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摘要:为了全面提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交际运用能力,并体现研究生英语教育的特色,研究生英语教学应该随着时代前进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为解决出研究生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推进课堂内与课堂外互补型教学,全面开展教学改革,以达到研究生英语教育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发扬高校优势学科特长、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而英语作为一项语言技能,能为研究生发展成学术上有专长的高级人才提供一定的保障作用。作为英语教学体系中较高层次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并且在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生英语教学也需要找出出路,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1 研究生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被遗忘的角落

与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相比,研究生英语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体系中似乎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作为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试用)》还是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十几年过去了,中国英语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

关于谈深化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对策英语口语考试试题

关于谈深化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对策英语 口语考试试题 [摘要]在新课改环境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英语的口语教学越来越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深化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着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教学方法对策传统的应试教育所针对的“纸上能力”严重地忽略了英语的口语教学,这导致了一大批学生学习英语时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哑巴英语,学生只会在纸上凸显自己英语方面的才华,但是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非常差,很多学生不愿意甚至于不敢把英语说出来。新课改后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方式与传统教学不同,在端正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态度的基础之上,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在总体上需要更加深化,教学内容要更加丰富,教学方式也要更加多样化。本文将结合真实案例提出一些可行性高、效果好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说英语、用英语的好习惯。 一、端正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态度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许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大大不如其他英语模块的能力,不能达到“听”、“说”、“读”、“写”共同发展。久而久之,学生越来越不愿意把英语说出来,甚至最

后发展为害怕说英语。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口语方面的自信心,然后潜移默化强调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诱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一很了不起的事情。另外,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多以鼓励、赞许的方式引导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例如,笔者在平时上课的时候,通常都会营造出一种很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请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笔者会有意强调学生口语方面的优点,说出类似于“你的发音很标准,下次稍微再大声一些就更完美了!”这种鼓励学生张开嘴大胆说英语的言语。当学生不敢说的时候,可以耐心让他先说出几个关键词,一步步引导学生放心说、大胆说。另外,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外特有的文化,结合当今社会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强调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总之,主要通过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方面的兴趣以及消除他们英语口语交际时的恐惧心理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有信心并且轻松地学好英语口语。 二、丰富口语方面的教学内容 在深化英语口语教学的工程中,除了让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把教学内容丰富化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很单一枯燥,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例如,笔者在进行牛津版小学英语《3A

初中英语教学初探(2)

初中英语教学初探(2) 摘要: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教师,我们就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所以,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论述并总结出了新教改下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课堂中穿插游戏和歌曲等方法。这些方法对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新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230-01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教师,我们就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所以,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至关重要。 1.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幻灯片、电影等,将课文内容与实际情境、事物联系起来,来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深刻的概念。 1.1在情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只有与情境相结合,词汇教学才不是刻板的、枯燥的。哪怕只是教koala或boring 这样简单的名词或形容词,教师也应借助教具或语言情境使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考拉”的鲜明形象,”枯燥的”鲜明

感受。至于一些远离现实生活、抽象、难懂的词汇,教师就更应注重”情境联想教学”了。当晦涩难懂的词汇变得鲜活易懂时,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1.2在情境中进行句型教学。句型教学与情境的创设不能分开。一个新句型如:Therebe...句型,如果脱离了情境,其教学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增强新句型教学的效果,教师就应为新句型的学习创设具体的形象的情境,从而降低教学难度。我们可以出示一幅”房间”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操练。也可以手工制作一个可以随时移动的房间的平面图,通过移动房间内的摆设,让学生进行不同句型的操练。这样,枯燥的句型操练会变得形象、易懂。学生也会觉得很新鲜,很感兴趣。 1.3在情境中进行课文教学。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环境。以”Shopping”一题为例,我们可以把教室假想成商店,让学生扮演成售货员和顾客。你就会发现学生们个个都兴致勃勃,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课文教学在学生讨价还价的表演中变得趣味盎然。 2.建立学习目标,进行目标教育 教学中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而且要求”师生共同认定目标”。这不仅要求学生明确方向,自激自励,树立争取达标的信念,而且还应该在整个学

