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最新中药综合常见病辩证论治表

2018年最新中药综合常见病辩证论治表

2018年最新中药综合常见病辩证论治表
2018年最新中药综合常见病辩证论治表

感冒★★

分型症状治法方药(加减)中成药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清热宣肺解表银翘散(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银翘解毒丸

风热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蒡子、薄荷、桔梗、淡豆豉、甘草)复方金黄连颗粒感冒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双黄连口服液脉浮数。桑菊感冒片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前胡、柴胡、荆芥、防风、感冒清热颗粒风寒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痒寒重,宣肺散寒羌活、独活、川芎、茯苓、枳壳、桔梗、正柴胡饮颗粒感冒发热喷嚏,流清涕,咽痒,咳嗽,甘草)表实感冒颗粒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

突然发热,高热不退,甚则寒战,清热解毒清瘟解毒丸(大青叶、连翘、玄参、天花清开灵颗粒

时行周身酸痛,无汗,咳嗽,口干,咽粉、桔梗、炒牛蒡子、羌活、防风、葛根、羚羊感冒片

感冒喉疼痛,伴明显全身症状,呈现流柴胡、黄芩、白芷、川芎、赤芍、甘草、连花清瘟胶囊行性发作,舌红,苔黄,脉浮数淡竹叶)

体虚感冒发热、恶寒较甚,无汗,头痛鼻塞,

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

苔白,脉浮无力。

益气解表,

宣肺化痰

参苏饮(人参、甘草、茯苓、苏叶、葛根、

前胡、半夏、枳壳、桔梗、陈皮、木香)

参苏丸

二、咳嗽★★★

分型症状治法方药(加减)中成药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疏散风寒杏苏散(杏仁、苏叶、茯苓、甘草、前胡、通宣理肺丸

风寒寒,或有发热,无汗,或兼头痛。宣肺解表陈皮、半夏、桔梗、生姜、大枣)风寒咳嗽丸

犯肺舌苔薄白,脉浮紧。三拗片

杏苏止咳糖浆咳嗽气粗,咳痰黏,色白或黄,咽辛凉解表桑菊饮(桑叶、杏仁、芦根、菊花、栀子、蛇胆川贝枇杷膏

风热痛,声音嘶哑,或兼发热,微恶风,宣肺清热连翘、薄荷、桔梗)急支糖浆

犯肺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桑菊感冒片(合剂)脉浮数。

燥邪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

或痰中带血,并见鼻燥咽干。舌红

少津,脉细数。

辛凉清润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

栀子、梨皮)

二母宁嗽丸

蜜炼川贝枇杷露

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黄芩、山栀、桔梗、麦冬、清气化痰丸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复方鲜竹沥液

痰热苓、甘草)蛇胆川贝液壅肺橘红丸

葶贝胶囊

止咳橘红丸

肺肾阴虚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咳甚,

或伴五心烦热,颧红,耳鸣。舌红

少苔,脉细数。

滋阴润肺

止咳化痰

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玄参、熟地、

麦冬、白芍、贝母、百部、桂皮、当归、

生甘草、桔梗)

二冬膏

养阴清肺丸

百合固金丸

三、喘证★★★

分型症状治法方药(加减)中成药喘咳气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宣肺散寒麻黄汤(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小青龙合剂

风寒多色白稀薄而带泡沫,兼头痛鼻塞,合华盖散(麻黄、杏仁、桑白皮、紫苏子、桂龙咳喘宁胶囊闭肺无汗,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而滑,茯苓、橘红、甘草)

脉浮紧。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黏色黄,清热化痰桑白皮汤(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清气化痰丸

痰热或夹血痰,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宣肺止咳贝母、黄芩、黄连、山栀子)清肺消炎丸

郁肺口渴喜冷饮,咽干,面红,尿赤,便

秘。苔薄黄腻,脉滑数。

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桂枝、附子、熟地、山萸肉、七味都气丸则喘甚,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合参蛤散(蛤

肾不后余沥,形瘦身疲,汗出肢冷,面唇蚧、人参)

纳气青紫,或有跗肿。舌淡苔薄,脉沉弱;

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

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

内科- 心系病症:胸痹、不寐

四胸痹★★★★

分型症状治法方药中成药胸痛隐隐,遇劳则发,神疲乏力,气益气活血补阳还五汤通心络胶囊

气虚血瘀短懒言,心悸自汗。舌胖有齿痕,色

淡暗,苔薄白,脉弱而涩,或结,代。

舒心口服液

芪参胶囊

芪参益气滴丸

参芍片

胸痛胸闷,胸肋胀满,心悸。唇舌紫行气活血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口服液

气滞暗,脉涩。复方丹参滴丸血瘀速效救心丸

心可舒片胸闷痛如窒,痛有定处,形体肥胖,豁痰化瘀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丹蒌片

痰瘀肢体沉重,纳呆痰多。舌色暗,苔浊

痹阻腻,脉滑,或有结,代。

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温阳散寒乌头赤石脂丸冠心苏合丸

塞凝悸,形寒肢冷,面白。舌苔白,脉沉宽胸气雾剂

心脉迟或沉紧

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益气养阴生脉散黄芪生脉饮

气阴怠懒言,头晕,失眠多梦。舌红少苔,生脉饮(胶囊)两虚脉弱而细数。

心悸而痛,胸闷,甚则胸痛彻背,畏温补心肾附子汤合右归饮芪苈强心胶囊

心肾阳虚寒肢冷,气短汗出,腰酸肢肿,面色

苍白,唇甲淡暗。舌淡白或紫暗,脉

沉细或沉微欲绝。

参仙升脉口服液

五、不寐★★★

分型症状治法方药中成药不寐,心烦,口干,舌躁,口舌生疮,清心泻火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丸心火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

炽盛或脉数有力。

不寐,情志变化则加重,平时情志抑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散解郁安神颗粒肝气郁,胁肋胀痛,喛气时作,或胸闷喜逍遥丸

郁结太息。舌苔薄白,脉弦。

不寐,健忘,心悸怔松,虚烦不安,滋阴养血天王补心丹天王补心丸阴血甚则盗汗,梦遗等。舌偏淡,苔薄少,养血安神丸亏虚脉细或细数。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健脾养心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神、炒酸天王补心丸心脾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枣仁、龙眼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养心宁神丸两虚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志、生姜、大枣)

内科- 脾胃病症:胃痛、泄泻、便秘

六、胃痛★★★★

分型症状治法方药中成药

寒凝气滞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口

和不渴或吐清水。舌淡,苔薄白,脉

弦紧。

温中散寒

和胃止痛

良附丸(高良姜、香附)或良附汤(高良

姜、香附、延胡索、吴茱萸、木香)

良附丸胃痛胀满,嗳腐恶食,或吐不消化食导滞和胃保和丸(神曲、山楂、茯苓、半夏、莱菔保和丸

饮食停滞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

苔厚腻,脉滑。

子、陈皮、连翘)加味保和丸

六味安消散

沉香化滞丸

开胃山楂丸胃脘胀痛,连及胁肋,嗳气后疼痛减舒肝理气柴胡疏肝散(柴胡、香附、枳壳、白芍、气滞胃痛颗粒

肝胃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和胃止痛陈皮、川芎、炙甘草)柴胡舒肝丸不和或见嘈杂吞酸。舌红,苔薄白,脉弦舒肝和胃丸

沉香化气丸

肝胃郁热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

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或弦数

疏肝泄热

和胃止痛

丹桅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味左金丸

左金丸

胃逆康胶囊胃痛隐隐,大便溏薄,喜温喜按,空温中健脾黄芪建中汤(炙黄芪、桂枝、生姜、白芍、温胃舒胶囊

脾胃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和胃止痛炙甘草、大枣、饴糖)黄芪健胃膏虚寒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舌淡苔白,小建中颗粒脉虚弱或迟缓。

七、泄泻★★★★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消食导滞保和丸(神曲、山楂、茯苓、半夏、莱菔保和丸

食伤后痛减,泻下伴有不消化食物,脘子、陈皮、连翘)加味保和丸肠胃腹胀满,喛腐吞酸,不思饮食。舌

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复方黄连素片湿热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葛根芩连丸内蕴小便短黄,烦热口渴。舌质红,苔香连丸黄腻,脉滑数

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迁延反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参苓白术散

