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丙烯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的不确定度评定-材料与测试网

聚丙烯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的不确定度评定-材料与测试网

聚丙烯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的不确定度评定-材料与测试网
聚丙烯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的不确定度评定-材料与测试网

经典编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结构强度的电测法实验报告(含数据)

《结构强度的电测方法》实验报告 学院:航空宇航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组员: 指导教师: 日期:

结构强度电测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测试原理及方法 2.掌握电阻应变片的安装工艺 3.掌握电阻应变片电桥线路的连接及电阻应变仪的使用 4.测定矩形截面受纯剪切内力作用时的剪切应力分布规律及许用载荷 5.测定特定的弹性元件在对称载荷作用方式下的最大许用载荷 6.测定特定的框架结构在指定外力作用下的危险点应力及最大许用载荷 7.给出测试结果并给出不确定度分析 二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及型号 本实验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有:TS3861静态电阻应变仪、压力试验机、2个待测弹性元件及1个钢架、电阻应变片、导线、电烙铁、丙酮、砂纸、502胶、绝缘胶带、镊子等。 TS3861静态电阻应变仪面板如图1所示。 图1 TS3861静态电阻应变仪面板示意图 其中:(1)CH为通道指示,其下面的两个按扭为通道选择键。 (2) 为读数应变显示窗,其下面的三个按键“自动”、“初值”、“测量”的作用为:“自动”按键在手动测量时无用;“初值”按键为在有初始值的情况下的测量;若先按“初值”再按“测量”按键,为将现通道设置为在“0”初始值的情况下的测量,即“置零”。 (3)根据应变片的阻值选择“应变片电阻Ω”的数字。 (4)根据应变片的灵敏系数选择“灵敏系数K”的数字。

三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1、应变片原理 电阻片分丝式和箔式两大类。丝绕式电阻片是用0.003mm-0.01mm的合金丝绕成栅状制成的;箔式应变片则是用0.003mm-0.01mm厚的箔材经化学腐蚀制成栅状的,其主体敏感栅实际上是一个电阻。金属丝的电阻随机械变形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应变-电性能。电阻片在感受构件的应变时(称做工作片),其电阻同时发生变化。实验表明,构件被测量部位的应变Δl/l与电阻变化率ΔR/R成正比关系,即: 比例系数Ks称为电阻片的灵敏系数。由于电阻片的敏感栅不是一根直丝, 所以K s 不能直接计算,需要在标准应变梁上通过抽样标定来确定。K s 的数值一般 约在2.0 左右,这里取K=2.048。 2、电阻应变仪原理 电阻应变仪是将电阻片感受到应变转化为电阻变化,再把电阻变化通过适当桥路和放大器转为电压变化,并显示出来。电阻应变仪按其测量对象可分为静态电阻应变仪和动态电阻应变仪。动态应变仪有电压和电流输出,提供相关记录仪记录,例如X-Y记录仪、光线示波器和磁带记录仪等等。也有一些应变仪兼有静态应变数值显示和动态电压输出,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由于电阻应变仪是一种专用仪器,其显示部分直接显示应变值。通过应变可以计算出载荷、应力和变形,为核算构件的强度提供依据,因此应变仪应用十分广泛应变仪测量电路是一个电桥电路(见图2)它的四个桥臂R1,R2,R3,R4顺序连接在A、B、C、D 之间。电桥AC对角接电源E;BD对角为电桥输出电压U DB。当四个电阻皆由电阻应变片组成,且四枚电阻片阻值和灵敏系数相等时,桥路有如下关系:

ASTMC297夹层结构平面拉伸强度标准试验方法中文版.doc

ASTM 标准:C 297/C 297M–04 夹层结构平面拉伸强度标准试验方法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latwise Tensile Strength of Sandwich Constructions 本标准以固定标准号C 297/C 297M发布;标准号后面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或最近版本的年号。带括号的数据表明最近批准的年号。上标( )表明自最近版本或批准以后进行了版本修改。 本标准已经被美国国防部批准使用。 1 范围 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量组合夹层壁板的夹芯、夹芯-面板胶接或者面板的平面拉伸强度。允许的夹芯材料形式包括连续的胶接表面(如轻质木材或泡沫)和不连续的胶接表面(如蜂窝)。 1.2 以国际单位(SI)或英制单位(inch–pound)给出的数值可以单独作为标准。正文中,英制单位在括号内给出。每一种单位制之间的数值并不严格等值,因此,每一种单位制都必须单独使用。由两种单位制组合的数据可能导致与本标准的不相符。 1.3 本标准并未打算提及,如果存在的话,与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性问题。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本标准的用户有责任建立合适的安全与健康的操作方法,以及确定规章制度的适用性。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2 C 274 夹层结构术语 Terminology of Structural Sandwich Constructions D 792 置换法测量塑料的密度和比重(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Density and Specific Gravity (Relative Density) of Plastics by Displacement D 883 与塑料有关的术语;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Plastics D 2584 固化增强树脂的灼烧损失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Ignition Loss of Cured Reinforced Resins D 2734 增强塑料孔隙含量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Void Content of Reinforced Plastics D 3039/D 3039M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s D 3171 复合材料的组分含量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Constituent Content of Composites Materials D 3878 复合材料术语; Terminology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D 5229/D 5229M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吸湿性能及平衡状态调节试验方法; 1本试验方法由ASTM的复合材料委员会D30审定,并由单层和层压板试验方法专业委员会D30.09直接负责。当前版本于2004年5月1日批准,2004年5月出版。最初出版于1952年批准,上一版本为:C 297–94(1999),于1999年批准。 2有关的ASTM标准请访问ASTM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8112775019.html,,或者与ASTM客户服务@https://www.doczj.com/doc/8112775019.html,联系。ASTM标准年鉴的卷标信息,参看ASTM 网站标准文件摘要页。

