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显微手术25例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显微手术25例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显微手术25例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工作,并总结相关的经验。方法:通过对本院2010年收治的42例患有脑垂体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展开手术配合探讨。结果:手术配合非常的默契,手术的效果也十分的满意,42例患者中没有1例是因为手术配合不当而影响到手术开展的。结论:只有做好相关的手术配合以及护理工作,才能够确保手术能够顺利的展开,从而增强手术的成功机率。 【关键词】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手术配合;护理 脑垂体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颅内腺瘤,属于良性瘤,其发生的机率占颅内肿瘤的5%—8%左右[1]。就目前来说,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经颅垂体瘤切除手术以及经蝶垂体瘤切除手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显微外科的快速发展,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被认为是既能够切除肿瘤,又能够完好保存垂体功能的手术方法,具有手术以及麻醉的时间比较短、创伤面比较小以及不用实施开颅就能进行手术、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比较少、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2例患者均为我院自2010年所接受的患有脑垂体瘤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23—67岁。42例患者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来进行切除,手术以后恢复比较良好。 1.2 护理方法因为患有脑垂体瘤的患者往往伴有巨人症、毛发脱落以及性欲减退、女性停经、溢乳等等现象,所以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担惊受怕、恐惧紧张等等心理问题,并造成严重的负担。所以在进行手术的前一天相关的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术前的访视工作,并且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除此之外,还要耐心的向患者解释、交代手术中进行配合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缓解、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及负面情绪,从而重新树立信心,正确的、乐观的面对手术以及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手术配合 2.1器械护士配合第一,在必要的时侯,应该组织手术前的讨论会,而器械护士在术晨必须认真的听取、访视护士的交班报告,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及时的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手术步骤,另外,还要熟悉各种手术仪器以及手术器械的用途;第二,在进行手术之前,要提前30 min洗手上台,并且按照常规与巡回的护士进行器械、脑棉的清点,按照使用的先后顺序进行摆放,另外,还应该剪好手术中所需要的各种大小型号的脑棉以备用;第三,连接好各种手术仪器的电线并且妥善的进行固定,让巡回的护士接好以及用肾上腺素盐水浸泡的棉片填塞鼻腔,以收缩鼻黏膜血管减少手术出血,并且能够扩大总鼻道;第四,在进行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前后的护理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前后的护理 南通瑞慈医院脑科中心邱祖燕姜源陆烨华 关健词: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护理 摘要:临床通过对41例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术前术后规范的护理,不但促进病人的康复,还能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垂体腺瘤是指起源于蝶鞍内脑垂体细胞异常增生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2%,仅次于脑膜瘤和胶质瘤。患者以20~5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大体相等。近20年来,临床病例增加甚多,这可能与内分泌检查技术的发展;神经放射检查设备的进步,使诊断技术提高;避孕药物使用的普遍,使发病率有所增加;显微手术的开展,致临床在病例的选择方面有所偏移等有关。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及药物治疗等方法。手术 切除肿瘤是目前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手段[1]。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4年至今,行经蝶手术41例,其中男28例,女23例,平均年龄39岁。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应主动关心安慰病人,与病人及家属及时交流, 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评估病人焦虑,恐惧程度,针对不同的原因 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如提供本病治愈病例的相关信息,激发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 2.2饮食护理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

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和术后组织恢复能力。术前2周戒烟酒,避 免烟酒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 而影响手术和麻醉。 2.3症状护理协助病人刷牙洗脸等日常生活。除去走道上的障 碍物,避免潮湿;将便器放臵在病人能取到的范围内;不可将日常 用物放臵于视野障碍病人的盲侧;指导病人不单独外出,防止摔倒;病人按信号铃时,立即查看病人。 2.4术前准备术前三天开始用呋麻液、复方氯已定漱口液滴鼻,术前一天剪除鼻毛,应注意切勿损伤鼻腔黏膜。有鼻炎、付鼻窦炎 患者须待炎症控制后方可行手术。并指导练习张口呼吸。术前口护 一次。必要时准备右大腿外侧皮肤。 2.5药物术前3d始po强的松5mg tid。术前晚应保证睡眠充足,如有心理紧张难以入睡者,可依据医嘱给予安定2片po,并予以心理疏导。 3.术后护理 3.1 体位清醒前予全麻常规护理,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 吸出口腔分泌物防误吸。手术中有脑脊液渗漏者,应平卧7天,并 用20%甘露醇250ml,每日2次,共一周。 3.2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观察按幕上护理常规观察,并倾听 病人的主诉。如有头痛、呕吐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予以处理。3.3注意双鼻孔内渗液情况一般鼻腔内纱条指套48h后拔除。 如凝血机制不好,就延长拔管时间。随时观察鼻孔内有无清水样液

