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舍熏蒸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鸡舍熏蒸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鸡舍熏蒸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鸡舍熏蒸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鸡舍熏蒸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熏蒸消毒之前,先要对鸡舍的所有门窗、墙壁及其缝隙等进行密封,再按每立方米空间使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的标准(刚发生过疫病的鸡舍,要用3倍的消毒浓度,即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准备整个鸡舍所需要的消毒药品,然后将高锰酸钾放入消毒容器内置于鸡舍的不同部位,并根据高锰酸钾的放入量将福尔马林准备好放在相应的消毒容器旁边。操作时,最好安排与消毒容器数量相等的工作人员(分别站在消毒容器旁边),先让距离鸡舍门口最远的工作人员将福尔马林全部倒入相应的、盛有高锰酸钾的消毒容器内,然后迅速撤离,其他工作人员也依次照样操作,直至最后1名工作人员撤离到鸡舍门口后,把鸡舍门关严并进行密封,2天~3天后打可。

注意事项

鸡舍要密封

能够对鸡舍进行熏蒸消毒的有效药物是甲醛气体,它在鸡舍内的浓度越高、停留时间越长,消毒的效果就越好。因此,熏蒸消毒之前,一定要用塑料薄膜或胶带将鸡舍的所有门窗、墙壁及其缝隙等密封好;熏蒸消毒之后,还要再密封1天以上。

容器要备好

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均有腐蚀性,它们混合发生的化学反应剧烈,持续时间达10分钟~30分钟,并释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盛放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容器体积要尽可能大一些,一般不能小于福尔马林容积的4倍,并最好是耐腐蚀、耐热的陶瓷或搪瓷容器。

药物要适当

用于熏蒸消毒的福尔马林浓度不得低于35%,它与高锰酸钾的混合比例要求达到2∶1。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比例是否合适,可根据其反应结束后的残渣颜色和干湿程度进行判断:若是一些微湿的褐色粉末,说明比例合适;若呈紫色,说明高锰酸钾用量过大;若太湿,说明福尔马林用量过大。

操作要得当

消毒容器应均匀地置于鸡舍内,且尽量离舍门口近一些,以便使甲醛气体能够更好地弥漫于整个鸡舍空间和有利于工作人员操作结束后迅速撤离。操作时,工作人员应先将高锰酸钾放入消毒容器内,然后按比例倒入福尔马林,绝对禁止向福尔马林中放入高锰酸钾。只能对育雏室、转群后的鸡舍和空置较久的鸡舍进行空舍熏蒸消毒。

清扫要彻底

甲醛气体的穿透能力弱,只有表面的消毒作用。故进行熏蒸消毒之前,先要对鸡舍地面、墙壁和天花板等处的粪便、灰尘、蜘蛛网、饲料残渣等杂物进行彻底清扫,然后用高压喷雾式水枪对其进行冲洗,确保鸡舍内任何地方皆一尘不染,以便使用甲醛气体能够和病毒、芽孢、细菌及细菌繁殖体等病原微生物充分接触。

异味要排净

在进行熏蒸消毒鸡舍之前,要打开所有门窗通风换气2天以上,排净其中的甲醛气体。如果急需使用,先按每立方米空间使用碳酸氢铵5克、生石灰10克、75℃的热水10毫升的标准,将它们放入消毒容器内混合均匀,用其产生的氨气中和甲醛气体30分钟,最后打开鸡舍门窗通风换气30分钟~60分钟。

环境要适宜

进行熏蒸消毒时,还要求鸡舍内的温度不低于18℃、相对湿度在60%以上。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可通过在鸡舍内用火炉加热的方法使温度保持在18℃~26℃、用喷雾器喷洒清水或按每立方米空间用清水6毫升~9毫升加入高锰酸钾6克~9克的办法,使相对湿度上升到60%以上。

储粮熏蒸作业管理制度

储粮熏蒸作业管理制度 一、使用杀虫药剂的要求 ⒈虫粮的处理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并符合“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全仓生虫、全仓处理,局部生虫、局部处理。对长期储存的粮食、严重虫粮、危险虫粮和在高温季节储藏的粮食应从严掌握。 ⒉虫粮的处理要求:基本无虫粮或一般虫粮,粮温在15℃以下,可不做除治,但需做好防治工作;粮温在15℃以上,一般虫粮必须在15天以内除治;严重虫粮,必须在7天内除治;危险虫粮必须立即封仓熏蒸。 ⒊各种固态或液态药剂严禁与粮食直接接触(储粮防护剂除外)。 ⒋储粮进行常规熏蒸杀虫,同批次粮食,每年只能熏蒸一次。熏蒸后应做好防护工作,防止再感染。每次熏蒸结束后,应及时填写熏蒸记录。 二、熏蒸前的准备 ⒈仔细检查粮堆中的害虫种类、密度、部位、粮温(有害虫活动部位)、储粮水分。 ⒉确立熏蒸杀虫方案,计算用药量和确立施药点。表面施药,每点磷化铝片、丸剂不超过150g,粉剂不超过100g。埋藏施药,每点磷化铝片、丸剂不超过30 g,粉剂不超过20 g 。 ⒊熏蒸前的密闭,仓房和粮堆密闭和气密性测定、检查防毒面具的气密性、准备用具和器材、施药装置、磷化氢浓度检测仪、安全防护器具等,确保熏蒸安全、有效。 ⒋成立熏蒸工作小组,专人负责组织指挥;对参加人员进行安全纪律教育,组织演练,了解、熟悉熏蒸点位、进出路线;安排救护、后勤、计时和安全保卫人员的分工协作。 三、熏蒸施药 ⒈施药人员要不慌、不乱,从里向外,从远及近,由高向低施药。指挥人员要密切注意施药人员的动态、神情。 ⒉粮面施药必须使用药盒或不易燃烧的器皿,禁止将磷化铝直接投在粮食中。每个投药点磷化铝的投放量(片、丸剂)不得超过150 g,药片、丸不得重叠堆积,粉剂不超过100 g,要均匀摊开;采用低剂量、缓释、间歇熏蒸投药点必须均匀分布。 ⒊仓外计时员要掌握时间(一般情况一次为30分钟),超时要提醒。待施药结束,人员全部撤出,查清投药人数后,封闭熏蒸出入门,并做好滤毒罐的使用日期和时间记录。 ⒋仓内施药结束后,按有关规定组织检测PH3浓度,测漏、补漏。环流熏蒸按国家粮食局规定的《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执行。 ⒌施药部位应考虑粮堆微气流走向。当平均粮温高于仓温3℃以上时,应在粮堆下层施药;当平均粮温低于仓温3℃以下时,应在粮面施药;新入仓粮食各部位粮温接近,宜采用均匀埋藏施药,并在仓门及四角增加施药点。 ⒍施药人员按分工进入预定投药部位后,指挥员确认施药人员全部到位就绪后,发出戴防毒面具的讯号;