脾胃气虚复,食少,食后脘闷不适,稍进油

腻之物,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

黄,肢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

脉细弱。

化湿止泻山药、炙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

薏苡仁)

健脾丸

开胃健脾丸

涩肠泻散

脾肾阳虚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

泻后则安,腹部喜温,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温肾健脾

固涩止泻

四神丸(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

萸)

四神丸

固本益肠丸

八、便秘★★★★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清热润肠通腑麻子仁丸(麻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清宁丸

热结或兼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口朴、杏仁)一清胶囊肠胃苦。舌红苔黄腻或燥裂,脉滑数新清宁胶囊或弦数。

气滞郁结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

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

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顺气行滞六磨汤(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郎、

枳实)

槟榔四消丸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养血润燥润肠丸(当归、生地、桃红、麻仁、枳壳)麻子润肠丸

津亏心悸,口干。舌淡,苔少,脉细麻仁丸

血燥涩。麻仁滋脾丸

通乐颗粒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温通开秘半硫丸(半夏、硫磺)或

阳虚畏寒喜暖,面色晄白,唇淡口和,附桂八味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茱萸、桂附地黄丸与麻寒凝或兼腹冷腹痛。舌淡苔白,脉沉山药、丹皮、茯苓)仁滋脾丸合用迟。

内科- 肝胆病症:中风、头痛、眩晕

九、中风★★★

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患侧手足浮益气活血补阳还五汤消栓颗粒

半身肿,面色少华,语言謇涩,舌体不脑心通胶囊

不遂正。舌色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通心络胶囊

气虚脉细涩无力。参芪片合三七胶囊血瘀(或三七粉或血塞

通片)

半身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兼见头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心脑静片

不遂痛头晕,面赤耳鸣。舌红,苔薄黄,天麻钩藤颗粒

肝阳脉弦或弦涩。脑血栓片(主治瘀血上亢阳亢症)

语言肢体麻木,舌强语謇,或伴胸闷多袪风涤痰解语丹醒脑再造胶囊

不利痰。舌苔腻,脉弦滑

风痰

阻络

语言言语謇涩,头痛头胀,或眩晕耳鸣,平肝潜阳镇肝熄风汤清眩治瘫丸

不利急躁多怒。舌红苔黄,脉弦心脑静片

肝阳

上亢

语言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耳鸣,腰膝滋肾利窍地黄饮子

不利酸软,舌红或淡,苔薄少,脉细无

肾精力

亏损

十、头痛★★★★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

风寒头痛头痛时作,通连项背,恶寒畏风,

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袪风散寒川芎茶调散(川芎、荆芥、薄荷、羌活、

细辛、白芷、炙甘草、防风)

川芎茶调颗粒

都梁丸(胶囊)

风热头痛头痛且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

恶风,口渴欲饮,或面红目赤,或

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桑菊饮芎菊上清丸

清眩丸(片)

肝阳上亢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

或兼胁痛,口苦面红,苔薄黄,脉

弦有力。

平肝潜阳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颗粒

松龄血脉康胶囊

脑立清丸

瘀血阻络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

如锥剌,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

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袪瘀通络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

老葱、生姜、红枣、麝香、黄酒)通天口服液

十一、眩晕★★★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眩晕耳鸣,头胀且痛,每因恼怒或疲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山栀子、龙胆泻肝丸肝火劳而头晕,头痛加剧,急躁易怒,少木通、车前子、柴胡、甘草、当归、生当归龙荟丸上扰寐多梦,时颜面潮红,口苦便秘。舌地黄)

红苔黄,脉弦。

气血亏虚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晄白,

唇甲无华,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

食减少,舌淡,脉细弱

益气养血八珍汤归脾丸

八珍颗粒

十全大补丸

痰浊眩晕而见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涤痰宣窍涤痰汤半夏天麻丸上蒙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肝肾阴虚眩晕而精神萎靡,健忘,耳鸣,腰酸

膝软,或五心烦热,少寐多梦。舌红

少苔,脉弦细数

滋肾养肝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滋补肝肾丸

内科- 气血津亏病症:消渴、郁证、虚劳十二、消渴★

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而多,养阴润燥玉女煎消渴平片(主治阴尿浑而黄,形体消瘦,舌红苔薄黄,虚燥热、气阴两虚阴虚脉滑数。证)

燥热清胃黄连丸合六味

地黄丸

脾胃气虚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

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

苔薄白而干,脉细弱无力

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

人参健脾丸

肾阴亏虚尿频量多,浊如膏脂,腰酸膝软,

头晕耳鸣,多梦遗精,乏力肤燥。舌

红少苔,脉细数

滋养肾阴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左归丸

小便频数,甚则饮一溲一,手足心温阳滋肾金匮肾气丸生力胶囊

阴阳热,咽干舌燥,面容憔悴,耳轮干枯,强肾片两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乏津,

脉沉细无力

内科- 肾系病症:淋证、癃闭、阳痿

十三、淋证★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木通、车前子、萹蓄、瞿麦、滑八正合剂

热淋少腹拘急胀痛,或寒热,口苦,呕恶,

或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

石、甘草梢、大黄、山栀子、灯芯草)癃清片

热淋清颗粒腻,脉滑数三金片

尿中有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清热利湿石韦散(石韦、滑石、车前子、冬葵子、排石颗粒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排石通淋瞿麦)石淋通片

石淋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复方金钱草颗粒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

脉弦或弦数

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赤石脂、茯神、巴戟肉、干金匮肾气丸

劳淋已,时作时止,病程缠绵,遇劳即发,

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

地黄、山萸肉、牛膝、泽泻、山药、五味

子、肉苁蓉、杜仲、菟丝子)

济生肾气丸

五子衍宗丸弱

十四、癃闭★★

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

分型

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清热利湿,八正散八正合剂

膀胱湿热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

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

黄腻,脉数。

通利小便三金片

热淋清颗粒

复方金钱草颗粒

湿热瘀阻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

阻塞不通,烦躁口苦。舌质紫暗或

有瘀点,苔黄腻,脉涩。

行瘀散结,

通利水道

代抵当丸癃闭舒胶囊(片)

前列欣胶囊

前列通片

肾阳衰惫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尿无力,

头晕耳鸣,神气怯弱,腰酸无力。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弱

温补肾阳,

化气行水

济生肾气丸前列舒丸

济生肾气丸

5/ 12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

惊恐伤肾阳痿不振,头晕,耳鸣,健忘,心

悸易惊,胆怯多疑,夜多噩梦,常

有被惊吓史。苔薄白,脉弦细。

益肾填精大补元煎六味地黄丸

补肾安神口服液

心脾两虚阳痿不举,心悸,失眠多梦,神疲

乏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腹胀

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补益心脾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神、炒酸

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当归、远志、

生姜、大枣)

归脾丸

刺五加脑灵合剂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精薄清冷,温肾壮阳右归丸(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桂附地黄丸

肾阳神疲倦怠,畏寒肢冷,面色晄白,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蚕蛾公补片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胶)右归丸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肝郁不舒阳事不起,或起而不坚,心情抑郁,

胸肋胀痛,脘闷不适,食少便溏。

舌苔薄白,脉弦

疏肝解郁逍遥散逍遥丸

加味逍遥丸

解郁安神颗粒

十六、郁证★★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无定疏肝解郁逍遥散解郁安神丸肝气处,胸闷喛气喜太息,腹胀纳呆,大逍遥丸

郁结便或秘或泄,女子月事不行。苔薄腻,加味逍遥丸脉弦。解郁丸

痰气郁结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咽之不下,

咯之不出,胸中闷窒,或兼胁痛。苔

白腻,脉弦滑

化痰利气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紫苏、

生姜)

舒肝平胃丸

二陈丸合胃苏颗

心脾两虚多思善疑,心悸胆怯,少寐健忘,面

色不华,头晕神疲,食少纳呆。舌淡,

脉细弱

健脾养心归脾汤归脾丸

人参归脾丸

十七、虚劳★★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头益气补虚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玉屏风颗粒

气虚晕,自汗,不思饮食,活动后诸症加

重。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

补中益气丸

四君子丸虚无力参芪口服液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面补血养肝四物汤(熟地黄、当归、川芎、芍药)四物颗粒

血虚色萎黄,口唇,爪甲色淡,妇女月经

量少。舌质淡,脉细。

当归补血口服液

八珍颗粒

十全大补膏(丸)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养阴生津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