英语研究生专业分类

与其他不少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教学法方向、翻译学方向、口译学方向、英语国家文化方向、跨文化交际方向7个方向。而同样是外语类专业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该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明显不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该专业设置的8个研究方向更与前两所学校无一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备考英语专业的同学对“如何选择研究方向”这样的问题一头雾水,也就不足为怪了。 就英语专业考研而言,外国语言文学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很多,包括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11个学科。其中,涉及英语专业的二级学科主要有3个: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 一般院校的英语专业多设置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所以,英语专业考研的专业设置其实比较简单,一般就是两大专业。不过,这两个专业被不同学校细化研究方向以后,就变得复杂了。如前面说到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7个方向,这7个方向进一步细分,小的研究方向达37个之多。 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虽名目众多,却也并非杂乱无章,其设置仍是遵循一定规律的。粗略分析,这些研究方向可分为传统研究方向和新兴研究方向两大类。 传统研究方向 传统研究方向,顾名思义,指的是设置多年的老牌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一般学校都有开设。 1. 文学方向 开设学校:全国绝大部分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据2007年的招生统计,仅有17所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没有开设文学方向。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英美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文学素养、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就业方向:此方向开设学校多,招生人数较多,就业范围非常广泛,一般为教师、研究人员。所学课程:西方文论、美国经典文学、美国现当代文学、英国经典文学、文学批评、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17~19世纪英国文学研究、希腊戏剧研究、英国长篇小说选读、美国长篇小说选读、英国诗歌选读、美国诗歌选读、英美散文鉴赏、王尔德戏剧欣赏、英国短篇小说欣赏、美国短篇小说鉴赏、英美戏剧鉴赏、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文学选读等。 2. 语言学 开设学校:全国绝大部分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据2007年的招生统计,仅有9所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没有开设语言学方向。 研究内容:语言学是我国高校近年来普遍设置的一个综合性的语言研究学科。主要学习语言学理论及语言在各种学科中的应用,不同学校侧重点有所不同。 通过大量阅读有关文献、论文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使学生对于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了解现代语言学的最新动向和最新发展。语言学特别强调和重视研究生的广泛阅读,包括专业的外语期刊和近几年的语言学相关论文。 就业方向:该专业理论性较强,主要面向大中专教师及研究人员。 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语用学与话语分析、应用语言学、现代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英语语体学与文体学、语篇分析等。 3. 英美文化研究 开设学校: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

2018小学英语口语开题报告

2018小学英语口语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小学英语会话课教学方法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引起了国内众多专家和基层教师的思考,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角色的转换、课堂环境的创新,而且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等诸多课内因素都面临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如何设计适合国内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小学生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配以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尤为重要。并且,小学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诸多目标,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合学生实际,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及相应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近年来,在英语教学日益受到社会重视的同时,英语教学的效果也备受质疑。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后,仍不能用英语经行有效地交流,究其原因,与我们在启蒙阶段便开始使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关。在传统的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中,语法处于核心地位,不少同学简单地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记住一系列的句法规则,然后再记住足量的单词。在用英语表达时,只要把单词往句子框架里填充就可以了。这一做法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对语法掌握得相当好,单词量也很大,但在口头表达中存在障碍,一方面缺乏自信,表意困难,

另一方面所表达的英语不“地道”,表意不准确,词语搭配和句子结构存在明显的中文痕迹。尽管近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大力提倡交际法,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上述问题却始终没有解决。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仍然普遍以teacher-centred为主的英语教学方式,与《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不符,英语老师作为新课改的先锋,理应逐渐改变这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寻求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尤其是需要寻求可真正应用于常态课的可操有效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会话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能听会说,实现语言学习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用。因此,会话课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贵在表达交流,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交际应用能力,就必须注重口语表达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的指导下,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善模仿、可塑性强、语言识记能力强),用科学原理指导会话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供方法与建议。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试行)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试行) 一、改革背景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6年4号文件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引领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要求》)又一次指导和推动全国各高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根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评估还应包括对教师的评估。应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 《要求》建议,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是12个学分,不到整个必修课144个学分的10%);完善教师的聘任管理,确保师生比合理;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

英语教学改革总结

英语教学改革总结 篇一:初中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陈述平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教育教学的改革已有十年多。在这次改革的大潮中。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轰轰烈烈而又从容有序。我们英语课堂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改革搞得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作为改革的实施者,我们教学水平在不断进步,教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我们有收获,有感悟。在一步步的改革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我的认识 1、新教学观念。通过学习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我逐渐认识到教学的本质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单向的灌输和讲解,而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关注的是以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仅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要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新课程观念。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课程是体验和感受,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教师更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