粮食熏蒸安全操作规程

粮食熏蒸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总则 (一)各种熏蒸药剂,对人畜都是有毒的,如果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都可能危及人畜安全,甚至造成意外事故。因此,为了使熏蒸人员,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因地制宜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掌握防治技术,达到安全、经济、有效的防治目的,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熏蒸前准备 (二)思想准备:熏蒸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坚持科学态度,增强工作责任感。 (三)组织准备:事先要与当地公安、卫生部门联系配合。单位领导要亲临现扬,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和安全措施,选择技术熟练,经验丰富,政治可靠,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指挥。施药工作,必须由经过训练,了解药剂性能,掌握熏蒸技术和防毒面具使用方法的人员能力。并安排救护、后备、计时、封门及保卫人员,共同协作搞好熏蒸工作。 (四)现场调查,摸清情况,制订方案:摸清粮食储藏情况熏蒸设计、制订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首先要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现场了解粮食的品种、数量、用途、储藏时间、水分、杂质含量、粮温、粮仓湿度、堆放形式、粮堆高度以及天气形势等。认真检查害虫的种类、虫期、密度和活动部位,摸清仓房和厂房的建筑结构、密闭条件、机械设备和与周围群众住房的距离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共同讨论、研究熏蒸方案,确定药剂种类和用药剂量、施药时间及施药方法。并把情况填入粮油仓库熏蒸记录表,一式两份,一份报县(市)粮食局,一份留本单位。(五)测量体积、计算用药量:测量体积应根据不同仓型(包括粮堆和空间)分别计算。然后按空、实仓体积分别计算用药量,设计施药点及每点施药量。常用熏蒸剂:磷化铝(片)含量58(%)实仓熏蒸:空间3-6(克/立方米)粮堆6-9(克/立方米),施药后密闭时间5-7(天) (六)整理粮堆、准备用具和器材:熏蒸整仓散装粮食时,应扒平粮面,出入口处用粮包堆成阶梯以便施药人员安全出入;

消毒技术新规范试题答案

《消毒技术规范》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1、气性坏疽患者手术结束、出院或死亡后终末消毒应采用( C)或过氧乙酸熏蒸,密闭24h。 A.500mg/L含氯消毒剂 B.2%过氧化氢 C 3%过氧化氢 D 75%酒精 2、将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2%的碱性戊二醛中完全浸没,于容器加盖,温度20℃~25℃,灭菌作用( D )。 A. 2h B. 30min C. 60min D.10h 3、下列哪种消毒剂能够适用于外科伤口、皮肤黏膜冲洗消毒,室内空气的消毒。( D ) A.0.5%过氧乙酸 B. 3%过氧化氢 C.75%酒精 D. 碘酊 4、手工清洗擦拭布巾时,把布巾清洗干净,在 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B ) A. 250mg/L B. 500mg/L C. 1000 mg/L D.2000mg/L 5、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B、开放式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 C、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 D、非吸收缝线一包一次使用剩余后可再重新灭菌使用。 6、气性坏疽病原体污染的伤口采用(B )溶液冲洗,伤口周围皮肤可选择碘伏原液擦拭消毒。 A.75%乙醇 B. 3%过氧化氢 C.碘伏 D. 碘酊 7、导管室、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 要求达到( A )。 A.≤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B. ≤ 4cfu/(5min直径9cm平皿) C.≥4cfu/(15min 直径9cm平皿)D.≥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 1、以下哪些物品是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 ABCD ) A、手术器械 B、穿刺针 C、腹腔镜 D、植入物 2、以下哪些物品是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 ABC ) A、胃肠道内镜 B、支气管镜 C、呼吸机管路 D、血压计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 A )灭菌,不应采用( D )灭菌。 A.压力蒸汽 B. 低温 C.环氧乙烷 D.化学消毒剂浸泡 4、普通30W直管紫外线新灯管的辐照强度应≥( C )为合格,使用中紫外线灯管辐

磷化氢环流熏蒸操作规程

磷化氢环流熏蒸操作规程 1 定义 1.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 利用环流熏蒸设备强制熏蒸气体循环,促使熏蒸气体在粮堆内快速分布的熏蒸杀虫技术。 1.2 粮面施药环流熏蒸 将磷化铝药剂按粮面施药的方法臵于粮面,再借助环流风机,使所发生的磷化氢气体通过粮堆进行环流的熏蒸方式。 1.3 风道施药环流熏蒸 将磷化铝药剂均匀放臵在通风道内的药盘上,借助环流风机,使新发生的磷化氢气体通过粮堆进行环流的熏蒸方式。 1.4 膜下环流熏蒸 将仓内粮堆表层用薄膜覆盖密封,利用臵于薄膜下的回流管道等环流装臵进行环流的熏蒸方法。 2 磷化氢环流熏蒸作业程序 基本情况调查—制定方案—施药前准备—熏蒸施药—熏蒸过程检查与问题处理—散气与效果检查—善后工作。 2.1 基本情况调查 保管员、保管组长和防化员对准备实施磷化氢环流熏蒸的储粮进行认真检查,了解粮食的种类、产地、水分、杂质、数量、用途、已储藏时间、堆放形式、粮温、仓温、气温、仓内湿度和大气湿度以及天气预报; 查清害虫的种类、密度、发生状态和部位,并了解以往熏蒸处理