形状与结构单元测试

六年级上册科学《形状与结构》单元测试A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判断。 1.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2.纸片抵抗弯曲的性能只与它的厚度有关。…………………………() 3.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比立放承受力大。…………………………() 4.使用瓦楞纸是为了好看。……………………………………………() 5.同种材料,增加厚度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6.增加材料的宽度,不一定能增强其抵抗弯曲的能力。……………() 7.瓦楞纸折成“”形状主要是为了增加抗弯曲能力。…() 8.圆顶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 9.上大下小、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 10.框架结构比实体结构容易倒。……………………………………() 11.拱形的纸可承受住各种压力。() 12.细细的麦秆能支撑住比它重得多的麦穗,是因为麦秆长得结实。() 13.帽子顶部制成圆顶形后,为的是美观、大方。() 14.球形与拱形有一定的联系。() 15.圆顶形承受压力的性能比一般的形状要大。() 16.塔的高度与塔的稳定无关。() 17.塔的稳固性与材料、形状、结构都有关。() 18.“金字塔”是非常神秘的,它的结实、坚固与神灵有关。() 19.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有厚度、形状。() 20.高大的铁塔可做成各式各样的,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 一、填空题。 1、像纸这样薄形材料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我们可以能过、等方法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常见改变平板材料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是将材料做成形、形、形、 形、形、形等。 3、拱形由于在承受重力后产生的力,所以做拱桥要打好承受桥拱的基础,球形则不会产生这个力。 4、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在效果上等同于。 5、球形在各个方向都是,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6、圆顶形是以拱形的为轴旋转度得到的。球形是以拱形两拱足的连线为轴旋

抗电强度测试方法

抗电强度试验的概念与方法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杨东岩 作为电子电器设备安全性能考核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关安全标准都会给出抗电强度试验的要求。那么这种试验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呢? 一、试验的目的 评价在设备中作隔离用的绝缘耐高压冲击的性能。 1.考核电气设备中带电部件与可触及件之间的用作隔离措施的绝缘材料的性能。 我们知道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病理生理效应,通常毫安级的电流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更大的电流甚至会造成人的死亡。因此,在各类电子电气设备的安全设计中防触电保护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通常产生电击危险的原因有: z触及带电件 z正常情况下带危险电压零部件和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或带非危险电压的电路)之间的隔离用的绝缘击穿 z接触电流过大 z大容量电容器放电 在安全设计中采用的措施之一就是通过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将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与可触及件隔离。这样防止危险带电件与可触及件之间的绝缘击穿就是个关键点,产品内所有绝缘都必须能够承受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下产品内部产生的相关电压,还必须承受来自电网电源和从通信网络传入的瞬态冲击电压,而不飞弧、击穿。 击穿的概念: 当绝缘承受的电压足够高而使得绝缘电阻无法再限制电流的增大,此时在施加电压的两极间发生放电,称为击穿。此时施加在绝缘上的电压引起的电流以失控的方式迅速增大。 击穿的途径:可能是固体绝缘材料内部;或沿两电极之间的绝缘体表面(即所谓的“爬电”);或沿两电极之间最短的空间路径(即气体介质中的“飞弧”) 击穿的主要形式: 电击穿----绝缘材料的电介质结构直接为电场力所破坏而致。 热击穿----由于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导致电介质发热所致。 在交变正弦电压作用下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为 P=U2ˉ2πˉfˉCˉtgδ 式中:U—电压(V) f—频率(Hz) C—电容(F) tgδ--损耗角正切 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为 P=U2/R 式中:U—电压(V) R—绝缘电阻(Ω) 电化学击穿----由于外加电压的作用,致使电介质内部发生化学变化而引起。 为考核设计的有效性,。要求在施加相应的试验电压下用于安全隔离的绝缘不能被击穿。 二、试验原理 1.试验电压 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绝缘长期承受各种因素引起的瞬态过电压的作用,这些电压

