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报告2

实验报告2

实验报告2
实验报告2

北京林业大学

09学年—10学年第2学期编译原理实验报告书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算机07-4 姓名:周立伟学号: 070824408 实验地点:计算中心B2 任课教师:李冬梅

实验题目:实验二语法分析

实验环境: Paser Generator ,Visual C++ 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具体的YACC程序和有关的语法分析程序,掌握YACC源程序的基本组

成,掌握语法分析程序的设计思想,加深对语法分析程序的理解。

实验内容:

1.借助自动生成工具LEX和YACC完成以下实验内容

阅读并运行所给程序:词法.l、语法.y,以理解LEX和YACC的使用和二者之间的通

信机制。(分别编译后生成:词法.c、语法.c,将两个文件在VC下创建到一个project下运

行即可)

下面是程序运行后的输入和输出结果示例,其中输入“cat eat mouse”后,输出

“Sentence is valid”,表示可以识别此类语句,而输入“I love you”后,输出“syntax

error”,表示不可识别这类语句。

修改源程序(词法.l、语法.y),使得修改后的程序能够识别类似下列语法结构的语

句:

I love you.

I like apples and pears.

I wish you success.

We study compiler hard.

We study compiler hard in school.

也可以自己定义更多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句子。

2.在实验1词法分析的基础上,编写程序完成以下其中一个题目

(1)构造下面算术表达式文法的递归下降语法分析程序

<表达式>∷=[+|-] <项>{(+|-) <项>}

<项>∷=<因子>{(*|/) <因子>}

<因子>∷= id|num| ‘(‘<表达式>‘)’

输入:一个算术表达式

输出:该算术表达式是否合法

(2) 构造文法的LL(1)分析表

输入:一个文法

输出:该文法的全部FIRST集、FOLLOW集和LL(1)分析表

(3) 构造文法的算符优先分析表

输入:一个文法

输出:文法的全部FIRSTVT集、LASTVT集和算符优先分析表

(4)构造文法的LR(0)分析表

输入:一个文法

输出:文法的LR(0)分析表

选做:

1.将上述任务2中的(2)或(3)或(4)的程序进一步完善实现一种语法分析器,即

输入:一个文法和一个句子

输出:该句子是否满足该文法

2.实现窗体版的输入输出界面

实现方法、实验结果及结论分析等:

一、Lex和Yacc程序

首先对老师给的程序进行修改,然后使用Parser Generator进行编译,在VC++中运行程序,得到正确结果:

首先输入自定义的单词:

verb study love eat wish success play

noun cat mouse compiler football school

pron I you we ZLW Beijing You We

adj beautiful

adv hard

prep in on at

conj and or

测试(正确的语法):

I love you.

you love beautiful cat.

ZLW study hard.

I wish you success.

you and I study compiler.

We play football at school.

测试(错误的语法):

i love you.

I.

I you love.

二、递归下降语法分析程序(C++)(一)实现方法

1. 自定义函数的名称及其功能说明

void e():实现文法E->TE'

void e1():实现文法E'->+TE'|ε

void t():实现文法T->FT'

void t1():实现文法T'->*FT'|ε

void f():实现文法F->(E)|I

void main():主函数,程序调用函数e()开始执行,

2. 函数的调用关系图

(二)实验结果

运行程序,输入算式表达式,以#结束,程序会判定输出表达式是否合法:

(三)结论分析

1. 问题与解决方法

(1)对于Lex和Yacc程序不明白其原理,只是简单的仿照老师所给程序的代码加了几个语法的判定。

(2)对语法分析程序的原理不是很理解,不知道各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首先看老师的课件,后和同学一起研究如何实现语法分析。

2. 收获和体会

(1)通过此次实验,让我了解到如何设计、编写并调试语法分析部分的相关程序,并加深对语法分析原理的理解;熟悉了构造语法分析程序的手工方式的相关原理,使用某种高级语言(例如C++语言)直接编写此法分析程序。

(2)通过本次实验,也让我重新熟悉了C++语言的相关内容,通过动手调试程序加深了对C++语言知识的深化和用途的理解。

3. 尚存在的问题

(1)对于Lex和Yacc程序还不是很理解,是修改老师的程序,还需进一步学习理解。

(2)手动编写的语法分析程序虽然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但功能实现的不是很多,只能分析很简单的算数表达式,健壮性方面也有待加强。