心烦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大补阴丸

阴虚舌质红,舌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知柏地黄丸细数左归丸

麦味地黄丸怕冷,四肢不温,口淡不渴,自汗,补阳温中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舌桂附理中丸

阳虚质淡,舌体胖,苔白滑,脉沉迟桂附地黄丸

右归丸

济生肾气丸

四神丸

阴阳两虚不耐寒热,头晕,神疲乏力,口渴,

自汗盗汗,舌质淡,舌面少津,苔白,

脉沉细或沉细数。

阴阳双补桂附地黄丸清宫长春胶囊

五子衍宗丸

龟鹿二仙膏

内科- 肢体经络病症:痹证

十八、痹证(关节痹痛)★★★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

行痹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祛风通络防风汤(防风、甘草、当归、赤茯苓、葛九味羌活丸

不利,或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苔薄散寒除湿根、杏仁、麻黄、肉桂、秦艽、黄芩、生

白,脉浮姜、大枣)

肢体关节紧痛,痛有定处,遇寒痛增,温经散寒乌头汤(麻黄、白芍、黄芪、制川乌、甘风湿定片

得温痛减,痛处不红不热而常有冷感,祛风除湿草)木瓜丸

痛痹关节不可屈伸。苔薄白,脉弦紧或沉风湿骨痛胶囊迟而弦。小活络丸

寒湿痹颗粒肢体关节酸痛,重着,患处肿胀,痛除湿通络薏苡仁汤(薏苡仁、川芎、当归、甘草、寒湿者:风湿痹康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利,肌肤祛风散寒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胶囊、痹痛宁胶囊

着痹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滑。苍术、生姜)

湿热者:四妙丸、

湿热痹痛颗粒痹证日久不愈,肢体,关节疼痛,屈化痰祛瘀,桃红饮合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丸(合剂)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滋养肝肾尪痹颗粒与尪痹片

尪痹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伸,或

以尻代踵,以背代头,伴腰膝酸软,

益肾蠲痹丸

骨蒸潮热,自汗,盗汗,舌红或淡,

脉细数。

内科- 其他病症:中暑

十九、中暑★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发热汗多,头痛面红,烦躁,胸闷,清热生津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清暑益气丸

阳暑口渴多饮,溲赤,或兼见恶寒。舌红清暑解毒颗粒少津,脉洪大。

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解表散寒,香薷饮(香薷、厚朴、白扁豆)藿香正气软胶囊阴暑怠,舌质薄黄,脉弦细。祛暑化湿(藿香正气水)

十滴水

外科病症:疮疖、乳癖、痤疮、瘾疹、痔疮

二十、疮疖★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轻者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金银花、野菊连翘败毒丸

疖肿只有一二个,多则可散发全身,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清热暗疮片

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伴发热,金花消疮丸;热毒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脉数。

蕴结初期小者用三黄

洗剂外搽

大者用如意金黄

散醋调外搽可发于全身任何部位,除发热等症状清热利湿,仙方活命饮合透脓散牛黄醒消丸

外,局部以红赤肿胀,灼热疼痛为主,解毒透脓当归苦参丸;湿毒为肿势渐增大,中央变软,波动,脓早期可外用金黄瘀结栓形成或破溃,疼痛加剧,伴有发热,膏口渴,便干,尿黄,舌苔黄或黄腻,后期可用生肌散脉滑数或生肌玉红膏二十一、乳癖★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多见于青壮年妇女,单侧或双侧乳房疏肝理气逍遥蒌贝散乳核散结片

肝郁痰凝出现肿块,或月经前增大,乳房胀痛

或溢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

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

化痰消坚乳疾灵颗粒

乳癖消片(胶囊,

颗粒)合加味逍遥烦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滑。丸

乳房肿块,结节感明显,乳房胀痛,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物汤(仙茅、仙灵脾、当归、乳增宁胶囊

冲任经前加重,经后减轻,面色少华,腰巴戟天、黄柏、知母)乳癖消片(胶囊,失调膝酸软,精神倦怠,心烦易怒,月经颗粒)合加味逍遥紊乱,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丸,更年安

二十二、痤疮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

肺经风热面部粟疹累累,色红,疼痛,或有脓

疱,伴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疏风清肺枇杷清肺饮黄连上清丸

胃肠湿热颜面,胸背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

伴口臭,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

腻,脉滑数

清热除湿解毒茵陈蒿汤防风通圣丸

清痤丸

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除湿化痰,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当归苦参丸

痰湿瘢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活血散结连翘败毒丸

瘀滞纳呆腹胀。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黄

腻,脉弦滑。

二十三、瘾疹★(荨麻疹)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风团大片色红,瘙痒剧烈,发疹同时通腑泄热,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丸;

胃肠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纳呆,疏风解表外用三黄洗剂或青湿热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薄白或油调敷黄,脉弦滑数

风热犯表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则剧,得

冷则减,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

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

解表止痒

消风散消风止痒颗粒

二十四、痔疮★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

肠风下血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

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

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清热凉血祛风凉血地黄汤(细生地、当归尾、地榆、

槐角、黄连、天花粉、升麻、枳壳、黄

芩、荆芥、侧柏炭、生甘草)加减

槐角丸

湿热下注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

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清热利湿止血脏连丸地榆槐角丸

外用化痔栓

内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理气袪风活血止痛如神汤马应龙麝香痔疮

气滞紧缩,坠胀疼痛,甚至肛缘有血膏(外用)血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

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肛门松弛,痔核脱出须手法复补气升阳升陷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丸(合脾虚位,便血色鲜或淡,面白少华,剂、颗粒)气陷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边补气升提片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

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活血化瘀桃仁承气沁汤(桃仁、大黄、当归、赤消痔软膏(外用)气滞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行气通便。芍、丹皮、芒硝)加减

血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舌暗红,苔

外淡黄,脉弦涩。

痔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咳嗽,清热利湿,止痛如神汤马应龙麝香痔疮湿热行走,坐位均可使疼痛加剧,便消肿止痛。膏(外用)下注干或溏,溲赤。舌红,苔薄黄或

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二十五、跌打损伤★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腰部的俯、初期:初期:顺气活血汤活血止痛散/ 胶囊

气滞血瘀仰、转侧均感困难,不能挺直,严重

者不能站立。若因挫伤引起,则局部

可见肿胀、压痛均较明显。舌偏暗或

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

后期:疏风养血汤或舒筋活血汤舒筋活血丸/ 片

跌打丸;

舒筋活血,膏、狗皮膏、云南

补益调治白药膏、红药气雾

剂。

多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外伤史。多发为补益调治独活寄生汤或补肾壮筋汤;独活寄生丸/ 合剂隐痛,往往与腰部劳累或天气变化有温筋通络养血荣筋丸;

风寒关。急性发作时疼痛加剧,还可伴有

湿瘀腰肌痉挛,腰部活动受限。舌偏淡暗,外用:麝香壮骨苔白腻,脉濡细或涩膏,狗皮膏、代温

炙膏、正骨水伤后疼痛,活动受阻,常因运动时间活血止痛,身痛逐瘀汤或桃红饮活血止痛胶囊

长久后伤处附近关节疼痛在,乏力,舒筋活络跌打活血散

酸软,极度痛苦,可有不规则的发热,沈阳红药胶囊

瘀血心悸,食欲不振,舌质紫,苔白,脉七厘散

阻络涩弦

轻者三七片

云南白药胶囊或

全天麻胶囊

妇科病症: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过多、绝经前后诸症

二十六、月经不调★★★

(一)月经先期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

肾气虚月经提前,量少,色淡质稀,腰酸腿

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黯,

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补肾益气

固冲调经

固阴煎(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

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加减

经期提前,量多或少,色紫红,质稠疏肝解郁丹栀逍遥散(丹皮、炒山栀、当归、白芍、加味逍遥丸(口服

肝经有块,经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清热调经柴胡、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液)

郁热烦燥易怒,口苦咽干,喜叹息。舌红,加减

苔黄,脉弦数。

(二)月经后期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经期错后,量少色淡,经质清稀,腰补肾益气归肾丸合四物汤(熟地黄、枸杞子、山茱乌鸡白凤丸/ 片/ 肾虚膝酸软,头晕耳鸣,帯下清稀,面色养血调经萸、菟丝子、茯苓、当归、山药、杜仲、胶囊