形状与结构测试

《形状与结构》单元测试卷 一、智慧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5分) 1、改变材料的形状,不会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拱形会产生外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3、增加横梁的宽度比增加横梁的厚度抗弯曲能力强。() 4、拱在桥的上方和下方都能增加桥梁的承重性。() 5、建筑中承重的栋梁都是横着放的。() 6、半个乒乓球比一个完整的乒乓球承受的压力大。() 7、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 8、房顶中间的梁制成三角形的不易变形。() 9、锅盖做成圆顶形主要是为了锅的容量大一点。() 10、拉索桥可以大大增加桥的跨度。() 11、像铁塔这样的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12、受大自然的启发,人们制造了钢管,钢管重量轻,强度低。() 13、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外墙体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结构。 () 14、拱形的龟壳主要是让乌龟更加漂亮。() 15、纸的厚度增加一倍,它的抗弯曲能力也增强一倍。() 二、快乐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在正方形框架中加斜杆上为了() A、美观 B、稳定 C、加重 2、瓦楞纸板抗压、抗弯曲能力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上下层纸较硬 B.中层纸是波浪形 C.把前两样黏合 3、四个塑料饮料瓶“高塔”,其中最牢固的是()。

4、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5、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6、最坚固的形状是() A、方形 B、锥形 C、球形 D、管形 7、当拱形受到压力时,压力() A、向下传递 B、向外传递 C、向下、向外同时传递 8、房屋的柱子和横梁在受压时()容易弯曲和断裂。 A、柱子B、横梁C、柱子和横梁 9、经研究发现,改变了纸的形状后,纸的抗弯曲能力()。 A、增强B、没有改变C、减弱 10、安全帽承受压力好的性能的是利用()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塔形 11、下面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12、下边三种形状中的()是增强抗弯曲能力实验中抗弯力最强的。 13、瓦楞纸抵抗弯曲的能力很强主要原因是()。 A是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的 B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并改变其中一层或几层纸的形状 14、工程师在建造一个复杂的框架前,需要首先做好()工作。 A、设计框架造型B、选择建造材料 C、美化加工框架 D、对设计模型进行测试验证 15、鸡蛋握在手中不易损坏是因为()。 A、鸡蛋壳很厚 B、鸡蛋壳是拱形的 C、鸡蛋壳内部是空心的三、轻松连连看(10分) 把下列建筑或材料与所应用的相关原理连接起来 埃菲尔铁塔拱形 国家大剧院改变形状 赵州桥框架结构

悬臂梁冲击试验机操作步骤

悬臂梁试验机操作步骤 1.打开电源。 2.点击“进入”键,进入试样操作界面。 3.点击“试验参数设置”键,进行试验样条参数设置。 4.试验类型处选择“悬臂梁冲击”、冲击摆标能处选择“2.75”。 5.试样参数栏里根据需要检测的试样进行参数设置: ①试样长度:80.00; ②试样宽度:10.00; ③试样厚度:4.00; ④剩余宽度:根据样条是否有缺口来决定,有缺口剩余宽度为8.00、无 缺口剩余宽度为10.00; ⑤试样材质:根据送检试样的材质来填写; ⑥试样数量:选择被测样条的数量,一般试验部少于8个试样; ⑦缺口类型:分A型缺口(0.25mm)、B型缺口(1.00mm)、无缺口和 其他类型缺口,这里我们选用的是A型缺口或者是无缺口; ⑧缺口底部半径:系统会根据所选的缺口类型自动设定不需要人工填改; ⑨缺口制备:分机械加工和模塑制样两种,这里我们选用的是机械加工; ⑩试样生产批号:根据送检试样的批号填写。 6.试样参数设定完,下面我们就要进行“试样尺寸编辑”。 7.点击“试样尺寸编辑”进入试样尺寸编辑界面: ①点击“使用试样尺寸智能测量仪”; ②点击试样编号前的小圆点,依次对试样尺寸进行编辑; ③待所有试样尺寸编辑完毕后,点击“返回”键,返回试样参数设计界 面,点击下面的“确定”键,即可返回到试样操作界面 8.按照“试样尺寸编辑”里的顺序依次放上试样进行检测即可。(有缺口的 试样需要将“限位器”卡在缺口处;无缺口的试样用“限位器”限制好试样的前后位置,然后用直尺测量试样高出夹具的高度为40mm,绑紧夹具,关好防护门,点击“放摆”,即完成一个试样的冲击试验,以后依次测试,直到所有试样全部测试完毕。 9.观察每个试样测出来的数值,如有偏差较大的点击该数值前面的小方格, 删除掉此数值,点击保存。