内窥镜下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的手术配合

内窥镜下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的手术配合 一、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固定在口角 二、手术体位仰卧头抬高15-20度 三、手术切口经鼻蝶窦入路 四、器械护士术中配合 1.物品准备除准备常规神经外科手术物品外还需准备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器械、鼻内 窥镜器械、7#长针头、TB注射器、长干纱条、碘仿纱条、膨胀止血海绵、抗生素盐水、防雾剂 2.消毒铺巾 (1)巡回护士先用棉签沾0.5%碘伏擦拭鼻腔两次,器械护士递给消毒手术医生卵圆钳夹小纱布沾0.5%碘伏消毒两遍,消毒范围全面部及颈部,气管插管表面也应进行 消毒。 (2)递给消毒者一中单和一治疗巾,由麻醉医生将患者颈部托起,消毒者将治疗巾和中单铺于患者头下,用治疗巾包头(包括眼部),以一巾钳固定。再用三块治疗 巾将手术区域围成三角形并用巾钳固定,上面在覆盖一双层大圆口单。 3.连接内窥镜系统与巡回护士连接并固定好内窥镜摄像镜头、光源、吸引器。 4.收缩鼻腔粘膜1% 丁卡因100ml 加0.1%盐酸肾上腺素3ml混合,将棉片浸湿(以不 滴药液为准)填入将要手术的鼻腔。 【护士配合】 递给内窥镜、枪状镊将准备好的麻药棉片填入鼻腔,5分钟后取出,再填塞一遍,5分钟后取出。(注意清点棉片数量) 5.切开蝶窦前壁以可旋转的蝶窦咬骨钳、标本钳、微型磨钻(长手柄)根据情况决定 是否用。 【护士配合】 (1)递给鼻中隔剥离子、勾突刀、将鼻中隔剥开。 (2)器械护士要随时观看监视器,适时递给调整好方向的蝶窦咬骨钳、骨凿等器械。 (3)将骨蜡置于细剥离子上以备用于骨缘止血,适时递给。 6.鞍底开窗以可旋转的蝶窦咬骨钳、标本钳、骨凿、锤子、微型磨钻(长手柄)、尖 嘴钳、细长吸引器。咬下骨片浸泡在抗生素盐水中留待鞍底重建备用。 7.切开鞍底硬膜以7#长针头配1ml注射器试穿硬膜,(要事先检查针头是否通畅),然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适应症: 病人全身情况可耐受手术,且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包括: 1、垂体微腺瘤。 2、大型垂体腺瘤但肿瘤主体位于鞍内并向蝶窦内侵犯者。 3、大型垂体腺瘤瘤体主要位于鞍内,鞍上扩展部分不呈哑铃形未向鞍旁扩展。 禁忌症: 1、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 2、鼻咽及副鼻窦各种慢性炎症。 3、蝶窦气化不良如甲介型鼻窦。 4、肿瘤向鞍上明显扩展,而且呈哑铃状。 5、肿瘤向鞍旁、鞍后或前颅凹扩展。 6、病人及家属拒绝手术者。 术前准备: 1、内分泌检查:包括脑垂体各种内分泌激素的放免测定。 2、影像学检查:应尽可能进行蝶鞍部薄层CT及MRI扫描。头颅冠状扫描(对显示蝶鞍发育状态、蝶窦鼻中隔位置及鞍底骨质有无破坏)。 3药物准备:术前有垂体功能明显低下者,应于术前3天补充激素,一般给予泼尼松5~10mg,甲状腺素20~40mg,一日3次口服,必要时可静点补充激素。大型泌乳素腺瘤术前可给予溴隐停2~4周,每日7.5mg。 4、术前一周用抗生素溶液滴鼻、漱口,术前一天剪鼻毛。 麻醉与体位: 全麻下手术。气管插管固定在口角。口咽腔内填塞纱布条以防止液体吸入气管。患者平卧位,头后仰30o 。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剥离鼻中隔黏膜:经鼻蝶入路(鼻孔较小者可用经唇下入路),常规消毒铺巾。切开分离左侧鼻中隔黏膜,分离出鼻中隔软骨上缘,安置显微镜下操作。同时分离鼻中隔软骨骨膜和鼻中隔黏膜,暴露左侧鼻中隔软骨直至其与骨性鼻中隔接合处,并使其与骨性鼻中隔分离,继续分离黏膜-骨膜层直至蝶窦前壁。 2、切除蝶窦前壁:牵开鼻中隔软骨,暴露蝶窦前壁,以充分显露鞍底为宜切除蝶窦前壁。蝶窦前壁的前端两侧可见蝶窦开口,是蝶窦前界,勿超出此界,防止入前颅凹。切开、剥离蝶窦黏膜,可用双极使其皱缩,以免不必要出血。 3、切开鞍底:鞍底骨质开窗范围不可超过颈内动脉隆起的内缘。 4、切开鞍底硬膜: 先用细长穿刺针穿刺硬膜中心,以除外鞍内动脉瘤。尖刀十字切开硬膜,硬膜切开的范围应少于鞍底骨质开窗,以免损伤海绵间窦引起出血(有出血时勿用双极电凝止血)。 5、肿瘤切除:较少微腺瘤生长于垂体前叶内,需在十字切开垂体寻找肿瘤,发现后用标本钳切除肿瘤或吸引器吸除肿瘤。微腺瘤与正常垂体无明显界限,应同时切除肿瘤周围薄层垂体组织,以防肿瘤复发。大腺瘤可用刮圈、吸引器切除肿瘤,另外要防止蛛网膜破损。若蛛网膜已经破损,应取自体脂肪或肌肉块填塞并用生物胶封补鞍底。充分止血后,可用适当大小的鼻中隔软骨片置于鞍底骨窗上,再用生物胶加固修补。蝶窦充分止血,鼻腔用油纱条填塞。