血少晦黯,或面部暗斑。舌淡黯,苔薄白,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加减归芍地黄丸,脉沉细无力。春血安胶囊

经期延后,经量偏少,经色黯红,或活血行气,膈下逐瘀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调经丸

气滞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胸闷化瘀止痛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乌益母丸

血瘀不舒。舌苔正常,脉弦。药、香附、甘草)加减调经活血片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月经先后不定,量少质稀,其色淡黯,补肾益气固阴煎(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女金丸

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养血调经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加减乌鸡白凤丸淡,苔薄白,脉沉细参桂鹿茸丸

经行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疏肝解郁逍遥散逍遥丸

红有块,血行不畅,胸胁、乳房、少和血调经妇科得生片

肝郁腹胀痛,情志不舒,心烦易怒,喛气妇科调经片食少,时欲叹息,舌质淡红,苔薄,

脉弦。

二十七、痛经★★★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理气活血,膈下逐瘀汤调经丸

气滞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化瘀止痛。调经活血片

血瘀痛减,胸胁,乳房作胀。舌紫黯或有元胡止痛片瘀点,脉弦涩。益母丸

阳虚内寒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

量少,经色黯淡,畏寒肢冷,腰腿酸

软,小便清长。脉沉,苔白润

助阳暖宫,

温经止痛。

温经汤(吴茱萸、阿胶、牡丹皮、生姜、

当归、川芎、人参、芍药、桂枝、甘草、

半夏、麦冬)加减

艾附暖宫丸

痛经宝颗粒

痛经丸等

二十八、崩漏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补血益气圣愈汤合血安胶囊定坤丸

气血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少懒言,止血同仁乌鸡白凤口服两虚面色无华,唇舌色淡,苔薄白,脉细液弱乌鸡白凤丸等

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健脾益气,固冲汤人参归脾丸

脾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固冲止血归脾丸

统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或面浮肢肿,女金丸面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

肝肾不足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

色淡质稀,两目干涩,腰酸膝软,面

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

补益肝肾,

固冲止血

调肝汤鹿角胶颗粒

安坤赞育丸

妇科止血灵

於血阻络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净,

血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

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

活血祛瘀,

温经止血

逐瘀止崩汤坤灵丸

少腹逐瘀丸

二十九、带下过多★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

肾虚带下带下量多,色白稀薄,淋漓不断,腰

酸膝软,头晕目眩,小便频数,大便

溏薄。舌淡润,苔薄白,脉沉迟。

温肾益气,

涩精止带

内补丸金樱子膏

妇宝颗粒

参茸卫生丸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赤白相兼,清热解毒,止带方(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白带丸

状如米泔,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利湿止带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加妇科止带片

湿热下注骶酸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

苔黄腻,脉滑数。

减。若属肝经湿热,用龙胆泻肝汤(龙胆

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

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加减

妇炎净胶囊

妇科千金片(湿热)

妇炎康片(湿热+

毒瘀)

盆炎净颗粒(湿热

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健脾益气,完带汤白带片

脾虚臭气,绵绵不断,神疲乏力,四肢不除湿止带除湿白带丸

湿盛温,纳少便溏,两足跗肿,面色白。妇科白带膏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三十、绝经前后诸症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经断前后,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烘滋肾益阴,六味地黄丸更年安片/ 丸/ 胶囊

阴虚火旺热汗出,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燥

咽干,或皮肤瘙痒,月经周期紊乱,

量少或多,经色鲜红。舌红苔少,脉

细数

育阴潜阳坤宝丸

更年宁心胶囊

经断前后,头晕耳鸣,腰酸膝软,腹温肾壮阳,健固汤龙凤宝胶囊冷阴坠,形寒肢冷,小便频数或失禁,健脾益气妇宁康片

脾肾帯下量多,月经不调,量多或少,色

阳虚淡质稀,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精神

萎靡,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脉

沉细而迟

儿科病症:积滞、厌食、

三十一、积滞★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

小儿消食片

乳食内积不思乳食,喛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酸臭或便

秘,肚腹热甚,心烦,夜眠不安,低

消乳化食,

和中导滞

乳积:消乳丸

食积:保和丸

开胃山楂丸

枳实导滞丸(饮食积

滞、湿热内蕴)热,手足心热。苔白厚腻,或黄腻,四磨汤口服液

脉弦滑,或指纹紫滞大山楂丸

保和颗粒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不健脾助运,健脾丸健胃消食片

脾虚思乳食,腹满喜按,大便稀溏腥臭,消食化滞健脾丸

夹积夹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质淡,开胃健脾丸苔白腻,脉濡细而滑或指纹淡滞

三十二、厌食★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纳呆,食无味,或拒食,形体尚可,调和脾胃,

不换金正气散枳术丸

脾运常伴喛气泛恶,胸闷脘痞,大便不调,运脾开胃健儿消食口服液失健面色少华,精神正常。舌苔薄白或薄健脾消食丸腻,脉尚有力

不思进食,食而不化,面色萎黄,神健脾益气,异功散参苓白术散

脾胃气虚倦多汗,大便偏稀夹有不消化食物,

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肢倦乏力。苔

薄白,脉无力。

佐以助运健胃消食片

启脾丸

小儿厌食口服液

胃阴不足证口干多饮,纳呆食少,皮失润泽,大

便偏干,小便短黄,甚或烦躁少寐,

手足心热。舌偏红少津,苔少或花剥,

脉细数

养胃育阴,

佐以助运

养胃增液汤儿宝颗粒

耳鼻咽喉科病症:鼻渊、口疮、咽喉肿痛

三十三、鼻渊★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鼻塞,涕黄稠而量多,嗅觉差,鼻黏祛风清热宣窍泻白散合辛夷清肺饮辛芳鼻炎胶囊膜红肿,可伴头痛,发热,汗出,胸鼻炎通喷雾剂

风热蕴肺闷,咳嗽,痰多。舌红苔黄,脉浮数。辛夷鼻炎丸(风热上攻、热

毒蕴肺)

鼻炎片

鼻窦炎口服液(风热犯肺、

湿热内蕴)

脓涕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臭味,清胆泻热通窍龙胆泻肝汤藿胆片

鼻塞重,嗅觉差,鼻黏膜红赤。伴头鼻渊舒颗粒(肺经风热、胆

胆经痛较剧,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腑郁热)郁热耳聋,寐少梦多。烦躁易怒,小便黄

赤。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

三十四、口疮★口疮分为实证(脾胃积热、心经火热)和虚证(心血不足、肾阴亏虚、脾肾阳虚)。

(一)实证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中成药

心脾积热口腔黏膜溃疡,灼痛明显,常因过食

煎炒辛辣或寐少而发,伴口渴心烦,

清心泻脾,

消肿止痛

凉膈散(大黄、朴硝、炙甘草、

栀子、薄荷、黄芩、连翘)加

内服:

清胃黄连片、万应胶囊、牛

表面有黄白色假膜,周边红肿。舌红,赤丸、三黄片;

苔黄或腻,脉数有力

外用:

口腔溃疡散

珠黄散,锡类散,桂林西瓜

霜、复方珍珠散

口疮疼痛较经,久难愈合。伴倦怠乏温肾健脾,附子理中丸内服:

脾肾阳虚力,面色挄白,腰膝或少腹以下冷痛,

小便清,检查见口疮色白或暗,周边

淡红或不红。舌淡苔白,脉沉迟

化湿敛疮附子理宗丸、桂附理中丸、

桂附地黄丸、四神丸;

外用:珍珠粉

三十五、咽喉肿痛★★

分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

咽部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或咳嗽疼疏风清热疏风清热汤(荆芥、防风、金银花、复方鱼腥草片

痛加剧,咽部红肿,颌下有核,伴见消肿利咽连翘、黄芩、赤芍、玄参、浙贝母、复方草珊瑚片

风热发热恶风,头痛,咳嗽痰黄。舌质红,天花粉、桑白皮、牛蒡子、桔梗、甘金嗓开音丸

外袭苔黄,脉浮数。草)加减黄氏响声丸(风热外

束、痰热内盛)