指导。教师要懂得只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新学生观念。通过实践,我领悟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承认不同学生具有独特性,并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相信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我的尝试 1、挖掘教材,精心编写预学案。 大家都知道,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体作用首先体现在预学案的编写上。课改以来,我认真钻研,灵活挖掘教材,重组教材中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通过多种形式的问题设计,把散乱的知识,语言,语法变为简单有序的知识系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预学案,为上好不同 类型的课打好基础,作好铺垫。 2、充分展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改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则是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一直以来,我坚持使用导学案模式来进行语言教学,尽可能的将课堂交给每一位学生。主要方法如下: 第一,大胆放手,耐心指导。学生初次接触课改,好奇而又陌生。把新的知识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预习,课前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鼓励他们继续大胆的向前迈进。在展示环节中,我一改过去每节课都是优等生在发言的状况,规定每个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轮流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 教学大纲 -、总则 (—)为了保证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外国语学习要求,进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大纲。 (二)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与考试 (一)教学对象 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硕士生入学时应达到以下水平: (1)掌握4000个左右常用单词及370个左右常用词组(能正确识别词类,选择词义),对其中1500个左右基本词能复用性掌握(即能正确识别词类,选择词义,英汉互译,熟悉某些常用搭配和用法)并具有初步的构词知识; (2)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具备大学英语覆盖的语法知识); (3)能阅读一般难度(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课文的难度)的英语读物,理解基本正确,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词左右。 1

(4)能将一般难度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能将一般难度的汉语句子译成英语,内容表达与语法基本正确; (5)具有初步的写作能力。 硕士生中有一定数量单独考试入学的学生,其入学水平亦应逐步达到上述要求。 (二)教学目的 硕士生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对听、说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要求 硕士生的英语教学包括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部分。 1、基础英语部分 (1)词汇 理解性掌握5000个左右的常用单词及500个左右常用词组,复用性掌握其中2000个左右的基本词。认知120个左右常用词根和词缀,并能根据构词法识别派生词。 (2)语法 能较熟练地运用语法知识,能理解语法结构复杂的长难句。 (3)读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为了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承担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讲教师们积极参与工作,并对教学资源加以整理,教学模式进行初探,最终通过座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反馈。 关键词: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效果反馈 一、教学资源整理 (一)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大纲以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新编实用英语》为依据编写的,内容具有实用性、交际性、主题性的特点,适合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本学年已完成了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 (二)精选教材、整合教学内容。在认真分析和比较了大量高职英语教材的基础上,选用教育部“十五”国家规划教材《新时代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主体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现行教材中不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整合、需加强的部分进行补充,进一步更新有关内容。 (三)电子教案的编写、多媒体课件修改和完善。编写了课程电子教案。本课程教案编写以“任务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主线,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有关课题的研究,集体备课,探讨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即以任务教学为目的,围绕教学主题,通过背景导入,任务设计,提出要求,组织引导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分析总结,进行语言技能训练并为每单元提供了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文化导入教学资料。 (四)教学课件 为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我们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现有的课件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大学英语》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完成一个融声、图、画、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课件,以使本课程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同时它将融入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与教师讲解相呼应,采用比较科学的框架机构,便于讲课中对内容的重新组合,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挥提供基础。实现资源的广泛共享,使师生查找、评价、获取和使用达到最大的效率,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为下一步精品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试题库建设:大学英语课程组完成了阶段性试题库的建设工作,收集、整理了10套大学英语的分项试题库,校对工作都按时完工。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充分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要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就必须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借学院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培训之东风,大力开发采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的手段,改变课堂教学环境。同时,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百年奥斯卡》、《探索》等系列英文教学片,组织各种英语比赛。让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英语成为可能。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雏形已经形成 各学校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在本学年的教学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改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比如,教师比较重视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和参与,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和“填鸭式”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重视听说教学,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普遍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教师受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影响,无法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还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理解得比较肤浅,走了极端或犯了形式主义错误,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此标准一出,“任务型教学”的风潮似乎一下子席卷了基础英语教学,一夜间成为了我们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导方法和模式,甚至作为唯一的方法倍加推崇。许多人把“任务型教学”看成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灵丹妙药,其实连自己都还没弄明白究竟什么是“任务”。难道“任务型教学”就真那么有效吗?经过几年的实践后,不少英语教师又陷入了迷茫。一些英语教师的曾经反映:“我教了十几年英语了,突然发现我今天不会教英语了。”这种反映代表了不少教师的真实想法。一套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应当在继承的基础去改进和发展,逐步适应我们英语教学特点。如果丢掉了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一味地追求创新,甚至求异,结果是丢掉了旧的,新的又没有学好,岂不是很可惜吗?新课标下的英语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和“体验参与”,而“任务型教学”只是体现语言学习过程的方法之一。诚然,“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很多优点,比如强调语言的真实运用,突出语言的意义,重视语言实践,突出习得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强调“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等。但是,“任务型教学”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很高,我们大部分英语教师恐怕一时间还难以适应这一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一是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和教学能力不够高;二是我们特殊的英语教学条件和环境,比如班大人多、课时较少、考试导向、教学评价滞后等。三是外语学习环境不同于二语学习环境。另外强调学生直接“在用中学”,容易忽视语言基础。以语言运用为起点对学生来说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在语料输入较少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去用英语完成交际任务,难度就会更大,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大的挫折。 根据这次英语课程改革的宗旨来看,我们以前的问题是机械性练习过多,真实运用太少,而现在的问题是一切为了运用,为“任务型”而“任务型”,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大搞“任务型教学”,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其表现为: 1. 任务前准备不充分,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忽视任务前的热身活动、呈现活动。 2. 忽视语言学习得内化过程。任务充斥课堂,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忽视包括语法知识在内的语言知识教学。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大张旗鼓地帮助学生做各种交际活动,但不注重语法教学,即使有也是轻描淡写,结果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确实提高了,但学生一下笔就错,连一个完整正确的句子都写不出来。教学中的弊端逐渐显现。 4. 未形成有效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结构杂乱无章,存在随意性现象。 为此,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适合包括我市广大农村地区在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努力实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基础 1.理论基础。课堂教学模式(结构、过程)应体现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知,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及名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英语最新考试大纲收录核心词汇(J)

