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醇酚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醇酚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醇酚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醇酚练习题(附答案)

点燃

Cu 或Ag

△ △

浓硫酸

浓硫酸

170℃ △

醇酚练习

乙醇

分子结构

分子式:C 2H 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3CH 2OH 或 C 2H 5OH

比例模型: 球棍模型: 官能团:-OH (醇)羟基

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熔沸点较低,易挥发。能溶解多种有机物(汽油、苯)和无机物(I 2),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化学性质

乙醇与钠的反应:2CH 3CH 2OH+2Na====2CH 3CH 2ONa=H 2↑

1、 羟基中的H 原子的活泼性:醇<水

2、 反应中被钠取代的氢是羟基中的氢,2CH 3CH 2OH :1H 2

3、 其它活泼金属如K 、Ca 等也可与乙醇反应 氧化反应:

①燃烧:C 2H 5OH+3O 2====2CO 2+3H 2O (现象: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2C 2H 5OH+O 2====2CH 3CHO+2H 2O (工业制乙醛)

1、 分反应:2Cu+O 2====2CuO ;CH 3CH 2OH+CuO====CH 3CHO+Cu+H 2O

2、 氧化反应是有机物分子失氢或得氧的反应;还原反应是有机物分子失氧或得氢的反应。

3、 醇的催化氧化规律:羟基碳上有2个氢原子的醇被催化氧化成醛;羟基碳上有1个氢原子的醇被催化氧化成酮;羟基碳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③被其他氧化剂氧化: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能使重铬酸钾(K 2Cr 2O 7)酸性溶液由橙黄色变为灰绿色 (检验酒驾)。

消去反应:

分子内脱水成烯:CH 3CH 2OH====CH 2=CH 2↑+H 2O (1v 乙醇:3v 浓硫酸)

取代反应:

①C 2H 5-OH+H-Br====C 2H 5-Br+H 2O

②分子间脱水成醚:C2H5-OH+HO-C2H5====C2H5-O-C2H5+H2O

140℃

③与酸发生酯化反应:略

定义

羟基(-OH)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同一碳上不能同时出现2个或以上的羟基)分类

根据所含羟基的数目: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根据烃基是否饱和:饱和醇、不饱和醇

根据碳的骨架:脂肪醇、脂环醇、芳香醇

饱和一元醇通式

C n H2n+1OH 或C n H2n+2O

饱和一元醇的命名

1、选主链:选含-OH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某醇

2、编序号:从离-OH最近的一端起编

3、写名称:羟基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二”、“三”等表示。

醇的同分异构体

1、碳链异构,

2、羟基的位置异构,

3、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醇和醚是官能团异构

物理性质

1、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醇的沸点>烷烃;

2、甲醇、乙醇、丙醇与水形成了氢键,它们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3、羟基数相同时: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升高,水中溶解度减小。

4、碳原子数相同时:羟基数目越多,氢键的作用越强,沸点升高,水中溶解度增大。

化学性质

与活泼金属(如钠)反应:1一元醇:3H2;1二元醇:1H2;2三元醇:3H2

氧化反应:燃烧、催化氧化、被强氧化剂氧化

消去反应:

取代反应:分子间脱水;与浓氢卤酸(HX)的反应;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苯酚

分子结构

分子式:C6H6O 结构式:C

C

C

C

C

C

OH

H

H

H H

H结构简式:、C6H5OH

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官能团:-OH

特点:具有苯环结构;具有羟基官能团;羟基跟苯环连接。

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常见是粉红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致)。有特殊气味,熔点43℃,较低。苯酚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与任意比互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①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②与氧气反应:易被氧化而变红(生成醌类物质)

苯酚的弱酸性(苯酚俗称石炭酸):

受苯环的影响,酚羟基上的H比醇羟基上的H活泼,酚羟基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显示弱酸性。

①向苯酚溶液滴加氢氧化钠:

向苯酚钠溶液滴加少量稀盐酸:

②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向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

【结论】酸性:盐酸>H2CO3>苯酚>HCO3—

③苯酚的酸性极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取代反应:

苯酚的取代反应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浓溴水须过量。

显色反应:苯酚溶液和FeCl3反应使溶液变紫色

涉及到络合反应。

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加成反应:

