普在其1964年出版的《国际贸易纯理论》一书中构建了“肯普模型”以证明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此时出现的新贸易理论还有不完全竞争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说明了资源禀赋和技术相似的国家间以及行业内贸易急剧上升等新国际贸易现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马克斯·科登则将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从供给的角度剖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关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理论被称为“供给启动”论,该理论特别强调对外贸易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影响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 and Svenson,2006)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以研究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即使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技术的差异也会引起同行业产品之间的贸易。“技术外溢”、“干中学”以及“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理论是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来分析其作为生产和贸易发展的结果对贸易模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代表人物克鲁格曼和卢卡斯。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以亚当.斯密创立的绝对成本学说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后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得到蓬勃发展。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于1998年提出技术差距理论,保罗.克鲁格曼解释了产业内贸易分工现象,同时也提出了垄断竞争模型等新理论。而后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

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纺织服装出口行业通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在总量上挤身世界前列。特别是2010全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346.34亿美元,比2009长17.90%,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47%。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1175.35亿美元,比2009增长20.69%,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5.42%,创造历史最高记录。江苏作为我国服装出口的重要基地,其服装行业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江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所带来的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其在为服装出口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挑战。如何利用好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江苏的纺织服装出口行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对于江苏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江苏纺织工业在中国纺织工业及江苏省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保持着全国同行业的领先地位,也是江苏的传统优势产业。2011省纺织工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国纺织工业的24.06%和24。4%,分列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另据海关统计,2011纺织服装出口总额9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48%,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8.2%。

马飞在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与板块的影响》一文中提到:由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依存度高达 53%,企业大多处于净出口状态,本币升值使得出口产品价格的竞争力趋弱,纺织行业成为预期受到升值较大负面影响的行业之一。根据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出口状况,可以把主要的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净出口、净进口和内销企业,其负面影响程度依次下降。但该负面影响可通过议价能力得以抵消,企业议价能力越强,可抵消程度越高,而行业(企业)的议价能力是由国际比较优势的强弱所决定的。

蔡佳恒(2010年)2009年,江苏对外经济贸易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外贸进出口和实际到帐外资双双突破500亿美元的业绩,圆满完成预期计划目标。对外贸易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全省外贸进出口额完成5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出口288.7亿美元,增长12.1%,进口224.8亿美元,增长13.1%,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出口增幅 5.3个百分点,出口规模保持全国第二位,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0.9%。

张喜庆(2009)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对外经贸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八五”期间,江苏外贸出口翻了两番,出口年增长率达35.4%,在全国排名跃居第三。但随着外贸出口中交叉经营的范围不断扩大,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不断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日益趋紧,外贸领域遇到了新的困难与挑战。

在贸易理论的验证方面,丁剑平(2008)利用马斯克兹的模型来测算中国净出口中各种劳动力的含量。在贸易均衡方面,陈炳才(2010)指出政策因素包括汇率、出口退税对出口的刺激已经到头,要保持出口对国民经济的良性促进作用,必须考虑改善贸易结构、国际收支结构和产品出口结构。在外商投资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方面,陈铭(2009)通过构造代数方程,从微观的角度,根据企业的理性决策,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替代进行了分析。许和连、赖明勇(2008)用协整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出口总额、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出口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

总的来说,各位学者针对影响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力众因素的某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上述观点和理论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使笔者对江苏纺织服装行业的总体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