J 基础词汇 n.夹克衫;外罩,保护罩 【例句】He never washed, and always wore a filthy old jacket. 他总是穿着一件从来不洗的脏兮兮的旧夹克。 n.翡翠,玉 【例句】①Bait a piece of jade with a brick. 抛砖引玉。 ②Stones from other hills may serve to polish the jade of this one.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n.颗;(pl)(动物的)嘴,(钳子等工具)夹住东西的部分 【例句】His jaw dropped in surprise. 他惊讶地张大了嘴。 jealous [adj.嫉妒的 【例句】The old man is jealous of his wealth. 这老人妒忌他的财富。 【词组】jealous of 妒忌 【派生】jealously adv. 妒忌地;猜疑地 jealousy n. 嫉妒;猜忌;戒备 n.果冻;果酱;果冻状物 【例句】Can I have some more jelly, please?请再给我点果冻,行吗? 【词组】royal jelly 蜂王浆,王浆 fruit jelly 果冻;水果冻;果子冻

n.宝石;贵重物品 【例句】She wore beautiful jewels round her neck. 她脖子上戴着漂亮的宝石(项链)。 n.叮当声;广告短歌,押韵字句 v. (使)发出叮当声 【例句】After a time he kept repeating a jingle to himself. 走了一段时间,他嘴里就已经暗暗念叨个没完了。 【词组】advertising jingle广告顺口溜 jog [v.慢跑,缓步跑;轻撞,轻推 【例句】Don’t jog me,or you’ll make me spoil something! 别碰我,不然我会把东西弄洒了。 【派生】jogging n. 慢跑 jolly [adj.快乐的,令人愉快的 v.使高兴,使愉快 【例句】She’s not a person that you can jolly with. 她不是那种你可以与之开玩笑的人。 n.少量,些微 v.匆匆写下 【例句】There’s not a jot of truth in what he said. 他说的没有一点是真的。 【词组】jot down 草草记下 jot or tittle [常用于否定句]丝毫,最少量 n.新闻工作者,新闻记者 【例句】John Smith is a journalist;he helps to write newspapers. 约翰·史密斯是个新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2004年初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2004年我们开始自主选题研究,在学校的支持下,2005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被列为学校重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历时四年,紧紧围绕以注重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为教改指导思想和目标,探索出了“课堂授课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光盘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一、课题立项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事关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最有可能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一)立项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英语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大班英语授课已成为普遍现象, 英语课堂人数每班平均达到近100人以上。同时由于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差异大,水平参差不齐,英语课堂教学中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新形势对大学英语教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各个教学领域。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知识结构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已迫在眉睫,而理想的切入点首先是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到英语教学当中,创造新型的教学体系,这是促进外语教学呈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部2004年初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