材料力学实验资料——电测法

实验三 扭转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扭转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扭转屈服应力s τ和抗扭强度b τ。 2.测定灰铸铁扭转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扭强度b τ。 3.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的扭转图,比较低碳钢和灰铸铁的扭转破坏形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扭转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试样 按冶金部标准采用圆形截面试件,两端成扁圆形。如图1所示。 图1 扭转试件图 圆形截面试样的直径mm 10=d ,标距d l 5=或d l 10=,平行部分的长度为mm 20+l 。若采用其它直径的试样,其平行部分的长度应为标距加上两倍直径。试样头部的形状和尺寸应适合扭转试验机的夹头夹持。 由于扭转试验时,试样表面的切应力最大,试样表面的缺陷将敏感地影响试验结果,所以,对扭转试样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要比拉伸试样的高。对扭转试样的加工技术要求参见国家标准GB10128—88。 四、实验原理与方法 1.测定低碳钢扭转时的强度性能指标 试样在外力偶矩的作用下,其上任意一点处于纯剪切应力状态。随着外力偶矩的增加,测矩盘上的指针会出现停顿,这时指针所指示的外力偶矩的数值即为屈服力偶矩es M ,低碳钢的扭转屈服应力为

p es s 43W M = τ (1) 式中:16/3p d W π=为试样在标距内的抗扭截面系数。 在测出屈服扭矩s T 后,改用电动加载,直到试样被扭断为止。测矩盘上的从动指针所指示的外力偶矩数值即为最大力偶矩eb M ,低碳钢的抗扭强度为 p eb b 43W M =τ (2) 对上述两公式的来源说明如下: 低碳钢试样在扭转变形过程中,利用扭转试验机上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e M 图如图12所示。当达到图中A 点时,e M 与?成正比的关系开始破坏,这时,试样表面处的切应力达到了材料的扭转屈服应力s τ,如能测得此时相应的外力偶矩ep M ,如图13a 所示,则扭转屈服应力为 p ep s W M = τ (3) 经过A 点后,横截面上出现了一个环状的塑性区,如图2b 所示。若材料的塑性很好,且当塑性区扩展到接近中心时,横截面周边上各点的切应力仍未超过扭转屈服应力,此时的切应力分布可简化成图2c 所示的情况,对应的扭矩s T 为 图1 低碳钢的扭转图 s s s (a ) (b ) (c ) 图2 低碳钢圆柱形试样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 (a )p T T =;(b )s p T T T <<;(c )s T T = s p s 3 d/2 2 s d/2 0 s s 3 4 12 d 2d 2ττπρρπτρπρρτW d T == ==? ? 由于es s M T =,因此,由上式可以得到

管道压力试验规范

管道压力试验规范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GB/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Pressure piping code-Industrial piping-Part 5:Inspection and testing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检查要求 一般规定 超标缺陷的处理 累进检查 5 检查方法 一般规定 目视检查

无损检测 制作过程中的检查 硬度检查 6 检查范围 检查等级 目视检查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 硬度检查 7 检查工艺 8 合格证和记录 9 试验 压力试验 泄漏试验 真空度试验 10 记录 前言 本标准对应于ISO15649:2001,与ISO15649:200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GB/T20801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材料; ——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 ——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 ——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第6部分:安全防护。 本部分为GB/T20801的第5部分。 本部分由压力管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62/SC 3)提出。 本部分由(SAC/TC 26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上海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局、、经济技术研究院、工程建设管理部、。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汤晓英、应道宴、高继轩、修长征、汪镇安、叶文邦、寿比南、王为国、黄正林、周家祥、唐永进、张宝江、于浦义、刘金山。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GB/范围内压力管道的检验、检查和试验的基本安全要求。本部分未规定的其他检验、检查和试验要求应符合本标准其他部分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结构强度电测试方法

结构强度电测试方法 1. 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测试原理及方法; (2)掌握电阻应变片的安装工艺; (3)掌握电阻应变片电桥线路的连接及电阻应变仪的使用; (4)熟练运用材料力学性能的电测实验方法; (5)确定构件在轴向载荷作用下危险点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及许用载荷; (6)测试矩形截面在纯剪切内力作用下的分布规律; 2. 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及型号 NH -04多功能组合实验装置、TS3863力指示器、YJ -4501A 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 实验件、电阻应变片(R=120欧姆,Ks =1.88)和导线若干。 3.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3.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当测量某一力学参数时,首先要把这个非电学参数转换成某一电学参数。将非电学参数转换成电学参数的装置称为传感器。电阻片是应用电阻丝的电阻率随丝的变形而变化的关系,把力学参数(如压力、载荷、位移、应力或应变)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学参数。电阻片在工作过程中引起的是电阻的变化。通过测量电桥可使这微小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再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并根据某一比例常数关系,将其变换成试件的应变值而显示出来。完成上述工作的仪器叫电阻应变仪。 把用电阻片作为敏感元件、用电阻应变仪作为测量仪器的测量方法,称为电阻应变测量。 /(12)S dR d K R ρρεμεε? ?==++????? (1) 式(1)是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表达式,式中Ks 是应变片的应变灵敏系数。可见应变片是通过应变灵敏系数将应变值转化成为电阻的相对变化值。选用合适的应变电阻丝,在适当的范围就可以得到电阻应变片的dR/R~ε的线性变化关系。 3.2 电阻片的工作特性 电阻片是基于金属导体的应变效应制造而成的。在电阻片的变形过程中,除了机械应变对电阻值影响的特性外,还应具有以下性能,以保证测试精度。 (1) 机械应变极限 电阻片所能测量的最大应变值称为电阻片的机械应变极限。机械应变极限值的大小取决于电阻片的强度、线性段的大小以及基底和粘结剂材料的性质。为了保证测量精度,一般电

