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二年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二年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二年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两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伯乡中心小学教师古再丽努尔·艾尔肯)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47页例1。题目是”混合运算”.

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认识简单的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计算。

五、教学工具:课件,算式卡片。

六、说教法

根据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直观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采用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七、说学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会探索。

八、说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由常规口算:加、减、乘、除法引出课题——混合运算。由学生学过的加减混合等运算,回忆知识。

2.探究新知,总结方法

由教材主题图引入教学,同学们请看,这是发生在阅览室里的有趣的数学故事。让一个学生读题,再让全班学生读题。目的是分析题目,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解决问题。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计算呢?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着做,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去板板演并说说思路。让用不同方法的学生进行板书,利于大家的交流,思维的拓展。教师再指出点明综合算式。再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分步和综合算式各有什么优点?有没有办法把它俩的优点揉合在一起?总结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从而引出今天学的新知识,

写出递等式。让学生说说脱式与以前所学知识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思考的能力。再让学生充分说说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的思路,为了突出重点。接着让学生巩固递等式,引入乘、除法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说说,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老师板演。两道题放在一起,只有加和减法或者是只有乘、除法,对比分析,总结计算过程。

3.习题小试,巩固内化

完成做一做第1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写计算过程,并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板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说课稿

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已有经验分步算式的基础上,经历自主尝试连减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进一步理解运算顺序,试着解决两步计算的加减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了连加、连减,有了很好的计算基础,掌握了不带小括号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上,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括号的重要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试题。 教学具的准备 在教学具的准备上,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我准备采取的主要是情境教学法、发现法。 情境教学法: 在探究新知的开始,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出示超市购物的问题情境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

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运算方法。为整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发现法: 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它强调学生是发现者,强调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发现、去认识,自己求出问题的答案。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我将这一方法贯穿始终,从复习导入到小括号的引入,以致到课堂总结我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尤其是小括号的引入部分,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解题的方法,然后再从题中总结出运算顺序,让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法上: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环节: 为了更好的教学,我准备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新知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演示教学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景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

加减混合说课稿

《加减混合》说课稿 一、说教材 “加减混合”是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三个数的连加连减的基础上编排的。本节课的内容在教科书第28页,教材以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的增减变化为背景安排了一道例题。学生大凡都有乘车亲身经历,简易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教材在全面反映加减混合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竖式计算的简易写法。 这样安排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二步计算中第一个加数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加强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计算、思维等数学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及方法。 2、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选择演示法、讨论法、比较法教学方法,一扶一放地指导学生学习,改变以往“一讲到底”、“一刀切”的学习模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对于中、差生,我留意“扶着引导他们说出分析思路,而对于优生则“放”手上他们独立说明分析思路。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定标。

1、口算,说一说运算顺序。 32+40+7=60-40-15=20+6-7=73-40+20= 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 3、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支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 4、导入新课 加减混合的口算,我们是按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加减混合的笔算也同样是按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板书课题) 5、出示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加强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计算、思维等数学能力的培养。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学习例3 (1)、出示例3的主题图,学生观察、说一说图意。 公共汽车上原有67人,到站有25人下车,28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67-25+28= (3)、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4)简易写法。 67—2 5 + 28=70(人) (在用简易写法时要注意: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

《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 本节课教学的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予以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是在五年级学了分数混合运算和分数乘法后的一节新内容,是为后面学习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好准备的。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字信息,根据这些数字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混合运算,分数乘除法,对算法不再陌生。但线段图是第一次接触,观察和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平时有效课堂改革的训练,他们预习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都有所增强。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做好预习,创设平等宽松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解答有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模式。 2、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探索、分析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借助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有效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结合教材及本班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去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讨新知识。本课采取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学会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方法,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设计中以情景为载体,以圆面积计算公式为依据,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同级混合运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创设了“图书阅览室”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脱式运算,了解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能力目标: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这一情景,理解运算顺序。 2、发现、讨论法:利用我们小组合作座位优势,让小组间讨论、说计算过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三、说学法 运用书本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小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四、说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含有加、减、乘、除四个运算符号的练习。 口算下列各题。 7+8﹦ 14+7﹦ 15-9﹦ 20-12﹦ 4×5﹦ 8×6﹦ 15÷3﹦ 4÷4﹦ 师:同学们认识这几个符号吗?他们中分别有两位是好朋友,你猜猜他们是谁?学生根据前面回忆的运算特点,为这四种运算符号分组。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运算来,解决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面遇到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方法,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先回忆四种运算的含义,再根据含义为他们找朋友渗透运算,不仅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又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富有童趣的活动也能在课的开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发现特点归纳顺序 1.加减混合,感知运算顺序。 师: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读书学习。 课件出示: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原来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在看书学习,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师:你能找出问题吗? 学生找出问题,并解决。 师:下午阅览室里有多少人在看书学习?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请写下来? 学生列式:53-24=29(人) 29+38=67(人)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列式:58-24+38 师:我们把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你知道它该怎么计算吗?学生计算并展示计算的过程,教师板书。