数据库实验2实验报告 2

数据库第二次试验报告 PB10011020 刘思轶实验内容 本实验有两个可选题目,旅游出行和药品免疫库。本程序即为旅游出行的一个实现。 实验原题摘要如下 数据关系模式: 航班FLIGHTS( String flightNum, int price, int numSeats, int numAvail, String FromCity, StringArivCity); 宾馆房间HOTELS( String location, int price, int numRooms, int numAvail);出租车CARS( String location, int price, int numCars, int numAvail);客户CUSTOMERS( String custName); 预订情况RESERVATIONS( String resvKey, String custName, int resvType) 系统基本功能: 1.航班,出租车,宾馆房间和客户基础数据的入库,更新(表中的属性也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添加)。 2.预定航班,出租车,宾馆房间。 3.查询航班,出租车,宾馆房间,客户和预订信息。 4.查询某个客户的旅行线路。 5.检查预定线路的完整性。 6.其他任意你愿意加上的功能。 程序功能 本系统由旅行服务提供商运营,发布在支持PHP + MySQL 的服务器上。 系统默认有三个角色,游客、用户和管理员。它们的权限如下 1、游客 查询当前航班、旅馆和出租车的预订情况; 2、注册用户 游客的所用权限; 查询当前预订; 预订航班、旅馆和出租车; 退订航班、旅馆和出租车。 打印旅行路线 检查预定路线的完整性。 检查航班的完备性 3、管理员 注册用户的所用权限

小学自然实验报告样板.doc

小学自然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意在从宏观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自然学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它与人的认识过程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适用于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实验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培养与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我校的教研组推出的四环节实验课教学模式,以其较完美的操作性、开放性、优效性和灵活性形成了自然实验课的基本框架,较好地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现就模式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几点体会。 一、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一)提出问题阶段 提出问题阶段是当研究一个问题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并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阶段。教师可结合要研究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提问,让学生在观察和思维中发现问题。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先进行演示实验,在铁架台上放一平底烧瓶,瓶中装满水,用酒精灯加热,水还没烧开,瓶中的水就往外溢。教师接着问大家,你们看了这个现象有什么想法?学生一下子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水加热后往上溢呢?”

“水难道会变多吗?” 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应千方百计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如:做游戏、讲故事、变魔术、猜谜语、出示挂图、运用幻灯等。引起学生要研究问题的兴趣,提出自己的想法。 (二)作出假设阶段 学生提出了问题,但在还没有学习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问题作出假设的回答。教师再从学生假设中引导学生逐渐进入要研究的问题中去。 例如,《水蒸气的凝结》,教师将还在冒白气的温水杯加盖,过一会儿再揭开盖,请同学们看盖上的水珠,水蒸气碰到什么样的物体在上面结成水珠呢?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发表不同意见。有的同学说:“水蒸气遇到热的物体结成水珠。”有的说:“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结成水珠。”教师接着说:“那么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这样就逐渐地把学生引入要研究的课题。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的经验,通过演绎、归纳、推理而提出的假设,不少带有猜测的性质。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作出假设,不应压抑学生的思维,不管是对是错,都不要忙于作出评价。 (三)设计实验阶段

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 题目:根据数值积分计算方法计 算山东省面积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机械工程17-1班

2019年4月15日

一、问题背景与提出 图1是从百度地图中截取的山东省地图,试根据前面数值积分计 算方法,计算山东省面积。 图 1 二、实验目的 1、 学会运用matlab 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应用问题。 2、 学会运用matlab 建立数学模型。 3、 学会运用一些常见的数值积分计算方法结算实际问题,并 了解其实际意义,建立积分模型。 三、实验原理与数学模型 将积分区间 [a , b] n 等分,每个区间宽度均为h = (b - a) / n , h 称 为积分步长。记 a = x 0 < x 1 < … < x k … < x n = b , 在小区间上用小矩形面积近似小曲边梯形的面积,若分别取左端点和右端点的函数值为小矩形的高,则分别得到两个曲边梯形的面积的近似公式: Ln = h ∑f (x k )n=1k=0 , h = b?a ?

R n =?∑f (x k )n k=1 , h = b?a ? 如果将二者求平均值,则每个小区间上的小矩形变为小梯形,整 个区间上的值变为: Tn =?∑f (X k )n=1 k=1+?2[f (x 0)+f (x n )] 将山东省边界上的点反映在坐标化,运用梯形公式积分计算得山 东省的面积。 四、实验内容(要点) 1、将山东省的地图区域在matlab 中画出 。 2、在坐标系上运用积分方法将所求区域的面积求出。 3、通过比例尺将山东省的实际面积求出。 五、实验过程记录(含基本步骤、主要程序清单及异常情况记录等) 1、 在百度地图中标识出山东省的区域范围,标明对应的比例: 图 2 2、 取出所截取图片中山东的边界的坐标,即将边界坐标化: (1) 运用imread 函数和imshow 函数导入山东省的区域 图片。