垂体瘤经鼻蝶手术

通常正常垂体组织呈淡黄色,质软带韧性,不易被刮除或吸除,相反瘤体组织,多呈白色或暗红色,质脆易于刮除或吸除,对于大腺瘤或巨大腺瘤,在切除鞍内瘤组织后,一般鞍上瘤组织通过脑搏动可自行落人鞍内,如不能自行落人,为使突人鞍上的瘤体获得彻底切除。可请麻醉师增加胸腔内力,利用相应增高的颅内压将瘤组织挤人鞍内。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功能性微腺瘤的早期诊断成为现实,垂体腺瘤的手术不再仅满足于视神经减压为目的,而要求达到减少激素的分泌亢进,因而,垂体腺瘤经蝣人路手术方式受到极大重视,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对于非机能性和机能性垂体腺瘤的手术目的有所不同,前者旨在解除肿瘤的占位效应使视神经和垂体区获得充分减压,后者在于将肿瘤切除后,尽快恢复神经内分泌功能,认为在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的同时,对于大腺瘤还应考虑非机能性和机能性腺瘤之手术目的,作相应的处理。 对向鞍上扩展的大型腺瘤,应先将鞍内瘤组织切除,然后采用增高颅内压的方法促进鞍上瘤组织下移,以利切除;术中无CSF溢出者一般无须修补鞍底,有CSF溢出者必须用肌肉组织及骨片,用医用胶粘合,行鞍底修补,防止CSF鼻漏。 电灼鞍底硬膜,试穿刺无出血后,“十”字切开硬膜,通常即可见灰白或黄色肿瘤组织涌出,用取瘤钳留取标本后,以环形刮圈和吸引器分次切除肿瘤。对向鞍上发展的大、中型肿瘤,先切除鞍内部分,待肿瘤下陷入鞍内后再予切除。肿瘤切除顺序为:先后方,再两侧及前方。肿瘤切除后,可见蓝色鞍隔呈球形降至鞍底。术中可将内镜置于鞍内近距离观察肿瘤切除情况,肿瘤切除后鞍内残腔填塞止血纱布及明胶海绵.鞍底以明胶海绵加EC耳脑胶封闭,鼻中隔黏膜复位,局部少量填塞油纱条,于72h内取出。 经鼻蝶入路内镜下垂体腺瘤手术切除垂体瘤,手术创伤小、安全、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目前已成为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术式。内镜的优点有①对鼻腔正常结构骚扰小,分离黏膜范围小。②手术入路每一步均有标记,可以显示视神经管隆起,颈内动脉隆起,鞍底及斜坡凹陷。③不同角度,全方位观察术野。④单鼻孔不堵双侧鼻孔,不影响呼吸。⑤创伤小、安全、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传统的经蝶手术与经鼻孔蝶窦人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其手术适应证相同。手术中正确判断蝶窦开口及鞍底是手术的关键,蝶窦开口一般沿鼻中甲寻找。同时依靠骨性鼻中隔、梨状骨垂直板、视神经管隆起、颈内动脉隆起、鞍底及斜坡凹陷。术前术中认真阅片,时时对照。内镜手术的缺点是图像为二维,较显微镜下三维图像的立体感差,镜面易污染,尤其术中出血多时,术者视线受影响,手术通道相对狭窄,操作技术相对要求较高。 术前CT扫描有助于了解鞍底及蝶窦气化情况。头部MRI平扫及增强可以发现肿瘤对周围的组织的侵犯,如:鞍膈抬高,膨隆,垂体柄移位等。,术前认真阅读CT和MRI,明确肿瘤与垂体周围重要结构如海绵窦、视神经、视交叉等的位置关系,并随时与术中对照,看是否存在解剖结构的变异。正确判断鞍底非常重要,这一方面依据术前影像,另外要正确判断周围的解剖结构,如“八”形的颈内动脉突起及凸起的鞍底,鞍