利咽解毒颗粒

火毒咽喉疼痛红肿,吞咽困难,咽喉如梗,泄热解毒清咽利膈汤(连翘、栀子、薄荷、牛桂林西瓜霜

上攻咽部红肿明显,颌下有核,压痛,伴利咽消肿蒡子、防风、荆芥、玄参、金银花、板蓝根茶(颗粒)发热,口渴喜饮,头痛剧,小便短赤,桔梗、竹叶、甘草)加减清咽利膈丸(风邪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束、脏腑积热)

青果丸

清咽丸

虚火咽部干燥,微痛,干痒,灼热,有异滋阴降火,清养阴清肺汤(生地黄、麦冬、白芍、玄麦甘桔颗粒

上炎物感,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或颧肺咽喉丹皮、贝母、玄参、薄荷)或知柏地铁笛丸红潮热,耳鸣多梦,舌红,苔少,脉黄丸(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金果含片

细数怀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加减金果饮咽喉片

常见病辩证施治—中医理论

常见病辩证施治—中医理论

常见病辩证施治 第一节治则与治法 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 一、治病求本 (一) (二)正治与反治 1.正治 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 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2.反治

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又称从治。 二、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与祛邪的区别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1.扶正 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 2.祛邪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 3.扶正与祛邪兼用 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同时兼用则

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会伤正。 4.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为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则应先祛邪而后扶正 5.先扶正后祛邪 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三、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其根本即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四、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 病要根据季节、地域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

年龄 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一)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二)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不同地域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三)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第二节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感冒 感冒 辩证症状治法方剂中成药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 肢体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 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 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 浮紧。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 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 风热感冒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 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 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 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清热宣肺解表银翘散 银翘解毒(片)、感冒退热 颗粒、桑菊感冒片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感冒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咳嗽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 散 外感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风燥伤肺疏风散寒,润燥止咳杏苏散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 三子养亲汤 内伤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顺气降火 加减泻白散合 黛蛤散 肺阴亏虚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哮病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发作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定喘汤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汤加石 膏汤 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缓解肺肾两虚补肺益肾 生麦地黄汤合 金水六君煎 喘证风寒壅肺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 散 实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 养亲汤 肺气郁闭开郁降气,宣肺平喘五磨饮子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 汤 虚肾虚不纳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 参蛤散 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 锡丹 肺胀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 汤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 肺痨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虚火灼肺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 散 气虚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or参苓白术散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胸痹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 寒凝心脉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心悸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or朱砂安神 丸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水饮凌心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宁心安神 苓桂术甘汤

中医内科各科常见病证

中医内科各科常见病证 感冒:恶寒(风)、发热、头痛、鼻塞流涕、 【辨证论治】 普通感冒,一般邪在肺卫,多属表证,故治疗采取解表散邪的原则,并结合证情进行具体的论治。但是,在对感冒的治疗中,注意一般不宜表散太过,亦不宜补益太早。 1、风寒证 ☆主症:鼻塞、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藿香正气水) 气虚之人,可用益气解表的参苏饮 2、风热证 ☆主症:发热微恶风,或有汗,头痛,咳嗽痰黄稠,咽喉红肿疼痛,口干微渴,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则:辛凉解表,清热宣肺 方药:银翘散 3、兼证 ⑴挟湿:症见恶寒,身热不扬,头重如裹,骨节酸痛,苔白腻,脉濡。治宜疏风祛湿,方用羌活胜湿汤 ⑵挟暑:治宜清暑解表,芳香化湿,方用新加香薷饮 咳嗽△ 根据其发生原因,临床上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P63) 1、外感咳嗽 ⑴风寒咳嗽证 ☆主症: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可伴有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楚、头胀头痛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化痰 方药:杏苏散 ⑵风热咳嗽证 ☆主症:咳痰黄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身热、或见头痛、恶风、有汗等,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 ⑶燥热咳嗽证 ☆主症:干咳少痰,或痰粘稠粉不易咯出,鼻燥咽干,甚则咳引胸痛,或兼有身热、形寒等,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细咯数 ☆治方: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 以上外感咳嗽诸证,日久不愈,或愈而复发,咯痰不爽,而表证、燥证不明显者,均可=可选止嗽散加减 2、内伤咳嗽 ⑴痰湿咳嗽证 ☆主症:咳嗽痰白而稀,胸脘作闷,或食纳不佳,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背) ⑵肝火犯肺证 ☆主症:气逆作咳,咳引胁痛,面红喉干,烦热口苦,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法法:清肝泻火,润肺化痰 方药:黛蛤散合清金化痰汤 ⑶肺虚咳嗽证 ①肺气虚证

常见疾病精选--中医辩证施护汇总--精选.doc

八纲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八纲辨证,是用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取得的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 多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不同的证候。是中医学最基本的辨证方法。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个性中抽象出来的 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即任何一种疾病,从疾病的类别来说,不属于阴证,便属于阳证;从疾病的部位深浅来说,不在表,就 在里(或半表半里);从疾病的性质来说,不属于寒证,便属于热证;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正气虚的称为虚证,邪气盛的 称为实证。所以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在八纲中,阴阳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 为阳证,里、寒、虚证为阴证,所以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这样,就可紧紧把握阴阳两纲,由浅入深,认识疾病的本质。 八纲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绝对对立,静止不变的。而是相互间可有兼夹、错杂,可有中间状态,并随病变发展而不断变 化,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表证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 饮食调护 饮食调护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在对健康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 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 食物分类按食物的性质分类:热性食物、温性食物、寒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食物、补益性食物、发散性食物;按食 物的味分类:辛味食物、甘味食物、酸味食物、苦味食物、咸味食物。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饮食有节、饮食有方、谨和五味、荤素搭配。 饮食宜忌原则与方法辨证施食(虚证应补益、实证宜疏利、寒证宜温热、热证宜寒凉)、辨药施食(即食物的性味应与患 者所服药物的性能一致)、因人施食(根据人的体质、年龄不同而异)、因时施食(根据四时季节的变化而异)。 肺胀 【定义】 肺胀是因喘咳日久,肺脾肾心俱虚,气道滞塞、肺气胀满,出现以胸部膨满,咳逆上气,动后尤甚,痰涏壅盛,甚则面 色晦黯,唇舌紫绀,面目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为特征的疾病。 【范围】 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老年性 肺气肿等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辩证调护】 一、寒饮束肺:喘咳气短,痰多清稀,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调护: 1、室内空气宜新鲜,潮润,室温宜偏暖,注意保温,助病人及时增减衣被,防止受冷。 2、饮食宜清谈与辛散,忌生冷、肥甘厚腻等滋痰生湿之品,禁食辛辣、烘炒类食物如炒瓜子、烘饼等。可食用温性调味 品,如生姜、胡椒、葱等,以助散寒。 3、解表药不宜久煎,汤剂宜温服,服药后可略加衣被,使微微出汗。咳嗽夜间为甚者,适宜临睡前服,中西药服服药 时间需要间隔 2 小时。 4、注意寒热的轻重、咳嗽的性质、痰涕的颜色及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的变化,有恶寒发热表证时,应卧床休息, 注意保暖,可用生姜、红糖、红枣煎服。 二、痰热壅肺:喘促气粗,胸满咳嗽,痰黄而稠粘,心胸烦闷,口干而渴,发热微恶风寒。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散。 治法:宣肺疏风,清化热痰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 调护: 1、室内空气宜新鲜,避免寒冷空气及异味刺鼻之气的吸入,室温不宜过高。 2、饮食宜消化、清淡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忌辛辣、油腻、荤腥、烟、酒等刺激之品,鼓励多饮水,可服用竹沥 水,川贝粉等清热化痰。 3、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观察出汗、咳嗽及神志等情况。高热病人必须卧床休息,多饮水,可 用银花、芦根等煎水代茶。 三、痰浊阻肺:胸满闷胀,咳嗽气喘,痰白量多,不能平卧,稍劳即甚,怕风易汗,脘腹痞满,食纳减少,倦怠乏力, 舌淡,舌苔白滑腻,脉弦滑。 治法:健脾益肺,降气化痰。 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 调护: 1、病室宜温暖,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干燥通风。服药期间避免油烟异味、灰尘等不良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2、保持呼吸道通畅,久病体弱卧床者,可采用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帮助排痰。有紫绀者,应给予氧气吸入。 3、密切观察病情,病重、年老者要阻止痰阻窒息,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清除气道内的痰液,必要时要行气管切开。 4、饮食以易消化、清淡之品主为宜,可予赤小豆、白扁豆、苡仁、山药等健脾、利湿、化痰之品,忌食糯米、甜食、肥 1