WORD实验报告

word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2.掌握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 3.掌握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 4.熟悉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 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word的基本操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2.word的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3.word的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4. 通过word进行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 1.word的基本操作:①启动word软件 (1) 启动“开始”菜单中的microsoft word程序 (2) 双击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中的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office11\winword.exe程序 (3) 双击word 文档文件(*.doc) (4) 双击桌面上的word图标 (5)开始-运行-输入“winword”②认识word2003窗口(1)标题栏位于屏幕最顶端的是标题栏,由控制菜单图标、文件名、最小化按钮、最大化(还原)按钮、关闭按钮组成。(2)菜单栏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下面。使用菜单栏可以执行word的许多命令。菜单栏共有九个菜单: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帮助。当鼠标指针移到菜单标题上时,菜单标题就会凸起,单击后弹出下拉菜单。在下拉菜单中移动鼠标指针时,被选中的菜单项就会高亮显示,再单击,就会执行该菜单所代表的命令。如“文件”—“打开”,就会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3)工具栏 标题栏下面的是工具栏,使用它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工作。通常情况下,word会显示【常用】和【格式】两个工具栏。 “常用”工具栏:新建、打开、复制、粘贴、打印、撤消、恢复等“格式”工具栏:字体、字号、下划线、边框、对齐方式等 如果想了解工具栏上按钮的简单功能,只需将鼠标指针移到该按钮上,过一会儿旁边会出现一个小框,显示出按钮的名称或功能。 word窗口中可以有许多工具栏,可以根据需要在“视图”—“工具栏”中增加或减少工具栏。每一个工 具栏都可以用鼠标拖动到屏幕的任意位置,所以又称为浮动工具栏。工具栏内图标按钮体现了“菜单栏”中的一些主要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进行相应操作。如我要打开一个文件,除了可以使用菜单栏外,还可以使用工具栏上的按钮。 (4)编辑窗口 再往下的空白区域就是word的编辑窗口,输入的文字就显示在这里。文档中闪烁的竖线称为光标,代表文字的当前输入位置。(5)标尺 在编辑窗口的上面和左面有一个标尺,分别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用来查看正文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图片、文本框、表格的宽度,还可以用来排版正文。( 6)滚动条在编辑窗口的右面和下面有滚动条,分别为垂直滚动条和水平滚动条,用来滚动文档,显示在屏幕中看不到的内容。可以单击滚动条中的按钮或者拖动滚动框来浏览文档。(7)显示方式按钮

实验二实验报告

PAM和PCM编译码器系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了解PAM信号形成的过程;验证抽样定理;了解混叠效应形成的原因; 2.验证PCM编译码原理;熟悉PCM抽样时钟、编码数据和输入/输出时钟之间的关系;了 解PCM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PAM编译码器系统 1.1自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 (1)准备工作; (2)PAM脉冲抽样序列观察; (3)PAM脉冲抽样序列重建信号观测。 1.2平顶抽样脉冲序列测量 (1)准备工作; (2)PAM平顶抽样序列观察; (3)平顶抽样重建信号观测。 1.3信号混叠观测 (1)准备工作 (2)用示波器观测重建信号输出的波形。 2.PCM编译码器系统 2.1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 (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的观察; (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 2.2用示波器同时观察抽样时钟信号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 同步,分析掌握PCM编码输数据和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 2.3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定性观测解码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质量,电平, 延时。 2.4PCM频率响应测量:调整测试信号频率,定性观察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电平,观测 输出信号电平相对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相对关系; 2.5PCM动态范围测量:将测试信号频率固定在1000Hz,改变测试信号电平,定性观测解 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的质量。 三、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PAM编译码器系统 (1)观察得到的抽样脉冲序列和正弦波输入信号如下所示:

上图中上方波形为输入的正弦波信号,下方为得到的抽样脉冲序列,可见抽样序列和正弦波信号基本同步。 (2)观测得到的重建信号和正弦波输入信号如下所示: 如上图所示,得到的重建信号也为正弦波,波形并没有失真。 (3)平顶抽样的脉冲序列如下所示: 上图中上方的波形为输入的正弦波信号,下方为PAM平顶抽样序列。 (4)平顶抽样的重建信号波形: 可见正弦波经过平顶抽样,最终重建的信号仍为正弦波。 (5)观察产生混叠时的重建信号的输出波形 在实验时将输入的正弦波频率调至7.5KHz,通过示波器观察得到的输入正弦波波形和输出的重建信号如下所示: 由于实验时采用的抽样频率为8KHz,所以当输入的信号频率为7.5KHz时已经不满足抽样定理的要求了,所以会产生混叠误差,导致了输出的重建波形如上图所示,不再是正弦波了。 从测量结果可以得出如下规律:随着输入正弦波信号的频率逐渐升高,输出重建波形的幅值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在实验电路中加入了抗混滤波器,该滤波器随着频率的升高会使处理的信号的衰减逐渐变大,所以如试验结果所示,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升高,输出信号的幅值在逐渐变小。 (7) 在不采用抗混滤波器时输入与输出波形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MATLAB实验报告实验二