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属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册第二单元第三个的教学内容,在进行本内容教学时,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利用线段图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个实际问题,并增加了一个估算的要求,让学生先估一估再计算。接着教材中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思考“比八月份节约了”是什么意思?在线段图中,隐含着题目中最基本的等量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最后验证估算的结果。 在开展教学时,注意下面几个方面。一是估算意识的培养。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分数中的估算要比整数、小数的估算难把握一些,教学时,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进行估算,关键是让学生体会估算要有依据。二是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教学时,可以让师生交流画图,试着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接着进行变式练习,把题目中的“比八月份节约了”改写成“比八月份增加了”,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利用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让学生再次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三是注重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二)

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定律,并会解简单的方程。六年级学生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独立学习的能力,喜欢也善于探索发现新知识。基于以上理解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数量关系,并学会用方程来解答。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3)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四、教学方法 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只是一个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五、教学程序 (设计4个教学环节) 1、复习引入 通过填空和写等量关系让学生熟悉单位“1”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2、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出示例题。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把什么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精品说课稿-《同级混合运算》说课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说课教师:侯衍明 说课的内容是:《同级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一、确定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我认为:熟练掌握同级运算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作为执教者在教学方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活动情境,构成具有一定联系的“问题”。 2、尊重学生的个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和比较各种算法,从

而优化适合自己的算法。 3、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本节课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浓浓的亲情。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结合解决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法 根据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直观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采用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四、说学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数学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我的说课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模式、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说课堂评价。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个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一个课时完成。因此,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创设情景,根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或自主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

2、难点? 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 (四)学具准备:教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和练习法。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思考、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了课件。 三、教学方法 我对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 1.迁移法。 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并且总是相互补充,彼此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认旧引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可以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进行迁移。这样通过知识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发现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联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练习法。 练习可以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还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本课时的练习,是在例题教学后安排的,有针对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的题组练习,变式计算练习及综合性的应用题,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题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其计算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 (一)铺垫旧知,引入新课 我设计了口算、说说下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三种题目导入新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五年级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供参考)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知识既是分数加、减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运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3)、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对于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本节课利用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教学教程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 提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指出:计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

法则进行计算,得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计算。 114+117= 65+181= 52-31 = 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本节课的学习与通分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新知与旧知之间的紧密联系。 2、谈话引入。 师:大家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 (二)操作探索: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出示例1的表格。 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对比 (1)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会说:a 森林部分指乔木林 b 森林部分指灌木林 c 森林 部分指草地 d 森林部分指乔木林、灌木林、草地总和 (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说课稿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说课稿 叶县龙泉乡龙泉小学:程红霞 2016 年3月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领导们: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4 — 35 页的内容——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减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或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合适的练习,让学生巩固运算顺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准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书写格式。 四、教学准备 本节课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再现、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通过超市图片,再现超市购物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氛围,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到文具店。由小军和小晴在商店购买学习用品时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进而让同学们观察文具店里有些什么,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然后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出分步计算,并进一步引出混合运算。 (这个地方由学生的学习用品引出,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比较有兴趣进行后面的活动,也让学生密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观察商店商品,可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2.探究新知,总结方法 对5X 3+20进行分析,它是由两个算式和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这个综合算式里,我特别强调在计算时要先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同级运算》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同级运算》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教学过程中本人将结合详尽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本次课程成为训练学生解决实际能力的好机会。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 2、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在例外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欢乐,养成优良解题习惯。 二、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三、教学难点 (一)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32-10-6=25+20-10= (二)探究新知 1、提出示例,收集信息,引导思考

(1)示例: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A、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B、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C、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2)学生独立解题 (3)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2、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1)引导: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 (2)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者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1)示范;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 53-24+38 =29+38 =67 (2)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下面的书写就是错误的:53-24+38 =29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 导读:“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欢迎阅读!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6的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 3、教材的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学习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5、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运算的必要性,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材先安排了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又安排了综合算式。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将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二、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教师在用课件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要达到学习目标,得靠自己的自学。 三、出示自学指导。 第二大组学生读一遍。明确自学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带着问题去自学。 看课本第56页试一试上边的例题,重点理解题意、看线段图、分数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把例题补充完整。 思考 1、题中出现了几个兴趣小组?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得先求到什么 ? 2、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四、先学。 (一)看一看。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在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二)做一做。指名上黑板扮演,其他的坐在练习本上。 五、后教 (一)学习例题时,我只给学生展示了画线段图的每一步,让学生明白每条线段表示的意思是什么,然后能正确的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接着出示综合算式的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感悟到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最新二年级下数学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二年级下数学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说课教师:刘琳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同级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1、知识性目标:通过参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探索性目标:通过学习小组的相互讨论探索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 3、发展性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协作交流意识。通过学生出题,学生解决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4、创新性目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我认为: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掌握同级运算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作为执教者在教学方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活动情境,,构成具有一定联系的“问题串”。 2、尊重学生的个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和比较各种算法,从而优化适合自己的算法。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本单元教材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浓浓的亲情。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结合解决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老师的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体会学习的乐趣。