高校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探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刺激着我国各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发生着改变。在这个背景下,市场要求着英语专业的人才不但要具备专业系统的英语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着熟练流利的英语口语和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综合职业技能的配备是提高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目前阶段,我国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口语练习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使得其职业技能较低,制约着英语教育学生的职业发展。 一、目前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在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对学生英语读写课程的安排要远远超过英语口语教学。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下,英语卷面考试主要还是集中在学生会读、会写能力的检查上面,对于学生口语能力方面的考试还较为单一,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开设口语能力的检测。但是实际上,英语教育专业的高校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多集中在各大学校中,所选择的职业也多是英语教师,其自身的职业技能也多在英语口语表达以及纠正学生读音对错上集中体现。但是高校对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安排极为不均衡,导致学生缺乏有效的口语能力锻炼。 (二)教学模式固化 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口语教学,会选择一件具备视听条件的独立教室,以便于集中培养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很多高校并不具备这一条件,视听教室的教学设备老化,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加之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不注重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导致英语口语教学流于表面。 (三)人力资源管理较差 很多高校会聘请外语教师来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然而高校对外语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很多外教在实际的口语教学课中,并未真正的理解到口语教学的目的和内涵,从而导致外教集中的将口语教学课程变成了英语听力课,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学生无法练习,导致口语能力的培养停滞不前。 二、改革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途径 在应试教育下,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目的认识不清,对于英语教育专业的认知不深,固化的认为学习英语教育就是将来能有个好工作,只要能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了,这就使得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自己不重视对英语口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开篇论述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随后阐述了灵活使用教材的意义,接着讨论了3G手机大学生移动学习平台的价值、申明了英语教学要注意文化方面的侧重,之后提出了改善教学陈旧模式、增强教学手段的建议,最后以探讨英语教学任重道远结尾。千言难尽,率尔操觚,敬请斧正。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规律;教材;移动平台;文化;教学模式 一、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注重学习能力、分数高下,缺乏有效地口头训练,在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甚为欠缺。这样的高分低能人才难以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因此要丰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减轻学习任务,降低压力,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培养学习兴趣,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妥善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关系,重视实践,鼓励课外练习,勤写多译,走出课堂,大胆参与社会活动,长期学习,增加语言体验,关心真正的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熟练的

驾驭语言, 二、灵活使用教材 教育改革一日千里,应试教育早成明日黄花,现代教育理论不断丰实,综合素质教育逐步实现,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不是仅仅为了一纸考卷,不仅仅是为了考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英语听、读、说、写的能力,能够将英语作为工具熟练使用,不断的在英语的帮助下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知识的海洋肆意遨游,这是英语学习的最高目的。教材至关重要,是教学依据,是媒介。要灵活使用教材,并且相应的有所开发,因地制宜,按需使用,速度的快慢、内容的张缩,都要酌情调配,争取做到熟能生巧,游刃有余,灵活变化,有创造性,让教材内容更加完美,更加适合教学的需要。 三、3G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平台 基于3G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平台涉及几个主要的模块,包括排课系统、综合教务管理、选课系统。排课系统对学习时间有科学的规划,课程的制定有条不紊,对学习资源进行了合理的管理;综合教务管理包含一般性的收费,基础的注册,成绩的审查;选课系统则是让学生自由学习使用的,里面的资源极其丰富,英汉词典、英汉谚语词典,百度翻译、互动百科翻译,系统有英语学习论坛,里面精彩问题集萃,那里随时可以看到同学和老师的留言,难题解题栏目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职高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交流。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并对口语教学进行改革和完善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口语教学改革原因方向方法 1.口语教学的改革原因 《新编实用英语》(天津版)是以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为依据编写的教材。它遵循高职高专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方向。读、听、说、写技能的培养有分有合,突出综合训练; 听与读是input的重要手段,说与写是output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然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不仅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讲课,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各种场合用英语交际,做到“学为了用,学用结合”。12级学生来自于全国各个地区,有的是参加秋季高考的高中生,有的是参加春考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即便是高中生,由于在高中阶段把大量时间放在应试上疏忽口语的练习,部分学生口语基础很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口语练习,大胆进行教