的情况。 2.2 制定方案 防化员根据调查情况制定环流熏蒸方案,按照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以杀死粮堆中全部虫种和虫态为目的,确定施药和维持熏蒸浓度的方式,用药量、熏蒸密闭时间等。 2.3 熏蒸施药方式 环流熏蒸及施药方式应根据储粮情况、设施配套情况、仓房及其环境情况来确定。整仓环流或膜下环流熏蒸有四种施药方式。即仓外磷化氢发生器施药、磷化氢钢瓶施药、磷化铝粮面施药和通风口施药。我库目前主要采用磷化铝粮面施药和通风口施药, 2.3.1 磷化铝粮面施药环流熏蒸操作方法 (1)密闭仓房门、窗及通风口,布臵好磷化氢浓度检测线(该仓保管员操作,组长、防化员检查); (2)连接好环流风机并调试正常,检查各接口处不能漏气; (3)按照粮面投药量在粮面上均匀布臵药碟(盘),每碟(盘)施磷化铝片剂约100g(30粒左右),不能重叠放臵。; (4)施药结束后,由熏蒸指挥人员清点出仓人数,然后密闭进人口,关闭仓灯。 (5)每12h检测一次粮堆磷化氢浓度,待有效浓度(200ppm)达48小时以上后,开启仓外环流风机进行环流。当粮堆内各检测点 的PH3浓度均达到设定浓度以上并基本均匀后停止环流,各取 样点最低与最高浓度比在0.6以上时视为基本均匀。 (6)如磷化氢有效浓度持续时间达不到要求,需要补药时,可采用

环氧乙烷混合气熏蒸处理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环氧乙烷混合气熏蒸处理安全 操作规程(新编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环氧乙烷混合气熏蒸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新编版) 一、为确保袋装TCK疫麦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混合气熏蒸处理的安全,防止爆炸起火和气泄露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熏蒸消毒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有关环氧乙烷安全使用规范,特制定本安全要求。 二、本安全要求仅适用于袋装TCK疫麦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混合气熏蒸处理。 三、承担袋装TCK疫麦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混合气熏蒸处理的单位和粮食部门按本安全要求,共同做好熏蒸期间的安全工作,明确双方安全职责和具体安全措施,指定专人负责熏蒸安全,明确安

全措施落实到位。 四、对熏蒸剂及其钢瓶的安全要求。 熏蒸单位必须购买经质检总局专家评审确定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的熏蒸剂。熏蒸剂及其包装必须符合以下安全要求: 1、熏蒸剂均匀稳定的3:7(W/W)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混合气; 2、熏蒸剂钢瓶具备中心管和醒目警戒标识; 3、熏蒸剂钢瓶阀门不要带有手轮; 五、对熏场所的安全要求。 码垛和熏蒸前,熏蒸单位必须会同粮食部门选择合适的熏蒸场所,要符合通风条件良好和易于集中安全监控的安全要求;熏蒸期间, 熏蒸单位必须在熏蒸堆垛周围方圆50米内设置安全警戒区,并在安全警戒区要设置昼夜醒目的警戒标志和安全告示;安全警戒区内不得有居民、办公等场所,不得有公共机动车辆道线,安全警戒区不得位于高压电线下。 六、对有药瓶运输和存放的安全要求。

(完整版)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现分述如下: 一、湿热消毒和灭菌 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 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

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 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 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 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 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 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总时间包括: 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其中热力穿透时间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

粮食熏蒸安全操作规程样本

粮食仓库化学药剂熏蒸安全操作规程第一条总则 (一)化学药剂及熏蒸剂,对人体具备毒害作用,如果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都也许导致意外事故,危及生命安全。为了粮食在化学药剂熏蒸作业中做到规范操作,达到安全、经济、有效,避免发生违规操作导致事故防治目,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熏蒸前准备 (二)思想准备:熏蒸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诲,坚持科学态度,增强工作责任感。 (三)组织准备:单位领导要亲临现扬,组织作业队伍。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和安全办法,选取技术纯熟,经验丰富,政治可靠,有一定组织能力人员担任指挥。施药工作,必要由通过训练,理解药剂性能,掌握熏蒸技术和防毒面具用法人员参加。并恰当安排后备及警戒人员,共同协作搞好熏蒸工作。有条件单位事先可与本地公安、卫生部门联系配合。 (四)现场调查,摸清状况,制定方案:一方面要组织关于人员进一步现场理解粮食品种、数量、用途、储藏时间、水分、杂质含量、粮温、粮仓湿度、堆放形式、粮堆高度以及天气形势等状况。认真检查害虫种类、虫期、密度和活动部位,摸清仓房或厂房建筑构造、密闭条件、机械设备和与周边群众住房距离等状况。在此基本上组织关于人员,共同讨论、研究熏蒸方案,拟