强度试验的一般要求

1,强度试验的一般要求。 (1)管道焊接检验、清扫合格后方能进行强度试验作业,试验压力必须满足设计压力。 (2)管道应进行分段进行压力试验,试验管道分段最大长度宜按表执行管道试压分段最大长度设计压力PN(Mpa)试验管段最大长度(m) PN≤0.410000.4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试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学校班 级姓 名等级 一、单项选择题 1.改变材料的(),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颜色 B、亮度 C、硬度 D、形状2.()具有稳定性,利用()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A、正方体框 B、长方体框架 C、三角形框架 D、四边形框架 3.()的物体稳定性好。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B、上小下大C、上重下轻 D 、上大下小、上重下轻4.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横卧桥墩的巨大框架都是由横切面为“()”形的钢材构成的。 A、“V” B、“L” C、“U” D、“T” E、“工”字 二、多项选择题 1.()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A、圆顶形 B、圆锥形 C、圆柱形 D 、球形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等形状,实际上都

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V” B、“L” C、“U” D、“T” E、“工”字 三、填空题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和“()”,()比()容易弯曲。 2.拱形可以向()和向()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3.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的材料(柱子)和()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比()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4.像这样弯曲的纸的形状叫()。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7.()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8.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

简支梁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的比较

简支梁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的比较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简支梁冲击强度IS0-179 试验范围 简支梁冲击试验是一种single point试验,测定的是受到摆锤的 冲击时,材料所产生的抵抗力。简支梁冲击能定义为试样在冲 击负荷作用下,被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它是一种性能指标,可 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中,也可用于比较不同材料的韧性。 试验方法 将试样水平放置,两端不固定。释放摆锤,使其冲击试样。若 试样未被破坏,则换一个更重的摆锤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试 样破坏。 试样规格 试样的厚度为80×10mm。有无缺口均可。 试验数据 冲击能的单位为焦耳。冲击强度是冲击能(J)与缺口处的横截面

积之比。试验数据越大,材料的韧性越大。 悬臂梁冲击强度(有缺口) ASTM D256 and ISO 180 试验范围 缺口试样悬臂梁式冲击试验测定的是材料被摆锤冲击时的抗冲性能。悬臂梁冲击强度被定义为从材料开始破坏至完全破坏时所吸收的能量。为了防止试样破坏,受冲击的试样上有缺口。本实验可用于快捷的质量控制检验,以确定一个材料是否符合所需冲击强度要求,也可比较材料的韧性。 试验方法 将试样夹紧于冲击试验机中,有缺口的一面对着摆锤边缘。将摆锤释放,使其冲击试样。如果试样未破坏,则换一个更重的摆锤,直到试样破坏。本实验也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进行。试样规格 ASTM中的标准试样规格是64××3.2mm(2。5×× 英寸)。最普遍的厚度是3.2mm(0.125英寸),而更好的厚度是

mm英寸),因为这个它不会那么容易弯曲或脆裂。试样缺口 的深度为10.2mm(0.4 英寸)。ISO中标准试样是削去end tabs的1A 型多用途试样。削去后试样的规格为80×10×4mm。试样缺口的 深度为8mm。 试验数据 ASTM冲击能的单位是J/m或ft-lb/in。冲击强度是冲击能(以J或ft-lb 计)除以试样厚度得到的。试验结果通常是5个试样的平均值。ISO 冲击能的单位是kJ/m2。冲击强度是冲击能(以J计)与缺口下的 面积的比值。试验结果通常是10个试样的平均值。结果的数值越 大,材料的韧性越大。 悬臂梁冲击强度(反置缺口) ASTM D4812 and ISO 180 试验范围 反置缺口试样悬臂梁式冲击试验是single point试验,测定的是材料 被摆锤冲击时的抗冲性能。悬臂梁冲击强度被定义为从材料开始破 坏至完全破坏时所吸收的能量。本实验可用于快捷质量控制检验,