实验二 MATLAB矩阵及其运算 学号:3121003104 姓名:刘艳琳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班日期:2014.9.2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数据对象的特点以及数据的运算规则。 2、掌握Matlab中建立矩阵的方法以及矩阵处理的方法。 3、掌握Matlab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PC_Windows 7旗舰版、MATLAB 7.10 三实验内容 4、1. (1)新建一个.m文件,验证书本第15页例2-1; (2)用命令方式查看和保存代码中的所有变量;

(3)用命令方式删除所有变量; (4)用命令方式载入变量z。 2. 将x=[4/3 1.2345e-6]在以下格式符下输出:短格式、短格式e方式、长格式、长格式e方式、银行格式、十六进制格式、+格式。 短格式 短格式e 长格式

长格式e方式 银行格式 十六进制格式 3.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1)w=sqrt(2)*(1+0.34245*10^(-6)) (2)x=(2*pi*a+(b+c)/(pi+a*b*c)-exp(2))/(tan(b+c)+a) a=3.5;b=5;c=-9.8; (3)y=2*pi*a^2*((1-pi/4)*b-(0.8333-pi/4)*a) a=3.32;b=-7.9; (4)z=0.5*exp(2*t)*log(t+sqrt(1+t*t)) t=[2,1-3i;5,-0.65];

4. 已知A=[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对其进行如下操作:(1)输出A在[ 7, 10]范围内的全部元素; (2)取出A的第2,4行和第1,3,5列; (3)对矩阵A变换成向量B,B=[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删除A的第2,3,4行元素; (1) (2)

科技实验报告.doc

科技实验报告 一、定义与作用 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书面报告。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写作要求 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一般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主要内容有: 1.实验名称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 “×××的测定。” 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 4.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

步骤。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5.数据记录和计算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 6.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 7.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 有的实验报告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使用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 三、撰写时应注意事项 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求实性。在撰写过程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观察不细致,没有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在实验时,由于观察不细致,不认真,没有及时记录,结果不能准确地写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故在记录中,一定要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能弄虚作假。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现象而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等做法,都是不允许的。 2.说明不准确,或层次不清晰。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沉淀物,但没有准确他说明是“晶体沉淀”,还是“无定形沉淀”。说明步骤,有的说明没有按照操作顺序分条列出,结果出现层次不清晰。凌乱等问题。

西安交大数字图像处理第二次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第二次作业

摘要 本次报告主要记录第二次作业中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本次作业以Matlab 2013为平台,结合matlab函数编程实现对lena.bmp,elain1.bmp图像文件的相关处理:1.分别得到了lena.bmp 512*512图像灰度级逐级递减8-1显示,2.计算得到lena.bmp图像的均值和方差,3.通过近邻、双线性和双三次插值法将lena.bmp zoom到2048*2048,4. 把lena和elain 图像分别进行水平shear(参数可设置为1.5,或者自行选择)和旋转30度,并采用用近邻、双线性和双三次插值法zoom到2048*2048。以上任务完成后均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1.把lena 512*512图像灰度级逐级递减8-1显示 (1)实验原理: 给定的lena.bmp是一幅8位灰阶的图像,即有256个灰度色。则K位灰阶图像中某像素的灰度值k(x,y)(以阶色为基准)与原图同像素的灰度值v(x,y)(以256阶色为基准)的对应关系为: 式中floor函数为向下取整操作。取一确定k值,对原图进行上式运算即得降阶后的k位灰阶图像矩阵。 (2)实验方法 首先通过imread()函数读入lena.bmp得到图像的灰度矩阵I,上式对I矩阵进行灰度降阶运算,最后利用imshow()函数输出显示图像。对应源程序为img1.m。 (3)处理结果 8灰度级

7灰度级 6灰度级 5灰度级

4灰度级 3灰度级 2灰度级

1灰度级 (4)结果讨论: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灰度级下降到5之前,肉眼几乎感觉不出降阶后图像发生的变化。但从灰度级4开始,肉眼明显能感觉到图像有稍许的不连续,在灰度缓变区常会出现一些几乎看不出来的非常细的山脊状结构。随着灰度阶数的继续下降,图像开始出现大片的伪轮廓,灰度级数越低,越不能将图像的细节刻画出来,最终的极端情况是退化为只有黑白两色的二值化图像。由此可以得出,图像采样的灰度阶数越高,灰度围越大,细节越丰富,肉眼看去更接近实际情况。 2.计算lena图像的均值方差 (1)实验原理 对分辨率为M*N的灰度图像,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2)实验方法 首先通过imread()函数读入图像文件到灰度矩阵I中,然后利用 mean2函数和std2函数计算灰度矩阵(即图像)的均值和标准差,再由标准差平方得到方差。对应源程序:img1.m (3)处理结果 均值me =99.0512,标准差st =52.8776,方差sf =2.7960e+03。 (4)结果分析 图像的均值可反应图像整体的明暗程度,而方差可以反应图像整体的对比度情况,方差越大,图像的对比度越大,可以显示的细节就越多。 3.把lena图像用近邻、双线性和双三次插值法zoom到2048*2048; (1)实验原理 图像插值就是利用已知邻近像素点的灰度值来产生未知像素点的灰度值,以便由原始图