定药剂种类和用药剂量、施药时间及施药办法。并把状况填入粮油仓库熏蒸登记表,或测检记录簿。 (五)测量体积、计算用药量:测量体积应依照不同仓型(涉及粮堆和空间)分别计算。然后按空、实仓体积分别计算用药量,设计施药点及每点施药量。惯用熏蒸剂:磷化铝(片)含量58(%),熏蒸用药量:空间3-6(克/立方米)粮堆6-9(克/立方米)。 (六)控制恰当粮温:粮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杀虫效果,23-28℃是最佳熏蒸杀虫温区。粮温过高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将粮温降到该温度区;粮温过低时(15℃如下),普通虫粮不熏蒸杀虫,严重虫粮必要采用熏蒸杀虫办法。 (七)整顿粮堆、准备用品和器材:熏蒸整仓散装粮食时,应扒平粮面,粮面与天桥之间尽量放好梯子,或用粮包堆成阶梯以保证施药人员上下天桥安全出入;熏蒸包装粮时,粮包规定基本平整、堆包规定牢固,堆与堆之间走道粮包更应牢固,防止滑塌,出入口处要保证人员进出顺畅;熏蒸加工厂时,凡是暴露金属机构、仪表等易受腐蚀物品,容易拆卸拆下移出,不易拆卸应将暴露某些涂以机油或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施药前依照使用药剂和施药办法,切实准备好包布、探管、薄膜、盛药皿器等各种用品和器械。以便熏蒸工作顺利进行。 (八)窗门密闭:依照门窗构造,既要做到严格密闭,又要便于散气。除进出门最后密闭外,仓库别的窗门必要在施药熏

烟草行业熏蒸作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2008.3.24)

烟草行业熏蒸作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2008年3月24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烟草行业熏蒸作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烟草行业熏蒸杀虫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人员中毒和火灾等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等法律法规及《烟草仓库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国烟运[2004]317号)的有关规定,结合烟草行业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的熏蒸作业系指:利用磷化铝等化学药剂释放磷化氢气体,对烟叶进行熏蒸杀灭害虫的过程。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烟草行业进行熏蒸作业的所有单位,以及为烟草企业提供熏蒸杀虫服务的专业公司。 第二章安全责任 第四条各省级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业公司对所属企业的熏蒸作业工作进行安全监督,督促所属企业全面落实熏蒸作业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熏蒸作业安全规章制度。 第五条烟草企业对熏蒸作业工作进行全过程安全管理,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督促杀虫部门和专业杀虫公司严格执行熏蒸作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 第六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自行进行熏蒸作业的烟草企业,其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熏蒸作业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企业分管烟叶、质保、仓储工作等相关熏蒸作业的业务部门是熏蒸作业全过程安全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其负责人对熏蒸作业各环节负直接领导责任。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认真开展对危险化学品管理和熏蒸作业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 第七条自行进行熏蒸作业的烟草企业,要建立健全熏蒸作业化学药剂的采购、使用、保管、作业过程等各环节安全责任制,组织制订熏蒸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督促检查熏蒸作业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订并实施熏蒸作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保证熏蒸作业安全。 由专业公司进行熏蒸作业的烟草企业,必须依法与专业公司签订安全合同并可收取一定比例的安全风险金。合同要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并对熏蒸作业安全措施及事故赔偿等作出具体规定。烟草企业要对专业公司的杀虫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第八条为烟草企业提供熏蒸杀虫服务的专业公司,其主要负责人应对熏蒸作业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采购、运输、保管、使用、残药处理、熏蒸作业等各环节安全管理,明确安全责任,确保熏蒸作业安全预防措施的有效落实,保证杀虫安全。

过氧乙酸熏蒸的使用方法

过氧乙酸熏蒸的使用方法 1、过氧乙酸的理化性质 于1902年首次合成,1949年开始用于消毒,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合成并投入生产,70年代普遍推广使用。市售产品多为二元剂型,分A、B两液包装,A液为经处 理的冰醋酸,B液为过氧化氢,使用前A、B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24至48小时,再稀释成使用液,使用不便。一元剂型过氧乙酸,稳定性欠佳。原料经过纯化处理, 合成时溶液中加入特殊的稳定剂,可有效延长保质期,使用时直接加水稀释,操作简便。 2、影响过氧乙酸的消毒因素 浓度与作用时间:过氧乙酸的杀菌效果随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加强,浓度减半,作用时间需延长为原来的2-5倍。温度:温度高,杀菌力强,温度低,杀菌力弱。但与其它消毒剂不同,过氧乙酸即使温度低至零下20-40℃仍有显著杀菌作用,但作用时间需延长。有机物:消耗消毒剂,降低作用浓度;对细菌有保护作用,减轻或延缓消毒剂的攻击。湿度:相对湿度为20%-80%时,湿度越大,过氧乙酸气溶胶的杀菌效果越好。 3、过氧乙酸购买注意事项(消毒剂合格产品必备条件) 必备1、2002年,消毒剂的生产企业应当取得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后《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方可从事消毒产品的生产 必备2、生产消毒剂、消毒器械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取得卫生部颁发的消毒剂卫生许可批件(可点击查询样板模式)或者卫生安全报告

必备3、生产企业的出厂检验报告 4、效果特点: 1、高效广谱 快速彻底杀灭细菌、真菌、病毒、藻类、芽孢等各种微生物,在各种情况下(甚至4℃的低水温下)均能发挥高效消毒效果。2、使用方便 直接将消毒剂加入水中即可使用,不需其他繁杂的操作。 3、有效保护工作设备 对304、316不锈钢表面无任何腐蚀,与加工设备的绝大多数塑料和橡胶材料可兼容。 4、无泡配方,适合喷淋,易于冲洗,不含磷,有效保护环境,避免 环境微生物滋长。 5、分解产物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满足环保要求。 5、使用说明: 1、根据消毒对象要求,按相应的稀释倍数先将水注入消毒槽(或其 他容器)中,再缓缓加入过氧乙酸消毒液,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2、若无特殊条件指明,所在设备表面应被消毒液浸润2min以上, 容器与消毒液应接触1.5min以上。 3、 6、注意事项: 1、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可用于不锈钢制品,对碳钢、铝、铜制品有腐蚀作用。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