分离苯酚与苯

习题练习

1.与丁醇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乙醚B.甲醚C.乙醛D.甲醇

2、丙三醇、乙二醇、甲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钠产生等体积的氢气(相同条件),则述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2∶3∶6

B.3∶2∶1

C.4∶3∶1

D.6∶3∶2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乙醇和浓H2SO4加热到140 ℃

B.乙醇与硫酸、溴化钠共热

C.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乙醇与O2发生催化氧化

4、C2H5OH和C3H7OH的混合物与浓H2SO4共热,可能生成的有机物最多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5、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2、CO和H2O的总质量为27.6 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 g,则CO2的质量是

A.1.4. g

B.2.2 g

C.15.4 g

D.在2.2 g和4.4 g之间

6.下列纯净物不能和金属钠反应的是 A.苯酚 B.甘油 C.酒精 D.苯

7.能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羟基变得活泼的事实是()A.苯酚能和溴水迅速反应 B.液态苯酚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C.室温时苯酚不易溶解于水 D.苯酚具有极弱酸性

8.下列物质在水中最难电离的是()

A.CH3COOH B.CH3CH2OH C.H2CO3 D.

9.下列4种醇中,不能被催化氧化的是 ( )

10.对于有机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是苯酚的同系物 B.1 mol该有机物能与溴水反应消耗2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O.5molH2 D.1mol该机物能与2molNaOH反应

11. 漆酚是我国特产生漆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为黄色液体,能溶于

有机溶剂,生漆涂在物体的表面,在空气中干燥后变成黑色的漆膜。漆酚与下列物质:①空气,②溴水,③小苏打溶液,④氯化铁溶液,⑤过量的二氧化碳,不能发生化学

反应的是( ) A.①②⑤ B.③④ C.②⑤ D.③⑤

12.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

A.CH3CH2I B.CH3OH C.(CH3)3COH D.(CH3)3C—CH2C1

13.维生素C(VitaminC)又名抗坏血酸,具有酸性和强还原

性,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如右图。下列有关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

B.维生素C由于含有酯基而难溶于水

C.维生素C由于含有C=O键而能发生银镜反应

D.维生素C的酸性可能是③、④两个羟基引起的

14.在下面的分子结构式中,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OH

O

H CH

2

CH

2

OH

A . 所有的原子有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B .

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C .所有的氧原子有可能同时处在苯环平面上

D .所有的氢原子有可能同时处在苯环平面上

15.据央视报道,自2005年12月1日起在武汉九市进行车用乙醇汽油封闭推广行动。车用 乙醇汽油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经多项检 测结果表明,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在美国、巴西 等国早已推广使用。下列有关乙醇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汽油是一种纯净物

B .乙醇汽油作燃料不会产生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 .乙醇和汽油都可作溶剂,也可相互溶解

D .乙醇和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16.手性化合物一般含有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接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下

列符合分子式为C 4H 10O 的化合物中,其中可能是手性化合物的是( )

B.CH 3CH 2CH 2CH 2OH

C.CH 3CH 2CH 2OCH 3

17. “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

由基净化剂。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关于EGC 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 B .1molEGC 与4molNaOH 恰好完全反应 C .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 D .遇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8.两种物质以任意质量比混合,如混合物的质量一定,充分燃烧 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定值,则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

A .乙醇、丙醇

B .乙醇、乙二醇

C .1丙醇、2一丙醇

D .乙烯、丙烯

19.对复杂的有机物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苯丙烯酸1—丙烯酯:可简化为

杀虫剂“阿乐丹”的结构表示为 ,若它在稀酸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则此两种有机物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 .遇FeCl 3溶液均显紫色 B .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 .均能与溴水发生反应 D .均能与NaOH 溶液发生反应

20.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HO —CH 2CH 2

O

—OH

OH

OH

OH

—O—CH2CH2—OH。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能发生取代反应 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D. 不能氧化为醛

21.要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足量钠

⑤通入过量CO2⑥加入足量NaOH溶液⑦加入乙酸和浓H2SO4的混合液后加热⑧加入浓溴水⑨加足量的FeCl3溶液⑩加热最简单、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取9.20g只含羟基,不含其它官能团的饱和多元醇,置于足量的氧气中,经点燃,醇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气体经过浓硫酸时,浓硫酸增重7.20g,剩余气体经CaO吸收后,体积减少6.72L(标准状况下测定)。