数学实验报告02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日期: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名 称 使用MATALB 对矩阵的拼接和输出幻方矩阵 问题背景与实验目的: 1.练习在MATLAB 中输入各种不同的矩阵;2。练习使用MATLAB 对矩阵进行拼接。 实验内容: 1.设有分块矩阵 , 其中E,R,O,S 分别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阵和对角 矩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 2.用命令magic (n )生成幻方矩阵,通过计算研究它的性质,如行和、列和、两条对角线等(可以用命令fliplr ,flipud ,其用法可以查阅MATLAB 帮助系统) 实验原理: MATLAB 对矩阵可以进行拼接,可以生成幻方矩阵。 实验过程记录(含:基本步骤、主要程序清单及异常情况记录等): 1. E=ones(3,3); R=rand(3,2); O=zeros(2,3); S=eye(2,2); A=[E R;O S]; c=[R+R*S]; e=S.^2 d=[E c;O e]; f=A.^2; 2. H=magic(3) 实验结果报告:运行MATLAB 结果: >> E=ones(3,3) 33322322E A R O S ??????=????22 E R R S O A S +???=??????

E = 1 1 1 1 1 1 1 1 1 >> R=rand(3,2) R = 0.9501 0.4860 0.2311 0.8913 0.6068 0.7621 >> O=zeros(2,3) O = 0 0 0 0 0 0 >> S=eye(2,2) S = 1 0 0 1 >> A=[E R;O S] A = 1.0000 1.0000 1.0000 0.9501 0.4860 1.0000 1.0000 1.0000 0.2311 0.8913 1.0000 1.0000 1.0000 0.6068 0.7621 0 0 0 1.0000 0 0 0 0 0 1.0000 >> c=[R+R*S] c = 1.9003 0.9720 0.4623 1.7826 1.2137 1.5242 >> e=S.^2 e = 1 0 0 1

模式识别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模式分类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姓名:XXXXXX 学号:00000000 班级:电信11 时间:2014-04-1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支持向量机(SVM)的原理、核函数类型选择以及核参数选择原则等; 二、实验内容 2.准备好数据,首先要把数据转换成Libsvm软件包要求的数据格式为: label index1:value1 index2:value2 ... 其中对于分类来说label为类标识,指定数据的种类;对于回归来说label为目标值。(我主要要用到回归) Index是从1开始的自然数,value是每一维的特征值。 该过程可以自己使用excel或者编写程序来完成,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FormatDataLibsvm.xls来完成。FormatDataLibsvm.xls使用说明: 先将数据按照下列格式存放(注意label放最后面): value1 value2 label value1 value2 label 然后将以上数据粘贴到FormatDataLibsvm.xls中的最左上角单元格,接着工具->宏执行行FormatDataToLibsvm宏。就可以得到libsvm要求的数据格式。将该数据存放到文本文件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3.对数据进行归一化。 该过程要用到libsvm软件包中的svm-scale.exe Svm-scale用法: 用法:svmscale [-l lower] [-u upper] [-y y_lower y_upper] [-s save_filename] [-r restore_filename] filename (缺省值:lower = -1,upper = 1,没有对y进行缩放)其中,-l:数据下限标记;lower:缩放后数据下限;-u:数据上限标记;upper:缩放后数据上限;-y:是否对目标值同时进行缩放;y_lower为下限值,y_upper为上限值;(回归需要对目标进行缩放,因此该参数可以设定为–y -1 1 )-s sav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的规则保存为文件save_filename;-r restor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规则文件restore_filename载入后按此缩放;filename:待缩放的数据文件(要求满足前面所述的格式)。缩放规则文件可以用文本浏览器打开,看到其格式为: y lower upper min max x lower upper index1 min1 max1 index2 min2 max2 其中的lower 与upper 与使用时所设置的lower 与upper 含义相同;index 表示特征序号;min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小值;max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大值。数据集的缩放结果在此情况下通过DOS窗口输出,当然也可以通过DOS的文件重定向符号“>”将结果另存为指定的文件。该文件中的参数可用于最后面对目标值的反归一化。反归一化的公式为: (Value-lower)*(max-min)/(upper - lower)+lower 其中value为归一化后的值,其他参数与前面介绍的相同。 建议将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放在同一个文本文件中一起归一化,然后再将归一化结果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4.训练数据,生成模型。 用法:svmtrain [options] training_set_file [model_file] 其中,options(操作参数):可用的选项即表示的涵义如下所示-s svm类型:设置SVM 类型,默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2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代码6013749 实验时间2013 年12 月15 日 指导单位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年级 学号专业 成绩 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 6A-417 实验二通用寄存器单元实验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学时8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1.了解通用寄存器的组成和硬件电路; 2 .利用通用寄存器实现数据的置数、左移、右移等功能 要求: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项目,实现通用寄存器移位操作。了解通用寄存器的工作原理运用。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CPT实验机,连线