电线电缆基本测试方法

电线电缆基本测试方法 国标电线电缆和非标电线电缆有以下几点不同: 1、要看。看有无质量体系认证书;看合格证是否规范;看有无厂名、厂址、检验章、生产日期;看电线上是否印有商标、规格、电压等。还要看电线铜芯的横断面,优等品紫铜颜色光亮、色泽柔和,否则便是次品。 2、看铜质。合格的铜芯电线铜芯应该是紫红色、有光泽、手感软。而伪劣的铜芯线铜芯为紫黑色、偏黄或偏白,杂质多,机械强度差,韧性不佳,稍用力即会折断,而且电线内常有断线现象。检查时,你只要把电线一头剥开2cm,然后用一张白纸在铜芯上稍微搓一下,如果白纸上有黑色物质,说明铜芯里杂质比较多。 3、要试。可取一根电线头用手反复弯曲,凡是手感柔软、抗疲劳强度好、塑料或橡胶手感弹性大且电线绝缘体上无裂痕的就是优等品。 4、比价格。由于假冒伪劣电线的制作成本低,因此,商贩在销售时,常以价廉物美为幌子低价销售,使人上当。 5、称重量。质量好的电线,一般都在规定的重量范围内。如常用的截面积为1.5mm2的塑料绝缘单股铜芯线,每100m重量为1.8~1.9kg;2.5mm2的塑料绝缘单股铜芯线,每100m重量为3~3.1kg; 4.0mm2的塑料绝缘单股铜芯线,每100m重量为4.4~4.6kg等。质量差的电线重量不足,要么长度不够,要么电线铜芯杂质过多。 电线电缆的基本测试方法 UL电线电缆标准介绍:电线电缆的基本测试方法 铁丝才是用号的,有18号的。 电线是用侧面积计算的,没有18号的。 电线规格:(单位平方毫米)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电线线芯结构:1根、3根、7根、19根。 多少平方的电线除多少芯等于每一芯的平方。再除以3.14开平方根就等于每根的半径。最后 X 2=直径。 电线电缆的基本测试方法基本结构 一、导线 1.1、导体电阻:除TPT、TS和TST等锡芯电线外,UL不要求测量电线电缆产品的导体电阻。 1.2、线径:通常电线电缆的线径都是偶数AWG,如18AWG、16AWG等,奇数AWG电线属于特殊例外。 1.3、决定导体截面积的方法有二种: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1. 范围 1.1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1.1.1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 剥离的测试方法。 1.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1.1.3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1.1.4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1.1.6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1.2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 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1.3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 用不统一的胶质。 1.4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1.5 测试数值用 IS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1.6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标准 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测试方法概要 4.1 方法 A——单面胶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 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4.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 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进行测试。 4.3 方法C——双面胶 4.3.1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撕去衬纸,贴一层0.025mm(0.001in)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

ASM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 标准 1. 范围 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剥离的测试方法。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 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 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 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 能真正代表粘力。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 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 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 测试方法概要 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 准测试板上。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 上,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 进行测试。 方法C——双面胶 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撕去衬纸,贴一层()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测 试。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的聚酯薄膜,然

后撕去衬纸贴到不锈钢板上。接下来的测试同方法A。 方法 D——测试离型纸胶带(单面或者双面)的粘性——把胶带粘贴到测试钢板上,衬里面朝外。同方法 A 中单面胶从钢板上剥离类似,用同 样的方法测试衬纸与胶粘剂的剥离强度。 方法E——无基材胶带的粘力测试 正面——把胶带贴到标准测试钢板上。除去衬纸,贴上厚度为的聚酯薄膜形成一个背衬薄膜胶带试样。按照方法 A 进行剥离力的测试。 衬里面——把胶带正面贴上厚度为的聚酯薄膜,撕去衬纸贴后贴到钢板上按方法A进行测试。 方法F——单面胶90°剥离——在可控的压力下把胶贴到标准钢板上,以恒定的速度从钢板上90°角进行剥离测试,计算剥离过程的力。 5. 意义和应用 这些测试方法是为保证质量使用的。给定的压敏胶在特定条件下测定其最大和最小剥离力,其数值用作验收标准。 方法A、B、C、E、F还可以用来测定给定胶带与其他一种或多种不同材料和材质的表面的相对粘力。有代表性的材料式样足以作为标准钢板试验使用。 方法A, B, C, E or F 不能被用来对比测试同类但不同粘着力的胶带。这是因为测试的剥离力并没有规范为一定压力范围。压力会因为单面背 衬的硬度和黏着力度而有所不同。两种不同胶带极少有相同此类属性。 方法 D 可以测试在特定剥离速度下剥离掉黏胶带的离型纸所需要的不同力值。 不同的剥离速度剥离力值不同。 这几种测试方法没有提供设计信息,原因在于通常粘着力和功能要求之间没有直接关联。 6. 设备 取样器—取样器应使用两边平行的单刃刀片,精确的分开距离,这样可以剪切出宽度精确的试样。两种剪切12 和24-mm[ 1-in.]剪切宽度都是 可用的。为了不引起试样边缘破损,取样器也可以选择适合的。注意1— 这些宽度是根据Guide D 5750/D5750M 的公制计量单位为参照的。 除了欧洲外,所谓的组合公制单位世界通用,如果测试的宽度不同,计算的方法也相应 的不同。 注意2—12mm取样刀规格是12mm宽,220mm长的铝制刀柄。。。。。。。。。。。。。。