磷化氢熏蒸基础知识 1磷化氢作为熏蒸剂的主要特性 1.1磷化氢的主要理化性质 ①磷化氢分子式为PH3,也称磷烷 ②分子量低(34),扩散性好; ③沸点低(-87.5),挥发性好。 ④气体比重1.184,略重于空气,易于向粮堆下层钻透。 因此,磷化氢时一种性能良好的熏蒸剂。 注:在一个大气压30℃时,由1g/m3换算为百万分浓度(ml/m3)的换算洗漱为730.大约0.14g/ m3为100 ml/m3(ppm) 1.2气味:纯净的磷化氢时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但由金属磷化物产生的磷化氢气体往往带有乙炔味或大蒜味的气体(如少量的乙炔),使其暂时由一定的警戒作用。一般1.5——3ppm时可嗅到特殊气味。 1.3溶解性:磷化氢微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易溶于酒精和乙醚。所以,在使用磷化氢前后操作人员应忌酒和忌食油腻的食物。 1.4燃爆性:在空气中,磷化氢的自燃爆浓度下限为1.79%或26mg /m3(约18720ppm),浓度低于此值,不会发生自燃,加之双膦的存在即可自然,产生白色烟雾(五氧化二磷)。 1.5腐蚀性:磷化氢对一般金属的腐蚀性较小,容易与铜或铜合金等金属作用,导致金属被副实。所以对含铜物品的保护尤为重要。 1.6与硝酸银的显色反应:磷化氢能与硝酸银作用,生产黑色磷

化银的显色反应。随磷化氢浓度的升高显色可从黄、褐、至黑色。因此,可用硝酸银溶液的试纸检测熏蒸环境或粮堆中有无磷化氢的存(一般使用磷化氢报警仪检测)。 1.7磷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化氢的杀虫机理:磷化氢可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磷化氢可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2磷化氢的使用及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 2.1磷化氢使用范围:磷化氢适用于熏蒸长期储存的各种粮食、油料和成品粮。熏蒸种子粮时,水分不得超过以下规定:粳稻14% 小麦12.5% 玉米1 3.5% 菜籽8% 大麦13.5 大豆13% 磷化氢也可用于熏蒸器材、空仓和加工厂等。 2.2关于药量 ①考虑吸附、漏气等,初次投药用量产出的PH3应达到计划浓度的1.5到2倍,以后视浓度保持情况在计算补充投药的量。 浓度:浓度是指熏蒸空间内单位体积实际磷化氢气体数量(如: ml/m3 g/ m3等)。 剂量:是指单位体积或重量粮食所用磷化铝或气体药剂的量(如:g/ m3)。 总用药量=总体积×剂量 ②设计浓度计算用药量计算举例: 设浓度200 ml/m3,理论上每立方米所需PH3克数:200÷700=0.29

2012年消毒技术规范考试题及答案

2012年消毒技术规范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清洗是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 洗涤) ( 漂洗) 和( 终末漂洗)。 2.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医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 3.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无菌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防护技能)。 4.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洗)再进行(消毒)(灭菌) 5.中心静脉导管如短期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大于(15cm ),至少应大于(敷料面积10 ×12 cm )。 6.斯伯尔丁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污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即:(高度)(中度)(低度)。 7.有人情况下,普通病房首选(自然通风)进行空气净化。 8.戊二醛用于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其灭菌浓度为(2% ),灭菌时间为(10小时)。 9.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于2012年(8月1日)日起实施。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对)。 2.有人情况下的室内空气可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及化学 消毒法(错)。 3.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组织诊疗器械,器具 和物品应进行灭菌(对)。 4.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消毒,再清洗,再消毒或灭菌(错)。 5.快速灭菌程序可作为物品的常规灭菌程序(错)。 6.耐高热,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无菌,也可采取侵泡灭菌(错)。 7.手术缝线属于高度危险物品,所有缝线不应该重复灭菌使用(对)。 8.棉布类敷料和棉纱类敷料应首选环氧乙烷灭菌(错)。 9.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使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 拭2遍,作用1分钟(错)。 10.清洁用物擦拭布巾应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侵泡30min,冲净消毒液, 干燥备用(错)。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感染高风险部门物体表面,地面应采用下列哪种浓度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 ( B ) A.500mg/L—700mg/L B.400mg/L—700mg/L C.500mg/L—1000mg/L D.1000mg/L—2000mg/L E.600mg/L—800mg/L 2.手卫生消毒标准是( D ) A.5cfu/㎝2 B.4cfu/㎝2 C.8cfu/ ㎝2 D.10cfu/㎝2 E.6cfu/㎝2 3.外科手消毒标准是(A ) A .5cfu/㎝2 B.4cfu/㎝2 C.8cfu/㎝2 D.10cfu/㎝2 E.无菌生长 4.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的标准是(B )

磷化氢安全培训示范文本

磷化氢安全培训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磷化氢安全培训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磷化氢的基本知识 磷化铝片剂为带有白色斑点的灰黑色固体,吸收空气 中的水分后,分解放出高效剧毒磷化氢气体。磷化铝片剂 是由磷化铝和缓释剂氨基甲酸胺混合压制而成,磷化铝吸 水后反应生成磷化氢气体,磷化氢气体无色无味,氨基甲 酸胺吸水后释放出具有大蒜味的氨气气体,且氨基甲酸胺 吸水反应速率要远大于磷化铝吸水反应速率,这样使得磷 化铝释放出磷化氢是缓慢释放的,而不是剧烈反应,故而 熏蒸时具有大蒜气味的氨气气体具有警示作用。 二、磷化氢的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1、关于磷化氢接触限值的法律法规 我国规定仓(车)间磷化氢最高容许接触限值为0.3