(1)9.20g醇中C、H、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C mol、H mol、O mol;

该醇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2)由以上比值能否确定该醇的分子式;其原因是。

(3)这种多元醇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易溶解于水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由于制备、配制化妆品,试写出该饱和多元醇的结构简式,其俗名是。

23.经测定,某有机物含碳77.8%、氢7.4%、氧14.8%;又测得此有机物的蒸气对相同条件下同体积的氢气质量比为54:1,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若此有机物能与烧碱反应,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二种,试写出它的结构简式。24.有3种饱和一元醇,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22:29,将它们按物质的量之比

为1:2:1相混合,取混合液16.2g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H2 2.24L (标准状况)。试求: (1)3种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2)3种醇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A 3D 4D 5C 6D 7D 8B 9D 10B 11D 12BD 13AD 14C 15C 16C 17CD 18CD 19CD 20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

21.(4分)⑥①⑤③

22.(1)0.3、0.8、0.3;3∶8∶3;(2)能;因为该实验式H原子个数已经饱和,分子式就是C3H8O3;(3);甘油。

23.解:设有机物分子式C X H Y O Z

M(有机物)=54×2=108

X=77.8%×108/12=7 , Y=7.4%×108/1=8 , Z=14.8%×108/16=1

则有机物分子式C7H8O ,因该有机物能与烧碱反应,所以是酚

又因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二种,

所以其结构简式为:

24.(6分) 解析:(1)设三种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z、22z、29z,3种醇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1混合所得混合醇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

M=81 三种饱和一元醇是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2:1相混合的,所以:M==31 解得z=4 所以,3种饱和一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1=8

×4=32,M2=22×4=88,M3=29×4=116。

(2)按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 n H2n+20,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表示为12n+2n+2+16=14n+18

M1=32时,14n+18=32,则n=1,分子式为CH4O.

M2=88时,14n+18=88,则n=5,分子式为C5H120

M3=116时,14n+18=116,则n=7,分子式为C7H160

答案:(1)32 88 116 (2)CH40 C5H120 C7H160

高二化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高二化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全面管理,主持全园工作,对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负总责。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园长的个人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幼儿园园长的个人工作总结一、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半年 2018-09-29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

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 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全面管理,主持全园工作,对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负总责。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园长的个人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幼儿园园长的个人工作总结一、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半年 2018-09-29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xxx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健敏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二、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p y、p z表示);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规则的特例: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电子数 (5)(n-1)d能级上电子数等于10时,副族元素的族序数=n s能级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的能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指能层(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族的划分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高二化学《芳香烃》教案

高二化学《芳香烃》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苯的重要化学性质; 使学生了解苯的同系物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异同,理解共价单键的可旋转性。 以甲苯为例,让学生了解苯的同系物的某些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苯的化学性质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用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复习]: 填写下表: 苯的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 键参数 苯分子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分子是平面结构,键与键之间夹角为120°,常用结构式芳香烃教学设计来表示苯分子。苯是非极性分子。 [过渡]: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叫做芳香烃,简称芳烃。苯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芳烃。我们已经了解了苯的分子结构,那它的性质又如何呢? [实验1]:展示苯的实物,让学生直接观察苯的颜色和状态。将苯与水混合于试管,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认识苯的溶解性. 一.苯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沸点80.1℃,熔点5.5℃。 二.苯的化学性质。 苯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苯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2]:纸上蘸取少量苯溶液,点燃.观察实验现象.

氧化反应 c6H6+15o2芳香烃教学设计12co2+6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常用的氧化剂如no4、2cr2o7、稀硝酸等都不能使苯氧化。这说明苯环是相当稳定的。 取代反应 苯跟卤素的反应。 [实验3]:苯与溴的反应。 ①.原料:苯、液溴、铁粉。 ②.反应原理: 芳香烃教学设计芳香烃教学设计Br +Br2芳香烃教学设计+HBr 芳香烃教学设计③.装置原理: a.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芳香烃教学设计b.锥形瓶中水的作用是什么?。 c.为什么导管末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④.操作顺序:圆底烧瓶中先加入少量苯、液溴,然后加入铁粉,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后向锥形瓶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并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⑤.实验现象: a.烧瓶中混合物沸腾; b.导管口出现白雾;