常见病辨证论治

常见病辨证论治 常见病辨证论治 一、感冒 感冒之病虽平常,彻底治愈最相当。万病之源莫小视,时时刻刻要提防。 感冒源于西医名,鼻塞流涕气不通。恶寒发热身不适,咳嗽咽痒头也疼。 小秘方: 各型感冒:葛根30克、白芷20克、辛荑20克、连翘15克、兰根30克、贝母15克、黄豆20克。 高度发烧:加生石膏50---100克 热而无汗:加麻黄20克 风寒感冒:加桂枝20克 风热感冒:加桑皮20克 湿热感冒:加生薏米仁50克 身体虚弱:加沙参50克 经我几十年观察,运用此方,如辨证准确,三天内可彻底治愈重感冒,治愈率高达95%以上。 二、头痛 头痛外感与内伤,病因两类最平常。内伤七情入髓海,外感六淫犯清阳。

风寒头痛连项背,川芎茶调散荆防。 风热头痛胀欲裂,石膏川芎芩连尝。 风温头痛多发烧,可用大剂白虎汤。 风湿头痛重如裹,薏苡汤内加藿香。 肝阳头痛烦易怒,天麻钩藤饮正方。 肾虚头痛腰酸软,金匮肾气丸相当。 血虚头痛心悸动,随证加减四物汤。 气虚头痛晕绵绵,补中益气可生阳。 痰浊头痛昏蒙闷,半夏天麻白术汤。 瘀血头痛如锥刺,加味通窍活血汤。 太阳头痛蔓荆引,阳明头痛白芷尝。 少阳头痛柴芩用,厥阴头痛吴芋良。 痛如雷鸣雷头风,湿热挟痰直冲上。除湿化痰驱邪出,可用醒脑清震汤。 偏头痛证病势剧,或左或右不正常。其痛暴发连眼齿,加减镇肝熄风汤。 三、咳嗽 五脏六腑皆令咳,总体表现肺脏多。固本培元重脾肾,开门打狗不留邪。 肺气不清难宣肃,咳嗽咯痰病立生。有声无痰是为咳,有痰无声是嗽名。 痰声并见为咳嗽,辨证论治莫放松。外感麻杏石甘汤,内伤

脾肺用补中。 风寒袭肺咳声重,咽痒气急鼻不通。疏风散寒宣肺气,三拗止嗽最相应。 风热犯肺痰稠黄,头痛干咳又恶风。疏风清热兼化痰,加减桑菊饮力雄。 风燥伤肺兼头痛,咯痰带血咳连声。疏风清肺润肺燥,桑杏汤内二地冬。 痰湿蕴肺咳反复,粘痰咯出咳即停。健脾燥湿化顽痰,二陈三子力最雄。 痰热郁肺气息粗,咳嗽声高痰味腥。清热化痰肃肺气,百合石膏加款冬。 肝火犯肺咳胁痛,痰滞咽喉咯不清。清肺平肝降气火,龙胆泻肝泻白从。 小秘方: 1、风寒型 紫苏20克、杏仁20克、川贝10克、生姜20克、红糖20克 水煎服,日2---3次。 2、风热型 双花30克、薄荷20克、桑皮20克、杏仁20克、冰糖20克 上为一日量,水煎随意饮。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一、感冒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辛温解表。葱豉汤、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发热恶寒,头胀痛,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辛凉解表。银翘散。 时疫感冒: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不退,周身酸痛,伴明显的全身症状,呈流行性。清热解毒解表。清瘟解毒丸。 体虚感冒:发热恶寒,无汗,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益气解表。参苏饮。 二、咳嗽 风寒犯肺: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紧。疏散风寒,宣肺止咳。杏苏散。 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咳痰黏,痰色白或黄,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辛凉解表,宣肺止咳。桑菊饮。 燥邪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舌红少津,脉细数。润肺止咳。桑杏汤。痰热郁肺: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肺肾阴虚: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滋补肺肾之阴,止咳。百合固金汤。 三、喘证 风寒闭肺:喘咳气逆,呼吸急促,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宣肺散寒平喘。麻黄汤合华盖散。 痰热郁肺:喘咳气涌,痰稠黏色黄,苔薄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肾虚作喘: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舌淡苔薄,脉沉弱。补肾纳气。金贵肾气合参蛤散。 四、不寐 心火炽盛证:口舌生疮。清心泻火,宁心安神。朱砂安神丸。 肝郁化火:龙胆泻肝汤。 阴虚火旺: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五、胃痛 胃寒胃痛:胃痛暴作,得温痛减,苔薄白,脉弦紧。温中散寒,和胃止痛。良附丸或良附汤。食滞胃痛:胃痛,脘腹胀满,嗳腐恶食,苔厚腻,脉滑。导滞和胃。保和丸。 肝气犯胃:上腹部胀痛,痛连胁肋,生气时胃痛加重,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多弦或弦数。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舒肝和胃丸。 肝胃郁热: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疏肝泄热,和胃止痛。化肝煎。 脾胃虚寒:胃痛隐隐,大便溏薄,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温中健脾。是阳虚。黄芪建中汤。 六、呕吐 外邪犯胃:突然呕吐,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饮食停滞:呕吐酸腐,大便秽臭,苔厚腻,脉滑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肝气犯胃:呕吐吞酸,可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疏肝理气,降逆和胃。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 七、泄泻 伤食泄泻: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消食导滞。保和

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常规 感冒 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咽喉痒或痛、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2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常因骤变而发病。 3 一般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 [辨证论治] 1 风寒束表 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犯表 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 暑湿感冒 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虚体感冒 4.1 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 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例方:参苏饮。 4.2 阴虚感冒 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例方:加减葳蕤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喜炎平、双黄连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内静滴,每日1次。 3 外治疗法 3.1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3.2 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适用于风寒证。 [治法改进] 感冒轻证,或初起偏寒偏热俱不明显,仅稍有恶风、微热、头胀、鼻塞者,可予辛凉轻剂,疏风解表,药用桑叶、薄荷、防风、荆芥等微辛轻清透邪。咽痒咳嗽者,酌配前胡、牛蒡子、贝母、橘红、桔梗、甘草等清宣肺气。 [疗效标准] 1 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2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3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

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 【概说】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要点、证治分类、临证要点 一、概念: 咳嗽是指肺气不清,肺失宣降而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咳嗽是内科病证中最为常见的,发病率高,如上呼吸道感染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多发,多为散发性,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所见的咳嗽,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对于咳嗽来讲,虽然为常见病,但临床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误区,如有些人一旦咳嗽,首先选用抗生素治疗;或者到药店买一些止咳化痰的成药,结果效果不佳,导致咳嗽反复发作,或者缠绵难愈。我们临床遇到很多这类的患者。有一4岁男孩,咳嗽平均每月发作一次,上幼儿园只上半天,一旦咳嗽发作,家人立即带往医院挂水治疗。后来到门诊经中药治疗后,咳嗽发作次数减少,才得以正常上幼儿园。即使中医治疗,也须仔细辨证,如果辨证失误,用药欠妥,也往往导致咳嗽较难治愈。自古以来,就有咳嗽难治之说。徐灵胎著《咳嗽难医论》,谓其研求咳嗽治法,四十余年后而后稍能措手。 【病因病机】 《素问.咳论篇》既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均能导致咳嗽。 一、病因 (一)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 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寒温失宜,或过度疲劳,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外邪入客于肺导致咳嗽。

1、四时六气有别 由于四时主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因而临床表现风寒、风热、燥热等不同证候,其中尤以风寒咳嗽为多。 2、常以风为先导 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 (二)内伤咳嗽——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 可分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端。 1、它脏及肺 饮食不调:嗜烟好酒,熏灼肺胃;或因过食肥甘辛辣炙煿,酿湿生痰;或脾运不健,痰湿内生,上渍于肺。 情志刺激: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日久气郁化火,气火循经犯肺。 2、肺脏自病 常因肺系疾病迁延不愈,阴伤气耗,肺的主气功能失常,以致肃降无权,肺气上逆作咳。 二、病机 (一)咳嗽的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它脏,不耐寒热,称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致宣肃失司。肺主宣发肃降,宣降失常,肺脏为了祛除病邪外达,以致肺气上逆,冲激声门而发为咳嗽。 肝与肺的关系:有经络内在的络属关系,又有五行相克的内在联系,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同时从气机升降角度分析,肝主升,肺主降,肝气上逆,易致肺气肃降不及;肝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郁而化火均可影响肺的功能。 脾与肺的关系:脾为肺之母,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的同时,运化水湿。脾的特点为喜燥恶湿,脾运不健,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导致痰浊内生,上