mg/m3,即0.22 ppm;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CGIH)规定正常8小时工作日磷化氢最高容许接触限值为0.42 mg/m3,即0.31ppm,同时该机构还规定当仓(车)间空气中磷化氢含量达1.4 mg/m3,即1 ppm 时,工人最长允许接触时间为10 min。 根据以上法律法规,工人在仓间工作时,只要仓间磷化氢浓度没有超过我国规定的0.22 ppm时,工人是相对安全的,没有必要过分的担心磷化氢中毒问题。但是在熏蒸期间,如果没有进出烟或者在休息时,不要随意进出仓间,更不要在进出烟间隙休息时在熏蒸仓间里休息,遵守工作时在安全范围内接触,不工作时不接触的原则。 2、熏蒸期间注意事项 进出烟工作或工人打扫卫生时,注意夹包车或打扫工具不要撞破或者碰破熏蒸薄膜,避免磷化氢气体泄漏。工人禁止在熏蒸仓间里休息,进出烟或打扫卫生完毕即刻撤

使用磷化铝进行常规熏蒸作业

使用磷化铝进行常规熏蒸 作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使用磷化铝进行常规熏蒸作业 常规熏蒸作业的过程大体可分为熏蒸准备、制定熏蒸方案、检查气密性、熏蒸施药、浓度检测、散气和残渣处理等步骤。 一熏蒸准备工作 1、摸清现场情况。主要了解粮堆内储粮害虫的种类、密度和粮食的温度、水分,了解仓房的气密性和粮堆及空间体积。 2、应用技术选择决策。对了解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选用磷化铝剂型种类,确定用药量、施药方法、密闭方法、密闭时间、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并根据工作量确定参加人数,按规定选定参加人员。 3、制定熏蒸方案。根据调查、分析情况,制定磷化铝熏蒸杀虫技术方案。 4、准备熏蒸用具和器材。按照熏蒸技术方案整理粮堆、准备熏蒸用具和器材等。 二制定磷化铝常规熏蒸方案 磷化铝熏蒸前应制定熏蒸方案,报单位负责人批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储粮情况:仓号、仓库体积和粮堆体积、粮种、等级、来源和当前粮情。 2、害虫情况:害虫种类、密度、虫态和粮堆内生虫部位。 3、熏蒸药剂准备情况:选用的药剂种类、剂型,确定用药量和施药方法。 表:磷化铝熏蒸用药量及密闭放气时间 4、仓房情况:密封仓房、测定气密性。 5、施药方法:根据以上情况确定施药方法。 6、熏蒸施药人员组织:负责指挥人员要对施药人员进行分工,交待任务,明确责任,必要时进行一次演习。大型熏蒸要与当地公安、卫生、消防部门取得联系。 7、熏蒸期间的浓度检测。 8、熏蒸结束后的散气操作。 9、熏蒸后的残渣处理。 三熏蒸密封和气密性检查

(一)熏蒸密封 1、仓房密封类型:(1)仓顶的密封;(2)墙体的密封;(3)墙角与地面、屋面板连接部位的密封;(4)门窗的密封;(5)通风口的密封;(6)仓顶入粮口和进人口的密封;(7)其他部位的密封处理。 2、利用密闭材料密闭门和窗户: (1)备好胶带或乳胶管、聚氯乙烯薄膜、黏合剂等。 (2)测量仓门和窗户的尺寸,裁剪密封材料。 (3)清理槽管、仓门和仓窗。 (4)进行密封操作。 (5)对密封情况进行检查。 3、粮堆密闭方法: (1)单面密封:即用塑料薄膜密封整个仓房粮面,适用于仓房土建结构好和的墙壁、地坪防潮性能、密封性能高的房式仓。具体步骤:槽管安装→柱子密封→门窗密封→粮面密封→取样口和各种粮情测控线头密封。 (2)五面密封:适用于地坪干燥而墙壁防潮性能差的仓房和堆垛。具体方法是做成一个塑料薄膜罩子,将粮堆罩住,引出测温、测湿、测虫线头及测气管口,并将下端留30—50cm塑料薄膜与地面粘合而成。 (3)六面密封:适用于地坪需铺垫器材的仓房和成品粮堆垛。具体做法比五面密封多了一个薄膜底。 (二)气密性检测 1、气密性测定原理:气密性指密封后的粮堆对内外气体交换阻隔效果。目前评价其高低的主要方法是压力衰减法,其原理是向密封环境中充入或者吸出空气,使密闭环境的气体压力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力,停止充气或吸气后,使用压力计测定内外压力达到一致的时间,利用时间的长短作为评价气密性参数。 2、气密性测定的仪器设备:主要有风机、连接管、闸阀、U型管压力计、秒表和喷壶。 3、粮堆气密性测定方法: (1)听检查漏法:在检测气密性时,由于密封粮堆内有一定的压力,若有漏气可听到“吱吱”声音。 (2)肥皂水查漏法:可用于漏气量较少的部位检漏。检漏方法:水与少量洗洁精相混合作为检测液,装入喷壶或用毛刷将其喷涂到被检物表面,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3)烟雾试验:适用于15t的小型粮仓。 (4)追踪气体系列:用气体测试管测验检。 (5)温度记录器:在100Pa的压力变化范围内检测漏洞,气体流失以周围及内部的温度及压力为变量的函数来描述。 (6)荧光粉检测:在一定压力下荧光粉粉末在泄漏处可见发光。

学校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

学校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 为指导、规范学校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H7N9禽流感,结核病等其他传染病在人员聚集性活动场所的传播,特制定本方案。 一、消毒原则 对于病原体抵抗力低,主要近距离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消毒对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意义有限。但由于一些疾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清楚,对空气及有关物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是必要的,特别是必须做好疫点的消毒处理,尤其是终末消毒。疫点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疫点内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其感染人群。 二、消毒程序 1.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2. 消毒人员到达消毒场所前,穿好隔离服、戴上口罩、帽子、防护眼镜、一次性乳胶手套等。 3.仔细了解病人患病前和患病期间接触和使用的生活用品和物品。 4.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 三、注意事项 消毒人员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防护眼镜、隔离服和胶鞋等,做好个人防护。