教科版科学六上《形状与结构》练习及答案

《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1、实验证明要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2、平放的横梁比立放的横梁抗弯曲能力差;折的纸比没有折的纸抗弯曲能力强。 3、如果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把“一”形弯折成“V”或“L”、“U”、“T”、“I”能增强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5、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6、半个乒乓球的形状叫做圆顶形。这样的形状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 7、要想使物体不容易倾倒,可以用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减少风阻等方法。 二、判断题1、拱形不能增加抗弯曲能力。(×) 2、人的足拱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4、在长方形框架上增加一根斜杆主要是为了更加坚固。(√) 5、拉索桥的拉索可以大大增加桥的跨度。(√) 6、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 7、管状的手臂骨、腿骨又结实又轻巧。(√) 8、肋骨的形状不是拱形的,它是长方形的。(×) 三、选择题1、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C )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2、下面不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形状改变是(D )。 A、— B、W C、T D、U 3、下面(B )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A、圆顶屋顶 B、赵州桥 C、金字塔 D、乒乓球 4、下面(A )框架最牢固。 A、Δ B、□ C、◇ D、∏ 5、容易倒塌的结构是( C ) A、上小下大 B、上轻下重 C、上重下轻 D、风阻小 学生用:六上《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能力测试题目: 设计一座自己心中的桥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测试内容:设计一座自己心中的桥测试目的:检验学生对所学到的形状和结构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设计桥的过程中体现的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需器材:测试练习纸和笔测试题:1、请你用所学到的形状和结构的知识,设计建造一座自己的桥。(1)示意图:(2)设计思路:(3)应用了哪些形状方面的知识:(4)应用了哪些结构方面的知识: 教师用:六上《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能力测试题目:设计一座自己心中的桥 设计一座自己心中的桥,教师在考核时重点放在评价学生是否掌握学过的几种结构, 是否知道厚度、形状会影响材料抗弯曲能力,是否知道拱形、框架结构的特点, 是否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特别是学生的设计中有无大局意识、有无创新意识,凡是思维周密考虑全面或大胆想像的都可给高分,以示鼓励。

悬臂梁冲击试验

悬臂梁冲击试验 悬臂梁冲击试验是对材料的脆性(或韧性)进行测量的另一种试验方法,对使用简支梁冲击试验中冲不断的材料,使用悬臂梁冲击试验就显得特别重要。 1.定义 无缺口试样悬臂梁冲击强度:无缺口试样在悬臂梁冲击破坏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之比,用KJ/m2表示; 缺口试样悬臂梁冲击强度:指缺口悬臂梁试验在冲击破坏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与试样缺口处原始横截面积之比,用KJ /m2表示; 反置缺口式样悬臂梁冲击强度:指反置缺口试样在冲击破坏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与试样缺口处原始横截面积之比,试验时摆锤的冲击方向为缺口的背面,用KJ/m2表示; 平行冲击:对层压增强材料在悬臂梁冲击试验中摆锤的冲击方向平行于板材的层压面; 完全破坏:指试样断裂成两段或多段; 铰链破坏:指断裂的试样由没有刚性的很薄表皮连在一起的一种完全破坏;

部分破坏:指除铰链破坏以外的不完全破坏; 不破坏:指试样未破坏,只是产生弯曲变形并有应力发白现象产生; 2.方法原理 由已知能量的摆锤一次冲击垂直固定成悬臂梁的试样,测量试样破坏时所吸收的能量。摆锤的冲击线与试样的夹具和试样的缺口的中心线相隔一定距离。 3.方法要点 1)试验机必须有一套可替换的摆锤,以保证吸收的能量在摆锤容 量范围内;若有几个摆锤都能满足要求,应选用能量最大者; 不同摆锤所测结果不能相互比较; 2)试样可用模具直接经压塑或注塑;也可从压塑或注塑的板材上 经机械加工制成。试样的缺口可在铣床、刨床或专用缺口加工机上加工。