《同级混合运算》教案

《同级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探究乐趣,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并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掌握同级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屏幕展示图片)同学们,这是哪部动画片?看过吗?他们都是谁? 二、探究 新知:我们先和熊大熊二一起参观学校。 第一站:数学趣味屋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第二站:图书阅览室我们学校正在创建书香校园,老师要求学们大量阅读外书,看,他们读得多认真!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读题。你了解到哪些与读书有关的信息? 2、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 综合算式:53-24+38=67 (人) 3、左边的是分步算式。先求什么?像53-24+38是把左边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就是它们的综合算式。含有加减两种运算,就是混合运算。加减是同级运算,所以这样的算式就是同级混合运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4、以前我们计算这种同级运算,都是直接写得数,看不出运算顺序,熊大熊二还有疑问:有没有一种算法,能看出按什么顺序计算的?你们也有这个疑问吗? 5、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1)边讲解边板书: 计算之前先思考运算顺序。这道题按什么顺序计算?先算什么? (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在算式的下面先写“=”,要写在上面数的左侧,不能和上面的数对齐,那样就挡着上面的数了。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 (2)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三)第三站:教室---尝试脱式计算 4 8 - 8 + 1 7 1、做之前,先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按什么顺序计算?先算谁? (2)“=”写在哪儿?注意什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比较熟悉了,本册教学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时,已出现过一些两步的混合运算式题。本课时是在此基础上,教学计算三、四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因此教材在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没有再详细说明运算顺序,而是直接说明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然后结合例4、5,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掌握好这部分的内容将对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新课标的要求,针对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步骤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等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计算联系向学生渗透运算的.逻辑

性,相互影响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三、说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其中含带分数的乘、除法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说教法、学法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探究—研讨”法为主,形成一种多向交流的课堂氛围。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其中又将算理的讲解与学生自主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 学生通过计算练[]习,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互评活动,完善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题的多种有效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分四大程序进行教学 一、复习准备、导入新课 1、出示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让学生回忆说说运算顺序。强调积、商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2、计算,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与准备题比较有何不同,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所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以旧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 广坪镇八一中心小学李建萍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二)的基础上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利用线段图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会画图分 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展估算意识,能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 二、设计理念 1、注重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主动让孩子参与。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获。

3、数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三、教法和学法 我设计这节课的主导思想是创设多种情境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能让学生提炼出有效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我的主要教学策略有: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环保教育。 2、估算意识的培养。教学时结合问题情境进行估算,体会估算要有依据。 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是让学生尝试自己先画图,试着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4注重对结果的检验。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当前旱情图片面, 本节的内容属于枯燥的计算教学,所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为学习新知作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并从中体会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说课稿《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说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P48页例2。 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教学没有括号的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整数四则运算方法,会列分步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学生也曾学习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但这些试题要么是同一级运算,要么是乘加、乘减算式,都是乘法在前,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的,因此本单节课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教学乘除法在后需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两步式题,这一内容很重要,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制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美德。3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理解含加、减、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加、减、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学会解答两级两步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说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说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游乐园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容易由分步列式过渡到列综合算式,很自然地理解相关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利用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不断提高理解水平,让学生由分步列算式,再过渡到列综合算式;让学生通过比较列出的不同的综合算式,进一步理解和突出运算顺序,这样层层推进,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3、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并综合算式,并结合实际问题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混合运算顺序后,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15,10,8, 6?3×2,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部编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 《同级混合运算》 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同级混合运算 说课稿

《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同级混合运算》。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说教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课堂反思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同级混合运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创设了“图书阅览室”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脱式运算,了解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能力目标: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这一情景,理解运算顺序。 2、发现、讨论法:利用我们小组合作座位优势,让小组间讨论、说计算过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三、说学法 运用书本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小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四、说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含有加、减、乘、除四个运算符号的练习。 口算下列各题。 7+8﹦ 14+7﹦ 15-9﹦ 20-12﹦ 4×5﹦ 8×6﹦ 15÷3﹦ 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