常见病辨证论治——打印版

常见病辨证论治 感冒 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浮。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 风热感冒 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清热宣肺解表银翘散银翘解毒(片)、感冒退热颗粒、桑菊感冒片 时行感冒 突然发热,高热不退,甚则寒战,周身酸痛,无汗,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伴明显全身症状,呈现流行性发作。舌红,苔黄,脉浮数。清热解毒清瘟解毒丸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羚羊感冒片 体虚感冒 发热,恶寒较甚,无汗,头痛鼻塞,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益气解表宣肺化痰参苏饮参苏丸、玉屏风颗粒 咳嗽 风寒犯肺 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寒,或有发热,无汗,或兼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疏散风寒宣肺解表杏苏散通宣理肺丸、半夏露糖浆、杏苏止咳糖浆 风热犯肺 咳嗽气粗,咯痰黏稠,色白或黄,咽痛,声音嘶哑,或兼发热,微恶风,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桑菊饮蛇胆川贝枇杷膏、牛黄蛇胆川贝散、急支糖浆 痰热壅肺 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清气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蛇胆川贝液 肺肾阴虚 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咳甚,或伴恶心烦热,颧红。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丸、参贝北瓜膏 燥邪伤肺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并见鼻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辛凉清润桑杏汤二母宁嗽丸、蜜炼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 喘证 风寒闭肺 喘咳气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兼头痛鼻塞,无汗,恶寒、发热。舌苦薄白而滑,脉浮紧。宣肺散寒麻黄汤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桂龙咳喘宁胶囊 痰热郁肺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黏色黄,或夹血痰,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喜冷饮,咽干,面红,尿赤,便秘。苔薄黄腻,脉滑数。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桑白皮汤清气化痰丸、蛇胆川贝枇杷膏、清肺抑火丸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中医科的诊疗规范

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示范) 第一节感冒 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 2 痒或痛,咳嗽。 3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4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5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6 本病应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风寒证 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 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

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 暑湿证 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证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 2.1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3~6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2.2 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

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 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在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中,脾胃虚弱为发病之由,而健脾益气则

常见病辨证用药

常见病辨证用药 1、咳嗽常见证型有哪些?治疗原则有哪些? 1> 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湿伤肺 内伤咳嗽:痰湿犯肺、痰热蕴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虚 2> 治疗原则:外感咳嗽应祛邪宣肺,用药宜轻清上扬,因势利导,使邪去正安。 内伤咳嗽多是虚实夹杂,发作时标实为主,当化痰止咳以治其标;缓解时当扶正补虚以治其本。 2、哮证和喘证如何鉴别?气虚型哮病、脾虚型哮病、肾虚型哮病临床如何诊疗? 1> 哮与喘两者都有呼吸困难,但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 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种症状。(气息急促、鼻翼煽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2> 气虚:自汗、恶寒、易感。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玉屏风散) 3> 脾虚:纳呆脘痞、大便溏薄、每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六君子汤) 4> 肾虚:短气息促,动则尤甚、每因劳累后易发。(金贵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3、试诉心悸的病因和病机? 1>病因:体虚劳倦:素体虚弱或者是久病失养,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 七情所伤:心虚胆怯、忧思不解、痰火扰心等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痰火扰心。 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症日久,痹阻心脉。 药物中毒:某些药物使用不当或损伤心气,耗伤心阴,引发心悸。 2>病机:气虚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浊瘀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心神不宁。4、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知柏地黄丸均可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如何区别应用? 1>天王补心丹:多用于心肾两虚,阴虚血少,虚火内扰所致的心悸 2>朱砂安神丸:多用于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所致的神志不安 3>知柏地黄丸:肾阴不足,虚热内扰,多见虚烦盗汗,骨蒸潮热。 5、近年已研制出多种治疗胸痹的速效中成药,请写出两种及其用法? 1>开胸顺气丸:消积化滞,行气止痛。多用于痰浊壅塞引起的胸痹 2>冠心苏合丸:主治理气寛胸,止痛,用于心绞痛,胸闷憋气。多用于阴寒凝滞引起 的胸痹 6、腹痛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1> 辩腹痛的急缓:突然发病,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 蛔虫内扰等引起,属急性腹痛;发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绵绵,痛势不甚,多由 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所致,属慢性腹痛。 2>辩腹痛部位: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大肠、小肠受病;脐腹疼痛,多为虫积;胁腹、 少腹疼痛,多为厥阴肝经受病;小腹疼痛,多为膀胱病变。 3>辩腹痛性质:饱食则痛,腹痛拒按属实;饥饿则痛,腹痛喜按,属虚;得热痛减为 寒,得寒痛减为热;气滞腹部胀痛,痛无定处;血瘀腹部刺痛,固定不移;伤食腹 痛则多因饮食太过或食积不化,嗳气频作,痛甚欲便,便后痛减。

肛肠疾病中医辨证论治

二.肛肠疾病 肛肠疾病就是指因风、湿、燥、热、气虚、血虚等引起得与肛门直肠有关得一系列疾病。常见得有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瘘、脱肛等。中医文献统称为痔疮、痔漏。本节主要介绍痔与肛裂。 痔 痔就是直肠末端黏膜下与肛管皮肤下得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而形成得柔软得静脉团,并由此产生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痔就是常见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生,好发于成年人,在肛门直肠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工作与生活。根据发病部位得不同,有内痔、外痔与混合痔之分。 内痔指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得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得柔软静脉团,又称里痔,以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截石位得3、7、11点处。外痔指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下,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破裂或反复炎症纤维增生而成得疾病,以自觉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混合痔就是指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与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兼有内痔、外痔得双重症状。 西医学中得各期内痔与各种炎性外痔,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病因病机】 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或便秘、久泻、久痢、妊娠多产、负中远行等导致湿热下注,血行不畅,血液淤积,经络阻滞,淤血浊气下注肛门而形成。内痔得发生主要就是由于静脉壁薄弱,失去了正常得弹

性,加之饮食不节,燥热内生,下迫大肠,以及久坐、远行、负重等,导 致血行不畅,血液淤积,热与血相搏,结滞不散而成。外痔得发生多因 湿热下注或肛门裂伤、毒邪外侵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或 热迫血下行,愈结不散而成。 【辩证施护】 (一)辩证要点 1.辨内外痔生于肛门齿线以上,黏膜下得痔上静脉丛发生扩大 与曲张所形成得静脉团为内痔;生于肛管齿线以下,痔外静脉 丛扩大曲张或反复发炎而形成得为外痔。内痔得主要症状为便 血,较大得内痔伴有拖垂;外痔得主要症状为坠胀、疼痛与异物 感。 2.辨虚实内痔实证者下血鲜红,或便前便后,或量多量少,或如 射如滴,湿热下注者,其血色污浊;虚证者,下血色淡而清,或晦 而不鲜。内痔较大者伴有肛门脱垂。气虚者,痔核脱出不纳,肛 门有下坠感。血虚者,痔核脱出,便血量多色淡。 (二)辩证分型 1 、内痔 (1) 内伤肠络 证候表现:大便带血,呈滴血或喷射状,颜色鲜红,兼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护治法则: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治疗代表方;凉血地黄汤) (2)湿热下注

