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衡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衡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衡阳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题预览:

湖南省衡阳市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语文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三大题,26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根据下列文中的拼音将汉字用正楷书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工整、准确、美观)。(3分)

朋友如啤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yǎ();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而又满怀诗意;朋友是十二月的梅,纯洁而又傲然挺立。朋友不是画,它比画更xuàn()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yì();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2.古诗文默写:(8分,每小题2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3.文学文化常识:(4分)

①“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中“诗圣”是指。

②找出“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一诗句作者在初中课文中的散文篇目:。

4.下列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有关内容的句子,请任选一句,根据名著中的内容扩展成一段故事简介。(60字以内)(4分)

①败走华容道②偷吃人参果③倒拔垂杨柳④葬花、焚诗5.口语交际:(4分)

小雯在长沙读大学,每月30日总能收到父亲寄来的生活、学习费用和一条短信:“小雯,生活和学习费已寄出,请查收,不够的话再告诉我。”如果你是小雯,请回一条短信给父亲,将短信内容写在答题卡上的格子里。(30个字以内)6.综合性学习:(4分)

①请仔细分析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幅漫画的内容。(2分)

②你从漫画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分)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共43分)

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一)夏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则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7.“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一句中“主宰”的含义是。(2分)

8.将选文中第三段画线句中的“挑、举着、匍匐前进”三个词语分别换成“长、像、慢慢生长”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9.历代文人多写春花秋月,而作者为什么要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2分)

10.结合选文中夏天的特点,联系自己的人生历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二)还来就菊花

王清铭

梅花报春,揭开一年的序幕;菊花则是一年花事的后记。有诗为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最早的意思是穷尽,百花凋零后菊花怒放,菊花凋谢后绽放的大概只有飞扬的雪花了。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落叶飘零,风霜肃杀,菊携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绽放。白居易有诗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最受欢迎的是黄菊,试想,金黄色的太阳照射在菊花上,菊花的色泽像霜,孤傲的品性被秋风展开,这是怎样的一幅图画。黄,与尊贵、雅洁、高尚等连在一起,再加上菊的不畏严寒的傲骨,难怪中国人会如此喜欢它了。“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的飘零和开放一样,都有一种悲壮的色彩。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和泥滓。宋遗民郑思肖称道寒菊孤芳自赏的高傲“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苏轼也对菊花的节操赞赏有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宋代史铸《咏翻集句》中写道:“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将菊花卓尔不群的品性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出来。

菊花的品种繁多。清代康熙皇帝命汪灏为《群芳谱》补遗,扩充为《广群芳谱》,又增加菊种四十一种,累计已超过三百种。“冷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里”,莆阳同乡刘克庄的词句就写了最常见的两种——黄菊和白菊。菊的花色

丰富,不一而足。

菊花仪态万方,纤细的,婉约的,婀娜的,娇羞的。或“玉骨冰肌”,或如古书上所写的“茎疏叶且微”,怎么看都会觉得恰如其分,毫无夸张之嫌。就花的造型看,变化特别丰富,仿佛各种舞蹈的造型:或偃或俯,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难以形容。

菊花色、形、香具备和品种繁多、品性高雅,赢得很多人的青睐。重阳赏菊是我们中国人代代相续的传统习俗,这一天也成了菊花的节日。孟浩然就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本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对菊花进行了说明?(3分)

菊花的造型→ → →

12.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菊花?(至少写出三种)(3分)

13.细读下列句子,分析本文说明语言的主要特点。(2分)①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和泥滓。

②清代康熙皇帝命汪灏为《群芳谱》补遗,扩充为《广群芳谱》,又增加菊种四十一种,累计已超过三百种。

③或偃或伏,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难以形容。14.请仔细阅读选文,概括总结菊花的品质特点。(2分)(三)读永恒的书

周国平

①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说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表明了这一点。

②然而,古今中外的书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那些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他人却是不必读的书,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三是必读的书,这类书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③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

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的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实有眼光,就必定都会选中一些最基本的好书。例如,他们决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类作家的著作。

④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全读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那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样的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绝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着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说的:“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喜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⑤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位。一个在阅读和深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也读不完,我们岂能把

只有一次的生命浪费在读无聊的东西上。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6.文中认为什么是永恒的书?怎样去读永恒的书?(4分)17.选文第②、③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2分)

A.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B.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C.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D.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18.目前有关武侠、言情、凶杀等方面的网络小说风靡校园,某些学生对它们的痴迷程度无法形容,结合文章中读书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50字以内)(2分)

(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