学改革。 2.口语改革的方向 1)加强口语所占课时比重,由原来的每课书占两课时增加到三课时。既在原来两课时口语基础上,将每周一课时的听力课改为听说课。在不增加英语课周学时隋况下,如何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把每周一课时的听力课改为听说课是一种较为简便有效的办法。也许有人认为,把听力课改为听说课会减少听力课的课时,从而影响听力能力的提高。 2)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口语所占平时分的比重,如:平时四个成绩,要求口语分数两个,占平时分的百分之五十。而学年成绩由原来的平时占30%提高到40%,期末成绩由70%缩减到60%,通过这种方式,督促学生重视口语训练,从而加强口语练习。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寻找教学上的突破口,帮助学生张开嘴,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在被教授的英语中,写此说更重要。然而,只有我们的口语才能在听者与说者之间建立起交流的桥梁。在英语口语课上,有些学生一向是沉默的听者,而不是积极的说者,这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心理压力,害怕在同学面前出错,第二个原因是词汇量贫乏。 3.口语教学方法的改进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改革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拓宽翻译教学实践领域,构造新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实现翻 译教学信息化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 1. 引言 根据穆雷(1999)[1]的调查和估计,全国有400所左右的院校开设了涉及多个语种的翻译课程, 但是我国目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翻译教学的目的认识模糊,翻译课程设置随意,教材陈旧,教学理念有待提高,教学方法单一,胜任翻译教学的师 资短缺, 重语言知识传授, 轻翻译转换技能的培养的情况比较普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 约了翻译教学的效果,直接导致翻译人才的匮乏。因此,高校翻译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2.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由于我国翻译教学缺乏明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教材编写没能紧跟时代步伐。穆雷(1999)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我国许多高等院校仍在使用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由 张培基等编写的《英汉翻译教程》和吕瑞昌等编写的《汉英翻译教程》作为教学参考书,这 些学校同时大多以自编讲义为主要教材。正如周雪林(1996) [2]所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教材 既是贯彻实施教学大纲的关键之一,又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以培养社会需求的翻译人才为目标的翻译教材应充分体现市场导向原则,然而笔者翻阅 过现有的种种翻译教材,发现绝大多数翻译教材的内容以文学题材为主,辐射的知识面窄小,翻译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原则体现得不明显。 2.2翻译教学本应“以培养职业翻译能力为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从 业技巧”(穆雷,2004) [3],但由于外语教学与翻译教学没有明确的界定,教学者往往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缺乏辩证的认识,对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二者在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方 面的本质区别认识模糊,将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混为一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翻译教学始 终从属于外语教学,往往被视为检验和评估学生语言学习成效的一种方式,职业翻译技能的 培养在教学中不明确,所以,学生语言基础不管有多扎实,职业翻译技能的缺乏终究会成为 他们实现有效双语转换的瓶颈。 2.3由于市场意识薄弱,英语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语言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统筹考虑。英 语专业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生专业知识摄入量不足。“传统的工具型外语人才已经遭到冲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纯粹意义上的工具型外语人才将不复是人才,他们将面临生存危机。外 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21世纪将取代工具型人才成为外语人才的主体。”(文秋芳,2002) [4] 翻译作为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没有形成课程体系,教学时数有限,翻译 理论、翻译史、翻译技能训练又必须面面俱到,学生得不到教师示范讲解多领域题材翻译技 能的应有时量,导致技能训练先天不足,双语转换举步维艰,无法去创造性地处理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翻译实务。 2.4翻译教学方法滞后。翻译教学针对的是“译什么”和“怎么译”的问题,它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策略的合理采用。盛群力等人(1998:118-271) [5]认为,教学策略是教师为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一种实际实行的程序,一般分为总体教学策略、知识教学策略和技能教学策略。总体教学策 略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在特定的环境中应怎样对教学进行设计,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接受地学习”,达到使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的目的。目前,“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讲评方法”,“其结果是翻译教学效率低下,一些原本应该提高翻译能力的课程被上成熟练语言能力的后续课程,教师疲惫不堪收效甚小,学生也觉得兴趣不大”(穆雷,2004) [5],这种翻译教学方法阻 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无从体味到翻译课带给他们的乐趣,实践动机便丧失殆尽。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初探(1)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值得我们去研究。作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对于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有很多想法。在课堂上如何实行语法教学、怎样指导学生背诵、如何打好英语学习基础等都成为本文所注重的话题。 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场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教育界人士常常谈论的论题。 作者在农村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十七年,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很多想法。“教学”一词中的教,在英文中为teach,有“给人示例”的意思。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教得认不认真、教学内容有没有完成。关键在于看学生有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如何。如果学生学的糟糕,教师教的卖力、再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作者在教学中,很注意向同行学习,注意平时的教学反思。一节好的英语课,需要教师细心雕琢、认真准备才行。听课及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是很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方法。 作者通过实践、摸索,逐渐掌握了一套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现在写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在实行英语课堂教学时,作者注意以下问题的处理: (一)抓好语法教学 现行英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多,课时又极有限。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材,在编写内容上重复的较多,如音标、字母、日常口语、对话等相当一部分七年级课本中的单词和句子,在小学课本中均已出现。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上存有着脱轨现象,严重地违反了教育学原理。 语法项目等比较复杂,学生不易掌握。 语法揭示了语言的内在规律。对于学习者来说,一定的语法知识有助于更准确和更标准地使用语言。而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法学习则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 近些年英语教学方法持续翻新,英语课成了“四不象”。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刚走上讲台的教师,容易走极端。在英语课上几乎不讲语法,上课就是全盘西化的授课方式,这种课实质上是很不走俏的课,费时低效不说,学生易“走火入魔”,或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交际教学法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1972年提出的。后来在此理论基础上,肯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论,他们认为交际水平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语法水平、社会语言水平、话语水平和策略水平。 作者认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不讲语法和语法讲的较少的作法是很危险的。英语对于学生们来说,有很多陌生的地方,如单词难记,句子结构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要腾出时间补上语法教学这个课。语法教学,也不能脱离语境——如能将语法知识融入语言材料中,通过阅读材料分析重点内容、强化难点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容。选择的材料应有趣: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小文章、诗词、对话等,都能够用。也可选择英美小说简易本中的东西,让学生读。网络上、报纸上很多与学生所学知识相关的材料也能够拿来用。 应该注意教材上每单元的Grammar Focus ,让学生明白句意,再出现一些例句,归纳词和句的用法。让学生象学古汉语那样,字词都一一去推敲。另外,让学生做点语法练习。这样做,有百益而无一害。语法教学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不能缺少,方法应多样。学生通过贴近生活的感知、理解来学习和使用语法,而不是孤立的拿句子就事论事。