-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妇科常见病种中医辨证论治

妇科常见病种中医辨证论治 一、月经病: 1、月经先期:以月经周期比正常提前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一行者 证型: 脾气虚证:月经色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补中益气汤》黄芪、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肾气虚证:月经色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归肾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 血热证:月经色红,舌红、苔黄,脉数《清经散》牡丹皮、地骨皮、青蒿、黄柏(盐水炒)、大熟地、白芍(酒炒)、茯苓 2、月经后期:延后7日以上,甚至3~5个月以上者 证型: 肾虚证:月经色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当归、熟地、人参、山药、杜仲、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血虚证:月经延后,量少色淡,头晕眼花,舌淡红,脉细弱《大补元煎》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血寒证: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腹痛明显,舌淡,苔白,脉沉《温经汤》吴茱萸、当归、白芍、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气滞证:月经延后,量少或正常,色暗有血块,脉弦《乌药汤》乌药、香附、当归、木香、甘草 3、月经过多:月经量超过80ml,但周期正常。 气虚证:月经色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举元煎》人参、炙黄芪、炒白术、炙甘草、炒升麻 血热证:月经色红,舌红、苔黄,脉数《保阴煎》生地、熟地、白芍、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柏、生甘草 血瘀证:月经色暗,血块,痛经明显,舌暗有瘀斑,脉弦不畅:蒲黄、五灵脂、益母草、三七、茜草 4、月经过少:月经量少,或者经行少于2天,周期正常。 肾虚证:月经色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归肾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 血虚证:经量少色淡,头晕眼花,舌淡红,脉细弱: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黄芪、党参,山药 血瘀证:月经色暗,血块,痛经明显,舌暗有瘀斑,脉弦不畅《桃红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 5、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周期正常 气虚证:月经色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举元煎》人参、炙黄芪、炒白术、炙甘草、炒升麻 血热证:月经色红,舌红、苔黄,脉数。虚热《两地汤》生地、元参、白芍药、麦冬、地骨皮、阿胶加女贞子、旱莲草,湿热黄芩、白芍、黄柏、仙鹤草、鱼腥草、香附血瘀证:月经色暗,血块,痛经明显,舌暗有瘀斑,脉弦不畅《桃红四物汤》加《失笑散》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 6、经间期出血: 肾阴虚证:阴道流血色鲜红,尿黄,舌红,脉细数《两地汤》加《二至丸》生地、元

2018年最新中药综合常见病辩证论治表

感冒★★ 分型症状治法方药(加减)中成药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清热宣肺解表银翘散(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银翘解毒丸 风热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蒡子、薄荷、桔梗、淡豆豉、甘草)复方金黄连颗粒感冒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双黄连口服液脉浮数。桑菊感冒片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前胡、柴胡、荆芥、防风、感冒清热颗粒风寒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痒寒重,宣肺散寒羌活、独活、川芎、茯苓、枳壳、桔梗、正柴胡饮颗粒感冒发热喷嚏,流清涕,咽痒,咳嗽,甘草)表实感冒颗粒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 突然发热,高热不退,甚则寒战,清热解毒清瘟解毒丸(大青叶、连翘、玄参、天花清开灵颗粒 时行周身酸痛,无汗,咳嗽,口干,咽粉、桔梗、炒牛蒡子、羌活、防风、葛根、羚羊感冒片 感冒喉疼痛,伴明显全身症状,呈现流柴胡、黄芩、白芷、川芎、赤芍、甘草、连花清瘟胶囊行性发作,舌红,苔黄,脉浮数淡竹叶) 体虚感冒发热、恶寒较甚,无汗,头痛鼻塞, 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 苔白,脉浮无力。 益气解表, 宣肺化痰 参苏饮(人参、甘草、茯苓、苏叶、葛根、 前胡、半夏、枳壳、桔梗、陈皮、木香) 参苏丸 二、咳嗽★★★ 分型症状治法方药(加减)中成药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疏散风寒杏苏散(杏仁、苏叶、茯苓、甘草、前胡、通宣理肺丸 风寒寒,或有发热,无汗,或兼头痛。宣肺解表陈皮、半夏、桔梗、生姜、大枣)风寒咳嗽丸 犯肺舌苔薄白,脉浮紧。三拗片 杏苏止咳糖浆咳嗽气粗,咳痰黏,色白或黄,咽辛凉解表桑菊饮(桑叶、杏仁、芦根、菊花、栀子、蛇胆川贝枇杷膏 风热痛,声音嘶哑,或兼发热,微恶风,宣肺清热连翘、薄荷、桔梗)急支糖浆 犯肺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桑菊感冒片(合剂)脉浮数。 燥邪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 或痰中带血,并见鼻燥咽干。舌红 少津,脉细数。 辛凉清润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 栀子、梨皮) 二母宁嗽丸 蜜炼川贝枇杷露 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黄芩、山栀、桔梗、麦冬、清气化痰丸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复方鲜竹沥液 痰热苓、甘草)蛇胆川贝液壅肺橘红丸 葶贝胶囊 止咳橘红丸 肺肾阴虚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咳甚, 或伴五心烦热,颧红,耳鸣。舌红 少苔,脉细数。 滋阴润肺 止咳化痰 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玄参、熟地、 麦冬、白芍、贝母、百部、桂皮、当归、 生甘草、桔梗) 二冬膏 养阴清肺丸 百合固金丸 三、喘证★★★ 分型症状治法方药(加减)中成药喘咳气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宣肺散寒麻黄汤(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小青龙合剂 风寒多色白稀薄而带泡沫,兼头痛鼻塞,合华盖散(麻黄、杏仁、桑白皮、紫苏子、桂龙咳喘宁胶囊闭肺无汗,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而滑,茯苓、橘红、甘草) 脉浮紧。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黏色黄,清热化痰桑白皮汤(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清气化痰丸 痰热或夹血痰,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宣肺止咳贝母、黄芩、黄连、山栀子)清肺消炎丸 郁肺口渴喜冷饮,咽干,面红,尿赤,便 秘。苔薄黄腻,脉滑数。 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桂枝、附子、熟地、山萸肉、七味都气丸则喘甚,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合参蛤散(蛤 肾不后余沥,形瘦身疲,汗出肢冷,面唇蚧、人参) 纳气青紫,或有跗肿。舌淡苔薄,脉沉弱; 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 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 内科- 心系病症:胸痹、不寐

常见病六经辨证治疗

常见病六经辨证治疗(从感冒说起) 中医认为致病原因有二,一内因,二外因。 一内因: 疾病从内而生。内伤七情五脏伤。 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喜则伤心,怒则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忧思气结,喜则气消,怒则气上。 二外感 百病皆因风而起,风就是水火也就是寒热而引起的外感的病, 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热六气太过不及。气候的变化而人体正气不足(水火盈亏)不能适应所产生的疾病。风寒暑湿燥火进入人体所发生的变化, 但是这种变化是经过六经传变。 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病 首先是体表肌肤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太阳经所过的地方所现出来的证状, 包括太阳伤风, 太阳伤寒, 以及太阳温病等。 太阳伤风

所谓太阳伤风, 是伤于风, 因为吹到风而感冒, 所以叫伤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症状是汗出, 项强, 头痛, 发烧。这时候就用桂枝汤剂来治疗。 桂枝汤 桂枝10生白芍6生甘草9生姜3片大枣3枚(掰开)。小儿分三次服用。大人分一至两次服用。 素体虚弱再值伤风就会出现汗多如雨,全身乏力,头昏、心慌、肢节疼痛等症,这时就要用桂枝加附子汤来治疗。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10生白芍6生甘草9生姜3片大枣3枚(掰开)川淡附子(或黑附子)9。小儿分三至四次服用,每三小时服一次。大人分一至两次服用 太阳伤寒 还有一种就是太阳伤寒, 伤于寒症, 冬春之际,天气太冷, 或者空调风扇下工作, 得到感冒是因为伤于寒, 病人会全身恶寒, 怕冷, 全身没有汗, 高热, 身痛, 骨节痛,咳嗽这时候要用麻黄汤剂来治疗。

麻黄汤 麻黄10桂枝10杏仁6生甘草9 小儿分三次服用,大人分一至两次服用。 太阳伤寒少阴虚寒 病人会全身恶寒重, 怕冷, 全身没有汗, 低热或无热,咳嗽、身痛,小便清长,甚至大便稀溏或大便秘结,这时候要用麻附辛合四逆汤加生姜来治疗。 麻附辛合四逆汤加生姜 麻黄6川淡附子(或黑附子)7细辛3干姜9生甘草9生姜3片六付水煎服,小儿分三次服用.。大人加倍量分两次服用。 太阳温病、夏天泄泻、咽喉炎(喉咙痛) 太阳温病就是出汗后伤于寒,本身体内的热气通过皮肤排出体外,但是出汗后被寒所伤,汗毛孔闭塞,热气循经直攻喉咙,出现喉咙疼痛,咳嗽、全身疼痛,或陷于阳明胃肠出现泄泻,这时就用葛根汤来治疗。葛根汤 葛根6 麻黄9 桂枝12 白芍6 生甘草7 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