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切除临床路径及表单

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切除临床路径 一、垂体瘤经鼻蝶入路切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垂体腺瘤(ICD-10: C75.1/D09.302/D35.2 /D44.3) 行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ICD-9-CM-3:07.6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可有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闭经、泌乳、性功能减退、肢端肥大、Cushing征等。 2.辅助检查: (1)检查视力、视野; (2)1个月内头颅MRI T1、T2平扫加强化(含垂体区放大扫描); (3)头颅CT。 3.实验室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2.术后酌情行内分泌激素治疗。 3.术后酌情行放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 C75.1/D09.302/D35.2/D44.3垂体腺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时,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 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凝血功能; (2)内分泌检查(可于住院前完成):激素六项(血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雌二醇、血清孕酮、血清睾酮),生长激素,葡萄糖抑制实验,IGF-1(其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闻彬 武汉脑科医院长航运总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加强术后护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3月我科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有并发症的患者10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并观察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术后共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尿崩症2例、脑脊液鼻漏1例、低钠血症6例、癫痫发作1例,术后经过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术后9例患者恢复满意,1例患者死亡。结论对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加强护理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恢复。 【关键词】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并发症;护理 垂体腺瘤是蝶鞍区最觉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一般为1/10万[1].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而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是近几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微创手术。该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康复快等优点[2]。我科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采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10例,2例出现短期尿崩症、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1例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出现癫痫发作。现将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手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2例,女8例,年龄35~63岁。手术采用全麻方式进行,患者仰卧位,经口腔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后,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消毒巾。用1%丁卡因30ml加0.1%肾上腺素3mg,制成丁卡因副肾素棉片,充分收敛两侧鼻黏膜,稍即手术。用鼻甲剪将右侧中鼻甲后端1/3切除,并用盐水纱布妥善保存。见蝶窦开口后,沿蝶窦开口扩大蝶窦前壁开口,用蝶窦咬骨钳咬除蝶窦中隔骨板,完全暴露窦腔,可见右侧鞍底下塌,部分骨质吸收,用吸引器试探着触破鞍底,用咬骨钳逐渐扩大鞍底骨窗,暴露硬脑膜,常规碘伏消毒,用镰状刀十字形切开,充分暴露肿瘤,以小剥离子吸引器分离肿瘤,用小刮匙逐渐刮除肿瘤,将切下的中鼻甲剔除骨片保留黏膜,并将中鼻甲黏膜涂予生物胶填塞于蝶窦腔,用明胶海绵填塞及碘仿纱条填塞。2护理 2.1尿崩症观察与护理 2.1.1尿崩症是垂体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尿崩症的发生是因手术牵拉或损伤了垂体后叶、垂体柄或下丘脑,影响了抗利尿激素转运和释放,致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而引起,且多为一过性,见于术后3h。每小时尿量〉300ml或24h尿量〉5000ml,尿比重〈1.005者,即可诊为尿崩症。临床多表现为连续2~3h尿量增多,且每小时尿量〉300ml,尿色淡,为无色水样,病人有口渴、多饮,血液化验指标异常。 2.1.2对于尿崩症患者需严密观察其尿量和尿色的变化。询问口渴程度、饮水量,严格记录每小时尿量和24h尿量,测尿量比重。若出现连续2h以上尿量增多,且每小时尿量〉300ml时应及时报告医师积极对症补液治疗。 2.1.3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和脱水征象表现,如皮肤干燥、弹性差、烦躁多饮等,每日或隔日查电解质,及时了解检验结果,注意水电解质紊乱和低钠血症的纠正,为治疗提供依据。准确记录24出入量,注意保持出入量平衡,严格及时按医嘱输液。 2.1.4轻度尿崩可以根据医嘱口服双氢克脲噻或弥凝;较重尿崩可以给予垂体后叶激素治疗,持久者可给予鞣酸加压素肌注,以控制尿量;在尿量基本正常后改服用双克或弥凝治疗,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同时补充丢失的钾、钠等无机盐,指导患者多饮用橙汁和多食香蕉等含钾高的物质,还需多饮淡盐水,多食咸菜等钠高的物质,以配合药物治疗。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 理 【关键词】垂体瘤;围手术期护理;外科治疗 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已成为垂体瘤切除的主要方法,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切除肿瘤范围大、术后预后好等优点。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运用此手术方法治疗了25例垂体瘤病人,配合药物及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到了最低。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5例,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25~62岁,平均43.5岁。视力下降、视物模糊16例;闭经、泌乳5例;肢端肥大4例。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定为垂体瘤。采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其中肿瘤全切21例,大部分切除4例。 2结果 术后并发尿崩症8例,脑脊液鼻漏5例,后经抗炎、脱水、激素替代治疗等护理措施治愈出院。12例病人未出现并发症。