四、消毒方法 (一)、经常性消毒措施 1.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应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对地面、墙壁等表面定期消毒。 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喷雾消毒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mg/L-1000mg/L 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用药量: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300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地面消毒喷药量为200ml/㎡-300 ml/㎡,由内向外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3.对经常使用或接触的物品、餐饮具定期消毒。 对人体接触较多的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15-30分钟。餐饮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100℃);煮沸消毒15-30分钟;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分钟,消毒后温度应下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对不具备热力消毒的单位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食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如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溴为250mg/L-5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200mg/L二氧化氯的溶液浸泡、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清水冲洗、空干保存备用。

粮食熏蒸安全操作规程

粮食仓库化学药剂熏蒸安全操作规程熏蒸是粮食保管工作中的一项杀虫工作,在粮食的害虫感染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密封条件下,在粮堆中投埋一定量的磷化物,使其与粮食中的水分产生化学反应,释放磷化氢剧毒气体,达到杀死粮食堆中各种害虫与虫卵的目的。常规熏蒸作业是指磷化铝常规施药法,按《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规定,常规施药法包括“粮面施药”和“埋藏施药”。作业过程大体可分为熏蒸准备、制定熏蒸方案、检查气密性、熏蒸施药、浓度检测、药气和残渣处理等五个步骤。 第一条总则 (一)化学药剂及熏蒸剂,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如果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意外事故,危及生命安全。为了粮食在化学药剂熏蒸作业中做到规范操作,达到安全、经济、有效,避免发生违规操作造成事故的防治目的,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熏蒸前准备 (二)思想准备:熏蒸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坚持科学态度,增强工作责任感。 (三)组织准备:单位领导要亲临现扬,组织作业队伍。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和安全措施,选择技术熟练,经验丰富,政治可靠,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指挥。施药工作,必须由经过训练,了解药剂性能,掌握熏蒸技术和防毒面具使用方法的人员

参加。并适当安排后备及警戒人员,共同协作搞好熏蒸工作。 (四)现场调查,摸清情况,制订方案:首先要深入现场了解粮食的品种、数量、用途、储藏时间、水分、杂质含量、粮温、粮仓湿度、堆放形式、粮堆高度以及天气形势等情况。认真检查害虫的种类、虫期、密度和活动部位,摸清仓房建筑结构、密闭条件、机械设备和与周围群众住房的距离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共同讨论、研究熏蒸方案,确定药剂种类和用药剂量、施药时间及施药方法。并把情况填入粮油仓库熏蒸记录表,或测检记录簿。 (五)测量体积、计算用药量:测量体积应根据不同仓型(包括粮堆和空间)分别计算。然后按空、实仓体积分别计算用药量,设计施药点及每点施药量。常用熏蒸剂:磷化铝(片)含量58(%),熏蒸用药量:空间3-6(克/立方米)粮堆6-9(克/立方米)。 (六)控制适当粮温:粮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杀虫效果,23-28℃是最佳熏蒸杀虫温区。粮温过高时应采取机械通风方式将粮温降到该温度区;粮温过低时(15℃以下),一般虫粮不熏蒸杀虫,严重虫粮必须采取熏蒸杀虫措施。 (七)整理粮堆、准备用具和器材:熏蒸整仓散装粮食时,应扒平粮面;熏蒸包装粮时,粮包要求基本平整、堆包要求牢固,堆与堆之间走道粮包更应牢固,防止滑塌,出入口处要确保人员进出顺畅。施药前根据使用的药剂和施药方法,切实准备好包布、

磷化铝熏蒸杀虫的安全检查与防护.doc

磷化铝熏蒸杀虫的安全检查与防护 第一章磷化铝相关知识简介 一、概述 磷化铝作为杀灭害虫的剧毒药剂,具有作用迅速,效果明显,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运用于谷物、油菜种子、饲料、药材、烟草、茶叶、纸张、绵毛、麻等仓贮物资的杀虫工作。磷化铝遇酸或水后迅速分解成剧毒气体磷化氢,对虫类进行杀灭最早发现磷化氢气体具有杀虫作用是1936年,德国科学家在试验对谷象有良好的薰杀效果时发现的。由于其作为薰蒸剂具有许多优于其他药剂的特点而被迅速推广使用。 二、磷化铝(氢)作为熏蒸杀虫剂的主要特点 1、分子量小,沸点(-87.5度),比重略大于空气,有着较良好的挥发性,扩散性和钻透性,施用后不会因物资堆垛高度不同出现分层现象,对杀死虫类具有明显作用。 2、杀虫范围广,对常见仓储物资害虫可有效防治。 3、价格成本较低,有良好的经济性。 4、由于其沸点低(-87.5度),使用后容易散气。 5、在散气后无有害物质残留,实用性、安全性较好。 三、磷化铝在实际运用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1、库房密封条件欠佳 由于许多物资仓库建筑结构上因年修建年代较长,建筑质量不高,建筑标准较低等因素,使仓库房屋密封性能较差,在