实验原理及内容 1.实验原理 <1>通用寄存器单元的工作原理: 通用寄存器的核心部件为2片GAL,它具有锁存、左移、右移、保存等功能。各个功能都由X1、X2信号和工作脉冲RACK来决定。当置ERA=0、X0=1、X1=1,RACK有上升沿时,把总线上的数据打入通用寄存器。可通过设置X1、X0来指定通用寄存器工作方式,通用寄存器的输出端Q0~Q7接入判零电路。LED(ZD)亮时,表示当前通用寄存器内数据为0。 输出缓冲器采用74LS244,当控制信号RA-O为低时,74LS244开通,把通用寄存器内容输出到总线;当控制信号RA-O为高时,74LS244的输出为高阻。 图1 通用寄存器原理图 <2>寄存器实验构成 1.通用寄存器由2片GAL构成8位字长的寄存器单元。8 芯插座RA-IN作为数据输入端,可通过端8芯扁平电缆, 把数据数据输入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2.数据输出由一片74LS244(输出缓冲器)来控制。用8 芯插座RA-OUT作为数据输出端,可通过端8芯扁平电 缆,把数据数据输出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3.判零和进位电路由1片GAL、1片7474和一些常规芯片 组成,用2个LED(ZD、CY)发光管分别显示其状态。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2013 /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Java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名称综合图形界面程序设计 实验时间2014年5月5日 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软件教学中心 指导教师薛景 学生姓名臧玉付班级学号1200103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 (计算机通信)

2、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软件,实现简单的四则运算。(请在下方空白处填写本程序的全部 ..程序代码及软件界面截图) import java.awt.BorderLayout; import java.awt.GridLayou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Even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Listener; import javax.swing.JButton; import javax.swing.JFrame; import javax.swing.JPanel; import javax.swing.JTextArea; import javax.swing.JTextField; public class test extends JFrame { private final int BUTTON_WIDTH=50; private final int BUTTON_HEIGHT=40; JButton one=new JButton("1"); JButton two=new JButton("2"); JButton three=new JButton("3"); JButton four=new JButton("4"); JButton five=new JButton("5"); JButton six=new JButton("6"); JButton seven=new JButton("7"); JButton eight=new JButton("8"); JButton nine=new JButton("9"); JButton zero=new JButton("0"); JButton DOT=new JButton("."); JButton ADD=new JButton("+"); JButton SUB=new JButton("-"); JButton MUL=new JButton("*"); JButton DIV=new JButton("/"); JButton EQU=new JButton("=");

计算机视觉第二次作业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视觉实验报告 摄像机标定 :振强 学号:451 时间:2016.11.23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OpenCV并利用OpenCV进行摄像机标定,编程实现,给出实验结果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 2.1摄像机标定的作用 在计算机视觉应用问题中,有时需要利用二位图像还原三维空间中的物体,从二维图像信息出发计算三维空间物体的几何信息的过程中,三维空间中某点的位置与二维图像中对应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由摄像机的几何模型决定的,这些几何模型的参数就是摄像机参数,而这些参数通常是未知的,摄像机标定实验的作用就是通过计算确定摄像机的几何、光学参数,摄像机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方位。 2.2摄像机标定的基本原理 2.2.1摄像机成像模型 摄像机成像模型是摄像机标定的基础,确定了成像模型才能确定摄像机外参数的个数和求解的方法。计算机视觉研究中,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到像平面的投影关系即为成像模型,理想的投影成像模型是光学中的中心投影,也称为针孔模型。实际摄像系统由透镜和透镜组组成,可以由针孔模型近似模拟摄像机成像模型。 图2.1 针孔成像 2.2.2坐标变换 在实际摄像机的使用过程中,为方便计算人们常常设置多个坐标系,因此空间点的成像过程必然涉及到许多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化,下面主要阐述几个重要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2.2.2.1世界坐标系--摄像机坐标系 图2.2 世界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空间关系 世界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为: ????? ? ????????????=???? ????????111w w w T c c c Z Y X O T R Z Y X R 和T 分别是从世界坐标系到摄像机坐标系的旋转变换和平移变换系数,反映的是世界坐标系和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因此称为外参数。 2.2.2.2物理坐标系--像素坐标系 图2.3 像素坐标系