3围手术期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垂体瘤病人由于内分泌的紊乱,其生理、心理负担较重,入院后护士应对病人进行评估,了解病人的临床症状、生活情况,入院后的心理反应,针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可给病人讲解垂体瘤常见的临床表现、手术的必要性等,并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并接受微创手术,主动配合手术。 3.1.2术前准备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是一个相对无菌的手术,因此术前应严格执行鼻腔准备工作,术前3 d用氯霉素滴鼻,每日3次,并训练用口进行呼吸。术前1 d剪鼻毛,然后用棉签清洁鼻腔。积极预防感冒,以免鼻腔充血影响手术及术后愈合。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麻醉清醒前,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清醒后,病人取仰卧位,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少脑水肿。同时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脉博、呼吸及肢体活动情况,苏醒期间病人容易躁动,言语表达不清,护士应注意观察,耐心倾听,妥善固定病人,避免外伤。在观察生命体征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行垂体瘤切除术的配合方法。方法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静脉麻醉下手术,,对20例经鼻内镜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回顾分析手术配合过程。结果手术时间2h~4h, 出血量50mL~100mL, 脑垂体瘤均一次性切除成功, 痊愈出院。结论经鼻内镜行垂体瘤切除手术具有安全、简便、操作精细、手术效果好、患者痛苦小等优点,而护士的熟练配合尤为重要,熟悉和了解手术步骤,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标签: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配合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为1/10万人,占颅内肿瘤的10%~12%,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多见于30 ~40 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生长,给机体带来许多严重的危害[1]。以往垂体瘤的外科治疗通常采取经颅手术治疗,手术风险高, 并且传统的手术切口大,失血多,术后患者反应常较重, 恢复慢, 住院周期长。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被认为既能切除肿瘤又能完好保存垂体功能,具有手术和麻醉时间短、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恢复快、病死率低等优点,并且切除肿瘤相对完全, 操作简便、安全, 较易修复脑脊液鼻漏[2,3]。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脑垂体瘤切除术共20例,现将手术配合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手术室接受该手术治疗的共20例住院患者, 其中男8例, 女12例, 年龄21~69岁,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 均有垂体瘤相关的症状与体征,内分泌功能检查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垂体瘤最小为11mm×11mm,最大45mm×29mm,经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术时间为2~4h,术中出血量为50ml~100ml,患者平均住院15d,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视野恢复18例,月经功能恢复5例,无脑脊液鼻漏。 1.2 方法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经口腔插管全麻后, 患者取平卧位,碘伏消毒头面颈部皮肤及鼻腔,铺无菌巾,为减少术中的出血量,用1:10生理盐水与肾上腺素混合液脑棉片收缩鼻腔粘膜血管。在0°内窥镜下经一侧鼻孔进入, 沿中鼻甲与鼻中隔间隙向后上方找到蝶筛隐窝,在蝶筛隐窝对应鼻中隔后端切开粘膜, 向后鼻孔后上方分离, 显示蝶窦开口, 用磨钻磨开蝶窦前壁及鞍底, 内窥镜下电灼鞍底硬膜, 穿刺证实为肿瘤后,”+”字形切开硬脑,用垂体瘤钳、刮匙和细吸引器分块切除肿瘤,清扫瘤床尽量达到镜下全切,用双极电凝止血满意后,用明胶海绵填塞瘤腔, 人工硬脑膜和耳脑胶修补鞍底,粘膜瓣复位,蝶窦腔及鼻腔后端用油纱条或高分子止血棉填塞,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2术前准备 2.1 术前访视垂体瘤患者的病情较复杂,患者对内窥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

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发表时间:2019-07-26T14:36:22.16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作者:齐亮 [导读] 对垂体瘤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的垂体瘤切除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病症,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 【摘要】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4例垂体瘤患者,对其进行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手术。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相关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泌乳素腺瘤有效率为 94.44%;治疗生长激素腺瘤有效率为92.86%;治疗皮质激素腺瘤的有效率为85.71%;治疗无功能腺瘤有效率为80.00%。手术后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显著降低,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降低。44例垂体瘤患者手术后有3例(6.82%)并发症。结论:对垂体瘤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的垂体瘤切除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病症,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显微镜;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crosurgica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for pituitary adenoma resection. Methods:44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were selected and operated on by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under microscope. The therapeutic effect,complications and hormone levels were observed. Result:The effective rate of operation under microscope for prolactin adenoma,growth hormone adenoma,corticosteroid adenoma and nonfunctional adenoma was 94.44%,92.86%,85.71% and 80.00%,respectively. The level of prolactin in patients with prolactin adenoma and growth hormone in patients with growth hormone adenom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operation. There were 3(6.82%)complications in 44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Microscopic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adenoma resection can effectively treat pituitary adenoma,improve hormone levels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Microscope;Naso-sphenoidal sinus;Pituitary adenoma resection 作为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垂体瘤的发生率比较高(5%左右),引起了医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垂体瘤的常见方法,科学的手术切除可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组织而尽可能保留垂体,患者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1]。传统的开颅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大,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因而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微创疗法,使用显微镜进行垂体瘤手术治疗已经成为现在常用的手术方法[2-3]。笔者研究了44例垂体瘤患者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进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的实际疗效以及其安全性,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44例垂体瘤患者,使用磁共振鞍区平扫和冠扫诊断,患者均确诊。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25~61周岁,平均(40.12±3.48)岁,病程1.2~6.9年。44例垂体瘤患者类型包括泌乳素腺瘤(18例),生长激素腺瘤(14例),皮质激素腺瘤(7例),无功能腺瘤(5例)。 1.2 治疗方法 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消毒面部和鼻腔,适量的纱布填塞患者的口腔,将含1%麻黄素的棉片放入患者鼻腔,促进鼻黏膜血管收缩。弧形切开鼻中隔黏膜,分离筛骨垂直板黏膜直至蝶窦前壁为止。取出筛骨垂直板,凿开蝶窦前壁。使用双氧水和抗菌药物反复冲洗蝶窦腔以避免出现感染,取出蝶窦内黏膜便于暴露鞍底,与此同时凿开蝶窦后壁,显露出硬脑膜。使用显微镜确定肿瘤组织部位并慢慢进行操作切除肿瘤。完全切除肿瘤组织后有效进行止血,在鞍底填塞明胶海绵以防止脑脊液鼻漏。手术后复位鼻中隔软骨,鼻腔内塞入油纱条进行止血。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手术以后进行CT 检查,未出现异常情况,血液生化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具有正常的内分泌功能;有效:患者手术以后垂体瘤的体积缩小非常明显,临床不良症状明显减少,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内分泌功能趋于正常;无效:患者手术以后垂体瘤体积未变小,临床不良症状依旧甚至加重,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内分泌功能依旧甚至恶化。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44例患者中有32例全切、8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泌乳素腺瘤的有效率为94.44%;治疗生长激素腺瘤的有效率为92.86%;治疗皮质激素腺瘤的有效率为85.71%;治疗无功能腺瘤的有效率为80.00%。 2.2 垂体瘤患者中功能性腺瘤相关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显著上升,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上升。通过显微镜对患者进行手术,手术后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显著降低,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垂体瘤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 44例垂体瘤患者手术后有3例(6.82%)出现并发症,其中有2例(4.55%)出现鼻窦感染,1例(2.27%)出现脑脊液漏,无患者出现腔内出血和尿崩症等并发症。 3 讨论 垂体瘤的病因很多,其出现与下丘脑、垂体细胞自身的缺陷密不可分,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切除肿瘤来维持垂体正常功能[4]。药物、手术以及放疗等都是治疗垂体瘤的常见方法,手术治疗则被认为是优先选择方法。现如今微创医学飞速发展,微创疗法取代传统开颅成为治疗垂体瘤的首选方法。手术时既要切除肿瘤组织又要尽可能保留正常腺垂体组织,从而有效保护垂体功能。显微镜下以及神经内镜下手术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垂体腺瘤手术后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本文将为您介绍术后的休息与活动、鼻腔、口腔、尿管和饮食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观察脑脊液漏和尿崩症。 一、卧床休息与活动 做完手术返回病房后,医护人员会协助您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时误吸引起窒息。等到您意识清醒后,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将床头抬高15~30度。这样可以减轻头面部充血,同时脑内组织因重力作用向下紧压伤口,利于伤口愈合,还可以减少脑脊液鼻漏的发生。 术后2~3天,经医护人员允许后可改为半卧位,这种体位有利于伤口引流。下床活动时间需要根据您的肿瘤大小以及是否发生脑脊液漏来决定,具体下床活动时间请听从医生安排。 二、观察和保护鼻腔 手术切口在鼻腔内,而鼻腔潮湿不利于伤口恢复。术后如果偶尔出现带血丝的鼻腔渗液是正常的,无需紧张。此外,鼻腔伤口可能还