高中化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高中化学教师工作总结

高中化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高中化学教师工作 总结 高中化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高中化学教师工作总结丰富的教学经历和优异的教学业绩,勤奋踏实的继续xx学习,成就了我今天的成就。 但我深知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将一如既往的勤奋与执着,在xx教学的工作中努力地锤炼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名真正良师益友,为我所热爱的xx事业奋斗终身。下面是网xx为大家带来的高中 化学教师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化学教师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文科班7、8和理科班1、2的化学老师。 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高二 文科班化学会考任务以及理科班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工作。为了 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第一次带文科班的会考,经验不足,积极向其 他教师请教。同组的老师也积极配合我们,从他们那里获得很多 有用会考的资料及教学经验。通过会考这次的历练,使我在业务 水平上获得很大的收获。 二、主要工作1文科班面临化学会考任务,针对文科班学生 基础相对较薄弱,差生面较大,期中考后就进行及时扶差工作。 我与许玲玲老师将4个班中基础差的学生集中起来分为两个教学

班分为普通班与提高班利用傍晚1720-1800这40分钟进行扶差。离会考一个月时间,在班级里实施结对子一帮一的方法,这些措施取得不错的效果。 2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高二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华考xxx,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 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本学期开展了溶液的酸碱性这节公开课,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工作中足之处1在分层次教学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2后进生面较广,扶差工作需要各任课教师多多引导及鼓励。 3课后时间要利用,很多学生都是上课听一下,下课后没有把化学当一回事。 四、今后努力方向1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分层次布置作业对于优秀的学生教

高二化学选修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学大教育高二化学(选修4)各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 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气态,液态,固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2020年高中化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

高中化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想想本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有得有失,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学工作,我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这学期,我担任了高一年级四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所以教学任务重,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得到了所担任班级学生的好评和尊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前做不做预习,学习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我经常会在本节课结束时给学生留一些问题,在第二堂课我会及时提问,思想汇报专题还会让一些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讲一讲,通过这些措施督促学生在课后做好预习工作,一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满堂灌”,老师知识一味的讲,学生只是坐着听,记笔记,灌输式的的教学方式。我一直都很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老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而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要想办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结论。为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1)让学生积极的发言。认真、耐心的听学生讲,然后针对学生讲的做点评,有时候点评也让其他同学进行,最后给予鼓励,肯定。 (2)课堂尽量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来解决一些问题。让同学上黑板做题,讲题。 (3)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组织好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我也曾经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来做课 堂演示实验,结果学生很积极,教学效果很好,我觉的这种方 法应该继续运用下去。 (4)尽量的设置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我一般是会设置好几组问题,问题的设置遵循有简单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而且,我也很注重提问题的方式,语气等,尽量做到每个人都积极的思考。

2020年高二化学老师工作总结

2020年高二化学老师工作总结 本学年度,我担任化学7、8、9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现对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 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认真 上好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 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 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 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上了一节区级示范公开课。都能 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知识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己充电。我还利用晚上和周末的业余时间到电脑学校学习。学习制作多 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志制作课件,上网查找 资料等等。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 能力的培养,知识争取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利用各种方法,训 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 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以真诚的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不仅让学生敬畏你更要亲近你,打心眼里接受 你爱你疼你。 5、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在原有的基 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 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 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原理复习(一)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