3)对于各向异性材料应分别按平行和垂直板材的某一特征方向 分别切取试样。对于各向异性的材料,通常是冲击平行于板面的试样侧面。 4)试验时首先抬起并锁住摆锤,把试样放在虎钳中并按图1-1 的要求夹住试样。测定缺口试样时,缺口应在摆锤冲击刃的一侧面;然后释放摆锤;记录试样吸收的冲击能并对摩擦损失进行修正。被测试样可能出现前述4种破坏类型种的某一种或一种以上,此时应把其中属于完全破坏和铰链破坏的测定值用以计算其算术平均值;在出现部分破坏时,如果要求报告此种部

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标准

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方法 一实验原理 试样为单搭接结构,在试样的搭接面上施加纵向拉伸剪切力,测定试样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搭接面上的平均剪应力为胶粘剂的金属对金属搭接的拉伸剪切强度,单位为MPa。 二实验装置及试样 1)试验机。使用的试验机应使试样的破坏负荷在满标负荷的(15~85)%之间。试验机的力值示值误差不应大于1 %。试验机应配备一副自动调心的试样夹持器,使力线与试样中心线保持一致。 试验机应保证试样夹持器的移动速度在(5±1)mm/min内保持稳定。 2)量具。测量试样搭接面长度和宽度的量具精度不低于 0."05 mm。 3)夹具。胶接试样的夹具应能保证胶接的试样符合要求。在保证金属片不破坏的情况下,试样与试样夹持器也可用销、孔连接的方法。但不能用于仲裁试验。 4)试样标准试样的搭接xx是( 12."5± 0."5)mm,金属片的厚度是( 2."0± 0."1)mm,试样的搭接长度或金属片的厚度不同对试验结果会有影响。 5)建议使用LY12-CZ铝合金、1Cr18Ni9Ti不锈钢、45碳钢、T2铜等金属材料。

6)常规试验,试样数量不应少于5个。仲裁试验试样数量不应少于10个。 对于高强度胶粘剂,测试时如出现金属材料屈服或破坏的情况,则可适当增加金属片厚度或减少搭接长度。两者中选择前者较好。 测试时金属片所受的应力不要超过其屈服强度σ S,金属片的厚度δ可按式(11-12)计算: δ=(L·τ)/σ S(11-12)式中: δ——金属片厚度; L——试样搭接xx; τ——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σS——金属材料屈服强度(MPa)。 三、试样制备 1)试样可用不带槽或带槽的平板制备,也可单片制备。 2)胶接用的金属片表面应平整,不应有弯曲、翘曲、歪斜等变形。金属片应无毛刺,边缘保持直角。 3)胶接时,金属片的表面处理、胶粘剂的配比、涂胶量、涂胶次数、晾置时间等胶接工艺以及胶粘剂的固化温度、压力、时间等均按胶粘剂的使用要求进行。 4)制备试样都应使用夹具,以保证试样正确地搭接和精确地定位。 5)切割已胶接的平板时,要防止试样过热,应尽量避免损伤胶接缝。 四、试验条件 试样的停放时间和试验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测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如人的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人脑;拱形的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2、和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 框架的稳定性最好,利用它可以增强各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3、一张纸,通过、、等方法都可以改变它的抗弯曲能力。 4、把薄板型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像埃菲尔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和,其中最牢固的是。 6、拱形受力时能把压力和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个部分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如果能抵住拱形的,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7、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形,这种形状比任何形状都要。 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606年,就用石料造出了跨度达37.02米的拱桥,这就是著名的。它之所以多年不倒,是因为拱形受压时能把压力向和向传递给相邻的部分,因此显得特别牢固。 9、现在建造的很多大桥都综合利用了、、 等各种结构的特点。桥的设计和建造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材料的和、等。 10、在设计建造高塔时,底座一般都比塔身要(填大或小),这是为了增加塔的性。 二、判断 1、改变材料的形状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2、增加梁的宽度比增加厚度更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3、葱的管状叶子有拱形结构,使它又结实又轻巧。() 4、只要能抵住拱的外推力,拱的承载能力是无限的。() 5、拉索桥可以大大增加桥的跨度。() 6、两张纸的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的抗弯曲能力强。() 7、薄薄的鸡蛋壳能承受比较大的压力,是与鸡蛋壳的形状有关的。() 8、房屋有柱子和横梁支撑,横梁比柱子更容易弯曲和断裂。() 9、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10、许多桥梁都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节省材料。() 三、选择 1、将一只矿泉水瓶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下列最稳定的情况是() A.将一满瓶矿泉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B.将半瓶矿泉水正放在桌面上 C.将一只空瓶子正放在桌面上 2、下列形状中()是增强抗弯曲能力实验中抗弯曲能力最强的 A. B. C. 3、下列最稳固的形状是() A. B. C. D.∏ 4、为了增加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 B.立着放 C.斜着放 5、下列()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A.圆顶屋顶 B.赵州桥 C.金字塔 D.乒乓球 6、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 C.脚部肌肉发达 D.有关节和骨头共同支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