会引起头痛,待鼻腔纱条取出后,头痛症状会逐渐缓解。一般术后1~2天,医生会分次拔除鼻腔内的纱条,请不要自行取出。如果您发生了脑脊液漏,医生可能会在术后7~10天再拔除纱条。 那么,您可以做些什么呢? 注意保持鼻部伤口的敷料清洁干燥。如敷料脱落或被污染,应告知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擦拭时不要将纸巾伸入鼻腔,以防感染。还要注意不要擤(xǐng)鼻涕、挖鼻孔,用力咳嗽,用力打喷嚏,用力排便等,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诱发脑脊液漏的发生,严重的可能发生感染。 您还需要观察鼻部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果发现鼻腔有清水样液体流出或滴出,或者感觉有咸的液体流进嗓子里,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二、观察和保护口腔 由于手术后会在鼻腔中填塞纱条,经鼻呼吸困难,需要张口呼吸来保持呼吸通畅。而张口呼吸容易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引起口干不适。同时,术后可能会有少量血性液体流入口中,不但会影响食欲,还利于细菌的生长,容易造成口腔感染,甚至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因此保持口腔的湿润、清洁,可以预防或缓解这些情况的发生。 1、保持口腔湿润:当您感到口干不适时,可以用湿纱布覆盖口腔、用棉签蘸水湿润口腔、漱口、少量多次饮水,以保持口腔的湿润。 2、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务必要漱口,以减少食物残渣的遗留,降低感染的机会。必要时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用漱口液漱口。 四、观察和保护尿管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审批稿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适应症: 病人全身情况可耐受手术,且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包括: 1、垂体微腺瘤。 2、大型垂体腺瘤但肿瘤主体位于鞍内并向蝶窦内侵犯者。 3、大型垂体腺瘤瘤体主要位于鞍内,鞍上扩展部分不呈哑铃形未向鞍旁扩展。 禁忌症: 1、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 2、鼻咽及副鼻窦各种慢性炎症。 3、蝶窦气化不良如甲介型鼻窦。 4、肿瘤向鞍上明显扩展,而且呈哑铃状。 5、肿瘤向鞍旁、鞍后或前颅凹扩展。 6、病人及家属拒绝手术者。 术前准备: 1、内分泌检查:包括脑垂体各种内分泌激素的放免测定。 2、影像学检查:应尽可能进行蝶鞍部薄层CT及MRI扫描。头颅冠状扫描(对显示蝶鞍发育状态、蝶窦鼻中隔位置及鞍底骨质有无破坏)。 3药物准备:术前有垂体功能明显低下者,应于术前3天补充激素,一般给予泼尼松5~10mg,甲状腺素20~40mg,一日3次口服,必要时可静点补充激素。大型泌乳素腺瘤术前可给予溴隐停2~4周,每日。