高二化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高二化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按内容分,有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思想总结等,按时间分,有年度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等。人们常常对已做过的工作进行回顾、分析,并提到理论高度,肯定已取得的成绩,指出应汲取的教训,以便今后做得更好。工作总结频道为你准备了《高二化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希望你喜欢! 高二化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一) 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想想本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有得有失,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学工作,我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这学期,我担任了高二年级四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所以教学任务重,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得到了所担任班级学生的好评和尊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在课前做不做预习,学习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我经常会在本节课结束时给学生留一些问题,在第二堂课我会及时提问,还会让一些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讲一讲,通过这些措施督促学生在课后做好预习工作,一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2、注重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满堂灌”,老师知识一味的讲,学生只是坐着听,记笔记,灌输式的的教学方式。我一直都很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老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要想办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结论。为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让学生积极的发言。认真、耐心的听学生讲,然后针对学生讲的做点评,有时候点评也让其他同学进行,最后给予鼓励,肯定。 课堂尽量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来解决一些问题。让同学上黑板做题,讲题。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组织好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我也曾经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来做课堂演示实验,结果学生很积极,教学效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原理复习(一)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得实质就是反应物化学键得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得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得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得热效应 1、化学反应得反应热 (1)反应热得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得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得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得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得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得测定 测定反应热得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得变化,根据体系得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得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与反应后体系得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与反应得反应热。 2、化学反应得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得能量就是物质固有得性质,可以用称为“焓”得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得总焓与反应物得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得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得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得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得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得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得变化与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得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 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得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得单位就是J·mol-1或 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得系数加倍,ΔH得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得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就是一步完成,还就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得计算。 常见题型就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得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得ΔH为 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得ΔH得代数与。 (3)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mθ计算反应焓变ΔH。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ΔH=[cΔf H mθ(C)+dΔf H mθ(D)]-[aΔf H mθ(A)+bΔf H mθ(B)] 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2021年高二化学 醇酚(2)练习

2021年高二化学醇酚(2)练习1. 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是 ( ) A.CH 3CH 2 OH B.HOC 6 H 4 CH 3 C.C 6 H 5 CH 2 OH D.C 6 H 5 OCH 3 2. 苯酚有毒且有腐蚀性,使用时若不慎溅到皮肤上,可用来洗涤的试剂是() A.酒精B.NaHCO 3 溶液C.65℃以上的水D.冷水 3.某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氢气与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醇可能是() A.甲醇B.乙醇C.乙二醇D.丙三醇 4.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方法是() A.苯酚可与FeCl 3 发生显色反应B.苯酚浊液中加NaOH溶液后变澄清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 2 ,溶液变浑浊D.在苯酚溶液中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5. 除去苯中所含的苯酚,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 ( ) A. 加70℃以上的热水,分液 B. 加适量浓溴水,过滤 C. 加足量NaOH溶液,分液 D. 加适量FeCl 3 溶液,过滤 6. 漆酚是我国特产生漆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为黄色液体,能溶于有机溶剂,生漆涂在物 体的表面,在空气中干燥后变成黑色的漆膜。漆酚与下列物质:①空气,②溴水,③小苏打溶液,④氯化铁溶液,⑤过量的二氧化碳,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①②⑤ B.③④ C.②⑤ D.③⑤

7. 苯酚和苯甲醇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是 () A.能与NaOH溶液反应 B.能与Na反应放出H 2 C.能与FeCl 3 溶液反应 D.能与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8. 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 结构简式是HO—CH 2CH 2 —O—CH 2 CH 2 —OH。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能发生取代反应 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D. 不能氧化为醛 9. 下列物质不能经过一步反应生成氯乙烷的是 ( ) A.乙醇B.乙烯 C.氯乙烯 D.乙炔 10. 对于有机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是苯酚的同系物 B.1 mol该有机物能与溴水反应消耗2 mol Br 2 发生取代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O.5molH 2 D.1mol该机物能与2molNaOH反应 11. 从松树中分离出的松柏醇其结构简式为: 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NaHCO 3溶液。能够跟1 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H 2 和HBr的最大用

高二化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化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化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化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9)、(10)两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本学期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完成“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任务,而化学反应原理是一本比较抽象的模块,它是继必修课程《化学1》、《化学2》之后的选修课程,她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研究化学反应现象,探索化学反应规律。对于这个模块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面来展开教学的,这一个学期高二的教学中的确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和问题。,下面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做以下几点的总结: 一、能认真完成学期初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完成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在每一次上课前能认真备好课,以及在课堂上能上好每一堂课。因为高二的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化学反应原理又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二、作为高二化学备课组长,本学期能与同伴展开集体备课,并形成统一的教案,这样能从各方面提高我们实际教学的能力,能按时出好每一份练习,对于每个专题学习完之后能及时进行专题的考试,及时检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改进。