电力系统经济学基础实验2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经济学基础实验 :世昌 学号:201100190242 2014.05.25

实验二输电网对电能交易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电力市场中输电网的运营,理解节点电价的计算、阻塞对电能交易的影响以及电网安全评价等;理解可用输电能力的计算。 实验条件: 1.采用PowerWorld仿真软件。 2.实验系统的组成: 实验系统是由四条输电线、五台机组组成的三节点系统,线路参数、负荷分布以及发电机参数分别见表1、表2和表3。 表1.线路参数 表2.负荷分布

表3.发电机参数 实验容: (一)逐次进行如下实验 1.在PowerWorld中建立实验系统。采用PowerWord中的现成试验系统版本

2.用最优潮流求解系统的最优安全经济调度。记录潮流和节点电价,并回答:

(1)节点电价与机组的边际成本间是什么关系? 答:根据上述构建的模型,节点的边际价格等于向该节点增加单位功率负荷供电时成本的增加量。而增加节点3处的单位功率(使其负荷变为301)节点3处的电价仍然是7.5$/Mwh,此价格由边际机组2的成本决定。 (2)哪台机组是边际机组? 答;机组2是边际机组 (3)比较并解释边际机组和非边际机组所获利润的不同。 答:上述系统中机组2为边际机组,发电边际成本为7.5$/Mwh,机组1为完全带负荷机组,发电边际成本为5$/Mwh。由于完全带负荷机组已经达到其发电量上限故多余的负荷应由边际机组提供,此时的市场价格取决于边际机组能接受的价格,此价格高于完全带负荷机组发电成本(非边际机组),非边际机组按此价格参与市场交易将获得跟大的收益。 (4)在节点2增加1MW负荷,目标函数的增加值为多少?与节点2的节点电价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

数学实验报告

高等数学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院(系) __ __学号____姓名_ __ 实验地点:计算机中心机房 实验一 空间曲线与曲面的绘制 一、实验题目:(实验习题1-2) 利用参数方程作图,做出由下列曲面所围成的立体图形: (1) x y x y x z =+--=2222,1及xOy 平面; (2) 01,=-+=y x xy z 及.0=z 二、实验目的和意义 1、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 绘制三维图形来观察空间曲线和空间曲面图形的特点,以加强几何的直观性。 2、学会用Mathematica 绘制空间立体图形。 三、程序设计 空间曲面的绘制 作参数方程] ,[],,[,),(),(),(max min max min v v v u u v u z z v u y y v u x x ∈∈?????===所确定的曲面图形的Mathematica 命令为: ParametricPlot3D[{x[u,v],y[u,v],z[u,v]},{u,umin,umax}, {v,vmin,vmax},选项] (1) (2)

四、程序运行结果 (1) (2) 五、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1、通过参数方程的方法做出的图形,可以比较完整的显示出空间中的曲面和立体图形。 2、可以通过mathematica 软件作出多重积分的积分区域,使积分能够较直观的被观察。 3、从(1)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所围成的立体图形是球面和圆柱面所围成的立体空间。 4、从(2)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围成的立体图形的上面曲面的方程是xy z =,下底面的方程是z=0,右边的平面是01=-+y x 。 实验一 空间曲线与曲面的绘制 一、实验题目:(实验习题1-3) 观察二次曲面族kxy y x z ++=22的图形。特别注意确定k 的这样一些值,当k 经过这些值时,曲面从一种类型变成了另一种类型。 二、实验目的和意义 1. 学会利用Mathematica 软件绘制三维图形来观察空间曲线和空间曲线图形的特

实验报告模板.doc

实验报告模板 不知道如何写实验报告的朋友,下面请看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实验报告模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实验报告模板1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为什么? 实验报告模板2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是要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文档中,单击表格""按钮,在对话框中将"单元格间距"设置为"1"。 2) 选中插入的表格,将"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0000000)。 3) 在表格中选中所有的单元格,在"属性"面版中将"背景颜色"设置为"白色"(#ffffff)。 4) 设置完毕,保存页面,按下"f"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搜索引擎-第二次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 一、实验目的: 根据网络爬虫的基本原理,实现一个简易网络爬虫,需要达到以下指标: 1、种子URL为https://www.doczj.com/doc/8115338887.html,; 2、至少抓取10000个页面; 3、至少完成3轮抓取,每轮给出更新的URL及其数量; 4、实现URL判重,列出每轮爬去时重复的URL数量; 5、数据存放到数据库中,能抽取出网页中的标题、页面生成日期(http协议中的时间),至少包含标题、时间、url、抓取时间、网页正文这几个字段。 二、实验方案: 1.爬虫分析与设计 我们组应用的是java来写爬虫,我们应用SSM框架将数据库和应用程序连接起来,可以在程序中更简单的进行数据库插入、查询等操作。 在对url处理的时候我们用的是Java的URL类,通过这个类可以获得请 求头的一些信息,例如编码方式。 如何获取url,我们一开始遇到了一些问题,直接解析网页中的ref 标签的时候得到的不全是网页链接,所以转换思路,我们先得到页面中 的标签,然后再得到标签里边href中的url,然后再对url进行处 理。 在处理url的时候,因为网页中的url并不是全部以http开头的,所以在url获取部分,对url的格式进行判断,如果通常格式就进行修改,例如,有的链接是”#”,我们就把开始搜索的url加到它的前边,形成一 个正确的url。