4、术前一周用抗生素溶液滴鼻、漱口,术前一天剪鼻毛。 麻醉与体位: 全麻下手术。气管插管固定在口角。口咽腔内填塞纱布条以防止液体吸入气管。患者平卧位,头后仰30o 。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剥离鼻中隔黏膜:经鼻蝶入路(鼻孔较小者可用经唇下入路),常规消毒铺巾。切开分离左侧鼻中隔黏膜,分离出鼻中隔软骨上缘,安置显微镜下操作。同时分离鼻中隔软骨骨膜和鼻中隔黏膜,暴露左侧鼻中隔软骨直至其与骨性鼻中隔接合处,并使其与骨性鼻中隔分离,继续分离黏膜-骨膜层直至蝶窦前壁。 2、切除蝶窦前壁:牵开鼻中隔软骨,暴露蝶窦前壁,以充分显露鞍底为宜切除蝶窦前壁。蝶窦前壁的前端两侧可见蝶窦开口,是蝶窦前界,勿超出此界,防止入前颅凹。切开、剥离蝶窦黏膜,可用双极使其皱缩,以免不必要出血。 3、切开鞍底:鞍底骨质开窗范围不可超过颈内动脉隆起的内缘。 4、切 开鞍底硬膜:先用细长穿刺针穿刺硬膜中心,以除外鞍内动脉瘤。尖刀 十字切开硬膜,硬膜切开的范围应少于鞍底骨质开窗,以免损伤海绵间 窦引起出血(有出血时勿用双极电凝止血)。 5、肿瘤切除:较少微腺瘤生长于垂体前叶内,需在十字切开垂体寻找肿瘤,发现后用标本钳切除肿瘤或吸引器吸除肿瘤。微腺瘤与正常垂体无明显界限,应同时切除肿瘤周围薄层垂体组织,以防肿瘤复发。大腺瘤可用刮圈、吸引器切除肿瘤,另外要防止蛛网膜破损。若蛛网膜已经破损,应取自体脂肪或

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术前准备

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术前准备 充分的术前准备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本文将为您介绍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术前不同阶段需要准备的内容。 一、住院后 1.术前常规检查 手术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其主要目的是全面评估您的身体情况能不能进行手术。检查项目一般包括:抽血检查、头部CT检查、头部磁共振(MRI)检查、头部X线检查、胸片检查、心电图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等。 其中,抽血、增强磁共振(MRI)和腹部超声检查都需要空腹,增强磁共振检查前需要禁食禁饮4~6小时,抽血、腹部超声检查前需要禁食禁饮8~12小时,因为进食或饮水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哦!

如各项结果均符合手术条件时,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注意:病情不同检查项目可能有所差异,以医生医嘱为准。若您有其他特殊情况,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可能涉及另外的一些检查。 2.戒酒 术前禁饮酒。酒精会影响麻醉药物的效果,还会增加麻醉的风险。 3.呼吸道准备 ①戒烟:吸烟者术前2周需戒烟,以免延缓术后切口愈合。而且,吸烟的病人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更大。 ②根据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腹式深呼吸和咳嗽咳痰训练。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提高肺功能,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③如果您的痰液黏稠且不易咳出,请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需要给您做雾化或者给予您祛痰药物。 ④预防和控制感染:注意口腔卫生。如果发现患有龋齿等口腔疾病,请及时告知医生。注意保暖,避免感冒,预防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4.饮食准备 ①术前饮食:在手术前可选择低脂、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蛋类、鱼、瘦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以加强营养,适应手术中的体力消耗。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有特殊饮食要求的病人,请遵医嘱进行饮食。 ②禁饮禁食:通常手术前1天的晚上8点以后不吃东西,12点以后不喝水。以防麻醉状态下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练习张口呼吸 由于手术是经鼻腔进行,术后会在鼻腔放置敷料,用鼻呼吸时会