三、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是虽然是一个选修模块的教学,但是从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中,知道这一部分在高考中属于必考的内容,而且占的比重也是比较大,所以在高二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向高三年的老师借了相关的资料和考试大纲,再结合我们教学大纲,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能在原有教材的教学上补充了高考所要求的内容。 四、有时间我就去听同组老师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及时纠正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之处。作为一个老师经验和方法真的非常重要,在平时教学中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己,不能有所怠慢,学生的问题不能忽视,他们的问题提出,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另一个方面也是对我的提高。 五、在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比如面批,学生在对化学用语这一方面经常出错,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下了比较大的工夫,在布置学生作业之前我总是先进行题目的筛选,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在本学期高二基础学段的教学中,我能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高二年已经过去了一学期,虽然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有所收获,但是也有很多不足,我将做深刻的反思,争取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有更大的进步,能在以后的教学中使自己有更大的提高。 高二化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2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二部分理科生可能觉得学习化学知识点归纳不重要,可一到考试就不知道怎么去复习了。为了方便大家的时间,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

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H表示。 (2)反应焓变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O2(g)=H2O(l);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 (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H,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

高二化学个人工作总结

高二化学个人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C236,C243,C251三个班化学教学工作,现就一学期来的主要工作做以下总结: 1.课前准备:备好课。 把握课程目标,使知识技能与学生生产生活实际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的体验、感悟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积累相结合;使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与学生立志化学研究为化学的发展而努力的志向相结合;逐步转变以知识教学为主的备课模式,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变革。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那些材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的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 己经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教学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学为主体,教为客体。教如何实现客体适应于主体特点,从学生为本源的思维策略去实施教学,才是培养有特色、有创新、有发展的新人才观的根本要求。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对象为微观粒子,看不见,模不着,学习中增加难度,从思维的角度看,对学生抽象思维要求很高,特别是高中教学,这种问题更加明显。如何建立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联结点,只有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效应。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抓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训练,除了教材中安排的演示实验保证高质量完成,还结合知识系统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部分演示实验,保证学生实验的做出率100%,对于某些用品,发动学生自己想办法,使用代用品,或者缩小实验用品的比例,或者采用微型实验,实验中,随时引导学生养成节约、勤俭的良好习惯。既学习了知

高二化学选修5归纳与整理_有机化学基础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 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 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 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 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高二化学教师工作总结(1)

高二化学教师工作总结(1) 一、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 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 上评讲,及时反馈;认真上好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 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 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 定的预期效果。 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 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上了一节 区级示范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我注重研究高中历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三、加强业余时间的业务学习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 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 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 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 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知识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 教育教学。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己充电。我还利用晚上和周末的业余时间到电脑 学校学习。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志制作课件,上网查找 资料等等。 四、下学期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争 取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通过“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教学,结合氧气部分的学习,进一步熟悉学习元素化合物 知识的方法,练习化学方程式写法。

高中化学教师任务总结

工作总结 本人于2004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8月执教于藁城市第九中学,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自踏上三尺讲台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之下,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心时事,积极要求上进。在工作中,始终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始终以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工作理念。平时我能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师表形象,敬业爱岗,奋发向上,把热心献给事业,把爱心留给学生。工作至今,依然保持着高度的教育激情,始终以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投身于教育事业。工作六年来,自己勤恳的工作态度,过硬的教学能力,优良的教学成绩,得到学生、同事、家长、领导的一致认同和肯定。 二、教学工作方面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增强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

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5.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有机化学基础芳香烃(教案)

第二节芳香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组成以及芳香烃的概念。 2.掌握苯的结构式并认识苯的结构特征。 3.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 4.理解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一、复习有机物的分类,引入课题 二、回顾已学,完成表格 四、实验中发现苯和甲苯的性质差异,从结构上分析探究,并完成下表

[课堂练习]: 1.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理由是()A.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有二种 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①苯不能使溴水褪色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 3.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4.P.39学与问 5.甲苯与氯气反应生成什么? 6.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甲苯与氢气 (2)苯乙烯与溴水、过量的氢气、加聚 五、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实践活动]P39 苯的毒性 小结: 苯甲苯甲烷 分子式C6H6C7H8CH4 结构简式H—CH3 结构相同点都含有苯环无苯环 结构不同点苯环上没有取代基苯环上含— CH3 无苯环含—CH3分子间的关系结构相似,组成相差CH2,互为同系物 物理性质相似点无色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 性质 溴的四氯 化碳 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 KMnO4 (H2SO4) 被氧化,溶液褪色不反应不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