图1:应用URL类获取网页内容 图2:利用url请求头获取编码信息 图3:获取a标签

图4-1:获取url 图4-2:获取url

图5:url判重 2.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我们设计了两个表,一个是未爬取url表,两一个是已经爬取url表。 未爬取的表中村的是搜索判重之后,还没有爬取的url,已爬取的存储爬取到的信息。 图6:判重后需要爬取的url表 图7:爬取后url信息存储表

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实验二实验报告表答案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学号姓名:班级: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表2-1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实验记录表 十进制整数分输入十进制整数内存整型数 据内存地址号 类 任意正整数7 0000011100000000 00010001000100 02 任意负整数-5 1111101111111111 00010003000100 04 最大数3276711111111011111111 00010005000100 06 最小数-32768000000001000000 00010007000100 08 绝对值最小数0 0000000000000000 00010009000100 0A 绝对值最大数-32768000000001000000 00010007000100 08 十进制实数分输入十进制实数内存实型数据 类 尾数部分阶码阶码的数学表示 任意正实数 2.211001100000011000100000 0 11001101 1 任意负实数-2.211001100000011001100000 0 11001101 1 最大数99.999911111111110001110100001 0 11110011 6 最小数-99.999911111111110001111100001 0 11110011 6 绝对值最小数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 00000000 0 绝对值最大 数99.999911111111110001110100001 0 11110011 6 说明:本实验对计算机内存数据的存放拟定为:①整数用两个字节存储,并负数只考虑原码;②实数用 4 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 实验报告表2-2 其他进制数据与二进制转化实验记录表 其他进 制实验数据二进制 十进制6110 八进制7111 十六进 制 A 101 0 实验报告表2-3 数据的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实验记录表 正十进制数113 负十进制数-103

数学实验报告格式

《数学实验》实验报告 (2012 年03 月30 日) 班级:09级四班学号:姓名:吴永慧 一、实验问题 1、某公司指派5个员工到5个城市工作(每个城市单独一人),希望使所花费的总电话费用尽可能少。5个员工两两之间每个月通话的时间表示在下面的矩阵的上三角部分(因为通话的时间矩阵是对称的,没有必要写出下三角部分),5个城市两两之间通话费率表示在下面的矩阵的下三角部分(同样道理,因为通话的费率矩阵是对称的,没有必要写出上三角部分). 试求解该二次指派问题。 通话时间d=[0 1 1 2 3 1 0 2 1 2 1 2 0 1 2 2 1 1 0 1 3 2 2 1 0 ] 城市间通话费率 c=[0 5 2 4 1 5 0 3 0 2 2 3 0 0 0 4 0 0 0 5 1 2 0 5 0] 2、某校毕业生必须至少修:两门数学课、三门运筹学课、两门计算机课。 1)某学生希望所修课程最少。 2)某学生希望课程少学分多。 3)某学生觉得学分数和课程数这两大目标大致应该三七开。 3、某储蓄所营业时间为上午9:00--下午5:00,储蓄所可以雇佣两类服务员: 全职:每天100元中午12:00--下午2:00之间必须安排1小时的午餐时间 半职:每人40 元必须连续工作4小时 1)储蓄所每天雇佣的半职服务员不超过3人,为使花费最少该如何雇佣两类服务员。 2)如果不能雇佣半时服务员,花费多少? 3)如果雇佣半时服务员没有人数限制花费多少?

二、问题的分析(涉及的理论知识、数学建模与求解的方法等) 1、用???=城市人不去城市人去了k 0k 1 i i x ik (i =1...5) ???=城市人没去城市人去了h j h j x jh 01 (i =1...5) ij d 表示i 和j 的通话时间;kh c 表示城市k 和h 之间的费率,数学模型: min jh ik i j k h ij kh x x d c ∑∑∑∑====5151515 1 s.t.???????????========∑∑∑∑====5 151515 1 5 ...115...115...115 (11) h jh j jh k ik i ik j x k x i x k x ik x 、jh x 均为0、1变量 2、用???=该学生不选该课程该学生选了该课程01 i x (i =1...9) 1) 数学模型:min Z=∑=91i i 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