非外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名称:基础英语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总学时:120 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一、总则 研究生外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外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运用外语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 三、教学目的 基础英语学习以阅读课程为核心,在不断提高学生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培养其读、写、听、说的综合能力。阅读重视文化和素质教育,重视运用能力的培养;各单元的练习紧扣课文和教学重点,综合练习与单项练习相结合,以崭新、多样化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外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对听、说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要求 1. 词汇 理解性掌握5000个左右的常用单词及500个左右常用词组,复用性掌握其中2000个左右的基本词。认知120个左右常用词根和词缀,并能根据构词法识别派生词。 2. 语法 能较熟练地运用语法知识,能理解语法结构复杂的长难句。 3. 阅读 掌握并能运用各项阅读技能(如概括中心思想,猜词悟意,预见,推理和推论等),具有语篇水平的分析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并正确理解有相当难度的一般性题材文章和其它读物,速度达到每分钟60—70词,读后能够理解中心思想

及内容。计时阅读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2%的材料,速度达到每分钟100—120词,读后能理解中心思想及主要内容。 4. 写作 掌握基本写作技能(如文章结构、段落展开和起承转合等)。能按具体要求,在1小时内写出250词左右的短文(如文章摘要和常用应用文等),正确表达思想,语意连贯,无重大语言错误。 5. 翻译 1) 英译汉:能借助词典,将有相当难度的一般性题材文章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350个左右英文词。 2) 汉译英:能借助词典,将一般难度的短文译成外语,无重大语言错误,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250个左右汉字。 6. 听力 对题材熟悉、难度不大、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20词的听力材料,一遍可以听懂,理解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7. 口语 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稍加准备,能就所讨论的问题进行1—2分钟的连续发言,表达思想基本清楚。 五、教学安排 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时数为120学时,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 课程内容 Reading (B) Unit 2 The New Singles Unit 3 Doctor’s Dilemma Unit 5 Can You Raise a Polite Kid in This Rude World? Unit 6 The New American Dreamers Unit 7 A Son’s Restless Journey Unit 10 Is Science Dangerous Unit 11 Global Anti-Americanism Reading (C) Unit 1 The Science vs.the Humanities Unit 3 The Age of Advertis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