进行熏蒸杀虫时仅靠门窗密封难以达到熏蒸安全要求,从而导致大量熏蒸杀虫药剂在没有分布到杀虫目标物之前已泄漏或者不均匀,或者保持有效浓度的时间不够等,不能有效进行杀虫,甚至导致人中毒、死亡等的严重后果。 2、盲目增大用药量 在杀虫过程中由于未取得预期效果,错误以为是用药量少,在二次熏蒸杀虫时盲目加大用药量,其结果是因磷化氢在高剂量或过高浓度时可导致害虫出现保护昏迷,导致熏蒸失败。 3、盲目减少用药量 认为低浓度磷化氢有利用熏蒸效果的提高,但没有考虑到一些抗性害虫也是需要用适当高的磷化氢浓度才能杀死,在实操过程中对抗性害虫群种的考虑也是导致熏蒸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4、熏蒸密闭时间不够 熏蒸杀虫过程密封时间应根据粮堆温度,用药浓度,害虫耐药程度、生产、生活需要等因素确定,不能一概而论,最佳时间应为14天左右。 5、缺乏浓度检测 施药后应对浓度跟踪检测,何时达到有效杀虫浓度,何时达到杀虫浓度,是否因浓度可高导致害虫出现保护性昏迷,是否浓度保持有效性时间够长,都需要科学检测。 四、磷化氢气体对人的毒性

工厂用过氧乙酸环境消毒使用作业规 范

文件名称 工厂过氧乙酸环境消毒使用作业规范 版本 A/0 文件层次 三层文件 文件编号 NFS/03—QA —25 分发号 归属部门 品保部 批准日期 2010-7-28 试行日期 / 发行日期 2010-7-28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 工厂过氧乙酸环境消毒使用作业规范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毛泽日 钱竖忠 机密等级: □ 机密 □一般 合计页数: 共 3 页 √

文 件 修 改 状 态 一 览 表 修改单编号章节修改内容概要提出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1.目的: 规范各工厂用过氧乙酸的熏蒸或喷雾使用方法。 2.范围: 仅适用于农夫山泉的各工厂内使用过氧乙酸熏蒸的操作。 3.职责: 部门/岗位职责 品保部制订本规范并监督各工厂实施 品保科负责指导生产现场操作人员按规范操作。 制造科按品保科的要求规范执行使用。 4.名词解释: 无 5.过氧乙酸的特性: 5.1 过氧乙酸属于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它具有强氧化能力,过氧乙酸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高效 消毒剂,它可以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 5.2贮存和使用: 5.2.1过氧乙酸消毒液应严格按照所购入的过氧乙酸消毒液的浓度和使用说明进行调制, 5.2.2安全注意事项:配制溶液时要戴橡胶手套和护目镜,防止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上;由于过 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做气溶胶喷雾时,操作者应戴防护面罩,也可用口罩、帽子及护目镜替代,不可直接对人喷洒;如药液不慎溅入眼中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时及时就医。 5.2.3过氧乙酸稀释液容易分解,宜随配随使。不得使用其他含过氧乙酸的化学试剂来替代使用。 6.作业内容: 6.1 用过氧乙酸熏蒸的使用方法 6.1.1熏蒸法消毒时的原理:室内熏蒸法消毒时,将房间密闭,用过氧乙酸溶液加热蒸发,对细菌 繁殖体用药1g/m3,熏蒸60min;对细菌芽胞为3g/m3,熏蒸90min.熏蒸时,室温保持在18℃以上,相对湿度70%~90%. 6.1.2 过氧乙酸原液配置:将过氧乙酸---1#(黄色标签)和过氧乙酸—2#(绿色标签)各一瓶, 使用前按1#:2#=1:1容量配比(即倒一瓶黄色再倒一瓶绿色),配置所得及为15%(不同供应商不同规格的两种原液配制的浓度会不同,参阅使用说明书)的过氧乙酸(需要提前24h配置贮存于塑料桶内)。

粮食熏蒸安全操作规程

粮食仓库化学药剂熏蒸安全操作规程 熏蒸是粮食保管工作中的一项杀虫工作,在粮食的害虫感染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密封条件下,在粮堆中投埋一定量的磷化物,使其与粮食中的水分产生化学反应,释放磷化氢剧毒气体,达到杀死粮食堆中各种害虫与虫卵的目的。常规熏蒸作业是指磷化铝常规施药法,按《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规定,常规施药法包括“粮面施药”和“埋藏施药”。作业过程大体可分为熏蒸准备、制定熏蒸方案、检查气密性、熏蒸施药、浓度检测、药气和残渣处理等五个步骤。 第一条总则 (一)化学药剂及熏蒸剂,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如果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意外事故,危及生命安全。为了粮食在化学药剂熏蒸作业中做到规范操作,达到安全、经济、有效,避免发生违规操作造成事故的防治目的,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熏蒸前准备 (二)思想准备:熏蒸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坚持科学态度,增强工作责任感。 (三)组织准备:单位领导要亲临现扬,组织作业队伍。

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和安全措施,选择技术熟练,经验丰富,政治可靠,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指挥。施药工作,必须由经过训练,了解药剂性能,掌握熏蒸技术和防毒面具使用方法的人员参加。并适当安排后备及警戒人员,共同协作搞好熏蒸工作。 (四)现场调查,摸清情况,制订方案:首先要深入现场了解粮食的品种、数量、用途、储藏时间、水分、杂质含量、粮温、粮仓湿度、堆放形式、粮堆高度以及天气形势等情况。认真检查害虫的种类、虫期、密度和活动部位,摸清仓房建筑结构、密闭条件、机械设备和与周围群众住房的距离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共同讨论、研究熏蒸方案,确定药剂种类和用药剂量、施药时间及施药方法。并把情况填入粮油仓库熏蒸记录表,或测检记录簿。 (五)测量体积、计算用药量:测量体积应根据不同仓型(包括粮堆和空间)分别计算。然后按空、实仓体积分别计算用药量,设计施药点及每点施药量。常用熏蒸剂:磷化铝(片)含量58(%),熏蒸用药量:空间3-6(克/立方米)粮堆6-9(克/立方米)。 (六)控制适当粮温:粮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杀虫效果,23-28℃是最佳熏蒸杀虫温区。粮温过高时应采取机械通风方式将粮温降到该温度区;粮温过低时(15℃以下),一般虫粮不熏蒸杀虫,严重虫粮必须采取熏蒸杀虫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