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处理

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处理 发表时间:2016-02-26T17:15:45.35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作者:杨磊赵海康李瑞春王军红 [导读]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需确保每位操作人员均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 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杨磊赵海康李瑞春王军红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8作者简介:杨磊,男你(1982.6-),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 脑血管病脑肿瘤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赵海康,男,(1974.6-),博士,副主任医师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变性的机制的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处理措施.方法从我院2011年2月-2014年6月患者中挑选1 00例行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出现诸 多临床并发症,以尿崩症、脑脊液鼻漏、垂体功能下降、电解质紊乱等最为常见,经由对症处理后均消退.结论临床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 除手术操作风险相对较大,需确保每位操作人员均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 词】内镜; 垂体肿瘤; 微创; 并发症【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sistheEndoscopicnasaladjustmentofpituitaryadenomaresectionofcomplicationsaftertreatment. Methods:ourhospitalinFebruary2011-June2014patients100patientstheEndoscopicnasaladjustmentofpituitaryadenomaresectionpatients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 Results:100 casesofendoscopicnasalmanyclinicalcomplications,butterflyafterresectionofpituitaryadenomawithcerebrospinalDiabetesinsipidus、 fluidleak,pituitaryfunctiondecline,electrolytedisorders,suchasthemostcommon,throughbothfadeaftersymptomatictreatGment. Conclusion:theEndoscopicnasaladjustmentofpituitaryadenomaresectionoperationriskisrelativelylarge,theneedtoensurethateachoperatorhaspro Gfessio【nKaelykwnoorwdlsed】 geandrichclinicalexperience,facilitatetimelydetectionandtreatment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andimprovethesuccessrateofsurgery.Endoscopy; Pituitarytumor; Minimallyinvasive; Com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B 【文 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62-01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是一种新型的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大多数垂体瘤患者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 疗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是,由于此类临床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术后易出现并发症, 影响临床效果的最终评估[1].因此,临床需探讨有效措施 进行处理,进而提高疾病效果.下面,本文将我院手术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从我院2011年2月-2014年6月患者中挑选100例行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男性、女 性患者分别56例、44例,年龄段15-60岁,平均(35.2±2.2)岁.其中,良性肿瘤患者72例,恶性肿瘤患者28例,闭经、溢乳3 5例,视力、视野改变27例,头痛63例,不孕22例.100例患者手术前期均经检查发现符合手术适应证.本院挑选100例垂体瘤疾病患 者临床年龄段、疾病类型等资料差异明显,可评判(P>0.05). 1.2手术操作100例患者临床术前均行全身性麻醉处理,并根据患者情况行降压处理. 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具体术式需结 合患者肿瘤部位确定,术中无需采用牵开器,鼻中隔黏膜用针式单极电凝弧形切开,磨开蝶窦腹侧壁,处理蝶窦黏膜后打开鞍底,穿刺硬膜,切除肿 瘤,采用神经内镜深入检查残留组织,确保肿瘤全部切除. 1.3评定项目患者临床术后评定其临床效果,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疾病效果标准:临床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续时间至少 4周以上说明疾病得以控制; 临床治疗后病灶减少40.0%以上,持续至少4周以上说明疾病得以缓解;临床治疗后症状减少不足40. 0%,或出现新型病灶说明疾病治疗无效.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主要选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按照临床参 数种类进行χ2检验,若最后结果显示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00例患者经由临床手术治疗后疾病控制患者55例, 切除率为55.0%;肿瘤缓解患者43例,切除率 为43.0%;肿瘤治疗无效患者2例,未切除率为2.0%.并且,临床术后检查发现,术后出现诸多临床并发症, 如:尿崩症13例,未出现永 久性尿崩症病例,经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后好转; 脑脊液鼻漏患者5例,其中4例经头位调整后自行停止,另外1例行腰大池引流,在3-7g后 痊愈.垂体功能下降3例,经激素治疗后1周内缓解,电解质紊乱5例,均在2周内自行恢复,共计2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临床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26.0%,临床随访半年发现均为出现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效果显著. 3讨论临床资料显示,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和传统手术方式相比,不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还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性高 的临床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治疗中.并且,临床术前患者的综合性评估,手术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 术后并发症.统计学资料表明,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所出现的并发症发生总率在传统切除术之下,但临床医护人员对垂体瘤术后并发症 的认识和处理存在一定的困难,降低临床效果[2].因此,这就需要临床操作人员不但需充分掌握手术操作规范和知识,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便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100例患者临床手术前期均对患者进行的全面的评估,发现其肿块均在鼻颅底部位,主要涉及 蝶窦、筛窦等部位,甚至出现少数累及硬脑膜患者. 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医护人员对其制定了共同的临床方案,并通过对临床特点、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全面了解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 从而实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目的[3].调查结果显示:尿崩症是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分为一过 性、临时性和永久性尿崩症三种,以一过性尿崩症最为常见,常在术后1-2d内出现,尿崩症的发生几率与手术操作和肿瘤大小有密切关系.脑 脊液鼻漏是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出现和患者肿瘤大小、性状等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和手术操作人员相关.这就需要 手术操作过程中根据患者肿瘤部位、大小等选择合适入路,如:针对临床神经细胞瘤患者而言,可行颅面联合入路方案,并于术后给予针对性修 复处理,这样可有效预防此类并发症.若患者已病发脑脊液漏症状,医护人员需立即采取修复措施,便于降低颅内感染.临床护理重点为: 给予患 者心理指导,让患者全面了解自身疾病的发展过程、临床治疗效果,叮嘱患者调整愉悦心情接受疾病治疗.本组5例脑脊液漏并发症患者中有 4例经头位调整后自行停止,另外1例行腰大池引流,在3-7g后痊愈;垂体功能下降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多为下丘脑受损出现的一种下丘脑调 节肽分泌障碍,垂体功能下降会导致腺垂体分泌激素下降[4-7],因此,术后需积极复查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根据检查结果补充相应的激素, 本次研究共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垂体功能下降,经激素治疗后均在1周内缓解; 综上,临床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操作风险相对较 大,需确保每位操作人员均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1] 张红赟,邢振义,孙来广,等.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对比[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3): 618-620. [2] 徐钰,肖群根,刘胜文,等.二次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显微切除术45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 (3):358-360. [3] 郑文键,李维平,纪涛,等.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5,14(6):609-613. [4] 周涛,魏少波,孟祥辉,等.单纯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J].中华外科杂志,201 0,48(19):1443-1446. [5] MengLeilei.Endoscopicanteriornasalskullinternalandexternalcom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